一种生产效率高的冷却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01531发布日期:2022-02-12 14:18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产效率高的冷却塔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焊粉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效率高的冷却塔装置。


背景技术:

2.焊锡材料是电子工业不可缺少的连接材料,以锡膏为主要连接材料的表面组装技术(stm)的应用,使得电子装联过程可以高效化、微型化,smt技术已经成为电子组装技术的主流。而锡膏主要由焊粉和助焊膏组成,其中焊粉重量比占了88-90%左右,焊粉是制备锡膏的最主要材料之一。
3.焊粉在生产过程中,需将锡基合金熔液喷射到冷却塔内进行冷却从而形成焊粉。现有技术中,冷却塔都是通过一旋转组主轴转动,利用向冷却塔内吹入冷风并抽取热风,从而实现冷热交换使得液状材料冷却成粉状焊粉。
4.但是上述冷却过程中,冷风一般是直接从冷却塔侧边输入至塔内,风向过于集中,容易导致冷却不充分,焊粉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生产效率高的生产效率高的冷却塔装置。
6.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生产效率高的冷却塔装置,包括:塔体、供料主轴、雾化装置、出风管、抽风管、冷热交换机、离心风机、冷风机以及出风筒,供料主轴设置于塔体顶部,供料主轴底端具有一出料口,雾化装置位于出料口下方,冷热交换机分别与出风管、抽风管、离心风机以及冷风机连通,出风筒位于塔体内并绕设于雾化装置,其中出风管具有提供水平方向冷却风的出风端,抽风管具有位于塔体内底部的抽风端,其中出风筒上均匀开设有多个进风孔,出风筒与塔体内壁形成环形风道,出风端位于环形风道内。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进风孔与出风筒筒壁存在夹角。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抽风端与出风筒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设置。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冷却塔装置还包括:旋转驱动电机,塔体内壁上下对称设置有顶部限位轨道以及底部限位轨道,出风筒顶部及底部对应滑动卡设于顶部限位轨道以及底部限位轨道,旋转驱动电机与出风筒顶端啮合。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底部限位轨道内均匀排布有多个滚轮,出风筒底部开设有限位凹槽,多个滚轮于限位凹槽内与出风筒滚动抵接。
11.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结构通过出风筒与塔体内壁形成环形风道,出风管的出风端提供水平方向冷却风纸环形风道内,冷却风在环形风道内旋转流动并透过多个进风孔吹入塔体内,从而提高冷却风与加工材料的接触充分性,大大提高冷却效率及热量交换效率。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生产效率高的冷却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生产效率高的冷却塔装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5.请参考图1至2所示。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的冷却塔装置,主要包括塔体1、供料主轴2、雾化装置3、出风管4、抽风管5、冷热交换机6、离心风机7、冷风机8以及出风筒9。供料主轴2设置于塔体1顶部,其中供料主轴2与锡基合金熔液生产设备连接,供料主轴2底端具有一出料口,雾化装置3位于出料口下方,雾化装置3通过旋转电机驱动旋转,供料主轴2输出锡基合金熔液,雾化装置3旋转利用雾化原理使得喷出的锡基合金熔液降温固化,冷热交换机6分别与出风管4、抽风管5、离心风机7以及冷风机8连通,出风筒9位于塔体1内并绕设于雾化装置3,其中出风管4具有提供水平方向冷却风的出风端401,抽风管5具有位于塔体1内底部的抽风端501,其中出风筒9上均匀开设有多个进风孔901,出风筒9与塔体1内壁形成环形风道10,出风端位于环形风道10内。
17.通过出风端提供水平方向的冷却风,冷却风在环形风道内旋转,然后经由多个进风孔901进入塔体1内,雾化装置3对供料主轴2喷出的锡基合金熔液进行固化,其中锡基合金熔液产生的热气向上,冷却风吹入塔体1内后对锡基合金熔液进行辅助冷却,进一步加快锡基合金熔液固化的效率,并且利用底部的抽风端501将热气抽出塔体1,其中热风抽至冷热交换机6进行冷热交换重新形成冷风,与所述冷风机8提供的冷却风一同经由离心风机7重新从出风管4的抽风端吹入塔体1内,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冷却塔结构的热量交换效率以及冷却效率。
