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窗型立式太阳能热水器互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83848发布日期:2022-06-29 14:18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阳台窗型立式太阳能热水器互补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供暖领域,特别是一种阳台窗型立式太阳能热水器互补系统。


背景技术:

2.我国北方地区的冬季天气比较寒冷,主要采用暖气集中供暖的方式为用户提供热量。目前逐渐取消单户燃煤取暖、采用集中供暖,集中供暖具有一定优势,但随着双碳要求越来越高、不再生能源愈来愈紧缺,集中供暖的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第一,目前我国暖气集中供暖主要采用燃烧煤炭,暖气集中供暖的同时带来了集中污染的问题,因此冬季暖气集中供暖过程中仍然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对空气造成重度污染;第二,在暖气集中供暖周期内做不到根据用户所需分时段供暖,且无论是否需求,暖气热能始终全天候源源不断的输送,然而对于用户来说,白天大部分家中无人不需供热,只有回家后才需要暖气,而全天候无间断供热造成了大量不再生能源的浪费,增加了碳排放量。
3.随着气候的变化,我国南方地区目前冬季取暖主要依靠电器,造成拉闸限电现象,给电力行业带来了巨大压力。
4.目前利用太阳能传统供暖方式有以下两种:一是像西藏、新疆地区利用大面积闲置土地设置太阳能为学校、团体集中采热供暖,但需要占用大量的闲置土地满足所需采热面积。二是在乡村利用平房顶部坡面满足采热面积来实现太阳能单户供暖。以上两种太阳能供暖方式所需的采热面积满足了,但供暖效果不能满足所需,像白天有太阳光照时可满足供暖,当夜间或光照受限时供暖自然停止,以上太阳能供暖方式达不到在城镇中高层超高层单户住宅利用清洁能源供暖的标准。
5.目前替代暖气集中供暖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唯有最大化利用太阳能光热+互补能源,在高层或超高层单户住宅提供清洁能源供暖才能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阳台窗型立式太阳能热水器互补系统。
7.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阳台窗型立式太阳能热水器互补系统,其中,包括数个采热体、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太阳能供暖网络感应器、供暖设备和互补设施,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包括尾箱、真空管组和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尾箱和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之间连接有真空管组,真空管组包括数个沿间隔设置的真空管,真空管沿竖直方向垂直或者倾斜设置,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上设有进水管孔、出水管孔、补水管孔和出气管孔,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安装在建筑物阳面窗户内侧窗台位置,或延伸到室外墙体保温层面位置;
8.所述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的底部设有防渗漏托盘,防渗漏托盘上设有溢流管口,溢流管口与溢流水管连接;
9.数个采热体串联连接,并与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连接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内设有导热盘管,导热盘管通过出水管与互补设施连接,互补设施与生活热水端连接,与自动补水
导热储水箱内的导热盘管连接的进水管上依次设有水流开关传感器ⅱ和电磁阀ⅱ,与生活热水端连接的出水管上依次设有电磁阀ⅰ和水流开关传感器ⅰ,太阳能供暖网络感应器包括电磁阀ⅱ、电磁阀ⅰ、水流开关传感器ⅱ、水流开关传感器ⅰ;
10.在电磁阀ⅱ所在的进水管处并联设置旁通管ⅱ,旁通管ⅱ上设有球阀ⅰ,在电磁阀ⅰ所在的出水管处并联设置旁通管ⅰ,旁通管ⅰ上设有球阀


11.出水管和进水管之间连接有跨越管,跨越管的一端通过三通阀与出水管ⅱ连接,且位于该三通阀前方的出水管上设有球阀,跨越管的另一端通过三通阀与进水管连接,且位于该三通阀后方的进水管上设有球阀ⅱ,跨越管上设有球阀ⅳ;
12.在旁通管与跨越管之间的进水管上设置室内冷水端口,室内冷水端口分别与室内冷水终端连通;。
13.本发明中,所述互补设施为供暖两用燃气壁挂炉、热水器或辅助设备,辅助设备为空气源或生物质炉;
14.当互补设施为供暖两用燃气壁挂炉时,供暖两用燃气壁挂炉分别通过出水管与供暖设备和生活热水端连接,供暖设备包括供暖墙、地暖或其它供暖设备,生活热水端包括厨房用热水终端和卫生间用热水终端,
15.所述导热盘管的出口与供暖两用燃气壁挂炉的生活热水端进水口之间通过出水管ⅱ连接,供暖两用燃气壁挂炉的生活热水端出水口通过出水管ⅳ分别流入厨房用热水终端和卫生间用热水终端,出水管ⅱ上设有电磁阀ⅰ;
16.所述导热盘管的出口与供暖两用燃气壁挂炉的供暖端进水口之间通过出水管ⅰ连接,供暖两用燃气壁挂炉的供暖端出水口通过出水管ⅲ与供暖设备连接,供暖设备的回水管通过三通阀ⅰ与进水管ⅲ连接,三通阀ⅰ位于采热体的前方,三通阀ⅰ的前方设有单向阀,供暖设备的回水管上设有太阳能供暖网络控制器;
17.所述出水管ⅱ和进水管ⅰ之间连接有跨越管ⅰ,跨越管ⅰ的一端通过三通阀与出水管ⅱ连通,且位于该三通阀前方的出水管ⅱ上设有球阀ⅶ,跨越管ⅰ的另一端通过三通阀与进水管ⅰ连通,且位于该三通阀后方的进水管ⅰ上设有球阀ⅱ,跨越管ⅰ上设有球阀ⅳ;出水管ⅰ和供暖设备的回水管之间连接有跨越管ⅱ,跨越管ⅱ的一端通过三通阀与出水管ⅰ连通,且位于该三通阀前方的出水管ⅰ上设有球阀ⅲ,跨越管ⅱ的一端通过三通阀与供暖设备的回水管连通,且位于该三通阀后方的供暖设备回水管上设有球阀

