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电两用微热管散热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71171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水电两用微热管散热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水电两用微热管散热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散热器采用的主要加热方式是水暖,特别是运用在生活小区的集中供暖过程中,不仅运行成本低、原料充足,而且供热性能稳定、可靠。但是现有的水暖散热器都是通过水暖管的盘旋布置来增大散热面积,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出现水暖管弯折,形成半封闭的内部空间,造成内部热量淤积,散发不出去,从而导致热量的浪费,散热效果不好。
[0003]并且传统的散热器未配备发热元件,不具备即插即用的自发热能力,必须通过配用锅炉和复杂的管网进行供暖,从而存在着供暖结构复杂、管理麻烦、分房独立采暖困难、费用偏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水电两用微热管散热器,解决热量利用不充分和不能自发热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水电两用微热管散热器,包括散热装置、加热装置、U型保护罩、脚架,所述加热装置和散热装置外侧设置有U型保护罩;所述脚架固定于U型保护罩下方;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水暖管和电暖管;所述散热装置位于所述加热装置上方,并与加热装置接触;所述散热装置具有至少2个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由微热管阵列和支撑架构成;所述散热装置上方设置有底部开口,且只有一个带长边的侧面散热的异形保护罩,所述异形保护罩散热一侧长边焊接有两块成角度向内凹对接的钢板,所述钢板上分别均匀设置有至少I列散热孔。
[0007]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由两块相同的长方形微热管阵列平行正对放置,在对立的较长边分别用支撑架焊接固定,构成长方体形状。
[0008]再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中沿长边方向上均匀设置有一列通热孔。
[0009]再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间隔设置,间隔距离为l-5cm。
[0010]再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中水暖管设置在电暖管上方。
[0011]再进一步的,所述散热装置底部与加热装置的接触面处留有通风间隙。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3]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微热管阵列的结构特点和优良的导热特性,极大地加快了加热装置的热量传导速度,增强了取暖效果。通过在加热装置上设置电暖管和水暖管,既充分利用了热介质,还提供了一种新的采暖方式,即插即用,使电暖和水暖可以结合使用。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散热效率高,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满足不同的采暖需求。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水电两用微热管散热器主视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水电两用微热管散热器侧视图;
[0017]图3为散热片俯视图;
[0018]图4为散热片侧视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1、散热装置;2、加热装置;3、U型保护罩;4、脚架;5、散热片;6、水暖管;7、电暖管;8、微热板阵列;9、支撑架;10、通热孔、11、异形保护罩;12、通风间隙;13、钢板;14、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图4所示,一种新型水电两用微热管散热器,包括散热装置1、加热装置2、U型保护罩3、脚架4,所述加热装置2和散热装置I外侧焊接有U型保护罩3,防止温度过高误碰烫伤;所述脚架4焊接固定于U型保护罩3下方,便于支撑放置;所述加热装置2包括水暖管6和电暖管7 ;所述散热装置I位于所述加热装置2上方,并与加热装置2接触,以保证热量更好的传输;所述散热装置I具有至少2个散热片5 ;所述散热片5由微热管阵列8和支撑架9构成;所述散热装置I上方焊接有底部开口,且只有一个带长边的侧面散热的异形保护罩11,所述异形保护罩11散热一侧长边焊接有两块成角度向内凹对接的钢板13,所述钢板上分别均匀设置有至少I列散热孔14,使热量从一侧喷出,远离墙体,达到保护墙体的目的,并且更加美观。
[0021]如图3所示,所述散热片5由两块相同的长方形微热管阵列8平行正对放置,在对立的较长边分别用支撑架9焊接固定,构成长方体形状。微热管阵列是一种外形为薄板状且导热能力超强的导热管元件,依靠内部工质流动和相变,使其本身的传热效率比同样材质的最佳导热体高出数千倍,主要由铝合金管壳和少量工质组成,包括蒸发段、冷凝段两部分。微热管阵列能够解决利用常规圆形热管必然出现的多次接触热阻,极大提高了当量蒸汽的换热面积与整体的热管的可靠性。每根微细热管内还有强化传热的微翅构造,这样的结构增大了热管直接受热及吸热面积,由于微细热管的水力直径只有1.0毫米左右,管壁承压能力极高,因而不易发生泄漏。此外,该微热管阵列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改变,用它代替常规热管,极大的增大了热传导效率,增强了取暖效果。
[0022]如图4所示,所述支撑架9中沿长边方向上均匀设置有一列通热孔10,便于热量散布到室内。
[0023]具体来说,所述散热片5间隔设置,间隔距离为3cm,避免热量淤积,造成热量损失。
[0024]所述加热装置2中水暖管6设置在电暖管7上方,既充分利用了热介质,还提供了一种新的采暖方式,即插即用,使电暖和水暖可以结合使用,满足不同的采暖需求。
[0025]所述散热装置I底部与加热装置2的接触面处留有通风间隙12,上下方孔洞和间隙与散热片5的长方体结构形成烟囱效应,造成空气加强对流的现象,使热量更加快速的散布到室内。
[0026]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新型水电两用微热管散热器,包括散热装置(I)、加热装置(2)、u型保护罩(3)、脚架(4),所述加热装置(2)和散热装置(I)外侧设置有U型保护罩(3);所述脚架(4)固定于U型保护罩(3)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2)包括水暖管(6)和电暖管(7);所述散热装置(I)位于所述加热装置(2)上方,并与加热装置(2)接触;所述散热装置(I)具有至少2个散热片(5),所述散热片(5)由微热管阵列(8)和支撑架(9)构成;所述散热装置(I)上方设置有底部开口,且只有一个带长边的侧面散热的异形保护罩(11),所述异形保护罩(11)散热一侧长边焊接有两块成角度向内凹对接的钢板(13),所述钢板上分别均匀设置有至少I列散热孔(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电两用微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5)由两块相同的长方形微热管阵列(8)平行正对放置,在正对的较长边分别用支撑架(9)焊接固定,构成长方体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水电两用微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9)中沿长边方向上均匀设置有一列通热孔(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电两用微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5)间隔设置,间隔距离为l_5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电两用微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2)中水暖管(6)设置在电暖管(7)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电两用微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I)底部与加热装置(2)的接触处留有通风间隙(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水电两用微热管散热器,包括散热装置、加热装置、U型保护罩、脚架,所述加热装置和散热装置外侧设置有U型保护罩;所述脚架固定于U型保护罩下方;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水暖管和电暖管;所述散热装置位于所述加热装置上方,并与加热装置接触;所述散热装置具有2至少两个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由微热管阵列和支撑架构成。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微热管阵列的结构特点和优良的导热特性,极大地加快了加热装置的热量传导速度,增强了取暖效果,并且通过在水暖管下加设电暖管,即插即用,使电暖和水暖可以结合使用,安全可靠,散热效率高,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满足不同的采暖需求。
【IPC分类】F24D13/00, F24D19/00
【公开号】CN204880317
【申请号】CN201520531376
【发明人】刘德信
【申请人】刘德信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