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75674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空调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空调(1)包括主机(1a)、装饰面板(2)和襟翼(8),装饰面板(2)安装在所述主机(1a)的底部,从天花板暴露至室内,配置有细长的吹出口(7);襟翼(8)为平板状,安装在所述吹出口(7),与所述吹出口(7)相符为细长的形状。襟翼(8)含有装饰面(8a)、背面(8b)和强化部(11),装饰面(8a)暴露在室内;背面(8b)位于所述装饰面(8a)的反面;强化部(11)配置在所述背面(8b)沿着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所述强化部(11)含有与所述襟翼的背面(8b)相对的强化板(11a),所述强化板(11a)和所述背面(8b)之间形成了气流通道(12),使所述吹出口(7)吹出的空气通过,并且使空气挤压集中。
【专利说明】
空调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天花板嵌入型空调的襟翼构造,襟翼引导装饰面板吹出口吹出的冷风和热风的吹出方向。
【背景技术】
[0002]天花板嵌入型空调含有安装在天花板内的主机。主机的底部开口形成吸入口。吸入口由装饰面板覆盖。装饰面板从天花板暴露至室内。
[0003]—般空调的装饰面板含有吸入格栅。吸入格栅为正方形,与主机的吸入口相对。而且,装饰面板在吸入格栅的四周形成吹出口。吹出口沿着吸入格栅的四条边,为细长的形状。吹出口使冷风或热风向四个方向吹出。
[0004]装饰面板的四个吹出口分别配制有襟翼。当空调制冷时,襟翼引导吹出的冷风从吹出口向水平方向流动。当空调制热时,襟翼引导吹出的暖风向下方流动。
[0005]以往的空调为了提高制冷工作时冷风在水平方向流动的指向性,襟翼向下突出,呈圆弧状弯曲的截面形状。而且,襟翼沿着长度方向分别形成第I端部和第2端部。第I端部和第2端部将襟翼沿着宽度方向分隔,其中第I端部和第2端部的宽度比襟翼的中央部窄。
[0006]因此,空调制冷工作时,冷风通过襟翼的第I端部和第2端部向斜向下方向吹出,抑制空气中的尘埃污染天花板留下污迹。
[0007]以往空调的襟翼的第I端部和第2端部比中央部宽度狭窄。因此,当空调停止运转时,即使襟翼已经封闭了吹出口,通过襟翼的第I端部和第2端部也能看到吹出口的内部,这是设计上存在的问题。
[0008]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专利文献I公开展示了一种空调,规定了吹出口侧壁的形状,使吹出口中央部吹出的热交换后空气向水平方向流动,吹出口两端吹出的空气沿着斜向下方向流动。
[0009]而且,吹出口配制的襟翼具有一个中央部和两个侧面部,三者为三等分。襟翼的中央部是引导吹出口吹出的冷风沿着水平方向流动的关键因素,中央部的下游端为弯曲状并指向水平方向。襟翼的两侧部是引导吹出口吹出的冷风沿着斜向下方向流动的关键因素,两侧部的下游端也为弯曲状,比中央部的下游端指向更加向下的方向。
[0010]此外,襟翼的中央部和两侧部之间,沿着襟翼的宽度方向具有一对缝隙将它们分隔。具体来说,襟翼由一块细长的板材构成。板材沿着长度方向的边缘延伸,在宽度方向含有一堆狭缝,将板材分为三个区室。中央部的弯曲具有较大的曲率,中央部两侧也形成了弯曲,但是曲率比中央部小。
[0011]因此,板材的中央部分形成了襟翼的中央部,板材的两侧形成了襟翼的两侧部
[0012]【已有技术文献】
[0013]【专利文献】
[0014]【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0-281539号

【发明内容】

[0015]【发明拟解决的问题】
[0016]现有空调中,襟翼的狭缝从襟翼的下游边缘向襟翼的上游边缘切入,狭缝的末端位于襟翼的上游边缘的正前方。因此,襟翼的中央部和两端部之间仅仅通过襟翼上游边缘连续的部分固定,襟翼的中央部和两端部的大部分被狭缝分开。
[0017]因此,襟翼的中央部和两端部的形状很难保持,并且襟翼的强度也很难保证。
[0018]本发明的目的是将吹出口和襟翼的构造简单化,获得一种空调,这种空调的襟翼具有一定强度。
[0019]【解决问题的方式】
[0020]本实施例中,空调包括主机、装饰面板和襟翼。主机安装在天花板内;所述主机的底部具有装饰面板,装饰面板含有细长的吹出口,吹出口从天花板暴露至室内,吹出口向室内吹出空气,所述装饰面板具有与所述吹出口的形状一致的细长构造;襟翼为平板状,在所述吹出口内侧转动,使从所述吹出口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发生变化。
[0021 ]所述襟翼包括装饰面,背面和强化部,所述装饰面暴露至室内;所述背面位于所述装饰面的内侧,所述强化部沿着所述背面的强度方向配置,强化所述襟翼。
