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形可前后加热的无风叶取暖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83356阅读:6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弧形可前后加热的无风叶取暖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器,尤其涉及一种弧形可前后加热的无风叶取暖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的电取暖器品种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电热毯、石英管电暖器、暖风机、空调、电油汀等,其中暖风机因其散热面积大、热效高;红外线取暖、热转化效率高、节能省电、迅速驱散寒意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亲睐。现有暖风机类取暖器,多采用并列式结构,即后壳进风口面进风,风经过风机推向PTC,然后从前出风口导出。这种产品结构复杂,加热效果差,风量小,噪音大,能直接经过风口触碰内部线、风机还有发热体,不美观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可前后同时出风,或单向出风的取暖器。
[0004]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弧形可前后加热的无风叶取暖器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所述外壳内的发热元件、风机、以及控制所述发热元件和风机的控制器,所述外壳上设有贯通所述外壳前后的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顶部设有双向导风板,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出风通道的内壁底部并与所述双向导风板相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弧形可前后加热的无风叶取暖器还采用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0006]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风机之间设有风向调节装置。
[0007]所述风向调节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导风板和连杆,两个所述导风板的一端均与所述外壳铰接,所述导风板的另一端均与所述连杆铰接,两个所述导风板之间形成导风
□ O
[0008]所述双向导风板包括两个截面为弧线的弧形导风板,两个所述弧形导风板的凹面分别与所述出风通道的前后两端相对,两个所述弧形导风板的一端相连形成分流凸起。
[0009]所述外壳的横向截面为弧线形,所述外壳的前端为凸面,所述外壳的后端为凹面。
[0010]所述出风通道位于所述外壳前端的端口长度大于所述出风通道位于所述外壳后端的端口长度。
[0011]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外壳底部。
[0012]所述出风通道的两端口部设有防护网。
[0013]所述出风口设有防护网。
[0014]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弧形可前后加热的无风叶取暖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首先,本实用新型采用出风通道出风,安全美观,噪音低,风量大,出风口吹出的风可通过双向导风板实现前后两面出风,散热效率高,适用范围更广;其次,本实用新型通过风向调节装置,可以实现三种出风模式即出风通道只前端出风、只后端出风、双向出风,使用更加方便、灵活;再次,外壳的横向截面为弧线形,不仅美观大方,同时具有暖风分散和暖风聚集的功能;通过风向调节装置将风向调至前端凸面出风时,暖风分散,温度适宜,加热面积大;通过风向调节装置将风向调至后端凹面出风时,暖风聚集,温度提升快,且热效率高;通过风向调节装置将风向前后双向出风时,由于前端和后端的出风风速不同,能够实现加热空间空气对流效应,最终实现本实用新型周围360度加热,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热效率,有利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一。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二。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8]图4是图3中A-A的剖视图。
[001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向出风时的状态图一。
[0020]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向出风时的状态图二。
[0021]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前向出风时的状态图一。
[0022]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前向出风时的状态图二。
[0023]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后向出风时的状态图一。
[0024]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后向出风时的状态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参见图1至图10,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弧形可前后加热的无风叶取暖器3实施例,包括外壳1、设于所述外壳I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11,位于所述外壳I内的发热元件2、风机3、以及控制所述发热元件2和风机3的控制器,所述外壳I上设有贯通所述外壳I前后的出风通道4,所述出风通道4顶部设有双向导风板5,所述出风口 11位于所述出风通道4的内壁底部并与所述双向导风板5相对。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外壳底部。本实用新型采用出风通道4出风,安全美观,噪音低,风量大,出风口 11吹出的风可通过双向导风板5实现前后两面出风,散热效率高,适用范围更广;暖风经出风通道4两端吹出,更加柔和、舒适。
[0026]参见图4至图10,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所述出风口 11与所述风机3之间设有风向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风向调节装置,可以实现三种出风模式即出风通道4只前端出风、只后端出风、双向出风,使用更加方便、灵活。
