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地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69581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地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地热系统,包括地热系统、强算法软件和无线测温器,所述的地热系统作为运行弱算法的瘦客户端,控制地热系统的强算法设置在强算法软件上,所述的强算法软件可下载到智能家居系统中的中控系统上,所述的无线测温器所采集的温度信息在软件运算上可代替地热系统内的内控传感器所采集的温度信息。通过将强算法外置,用户可以在中控系统或终端设备上,查看地热系统内各传感器的数据,从而根据自己需求更改算法策略,通过外置无线测温器,从而实时反馈用户所在位置的温度,有利于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使用需求进行精确的控制,使其对于地热系统的使用更加灵活且个性化。
【专利说明】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地热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地热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地热供暖系统是最舒适的采暖方式,室内地表温度均匀,室温由下而上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逐步下降,这种温度曲线正好符合人的生理需求,给人以脚暖头凉的舒适感受。同时,地热供暖可促进居住者足部血液循环,从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免疫能力。
[0003]地热系统是通过IC电子元件组成的控制器,以及存储在控制器中的控制算法,配合各传感器的使用,从而实现各种人性化功能以及更加精确的控制。地热系统中主要控制部件为地热系统控制器,通过温度传感器感知室内或地面的温度实时控制加热层的供热,从而保证室内温度始终保持在用户设定的温度上。
[0004]现有的地热系统是将控制算法设置在控制器内,厂家在生产时就根据实验数据来设置合理的算法策略,用户只能控制输入参数,但无法变更控制策略,以地热系统温度举例,地热系统温度由设置在地热系统内的各种传感器采集数据后在地热系统内软件算法进行计算得出,软件算法中包括一些修正值,为生产厂家在出厂时进行设定的,然而随着使用时间加长,人们会感觉自己设置的温度与地热系统温度存在出入,这是由于老化的传感器与最初的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存在偏差,其修正值是根据最初的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为基准,而用户无法变更修正值,即无法弥补老化传感器所造成的误差;如果存在一个操作界面,可以使用户修改修正值,从而弥补老化传感器所造成的误差,使其更符合当前的实际状况,有利于用户在使用地热系统时得到更好的体验感。
[0005]同时地热系统中温度传感器依据测控方式不同,分为单温控与双温控两种,其中单温控有“内控”或“外控”两种,双温双控一般为“内控外限”。内控传感器测控房间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停止供热。外控传感器是由控制器外部接一个外置式温度传感器,测控房间或地面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停止供热,而这其中外置传感器的安装需预埋套管,以确保安装、维护时拔插方便。以上的地热系统都只反应温度传感器所在位置的温度,而不能准确反应用户所在位置的实际温度,如果在此基础上增加无线测温器,使用户可以随声携带、放置,从而能实时反馈用户使用终端的温度,使得智能家居系统能进行更加精确的控制。
[0006]而在目前的计算机上便有类似的应用,即在客户端-服务器网络体系中的一个基本无需应用程序的计算机终端,称为瘦客户端,它通过一些协议和服务器通信,进而接入局域网,简单来说,瘦客户端只配备基本的应用程序,其强算法被放置在服务器网络上,若将其应用在地热系统上,则地热系统包括硬件和弱算法,强算法包括在厂家提供的强算法软件上,通过将强算法软件下载到智能家居系统中的中控系统上,使用户通过中控系统可查看各传感器的数据,用户通过中控系统或使用终端来更改设定传感器的修正值,从而弥补老化传感器所造成的误差,在此基础上,中控系统也可接收无线测温器发来的温度信息,从而在软件运算上代替内控传感器的温度信息,从而反应用户所在位置的实际温度。