[0022]所述强化部具有与所述襟翼背面相对的强化板,在所述强化板和所述背面之间配置有使所述吹出口吹出的空气集中通过的气流通道。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第I实施例的侧面图,显示了天花板嵌入型空调。
[0024]图2为第I实施例的平面图,从装饰面板的方向观察天花板嵌入型空调。
[0025]图3为侧面图,显示了吹出口配置的襟翼。
[0026]图4为侧面图,扩大显示了图3的F4处的襟翼。
[0027]图5为第I实施例空调的截面图,显示了冷风通过襟翼的吹出方向。
[0028]图6为第2实施例中襟翼的斜视图。
[0029]图7为第2实施例中襟翼的变形例I的斜视图。
[0030]图8为第2实施例中襟翼的变形例2的斜视图。
[0031 ]图9为第2实施例中襟翼的变形例3的斜视图。
[0032]图10为第3实施例空调的截面图,显示了冷风通过襟翼的吹出方向。
[0033]图11为第4实施例的空调的截面图,显示了冷风通过襟翼的吹出方向。
[0034]图12为第5实施例的平面图,从装饰面板方向观察天花板嵌入型空调。
[0035]图13为第5实施例的侧面图,显示了装饰面板、吹出口和襟翼的位置关系。
[0036]图14为截面图,展示了第5实施例中吹出口吹出的冷风的流动方向。
[0037]图15是与本发明有关联性的参考例中空调的截面图。
[0038]图16为参考例使用的襟翼的截面图。
[0039]图17为参考例使用的襟翼的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第I实施例]
[0041]下面参照图1至图5对第I实施例进行说明。
[0042]图1为斜视图,展示了天花板嵌入型空调。图2为平面图,从装饰面板的方向观察天花板嵌入型空调。
[0043]空调I主要包括安装在天花板内的主机Ia和安装在主机Ia底部的装饰面板2。如图5所示,主机Ia通过天花板面板A配置的开口部IA伸入室内,通过多个悬吊螺栓从天花板内侧的横梁向下悬吊。
[0044]如图1所示,主机Ia具有金属板制的壳体3。壳体3为向下开口的箱型结构,含有顶板部3a和侧面部3b。壳体3的内周面由泡沫塑料类隔热材料全面覆盖。因此,主机Ia具有隔热构造。
[0045]主机Ia内部的偏中央部具有送风机。送风机沿着长轴方向吸入的空气,将空气向周围排出,送风机就是通常所说的涡轮风扇。此外,主机Ia的底部具有喇叭形状的吸入口6a ο吸入口 6位于送风机的吸入端。
[0046]送风机突出侧的周围配置有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为矩形形状,环绕在送风机的周围。热交换器的下部配置有冷凝水盘。空调在制冷运转时,冷凝水盘接受热交换器热交换作用产生的冷凝水。冷凝水盘潴留的冷凝水通过冷凝水栗排到空调I的外侧。
[0047]装饰面板2覆盖在壳体3下端的室内部分。装饰面板2使用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美丽的形状。装饰面板2从天花板面板A的下端暴露至室内,遮盖了主机Ia的外周面和天花板面板A的开口部Al之间的空隙。
[0048]如图1和图2所示,装饰面板2包括吸入格栅4和面板主体5。吸入格栅4配置在装饰面板2的略中央部。吸入格栅4为正方形形状,通过升降或旋转构造可以从壳体3取出。面板主体5为矩形框架形状,与壳体3连接。面板主体5包围吸入格栅4。
[0049]为了最佳地表示图1,吸入格栅4与面板主体5相对,并向下稍稍突出。因此,吸入格栅4和面板主题5如果在同一水平面时,吸入格栅4和面板主体5之间能够产生肉眼可以区别的尚低差。
[0050]如图2所示,吸入格栅4包括矩形的边缘部和被边缘部包围的格栅部4a。形成边缘部的四个片部为指定宽度的细长平板。格栅部4a位于吸入格栅4的中央部。格栅部4a的背面含有过滤网,过滤网能够向外取出,起到支撑作用。格栅部4a与主机I的吸入口6相对。
[0051]过滤网在维护时,将吸入格栅4往下降,或向下旋转。于是,既能够使主机I的吸入口 6开放,也能够将过滤网从吸入格栅4取出,在地板上对过滤网清洁。
[0052]如图1和图2所示,装饰面板2的面板主体5具有四个吹出口7。吹出口 7将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向装饰面板2的四个方向吹出,分别在面板主机5配置有四片。
[0053]具体来说,面板主机5包括位于面板主机5四个角的角覆盖物4c和在角覆盖物4c之间的面板片部4b。面板片部4b沿着吸入格栅4边缘部平行延伸。因此,吸入格栅4的边缘部、面板片部4b及相邻的角覆盖物4c包围形成所述吹出口7。吸入格栅4周围,两个相邻的吹出口 7之间夹着角覆盖物4c,两个相邻的吹出口 7为垂直的位置关系。
[0054]如图2所示,各吹出口7沿着吸入格栅4的边缘部,为细长的开口形状。具体来说,吹出口 7沿着长度方向的第I尺寸为LI,沿着宽度方向的第2尺寸为L2,第2尺寸L2比第I尺寸LI短很多。此外,长度方向的两端具有一对端面d,端面d受到面板主机5的角覆盖物4c约束。端面d沿着吹出口 7的宽度方向延伸,垂直竖立。
