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专用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13079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专用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烟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专用油烟机。
【背景技术】
[0002]抽油烟机又称吸油烟机,是一种净化厨房环境的厨房电器。它安装在厨房炉灶上方,其作用是能将炉灶燃烧的废物和烹饪过程中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油烟迅速抽走,排出室外,减少污染,净化空气,并有防毒、防爆的安全保障作用。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抽油烟机基本上是现代家庭必备的厨房电器。
[0003]油烟的危害已是众所周知。如何把油烟彻底的收集排出,保持厨房清洁,是一大难题。抽油烟机是厨房通风系统的主要设备,通风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它的收集排外效果。油烟机的集气罩设计是否合理,对整个抽油烟机机是否能够有效的控制污染物的扩散起着重要作用。
[0004]目前的抽油烟机形式,从外观上看可以分两类:
[0005](I)集气罩开放式顶(后)端固定抽油烟机。这类抽油烟机集气罩一般位于设备(无组织排放源)上方60?7cm,少数侧(后)方。在空间上,大气流动只有在抽烟机集气罩进气端口平面与无组织排放源(设备)操作面(或台面)之间是受限的,在其余的方向上则是和周围大气贯通的。这类抽烟机集气罩的优点是便于操作厨具,缺点是锅灶油烟、燃烧废气容易逸散,收集效率低(最大约60%)。
[0006](2)集气罩密闭式柜式抽油烟机。这类抽油烟机集气罩将锅灶平面上面的空间围挡起来,一侧留有可开启的操作窗(孔)。在空间上,这类抽烟机集气罩装置最大程度地将设备(无组织排放源)与周围环境大气隔绝起来,只有一些缝隙与大气贯通。这类装置的优点是对锅灶油烟、燃烧废气收集效率高(约95%),缺点是不便于操作出具,频繁放料时集气罩仍处于敞开状态,发生锅灶油烟、燃烧废气逸散。
[0007]研宄表明,集气罩设计时应尽量缩小罩口到污染源的距离,以整理流场,提高捕集效率。然而由于厨具操作的限制,又不可能把集气罩口放置的与锅炉太近,目前的高度亦常存在“碰头”现象。油烟机的安装位置与厨具的位置中间存在的巨大的自由空间,使得油烟机并不能把油烟全部抽走,油烟的流场方式会无组织排放,不可避免的流向屋内,尤其当屋子较小时,长时间使用之后,油烟会流向屋内,使得墙壁、地板、甚至床单衣物等都会沾染上油烟,给家里的卫生带来很大麻烦,长时间吸入后对人体也有坏处,并且对屋里的环境造成污染。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来克服上述问题。既能方便操作,全部收集排放油烟,同时还能降低建设成本。

【发明内容】

[0009]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专用油烟机,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的油烟机不能全部吸收油烟,给屋里带来油烟污染,卫生打扫不方便,对身体有坏处,对环境造成污染等问题。
[0010]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连通油烟机排气管的主壳体,主壳体下端设有一周卡扣定位件,卡扣定位件经卡扣紧固件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下端设有凹形开口,凹形开口内设有矩形状的第一透明软封条,第一透明软封条的下端向内侧呈弧状弯曲,第一透明软封条外侧的上端设有尼龙绒带,第一透明软封条外侧的下端设有尼龙钩带。
[0011]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投入成本低、安装简单、便于拆卸清洁,不碰头,可以封闭式收集排放油烟,提高了油烟收集排放的效率,保证了油烟最大限度的不污染屋里环境,不会给屋里带来油烟污垢,并且做饭时不会再吸收到油烟。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壳体主视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立体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与第一透明软封条连接主视图。
[0016]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与第一透明软封条连接左视图。
[0017]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透明软封条立体图。
[0018]图7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压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由图1至图7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连通油烟机排气管I的主壳体2,主壳体2下端设有一周卡扣定位件3,卡扣定位件3经卡扣紧固件4连接有固定板5,固定板5的下端设有凹形开口 6,凹形开口 6内设有矩形状的第一透明软封条7,第一透明软封条7的下端向内侧呈弧状弯曲8,第一透明软封条7外侧的上端设有尼龙绒带,第一透明软封条7外侧的下端设有尼龙钩带9。
[0021]所述的固定板5呈矩形,固定板5与第一软封条7经螺丝连接。
[0022]所述的固定板5上设有多个卡扣紧固件4。
[0023]所述的主壳体2下端四角处设有呈直角连接的第二透明软封条10。
[0024]所述的第一透明软封条7、第二透明软封条10至少伸至油锅面11。
[0025]所述的主壳体2下端一周设有多个呈均匀分布矩形压条12,固定板5上设有与之对应的缝隙13。