,跨越管ⅱ上设有球阀ⅵ;
18.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的补水管孔与补水管连接,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内设有与补水管孔连接的自动补水器,补水管的另一端通过三通与进水管ⅱ连接,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的出气管孔与出气管连接,出气管上设置单向阀,出气管的另一端与防渗漏托盘上的溢流管口连通。
19.进水管ⅰ经过三通阀分别与进水管ⅱ和进水管ⅲ连接,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内设有两套导热盘管,分别为导热盘管ⅶ和导热盘管

,数个采热体内分别设置两套导热盘管,对应的导热盘管之间分别通过进水管ⅱ和进水管ⅲ串联连接,采热体内的导热盘管分别与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的两导热盘管的进口连接。
20.所述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与尾箱、真空管组之间呈分体式结构,真空管组的一端与采热水槽固定连接,真空管组的另一端与尾箱固定连接,采热水槽与自动补水导热储水
箱之间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内设有导热盘管。
21.所述数个串联的采热体水箱的出水管孔与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的进水管孔连接,数个串联的采热体水箱的进水管孔与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的出水管孔连接,互补设施为热水器,数个串联的采热体与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的进水管孔和出水管孔连接,采热体水箱与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之间形成串联连接;
22.进水管ⅰ三通阀分别与进水管ⅳ和进水管

连接,进水管ⅳ与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内的导热盘管连通,同时进水管ⅳ通过三通阀ⅱ与补水管连接,补水管与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的补水管孔连接,进水管

与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内的导热盘管

连通,供暖设备的回水管通过三通阀与进水管

连接;
23.出水管ⅰ和供暖设备的回水管之间连接有跨越管ⅱ,跨越管ⅱ的一端通过三通阀与出水管ⅰ连通,且位于该三通阀前方的出水管ⅰ上设有球阀ⅲ,跨越管ⅱ的一端通过三通阀与供暖设备的回水管连通,且位于该三通阀后方的供暖设备回水管上设有球阀