18.在一实施例中,进风孔901与出风筒9筒壁存在夹角,使得吹入出风筒9内的冷却风形成回旋效应,即绕其中心旋转,大大提高冷却风与供料主轴2喷出的锡基合金熔液之间接触充分性,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冷却塔结构的提高冷却效果。
19.在一实施例中,抽风端501与出风筒9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设置,如此一来,使得抽风端501的抽风路径位于出风筒9中心,尽量保证出风筒9吹入的冷却风与锡基合金熔液之间的接触充分性,保证冷却效果。
20.在又一实施例中,冷却塔装置还包括旋转驱动电机11,塔体1内壁上下对称设置有顶部限位轨道101以及底部限位轨道102,出风筒9顶部及底部对应滑动卡设于顶部限位轨道101以及底部限位轨道102,在利用旋转驱动电机11与出风筒9顶端啮合,通过旋转驱动电机11驱动出风筒9进行旋转,如此一来,使得出风筒9吹入塔体1的冷却风形成旋转,大大提高对锡基合金熔液的冷却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底部限位轨道102内均匀排布有多个滚轮103,出风筒9底部开设有限位凹槽902,多个滚轮103于限位凹槽902内与出风筒9滚动抵接,利用多个滚轮103对出风筒9的滚动支撑,大大降低摩擦系数,使得出风筒9的旋转过程更加顺畅平稳。
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结构通过出风筒与塔体内壁形成环形风道,出风管的出风端提供水平方向冷却风纸环形风道内,冷却风在环形风道内旋转流动并透过多个进风孔吹入塔体内,从而提高冷却风与加工材料的接触充分性,大大提高冷却效率及热量
交换效率。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诸如
ꢀ“
上”、“下”、“前”、“后”、
ꢀ“
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生产效率高的冷却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供料主轴、雾化装置、出风管、抽风管、冷热交换机、离心风机、冷风机以及出风筒,所述供料主轴设置于所述塔体顶部,所述供料主轴底端具有一出料口,所述雾化装置位于所述出料口下方,所述冷热交换机分别与出风管、抽风管、离心风机以及冷风机连通,所述出风筒位于所述塔体内并绕设于所述雾化装置,其中所述出风管具有提供水平方向冷却风的出风端,所述抽风管具有位于所述塔体内底部的抽风端,其中所述出风筒上均匀开设有多个进风孔,所述出风筒与塔体内壁形成环形风道,所述出风端位于所述环形风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效率高的冷却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孔与所述出风筒筒壁存在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效率高的冷却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端与所述出风筒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生产效率高的冷却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旋转驱动电机,所述塔体内壁上下对称设置有顶部限位轨道以及底部限位轨道,所述出风筒顶部及底部对应滑动卡设于所述顶部限位轨道以及底部限位轨道,所述旋转驱动电机与所述出风筒顶端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效率高的冷却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限位轨道内均匀排布有多个滚轮,所述出风筒底部开设有限位凹槽,多个所述滚轮于限位凹槽内与出风筒滚动抵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效率高的冷却塔装置,包括:塔体、供料主轴、雾化装置、出风管、抽风管、冷热交换机、离心风机、冷风机以及出风筒,供料主轴设置于塔体顶部,供料主轴底端具有一出料口,雾化装置位于出料口下方,冷热交换机分别与出风管、抽风管、离心风机以及冷风机连通,出风筒位于塔体内并绕设于雾化装置,其中出风管具有提供水平方向冷却风的出风端,出风筒上均匀开设有多个进风孔,出风筒与塔体内壁形成环形风道,出风端位于环形风道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出风筒与塔体内壁形成环形风道,出风管的出风端提供水平方向冷却风纸环形风道内,冷却风在环形风道内旋转流动并透过多个进风孔吹入塔体内,大大提高冷却效率及热量交换效率。换效率。换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奕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斯特纳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8
技术公布日:2022/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