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双来复线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33652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内外双来复线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通用热交换或传热设备的零部件,具体涉及到一种纵截面有折皱或有 波纹的管件。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各种传热管、换热管以及各类流体管,多数是通过类似于车 床上面的爪盘在管件外表面转动和滚压或者利用较为锋利的割刀轮(车刀轮)在管件外表 面割压出来单根或多根螺旋线或者螺纹槽。
[0003] 因割刀轮(车刀轮)割压出来的单根或多根螺旋线或者螺纹槽,严重影响了管件 的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当在使用过程中,介质流速较快、温度较高或压力较大时,割压出 来的单根或多根螺旋线或者螺纹槽处因受到机械损伤极易出现点腐蚀、裂痕或者断裂,导 致管子内、外两侧的介质混合,普通的稳定介质需要简单的停机维修,但不同的介质或者具 有腐蚀性、有毒有害的介质以及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介质混合时,将会发生不可想象的事 故,会严重影响生产生命安全,降低生产效率,增加了安全隐患,大大的造成了资源浪费。
[0004] 此外,由于受到爪盘和割刀轮(车刀轮)数量的限制,不能够加工管径φ多38mm 的管子。同时,传热管、换热管或者流体管因管径的增加,割压出来的单根或多根螺旋线 或者螺纹槽也无法满足技术要求,无法实现流体力学和传热学中所要求的湍流或者紊流状 ??τ O
[0005] 普通的传热管、换热管或者流体管,经过一定的技术改造加工,都会改变介质的流 动形式,但是都无法做到既能改变流动形式,又不破坏管子原有的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传热管、换热管或者流体管的缺点,提 供一种成本低、换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内外双来复线管。
[0007]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管体外表面滚压有至少为2条左旋 或右旋的来复线槽a,来复线槽a的横截面为圆弧线。
[0008] 本发明的来复线槽a的缠角β为50°~80°,缠距L为
[0009]
[0010] 式中L为缠距,d为管体1的外径,β为缠角。
[0011] 本发明的来复线槽a的缠角β为65°。
[0012] 本发明的圆弧线的圆心角α为90。~150°、半径R为5~20mm。
[0013] 本发明的来复线槽a的横截面为圆弧,圆弧的圆心角α为120°、半径R为12mm。
[0014] 本发明根据内外部所流通的介质的特性(密度、粘度、浓度等)以及介质的压力和 流速以及流量,选择不同的缠角β。当内部流通介质为气体、汽体或者温度、压力较大的水 以及其他粘度、密度较小的液体时,选择缠角β多55°的内外双来复线管,可以达到增压、 提高流速的效果;当内部流通介质为气-液混合体、汽-气混合体或者温度较低的水以及其 他粘度、密度较大的液体时,选择缠角β <55°的内外双来复线管,可以达到减压、降低流 速的效果,起到保护管体,提高了管体的使用寿命。
[0015] 实际应用中,在外凹内凸的来复线槽a的作用下,管体内部流通的介质被分散成 多股,外部流通的介质可以形成强烈的错流,降低和减薄了边界层的厚度,提高换热时的 换热效率,而且多根来复线槽a增加了管体的膨胀收缩的能力,提高了管体的膨胀自洁的 能力;同时,管体受热膨胀或拉伸时,多根来复线槽a可以顺应受力方向延伸,相反,受冷收 缩时,也可以顺应受力方向紧缩。本发明在滚压成型过程中,不会对管体表面的钝化层(也 叫金属表层膜)产生任何破坏,不会存在任何加工应力,延长了使用寿命,本发明可广泛 应用于换热器、冷凝器、加热器等,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高。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下述的实施方 式。
[0019] 实施例1
[0020] 以在管体1外滚压有2条来复线槽a为例,内外双来复线管的结构如下:
[0021] 在图1、2中,本实施例的内外双来复线管由管体1构成,在管体1的外表面滚压有 2条来复线槽a,来复线槽a的旋转方向为右旋,来复线槽a的缠角β为65°,缠距为:
[0022]