,跨越管ⅱ上设有球阀ⅵ。
24.所述互补设施为热水器时,数个采热体水箱和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内设有单导热盘管,数个采热体中的单导热盘管之间呈串联连接,采热体的单导热盘管与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内的单导热盘管ⅳ连通,进水管ⅰ与采热体的导热盘管连接,进水管ⅰ上依次设有水流开关传感器ⅱ和电磁阀ⅱ,单导热盘管ⅳ的出口通过出水管ⅱ与热水器的生活热水端进水口连通,热水器的生活热水端出水口通过出水管ⅳ分别与厨房用热水终端和卫生间用热水终端连接,出水管ⅱ上依次设有电磁阀ⅰ和水流开关传感器ⅰ,太阳能供暖网络感应器包括电磁阀ⅱ、电磁阀ⅰ、水流开关传感器ⅱ、水流开关传感器ⅰ;
25.所述出水管ⅱ和进水管ⅰ之间连接有跨越管ⅰ,跨越管ⅰ的一端通过三通阀与出水管ⅱ连通,且位于该三通阀前方的出水管ⅱ上设有球阀ⅶ,跨越管ⅰ的另一端通过三通阀与进水管ⅰ连通,且位于该三通阀后方的进水管ⅰ上设有球阀ⅱ,跨越管ⅰ上设有球阀ⅳ。
26.所述真空管的开口端设置在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采热水槽的内胆真空管孔中,真空管的另一端设置在尾箱的真空管孔中,真空管的开口端与内胆真空管孔开口处的内壁之间设有硅胶垫ⅰ,真空管外壁与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采热水槽/尾箱外壳真空管孔开口处的内壁之间均设有防震圈ⅰ;
27.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的顶部或底部设有固定箱盖,固定箱盖和储水箱的箱体之间呈固定连接,固定箱盖和箱体之间组成封闭的储水内胆,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的外壳表面设有水温水位控制器仪表,固定箱盖和箱体之间设有内胆口密封垫ⅰ,内胆口密封垫ⅰ沿固定箱体的环形四周设置,固定箱盖和内胆口密封垫ⅰ之间设有不锈钢托板ⅱ,内胆口密封垫ⅰ和不锈钢托板ⅰ均设有数个螺栓孔,固定箱盖、内胆口密封垫ⅰ、不锈钢托板ⅰ和箱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28.所述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内的两导热盘管材质为不锈钢波纹管、铜管或其他材质,分别沿储水箱的长度方向从左至右呈螺旋状设置,或者沿储水箱的高度方向从下至上呈折叠型设置或其他类似设置。
29.所述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的外壳材质为铝塑板、不锈钢板、塑铝板或类似材质,内胆材质为玻璃钢、不锈钢板或类似材质;
30.当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时,其横截面中两条长边所在的内
胆侧面呈弧形内凸状;当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的横截面形状为正方形时,其横截面中四条边所在的内胆侧面均呈弧形内凸状。
31.所述采热体包括采热体水箱、采热体真空管组和采热体尾箱,采热体真空管组位于采热体水箱和采热体尾箱之间,采热体真空管组包括数个间隔设置的采热体真空管,采热体真空管的开口端与采热体水箱固定连接,采热体真空管的另一端与采热体尾箱固定连接,采热体真空管呈竖直设置或水平设置,采热体的底部设有接水盘,接水盘上设有溢流管口,溢流管口与就近的建筑物地漏连通。
32.所述太阳能供暖网络感应器还包括智能网关、路由器、网络云服务器、手机客户端、继电器,电磁阀ⅱ、电磁阀ⅰ分别与继电器并联连接,水流开关传感器ⅰ、水流开关传感器ⅱ分别与智能网关并联连接,智能网关、路由器、网络云服务器、手机客户端依次连接。智能网关的数据输出端与继电器连接。
33.本发明中,所述的供暖设备可以采用供暖墙、地暖或其它供暖设备。
3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5.(1)本技术主要利用太阳能光热+互补能源,解决建筑物高层超高层单户住宅利用清洁能源供暖两用问题,以及满足了南方地区所需的太阳能光热+互补能源恒温清洁供暖,解决了南方冬季为了供暖拉闸限电的问题;在全国30%家庭利用太阳能光热+互补能源供暖两用系统,每年将为国家节约煤炭400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每年1.1亿吨;
36.(2)本技术主要设置在建筑物阳面,充分利用建筑物阳面的太阳能光照面积,最大化利用了太阳能供暖两用,光热能效率达到60%以上,辅助能源低于40%,且该系统主要设置在建筑物阳面窗户内侧窗台位置,当窗户采热面积不够时系统可以向室外延伸到保温层面位置,满足单户住宅采热面积,非常适用于建筑物高层超高层单户的供暖两用;
37.(3)太阳能供暖网络控制系统实现了家中无人时通过温控器设定在节能模式,此时供暖循环泵及互补能源设备处于停止状态、采暖系统处于微循环状态,回家前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所需室温,用手机远程设定到常温或高温模式,此时供暖设备的供暖循环泵开启,热水在供暖设备中循环,并开始为室内供暖,用户到家后室内即可达到所需的舒适温度,通过该系统,节约了人力资源和大量的能源、降低了碳排放量,实现了用户自主控制供暖的周期性,具有适宜性、节俭性、低成本取暖等优势;
38.(4)采用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安装在建筑物阳面,阳台窗或其它窗户的内侧窗台位置,充分利用光照面积,实现了太阳能清洁供暖两用自动采热器与建筑物的一体化。解决了建筑物外立面、楼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不安全、不美观、安装维修不便,及高层超高层建筑物不能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问题。本系统由智能、多能、太阳能的互补利用,光热能效率达到60%以上,电或燃气等互补能源配合利用低于40%,做到在高层超高层建筑物上最大化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供暖两用,达到节能减排绿色建筑的设计标准与要求;
39.(5)在进水管和出水管上设置太阳能供暖网络感应器系统,当家中无人时冷热水管及采暖设施意外漏水时,在手机上设置二维码,通过手机无线网络服务器扫二维码访问,再通过路由器进入网络智能网关,当水流开关传感器1和水流开关传感器2同时将水流脉冲信号发送到智能网关时,手机设置的报警信号会发出提示,此时在手机上点“断开”键,手机会发出指令到云服务器、路由器、智能网关后,智能网关再将指令发送给继电器,继电器将设置在进水管和出水管上的电磁阀1和电磁阀2同时“断开”停止漏水现象,解决了家中无人
时建筑物阳面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部分及厨房卫生间和冷水终端意外漏水的问题,避免了给用户带来财产损失,同时节约了水资源减少碳排放量。
40.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底部设置防渗漏托盘,溢流水及排气管的蒸汽进入防渗漏托盘溢流管口,通过溢流管进入就近地漏。设置自动补水系统,解决了设备工作状态下人工添加介质的不便;
41.(6)设置跨越控制系统,当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检修状态时跨越管上的常闭球阀打开,回水通过跨越控制系统进入回水管,供暖设备和生活热水端的热水正常。设置旁通控制系统当太阳能供暖网络感应器,在故障检修情况下打开旁通管上的常闭球阀厨房卫生间的冷热水正常使用;
42.(7)在供暖设备中设置供暖墙循环系统取代地暖,主要解决地暖在供暖期间将地板中的甲醛、细菌等有害气体释放到室内空气中,危害人类健康。
附图说明
43.图1是实施例1中阳台窗型立式太阳能热水器互补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44.图2是实施例1中三个采热体的连接示意图;
45.图3是实施例1中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46.图4是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中真空管的顶端与底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47.图5是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不锈钢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48.图6是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内胆口密封垫的结构示意图;
49.图7是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50.图8是实施例1中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内导热盘管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51.图9是实施例1中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内导热盘管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52.图10是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的长方形截面示意图;
53.图11是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的正方形截面示意图;
54.图12是采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55.图13是采热体中真空管两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56.图14是采热体水箱不锈钢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57.图15是采热体水箱内胆口密封垫的结构示意图;
58.图16是采热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59.图17是太阳能供暖网络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60.图18是实施例2中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61.图19是实施例3中窗下型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62.图20是一体式窗下型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63.图21是实施例4中阳台窗型立式太阳能热水器互补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64.图22是实施例4中三个采热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65.图23是实施例5中阳台窗型立式太阳能热水器互补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66.图24是实施例6中阳台窗型立式太阳能热水器互补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67.图中:1采热体ⅰ;1a导热盘管ⅰ;1b导热盘管ⅱ;1c单导热盘管ⅰ;2采热体ⅱ;2a导热盘管ⅲ;2b导热盘管ⅳ;2c单导热盘管ⅱ;3室外采热体;3a导热盘管

;3b导热盘管ⅵ;3c单
导热盘管ⅲ;4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5尾箱;6真空管组;7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a导热盘管ⅶ;7b导热盘管

;7c单导热盘管ⅳ;8出水管ⅰ;9出水管ⅱ;10跨越管ⅰ;11太阳能供暖网络感应器;12旁通管ⅰ;13供暖两用燃气壁挂炉;13a生活热水端进水口;13b生活热水端出水口;13c供暖端进水口;13d供暖端出水口;14出水管ⅲ;15地暖分水器;16供暖墙;17地暖;18厨房用热水终端;19卫生间用热水终端;20出水管ⅳ;21旁通管ⅱ;22电磁阀ⅱ;23球阀ⅰ;24球阀ⅱ;25单向阀;26三通阀ⅰ;27补水管;28三通阀ⅱ;29球阀ⅲ;30三通阀ⅲ;31球阀ⅳ;32球阀