[0027]参见图4至图10,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所述风向调节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导风板61和连杆62,两个所述导风板61的一端均与所述外壳I铰接,所述导风板61的另一端均与所述连杆62铰接,两个所述导风板61之间形成导风口 63,所述连杆62上设有调节手柄。上述风向调节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生产成本低、操作灵活可靠;当选择出风通道4如纟而出风时,搬动手柄,手柄带动连杆62横向移动,与连杆62较接的导风板61,以导风板61与外壳I的铰接部为中心摆动,使导风板61发生倾斜,使导风口 63与靠近出风通道4前端的弧形导风板51相对,此时暖风经导风口 63吹向与其相对的弧形导风板51,暖风经弧形导风板51导向后,由出风通道4前端吹出;出风通道4后端出风与前端出风同理,此处不再详细赘述;当选择出风通道4双向出风时,调节两个导风板61使导风口 63与分流凸起52相对,暖风经导风口 63吹向分流凸起52分流后,在两个弧形导风板51导向后由出风通道4两端吹出。
[0028]参见图2至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所述双向导风板5包括两个截面为弧线的弧形导风板51,两个所述弧形导风板51的凹面分别与所述出风通道4的前后两端相对,两个所述弧形导风板51的一端相连形成分流凸起52。双向导风板5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生产成本低。
[0029]参见图1至图10,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所述外壳I的横向截面为弧线形,所述外壳I的前端为凸面,所述外壳I的后端为凹面。所述出风通道4位于所述外壳I前端的端口长度大于所述出风通道位于所述外壳I后端的端口长度。本实用新型外壳I采用该种结构,不仅美观大方,同时具有暖风分散和暖风聚集的功能;通过风向调节装置将风向调至前端凸面出风时,暖风分散,温度适宜,加热面积大;通过风向调节装置将风向调至后端凹面出风时,暖风聚集,温度提升快,且热效率高;通过风向调节装置将风向前后双向出风时,由于前端和后端的出风风速不同,能够实现加热空间空气对流效应,最终实现本实用新型周围360度加热,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热效率,有利降低能耗。
[0030]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所述出风通道4的两端口部设有防护网。在出风通道4两端设置防护网,可防止物品置于出风口 11处未及时拿开,导致的出风受阻,热量未及时散出而发生危险。
[0031]参见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所述出风口 11设有防护网7。该结构可直观的看到外壳I上的出风通道4,使外形更加美观大方,富有科技感。
[00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权项】
1.一种弧形可前后加热的无风叶取暖器,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所述外壳内的发热元件、风机、以及控制所述发热元件和风机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贯通所述外壳前后的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顶部设有双向导风板,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出风通道的内壁底部并与所述双向导风板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可前后加热的无风叶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风机之间设有风向调节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弧形可前后加热的无风叶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调节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导风板和连杆,两个所述导风板的一端均与所述外壳铰接,所述导风板的另一端均与所述连杆铰接,两个所述导风板之间形成导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可前后加热的无风叶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导风板包括两个截面为弧线的弧形导风板,两个所述弧形导风板的凹面分别与所述出风通道的前后两端相对,两个所述弧形导风板的一端相连形成分流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弧形可前后加热的无风叶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横向截面为弧线形,所述外壳的前端为凸面,所述外壳的后端为凹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弧形可前后加热的无风叶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位于所述外壳前端的端口长度大于所述出风通道位于所述外壳后端的端口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弧形可前后加热的无风叶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外壳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弧形可前后加热的无风叶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的两端口部设有防护网。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弧形可前后加热的无风叶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设有防护网。
【专利摘要】一种弧形可前后加热的无风叶取暖器,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所述外壳内的发热元件、风机、以及控制所述发热元件和风机的控制器,所述外壳上设有贯通所述外壳前后的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顶部设有双向导风板,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出风通道的内壁底部并与所述双向导风板相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弧形可前后加热的无风叶取暖器的有益效果为:首先,本实用新型采用出风通道出风,安全美观,噪音低,风量大,出风口吹出的风可通过双向导风板实现前后两面出风,散热效率高,适用范围更广;其次,本实用新型通过风向调节装置,可以实现三种出风模式即出风通道只前端出风、只后端出风、双向出风,使用更加方便、灵活。
【IPC分类】F24H9-00, F24H3-04
【公开号】CN204593849
【申请号】CN201520196562
【发明人】姚国宁, 史小杰
【申请人】宁波先锋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