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式焰道旋风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0436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螺旋式焰道旋风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用锅炉。
在此之前,社会上生产和使用的小型生活锅炉大都是LHG系列的立式立火管炉或立式横火管炉。对于立式立火管炉,因其立火管的长度受炉体高度的限制,故受热面积小,热效率低。对于立式横火管炉,虽受热面积较大,但由于其横火管中容易积灰,常须清理,较麻烦,且其后烟室难以设置保温层,故产生一定的热损失,导致热效率低。同时上述两种形式的锅炉要求以中等烟煤为燃料,使燃料的种类受到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式焰道旋风炉,做到受热面积大,热效率高,燃料种类适应范围广,节约能源,自动消除烟尘,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安全可靠,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这种螺旋焰道旋风炉包括炉座、炉体、烟囱、炉排、清理孔、环形烟道、保温层、燃烧室、旋风导板、燃烧室壁、用来支撑锅筒的梁架、水位表、压力表、安全阀、烟囱风门及其拉杆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炉体结构采用螺旋焰道,这种螺旋焰道包括四条螺旋式分焰道,即就是在锅筒底板的外周围开有四个弧形焰道口,在这四个弧形焰道口相间处的锅筒底板上与焰道隔板的下端相固连,焰道隔板自其下端起螺旋式环绕在锅筒上,直至其上端与环形烟道相固接;再在焰道隔板上固接有同样起自焰道隔板下端,止于其上端的螺旋式环绕在锅筒上的焰道盖板。这样在锅筒的外壁上就形成了由四条螺旋式上升的分焰道所组成的螺旋旋焰道,再在焰道外设置保温层,起隔热作用。
上述螺旋式分焰道的螺旋升角可在20°-80°之间,一般以30°-45°为佳。
根据需要上述螺旋焰道也可以设置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螺旋式分焰道构成。
上述的螺旋焰道边可以采用设置于锅筒内部的螺旋焰管替代。
上述炉体上可设置普通水位表和耐压水位表的两套汽水连通管,根据需要,可封堵其中一套,使锅炉既可做开水炉用,又可做低压蒸汽炉使用。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是具有如下特点1、由于在其内部结构上采用了螺旋焰道,因而受热面积大,热效率高。
2、焰气在螺旋上升的过程中,灰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与焰道外壁发生碰撞而掉落在焰道隔板上,又由于焰道隔板存在一定的倾斜角,焰尘随之慢慢滑入燃烧室,起到自动除尘净烟的目的。
3、由于在锅筒底板上的焰道口相间处设有与螺旋焰道同升角的旋风导板,焰气进入焰道口时,在旋风导板的作用下,使燃烧室内的焰气产生缓势旋转,以形成旋风式燃烧方式,因而燃烧室升温快,燃烧平稳,燃料微粒在焰气中的燃烧时间长,燃烧充分,能达到较理想的工质状态和熵增;因能较完全燃烧,故净化了烟气,降低了排烟浓度,减少了环境污染;燃料种类适应性较广,能适应烟煤、无烟煤、木柴、竹子、桔杆、刨木花等。
4、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一炉多用,安装使用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旋焰管替代螺旋焰道的B-B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旋焰管替代螺旋焰道的主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A1-A1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旋焰管替代螺旋焰道的B1-B1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