[0055]如图5所示,吹出口 7具有内侧壁7a和外侧壁7b。内侧壁7a沿着吹出口 7长度方向,形成了吹出口 7的内侧面。同样地,外侧壁7b沿着吹出口 7长度方向,形成了吹出口 7的外侧壁。内侧壁7a和外侧壁7b沿着吹出口7的宽度方向相对,伸入下方在面板主体5的外侧倾斜。
[0056]面板主体5的四个吹出口7分别配置有襟翼8。襟翼8能够改变吹出口 7向室内吹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下面对襟翼8的构造进行说明。
[0057]图3是襟翼8的斜视图,图4为斜视图,扩大显示了图3F4处。而且,图5为截面图,显示了空调I在制冷运转时襟翼8的姿势。
[0058]襟翼8与吸入格栅4和面板主体5的材料相同。襟翼8与吸入格栅4和面板主体5的颜色也最好是相同的。
[0059]如图3所示,襟翼8为细长的平板,与吹出口7的开口形状一致,能够紧紧地嵌入吹出口 7。但是,为了防止襟翼8阻碍吹出口 7的打开关闭,襟翼8的尺寸比吹出口 7略小。而且襟翼8在封闭吹出口 7时,为了防止吹出口 7的开口边缘与襟翼8的边缘形成明显的空隙,最好设定襟翼8的尺寸。
[0060]襟翼8包括向外露出的装饰面8a、装饰面8a背面的内侧面8b、沿着襟翼8长度方向延伸的第I侧面边缘a和第2侧面边缘b。装饰面8a和背面Sb为平坦的表面。第I侧面边缘a沿着襟翼8的宽度方向,位于吹出口 7吹出空气的上游侧。第2侧面边缘b,沿着襟翼8的宽度方向,位于吹出口 7吹出空气的下游侧。
[0061 ] 而且,襟翼8包括第I端部Sc、第2端部Sd和中间部Se。第I端部Sc位于襟翼8长度方向的一端,第2端部8d位于襟翼8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中间部8e位于第I端部8c和第2端部8d之间。
[0062]襟翼8的第I端部8c形成有支持壁9a。同样襟翼8的第2端部8d形成有支持壁%。支持壁9a和9b位于襟翼8长度方向的两端,竖立在襟翼8的背面Sb上。支持壁9a、9b的外侧面分别有支持轴1a和10b。支持轴1a和1b沿着襟翼8长度方向在同一轴上。
[0063]支持轴1a和1b辅助吹出口7内侧的旋转构造(图中未显示)。因此,本实施例中,襟翼8能够以支持轴10a、10b为中心,在第I位置和第2位置中间旋转。第I位置时襟翼8封闭吹出口 7,水平在吹出口 7的内侧。第2位置时襟翼8开放吹出口 7,竖立在吹出口 7的内侦J。
[0064]如图3和图4所示,襟翼8的中间部Se和强化部11形成整体。强化部11含有平坦的强化板11a。强化板Ila从襟翼8的第I侧面边缘开始延伸。
[0065]强化板Ila沿着长度方向在两端形成了直角弯曲的向上竖立部Ilb和11c。向上竖立部llb、llc沿着襟翼8宽度方向延伸,前端固定在襟翼8的背面Sb。因此,强化板Ila与襟翼8的背面Sb平行配置。
[0066]强化板IIa和襟翼8的背面Sb之间,与向上竖立部IIb、IIc的高度对应,形成了间隙C。间隙c为襟翼8上的狭窄的空气通道12。
[0067]根据本实施例,一侧的向上竖立部Ilb位于襟翼8的背面Sb上,离开一侧的支持壁9a、另一侧的向上竖立部Ilc位于襟翼8的背面Sb上,离开另一侧的支持壁%。而且,强化板I Ia离开襟翼8的第2侧面边缘8b。因此,襟翼8的背面8b中,辅助板I Ia也有使吹出口 7吹出的空气向下方流动的区域。
[0068]如图3所示,连接肋拱13沿着强化板11的长度方向与中间部形成整体,连接肋拱13沿着襟翼8的宽度方向延伸,在空气通路12内与强化板I Ia和襟翼8的内面8b连接。换句话说,连接肋拱13支撑辅助板Ila的中间部,防止强化板Ila的中间部弯曲变形。
[0069]连接肋拱13的数量和位置并没有特别限制。连接肋拱13的数量增多后,一方面增强了辅助板Ila的强度,但是也增加了风路12内的通风阻力。
[0070]本实施例中,襟翼8的厚度除了与增强板Ila相对的部分,其余都是固定的。具体来说,襟翼8与辅助板Ila相对的部分中,厚度从第2侧面边缘向第I侧面边缘连续递减。
[0071 ]因此,襟翼8内与强化板I Ia相对的部分逐渐变薄,吹出口 7吹出的空气沿着上游侧开始流动,由于襟翼8的厚度变薄,使吹出口 7吹出的空气的通风阻力能够有效减少。
[0072]襟翼8的厚度不需要像上述与辅助板11相对的位置那样具有微妙的变化,襟翼8整体的厚度可以是均一的。
[0073]根据第I实施例的空调I,吹出口配置的襟翼8与吹出口 7的开口形状一致,为细长的平板状结构,暴露至室内的装饰面板8a为平坦的面。
[0074]因此,空调I停止运转后襟翼8旋转至第I位置,襟翼8变为水平状态将吹出口7完全封闭。襟翼8将吹出口 7封闭时,襟翼8与面板主体5的面板片部4b和角覆盖物4c位于同一水平位置,面板主体5看起来恰如整体构造物。
[0075]因此,空调I停止运转时,不能通过吹出口7观察到主体Ia的内部,能够很好的维持空调I的外观。
