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形蜂窝煤拼烧炉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3872阅读:6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方形蜂窝煤拼烧炉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蜂窝煤炉灶,特别涉及的是一种方形蜂窝煤拼烧炉灶。
现有的食堂,饭店中所用的炉具均为传统的燃烧炉灶,这种炉灶煤燃烧不充分,热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燃煤燃烧充分、热效率高、使用方便、结构简单的方形蜂窝煤拼烧炉灶。
本实用新型包括由前横炉芯板、后横炉芯板、左侧炉芯板、右侧炉芯板拼合而成的炉芯体,在各炉芯板拼合而成的炉芯体中设有鼓腔形炉膛、鼓腔形炉缸,在炉膛与炉缸间装有炉桥,炉缸上装有炉门(参见


图1、图2),空气由炉门进入炉缸,经炉桥向炉膛射流,流速加快、供风加大,燃煤燃烧充分,热效率高,采用双鼓腔结构,密封、耐用。
在炉芯体内的炉膛上部设有与炉膛相通的聚火腔,炉膛的下部距炉桥间设有不等距卡膜气室(参见
图1),空气从炉门处进入炉缸,经鼓腔形炉缸向炉膛射流,流速加快,供风加大与炉渣换热到气室澎胀减慢形成旋涡,加长与煤反应的时间,向上按炉壁拆向上升助燃,到炉口被聚火腔阻挡,返回炉中心方向喷射,搅动烟气,因边上风较多,含氧富余,与高温烟气中的不完全燃烧的CO快连反应,聚火腔向炉壁和煤辐射热量,提高炉温,改善炉况,加快燃烧。
在本实用新型的炉芯体上紧固有背框架(参见
图1、图3、图6、
图10、
图15、
图18),能使由各炉芯板拼合而成的炉芯体稳固,且可做成大型号炉。
在本实用新型的炉芯体上装有灶体,灶体与炉芯体间设有保温层,灶体上部有与炉芯体中的聚火腔相通的带螺旋形风槽的灶膛,灶膛上有与风槽相通的排烟道(参见图3、图6、
图10、
图15、
图18),加快空气流速,提高燃煤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炉芯体的上部设有与聚风腔相通的的加煤口,加煤口上装有加煤炉门,(参见
图10),可将本实用新型做成横推式蜂窝煤炉灶,加煤不用端锅,方便。
也可在本实用新型的炉芯体上设有与炉膛联通的加煤口,加煤口上装有加煤炉门,灶膛的排烟道上装有风闸(参见
图15),风闸可控制风量大小,放下风闸,实现全灶总体密封,本实用新型可做成竖推式方形蜂窝煤拼烧炉灶,将在加煤口预热的一排煤推入炉膛,挤碎已燃过的炉渣落入炉缸,又补一排煤在加煤口预热,密封保火,加煤不用端锅,加煤方便。
在可做成竖推式方形蜂窝煤拼烧炉灶的炉膛内在与加煤口相对应的位置上有与炉芯体紧固的切煤刀(参见
图16),可将烧过的煤渣切碎落入炉缸。
在横推式方形蜂窝煤拼烧炉灶中的加煤炉门或竖推式方形蜂窝煤拼烧炉灶中的加煤炉门或炉门是采用由炉门座和与炉门座配合的带调风孔,调风板的炉门盖组成的方形转轴炉门(参见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在本实用新型中可将背框架做成箱形的,炉芯体与灶膛是分离的,在灶膛下部装有与带与聚火腔大小相同的孔并有一定斜度的铸铁斜框板,炉芯体的上平面装有泥浆层,泥浆层的上平面的倾斜度与铸铁斜框板的倾斜度相同,背框架下部装有滚轮架(参见
图18),灶膛的排烟道上装有风闸,采用斜框板结构,解决了炉灶对位密封供火。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鼓腔结构提高了炉温,加快燃烧速度,热效率高。实现了全炉总体密封,燃烧可控调,加长保火时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方便,可做成各种大小型号的拼烧炉灶,特别是采用了背框架结构,可做成大型号的拼烧炉灶,满足食堂、饭店的不同需要。用料省、适用范围广。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实施例1)图2
图1中A-A剖视图图3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实施例2)图4图3中B-B剖视图图5图3中(锅端走后)俯视图图6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实施例3)图7图6中C-C剖视图图8图6中(锅端走后)俯视图图9倒背拉杆装配在炉芯体上的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横推式)结构示意图(实施例4)。
