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供热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82121发布日期:2022-06-29 12:54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供热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供热水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供热水系统。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我国绿色产业的不断发展,如回转窑炉等大型焚烧设备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如图1所示,但是,回转窑炉等设备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的逸散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同时,工厂宿舍等地需要进行热水供应,此时对水进行加热也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供热水系统,利用回转窑炉多余的热量进行加热供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回转窑炉热量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供热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回转窑炉热量浪费的问题。
4.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一种新型供热水系统,包括:燃烧炉、盘旋管、第一水箱和供水管,所述盘旋管绕设在所述燃烧炉内,所述盘旋管与所述第一水箱连通,所述供水管一端与所述第一水箱连通,且供水管另一端与用户端连通进行热水供应。
5.优选的,所述第一水箱通过分隔板分为热水腔和冷水腔,所述冷水腔与所述盘旋管一端连通用于向所述盘旋管供水,所述热水腔与所述盘旋管另一端连通用于存储热水。
6.优选的,所述热水腔侧壁上方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处设置有排水阀,所述热水腔内设置有液位计。
7.优选的,还包括配电箱,所述配电箱与所述燃烧炉电连接用于控制燃烧炉的启闭,所述供水管管路内接入有流量传感器,所述冷水腔与所述盘旋管之间接入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流量传感器分别与所述配电箱电连接。
8.优选的,所述供水管管路内还接通有第二水箱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箱内设置有水位控制器,所述水位控制器与所述配电箱电连接,所述水位控制器通过配电箱与所述第二水泵电连接。
9.优选的,所述第二水箱上还连通有补水管,所述补水管另一端与自来水水源连通,所述补水管管路内接入有补水电磁阀,所述补水电磁阀通过配电箱与所述流量传感器电连接。
10.优选的,还包括空气能热水器,所述空气能热水器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二水箱连通,所述第二水箱内设置有温控传感器,所述温控传感器通过配电箱与所述空气能热水器连通,所述空气能热水器上电连接有控制器。
11.优选的,所述供水管管路末端还接入有增压泵。
12.优选的,所述第二水箱内还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
13.筛分滤网,所述筛分滤网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箱内,且筛分滤网倾斜设置,所述筛分滤网斜上方所述第二水箱侧壁上开设有排污槽;
14.筛分电机,所述筛分电机嵌设在所述第二水箱内壁上,且筛分电机输出轴水平设
置,所述筛分电机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曲柄,所述第一曲柄垂直于所述筛分电机输出轴,所述第一曲柄远离所述筛分电机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一凸柱,所述第一凸柱上转动设置有第二曲柄,所述第二曲柄垂直于第一凸柱;
15.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曲柄上方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二水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靠近所述第二曲柄远离第一凸柱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块下表面固定设置拉力弹簧,所述拉力弹簧轴线竖直设置且拉力弹簧下端与所述第二曲柄固定连接;
16.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水箱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固定轴平行于所述第一凸柱,所述第二固定轴上转动设置有第三曲柄,所述第三曲柄中部与所述第二固定轴转动连接,且第三曲柄转动时一端能够与所述第二曲柄抵接,所述第三曲柄另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二凸柱;
17.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二水箱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上转动设置有第三凸柱,所述第三凸柱上转动设置有垂直于第三凸柱的第四曲柄,所述第四曲柄上转动设置有第四凸柱,所述第四凸柱与所述第二凸柱之间通过第五曲柄连接,所述第五曲柄水平贯穿所述第二水箱侧壁,且第五曲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凸柱和第四凸柱转动连接;
18.刮除连杆,所述第二曲柄下端固定设置有刮除连杆,所述刮除连杆竖直设置,所述刮除连杆下端设置有清除刮板,所述清除刮板倾斜设置且能够与所述筛分滤网表面抵接;
19.第四固定轴,所述筛分滤网下方设置有若干第四固定轴,所述第四固定轴平行于第三固定轴,且第四固定轴与第二水箱内壁转动连接;
20.驱动齿条,所述第二曲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驱动齿条,所述第四固定轴上固定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条啮合,所述第四固定轴上固定设置有清除刷,所述清除刷位于所述筛分滤网下方且能够与所述筛分滤网抵接。
