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燃道辐射式自动控温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37844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燃道辐射式自动控温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具、陶瓷制造业中应用的窑。
目前,在磨具、陶瓷制造业中应用的窑,由于煤在燃烧时,烟雾直接与毛坯接触,导致烟尘污染毛坯,并易使毛坯经烧制出窑后,均需表面磨光。这种窑的另一缺点是,窑内温度不能控制,成品率较低,并且不能连续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双燃道辐射式自动控温窑,改变现有窑的结构,使煤在燃烧时,烟雾不与毛坯接触,避免毛坯与烟雾接触时所产生的不良效果,并减少毛坯出窑后的表面磨光工序,使窑内温度可以控制,提高成品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窑是隧道形,全长内部结构分为七部分,窑内各部分的结构中均有外墙(7),底端是基础(9),顶端是外壳(13),窑的中间有一个产品通道(12),通道(12)底端有采用耐火砖(10)制作成的轨道(8),窑内结构分为七部分为进料部分(A)、预热区部分(B)、低温区部分(C)和低温区部分(D),中温区部分(E),高温区部分(F)和冷却区部分(G)。这七部分各不相同的结构之处是进料部分(A)的特有结构是,在产品通道(12)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排气孔(6)。预热部分(B)的特有结构是在产品通道(12)的两侧分别安装反射板(15),两反射板(15)的外侧与外墙(7)隔成烟道(16),外墙(7)上安装闸板(14)。中温区部分(E)的特有结构是,在反射板(15)外侧设有反射火道(17)。高温区部分(F)的特有结构是在窑的外墙(7)两侧分别安装炉门(20),两反射板(15)与两炉门(20)之间是两燃烧室(19),两燃烧室(19)下面均设有炉条(21),炉条(21)的下面有储渣室(22),热电偶(18)由窑的顶部插入产品通道(12)内。冷却区部分(G)的特有结构是,在外墙(7)内侧开设两条冷却风道(23)。窑内低温区部分(D)的结构与预热区部分(B)的结构相同,低温区部分(C)的结构与中温区部分(E)的结构相同。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附图2是附图1的俯视图,附图3是附图1中A-A剖面图,附图4是附图1中B-B剖面图,附图5是附图1中E-E剖面图,附图6是附图1中F-F剖面图,附图7是附图1中G-G剖面图,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做详细地说明图1中(2)是烟道通口,(3)是进煤口,(4)是储渣口,图2中(1)是烟道凸出部。窑为隧道形,其内部结构分为七部分,窑的全长均采用耐火砖砌成墙。窑内的各部分的结构中均有外墙(7),底端是基础(9),基础(9)可采用石块等材料制作,顶端是外壳(13),采用耐火砖制作,在外壳(13)的下部设有一层填充料,做保温之用,窑的中间有一个产品通道(12),产品通道(12)底端采用耐火砖(10)制作成轨道(8),产品模具或陶瓷毛坯缓慢通过这条通道出窑后,即烧制成产品。窑内结构分为七部分,按从进料到产品出窑的顺序,分为进料部分(A)、预热部分(B)、低温区部分(C)和低温区部分(D)、中温区部分(E)、高温区部分(F)和冷却区部分(G)。窑内低温区部分(D)的结构与预热区部分(B)的结构相同,低温区部分(C)的结构与中温区部分(E)的结构相同。窑内各部分结构不相同之处是进料部分(A)的特有结构是,在产品通道(12)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排气孔(6)。预热区部分(B)的特有结构是在产品通道(12)的两侧分别安装反射板(15),反射板(15)采用SiC材料制作,也可采用合金幅射板制作,从预热区部分(B)开始,在产品通道(12)两侧设置反射板(15),将需要烧制的毛坯与烟雾隔开。在预热区部分(B)的两反射板(15)的外侧与外墙(7)隔成烟道(16),外墙(7)上安装闸板(14),闸板(14)的用途在于可手动调整燃烧时所需风量,防止抽力过大时,不送风燃烧。预热区部分(B)的两个烟道(16)从烟道出口处,汇成一个烟道,该烟道埋入地下,在烟道内安放换热器,换热器将余热充分利用,将热风通过鼓风机再吹入燃烧室,鼓风机由电器控制箱控制,这是本实用新型的辅助设施。中温区部分(E)的特有结构是在反射板(15)外侧设有反射火道(17)。高温区部分(F)的特有结构是,在窑的外墙(7)两侧分别安装炉门(20),两反射板(15)与两炉门(20)之间是两燃烧室(19),两燃烧室(19)下面设有炉条(21),炉条(21)的下面有储渣室(22),热电偶(18)由窑的顶部插入产品通道(12)内。热电偶(18)将产品通道(12)内的温度传入电器控制箱,再由控制箱控制鼓风机来调整燃烧时的送风量。冷却区部分(G)的特有结构是在外墙(7)两侧开设两条冷却风道(23)。烧制后的产品通过此处,冷风将其慢慢冷却。图中(11)是普通保温砖。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燃烧室、双幅射火道、双烟道、双幅射板对毛坯加热,由于毛坯是在与烟雾隔离的状态下加热,因而避免了毛坯在烧制过程中的污染,不影响产品色泽,减少了毛坯出窑后的表面磨光工序。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使毛坯进窑后,缓慢通过产品通道可实现连续作业。由于窑内温度可以控制,因而大幅度提高了成品率,本实用新型并具有节煤的优点。
权利要求1.双燃道幅射式自动控温窑,它为隧道形,其特征在于窑的全长内部结构为七部分,窑内各部分的结构中均有外墙(7),底端是基础(9),顶端是外壳(13),窑的中间有一个产品通道(12),通道(12)分为进料部分(A)、预热部分(B)、低温部分(C)和低温部分(D)、中温区部分(E)、高温区部分(F)和冷却区部分(G)。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燃道幅射式自动控温窑,其特征在于进料部分(A)的特有结构是在产品通道(12)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排气孔(6)。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燃道幅射式自动控温窑,其特征在于预热部分(B)的特有结构是在产品通道(12)的两侧分别安装反射板(15),两反射板(15)的外侧与外墙(7)隔成烟道(16),外墙(7)上安装闸板(14)。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燃道幅射式自动控温窑,其特征在于中温区部分(E)的特有结构是,在反射板(15)外侧设有反射火道(17)。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燃道幅射式自动控温窑,其特征在于高温区部分(F)的特有结构是在窑的外墙(7)两侧分别安装炉门(20),两反射板(15)与两炉门(20)之间是两燃烧室(19),两燃烧室(19)下面均设有炉条(21),炉条(21)的下面有储渣室(22),热电偶(18)由窑的顶部插入产品通道(12)内。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燃道幅射式自动控温窑,其特征在于冷却区部分(G)的特有结构是,在外墙(7)内侧开设两条冷却风道(2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磨具、陶瓷制造业中应用的窑。它的技术方案是窑为隧道形,全长内部结构分为七部分,窑内结构分为进料部分(A)、预热部分(B)、低温区部分(C)和低温区部分(D)、中温区部分(E)、高温区部分(F)和冷却区部分(G)。本实用新型避免了毛坯在烧制过程中的污染,不影响产品色泽,减少了毛坯出窑后的表面磨光工序。并可使毛坯进窑后缓慢通过产品通道,实现连续作业。本实用新型并具有节煤的优点。
文档编号F27B9/00GK2219472SQ9523333
公开日1996年2月7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11日
发明者陈长广 申请人:陈长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