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控制器及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93158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散热器、控制器及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散热的散热器,含有该散热器的控制器,以及含有该控制器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0002]变频空调器在运行时,控制器模块中的电力电子元器件会产生大量的热空气,如果不能及时散热,就会导致控制器模块的温度持续升高,影响控制器模块的寿命及安全。因此,为保证变频空调器的控制器模块能够可靠运行,需要控制控制器模块的工作温度。为达到此目的,多种形式的散热器被广泛应用于控制器模块的散热。在各种形式中,以全铝翅片散热器应用最为广泛,它拥有结构紧凑、成本低等优点,同时相对冷媒制冷或其他方式制冷,全铝翅片散热器的安全系数更高。
[0003]但是,全铝翅片散热器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常见的平直通道的全铝翅片散热器由于结构的局限,存在前端散热好,后端散热差的问题,导致控制器模块的温度分布不均。锯齿型通道的全铝翅片散热器虽然散热能力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前端散热好,后端散热差的问题,同时,由于结构的问题,导致空气流过全铝翅片散热器时压降与风阻较大,对性能有较为不利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全铝翅片散热器存在前端散热好,后端散热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保证前后散热能力相一致、温度分布均匀的散热器,含有上述散热器的控制器,以及含有该控制器的空调器。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种散热器,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分为迎风侧和背风侧;
[0006]在所述基板的所述迎风侧上设置有多组迎风散热部,且任意相邻的两组所述迎风散热部对称设置;
[0007]所述迎风散热部包括多对迎风散热片,每对所述迎风散热片呈正八字形排布,且远离所述背风侧的多对所述迎风散热片均呈正八字形分布;
[0008]在所述基板的所述背风侧上设置有多组背风散热部。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风散热部包括多个背风散热片,所述多个背风散热片平行排布;且所述背风散热部中的多个背风散热片的数量从靠近所述迎风侧的一端到远离所述迎风侧的一端逐渐增加。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的两组所述背风散热部中的多个背风散热片呈阶梯状分布。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对所述迎风散热片的八字形的角度为30°?75°。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迎风散热片的两端圆滑过渡;
[0013]所述背风散热片的两端的尺寸不相等,且所述背风散热片的两端圆滑过渡。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风散热片的尺寸较大端朝向所述迎风侧。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组所述迎风散热部中的任意相邻的两对所述迎风散热片之间的距离相等;
[0016]每组所述背风散热部中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背风散热片之间的距离相等。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的两组所述迎风散热部之间的距离相等;
[0018]任意相邻的两组所述背风散热部之间的距离相等。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风散热部的截面面积占所述基板的背风侧的面积的40%?85% ;
[0020]所述迎风散热部的截面面积占所述基板的迎风侧的面积的30%?70%。
[0021]还涉及一种控制器,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特征所述的散热器。
[0022]还涉及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述技术特征所述的控制器。
[00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4]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控制器及空调器,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在基板的迎风侧上设置呈八字形分布的迎风散热片,利用任意相邻的两个迎风散热片之间宽度的快速变化,使得热空气在该范围宽度内的流速快速变化,流场更加复杂,从而破坏边界层的初期发展,在保证迎风侧散热的前提下,提高了背风侧的散热能力,使得散热器的迎风侧与背风侧的散热能力相当,保证散热器上的温度能够均匀分布,提高控制器的散热能力,保证空调器可靠运行。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散热器的主视图;
[0026]其中:
[0027]100-散热器;
[0028]110-基板;111-迎风侧;112-背风侧;
[0029]120-迎风散热片;
[0030]130-背风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控制器及空调器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32]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散热器100,包括基板110,基板110分为迎风侧111和背风侧112,在基板110的迎风侧111上设置有多组迎风散热部,在基板110的背风侧112上设置有多组背风散热部。零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100排出。迎风散热部和背风散热部能够起到引导气流的作用,热空气从基板110的迎风侧111进入到散热器100中,通过迎风散热部将热空气引入,并将热空气输送至背风散热部,再通过背风散热部将热空气引出,从而实现散热器100的散热功能。在本实用新型中,多组是指两组及两组以上。数量较多的迎风散热部和背风散热部能够起到较好的散热效果,但是过多的迎风散热部和背风散热部与热空气相接触会产生风阻,反而会影响散热器100的散热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迎风散热部的数量为两组,背风散热部的数量为三组。
[0033]迎风散热部包括多对迎风散热片120,每对迎风散热片120呈正八字形排布,且任意相邻的两组迎风散热部对称设置,且远离所述背风侧112的一端的迎风散热部中的多对迎风散热片120均呈正八字形分布。也就是,一组迎风散热部中的每对迎风散热片120均呈正八字形分布,与其相邻的任意一组中的每对迎风散热片120均呈倒八字形分布,且在基板110的迎风侧111的边缘位置的一组迎风散热部中的多对迎风散热片120均呈正八字形分布,这样其中一组中的一对迎风散热片120和与其相邻的任意一组的对应位置处的迎风散热片120形成类似于X形。
[0034]每对八字形分布的迎风散热片120的八字形顶部存在预设距离,以保证热空气能够通过该预设距离从迎风侧111流到背风侧112。热空气流动处为流通通道,呈正八字形分布的迎风散热片120和呈倒八字形的分布的迎风散热片120的流通通道为由宽变窄,再由窄变宽。这样散热器100在工作时,热空气依次通过呈正八字形分布的迎风散热片120和呈倒八字形的分布的迎风散热片120,利用流通通道宽度的快速变化,使得热空气在该宽度变化范围内的流速发生快速变化,进而导致流场更加复杂,从而破坏边界层的初期发展,在保证迎风侧111散热能力的前提下,提高了背风侧112的散热能力。
[0035]在本实施例中,每组迎风散热部中的迎风散热片120的数量均为八对。热空气沿图1所示的箭头方向流动。当热空气进入到迎风侧111所在区域时,在呈正八字形分布的每对迎风散热片120之间,热空气的流通通道宽度先减小(由宽变窄)后增大(由窄变宽),热空气的流速先增大后减小;在呈正八字形分布的任意相邻的两对迎风散热片120之间,热空气的流通通道宽度先增大(由窄变宽)后减小(由宽变窄),热空气的流速先减小后增大。由于流通通道的面积的大幅变化,导致热空气在迎风侧111内的流速产生突变,从而产生了纵向涡流,增强了热空气在流动过程中的扰动,破坏了边界层发展,强化了迎风侧111的散热能力,也为保证背风侧112的散热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0036]目前,变频空调器在运行时,控制器模块中的电力电子元器件会产生大量的热空气,如果不能及时散热,就会导致控制器模块的温度持续升高,影响控制器模块的寿命及安全。采用全铝翅片散热器能够起到一定的散热效果。但是,全铝翅片散热器还存在着前端散热好,后端散热差的问题,导致控制器模块的温度分布不均。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100通过在基板110的迎风侧111上设置多组迎风散热部和背风侧112上设置多组背风散热部,迎风散热部中的多对迎风散热片120呈八字形分布。热空气在迎风侧111的流通通道的宽度为由宽到窄,再由窄到宽,热空气在通过迎风侧111时,热空气的速度会发生大幅变化,这样能够保证迎风侧111的散热能力,同时还能够提高背风侧112的散热能力。
[0037]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背风散热部包括多个背风散热片130,多个背风散热片130平行排布,且背风散热部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