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59938阅读:774来源:国知局
柔性热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热管散热,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热管。
【背景技术】
[0002]热管(heat pipe)技术以前被广泛应用在宇航、军工等行业,自从被引入散热器制造行业,使得人们改变了传统散热器的设计思路,摆脱了单纯依靠高风量电机来获得更好散热效果的单一散热模式,采用热管技术使得散热器即便采用低转速、低风量电机,同样可以得到满意效果,使得困扰风冷散热的噪音问题得到良好解决,开辟了散热行业新天地。但是目前市场上热管的管壳大多为金属无缝钢管,此种热管为刚性物体,正常工作时不能进行较大程度的变形。但在众多领域需要具有柔性的热管进行散热,比如内部装置复杂,内部空间狭小,不便于布置刚性热管的装置。
[0003]目前关于热管已有CN204268937U《一种筒状热管散热器》、CN104482794A《内外翅片换热管》、CN104534908A《换热管》、CN104482792A《一种轴对称型交叉内翅片强化换热管》、CN104457363A《一种缠绕管式换热器管束的换热管缠绕工艺》等专利。这些专利都是通过增加刚性结构以增大热管自身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来加大散热效率,或采用一次成型技术解决热管的各种安装形式。只通过增加热管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并不是最理想的增大散热能力解决方案,而通过一次成型的安装工艺也没有办法使热管能够改变安装形式进行二次使用。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热管,旨在用于解决现有热管的安装与散热难以兼容的问题。
[0005]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热管,包括散热外管以及位于所述散热外管内的散热内管,所述散热内管内具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通孔,于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热传递部件,所述散热外管与所述散热内管均由高分子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散热外管与所述散热内管之间具有间隙,且于所述间隙内填充有相变材料。
[0007]进一步地,于所述间隙内设置有连接所述散热外管与所述散热内管的若干支撑壁,各所述支撑壁将所述间隙分隔为若干空腔,所述相变材料填充于各所述空腔内。
[0008]进一步地,各所述支撑壁均沿所述散热内管与所述散热外管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各所述支撑壁均匀间隔设置。
[0009]具体地,每一所述空腔沿所述散热外管至所述散热内管的方向呈渐缩状。
[0010]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外管、所述散热内管以及各所述支撑壁均一体成型制成。
[0011]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外管与所述散热内管的高分子材料中均添加有石墨烯或者氮化硼。
[0012]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空腔之间依次连通,所述散热外管上设置有排气口以及相变材料浇注口,且所述排气口与所述浇注口均与其中一所述空腔连通。
[0013]具体地,密封所述散热内管的所述通孔,所述热传递部件为填充于所述通孔内的相变材料。
[0014]具体地,密封所述散热管内管的所述通孔,所述热传递部件为灌注于所述通孔内流动的冷却空气。
[0015]具体地,所述散热外管沿蛇形管的方式弯折延伸。
[0016]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发明的柔性热管中,散热外管与散热内管均采用高分子柔性材料制成,从而使得柔性热管具有较好的弯折性能,进而方便柔性热管在应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变形安装,非常方便,另外在散热外管与散热内管之间具有间隙,在该间隙空间内填充有相变材料,而在散热内管的通孔内设置有热传递部件,即该热传递部件可将其产生或吸收的热量快速传递至散热内管,而散热内管则可以将热量传递至相变材料,而相变材料通过相变吸收热量,进而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当然还有部分热量可经相变材料传递至散热外管,由散热外管散发至外界,散热效果非常明显,对此采用这种结构的柔性热管不但方便安装,适应各种安装场合,而且散热性能非常好。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的柔性热管以蛇形管的结构延伸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1的柔性热管应用于光缆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3]参见图1-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热管1,包括散热外管11以及散热内管12,散热内管12设置于散热外管11内,而散热内管12内具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通孔121,于该通孔121内设置有热传递部件13,热传递部件13可将产生或吸收的热量传递至散热内管12,散热外管11与散热内管12均由高分子柔性材料制成,且在两者之间具有间隙14,向该间隙14空间填充有相变材料。本实施例中,散热外管11与散热内管12均为尚分子柔性材料制成,不但具有一定的导热散热性能,而且柔性非常高,能够进行弯折,比如散热外管11与散热内管12均可以蛇形管的方式延伸,对此这种结构的柔性热管I可以布置于结构比较复杂的工作部件,保证散热效率,另外由于散热外管11与散热内管12之间的间隙14内填充有相变材料,则热传递部件13可以将其吸收或者产生的热量经散热内管12传递至间隙14内的相变材料,通过相变材料的相变吸热保证柔性热管I的散热性能。
[0024]参见图1以及图3,优化上述实施例,在散热外管11与散热内管12之间的间隙14内设置有若干支撑壁141,各支撑壁141的两个相对端部分别与散热外管11的内壁以及散热内管12的外壁连接,通过各支撑壁141将该间隙14空间分隔为若干空腔142,相变材料则填充于各空腔142内。本实施例中,由于散热外管11与散热内管12之间具有间隙14,通过各支撑壁141可以使得两者形成为一个整体,起到支撑散热外管11的作用,当柔性热管I受到外部冲击时,通过各支撑壁141的变形可以起到吸收冲击能量的作用,从而保证柔性热管I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另外通过各支撑壁141分隔间隙14,分隔后的各空腔142内均填充有相变材料,且相变材料可以与支撑壁141、散热外管11内壁以及散热内管12内壁接触,对此通过设置各支撑壁141可以有效增大相变材料与柔性热管I内部结构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柔性热管I的热传递效率。一般地,散热外管11、散热内管12以及各支撑壁141之间均为一体成型制成,即三者为一整体,对此各支撑壁141也为高分子材料,具有较好的柔性以及热传递性能,在能够满足柔性热管I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保证其散热性能以及柔软性。具体在制作时,通过一次挤压或拉伸形成有散热内管12,然后采用特殊模具通过二次挤压或者拉伸形成有散热外管11,对于特殊模具主要与成型后的散热外管11与散热内管12之间的间隙14相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