[0007]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基于瘦客户端技术、物联网技术并外置有无线测温器的地热系统。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地热系统,通过将强算法外置,用户可以在中控系统或终端设备上,查看地热系统内各传感器的数据,从而根据自己需求更改算法策略,通过外置无线测温器,从而实时反馈用户所在位置的温度,有利于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使用需求进行精确的控制,使其对于地热系统的使用更加灵活且个性化。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地热系统,包括地热系统、强算法软件和无线测温器,所述的地热系统作为运行弱算法的瘦客户端,控制地热系统的强算法设置在强算法软件上,所述的强算法软件可下载到智能家居系统中的中控系统上,所述的中控系统与地热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或有线通信方式进行连接,所述的无线测温器与中控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进行连接,所述的无线测温器所采集的温度信息在软件运算上可代替地热系统内的内控传感器所采集的温度信息。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无线测温器包括测温器外壳、测温控制器和吸附装置,所述的测温控制器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外置传感器、第二微处理器和电池,所述的外置传感器为温度传感器。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无线测温器包括测温器外壳、测温控制器和电源插头,所述的测温控制器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外置传感器、第二微处理器和电压转换模块,所述的电源插头为与两孔插座相匹配的两插插头,所述的测温器外壳在后盖上设置有插头凹槽,所述的电源插头通过底部的旋转机构可收缩在插头凹槽内,所述的外置传感器为温度传感器。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强算法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成算法包,供用户下载更新,用户在所述的强算法软件上可自行更改算法策略。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中控系统为带显示或不带显示的智能设备,所述的中控系统通过共享或无线通信方式,与用户的终端设备连接,用户可通过终端设备间接控制地热系统。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无线通信方式为WIFI或Bluetooth或ZigBee或NRF,所述的有线通信方式为cabIe modem或ADSL或ISDN或光纤或电力线载波。
[0015]进一步的,所述的地热系统包括地热系统控制器和内控传感器,所述的地热系统控制器包括第一微处理器、传感器采集电路、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漏电保护模块,所述的内控传感器属于温度传感器。
[0016]进一步的,所述的中控系统与地热系统依靠编码地址来匹配,所述的中控系统在编码地址所对应的驱动程序中存储有地热系统特定的数据、属性、通信方法、操作方法以及强算法,所述的地热系统将各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实时发送到装载有强算法软件的中控系统上,由中控系统内的强算法进行运算并产生对应的操作指令,地热系统接收中控系统发送过来的操作指令,并按中控系统发送过来的指令数据进行运行控制。
[0017]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微处理器内设置有两种发送模式,所述的发送模式包括时间间隔模式和温度变化模式,所述的温度变化模式为当前温度与起始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设定值时,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该时间段的温度采样数据。
[0018]进一步的,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为NTC或PTC或热电偶模块,所述的热电偶模块包括热电偶和热电偶信号处理电路。
[00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地热系统,有以下五个优点:
其一:用户可以通过在中控系统或终端设备上,查看地热系统内各传感器的数据,从而根据自己需求更改算法策略,有利于用户根据自己的地理位置、天气湿度等实际情况进行精确的控制,使其更加灵活且个性化;
其二:地热系统的硬件使用寿命较长,有很大一部分的地热系统故障是由内部软件算法失常所造成的,强算法外置为维修人员的维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甚至于用户通过更新软件或下载新的算法包即可自行解决,降低了地热系统故障的发生率,提高地热系统的维修速度和维修良率,从而提高了地热系统的使用寿命;
其三:地热系统硬件设备和部分控制算法相对比较统一,用户甚至可下载其他地热系统厂家的算法包,并上传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修改的算法包,与其他网友进行交流,带给用户更佳的体验,而且交流有利于整个地热系统行业的发展;
其四:对于地热系统厂家来说,地热系统硬件设备和弱算法的兼容性较好,根据南方或北方、干冷或湿寒等因素为各个地区定制不同的算法包,便于统一生产和个性化定制;同时用户通过在远程服务器收集各个用户自行更改策略的参数,形成大数据,供厂家研究,并根据大数据来修改自身的算法包,以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同时大数据也能给厂家带来一定的盈利,从而间接降低了地热系统的生产成本;