[0076]而且,本实施例的襟翼8材料与吸入格栅4和面板主体5相同,颜色与装饰面板8a和装饰面板背面Sb相同,于是,让人感觉襟翼8、吸入格栅4和面板主体5为同一整体,在室内向上观察装饰面板2时也不会产生违和感。因此,提高了装饰面板2的美观性,能够与任何天花板相匹配,这是一种简单而又聪明的设计。
[0077]空调I制冷运转时,襟翼8如图5所示,能够使用遥控器调整到所希望的角度,第I侧面边缘能够指向下方。同时,伴随着送风机的运转,室内空气通过吸入格栅4的吸入口 6进入主机la。
[0078]主机Ia吸入的室内空气,通过热交换器,与制冷剂发生热交换后,空气温度下降,变为冷风从吹出口 7吹至室内,使室内制冷。
[0079]吹出口7配置的襟翼8使吹出口 7吹出的冷空气方向发生变化。具体来说,襟翼8的中间部8e的背面8b含有强化部11,吹出口 7吹出的冷风沿着图3和图5的箭头方向,分为沿着襟翼8的装饰面8a流动的成分Xl、沿着辅助部11的狭窄通风路12流动的成分X2、沿着强化部11的辅助板11 a的上部流动的成分X3和远离辅助部11在襟翼8的背面8b流动的成分X4。
[0080]强化部11的通风道路12由于受到与辅助板Ila的向上竖立部llb、llc高度相等的间隙c限制,在吹出口7的内侧形成集中的通风面积。因此,冷气成分2在通过通风道路12时受到集中,通过通风道路12的冷空气的流速比离开强化部11沿着襟翼8背面Sb流动的冷气流速大。
[0081 ]换句换说,襟翼8中间部8e使襟翼8引导的冷气流动速度变大。与此相反,襟翼8第一端部8c和第2端部8d中,襟翼8引导的冷空气的流动速度比中间部8e慢。
[0082]其结果是,吹出口 7吹出的冷空气中,襟翼8中间部8e引导的冷空气流动速度快,如图3的箭头X2所示,空气指向性更强,变为能够到达远方的水平空气。另一方面,吹出口 7吹出的冷空气中,襟翼8的第I端部8c和第2端部8d引导的冷空气流动速度低,如图3箭头X4所示比襟翼8中间部Se引导的冷空气指向性弱。
[0083]因此,第I端部Sc和第2端部Sd引导的冷空气,不会到达远方,而是变为斜向下方向的风。斜向下方的风比襟翼8的倾斜角度更向下方,或者说是比襟翼8预设方向更向下的风。
[0084]因此,吹出口7吹出的冷风,能够通过襟翼8的引导向水平方向和斜向下方向两个方向流动。
[0085]此外,本实施例中,远离强化部11的襟翼8的第I端部8c和第2端部8d的内面8b与角覆盖物4c相邻。第I端部Sc和第2端部Sd背面引导的冷空气如前面所述指向性较差,向吹出口 7的周围扩散。
[0086]因此,本实施例的襟翼8,襟翼8沿着长度方向两端部都有一定宽度的切割,与原有的襟翼相比,角覆盖物4c即使通过的装饰面板2的对角线e的延长线,也能够确保冷风从吹出口 7向斜向下方向流动。
[0087]因此,能够防止室内尘埃附着在天花板面板A的下面,留下痕迹。
[0088]顺便说一下,当襟翼8为细长的平板状结构,改变吹出口7吹出的冷空气方的向时,襟翼8的厚度如果不增厚,或者说是襟翼8沿着宽度方向如果不弯折,会造成襟翼8的强度不足,这是导致襟翼8变形的一个原因。
[0089]可是,第I实施例中,在平板状的襟翼8的内面Sb配置了强化部11,即使襟翼8的厚度一定程度变薄,也不需要将襟翼8沿着宽度方向弯曲就能确保襟翼8的强度。
[0090]因此,这样能够防止襟翼8沿着长度方向弯曲,使襟翼8的装饰面8a为平坦的表面。于是,襟翼8成为简单的形状,提高了装饰面板2的外观。
[0091][第2实施例]
[0092]图6公开展示了第2实施例。
[0093]第2实施例中,空调的襟翼8A的构成与第I实施例不同。因为襟翼8A的构成与第一实施例有相同部分,所以与第I实施例构成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说明。
[0094]如图6所示,襟翼8A的第2侧面边缘与风向导向15形成整体。风向导向15呈肋拱状,使襟翼8A背面8b的空气流动方向发生改变,通过襟翼8A使吹出口 7吹出的空气流动至下游侧。
[0095]而且,空气导向15,沿着襟翼8A的长度方向整体延伸,在襟翼8A的第2侧面边缘b的背面Sb向上竖立。
[0096]根据本实施例,风向导向15与强化板11对应,含有中央部15;与襟翼8A的第I端部8c对应,含有第一侧部15b,与襟翼8A第2端部8d对应,含有第2端部15c。
[0097]风向导向15的第I侧部15b和第2侧部15c的高度Hl低于中央部15a的高度H2。因此中央部15a和第I侧部15b之间及中央部15a与第2侧部15c之间,沿着风向导向15的高度方向,形成高低差S。
[0098]根据第2实施例,襟翼8A的中间部8e引导的冷风X2和襟翼8A的第I端部8c和第2端部Sd引导的冷风X4,经过襟翼8A的下游端到达第2侧面边缘b时,接触到第2侧面边缘向上竖立的风向导向15。
[0099]其结果是,从吹出口7斜向下方向流动的冷气,沿着襟翼8A的倾斜方向,撞击到风向导向15后吹出的角度发生变化。因此能够提高襟翼8A开放的角度,确保吹出口 7吹出的冷空气的风量,冷气沿着天花板A的下面,被引导至略水平的方向,使空气的流动感变得缓和。
