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弯换热器及换热器的折弯方法

文档序号:8394441阅读:1550来源:国知局
折弯换热器及换热器的折弯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弯换热器及换热器的折弯方法,属于空调换热器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近几十年来,汽车空调得到了迅速发展,占空调机械的第二位。换热器作为汽车空调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需要根据市场方面的要求进行改进优化设计。因为平行流换热器具有制冷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能够很好的满足市场的要求,近年来已被逐渐应用于汽车空调系统中。
[0003]传统的微通道换热器主要包括微通道扁管、散热翅片和集流管。在微通道扁管的两端设有集流管,用于分配和汇集制冷剂。在相邻的微通道扁管之间设有波纹状的或带有百叶窗形的散热翅片,用以强化冷凝器与空气侧的换热效率。
[0004]1996年7月2日公告的美国专利US5,531,268揭示了一种折弯换热器,其包括进口集流管、出口集流管、翅片及扁管。位于同一层的所述扁管为一体弯折而成,其包括连接于进口集流管的第一部分、连接于出口集流管的第二部分以及位于中间的扭曲的折弯部分,其中所述扁管的第一、第二部分均与翅片相连,而所述折弯部分为无翅片段。从该专利的图2可以明显看出,折弯部分的内外侧均呈圆弧状。然而,这种设计扁管折弯处理的精度不高,容易造成换热器的局部形变,破坏附近翅片的结构,降低换热效率。另外,这种方式的扁管折弯,圆弧状的折弯部分相互叠加之后最终向外凸出的尺寸会较大,且换热器的外形尺寸无法精确控制,最终造成安装困难。最为重要的是,由于圆弧折弯需要预留较长的折弯长度,众所周知,扁管中与翅片相连的部分相较于无翅片段具备更强的换热性能。相同长度的扁管,如果无翅片段多了,相应的有翅片段就会变少,从而会降低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0005]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客户对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上述专利所揭示的换热器结构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目前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折弯换热器的结构及其折弯方法进行优化。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尺寸易于控制、换热性能较好的折弯换热器及该折弯换热器的折弯方法。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弯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若干翅片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第二集流管的若干扁管,所述折弯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单元以及第二换热单元,所述扁管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上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单元上的第二部分、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第二部分的中间部分,所述第一、第二部分分别与所述翅片接触,所述中间部分包括与所述第一部分相连的第一扭转部以及与所述第二部分相连的第二扭转部,所述中间部分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第二扭转部的平直部,这些扁管的平直部依次部分重叠且依次紧密贴靠在一起,所述平直部包括内表面及外表面,这些平直部的内表面及外表面整体上均是平的。
[000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换热单元与所述第二换热单元位于所述中间部分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换热单元与所述第二换热单元呈夹角布置或者相互平行。
[000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换热器的折弯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0011]S1:提供一种待折弯的换热器,其包括第一换热单元、第二换热单元、扁管以及若干翅片,所述扁管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上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单元上的第二部分、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第二部分的中间部分,所述第一、第二部分分别与所述翅片接触,所述中间部分位于竖直位置;
[0012]S2:将所述中间部分向水平位置进行扭转;
[0013]S3:提供一种折弯装置,夹紧所述中间部分;
[0014]S4:对所述第一、第二换热单元施加折弯力,使所述第一、第二换热单元相对于所述中间部分进行折弯;
[0015]S5:将折弯之后的换热器从所述折弯装置上取下。
[001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步骤SI及步骤S2之间,所述折弯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0017]Sll:提供一对梳齿并将该对梳齿安装于所述中间部分的两侧;每一梳齿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定位槽,所述扁管为若干个且分别卡持于所述定位槽内。
[001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Sll中,该对梳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中间部分的交界处以及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中间部分的交界处;
[0019]所述第一换热单元设有与所述第一部分连通的第一集流管,所述第二换热单元设有与所述第二部分连通的第二集流管,所述梳齿平行于所述第一、第二集流管。
[002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S3中,所述折弯装置包括用以定位所述换热器的定位块以及用以压住所述中间部分的压块,所述中间部分被夹持于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压块之间。
[002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块呈长条状,其设有平的上表面以及位于上表面两侧的棱角,所述棱角为直角或者带有弧度的R角。
[002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步骤S4中,在对所述第一、第二换热单元施加折弯力的过程中,所述中间部分被分成与所述第一部分相连的第一扭转部、与所述第二部分相连的第二扭转部、以及贴合于所述定位块上表面的平直部,其中所述第一扭转部与所述平直部的交界处以及所述第二扭转部与所述平直部的交界处均紧密抵压在所述定位块的棱角上以形成折痕。
[002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步骤S5中,所述第一、第二换热单元沿着所述折痕被向外掰开一定的距离,以从所述折弯装置上取下。
[002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折弯方法在步骤S5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0025]S6:将所述第一、第二换热单元进一步沿着所述折痕向内挤压,以对所述换热器进行整形。
[002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换热器的折弯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0027]S1:提供一种待折弯的换热器,其包括第一换热单元、第二换热单元、扁管以及若干翅片,所述扁管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上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单元上的第二部分、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第二部分的中间部分,所述第一、第二部分分别与所述翅片接触,所述第一、第二部分位于竖直位置,所述中间部分向水平位置扭转;
[0028]S2:提供一种折弯装置,夹紧所述中间部分;
[0029]S3:对所述第一、第二换热单元施加折弯力,使所述第一、第二换热单元相对于所述中间部分进行折弯;
[0030]S4:将折弯之后的换热器从所述折弯装置上取下。
[0031 ]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步骤SI及步骤S2之间,所述折弯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0032]Sll:提供一对梳齿并将该对梳齿安装于所述中间部分的两侧;每一梳齿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定位槽,所述扁管为若干个且分别卡持于所述定位槽内。
[003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Sll中,该对梳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中间部分的交界处以及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中间部分的交界处;
[0034]所述第一换热单元设有与所述第一部分连通的第一集流管,所述第二换热单元设有与所述第二部分连通的第二集流管,所述梳齿平行于所述第一、第二集流管。
[003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S2中,所述折弯装置包括用以定位所述换热器的定位块以及用以压住所述中间部分的压块,所述中间部分被夹持于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压块之间。
[003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块呈长条状,其设有平的上表面以及位于上表面两侧的棱角,所述棱角为直角或者带有弧度的R角。
[003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步骤S3中,在对所述第一、第二换热单元施加折弯力的过程中,所述中间部分被分成与所述第一部分相连的第一扭转部、与所述第二部分相连的第二扭转部、以及贴合于所述定位块上表面的平直部,其中所述第一扭转部与所述平直部的交界处以及所述第二扭转部与所述平直部的交界处均紧密抵压在所述定位块的棱角上以形成折痕。
[003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步骤S4中,所述第一、第二换热单元沿着所述折痕被向外掰开一定的距离,以从所述折弯装置上取下;所述折弯方法在步骤S4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0039]S5:将所述第一、第二换热单元进一步沿着所述折痕向内挤压,以对所述换热器进行整形。
[004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扁管的平直部依次部分重叠且依次紧密贴靠在一起,且这些平直部的内表面及外表面整体上均是平的。如此设置,能够保证折弯精度,使换热器美观。另外,相较于弧形的折弯部,扁平的折弯部能够降低折弯换热器的高度,在同样扁管长度的情况下,增大有翅片段的长度,从而能够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附图说明】
[0041]图1是本发明于第一实施方式中待折弯的换热器的立体示意图。
[0042]图2是图1中的换热器在梳齿插入之前的立体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