第五,无线测温器通过优化模块和设置不同的发送模式来降低能耗,使其能采用电池供电,同时降低自身体积;能根据用户的需求摆放并固定在用户的所在位置,从而反应出用户当前位置的实际温度,提供给中控系统进行更精确的控制。
[0020]综上,将强算法外置并外置无线测温器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地热系统,对于用户、维修人员、地热系统厂家和整个地热系统行业来说,都具有极大的有益效果。
[0021]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00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地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地热系统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涉及的地热系统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涉及的无线测温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地热系统的通信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涉及的关于用户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涉及的无线测温器的可选实施例; 图8为可选实施例不同视角的结构展开示意图。
[0023]其中,地热系统1、中控系统2、终端设备3、无线测温器4、地板5、地热系统控制器
11、加热层12、保温层13、内控传感器14、显示装置111、第一微处理器112、按键装置113、传感器采集电路114、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15、漏电保护模块116,测温器外壳41、通气孔42、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3、测温控制器44、外置传感器45、吸附装置46、第二微处理器47、电池卡座48、电池49、中框410、后盖411、电源插头412、电压转换模块413、插头凹槽414。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8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地热系统,包括地热系统1、强算法软件和无线测温器4,所述的地热系统I作为运行弱算法的瘦客户端,控制地热系统I的强算法设置在强算法软件上,所述的强算法软件可下载到智能家居系统中的中控系统2上,所述的中控系统2与地热系统I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或有线通信方式进行连接,所述的无线测温器4与中控系统2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进行连接,所述的无线测温器4所采集的温度信息在软件运算上可代替地热系统I内的内控传感器14所采集的温度信息。
[0025]进一步的,所述的无线测温器4包括测温器外壳41、测温控制器44和吸附装置46,所述的测温控制器44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3、外置传感器45、第二微处理器47和电池49,所述的外置传感器45为温度传感器。
[0026]进一步的,所述的无线测温器4包括测温器外壳41、测温控制器44和电源插头412,所述的测温控制器44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3、外置传感器45、第二微处理器47和电压转换模块413,所述的电源插头412为与两孔插座相匹配的两插插头,所述的测温器外壳41在后盖411上设置有插头凹槽414,所述的电源插头412通过底部的旋转机构可收缩在插头凹槽414内,所述的外置传感器45为温度传感器。
[0027]进一步的,所述的强算法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成算法包,供用户下载更新,用户在所述的强算法软件上可自行更改算法策略。
[0028]进一步的,所述的中控系统2为带显示或不带显示的智能设备,所述的中控系统2通过共享或无线通信方式,与用户的终端设备3连接,用户可通过终端设备3间接控制地热系统I。
[0029]进一步的,所述的无线通信方式为WIFI或Bluetooth或ZigBee或NRF,所述的有线通信方式为cabIe modem或ADSL或ISDN或光纤或电力线载波。
[0030]进一步的,所述的地热系统I包括地热系统控制器11和内控传感器14,所述的地热系统控制器11包括第一微处理器112、传感器采集电路114、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15和漏电保护模块116,所述的内控传感器14属于温度传感器。
[0031]进一步的,所述的中控系统2与地热系统I依靠编码地址来匹配,所述的中控系统2在编码地址所对应的驱动程序中存储有地热系统I特定的数据、属性、通信方法、操作方法以及强算法,所述的地热系统I将各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实时发送到装载有强算法软件的中控系统2上,由中控系统2内的强算法进行运算并产生对应的操作指令,地热系统I接收中控系统2发送过来的操作指令,并按中控系统2发送过来的指令数据进行运行控制。