;33三通阀ⅳ;34太阳能供暖网络控制器;35电磁阀ⅰ;36球阀ⅵ;37内胆口密封垫ⅰ;38不锈钢托板ⅰ;39硅胶垫ⅰ;40防震圈ⅰ;41螺栓孔;42采热体水箱;43采热体真空管组;44采热体尾箱;45不锈钢托板ⅱ;46内胆口密封垫ⅱ;47硅胶垫ⅱ;48防震圈ⅱ;49开启窗;50智能网关;51路由器;52网络云服务器;53手机客户端;54继电器;55出气管;56球阀ⅶ;57球阀

;58跨越管ⅱ;59水流开关传感器ⅰ;60水流开关传感器ⅱ;61采热水槽;62固定箱盖;63溢流管口;64防渗漏托盘;65不锈钢支架;66窗户固定部分;67窗户横撑部分;67窗户开启部分;69保温后背板;70窗台板;71热水器;72进水管ⅰ;73进水管ⅱ;74进水管ⅲ;75进水管ⅳ;76进水管

;77单向阀;78止回阀;79室内冷水端口;80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68.为了使本发明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69.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本发明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限制。
70.实施例1
71.如图1所示,阳台窗型立式太阳能热水器互补系统包括数个采热体、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4、太阳能供暖网络感应器11、供暖两用燃气壁挂炉13、户内热水终端和供暖设备。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4包括尾箱5、真空管组6和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尾箱5和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之间连接有真空管组6。数个采热体之间呈串联连接。供暖两用燃气壁挂炉13分别通过出水管与供暖设备和生活热水端连接。本实施例中,供暖设备包括供暖墙16和地暖17,生活热水端包括厨房用热水终端18和卫生间用热水终端19。与生活热水端连通的出水管和与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内的导热盘管连接的进水管之间设有太阳能供暖网络感应器11。
72.本实施例中,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4的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内设有两套导热盘管,分别为导热盘管7a和导热盘管7b。本实施例中包括三个采热体,分别为采热体ⅰ1、采热体ⅱ2和室外采热体3,其中采热体ⅰ1内设有两个导热盘管,分别为导热盘管ⅰ1a和导热盘管ⅱ1b,采热体ⅱ2内设有两个导热盘管,分别为导热盘管ⅲ2a和导热盘管ⅳ2b,室外采热体3内设有两个导热盘管,分别为导热盘管

3a和导热盘管ⅵ3b,其中,导热盘管ⅰ1a、导热盘管ⅲ2a、导热盘管

3a和导热盘管7a之间通过进水管ⅱ依次串联连接,导热盘管ⅱ1b、导热盘管ⅳ2b、导热盘管ⅵ3b和导热盘管7b之间通过进水管ⅲ依次串联连接。当自来水依次流入采热体ⅰ1、采热体ⅱ2和室外采热体3的导热盘管内时,分别吸收太阳能光热,导热盘管内的自来水进行初步加热,初步加热后的自来水进入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内,进一步吸收太阳
能光热进行导热。本技术中的采热体数量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三个,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据采光面积需要对采热体的数量进行断定,只要能够保证采热体之间的串联连接即可。
73.自来水流入进水管ⅰ72后,依次经过过滤器、止回阀78水流开关传感器ⅱ60和电磁阀ⅱ22,在旁通管21与跨越管10之间的进水管上设置室内冷水端口79,室内冷水端口79分别与室内冷水终端连通;在三通阀的分流作用下,分别流入进水管ⅱ73和进水管ⅲ74内。为了防止电磁阀ⅱ22产生故障时,自来水无法正常流入各系统中,在电磁阀ⅱ22所在的进水管ⅰ72处并联设置旁通管ⅱ21,旁通管ⅱ21上设有球阀ⅰ23。当电磁阀ⅱ22正常工作时,球阀ⅰ23关闭,自来水通过进水管ⅰ72正常流入各系统中;当电磁阀ⅱ22出现故障时,球阀ⅰ23打开,自来水通过与电磁阀ⅱ22并联的旁通管ⅱ21流入各系统中。
74.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上还连接有补水管27和出气管55,其中出气管55与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的出气管孔连接,出气管55上设置单向阀77,出气管的另一端与溢流管口连接,用于随时排出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内的气体和溢流水。补水管27的一端与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的补水管孔连接,另一端通过三通与进水管ⅱ连接,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内设有与补水管孔连接的自动补水器。进水管ⅱ中的自来水一部分流入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的导热盘管中,另一部分直接流入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中与真空管循环流动,吸收太阳能的热量并加热至高温热水,高温热水对导热盘管7a和导热盘管7b内流动的液体再次加热。
75.导热盘管7a的出口与出水管ⅱ9连通,出水管ⅱ9的一端与导热盘管7a连通,出水管ⅱ9的另一端与供暖两用燃气壁挂炉13的生活热水端进水口13a连通,出水管ⅱ9流出的液体进入供暖两用燃气壁挂炉13,进入的液体温度高于设定温度直接通过,低于设定温度即时补偿温差后,通过生活热水端出水口13b和出水管ⅳ20,分别流入厨房用热水终端18和卫生间用热水终端19,对生活端提供热水。出水管ⅱ9上设有电磁阀ⅰ35,为了防止电磁阀ⅰ35产生故障时,自来水无法正常流入生活热水端,在电磁阀ⅰ35所在的出水管ⅱ9处并联设置旁通管ⅰ12,旁通管ⅰ12上设有球阀

