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灶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5708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喇叭灶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生产生活用喇叭灶芯。
现有的以煤、柴草为燃料的炉灶都有一个共同缺点,就是灶堂结构不尽合理,火焰在灶堂的停留时间短,很快串入烟道,使大量的热量得不到利用,造成这类炉灶的能源浪费。因为这类炉灶在广大农村还大量存在,对其进行改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出一种能够容易改造现行的以煤、柴草为燃料的炉灶,使火焰在灶堂内的停留时间长,热利用率高的喇叭灶芯,以克服现有炉灶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这种喇叭灶芯,其主要特征是它有下堂包和上堂包,堂包的形状可以是半球形、椭球形、旋转抛物面形或其他形状的喇叭形,下堂包的喇叭口朝下,上堂包的喇叭口朝上,两喇叭头相接并有一孔洞连通上下堂包,下堂包的包壁上开有加燃料的凑火孔。
上下两包间有一芯筒连结,形成芯筒和包外壁间的容水空腔,芯筒壁上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与空腔连通。
下堂包的凑火孔上接一将凑火孔延伸到灶门的火门槽。
上堂包的壁上可以开让烟尘排走的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灶堂设为互为连通的上堂和下堂,燃料先在下堂燃烧,火焰进入上堂加热支承在上堂口的锅和容水空腔,同时使下堂包中未来得及燃烧的挥发可燃物能在上堂包中得到充分燃烧,这样火焰通过下堂包和上堂包的时间就比没有这种结构的炉灶的时间要长得多,因而大大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由于上、下堂包和芯筒之间是用金属材料直接焊接的,热量可以很快的互相传递,对空腔的水的加热速度也比现有用一个马蹄形热水筒置于灶堂内的要快;这种灶芯与现有炉灶是分离的,它的使用并不以破坏或废弃现有炉灶为条件,而是只需在现有炉灶基础上将这种灶芯放置于炉条之上并用砖和混凝土固定即可,因而可以方便地在广大农村推广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局部剖视)。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局部剖视)。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1-3所示。上堂包(2)和下堂包(4)均为半球形或近似半球形,它们的喇叭头处是连结为一体的,中心处有一圆孔(3)相通,芯筒(6)如上所述是焊接在两堂包的周边上的,火门槽(7)与下堂包上的凑火门焊接,进水口(1)和出水口(5)分别设于芯筒壁的相应于容水空腔的上部和下部处。
这种灶芯一般用钢板等金属材料制作而成,根据不同的炉灶规格作成不同尺寸的灶芯,上堂包的排烟口可以预先开设,也可安装时按需要切割,或者锅不直接放置在上堂包的沿口上而是另设支承点和烟道。进、出水口用钢管焊接端口处安装上龙头开关即可。
经试用,这种灶芯的节柴节煤率均在25%以上,而且燃烧迅速,火力大,很受用户欢迎。
权利要求1,一种喇叭灶芯,其特征是它有下堂包和上堂包,堂包的形状可以是半球形、椭球形、旋转抛物面形或其他形状的喇叭形,下堂包的喇叭口朝下,上堂包的喇叭口朝上,两喇叭头相接并有一孔洞连通上下堂包,下堂包的包壁上开有加燃料的凑火孔。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灶芯,其特征是上下两包间有一芯筒连结,形成芯筒和包外壁间的容水空腔,芯筒壁上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与空腔连通。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灶芯,其特征是下堂包的凑火孔上接一将凑火孔延伸到灶门的火门槽。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灶芯,其特征是上堂包的壁上开设让烟尘排走的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喇叭灶芯,其主要特征是它有下膛包和上膛包,膛包的形状可以是半球形、椭球形、旋转抛物面形或其他形状的喇叭形,下膛包的喇叭口朝下,上膛包的喇叭口朝上,两喇叭头相接并有一孔洞连通上下膛包,下膛包的包壁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灶膛设为互为连通的上膛和下膛,燃料先在下膛燃烧,火焰进入上膛加热支承在上膛口的锅和容水空腔,同时使下膛包中未来得及燃烧的挥发可燃物能在膛包中得到充分燃烧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另外它还有热传递快,火力大和容易安装和推广等特点。
文档编号F24B1/00GK2328912SQ9821013
公开日1999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1998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1998年2月12日
发明者普宏飞 申请人:普宏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