[0032]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微处理器47内设置有两种发送模式,所述的发送模式包括时间间隔模式和温度变化模式,所述的温度变化模式为当前温度与起始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设定值时,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3发送该时间段的温度采样数据。
[0033]进一步的,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为NTC或PTC或热电偶模块,所述的热电偶模块包括热电偶和热电偶信号处理电路。
具体实施例
[0034]如图1-图8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地热系统,包括地热系统1、强算法软件和无线测温器4,比较基础的弱算法由厂家内置于地热系统I内的地热系统控制器11上,强算法软件包括控制地热系统I的强算法,强算法软件下载到中控系统2上,地热系统I与中控系统2之间、中控系统2与终端设备3之间、无线测温器4与中控系统2之间均通过物联网进行通信,厂家在其远程服务器上接收并存储数据,该实施例的中控系统2为带有显示功能的智能设备,采用WIFI进行无线通信,无线测温器4采用电池49进行供电,电池49固定在电池卡座48上,通过拆卸外壳41可更换电池,在其外壳41上设置有吸附装置46,通过吸附装置46来固定无线测温器4,外壳外面设置有通气孔42。
[0035]由于用户所在位置离地热系统I越远,其用户所在位置与地热系统I位置的温度相差便越大,此时,用户希望自己所在的温度能达到自己设定的温度值,通过携带无线测温器4,通过吸附装置46固定在用户的当前位置,由电池49提供电能,外置传感器45通过通气孔42采集用户当前位置的温度信息,经由第二微处理器47内的软件算法得出数字信号,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3将数据发送出去,由中控系统2内的强算法软件接收其温度信息,并根据用户的设定,在算法运行中代替地热系统I内的内控传感器14发送过来的温度信息,假设用户在床上睡觉时,用户睡前设置温度为25°,没有无线测温器4的情况下,当内控传感器14采集的温度信息达到25°时,地热系统I接收到温度达到用户设定的信息,停止工作,但此时用户所在床上的实际温度低于25°,未达到用户的要求;当用户设定以安放在床头的无线测温器4所得到的温度信息为准后,中控系统2以用户所在床上的实际温度达到25°为地热系统I是否停止工作的基准,从而保证用户所在位置的温度与用户设定的温度保持一致。
[0036]地热系统I和中控系统2之间需要大量的通信,其通信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51、地热系统I按约定的格式向中控系统2发送地热系统I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内控传感器14所采集的温度信息以及地热系统I当前的工作模式;同时地热系统I开始通信计时,如果通信计时超过设定时间,地热系统I还没有接收到中控系统2回复,则重新向中控系统2发送地热系统I数据;如果连续三次没有接收到中控系统2回复,则认为通信中断,地热系统I按默认的方法运行;
52、中控系统2接收地热系统I数据,进行校验,包括对Mac地址的匹配,如果校验正确,执行步骤S4,如果校验错误,则执行步骤S3;
53、中控系统2回复地热系统I接收错误,要求地热系统I重新发送,并返回步骤SI执行;
54、中控系统2回复地热系统I接收正确;
55、中控系统2内的强算法进行运算并产生对应的操作指令;
56、中控系统2发送对应的操作指令数据给地热系统I;
57、地热系统I接收中控系统2的指令数据,进行校验,如果校验正确,执行步骤S9,如果校验错误,则执行步骤S8; 58、地热系统I回复中控系统2接收错误,要求中控系统2重新发送,并返回步骤S6执行;
59、地热系统I回复中控系统2接收正确,并按中控系统2发送过来的指令数据进行运行控制,返回步骤I执行。
[0037]同时,用户通过操作中控系统2上的强算法软件,从而完成对地热系统I的间接控制,其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10、用户打开中控系统2上的强算法软件,找到控制地热系统I的操作界面,输入设定参数;
511、中控系统2内的强算法进行运算并产生对应的操作指令;;
512、中控系统2发送对应的操作指令数据给地热系统I;
513、地热系统I接收中控系统2的指令数据,进行校验,如果校验正确,执行步骤S15,如果校验错误,则执行步骤S14;
514、地热系统I回复中控系统2接收错误,要求中控系统2重新发送;
515、地热系统I回复中控系统2接收正确,并按中控系统2发送过来的指令数据进行运行控制,从而完成用户对地热系统I的控制。
[0038]同时,无线测温器4采用电池供电,在保证功能的情况下降低能耗,在此基础上,第二微处理器47内设置有两种发送模式,分别为时间间隔模式和温度变化模式,时间间隔模式即在内部设置有设定时间间隔值,通过比对当前时间计数值和设定时间间隔值的大小来判断是否发送,即在设置时间间隔模式的情况下,无线测温器4每隔一段时间就发送一次温度数据;温度变化模式是在内部设定一个温度差,使得当前温度与起始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设定的温度差时,触发发送,即在设置温度变化模式的情况下,无线测温器4在每次温度变化至一定值时才发送一次该时间段的温度数据,在地热系统I达到用户设定温度后,采集的温度信息会趋于平缓,此时若按时间间隔发送数据,则没有实际价值且浪费能源,在此情况下采用此种发送模式,可保证出现温度变化时能实时做出反应,也能进一步降低不必要的能耗。
