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回收型制冷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731815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热回收型制冷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热回收型制冷装置,特别地,涉及包括压缩机、多个热源侧热交换器及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并能通过将制冷剂从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起作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输送至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而在利用侧热交换器间进行热回收的热回收型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5-332637号公报)所示,存在一种包括压缩机、两个作为热源侧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多个作为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室内热交换器在内的结构的一种热回收型制冷装置即冷热同时运转型空调装置。在该热回收型制冷装置中,能进行各利用侧热交换器分别地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或散热器起作用的切换,通过将制冷剂从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起作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输送至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从而能在利用侧热交换器间进行热回收(此处执行同时进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的冷热同时运转)。而且,在该热回收型制冷装置中,能进行两个热源侧热交换器分别地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或散热器起作用的切换,根据考虑了上述热回收后的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整体的热负载(蒸发负载、散热负载)进行使两个热源侧热交换器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或散热器起作用的切换。

【发明内容】

[0003]此处,在上述现有的热回收型制冷装置中,在利用侧热交换器间进行热回收的情况下,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整体的热负载有时会减小,因此,为了与其对应,需要能减小两个热源侧热交换器整体的热负载。
[0004]对此,在上述现有的热回收型制冷装置中,采用了热交换容量不同的两个热源侧热交换器(此处为3.5马力的热交换器和5.0马力的热交换器)。此外,在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整体的热负载较大的情况下,使两个热源侧热交换器这两者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或蒸发器起作用,在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整体的热负载较小的情况下,仅使热交换容量较小的热源侧热交换器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或蒸发器起作用。
[0005]但是,上述现有的两个热源侧热交换器两者的热交换容量比较小(热交换容量较大的热源侧热交换器是热交换容量较小的热源侧热交换器的约1.4倍),因此,即便仅使热交换容量较小的热源侧热交换器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或蒸发器起作用,能减小热负载的程度也存在极限。因此,在上述现有的热回收型制冷装置中,即便仅使热交换容量较小的热源侧热交换器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或蒸发器起作用,也难以对应于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整体的热负载较小的情况。
[0006]对此,在上述现有的热回收型制冷装置中,可考虑通过使两个热源侧热交换器中的一方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且使另一方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起作用,以将两热交换器的蒸发负载与散热负载相抵消,从而对应于减小两个热源侧热交换器整体的热负载、且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整体的热负载较小的情况。
[0007]但是,在使上述两个热源侧热交换器的蒸发负载与散热负载相抵消的对应中,在两个热源侧热交换器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变大,因此,需要由此增大压缩机的运转容量,藉此,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整体的热负载较小的情况下的运转性能可能会降低。
[0008]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在包括压缩机、多个热源侧热交换器及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且能在利用侧热交换器间进行热回收的热回收型制冷装置中,能抑制运转性能的降低、且能对应于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整体的热负载较小的情况。
[0009]第一技术方案的热回收型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多个热源侧热交换器,这多个热源侧热交换器能进行分别地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或散热器起作用的切换:以及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这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能进行分别地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或散热器起作用的切换,通过将制冷剂从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起作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输送至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从而能在利用侧热交换器间进行热回收。此外,多个热源侧热交换器具有第一热源侧热交换器和具有第一热源侧热交换器的1.8倍?4.0倍的热交换容量的第二热源侧热交换器。
[0010]此处,如上所述,首先,使第二热源侧热交换器处于第一热源侧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容量的1.8倍以上。因此,在仅使热交换容量较小的第一热源侧热交换器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或蒸发器起作用的情况下,能扩大可减小热负载的范围。
[0011]藉此,能对应于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整体的热负载较小的情况。
