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及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98610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换热器及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翅式换热器及应用其的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0002]换热器是空调机组中的一个重要部件,管翅式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换热器形式,由于机组的性能、结构等不同,采用的管翅式换热器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一排管和多排管等形式。
[0003]对于多排管的管翅式换热器,随着换热管排数的增加,由迎风面到背风面,换热管的换热效率逐渐下降,使得整个换热器的效率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空调机组在制热运行时,位于室外的管翅式换热器会出现结霜的情况,随着运行时间的加长,霜层会逐渐从迎风面的换热管蔓延到背风面的换热管,使得整个换热器布满霜层,并不断加厚,从而影响了整机的性能。为了维护机组的性能,系统需要对整个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运行,这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而且除霜时间较长,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效率高、除霜时间短的换热器及空调机组。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单元和第二换热单元;
[0007]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和所述第二换热单元沿着空气的流动方向并排设置;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和所述第二换热单元之间设置有空腔。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和所述第二换热单元均包括至少一排换热管以及设置在所述换热管上的翅片;
[0009]其中,每排所述换热管均包括多根相互平行的支管以及多根连通管,所述多根相互平行的支管通过所述多根连通管连通。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单元或所述第二换热单元中的换热管为多排时,多排所述换热管沿着空气的流动方向并排设置。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
[0012]所述第一密封板和所述第二密封板上均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支管的管径相匹配的孔洞,所述支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密封板的孔洞中,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密封板的孔洞中。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总分气管、第一分气管和第二分气管;
[0014]所述第一换热单元上设置有第一流入流出端口,所述第一分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流入流出端口连通,所述第一分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总分气管连通;
[0015]所述第二换热单元上设置有第二流入流出端口,所述第二分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流入流出端口连通,所述第二分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总分气管连通。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总集液管、第一集液管和第二集液管;
[0017]所述第一换热单元上设置有第三流入流出端口,所述第一集液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流入流出端口连通,所述第一集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总集液管连通;
[0018]所述第二换热单元上设置有第四流入流出端口,所述第二集液管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流入流出端口连通,所述第二集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总集液管连通。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集液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集液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为电磁阀或电子膨胀阀。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除霜模式下,所述第一阀门开启,所述第二阀门关闭,或者所述第二阀门开启,所述第一阀门关闭。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迎风侧的换热单元中的换热管为一排或两排。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腔的厚度为所述第一换热单元中相邻两排换热管间距的I?4倍,或者为所述第二换热单元中相邻两排换热管间距的I?4倍。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单元中的换热管与所述第二换热单元中的换热管相同或不同;
[0025]所述第一换热单元中的翅片与所述第二换热单元中的翅片相同或不同。
[0026]一种空调机组,包括上述的换热器。