[0039]在强算法软件的操作界面上包括但不限于:内控传感器14和无线测温器4之间的温度信息切换、无线测温器4的两种发送模式的选择、地热系统I内各传感器的采集信息以及内部策略算法的初始值,用户通过修改数值,在保存后形成新的算法策略,完成与地热系统I的通信后,地热系统I按照新的算法策略进行工作。
[0040]如图2-图3所示,地热系统I包括地热系统控制器11、加热层12、保温层13和内控传感器14,地热系统控制器11包括显示装置111、第一微处理器112、按键装置113、传感器采集电路114、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15、漏电保护模块116,该实施例中,内控传感器14在设置地热系统控制器11内,从而监测室内温度。
[0041]地热系统I利用内控传感器14来采集室内的温度信息,通过地热系统控制器11对温度信息的处理和对地热系统I的运行过程实施控制,比如地热系统I内关于温度的算法会有一个波动范围,加热元件在持续工作的过程中,内控传感器14监测地热系统I内的实时温度,当该实时温度达到温度范围内的上限值停止时,由第一微处理器112内的程序控制,使其加热元件停止工作,待自然回升到温度范围内的下限值继续加热,以此来降低能耗;同时地热系统I内第一微处理器112内的程序中关于收集到的温度值也会提供一个修正值,使得修正后的温度更符合实际温度,从而进行更加精确的控制。
[0042]在以上中关于温度算法的上限值、下限值和修正值都属于算法策略,将其包括此类算法策略的强算法外置在中控系统2,并全部显示在强算法软件的界面上,用户可自行修改算法策略。比如用户为了省电,可扩大上限值和下限值之间的范围;用户觉得实际温度比设定温度要低,可减小修正值等。
[0043]为避免用户在修改算法策略中造成地热系统I故障,在修改算法策略的界面中可适当限定修改范围。
[0044]如图5所示,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3可以通过共享或其他无线连接方式与中控系统2实现通信,或者用户在终端设备3和中控系统2均联网的情况下,通过远程服务器实现终端设备3和中控系统2的间接通信,在整个通信过程中,用户通过终端设备3能间接控制地热系统1,终端设备3与地热系统I不直接通信,这是由于中控系统2上包含了完整的强算法,而终端设备3装有的APP程序只包含部分算法,在终端设备3的APP操作界面上设置参数后,需要发送到中控系统2进行进一步的算法运算,产生的操作指令再发送给地热系统I,无线测温器4与中控系统2实时通信,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3查看用户所在位置的温度信息。
[0045]如图6所示,由于用户对于地热系统I控制算法的了解程度参差不齐,假设有了解地热系统I控制算法的用户A和不了解地热系统I控制算法的用户B,用户A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在强算法软件上修改算法策略,用户A将自己修改后的算法策略导出,生成算法包,上传到网络上的交流平台,此时,与用户A的实际情况相似的用户B通过网络下载用户A分享的算法包,装载到强算法软件上,使其该地热系统I的算法策略更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这个过程中用户A和用户B完成了信息交流,使用户B在不了解地热系统I控制算法的情况下也能更改算法策略;另一方面,地热系统I厂家通过远程服务器接收到修改后的算法策略,从而不断收集形成大数据,地热系统I厂家也可以根据用户提供的实际情况和算法策略进行分析从而改进自己的算法策略,从而提供符合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需求的个性算法包给用户。
[0046]如图7-图8所示的为无线测温器的一种可选实施例,无线测温器4采用电源插头412和电压转换模块413进行供电,电源插头412为两插插头,与插座连接通电的同时,起到固定的作用,在外壳41的后盖411上设置插头凹槽414,使的用户在携带时,通过底部的旋转机构将电源插头412收缩在插头凹槽414内。
[004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发明;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地热系统,包括地热系统(I)、强算法软件和无线测温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热系统(I)作为运行弱算法的瘦客户端,控制地热系统(I)的强算法设置在强算法软件上,所述的强算法软件可下载到智能家居系统中的中控系统(2)上,所述的中控系统(2)与地热系统(I)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或有线通信方式进行连接,所述的无线测温器(4)与中控系统(2)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进行连接,所述的无线测温器(4)所采集的温度信息在软件运算上可代替地热系统(