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蜡炉内循环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04830发布日期:2022-04-09 10:52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蜡炉内循环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蜡炉内循环冷却系统,属于排蜡炉冷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在制作陶瓷件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排蜡炉进行排蜡,将坯体中的有机杂质全部或大部分排出后才能进行烧制。并且排蜡炉内腔的温度比较高,如果不配置一种快速冷却系统,那从高温到室温需要很长的时间,为了提高排蜡炉的生产效率,采用快速冷却系统就能够保证降温时间的大大缩短。现有中国专利号为202020708746.9,专利名称为一种真空炉用氩气循环冷却系统的专利,其有益效果是在常规的真空退火炉基础上,去除外壳夹层的水套,降低了退火工艺中能耗的损失;同时在高温退火结束后,为了使炉体内的材料或者工件能够快速降温至合适的温度出炉,在真空退火炉上配置了氩气循环冷却系统。但其还存在以下缺点:需要先向炉内充入定量的氩气才能使炉内的高温氩气排出冷却以降低炉内的温度,此种方式使得炉内高温氩气排出的速度慢,导致冷却的效率低,难以实现炉内的快速降温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蜡炉内循环冷却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需要先向炉内充入定量的氩气才能使炉内的高温氩气排出冷却以降低炉内的温度,此种方式使得炉内高温氩气排出的速度慢,导致冷却的效率低,难以实现炉内的快速降温等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排蜡炉内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排蜡炉和氩气冷却组件,所述氩气冷却组件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与所述排蜡炉的内腔连通,所述氩气冷却组件包括与所述排蜡炉内腔连通的冷干机和用于使所述排蜡炉内的氩气在所述排蜡炉与所述冷干机之间循环流动的气体循环泵。
5.本实用新型装置使用时,控制气体循环泵工作,使得排蜡炉内的高温氩气进入冷干机内进行冷却,然后经冷干机冷却后的氩气在气体循环泵的作用下再次回到排蜡炉内,随着氩气在排蜡炉与冷干机之间的循环流动,使得排蜡炉内的热量在氩气的作用下逐渐被带走,这样不断地循环就能够使排蜡炉内腔的温度快速降低,冷却的效率高,从而能够快速降低排蜡炉内产品的温度。
6.作为优选,所述排蜡炉上设有氩气补压组件,所述氩气补压组件包括与所述排蜡炉内腔连通的补压管,所述补压管另一端与氩气源连通;通过在排蜡炉上设有氩气补压组件,氩气补压组件包括与排蜡炉内腔连通的补压管,补压管另一端与氩气源连通,使得冷却过程中能够通过补压管向排蜡炉内腔补充氩气,以使排蜡炉内腔始终保持正压的状态,以防止外部空气进入排蜡炉内对产品造成影响。
7.作为优选,所述补压管上沿其进气方向依次设有单向阀和调压阀;通过在补压管上沿其进气方向依次设有单向阀和调压阀,能够防止向排蜡炉内腔补充氩气时排蜡炉内腔的氩气回流,并且补压时可以调节氩气的流量,将氩气的压力降低。
8.作为优选,所述氩气冷却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冷干机的进气口连通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排蜡炉的内腔连通;通过在氩气冷却组件内还设有与冷干机的进气口连通的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与排蜡炉的内腔连通,以使排蜡炉内腔的高温氩气能够通过第一管道进入冷干机内进行冷却。
9.作为优选,所述氩气冷却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冷干机出气口连通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气体循环泵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气体循环泵的出气口与所述排蜡炉的内腔之间通过第三管道连通;通过在氩气冷却组件内还设有与冷干机出气口连通的第二管道,第二管道的另一端与气体循环泵的进气口连通,气体循环泵的出气口与排蜡炉的内腔之间通过第三管道连通,以使经冷干机冷却后的氩气能够在气体循环泵的作用下依次通过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回到排蜡炉内,以此实现氩气在排蜡炉与冷干机之间的循环流动,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管道的进气端位置和所述第三管道的出气端位置分别设有开关阀;通过在第一管道的进气端位置和第三管道的出气端位置分别设有开关阀,使得在向排蜡炉内通入氢气时能够通过开关阀切断排蜡炉与氩气冷却组件之间的管道回路,从而防止排蜡炉内的氢气进入氩气冷却组件内。
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流量阀,所述开关阀和所述流量阀沿所述第一管道的进气方向依次设置;通过在第一管道上设有流量阀,开关阀和流量阀沿第一管道的进气方向依次设置,以便通过流量阀调节排蜡炉内腔的高温氩气进入氩气冷却组件内的流速,从而能够达到调节冷却速度的目的。