图11
图10中的D-D剖视图
图12方形转轴炉门结构示意图
图13方形转轴炉门炉门座与炉门盖装配位置图a
图14方形转轴炉门炉门座与炉门盖装配位置图b
图15本实用新型(竖推式)结构示意图
图16
图15中E-E剖视图
图17本实用新型(分离式)结构示意图
图18
图17中F-F剖视图
图19散式平口盖火板结构示意图图20盖火板另一结构示意图图21加煤夹板式盖火板结构示意图以上图中各序号的说明1前横炉芯板2后横炉芯板3左侧炉芯板4右侧炉芯板5炉芯体6炉膛7炉缸8炉桥9炉门10卡煤线11聚火腔12气室13耐火胶泥14背框架15短角钢16紧固箍17灶体18保温层19风槽20灶膛21排烟道22角钢23拉杆24侧壁拉杆25拉手26盒底板27滚轮28滚轮架29灶体30保温层31风槽32灶膛33排烟道34加煤口35加煤炉门36炉门座37调风孔38调风板39炉门盖40加煤口41加煤炉门42切煤刀43风闸44压紧手柄45滚轮架46导轨47限位块48铸铁斜框架49孔50泥浆层51顺角钢52横角钢53顺筋片54横筋片55拉杆56抓紧螺栓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包括由前横炉芯板1、后横炉芯板2、左侧炉芯板3、右侧炉芯板4拼合而成的炉芯体5。在各炉芯板拼合而成的炉芯体5中有鼓腔形炉膛6,鼓腔形炉缸7。在炉膛6与炉缸7间装有炉桥8。炉缸7上装有炉门9。在炉膛6上有卡煤线10。炉膛6的上部有聚火腔11,炉膛6距炉桥8间有不等距卡膜气室12。各炉芯板交接处采用耐火胶泥13将各炉芯板两两紧联。在炉芯体5上装有背框架14,背框架14由装在各炉芯板交接处的短角钢15、绕过短角钢15而装在炉芯体5上的紧固箍16组成(参见
图1、图2)。各炉芯板是用首尾相连的拆线形的凸凹底板模具用耐火碱预制成单板。本实用新型可做成每层加烧2×2,2×3,3×3煤的小炉芯体。
实施例2图3-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上的改进实施例图。在炉芯体5上装有灶体17,灶体17与炉芯体5间有保温层18,灶体17的上部有与炉芯体5中的聚火腔11相通的带螺旋形风槽19的灶膛20,灶膛20上有与风槽19相通的排烟道21。
实施例3图6-图9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2上的改进的实施例图。背框架14由数个一边嵌在炉芯体5上的角钢22、螺纹联接在角钢22上的且将炉芯体5紧固的拉杆23组成。在炉芯体5的外侧壁上装有螺纹联接在角钢22上的抗剪侧壁拉杆24(参见图9)。在灶体17上装有拉手25。在炉芯体5底部装有盒底板26,盒底板26下装有带滚轮27的滚轮架28。本实施例组成可推动的方便灶。
实施例4
图10-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横推式方形蜂窝煤拼烧炉灶实施例图。其炉芯体5结构基本与实施例3同。在炉芯体5装有灶体29,灶体29与炉芯体5间有保温层30。灶体29上有与聚火腔11相通的带螺旋形风槽31的灶膛32。灶膛32上有与风槽31相通的排烟道33。在炉芯体5上有与聚火腔11相通的加煤口34,加煤口34上装有加煤炉门35。加煤炉门35采用由炉门座36、与炉门座36配合的包含调风孔37、调风板38的方形转轴炉门(参见
图12、
图13、
图14)。
实施例5
图15-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竖推式方形蜂窝煤拼烧炉灶的实施例图。其结构基本与实施例4同。不同处是在炉芯体5上开有与炉膛6相通的加煤口40,加煤口40上装有加煤炉门41。加煤炉门41、炉门9采用如实施例4中的方形转轴炉门。在炉芯体5上的炉膛6与加煤口40相对应的位置上螺纹紧固有切煤刀42。在灶膛32上装有与排烟道33相通的风闸43。
实施例6
图17-
图18是本实用新型(推烧炉与灶膛对位供火)的实施例图。其结构基本与实施例5同。不同处是炉芯体5的炉膛6上无加煤口。炉芯体5与灶膛32是分离的。背框架14为箱体形。炉芯体5的下部装有带滚轮的滚轮架45,滚轮架45装在导轨46上,导轨46上紧固有限位块47。灶膛32的底部装有斜度为1-2°的铸铁斜框架48,斜框架48上有与聚火腔相同的孔49。炉芯体5的上平面的斜倾度与铸铁斜框架48相同。在炉芯体5的上平面有一层泥浆层50,泥浆层50的上平面斜度与铸铁斜框板48的斜度相同。本实用新型装配时,是将炉芯体5推到位(即炉芯体5的聚火腔11与铸铁斜框板48上的孔49对位),然后再焊上限位块47。
炉大加煤时热辐射严重,可配以如
图19或图20所示的防中小灶加煤时热辐射,的盖火板或如图21所示的防大灶加煤时热辐射的加煤夹板式盖火板。