I)内的内控传感器(14)所采集的温度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地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测温器(4)包括测温器外壳(41)、测温控制器(44)和吸附装置(46),所述的测温控制器(44)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3)、外置传感器(45)、第二微处理器(47)和电池(49),所述的外置传感器(45)为温度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地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测温器(4)包括测温器外壳(41)、测温控制器(44)和电源插头(412),所述的测温控制器(44)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3)、外置传感器(45)、第二微处理器(47)和电压转换模块(413),所述的电源插头(412)为与两孔插座相匹配的两插插头,所述的测温器外壳(41)在后盖(411)上设置有插头凹槽(414),所述的电源插头(412)通过底部的旋转机构可收缩在插头凹槽(414)内,所述的外置传感器(45)为温度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地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强算法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成算法包,供用户下载更新,用户在所述的强算法软件上可自行更改算法策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地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控系统(2)为带显示或不带显示的智能设备,所述的中控系统(2)通过共享或无线通信方式,与用户的终端设备(3)连接,用户可通过终端设备(3)间接控制地热系统(I)。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地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通信方式为WIFI或Bluetooth或ZigBee或NRF,所述的有线通信方式为cable modem或ADSL或ISDN或光纤或电力线载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地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热系统(I)包括地热系统控制器(11)和内控传感器(14),所述的地热系统控制器(11)包括第一微处理器(112)、传感器采集电路(114)、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15)和漏电保护模块(116),所述的内控传感器(14)属于温度传感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地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控系统(2)与地热系统(I)依靠编码地址来匹配,所述的中控系统(2)在编码地址所对应的驱动程序中存储有地热系统(I)特定的数据、属性、通信方法、操作方法以及强算法,所述的地热系统(I)将各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实时发送到装载有强算法软件的中控系统(2)上,由中控系统(2)内的强算法进行运算并产生对应的操作指令,地热系统(I)接收中控系统(2)发送过来的操作指令,并按中控系统(2)发送过来的指令数据进行运行控制。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地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微处理器(47)内设置有两种发送模式,所述的发送模式包括时间间隔模式和温度变化模式,所述的温度变化模式为当前温度与起始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设定值时,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3)发送该时间段的温度采样数据。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7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外置感温地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为NTC或PTC或热电偶模块,所述的热电偶模块包括热电偶和热电偶信号处理电路。
【文档编号】F24D19/10GK105823119SQ201610171860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4日
【发明人】周荣, 谭秋, 谭一秋, 吴金炳
【申请人】苏州路之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