21.优选的呢,所述刮除连杆下端与所述清除刮板铰接,所述刮除连杆与所述清除刮板之间固定设置有推力弹簧,所述推力弹簧倾斜设置。
22.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在回转窑炉的燃烧炉里安装盘旋管,在工厂回转窑炉运转的同时,盘旋管内的水被加热,被加热后的水通过第一水箱到达供水管从而实现对员工等设施供热水,从而实现对于回转窑炉残余热量的再利用,同时减少供热水所需的能量,从而提升资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23.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24.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2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26.图1为现有技术中回转窑炉实物示意图;
2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新型供热水系统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新型供热水系统中第一水箱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新型供热水系统中第二水箱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新型供热水系统中过滤组件结构示意图一;
31.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新型供热水系统中过滤组件结构示意图二。
32.附图中的标记如下:1、燃烧炉;11、盘旋管;2、第一水箱;21、分隔板;22、热水腔;23、冷水腔;24、溢流口;25、排水阀;26、液位计;27、第一水泵;3、供水管;31、流量传感器;32、第二水箱;33、第二水泵;34、水位控制器;35、补水管;36、补水电磁阀;4、配电箱;5、空气能热水器;51、温控传感器;52、控制器;6、增压泵;7、过滤组件;701、筛分滤网;702、排污槽;703、筛分电机;704、第一曲柄;705、第一凸柱;706、第二曲柄;707、第一固定块;708、第二固定轴;709、第三曲柄;710、第二凸柱;711、第三固定块;712、第三凸柱;713、第四曲柄;714、第四凸柱;715、第五曲柄;716、刮除连杆;717、清除刮板;718、第四固定轴;719、驱动齿条;720、驱动齿轮;721、清除刷;722、推力弹簧;723、拉力弹簧;8、炉体;81、动力部;82、燃烧部。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供热水系统,如图2-4所示,包括:燃烧炉1、盘旋管11、第一水箱2和供水管3,所述盘旋管11绕设在所述燃烧炉1内,所述盘旋管11与所述第一水箱2连通,所述供水管3一端与所述第一水箱2连通,且供水管3另一端与用户端连通进行热水供应。
35.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通过在回转窑炉的燃烧炉1里安装盘旋管11,在工厂回转窑炉运转的同时,盘旋管11内的水被加热,被加热后的水通过第一水箱2到达供水管3从而实现对员工等设施供热水,从而实现对于回转窑炉残余热量的再利用,同时减少供热水所需的能量,从而提升资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3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箱2通过分隔板21分为热水腔22和冷水腔23,所述冷水腔23与所述盘旋管11一端连通用于向所述盘旋管11供水,所述热水腔22与所述盘旋管11另一端连通用于存储热水。
37.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分隔板21将第一水箱2分为热水腔22和冷水腔23,从而能够一边供应热水一边像盘旋管11内注入冷水,从而保证盘旋管11内始终有水在加热,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对回转窑炉残余热量的利用,提升能量利用率。
3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水腔22侧壁上方设置有溢流口24,所述溢流口24处设置有排水阀25,所述热水腔22内设置有液位计26。
39.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溢流口24,能够将热水散发的热气从溢流口24排出,避免热水腔22内气压过大对腔体造成损坏,同时,当热水腔22内储存的热水过多时也能够将热水从溢流口24排出,避免腔体损坏,从而提升装置的安全性,避免对厂区工作人员造成损伤。
40.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配电箱4,所述配电箱4与所述燃烧炉1电连接用于控制燃
烧炉1的启闭,所述供水管3管路内接入有流量传感器31,所述冷水腔23与所述盘旋管11之间接入有第一水泵27,所述第一水泵27和所述流量传感器31分别与所述配电箱4电连接。
41.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配电箱4和流量传感器31等各部件,一方面能够方便实现对于整个供水管3路的控制,同时,通过设置流量传感器31,当检测到供水管3管路内没有水流通过时控制燃烧炉1关闭,当第一水泵27停止工作时燃烧炉1也关闭,从而避免盘旋管11内无水时干烧对盘旋管11造成损坏,从而提升装置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4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水管3管路内还接通有第二水箱32和第二水泵33,所述第二水箱32内设置有水位控制器5234,所述水位控制器5234与所述配电箱4电连接,所述水位控制器5234通过配电箱4与所述第二水泵33电连接。
43.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水位控制器5234,当水位处于低水位时第二水泵33打开将热水从第一水箱2泵送到第二水箱32进行供水,当水位处于高水位时第二水泵33关闭停止泵送,从而使得第二水箱32内始终留有较为适量的热水,一方面避免需要时使用时热水供应不及时,另一方面也避免泵送过多导致第二水箱32内水压过大对箱体造成损坏,从而提升装置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4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水箱32上还连通有补水管35,所述补水管35另一端与自来水水源连通,所述补水管35管路内接入有补水电磁阀36,所述补水电磁阀36通过配电箱4与所述流量传感器31电连接。