权利要求1.一种包含蜂窝煤炉芯体的方形蜂窝煤拼烧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拼烧炉灶的炉芯体由前横炉芯板,后横炉芯板、左侧炉芯板、右侧炉芯板拼合而成,在各炉芯板拼合而成的炉芯体中设有鼓腔形炉膛、鼓腔芯炉缸,在炉膛与炉缸间装有炉桥,炉缸上装有炉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蜂窝煤拼烧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芯体内的炉膛上部设有与炉膛相通的聚火腔,炉膛的下部距炉桥间设有不等距卡膜气室。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形蜂窝煤拼烧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芯体上紧固有使各炉芯板拼合而成的使炉芯体稳固的背框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形蜂窝煤拼烧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芯体上装有灶体,灶体与炉芯体间设有保温层,灶体上部有与炉芯体中的聚火腔相通的带螺旋形风槽的灶膛,灶膛上有与风槽相通的排烟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形蜂窝煤拼烧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芯体上装有灶体、灶体与炉芯体间设有保温层,灶体上部有与炉芯体中的聚火腔相通的带螺旋形风槽的灶膛,灶膛上有与风槽相通的排烟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形蜂窝煤拼烧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芯体上部设有与聚风腔相通的加煤口,加煤口上装有加煤炉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形蜂窝煤拼烧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煤炉门是由炉门座和与炉门座配合的带调风孔和调风板的炉门盖组成的方形转轴炉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形蜂窝煤拼烧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芯体上设有与炉膛联通的加煤口,加煤口上装有加煤炉门,灶膛的排烟道上装有风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形蜂窝煤拼烧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芯体的炉膛内在与加煤口对应的位置上有与炉芯体紧固的切煤刀。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形蜂窝煤拼烧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缸上的炉门、加煤口上的加煤炉门是由炉门座和与炉门座配合的带调风孔、调风板的炉门盖组成的方形转轴炉门。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形蜂窝煤拼烧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框架为箱体形,所述的炉芯体与灶膛是分离的,在灶膛下部装有带与聚火腔大小相同的孔并有一定倾斜度的铸铁斜框板,炉芯体的上平面装有泥浆层,泥浆层的上平面的倾斜度与铸铁斜框板的倾斜度相同,背框架下部装有滚轮架,灶膛的排烟道上装有风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形蜂窝煤拼烧炉灶。包括由前横炉芯板,后横炉芯板、左侧炉芯板、右侧炉芯板拼合而成的炉芯体。在各炉芯板拼合而成的炉芯体中设有鼓腔形炉膛、鼓腔形炉缸。实现了全炉总体密封,燃烧可控调,热效率高,使用安全方便。可组成各种大小型号的拼烧炉灶。
文档编号F24B1/24GK2047750SQ8920492
公开日1989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1989年5月6日 优先权日1989年5月6日
发明者程克永 申请人:四川省新都炉窑工程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