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灶负压箱出风口的回油防渗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40607发布日期:2022-06-01 23:46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灶负压箱出风口的回油防渗漏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厨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灶负压箱出风口的回油防渗漏结构。


背景技术:

2.集成灶负压箱在集成灶中作为动力源起到抽离油烟、降低噪音的效果。传统集成灶的负压箱与导烟管连接处通过螺钉连接,对组装的工艺要求高,容易因螺钉拧紧时转矩不到位或不一致导致漏油、跑烟的问题,因此需要提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对负压箱的组装的工艺要求高,容易因螺钉拧紧时转矩不到位或不一致导致漏油、跑烟的缺陷,提供了新的一种集成灶负压箱出风口的回油防渗漏结构。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集成灶负压箱出风口的回油防渗漏结构,包括负压箱箱体、出风座,所述负压箱箱体左右侧壁的下端对称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上设置有连接座,所述出风座通过左侧或右侧中的一个连接座连接在所述负压箱箱体上,另一个连接座上设置盖板进行密封,所述出风座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集油槽,所述集油槽位于靠近所述负压箱箱体一侧的下端,所述集油槽内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导油槽,所述负压箱箱体上与所述集油槽对应位置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回油槽,所述回油槽内设置有回油孔,所述回油孔贯穿所述负压箱箱体的内外空间,所述回油孔与所述导油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导油槽通过所述回油孔伸入所述负压箱箱体内部。
6.集油槽设置在出风座的下端用于收集液化油从而防止油液从出风座下方渗出;集油槽向外凸出的结构与向内凹陷的回油槽相互配合,使集油槽能够完全兜住负压箱箱体的外表面,防止油液延负压箱箱体表面向下渗透;导油槽与回油孔相配合,使集油槽内所收集的油液能够重新回流到负压箱箱体内进行统一处理,节省了清理所需的工作量,同时也能够避免因集油槽内油液溢出导致的渗漏。
7.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集成灶负压箱出风口的回油防渗漏结构,负压箱箱体上的底板采用四周高中间低的结构,所述底板的最低位置设置有漏油口。
8.本发明采用上述四周高中间低结构的底板能够使底板上的油液汇聚集中,并最终从漏油口向外排出,便于用户清理。
9.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集成灶负压箱出风口的回油防渗漏结构,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向外90
°
翻折的折边结构,所述出风座与所述折边结构对应位置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折边结构嵌入所述密封槽内,所述密封圈与所述折边结构过盈配合密封所述折边结构与所述密封槽间的缝隙。
10.折边结构与密封槽配合压紧密封圈,进一步提升出风座与负压箱箱体间的密封性能。
11.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集成灶负压箱出风口的回油防渗漏结构,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密封槽的底部,所述折边结构的口部与所述密封圈线性接触,所述折边结构沿所述出风座锁紧方向挤压所述密封圈。
12.本发明采用折边结构的口部与密封圈线性接触相对于普通的面接触,随着出风座的锁紧压迫密封圈与折边结构充分贴合,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
13.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集成灶负压箱出风口的回油防渗漏结构,所述出风座远离所述负压箱箱体的一端连接有排烟管,所述出风座与所述排烟管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所述排烟管套设在所述出风座,所述密封环密封所述排烟管与所述出风座间的间隙。
14.在出风座与排烟管连接处设置密封环有利于提高出风座与排烟管间的密封性,使密封性能更能可靠。
15.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集成灶负压箱出风口的回油防渗漏结构,所述出风座与所述排烟管连接处设置有防滑筋,所述防滑筋的数量不少于3条。
16.设置防滑筋能够起到加强出风座与排烟管连接,使排烟管牢牢固定在出风座上。
17.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集成灶负压箱出风口的回油防渗漏结构,还包括卡箍,所述卡箍位于所述排烟管的外侧并压迫所述排烟管与所述出风座贴合。
18.卡箍压迫排烟管向内收缩,促使排烟管、密封环、出风座进一步贴合紧密。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的爆炸图;
21.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图3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23.图5为本发明中出风座与排烟管的连接示意图;
24.图6为图5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1-6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26.实施例1
27.一种集成灶负压箱出风口的回油防渗漏结构,包括负压箱箱体1、出风座3,所述负压箱箱体1左右侧壁的下端对称设置有出风口11,所述出风口11上设置有连接座12,所述出风座3通过左侧或右侧中的一个连接座12连接在所述负压箱箱体1上,另一个连接座12上设置盖板7进行密封,所述出风座3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集油槽31,所述集油槽31位于靠近所述负压箱箱体1一侧的下端,所述集油槽31内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导油槽32,所述负压箱箱体1上与所述集油槽31对应位置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回油槽13,所述回油槽13内设置有回油孔131,所述回油孔131贯穿所述负压箱箱体1的内外空间,所述回油孔131与所述导油槽3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导油槽32通过所述回油孔131伸入所述负压箱箱体1内部。
