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结瘤和断辊的常化炉炉底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7112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不易结瘤和断辊的常化炉炉底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关于不易结瘤和断辊的常化炉炉底辊的发明,属于轧钢生产中常化炉的设备。
轧钢生产中常化炉的炉底辊在常化炉内起承载和运送钢板的作用,一般采用牌号为1Cr25Ni20Si2的耐热钢铸造生产。常用的炉底辊是将辊身和辊颈两部分对焊在一起。由于炉底辊在炉内的工作温度达950-1050℃,且炉内有H2S,SO2等有害气体,材质为1Cr25Ni20Si2的炉底辊在使用中最常见的问题是氧化铁皮在辊身上的结瘤。结瘤的后果一是导致钢板表面产生辊印质量缺陷;二是导致钢板在运输过程中不平稳,对炉底辊产生很大的冲击作用,使得炉底辊极易在辊身和辊颈对焊的部位断裂,使炉底辊早期报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一是开发新材质,二是加强对焊部位的强度。新研制的材质GWL-1可以有效地防止辊身大部分结瘤的产生。加强焊接强度的办法是加大对焊部位的坡口,目前焊接坡口的宽度为60毫米,深度为40毫米。由于目前尚没有与材质GWL-1相匹配的焊接材料,对焊部位仍采用1Cr25Ni20Si2焊接材料,于是在辊身的端部还会出现结瘤现象,所以仍然不能避免断辊和局部结瘤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常化炉炉底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不易结瘤和断辊的常化炉炉底辊的发明。这种常化炉炉底辊,系由辊身和辊颈组成,其特征在于辊颈在与辊身相连的一侧有一段连接轴,这一段连接轴插在圆筒状的辊身内。
采用这种结构的炉底辊,可以有效地增加辊身和辊颈的连接强度,可以承受较大的冲击负荷,避免断辊的现象发生。此外,由于辊身和辊颈连接强度的增加,可以大幅度地减小辊身和辊颈的对焊坡口尺寸,这样便大大减小了由于采用1Cr25Ni20Si2焊接材料而产生的结瘤现象。因此,这种炉底辊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推广前景。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1是已有技术炉底辊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1是辊身,2是辊颈,3是辊颈上的连接轴,4是焊接坡口,5是定位销。
由图2可见,本实用新型不易结瘤和断辊的常化炉炉底辊由辊身1和辊颈2组成,辊身和辊颈均用GWL-1耐热合金铸造、加工而成。炉底辊辊身的长度为3米。辊颈2在与辊身1相连的一侧有一段连接轴3,其长度为100-120毫米,这一段连接轴3插在圆筒状的辊身1内。这种套接的炉底辊比传统对焊的炉底辊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连接可靠性。为了更进一步增加连接的可靠性,还采取了另外两种措施一是在辊身和辊颈连接轴的端部,在圆周方向各有2-4个均布的定位孔,孔内装有定位销5;二是在辊身和辊颈相接的部位仍开一个焊接坡口4。但这一坡口的尺寸可以减小,在辊身和辊颈上的宽度各为5-7毫米,深度为10-15毫米。焊接材料为1Cr25Ni20Si2。焊接之后,焊接带的宽度为10-15毫米。比传统的炉底辊焊接带的宽度减少45-50毫米。由于焊接带的宽度减小,因采用1Cr25Ni20Si2引起的结瘤现象会大大减小,即使出现少量的结瘤,也极易在运行过程中脱落。
权利要求1.一种不易结瘤和断辊的常化炉炉底辊,由辊身和辊颈组成,其特征在于辊颈在与辊身相连的一侧有一段连接轴,这一段连接轴插在圆筒状的辊身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底辊,其特征在于辊身和辊颈连接轴的端部,在圆周方向各有2-4个均布的定位孔,孔内装有定位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底辊,其特征在于辊身和辊颈端部焊接坡口的宽度各为5-7毫米,深度为15毫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易结瘤和断辊的常化炉炉底辊的发明。这种常化炉炉底辊,系由辊身和辊颈组成,其特征在于:辊颈在与辊身相连的一侧有一段连接轴,这一段连接轴插在圆筒状的辊身内。采用这种结构的炉底辊,可以有效地增加辊身和辊颈的连接强度,避免断辊的现象发生。也可以大幅度地减小辊身和辊颈的对焊坡口尺寸,这样便减小了由于采用易结瘤焊接材料而产生的结瘤现象。因此,这种炉底辊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推广前景。
文档编号F27B9/30GK2350702SQ9823552
公开日1999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31日
发明者王卫和 申请人:上海国裕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