57。当电磁阀ⅰ35正常工作时,球阀

57关闭,自来水通过出水管ⅱ9正常流入生活热水端;当电磁阀ⅰ35出现故障时,球阀

57打开,自来水通过与电磁阀ⅰ35并联的旁通管ⅰ12流入生活热水端。电磁阀ⅱ22、电磁阀ⅰ35和其他部件组成了太阳能供暖网络感应器11。
76.导热盘管7b的出口与出水管ⅰ8连通,出水管ⅰ8的一端与导热盘管7b连通,出水管ⅰ8的另一端与供暖两用燃气壁挂炉13的供暖端进水口13c连通,出水管ⅰ8流出的液体经过供暖两用燃气壁挂炉13,进入的液体温度高于设定温度直接通过,低于设定温度即时补偿温差后,通过供暖端出水口13d和出水管ⅲ14,依次流入供暖墙16和地暖17,用于为室内供暖设备提供热量。地暖17的回水口通过三通阀ⅰ26与进水管ⅲ74连通,三通阀ⅰ26位于采热体ⅰ1的前方,从而实现了液体在供暖设备和导热盘管内的循环流动。三通阀ⅰ26的前方设有单向阀25,用于防止从供暖设备中流出的液体流入进水管ⅲ73内,以保证与生活热水端连通的进水管ⅱ内液体的干净度。地暖17的回水管处设有太阳能供暖网络控制器34。本技术中所述的前方和后方都是相对于液体的流动方向而言,即与液体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为前方,与液体流动方向相同的方向为后方。
77.为了防止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4产生故障时,整个系统无法工作,出水管ⅱ9和进水管ⅰ72之间连接有跨越管ⅰ10,出水管ⅰ8和地暖17的回水管之间连接有跨越管ⅱ58。跨越管ⅰ10的一端通过三通阀与出水管ⅱ9连通,且位于该三通阀前方的出水管ⅱ9上设有球
阀ⅶ56,跨越管ⅰ10的另一端通过三通阀与进水管ⅰ72连通,且位于该三通阀后方的进水管ⅰ72上设有球阀ⅱ24,跨越管ⅰ10上设有球阀ⅳ31。当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4正常工作时,球阀ⅶ56和球阀ⅱ24打开,球阀ⅳ31呈关闭状态,自来水正常的从进水管ⅰ72流入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4,从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4流出后,沿出水管ⅱ9流入生活热水端;当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4产生故障时,球阀ⅳ31打开,球阀ⅶ56和球阀ⅱ24呈关闭状态,此时自来水从进水管ⅰ72流入跨越管ⅰ10内,并直接流入出水管ⅱ9内,从而保证了生活用冷热水端的正常供水。跨越管ⅱ58的一端通过三通阀与出水管ⅰ8连通,且位于该三通阀前方的出水管ⅰ8上设有球阀ⅲ29,跨越管ⅱ58的一端通过三通阀与地暖17的回水管连通,且位于该三通阀后方的地暖回水管上设有球阀

32,跨越管ⅱ58上设有球阀ⅵ36。当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4正常工作时,球阀ⅲ29和球阀

32打开,球阀ⅵ36呈关闭状态,自来水正常的从进水管ⅰ72流入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4,从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4流出后,沿出水管ⅰ8流入供暖设备;当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4产生故障时,球阀ⅵ36打开,球阀ⅲ29和球阀

32呈关闭状态,此时液体在供暖设备和供暖两用燃气壁挂炉13之间循环流动,从而保证了供暖设备的正常供暖。
78.如图3至图7所示,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包括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真空管组6和尾箱5,采热器的整体结构呈立式,真空管组6沿竖直方向设置在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和尾箱5之间,其中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和尾箱5之间沿竖直方向设置,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位于尾箱5的上方或下方。真空管组6包括数个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真空管,真空管的开口端与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的腔体连通,真空管的另一端与尾箱5固定连接。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和尾箱5内均间隔设置数个真空管孔,真空管分别位于真空管孔中。
79.真空管6的开口端设置在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的内腔真空管孔中,真空管6的另一端设置在尾箱5的真空管孔中。真空管6的开口端与内腔真空管孔的内壁之间设有硅胶垫ⅰ39,通过硅胶垫ⅰ,将真空管的开口端固定密封在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的真空管孔中。真空管6外壁与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尾箱外壳真空管孔开口处的内壁之间均设有防震圈ⅰ40,通过防震圈ⅰ,将真空管与整个外壳固定在一起,防止真空管产生震动。
80.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安装在建筑物阳面阳台窗户内侧窗台位置、其他窗户内侧窗台位置或者延伸到室外墙体保温层面。本实施例中,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位于窗户开启部分68的下方,且位于窗户固定部分66内侧的窗台位置。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和防渗漏托盘放置在不锈钢支架65内,通过不锈钢支架65实现对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的支撑固定。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的底部设有防渗漏托盘64,防渗漏托盘64上设有溢流管口63,溢流管口与溢流水管连接,溢流水管与建筑物就近地漏或建筑室外的排水管连接。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出现意外渗漏后,漏出的水由防渗漏托盘64接收,通过溢流水管流入就近地漏或者建筑物室外的排水管中,解决了渗水、漏水或者外溢的问题,增加了维修排水的便利性。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的前侧面朝向窗户设置,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的后侧面设有保温后背板69。
81.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的顶部或底部设有固定箱盖62,固定箱盖62和储水箱的箱体之间呈固定连接,固定箱盖62和箱体之间组成封闭的储水内胆。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的外壳表面设有水温水位控制器仪表,以实时监控内胆中的水温和水位,当低于设定水位时,补水管自动开启;当水位升至设定水位时,补水管自动关闭。储水箱由外至内分为三层,依
次为外壳层、发泡骨架保温层和内胆,其中外壳层可以采用铝塑板、玻璃钢、不锈钢、塑铝板等,发泡骨架保温层可以采用角钢或新型发泡材料,内胆可以采用玻璃钢、不锈钢等材质。固定箱盖和箱体之间设有内胆口密封垫ⅰ37,内胆口密封垫ⅰ37沿固定箱体的环形四周设置,固定箱盖62和内胆口密封垫ⅰ37之间设有不锈钢托板ⅱ38,内胆口密封垫ⅰ37和不锈钢托板ⅰ38均设有数个螺栓孔41,固定箱盖62、内胆口密封垫ⅰ37、不锈钢托板ⅰ38和箱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内胆口密封垫ⅰ37将不锈钢托板ⅰ38固定在箱体的内胆口处,起到了固定和密封的作用。固定箱盖62由外壳和发泡保温层组成,其中外壳可以采用铝塑板、玻璃钢、不锈钢、塑铝板等,发泡保温层可以采用新型发泡保温材料、或者泡沫板。不锈钢托板ⅰ38上设有排气管孔,排气孔通过排气管孔与溢流管口连接,排气管上设有单向阀77,避免内胆中的温度流失。不锈钢托板ⅰ38上还设有补水管孔、出水管孔和进水管孔。尾箱5由外至内包括外壳、骨架发泡层,其中外壳采用铝塑板、不锈钢或玻璃钢等材料,骨架发泡层采用角钢或新型发泡保温材料。
82.如图8所示,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内的两导热盘管的材质可以采用不锈钢波纹管或铜管,分别沿储水箱的长度方向从左至右呈螺旋状设置。如图9所示,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内的两导热盘管分别沿储水箱的高度方向从下至上呈折叠型设置。两导热盘管在内胆中的设置并不限于图8和图9所示的形式,只要能够延长导热盘管的长度,增大导热盘管与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内热水的接触面积,都可以用于本技术中。导热盘管ⅶ7a和导热盘管