[0100]而且,襟翼8A的风向导向15的第I侧部15b和第2侧部15c的高度Hl比中央部15a的高度H2低。因此,襟翼8A的第I端部8c和第2端部8d引导的冷风X4沿着襟翼8A的倾斜方向向斜向下方向吹出,只有少数接近水平向室内吹出。于是,能够防止灰尘留下痕迹,并且能够消除流动感。
[0101][第2实施例的变形例I]
[0102]图7公开展示了与第2实施例有关联性的变形例2。图7公开展示的襟翼SB与第2实施例中的襟翼8A具有基本相同的构成。因此,变形例I中,与第2实施例相同的构成元件使用相同的参考符号,并省略说明。
[0103]变形例I中公开展示的襟翼8B的风向导向15的高度H沿着襟翼8B的长度方向恒定。其余的构成与第2实施例中襟翼8A相同。
[0104]根据变形例I,冷风X2受到襟翼SB的中间部Se引导,冷风X4受到襟翼SB的第I端部Sc和第2端部Sd的引导,他们从襟翼SB的下流部分到达第2?面边缘b时与风向导向15接触。
[0105]其结果是,冷风沿着襟翼8B的倾斜方向从吹出口7被引导至斜向下方向,与风向导向15接触后吹出方向变更为水平方向。因此,襟翼8B的开放角度扩大后,吹出口7向室内吹出的冷风的风量能够得到确保,冷气能够沿着天花板面板A下面被引导至略水平的方向,能够缓和流动感。
[0106][第2实施例的变形例2]
[0107]图8公开展示了与第2实施例有关联性的变形例2。
[0108]变形例2公开展示了襟翼SC,风向导向15位于襟翼SC的第2侧面边缘,仅仅与辅助部11的下流侧相对放置。因此,襟翼SC的背面Sb中,与襟翼SC的第I端部Sc和第2端部Sd相互对应的区域为平坦的构造。
[0109]根据第2实施例,吹出口7吹出的冷气中,沿着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吹出的冷气为主要流向,沿着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吹出的冷气为次要流向、冷气的主要流向比次要流向的流速快,与吹出口 7内侧倾斜的襟翼8C的辅助板I Ia上面接触后,吹出角度改变为水平方向。与此同时,冷气的主要流向在通过辅助部11的通风道路12时受到挤压,流速变得更快。
[0110]接触到辅助板Ila的冷气主要流向和穿过通风道路12的冷气主要流向在到达襟翼SC的下端时,与风向导向15接触。其结果是,冷气主要流向沿着襟翼SC的倾斜方向并引导至斜向下方向,接触到风向导向15后吹出角度变为水平方向。
[0111]因此,襟翼8C的打开角度扩大,能够确保吹出口7向室内吹出的冷气风量,冷气的主要流向可以被引导至天花板面板A的底面,从而缓和了流动感。
[0112]另一方面,比主要流向流速缓慢的冷风次要流向,沿着襟翼SC的第I端部和第2端部的内面Sc流动。第I端部Sc和第2端部8的内面Sb的下流端没有风向导向15,冷风的次要流向比襟翼SC更像下方,或者说比襟翼SC所指方向更向下方扩散。
[0113]因此,吹出口7吹出的冷气通过一个平板状的襟翼8C可以被引导至水平方向和斜向下方向的两个方向,冷气可以广范围的扩散至室内。
[0114]而且,根据变形例2,冷风受到第I端部Sc和第2端部Sd的内面Sb的引导,如前面所述向着吹出口 7的斜向下方向扩散。因此,S卩使装饰面板2位于对角线e的延长线上,也能够确保冷风向吹出口 7的斜向下方向流动。
[0115]因此,能够防止室内的尘埃附着在天花板面板A的下面造成痕迹残留。
[0116][第2实施例的变形例3]
[0117]图9公开展示了与第2实施例具有关联性的变形例3。图9公开展示的襟翼8D,与第2实施例的襟翼8A具有部分相同的构造。因此,变形例3中,与第2实施例构成相同的部分使用同一种参考符号,并省略说明。
[0118]如图9所示,襟翼8D的背面Sb中,与襟翼8D的第I端部Sc和第2端部Sd相对的区域黏贴了隔热材料20。隔热材料20可以使用平板状的泡沫聚氨酯。
[0119]变形例3中,如上述变形例2所述,流速缓慢的冷风次要流向沿着襟翼8D的第I端部8c和第2端部8d的背面8b流动。此时,即使吹出口 7吹出的冷风风量仅仅只有一点,这一点点冷风也可以被引导至襟翼8D的装饰面板8a。此处,冷气温度如果设定较低,襟翼8D的装饰面8a中的襟翼8D的第I端部8c和第2端部8d之间的区域会发生结霜。
[0120]变形例3的襟翼8D中,第I端部8c和第2端部8d的内面8b分别黏贴有隔热材料20。因此,能够避免装饰面板由于温度差而结霜,不会发生结霜滴落的问题。
[0121]顺便说一句,变形例3公开展示的隔热材料20也可以应用至第I实施例的襟翼8、第2实施例襟翼8A、变形例I的襟翼8B和变形例2的襟翼8C。
[0122][第3实施例]
[0123]图10公开展示了第3实施例。第3实施例中,装饰面板2的吹出口7的构成与第I实施例不同。其他的构成基本与第I实施例相同。因此,第3实施例中,与第I实施例相同的组成元素使用同一种参考符号,并省略说明。
[0124]如图10所示,构成吹出口7外侧面的外侧壁7b形成有垂直部30。垂直部30沿着外侧壁7b的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具有垂直面30a。垂直面30a暴露至吹出口 7,当襟翼8向斜向下方向转动时,垂直面30a正好与襟翼8的强化板I Ia相对。