28.作为优选,所述负压箱箱体1的底板16采用四周高中间低的结构,所述底板16的最低位置设置有漏油口161。
29.作为优选,所述出风口11处设置有向外90
°
翻折的折边结构111,所述出风座3与所述折边结构111对应位置设置有密封槽15,所述密封槽15内设置有密封圈4,所述折边结构111嵌入所述密封槽15内,所述密封圈4与所述折边结构111过盈配合密封所述折边结构111与所述密封槽15间的缝隙。
30.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圈4设置在所述密封槽15的底部,所述折边结构111的口部与所述密封圈4线性接触,所述折边结构111沿所述出风座3锁紧方向挤压所述密封圈4。
31.作为优选,所述出风座3远离所述负压箱箱体1的一端连接有排烟管2,所述出风座3与所述排烟管2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5,所述排烟管2套设在所述出风座3,所述密封环5密封所述排烟管2与所述出风座3间的间隙。
32.作为优选,所述出风座3与所述排烟管2连接处设置有防滑筋33,所述防滑筋33的数量不少于3条。
33.作为优选,还包括卡箍6,所述卡箍6位于所述排烟管2的外侧并压迫所述排烟管2与所述出风座3贴合。
34.更具体的,本发明在集成灶工作时,高温的气态油烟依次经过负压箱箱体1、出风口11、出风座3、排烟管2向外界排出;当集成灶停止工作后,出风座3处经冷却液化的油烟随重力向下流动,最终蓄积在集油槽31内;集油槽31内的油液经导油槽32,穿过回油孔131重新回流到负压箱箱体1内部,最后经由底板16四周高中间低的结构,同负压箱箱体1内部的冷却油液汇聚在一起后从漏油口161向外排出。
35.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的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成灶负压箱出风口的回油防渗漏结构,包括负压箱箱体(1)、出风座(3),所述负压箱箱体(1)左右侧壁的下端对称设置有出风口(11),所述出风口(11)上设置有连接座(12),所述出风座(3)通过左侧或右侧中的一个连接座(12)连接在所述负压箱箱体(1)上,另一个连接座(12)上设置盖板(7)进行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座(3)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集油槽(31),所述集油槽(31)位于靠近所述负压箱箱体(1)一侧的下端,所述集油槽(31)内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导油槽(32),所述负压箱箱体(1)上与所述集油槽(31)对应位置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回油槽(13),所述回油槽(13)内设置有回油孔(131),所述回油孔(131)贯穿所述负压箱箱体(1)的内外空间,所述回油孔(131)与所述导油槽(3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导油槽(32)通过所述回油孔(131)伸入所述负压箱箱体(1)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灶负压箱出风口的回油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负压箱箱体(1)上的底板(16)采用四周高中间低的结构,所述底板(16)的最低位置设置有漏油口(16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灶负压箱出风口的回油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1)处设置有向外90
°
翻折的折边结构(111),所述出风座(3)与所述折边结构(111)对应位置设置有密封槽(15),所述密封槽(15)内设置有密封圈(4),所述折边结构(111)嵌入所述密封槽(15)内,所述密封圈(4)与所述折边结构(111)过盈配合密封所述折边结构(111)与所述密封槽(15)间的缝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灶负压箱出风口的回油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4)设置在所述密封槽(15)的底部,所述折边结构(111)的口部与所述密封圈(4)线性接触,所述折边结构(111)沿所述出风座(3)锁紧方向挤压所述密封圈(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成灶负压箱出风口的回油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座(3)远离所述负压箱箱体(1)的一端连接有排烟管(2),所述出风座(3)与所述排烟管(2)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5),所述排烟管(2)套设在所述出风座(3),所述密封环(5)密封所述排烟管(2)与所述出风座(3)间的间隙。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集成灶负压箱出风口的回油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座(3)与所述排烟管(2)连接处设置有防滑筋(33),所述防滑筋(33)的数量不少于3条。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集成灶负压箱出风口的回油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箍(6),所述卡箍(6)位于所述排烟管(2)的外侧并压迫所述排烟管(2)与所述出风座(3)贴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灶负压箱出风口的回油防渗漏结构,包括负压箱箱体、出风座,负压箱箱体左右侧壁的下端对称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上设置有连接座,出风座通过左侧或右侧中的一个连接座连接在负压箱箱体上,另一个连接座上设置盖板进行密封,出风座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集油槽,集油槽位于靠近负压箱箱体一侧的下端,集油槽内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导油槽,负压箱箱体上与集油槽对应位置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回油槽,回油槽内设置有回油孔,回油孔贯穿负压箱箱体的内外空间,回油孔与导油槽的位置相对应,导油槽通过回油孔伸入负压箱箱体内部。导油槽通过回油孔伸入负压箱箱体内部。导油槽通过回油孔伸入负压箱箱体内部。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勇 江凯 俞俊杰 单寨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亿田智能厨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5
技术公布日:2022/5/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