[0027]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8]本发明的换热器及空调机组在进行换热时,假定第一换热单元位于迎风侧,则空气首先进入第一换热单元,与第一换热单元中的冷媒进行换热,然后进入空腔,空气在空腔中进行均压、混合后,进入第二换热单元进行换热。因此,本发明的换热器可以消除由于第一换热单元换热不均匀对后续第二换热单元换热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得空气在通过第二换热单元时会更加均匀,从而提高整个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同时,传统换热器发生结霜时,霜层首先在迎风侧的换热管表面凝结,然后沿着相连的翅片不断扩展延伸,扩大结霜面积,不仅加速了换热量的衰减,而且除霜时需要耗费的能量也大大增加;而本发明的换热器中,空气中的水分大多在第一换热单元中就被凝结下来,空气中含湿量大幅降低,因此在经过后面第二换热单元时霜层的凝结量大大减小,另外,由于第一换热单元和第二换热单元被空腔隔开,因此,第一换热单元中凝结的霜层沿着翅片扩展延伸的路径被截断,整个换热器的结霜面积大大减小,不仅减少了换热量的衰减,而且有效缩短了除霜时间。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发明的换热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图1所示的换热器的俯视图;
[0031]图3为图1所示的换热器的剖视图,其中,箭头方向为空气流动方向;
[0032]图4为本发明换热器一实施例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换热器及空调机组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34]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单元110和第二换热单元120。其中,第一换热单元110和第二换热单元120沿着空气的流动方向并排设置;同时,第一换热单元110和第二换热单元120之间设置有空腔130。本发明中,可将第一换热单元110设置在迎风侧,也可将第二换热单元120设置在迎风侧,以下实施例以第一换热单元110位于迎风侧进行说明。
[0035]本发明的换热器在进行换热时,空气首先进入位于迎风侧的第一换热单元110,与第一换热单元I1中的冷媒进行换热,然后进入空腔130,空气在空腔130中进行均压、混合后,再进入第二换热单元120进行换热。因此,本发明的换热器可以消除由于第一换热单元110换热不均匀对后续第二换热单元120换热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得空气在通过第二换热单元120时会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了整个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0036]同时,传统换热器发生结霜时,霜层首先在迎风侧的换热管表面凝结,然后沿着相连的翅片不断扩展延伸,扩大结霜面积,不仅加速了换热量的衰减,而且除霜时需要耗费的能量也大大增加;而本发明的换热器中,空气中的水分大多在第一换热单元110中就被凝结下来,空气中含湿量大幅降低,因此在经过后面第二换热单元120时霜层的凝结量大大减小,另外,由于第一换热单元110和第二换热单元120被空腔130隔开,因此,第一换热单元110中凝结的霜层的扩展延伸路径被截断,整个换热器的结霜面积大大减小,不仅减少了换热量的衰减,而且有效缩短了除霜时间,提高了用户使用舒适度。
[0037]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换热单元110和第二换热单元120均包括至少一排换热管140以及设置在换热管140上的翅片150。参见图3,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第一换热单元I1包括一排换热管140,第二换热单元120包括两排换热管140 ;每排换热管140均包括多根相互平行的支管以及多根连通管,多根相互平行的支管通过多根连通管连通,连通管优选为U型管。
[0038]较佳地,当第一换热单元110或第二换热单元120的换热管140为多排(两排或两排以上)时,多排换热管140沿着空气的流动方向并排设置。在换热过程中,空气首先经过位于迎风侧的第一排换热管140,并与第一排换热管140中的冷媒进行热交换,然后到达下一排换热管140处,与下一排的换热管140中的冷媒进行热交换,依次类推,直至与最后一排换热管140中的冷媒进行热交换完毕,实现了递进式换热过程。
[0039]参见图1,本发明的换热器还包括第一密封板210和第二密封板220 ;第一密封板210和第二密封板220上均设置有多个与支管的管径相匹配的孔洞,支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密封板210和第二密封板220的孔洞中。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支管是指第一换热单元110中的所有支管和第二换热单元120中的所有支管。本实施例中,密封板将第一换热单元I1和第二换热单元120连接在一起,同时封堵了第一换热单元110、第二换热单元120和空腔130的两端,使得换热过程中空气的流动更具方向性,并能够使空腔130中的气体的混合更均匀,利于换热效率的提高。
[0040]作为优选,位于迎风侧的换热单元中的换热管140为一排或两排,即当第一换热单元110位于迎风侧时,第一换热单元110中的换热管140为一排或两排。由于空气中的水分大多在位于迎风侧的第一换热单元110中就被凝结下来,因而本发明的换热器结霜主要发生在位于迎风侧的第一换热单元110上,当位于迎风侧的第一换热单元110中的换热管140排数较少时,在进行除霜时能够使热量更集中,损耗较低,除霜所需的能耗及时间也进一步缩短。
[0041]若空腔130的厚度过大,则会增加换热器的体积,不利于小型化的要求,若空腔130的厚度过小,则不利于空气的充分混合。较优地,空腔130的厚度为第一换热单元110中相邻两排换热管140间距的I?4倍,或者为第二换热单元120中相邻两排换热管140间距的I?4倍。其中,第一换热单元110中相邻两排换热管140之间的距离与第二换热单元120中相邻两排换热管140之间的距离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该方式在保证换热器体积较小的情况下,实现了空腔130中空气的充分混合,提高了换热效率。需要说明的是,空腔130的厚度是指第一换热单元110与第二换热单元120之间的间隔,即第一换热单元110中的翅片150与第二换热单元120中的翅片150之间的距离。
[0042]较佳地,如图1和4所示,本发明的换热器还包括总分气管310、第一分气管320和第二分气管330 ;第一换热单元110上设置有第一流入流出端口,第一分气管320的一端与第一流入流出端口连通,第一分气管320的另一端与总分气管310连通;第二换热单元120上设置有第二流入流出端口,第二分气管330的一端与第二流入流出端口连通,第二分气管330的另一端与总分气管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