[0125]因此,如图10所示,当襟翼8向斜向下方向转动时,襟翼8的背面8b内的第2侧面边缘b位于垂直面30a正下方。
[0126]根据第3实施例,吹出口7吹出的冷气中,沿着吹出口 7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吹出的冷气的主要流向如图10的箭头所示,接触到外侧壁7b的垂直面30a,流动方向变为向下垂直。垂直面30a的正下方为襟翼8的内面Sb的第2侧面边缘b的下流位置。因此,通过垂直面30a引导,向下流动的冷气主流接触到襟翼8的背面Sb后成为下流部分后,沿着倾斜的襟翼8向斜向下方向流动。
[0127]因此,吹出口7吹出的冷气主流能够被襟翼8的背面8b积极的引导,冷气的吹出方向能够被襟翼8有效的控制。
[0128][第4实施例]
[0129]图11公开展示了第4实施例。第4实施例中,使用了图7公开展示的襟翼SB替代了第3实施例的襟翼8,因此使用范围与第3实施例也不相同。不过配置襟翼8的吹出口7的构成与第3实施例相同。
[0130]第4实施例中,襟翼8B的第2侧面边缘具有向上竖立的风向导向15。冷气沿着倾斜的襟翼SB的背面Sb流动,成为襟翼SB的下流端,当到达襟翼SB的下端第2侧面边缘时,与风向导向15接触。
[0131 ]其结果是,冷气沿着襟翼8的倾斜方向从吹出口 7向斜向下方流动,接触到风向导向15后吹出角度变为水平方向。因此,将襟翼8角度扩大后,可以有效的确保吹至室内冷气的风量,并且可以使冷气沿着天花板面板A的底面呈略水平方向流动。
[0132]于是,与第3实施例相同,能够有效的控制冷气的吹出方向,并且缓和了气流的流动感。
[0133][第5实施例]
[0134]图12至图14公开展示了第5实施例。第5实施例中,吹出口7的内部构造与第I实施例不同,其余的构成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第5实施例虽然使用了图6公开展示的襟翼8A,但是也可以使用图3公开展示的襟翼8、图7公开展示的襟翼SB、图8公开展示的襟翼SC和图9公开展示的襟翼8D。襟翼的形状并没有特别的限制。
[0135]第5实施例中,图12为装饰面板的平面图,图中省略了襟翼。图13是装饰面板和吹出口的位置关系的斜视图。图14是吹出口端面附近吹出的冷气流动方向的截面图。
[0136]如图12至图14所示,吹出口 7长度方向的两端配置有模块部40。模块部40与吹出口7的端面d相邻,沿着吹出口 7的宽度方向配置。薄块部40的中央部为了避开襟翼8A,具有凹陷部41。因此封闭部40不会干涉襟翼8A,不会干扰襟翼8A的转动。
[0137]而且,模块部40没有从面板主体5向下突出,而是进入吹出口7的深处。模块部40的底面40a与端面d垂直,呈水平面。
[0138]根据第5实施例,吹出口 7的内侧壁7a和外侧壁7b,与吹出口 7的下方延伸对应,接近装饰面板2的外周部时变为倾斜,吹出的冷风也为斜向下方向。与此相对,吹出口 7的端面d为垂直竖立,吹出口 7吹出的冷风的一部分沿着端面d垂直向下。
[0139]吹出口7的端面d受到了面板主体5的角覆盖物4c的限制,沿着端面d吹出口垂直向下的冷气很难在角覆盖物4c的下面扩散。换句话说,角覆盖物4c的下面冷气很少通过,因此空调I在运转时,角覆盖物4c的下面很容易发生结霜。
[0140]本实施例中,与吹出口7的端面d相邻的位置配置有模块部40、因此,如图13和图14所示,吹出口 7端面附近吹出的冷气一部分接触模块部40,从模块部40底面40a沿着略水平方向吹出。
[0141]其结果为,由于模块部40的存在,角覆盖物4c有冷气流过,阻止了角覆盖物4c的结霜。
[0142][参考例]
[0143]图15至图17公开展示了与本发明有关联的参考例。
[0144]图15为空调的截面图,扩大显示了吹出口部分。图16为襟翼的平面图,图17位襟翼的侧面图。
[0145]如图15的白色空心箭头所示,主体I通过热交换器N与空气热交换,送风机将变成的冷气从吹出口7导出。吹出口7如前面的说明,内侧壁7a和外侧壁7b在下方形成吹出口7,为了接近装饰面板2的外周部,产生倾斜,冷气沿着内侧壁7a和外侧壁7b从吹出口 7向斜向下吹出。
[0146]吹出口 7配置的襟翼8E将吹出口 7吹出的冷气引导至两个方向。具体来说,襟翼8E沿着长度方向较长,沿着宽度方向极短。露出至室内的装饰面8a整体没有凹凸的形状。从这一点来看,与第I实施例的襟翼8相同。
[0147]参考例的襟翼8E中,在襟翼8E的两端还有一对支持轴10a、10b,支持轴位于第I侧面边缘的延长线,支持轴在同一轴线上。同时襟翼8E的装饰面8a沿着宽度方向,在中央部向下方突出弯曲。
[0148]而且,襟翼SE的内面Sb含有第I风向导向部51、第2风向导向部52和第3风向导向部53。第I风向导向部51沿着襟翼8E的长度方向,位于中间部8e。第I风向导向部51为了接受吹出口 7吹出的冷气,含有平坦的第I导向面51 a。