45.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补水管35和补水电磁阀36,当流量传感器31检测到无水通过时,补水电磁阀36打开从自来水水源处像第二水箱32内供水,从而避免特殊情况下第二水箱32内发生无水可用的问题,从而提升装置的稳定性。
46.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空气能热水器5,所述空气能热水器5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二水箱32连通,所述第二水箱32内设置有温控传感器51,所述温控传感器51通过配电箱4与所述空气能热水器5连通,所述空气能热水器5上电连接有控制器52。
47.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空气能热水器5和温控传感器51,当检测到第二水箱32内水温过低时空气能热水器5启动对水进行空气能加热,从而使得第二水箱32内的水始终处于较高的温度,提升装置的稳定性。
4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水管3管路末端还接入有增压泵6。
49.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增压泵6,对供水管3末端进行增压使得水压增大,从而能够将热水输送到较高的位置进行使用,避免因水压过小导致供水管3末端供水不稳定的问题。
5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水箱32内还设置有过滤组件7,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过滤组件7包括:
51.筛分滤网701,所述筛分滤网701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箱32内,且筛分滤网701倾斜设置,所述筛分滤网701斜上方所述第二水箱32侧壁上开设有排污槽702;
52.筛分电机703,所述筛分电机703嵌设在所述第二水箱32内壁上,且筛分电机703输出轴水平设置,所述筛分电机703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曲柄704,所述第一曲柄704垂直于所述筛分电机703输出轴,所述第一曲柄704远离所述筛分电机703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一凸柱705,所述第一凸柱705上转动设置有第二曲柄706,所述第二曲柄706垂直于第一凸
柱705;
53.第一固定块707,所述第二曲柄706上方设置有第一固定块707,所述第一固定块707与所述第二水箱3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707靠近所述第二曲柄706远离第一凸柱705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块707下表面固定设置拉力弹簧723,所述拉力弹簧723轴线竖直设置且拉力弹簧723下端与所述第二曲柄706固定连接;
54.第二固定轴708,所述第二水箱32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轴708,所述第二固定轴708平行于所述第一凸柱705,所述第二固定轴708上转动设置有第三曲柄709,所述第三曲柄709中部与所述第二固定轴708转动连接,且第三曲柄709转动时一端能够与所述第二曲柄706抵接,所述第三曲柄709另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二凸柱710;
55.第三固定块711,所述第二水箱32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三固定块711,所述第三固定块711上转动设置有第三凸柱712,所述第三凸柱712上转动设置有垂直于第三凸柱712的第四曲柄713,所述第四曲柄713上转动设置有第四凸柱714,所述第四凸柱714与所述第二凸柱710之间通过第五曲柄715连接,所述第五曲柄715水平贯穿所述第二水箱32侧壁,且第五曲柄715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凸柱710和第四凸柱714转动连接;
56.刮除连杆716,所述第二曲柄706下端固定设置有刮除连杆716,所述刮除连杆716竖直设置,所述刮除连杆716下端设置有清除刮板717,所述清除刮板717倾斜设置且能够与所述筛分滤网701表面抵接;
57.第四固定轴718,所述筛分滤网701下方设置有若干第四固定轴718,所述第四固定轴718平行于第三固定轴,且第四固定轴718与第二水箱32内壁转动连接;
58.驱动齿条719,所述第二曲柄706下表面固定设置有驱动齿条719,所述第四固定轴718上固定设置有驱动齿轮720,所述驱动齿轮720与所述驱动齿条719啮合,所述第四固定轴718上固定设置有清除刷721,所述清除刷721位于所述筛分滤网701下方且能够与所述筛分滤网701抵接。
59.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过滤组件7,当热水进入第二水箱32时,筛分滤网701首先对热水进行过滤,将水中含有的较大的杂质滤出,由于筛分滤网701倾斜设置,使得杂质堆积在筛分滤网701底部,此时筛分电机703启动并带动第一曲柄704转动,第一曲柄704转动时与拉力弹簧723配合带动第二曲柄706朝斜上方的方向往复运动,第二曲柄706运动时通过刮除连杆716带动清除刮板717往复运动,从而将堆积在筛分滤网701底部的杂质向斜上方刮除,杂质对筛分滤网701运动至排污槽702处被排出,实现对水中所含杂质的清理,避免杂质较多影响使用;当过滤一段时间后向上推动第四曲柄713,此时第四曲柄713摆动时通过第五曲柄715带动第三曲柄709转动,第三曲柄709转动时与第二曲柄706抵接使得第二曲柄706下压,第二曲柄706下压后驱动齿条719与驱动齿轮720啮合,此时第二曲柄706运动时通过驱动齿条719与驱动齿轮720的啮合带动第四固定轴718往复转动,进而带动清除刷721对筛分滤网701下表面进行刷洗,避免长时间使用后筛分滤网701堵塞影响使用,从而进一步提升筛分效果,避免水中杂质过多影响使用。
6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刮除连杆716下端与所述清除刮板717铰接,所述刮除连杆716与所述清除刮板717之间固定设置有推力弹簧722,所述推力弹簧722倾斜设置。
61.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通过刮除连杆716与清除刮板717之间的铰接以及推力弹簧722的设置,一方面能够使得清除刮板717下沿始终保持与筛分滤网
701接触,保证刮除效果,另一方面在清除刮板717将杂质从排污槽702推出时清除刮板717在推力弹簧722作用下转动避免杂质残留在清除刮板717上,从而提升装置的实用性。
62.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