7b在内胆中的两端分别与不锈钢托板ⅰ38上的进水管孔、出水管孔连通,与固定在不锈钢托板ⅰ38上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固定连接。
83.为了防止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的内胆变形,延长其使用寿命,当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时,其横截面中两条长边所在的内胆侧面呈弧形内凸状,如图10所示。当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的横截面形状为正方形时,其横截面中四条边所在的内胆侧面均呈弧形内凸状,如图11所示。
84.如图12至图16所示,采热体包括采热体水箱42、采热体真空管组43和采热体尾箱44,采热体真空管组43位于采热体水箱42和采热体尾箱44之间,采热体真空管组43包括数个间隔设置的采热体真空管,采热体真空管的开口端与采热体水箱42固定连接,采热体真空管的另一端与采热体尾箱44固定连接。本技术中,采热体可以采用立式结构,也可以采用卧式结构,即采热体真空管可以竖直设置,也可以水平设置。采热体的底部设有接水盘,接水盘上设有溢流管口,溢流管口与就近的建筑物地漏连通。采热体设置在建筑物阳面的阳台窗户内侧窗台位置或者其他窗内内侧窗台位置,或者阳台窗户及其他窗户的下方。本实施例中,采热体可以放置在不锈钢支架内。
85.采热体水箱42包括采热体密封箱盖和水箱体,采热体密封箱盖固定在水箱体的开口处,采热体密封箱盖和水箱体之间设有不锈钢托板ⅱ45和内胆口密封垫ⅱ46,从而使采热体密封箱盖和水箱体之间形成封闭的内胆。内胆口密封垫ⅱ46沿水箱体的环形周边设置,内胆口密封垫ⅱ46和采热体密封箱盖之间设有不锈钢托板ⅱ45,内胆口密封垫ⅱ46和不锈钢托板ⅱ45上设有螺栓孔41,采热体密封箱盖、不锈钢托板ⅱ45、内胆口密封垫ⅱ46和水箱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从而将不锈钢托板ⅱ45密封固定在内胆的开口处。不锈钢托板ⅱ45上设有进水管孔、出水管孔、补水管孔和排气管孔,排气管孔通过排气管连接至接水盘的溢流管口,排气管上设有单向阀,避免内胆中的温度流失。
86.采热体水箱42的形状可以为长方体、正方体或者圆柱体,水箱体由外至内包括三层,分别为外壳、骨架发泡保温层和内胆,其中外壳可以采用铝塑板、玻璃钢、塑铝板、不锈钢等材质,骨架发泡保温层可以采用角钢和新型的发泡保温材料,内胆可以采用玻璃钢、不锈钢等所有类似材质。采热体密封箱盖包括外壳和内部的发泡保温层,其中外壳可以采用铝塑板、塑铝板、玻璃钢或不锈钢等材质,发泡保温层可以采用新型发泡保温材料或泡沫板等材质。采热体尾箱44包括外壳和内部的骨架发泡保温层,其外壳可以采用铝塑板、玻璃钢、塑铝板或不锈钢等材质,骨架发泡保温层可以采用角钢和新型的发泡保温材料。
87.采热体水箱42和采热体尾箱44内均设有真空管孔,采热体真空管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侧的真空管孔内。采热体真空管的开口端与内胆真空管孔的内壁之间设有硅胶垫ⅱ47,通过硅胶垫ⅱ将采热体真空管的开口管固定密封在采热体水箱的内胆真空管孔内。采热体水箱42和采热体尾箱44的真空管孔的开口处内壁与采热体真空管之间均设有防震圈ⅱ48,通过防震圈ⅱ,可以将采热体真空管与采热体水箱42和采热体尾箱44固定在一起,防止采热体真空管产生震动。
88.采热体水箱内胆的截面形状可以为长方形,也可以为正方形。当其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时,长方形的两条长边所在的内侧面呈弧形内凸状;当其截面形状为正方形时,正方形的四条边所在的四个内侧面均呈弧形内凸状,从而有效的防止采热体水箱内胆变形,延长其使用寿命。
89.采热体水箱中的两条导热盘管可以沿内胆的长度方向由左至右呈螺旋状,也可以沿内胆的高度方向从下至上呈折叠状。导热盘管ⅶ7a和导热盘管