[0149]第2风向导向部52位于襟翼8E的第I端部8c。第2风向导向部52为了接受吹出口7吹出的冷气,含有平坦的第2导向面52a。第3风向导向部53位于襟翼8E的第2端部8c。第3风向导向部为了接受吹出口 7吹出的冷气,含有平坦的32导向面53a。第2导向面52a和第3导向面53a沿着装饰面8a呈圆弧状的弯曲。
[0150]而且,第I风向导向部51的厚度比第2风向导向部52和第3风向导向部53厚。因此,第I风向导向部51和第2风向导向部52及第I风向导向部51和第3风向导向部53之间,沿着襟翼8E的厚度方向形成了高低差54a、54b。
[0151]如图15所示,襟翼8E为了将吹出口的冷气向斜向下方向引导,呈倾斜的状态,第I风向导向部51的第I导向面51a位于第2风向导向部52的第2导向面52a和第3风向导向部的第3导向面53a的上方。
[0152]因此,第I风向导向部51的第I导向面51a引导的冷气为主要流动方向,第2风向导向部52的第2导向面52a和第3风向导向部53的第3导向面53a引导的冷气在主要流动方向的下方流动,成为次要流动方向。
[0153]也就是说,从吹出口7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吹出的冷气成为主流,主流被引导至襟翼8E的第I导向面51a,这样能够确保吹出口7的冷气被引导至略水平方向,并且能减少流动感。
[0154]而且,从吹出口7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吹出的冷气支流被引导至第2导向面52a和第3导向面53a,这样使冷气的支流向室内扩散。于是,能够有效的抑制装饰面板2的对角线e延长线上发生灰尘聚积。
[0155]如图16所示,第2风向导向部52和第3风向导向部53沿着长度方向的长度为f时,中心线g穿过第I风向导向部51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中心线g至第2风向导向部52的长度L以及到底3风向导向部53的长度L推荐为Lg 1.5 X f。
[0156]从各种实验结果来看,如果长度f和长度L遵守上述的规定,能够有效的保证襟翼8E的第I风向导向部51沿着略水平方向引导的冷气量。同时,能够有效的减少襟翼8E的第2风向导向部52和第3风向导向部53向斜向下方向引导的冷气量。
[0157]如图17所示,以第2风向导向部52的第2导向面52a为基准时,第I风向导向部51的第I导向面51a的角度希望向上5度。
[0158]通过多种实验结果来看,第I导向面51a比第2导向面52a高5度后,能够有效的确保第I风向导向部51的第I导向面5Ia沿着略水平方向引导的冷气量。同时,第I导向面5Ia引导的冷气和第2导向面52a和第3导向面53a引导的冷气之间的撞击也能抑制到最小。
[0159]—方面,根据上述第I实施例,襟翼8将吹出口完全封闭时,襟翼8的装饰面8a和面板主体5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与此相对,参考例的襟翼8E中,襟翼8E沿着第I侧面边缘a的延长线上转动时有支持轴10a、1b支持。因此,襟翼8E完全封闭吹出口 7时,襟翼8E的装饰面8a从第I侧面边缘a开始沿着襟翼SE的宽度方向一般的部分位于面板主体5的底面,装饰面8a的剩余部分进入吹出口 7的内侧。
[0160]此时,与第I实施例的襟翼8相同,襟翼8E的第I端部8c和第2端部8d形成了支持壁9a、9b,支持壁9a、9b的外侧面分别配置有支持轴10a、10b,使襟翼8E能够形成细长的板状结构而不会弯曲。
[0161]于是,当襟翼8E将吹出口7完全封闭时,襟翼8E的装饰面8a和面板主体5的地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0162]上面说明了几种实施例,上述的实施例是距离说明,并没有显示实施例的使用范围。这些新颖的实施例可以用于其他的实施例,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原则,可以省略、替换和变更。这些实施例和他们的变形例,含有发明的要求和目的,也包含了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
[0163]【符号说明】
[0164]l...空调、la...主体、2…装饰面板、7…吹出口、8,8A,8B,8C,8D,8E…襟翼、8a...装饰面、8b...内面、11...强化部、Ila…强化板、12...通风道路、15...风向导向。
【主权项】