[0026]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油烟机主壳体2下端设置一周卡扣定位件3,固定板5上设有的多个卡扣紧固件4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以确定下端第一透明软封条7的高度,在炒菜做饭时,第一透明软封条7把整个油锅平面11包含在内,人们只需要手在外面通过铲子搅动即可,由于第一透明软封条7为透明的,可以清楚的看到里端的油锅,第一透明软封条7是类似于门帘的材质,可以轻松打开并且自动粘结闭合。
[0027]多个卡扣紧固件4可以调节第一透明软封条7的高度。
[0028]第一透明软封条7经螺丝固定在凹形开口 6内,当第一透明软封条7损坏时可以取下更换。
[0029]第一透明软封条7下端向内弧状弯曲8可以保证油烟更好的从油烟机中抽走而不会释放到外界。
[0030]第二透明软封条10可以保证四角处无缝隙,确保油烟不逸出。
[0031]当油烟过大看不见锅内食品时,可以把第一透明软封条7向上弯曲,通过尼龙搭扣结构,把第一透明软封条7掀开。
[0032]当长时间使用之后,可以把整个第一透明软封条7取下来,然后清洗第一透明软封条7。
[0033]固定板5也可以经压条12与主壳体2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更为简单,只需要用缝隙13穿过压条12即可,方便安装和取下。
[0034]油烟机的集气罩罩口气流运动规律的研宄表明:引风机工作时,在集气罩的吸气口附近形成负压,周围空气从四周流向吸气口,形成吸入气流汇流。当吸气口面积较小时,可视为“点汇”气流。点汇外某一点的流速与该点至吸气口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吸气口吸入气流速度衰减很快。因此,设计集气罩时应尽量缩小罩口到污染源的距离,以提高捕集效率。
[0035]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后,通过第一透明软封条7把油锅释放出来的油烟都经主壳体2排放出去,而不会再流通到屋内,而当炒菜需要搅拌时,可以从任意角度从第一透明软封条7中间伸进去,然后由于内部气体流场的存在,使得第一透明软封条7之间即使有缝隙,气体仍然是从集气罩外流向集气罩内,避免了气体的逸出,手在搅拌炒菜时,身体仍然处在外面,这样在操作时油烟不会对碰到人体,且人也不需要再佩戴面罩口罩等,当操作完之后,只要手伸回来,软封条就会自动粘结合上。
[0036]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透明软封条7的连接方式,将原来油锅与油烟机中间的空白处变为一个密闭的空腔,使油烟产生污垢,流通到屋内,被人体吸入的问题得到解决,屋内环境不含有油烟,且操作时简单快捷,不会伤害身体。
[0037]本实用新型软封条的存在改变了流场结构使无组织油烟的排放不容易发生侧向逸散,使气体的流场结构更加规律整齐。
[0038]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投入成本低、安装简单、便于拆卸清洁,不碰头,可以封闭式收集排放油烟,提高了油烟收集排放的效率,保证了油烟最大限度的不污染屋里环境,不会给屋里带来油烟污垢,并且做饭时不会再吸收到油烟。
【主权项】
1.一种新型专用油烟机,包括连通油烟机排气管(I)的主壳体(2),其特征在于,主壳体(2)下端设有一周卡扣定位件(3),卡扣定位件(3)经卡扣紧固件(4)连接有固定板(5),固定板(5)的下端设有凹形开口(6),凹形开口(6)内设有矩形状的第一透明软封条(7),第一透明软封条(7)的下端向内侧呈弧状弯曲(8),第一透明软封条(7)外侧的上端设有尼龙绒带,第一透明软封条(7)外侧的下端设有尼龙钩带(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专用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5)呈矩形,固定板(5 )与第一软封条(7 )经螺丝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专用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5)上设有多个卡扣紧固件(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专用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壳体(2)下端四角处设有呈直角连接的第二透明软封条(1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专用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透明软封条(7)、第二透明软封条(10)至少伸至油锅面(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专用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壳体(2)下端一周设有多个呈均匀分布矩形压条(12),固定板(5)上设有与之对应的缝隙(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专用油烟机,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的油烟机不能全部吸收油烟,给屋里带来油烟污染,卫生打扫不方便等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连通油烟机排气管的主壳体,主壳体下端设有一周卡扣定位件,卡扣定位件经卡扣紧固件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下端设有凹形开口,凹形开口内设有矩形状的第一透明软封条,第一透明软封条的下端向内侧呈弧状弯曲,第一透明软封条外侧的上端设有尼龙绒带,第一透明软封条外侧的下端设有尼龙钩带;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投入成本低、便于拆卸清洁,可以封闭式收集排放油烟,提高了油烟收集排放的效率,保证了油烟最大限度的不污染屋里环境,不会给屋里带来油烟污垢,并且做饭时不会再吸收到油烟。
【IPC分类】F24C15-20
【公开号】CN204421124
【申请号】CN201420862760
【发明人】李祥华, 路忻, 丁飒, 田耀武, 穗贤杰
【申请人】李祥华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