7b在内胆中的两端分别通过不锈钢托板ⅱ45上的进水管孔、出水管孔连接,并与固定在不锈钢托板ⅱ45上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固定连接。两导热盘管在内胆中的设置并不限于上述两种形式,只要能够延长导热盘管的长度,增大导热盘管与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内热水的接触面积即可。
90.采热体水箱的外壳上设有水温水位控制器仪表,用于实时检测内胆中的水温和水位。当水位低于设定值时,与不锈钢托板ⅱ45上的补水管孔连接的补水管自动开启;当水位到达设定值时,补水管自动关闭。
91.如图17所示,太阳能供暖网络感应器11包括电磁阀ⅱ22、电磁阀ⅰ35、智能网关50、路由器51、网络云服务器52、手机客户端53、继电器54、水流开关传感器ⅰ59、水流开关传感器ⅱ60,其中电磁阀ⅱ22设置在进水管ⅰ上,电磁阀ⅰ35设置在出水管ⅱ9上,水流开关传感器ⅱ60设置在电磁阀ⅱ22前方的进水管ⅰ上,水流开关传感器ⅰ59设置在电磁阀ⅰ35后方的出水管ⅱ9上,电磁阀ⅱ22、电磁阀ⅰ35分别与继电器54并联连接,水流开关传感器ⅰ59、水流开关传感器ⅱ60分别与智能网关50并联连接。智能网关50、路由器51、网络云服务器52、手机客户端53依次连接。智能网关50的数据输出端与继电器54连接。
92.太阳能供暖网络感应器设置二维码,用户可以通过手机4g、5g网络或者无线网络云服务器,扫描二维码访问,通过路由器51进入网络的智能网关50。当家中无人时,当进水管ⅰ上的电磁阀ⅱ22和出水管ⅱ9上的电磁阀ⅰ35之间的连接管路、或者采热体、或者立式太阳能智能采热器等设备出现意外漏水现象时,水流开关传感器ⅰ59、水流开关传感器ⅱ60同时将水流脉冲信号发送至智能网关50,智能网关50通过路由器51、网络云服务器52将信号指令发送至手机客户端53,可以在手机中设置“报警信号”“开通”“断开”等符号。当用户在手机上看到报警信号后,在手机上点“断开”键符,手机同时发出断开指令信号,信号再依次
通过网络云服务器52、路由器51返回至智能网关50,智能网关50发出指令信号至继电器54,由继电器54同时将电磁阀ⅱ22、电磁阀ⅰ35断开,从而可以有效的停止漏水现象。通过太阳能供暖网络感应器,实现用户远程监控并控制厨房卫生间、太阳能设施部分及室内冷水终端的冷热水漏水问题。
93.该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所述;建筑物的自来水通过进水管ⅰ72的三通阀,分为两路,分别进入进水管ⅱ73和进水管ⅲ74,进水管ⅱ73中的自来水依次经过串联的采热体ⅰ1、采热体ⅱ2和室外采热体3中的导热盘管,分别吸收采热体水箱中经太阳光照升温后热水的热量,升温后的液体一部分流入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的导热盘管ⅶ7a内,另一部分通过补水管27直接注入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与真空管组6循环吸收太阳光的热能。导热盘管ⅶ7a内的液体再次吸收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内经太阳光照升温后热水的热量,并通过出水管ⅱ9流入供暖两用壁挂炉13的生活热水端进水口13a,当水温高于设定温度无需加热直接通过,当水温低于设定温度瞬时补偿温差后,通过生活热水端出水口13b到达厨房用热水终端18和卫生间用热水终端19。进水管ⅲ中的自来水依次经过串联的采热体ⅰ1、采热体ⅱ2和室外采热体3中的导热盘管,分别吸收采热体内经太阳光照升温后的热水的热量,升温后的液体流入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的导热盘管ⅶ7b内,导热盘管ⅶ7b内的液体再次吸收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内经太阳光照升温后热水的热量,并通过出水管ⅰ8流入供暖两用燃气壁挂炉13的供暖端进水口13c。当流入的水温高于供暖两用燃气壁挂炉13的设定温度时无需开启工作;当流入的水温低于供暖两用燃气壁挂炉13的设定温度时,即时开启补偿温差,热水经过供暖端出水口13d进入出水管ⅲ14,到达地暖分水器15,并依次进入供暖墙16和地暖17中,然后通过供暖回水管再次流入进水管ⅲ,从而实现了循环供暖。
94.实施例2
95.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中,真空管组6倾斜设置在尾箱5和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之间。
96.其他同实施例1。
97.实施例3
98.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图20所示为一体式的窗下型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与尾箱5、真空管组6之间呈一体式结构,即真空管组6的一端与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固定连接,真空管组6的另一端与尾箱5固定连接。而本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与尾箱5、真空管组6之间呈分体式结构,此时真空管组6的开口端与采热水槽61固定连接,真空管组6的另一端与尾箱5固定连接,采热水槽61与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之间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内设有导热盘管7a和导热盘管7b,同时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上还设有进水管孔、出水管孔、补水管孔和出气管孔,其中补水管孔与补水管27连接,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内设有补水管孔连接的自动补水机构,出气管孔与出气管55连接。真空管组6内经太阳光照升温后的热水进入采热水槽61再与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中的水循环流动吸收光能,将导热盘管内的液体进行反复的加热。
99.其他同实施例1。
100.实施例4
101.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图21和图22所示,本实施例中仍然包括三个采热体,分别是采热体ⅰ1、采热体ⅱ2、室外采热体3,但是三个采热体内可以不设置导热盘管,此时采热
体ⅰ1的出水管孔与采热体ⅱ2的第一进水管孔连接,采热体ⅱ2的第二出水管孔与室外采热体3的第一进水管孔连接,室外采热体3的第二出水管孔与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的进水管孔连接,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的出水管孔与室外采热体3的第二进水管孔连接,室外采热体3的第一出水管孔与采热体ⅱ2的第二进水管孔连接,采热体ⅱ2的第一出水管孔与采热体ⅰ1的进水管孔连接,即三个采热体与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之间采用串联方式连接,数个采热体水箱中的水分别吸收太阳光能后与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中的水反复循环流动,将热能传导给导热盘管7a和导热盘管7b中的液体。
102.自来水通过进水管ⅰ流入后,通过三通阀分别流入进水管ⅳ75和进水管