1.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装饰面板和襟翼,主机安装在天花板内;装饰面板安装在所述主机的底部,从天花板暴露至室内,配置有细长的吹出口向室内输送空气;襟翼为平板状,安装在所述吹出口,与所述吹出口相符为细长的形状,襟翼在所述吹出口内侧转动,改变所述吹出口吹出空气的方向; 所述襟翼含有装饰面、背面和强化部,装饰面暴露在室内;背面位于所述装饰面的反面;强化部配置在所述背面沿着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对所述襟翼起到增强作用; 所述强化部含有与所述襟翼的背面相对的强化板,所述强化板和所述背面之间形成了气流通道,使所述吹出口吹出的空气通过,并且使空气挤压集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强化部的气流通道通过的空气比所述襟翼背面的长度方向两侧通过的空气速度块。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襟翼沿着襟翼的长度方向含有第I侧面边缘和第2侧面边缘,所述第I侧面边缘沿着所述襟翼的宽度方向,位于吹出空气流动方向的上游;所述第2侧面边缘沿着所述襟翼的宽度方向,位于吹出空气流动方向的下游,所述强化部沿着所述第I侧面边缘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部离开所述襟翼的第2侧面边缘,所述襟翼的背面,位于所述吹出口吹出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下方,并且具有突出的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内配置有肋拱支持所述强化板,所述肋拱在所述气流通道内沿着所述襟翼的宽度方向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出口中,沿着所述吹出口的宽度方向,内侧壁和外侧壁相对配置,所述内侧壁和所述外侧壁为了接近所述吹出口的下方,所述内侧壁和所述外侧壁在所述装饰面板外周部附近为倾斜构造,沿着所述外侧壁的高度方向,在中间部配置有垂直部,将所述吹出口吹出的空气引导至垂直向下的方向。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部的垂直部的垂直下方为所述襟翼的背面的所述区域。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面板的吹出口配置有一对端面,所述端面沿着所述吹出口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并且垂直竖立;与所述端面相邻的所述吹出口内侧,模块部将所述吹出口吹出的空气限制在所述端面,然后引导至所述装饰面板的角落方向。9.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装饰面板和襟翼,主机安装在天花板内;装饰面板安装在所述主机的底部,从天花板暴露至室内,配置有细长的吹出口向室内输送空气;襟翼为平板状,安装在所述吹出口,与所述吹出口相符为细长的形状,在所述吹出口内侧转动,能够改变所述吹出口吹出空气的方向; 所述襟翼含有装饰面、背面和辅助部,装饰面暴露在室内;背面位于所述装饰面的反面;强化部配置在所述背面沿着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对所述襟翼起到增强作用; 所述强化部含有与所述襟翼的背面相对的强化板,所述强化板和所述背面之间形成了气流通道,使所述吹出口吹出的空气通过,并且对空气挤压; 所述襟翼的侧面边缘位于所述吹出口吹出空气的下游,风向导向位于所述襟翼的侧面边缘,并且竖立在所述襟翼的背面。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襟翼包括第I端部、第2端部和中间部,第I端部位于长度方向的一端;第2端部位于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中间部位于第I端部和第2端部之间的位置,并且配置有所述强化部; 所述风向导向含有中央部、第I侧部和第2侧部,所述中央部与所述强化部对应;所述第I侧部和所述第I端部的位置对应;所述第2侧部和所述第2端部的位置对应,所述风向导向的第I侧部和第2侧部的高度低于所述中央部。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导向沿着所述襟翼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风向导向的高度是恒定的。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导向仅仅配置在所述襟翼的所述侧面边缘,与强化部对应部分。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襟翼的背面,与所述第I端部和第2端部对应的区域分别配置有隔热材料。
【文档编号】F24F13/14GK105829808SQ201480069507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7日
【发明人】我科贤二, 出川龙也, 吉武伸哲, 久保田刚志
【申请人】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