图1、图2、图4、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螺旋焰道旋风炉包括炉座1,设置于炉座1上的炉体2,设置于炉体2上侧部的水位表3,设置于炉体2上部的压力表4,固连于炉体2顶部的烟囱5,设置于炉体2顶部的安全阀6,设置于炉体2与烟囱5上用来控制烟囱5排放的烟囱风门及其拉杆7,在炉体2内设置有锅筒10,在锅筒10的底部的炉体2上设置有用来支撑锅筒10的梁架20,在炉座1的顶部嵌设有炉排8,由炉排8、锅筒10底部和燃烧室墙体19形成的燃烧室17,在锅筒10的顶部设有清理孔14,其特征在于有一由焰道隔板12、焰道盖板13、焰道口21等组成的环烧在锅筒10上的螺旋焰道11,即在锅筒10的底部周围开有四个弧形焰道口21,在锅筒10的外壁上设有四条分隔焰道口并绕锅筒10螺旋式上升的焰道隔板12,其螺旋升角在20°-80°之间,一般以30°-45°为佳;在焰道隔板12上围绕锅筒10固定有焰道盖板13;焰道隔板12的下端固接在锅筒底板9的焰道口21的相间处,形成四条焰气入口;焰道隔板12的上端与环形烟道15相固接,于是在锅筒10的外壁上形成了四条螺旋式分焰道,由这四条螺旋式焰道共同组成螺旋焰道11。在螺旋焰道11外侧设有保温层16,起隔热作用。在焰道口21处紧靠燃烧室壁19的锅底板9上设有与螺旋焰道同升角的旋风导板18,起焰气导流作用,形成旋风式燃烧方式。
根据需要,上述螺旋焰道11可以设置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螺旋式分焰道构成。
实施例二如图3、图5、图7所示,各组成及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上述的螺旋焰道11也可以采用设置于锅筒10内部的螺旋焰管22替代,即将设置于锅筒10外壁周围由焰道隔板12、焰道盖板13组成的螺旋式上升的螺旋焰道11用设置于锅筒10内部的螺旋焰管22替代,螺旋焰管22的一头接焰道口21,另一头与上烟室23固接。
上述螺旋焰道旋风炉燃烧时,燃烧室17的焰气进入焰道口21经焰道11至锅筒10顶部的环形烟道15再经烟囱5排出。这一走烟方式使锅筒10底部和外壁直接受热,效果更为理想。
权利要求1.螺旋式焰道旋风炉包括炉座(1)、设置于炉座(1)上的炉体(2),固连于炉体(2)顶部的烟囱(5),设置于炉体(2)内的锅筒(10),炉座(1)顶部嵌设的炉排(8),由炉排(8)、锅筒(10)底部和燃料室壁(19)形成的燃烧室(17),用于支承锅筒(10)的梁架(20),设置于锅筒(10)外侧的环型烟道(15),其特征在于在锅筒(10)的底部周围开有四个焰道口(21),在锅筒(10)的外壁上设有四条分隔焰道口并绕锅筒(10)螺旋式上升的焰道隔板(12),在焰道隔板(12)上围绕锅筒(10)固定有焰道盖板(13),焰道隔板(12)的下端固接于锅筒底板(9)的焰道口(21)的相间处,焰道隔板(12)的上端与环型烟道(15)相固接,在锅筒(10)的外壁上形成由这四条螺旋式分焰道共同组成螺旋焰道(11),在焰道口(21)处紧靠燃烧室壁(19)的锅底板(9)上设有与螺旋焰道(11)同升角的旋风导板(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式焰道旋风炉,其特征在于螺旋螺道(11)也可采用设置于锅筒(10)内部的螺旋焰管(22)替代,即将设于锅筒(10)外壁周围由焰道隔板(12)、焰道盖板(13)所组成的螺旋式上升的螺旋焰道(11)用设于锅筒(10)内部的螺旋焰管(22)替代,螺旋焰管(22)的一头接焰道口(21),另一头与上烟室(23)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式焰道旋风炉,其特征在于螺旋焰道(11)可以设置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螺旋式分焰道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式焰道旋风炉,其特征在于螺旋式焰道的螺旋升角可在20°-80°之间,一般以30°-45°为佳。
专利摘要螺旋式焰道旋风炉由炉座、炉体、烟囱、炉排、燃烧室、锅筒、环型烟道等组成,其特征是在锅筒的底部周围设有四个焰道口,在焰道口与环型烟道之间固接有四条由焰道隔板、焰道盖板组成的环绕在锅筒外壁上的分焰道,由分焰道构成螺旋焰道。在焰道口处靠燃烧室壁的锅底板上设有与螺旋焰道同升角的旋风导板。这种旋风炉具有受热面积大,热效率高,自动除尘,燃料适应范围广、制造简单,成本低,操作安全方便等特点。
文档编号F24H1/28GK2388551SQ99233398
公开日2000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1999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21日
发明者舒代华, 梁清凡 申请人:湖南洪源机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