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机中隔板的引水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58432发布日期:2022-06-18 03:55阅读:66来源:国知局
除湿机中隔板的引水筋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湿机中隔板的引水筋结构。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除湿机上安装有中隔板,蒸发器,冷凝器。在除湿机日常的使用中发现,蒸发器上的水容易顺着冷凝器流出接水盘,造成漏水现象,影响客户体验,存在安全隐患。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主要是因为蒸发器底部的大水珠因风力被吹到冷凝器上,冷凝器上的水顺着边缘流出中隔板接水区域。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效引导蒸发器上的冷凝水进入到接水盘的除湿机中隔板的引水筋结构。
4.为了到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除湿机中隔板的引水筋结构,包括中隔板,所述的中隔板上设有接水盘,接水盘上架设有蒸发器和冷凝器,蒸发器和冷凝器相靠近,在所述的接水盘上设有从接水盘底面向上凸起的引水筋,引水筋被设置在蒸发器的正下方。这种结构的特点是,通过引水筋承接蒸发器底部形成的大水珠,从而使得大水珠通过引水筋直接进入到接水盘中。
5.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引水筋顶部距离蒸发器底部0-2mm。引水筋的顶端应当尽量靠近蒸发器,但考虑到公差配合以及装配的问题,引水筋与蒸发器之间的距离为2mm时也能达到引导大水滴的效果。
6.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引水筋呈多行交替分布,并使得引水筋在接水盘的侧边上的投影呈连续分布。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呈多行交替分布引水筋之间留有开口避免影响冷凝水在接水盘内的流动,而使其在接水盘的侧边上的投影呈连续分布则能形成一道完整阻隔链,阻隔因风力流向冷凝器的大水滴。
7.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引水筋在靠近排水区域的一端向排水方向一侧弯曲。这种结构的特点是为了使落在接水盘上的水受到弯曲边的引导,从而有方向性地流向排水区域,加快排水速度,避免积水。
8.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除湿机中隔板的引水筋结构,通过在接水盘上增加引水筋的结构,将蒸发器底部形成的水滴引流到中隔板接水区域,同时通过设计引水筋的排列方式,在蒸发器的底部形成了完成的阻隔链,有效降低水流出中隔板接水区域造成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附图说明
9.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是实施例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11.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12.1-中隔板、2-接水盘、3-蒸发器、4-冷凝器、5-引水筋
具体实施方式
13.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14.实施例1:
15.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除湿机中隔板的引水筋结构,包括中隔板1,所述的中隔板1上设有接水盘2,接水盘2上架设有蒸发器3 和冷凝器4,冷凝器4的侧边靠近接水盘2的侧边,蒸发器3和冷凝器4 相靠近,在所述的接水盘2上设有从接水盘2底面向上凸起的引水筋5,引水筋5被设置在蒸发器3的正下方。所述的引水筋5顶部距离蒸发器3 底部0-2mm。所述的引水筋5呈多行交替分布,并使得引水筋5在接水盘 2的侧边上的投影呈连续分布。
16.实施例2:
17.所述的引水筋5在靠近排水区域的一端向排水方向一侧弯曲。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除湿机中隔板的引水筋结构,包括中隔板(1),所述的中隔板(1)上设有接水盘(2),接水盘(2)上架设有蒸发器(3)和冷凝器(4),蒸发器(3)和冷凝器(4)相靠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接水盘(2)上设有从接水盘(2)底面向上凸起的引水筋(5),引水筋(5)被设置在蒸发器(3)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中隔板的引水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水筋(5)顶部距离蒸发器(3)底部0-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中隔板的引水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水筋(5)呈多行交替分布,并使得引水筋(5)在接水盘(2)的侧边上的投影呈连续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中隔板的引水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水筋(5)在靠近排水区域的一端向排水方向一侧弯曲。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湿机中隔板的引水筋结构,包括中隔板,所述的中隔板上设有接水盘,接水盘上架设有蒸发器和冷凝器,冷凝器的侧边靠近接水盘的侧边,蒸发器和冷凝器相靠近,在所述的接水盘上设有从接水盘(2)底面向上凸起的引水筋,引水筋被设置在蒸发器的正下方;所述的引水筋顶部距离蒸发器底部0-2mm;所述的引水筋呈多行交替分布,并使得引水筋在接水盘的侧边上的投影呈连续分布。水盘的侧边上的投影呈连续分布。水盘的侧边上的投影呈连续分布。


技术研发人员:张栋业 李涛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德业日用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26
技术公布日:2022/6/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