76,其中进水管ⅳ75与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内的导热盘管7a连通,同时进水管ⅳ75通过三通阀ⅱ28与补水管27连接,补水管27与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的补水管孔连接。进水管

76与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内的导热盘管7b连通。地暖17的回水管通过三通阀与进水管

76连接。
103.其他同实施例1。
104.实施例5
105.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互补设施采用热水器71,采热体和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内设有一个导热盘管,即采热体ⅰ1内设有单导热盘管ⅰ1c,采热体ⅱ内设有单导热盘管ⅱ2c,室外采热体3内设有单导热盘管ⅲ3c,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内设有单导热盘管ⅳ7c,单导热盘管ⅰ1c、单导热盘管ⅱ2c、单导热盘管ⅲ3c和单导热盘管ⅳ7c之间依次串联连接。进水管ⅰ72直接与采热体的导热盘管连接,进水管ⅰ72上依次设有水流开关传感器ⅱ60和电磁阀ⅱ22。自来水通过进水管ⅰ72依次流入各采热体的单导热盘管内,导热盘管分别吸收太阳光能后,流入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的单导热盘管ⅳ7c内。单导热盘管ⅳ7c的出口通过出水管ⅱ9进入热水器71的生活热水端进水口,当水温高于设定温度无需加热直接通过,当水温低于设定温度瞬时补偿温差后,通过生活热水端出水口进入出水管ⅳ20分别与厨房用热水终端18和卫生间用热水终端19连接,提供生活热水。出水管ⅱ9上依次设有电磁阀ⅰ35和水流开关传感器ⅰ59,电磁阀ⅱ22、电磁阀ⅰ35、水流开关传感器ⅱ60、水流开关传感器ⅰ59和其他部件组成了太阳能供暖网络感应器11。
106.为了防止电磁阀ⅱ22产生故障时,自来水无法正常流入系统中,在电磁阀ⅱ22所在的进水管ⅰ72处并联设置旁通管ⅱ21,旁通管ⅱ21上设有球阀ⅰ23。当电磁阀ⅱ22正常工作时,球阀ⅰ23关闭,自来水通过进水管ⅰ72正常流入系统中;当电磁阀ⅱ22出现故障时,球阀ⅰ23打开,自来水通过与电磁阀ⅱ22并联的旁通管ⅱ21流入各系统中。
107.为了防止电磁阀ⅰ35产生故障时,自来水无法正常流入生活热水端,在电磁阀ⅰ35所在的出水管ⅱ9处并联设置旁通管ⅰ12,旁通管ⅰ12上设有球阀

57。当电磁阀ⅰ35正常工作时,球阀

57关闭,自来水通过出水管ⅱ9正常流入生活热水端;当电磁阀ⅰ35出现故障时,球阀

57打开,自来水通过与电磁阀ⅰ35并联的旁通管ⅰ12流入生活热水端。
108.为了防止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4产生故障时,整个系统无法工作,出水管ⅱ9和进水管ⅰ72之间连接有跨越管ⅰ10。跨越管ⅰ10的一端通过三通阀与出水管ⅱ9连通,且位于该三通阀前方的出水管ⅱ9上设有球阀ⅶ56,跨越管ⅰ10的另一端通过三通阀与进水管ⅰ72连通,且位于该三通阀后方的进水管ⅰ72上设有球阀ⅱ24,跨越管ⅰ10上设有球阀ⅳ31。当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4正常工作时,球阀ⅶ56和球阀ⅱ24打开,球阀ⅳ31呈关闭状态,自来水正常的从进水管ⅰ流入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4,从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4流出后,沿出
水管ⅱ9流入生活热水端;当立式太阳能自动采热器4产生故障时,球阀ⅳ31打开,球阀ⅶ56和球阀ⅱ24呈关闭状态,此时自来水从进水管ⅰ72流入跨越管ⅰ10内,并直接流入出水管ⅱ9内,从而保证了生活热水端的正常供水。
109.本实施例中,采热体的数量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三个,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确定采热体的数量。
110.本实施例中的阳台窗型立式太阳能热水器互补系统只提供生活热水,不能实现供暖。
111.其他同实施例1。
112.实施例6
113.如图24所示,与实施例5不同的是:采热体内可以不设置单导热盘管,此时各采热体之间串联连接,串联后的采热体的进水管孔与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的进水管孔连通,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的出水管孔与串联后的采热体的出水管孔连通,即采热体与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之间形成串联连接,热水在采热体和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之间循环流动,采热体和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内通过吸收太阳光能的热水对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的单导热盘管ⅳ7c内的自来水进行加热。进水管ⅰ72与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的单导热盘管ⅳ7c连通,即自来水通过进水管ⅰ72流入单导热盘管ⅳ7c内后,在采热体和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内吸收太阳光能的热水对单导热盘管ⅳ7c内的自来水进行加热。单导热盘管ⅳ7c的出口通过出水管ⅱ9进入热水器71的生活热水端进水口,当水温高于设定温度无需加热直接通过,当水温低于设定温度瞬时补偿温差后,通过生活热水端出水口进入出水管ⅳ20分别与厨房用热水终端18和卫生间用热水终端19连接,提供生活热水。
114.其他同实施例5。
115.实施例7
116.与实施例6不同的是,去掉采热体ⅰ、采热体ⅱ、采热体ⅲ,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与热水器单独成为一套互补系统。即自来水通过进水管ⅰ72流入单导热盘管ⅳ7c内后,自动补水导热储水箱7内的热水将单导热盘管ⅳ7c内的自来水进行加热。单导热盘管ⅳ7c的出口通过出水管ⅱ9直接与厨房用热水终端18和卫生间用热水终端19连接,提供生活热水。
117.其它同实施例6。
118.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阳台窗型立式太阳能热水器互补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