[0012]而且,此处,如上所述,使第二热源侧热交换器处于第一热源侧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容量的4.0倍以下。因此,在进行通过使两个热源侧热交换器中的一方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且使另一方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起作用而使两个热源侧热交换器的蒸发负载和散热负载相抵消的对应的情况下,几乎不用增大在两个热源侧热交换器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进一步说是压缩机的运转容量。藉此,能抑制运转性能的降低、且能对应于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整体的热负载较小的情况。
[0013]这样,此处,能抑制运转性能的降低、且能对应于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整体的热负载较小的情况。
[0014]第二技术方案的热回收型制冷装置是在第一技术方案的热回收型制冷装置的基础上,第一热源侧热交换器配置于比第二热源侧热交换器靠上侧的位置。
[0015]此处,如上所述,首先,将两个热源侧热交换器上下配置。此时,与配置于上侧的热源侧热交换器相比,配置于下侧的热源侧热交换器存在因水头差的关系而易于积存液体制冷剂的倾向。因此,假设当将第一热源侧热交换器配置于下侧时,由于热交换容量较小,因此,可能会发生第一热源侧热交换器整体充满液体制冷剂的状态(以下称为“液体没入”)而无法获得期望的热交换性能。
[0016]因此,此处,如上所述,将热交换容量较小的第一热源侧热交换器配置于比热交换容量较大的第二热源侧热交换器靠上侧的位置。因此,热交换容量较大的第二热源侧热交换器配置于下侧,难以发生液体没入。藉此,在将两个热源侧热交换器上下配置的情况下,能在两热源侧热交换器中发挥出期望的热交换性能。
[0017]第三技术方案的热回收型制冷装置是在第一技术方案或第二技术方案的热回收型制冷装置的基础上,能进行开度调节的第一热源侧流量调节阀与第一热源侧热交换器的液体侧连接,能进行开度调节的第二热源侧流量调节阀与第二热源侧热交换器的液体侧连接。此外,第二热源侧流量调节阀的额定Cv值比第一热源侧流量调节阀的额定Cv值大。
[0018]此处,如上所述,当将热源侧流量调节阀与各热源侧热交换器的液体侧连接时,使用额定Cv值比第一热源侧流量调节阀的额定Cv值大的第二热源侧流量调节阀。藉此,能根据各热源侧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容量恰当地调节在各热源侧热交换器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
[0019]第四技术方案的热回收型制冷装置是在第一技术方案至第三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热回收型制冷装置的基础上,在第一热源侧热交换器的气体侧设置有第一集管,该第一集管用于在该第一集管与构成第一热源侧热交换器的多个导热管之间进行制冷剂的合流及分支,在第二热源侧热交换器的气体侧设置有第二集管,该第二集管用于在该第二集管与构成第二热源侧热交换器的多个导热管之间进行制冷剂的合流及分支。此外,第二集管的流路截面积比第一集管的流路截面积大。
[0020]此处,如上所述,当在各热源侧热交换器的气体侧设置集管时,使用流路截面积比第一集管的流路截面积大的第二集管。藉此,根据各热源侧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容量,能恰当地在构成各热源侧热交换器的多个导热管与集管之间对制冷剂进行合流及分支。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热回收型制冷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冷热同时运转型空调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0022]图2是表示构成冷热同时运转型空调装置的热源单元的概略的内部结构的图。
[0023]图3是示意地表示热源侧热交换器的结构的图。
[0024]图4是表示冷热同时运转型空调装置的制冷运转模式(蒸发负载大)下的动作(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0025]图5是表示冷热同时运转型空调装置的制冷运转模式(蒸发负载小)下的动作(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0026]图6是表示冷热同时运转型空调装置的制热运转模式(散热负载大)下的动作(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0027]图7是表示冷热同时运转型空调装置的制热运转模式(散热负载小)下的动作(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0028]图8是表示冷热同时运转型空调装置的冷热同时运转模式(蒸发负载主体)下的动作(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0029]图9是表示冷热同时运转型空调装置的冷热同时运转模式(散热负载主体)下的动作(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0030]图10是表示冷热同时运转型空调装置的冷热同时运转模式(蒸发、散热负载均衡)下的动作(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热回收型制冷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的热回收型制冷装置的具体结构并不限于下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能在不脱离发明要点的范围内进行变更。
[0032](1)热回收型制冷装置(冷热同时运转型空调装置)的结构
[0033]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热回收型制冷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冷热同时运转型空调装置1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表示构成冷热同时运转型空调装置1的热源单元2的概略的内部结构的图。图3是示意地表示热源侧热交换器24、25的结构的图。冷热同时运转型空调装置1是通过进行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运转来进行建筑物等的室内的制冷制热的装置。
[0034]冷热同时运转型空调装置1主要具有:一台热源单元2;多台(此处为四台)利用单元3a、3b、3c、3d;与各利用单元3a、3b、3c、3d连接的连接单元4a、4b、4c、4d;以及经由连接单元4a、4b、4c、4d将热源单元2和利用单元3a、3b、3c、3d连接的制冷剂连通管7、8、9。即,冷热同时运转型空调装置1的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剂回路10是通过将热源单元2、利用单元3a、3b、3c、3d、连接单元4a、4b、4c、4d以及制冷剂连通管7、8、9连接而构成的。此外,冷热同时运转型空调装置1的各利用单元3a、3b、3c、3d能分别地进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能通过从进行制热运转的利用单元朝进行制冷运转的利用单元输送制冷剂而在利用单元间进行热回收(此处,能执行同时进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的冷热同时运转)。而且,在冷热同时运转型空调装置1中,根据也考虑了上述热回收(冷热同时运转)的多个利用单元3a、3b、3c、3d整体的热负载使热源单元2的热负载平衡。
[0035]<利用单元>
[0036]通过埋入或悬挂于建筑物等的室内的天花板等方式或者通过挂在室内的壁面上等方式来设置利用单元3a、3b、3c、3d。利用单元3a、3b、3c、3d经由制冷剂连通管7、8、9及连接单元4a、4b、4c、4d与热源单元2连接,以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一部分。
[0037]接着,对利用单元3a、3b、3c、3d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利用单元3a和利用单元3b、3c、3d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此处,仅说明利用单元3a的结构,对利用单元3b、3c、3d的结构分别标注“b”、“c”或“d”以代替表示利用单元3a的各部分的符号中的“a”,并省略各部分的说明。
[0038]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