[0023] 式中,d为管体1的外径,β为缠角。来复线槽a的横截面为圆弧,圆弧所对的圆 心角α为120°,圆弧半径R为12mm。上述的缠角β、缠距L、圆弧所对的圆心角α、圆弧 半径R的具体参数根据管体1的外径d具体确定,这种结构的内外双来复线管,可以达到增 压、提高流速的效果。
[0024] 实施例2
[0025] 以在管体1外滚压有2条来复线槽a为例,内外双来复线管的结构如下:
[0026] 在管体1的外表面滚压有2条来复线槽a,来复线槽a的旋转方向为右旋,来复线 槽a的缠角β为50°,缠距为:
[0027]
[0028] 式中L为缠距,d为管体1的外径,β为缠角。来复线槽a的横截面为圆弧,圆弧 所对的圆心角α为90°,圆弧半径R为5_。这种结构的内外双来复线管,可以达到减压、 降低流速的效果,起到保护管体1提高了管体1的使用寿命。
[0029] 实施例3
[0030] 以在管体1外滚压有2条来复线槽a为例,内外双来复线管的结构如下:
[0031] 在管体1的外表面滚压有2条来复线槽a,来复线槽a的旋转方向为右旋,来复线 槽a的缠角β为80°,缠距为:
[0032]
[0033] 式中L为缠距,d为管体1的外径,β为缠角。来复线槽a的横截面为圆弧,圆弧 所对的圆心角α为150°,圆弧半径R为20mm〇
[0034] 实施例4
[0035] 以在管体1外滚压有6条来复线槽a为例,内外双来复线管的结构如下:
[0036] 以上的实施例1~3中,在管体1的外表面滚压有6条来复线槽a,来复线槽a的 旋转方向为右旋,来复线槽a的缠角β、缠距L与相应的实施例相同。来复线槽a的横截面 为圆弧,圆弧所对的圆心角α、圆弧半径R与相应的实施例相同。
[0037] 实施例5
[0038] 以在管体1外滚压有8条来复线槽a为例,内外双来复线管的结构如下:
[0039] 以上的实施例1~3中,在管体1的外表面滚压有8条来复线槽a,来复线槽a的 旋转方向为右旋,来复线槽a的缠角β、缠距L与相应的实施例相同。来复线槽a的横截面 为圆弧,圆弧所对的圆心角α、圆弧半径R与相应的实施例相同。这种结构的内外双来复线 管,增加了管体1的膨胀收缩能力,提高了管体1的膨胀自洁能力。
[0040] 实施例6
[0041] 在以上的实施例1~5中,在管体1的外表面滚压有8条来复线槽a,来复线槽a 的旋转方向为左旋。来复线槽a的缠角β、缠距L与相应的实施例相同。来复线槽a的横 截面为圆弧,圆弧所对的圆心角α、圆弧半径R与相应的实施例相同。这种结构的内外双来 复线管,增加了管体1的膨胀收缩能力,提高了管体1的膨胀自洁能力。
【主权项】
1. 一种内外双来复线管,其特征在于:在管体(1)外表面滚压有至少为2条左旋或右 旋的来复线槽(a),来复线槽(a)的横截面为圆弧线。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双来复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来复线槽(a)的缠角 0为50°~80°,缠距L为 式中L为缠距,d为管体(1)的外径,0为缠角。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外双来复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来复线槽(a)的缠角 0 为 65°。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双来复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弧线的圆心角a为 90。~150。、半径R为5~20_。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双来复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来复线槽(a)的横截 面为圆弧,圆弧的圆心角a为120°、半径R为12mm〇
【专利摘要】一种内外双来复线管,在管体外表面滚压有至少为2条左旋或右旋的来复线槽a,来复线槽a的横截面为圆弧线。多根来复线槽a增加了管体的膨胀收缩的能力,提高了管体的膨胀自洁的能力;同时,管体受热膨胀或拉伸时,多根来复线槽a可以顺应受力方向延伸,相反,受冷收缩时,也可以顺应受力方向紧缩。本发明在滚压成型过程中,不会对管体表面的钝化层(也叫金属表层膜)产生任何破坏,不会存在任何加工应力,延长了使用寿命,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换热器、冷凝器、加热器等,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高。
【IPC分类】F28F1/34
【公开号】CN104949562
【申请号】CN201510368772
【发明人】冉昭杰, 冉东成, 冉东汶, 汪宗海
【申请人】西安华广电站锅炉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