12.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使排蜡炉内腔的温度快速降低,冷却的效率高,并且能够快速降低排蜡炉内产品温度的优点。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氩气补压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排蜡炉;2、氩气冷却组件;3、冷干机;4、气体循环泵;5、第一管道;6、第二管道;7、第三管道;8、开关阀;9、流量阀;10、氩气补压组件;11、补压管;12、单向阀;13、调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1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排蜡炉内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排蜡炉1和氩气冷却组件2,氩气冷却组件2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与排蜡炉1的内腔连通,氩气冷却组件2包括与排蜡炉1内腔连通的冷干机3和用于使排蜡炉1内的氩气在排蜡炉1与冷干机3之间循环流动的气体循环泵4,氩气冷却组件2还包括与冷干机3的进气口连通的第一管道5,第一管道5的另一端与排蜡炉1的内腔连通,氩气冷却组件2还包括与冷干机3出气口连通的第二管道6,第二管道6的另一端与气体循环泵4的进气口连通,气体循环泵4的出气口与排蜡炉1的内腔之间通过第三管道7连通,第一管道5、第二管道6和第三管道7均为高温软管,第一管道5的进气端位置和第三管道7的出气端位置分别设有开关阀8,开关阀8为高温阀,第一管
道5上设有流量阀9,开关阀8和流量阀9沿第一管道5的进气方向依次设置。
18.如图2所示,排蜡炉1上设有氩气补压组件10,氩气补压组件10包括与排蜡炉1内腔连通的补压管11,补压管11另一端与氩气源连通,补压管11上沿其进气方向依次设有单向阀12和调压阀13,调压阀13为精密调压阀。
19.本实施例具体实施时,控制气体循环泵4工作,使得排蜡炉1内的高温氩气通过第一管道5进入冷干机3内进行冷却,然后经冷干机3冷却后的氩气在气体循环泵4的作用下依次通过第二管道6和第三管道7回到排蜡炉1内,随着氩气在排蜡炉1与冷干机3之间的循环流动,使得排蜡炉1内的热量在氩气的作用下逐渐被带走,这样不断地循环就能够使排蜡炉1内腔的温度快速降低。
20.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使排蜡炉内腔的温度快速降低,冷却的效率高,并且能够快速降低排蜡炉内产品温度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排蜡炉内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蜡炉(1)和氩气冷却组件(2),所述氩气冷却组件(2)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与所述排蜡炉(1)的内腔连通,所述氩气冷却组件(2)包括与所述排蜡炉(1)内腔连通的冷干机(3)和用于使所述排蜡炉(1)内的氩气在所述排蜡炉(1)与所述冷干机(3)之间循环流动的气体循环泵(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蜡炉内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蜡炉(1)上设有氩气补压组件(10),所述氩气补压组件(10)包括与所述排蜡炉(1)内腔连通的补压管(11),所述补压管(11)另一端与氩气源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蜡炉内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压管(11)上沿其进气方向依次设有单向阀(12)和调压阀(13)。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排蜡炉内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氩气冷却组件(2)还包括与所述冷干机(3)的进气口连通的第一管道(5),所述第一管道(5)的另一端与所述排蜡炉(1)的内腔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排蜡炉内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氩气冷却组件(2)还包括与所述冷干机(3)出气口连通的第二管道(6),所述第二管道(6)的另一端与所述气体循环泵(4)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气体循环泵(4)的出气口与所述排蜡炉(1)的内腔之间通过第三管道(7)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排蜡炉内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5)的进气端位置和所述第三管道(7)的出气端位置分别设有开关阀(8)。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排蜡炉内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5)上设有流量阀(9),所述开关阀(8)和所述流量阀(9)沿所述第一管道(5)的进气方向依次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蜡炉内循环冷却系统,属于排蜡炉冷却技术领域,它包括排蜡炉和氩气冷却组件,所述氩气冷却组件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与所述排蜡炉的内腔连通,所述氩气冷却组件包括与所述排蜡炉内腔连通的冷干机和用于使所述排蜡炉内的氩气在所述排蜡炉与所述冷干机之间循环流动的气体循环泵。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使排蜡炉内腔的温度快速降低,冷却的效率高,并且能够快速降低排蜡炉内产品温度的优点。的优点。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方超群 郭伟波 王占坡 陈加锭 蔡晶锋 徐金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恒成硬质合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5
技术公布日:2022/4/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