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热载体炉紧急保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13910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有机热载体炉紧急保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机热载体炉紧急保护系统,属于加热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有机热载体炉在正常运行时,如果遇到突然停电、紧急停炉等情况,应立即对锅炉内有机热载体介质进行降温处理,防止炉内介质超温碳化而变质。目前,当遇到突发事件停炉时,通常将冷油置换阀打开,利用高位槽的冷油对炉内热油进行替换,或者打开应急油栗让介质在炉内循环,但两种模式不能有效的控制有机热载体介质温度的升高,往往造成炉内介质超温变质,起不到对热载体介质有效的紧急保护作用。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机热载体炉紧急保护系统,它能有效对介质进行降温,防止介质高温变质。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机热载体炉紧急保护系统,它包括介质回路、冷却水通路和介质冷却罐,冷却水通路与介质冷却罐相连通,并向介质冷却罐中注入冷却水,介质回路包括一段盘管,盘管固定安装在介质冷却罐中,以使流经盘管的介质与介质冷却罐中注入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所述的介质回路的进口端管路中安装有油栗,所述的冷却水通路的管路中安装有补水电动阀。
[0005]进一步为了控制盘管的单向流入性,所述的油栗通过单向阀与盘管的进口相连通,盘管进口端管路中设置盘管阀门。
[0006]进一步为了对介质进行过滤,所述的油栗的进口端管路与过滤器连通。
[0007]进一步为了将介质回路与有机热载体炉分开,所述的介质回路的进、出口端管路上分别设有介质回路进口阀门和介质回路出口阀门,介质回路进口管路与有机热载体炉的出口相连通,介质回路出口管路与有机热载体炉的进口相连通,共同形成介质循环回路。
[0008]进一步为了自动启动补水电动阀,所述的补水电动阀与PLC自动控制系统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的介质冷却罐的上部设有冷却罐进口,冷却罐进口与冷却水通路的出口相连通,介质冷却罐的下部设有用于排出冷却水的冷却罐出口。
[0010]进一步为了保证介质冷却罐水位安全,所述的介质冷却罐上设有一安全出口,当介质冷却罐中冷却水的水位到达安全高度时,冷却水可从安全出口流出。
[0011]进一步为了增加安全性,保证正常运行,所述的补水电动阀与一手动阀门并联。
[0012]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I)补水电动阀向介质冷却罐注入冷却水,油栗将有机热载体炉内高温的介质强制输入至介质冷却罐中,与介质冷却罐内冷却水进行高强度换热,使介质快速冷却,防止介质高温变质;
[0014]2)补水电动阀配置了 PLC自动控制系统,当紧急保护系统开启时,补水电动阀能自动开启;
[0015]3)有机热载体炉正常运行时,介质冷却罐中的冷却水通过冷却罐出口全部排空,能够防止冷却罐内的盘管因长期浸泡在冷却水中,而产生盘管氧腐蚀,避免盘管泄露,造成有机热载体进入水中;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有机热载体炉紧急保护系统的结构框图;
[0017]图中,1、有机热载体炉,1-1、有机热载体炉出口阀门,1-2、有机热载体炉进口阀门,2、有机热载体炉的进口,3、介质回路进口阀门,4、过滤器,5、油栗,6、单向阀,7、盘管阀门,8、介质冷却罐,9、介质回路出口阀门,1、盘管,11、有机热载体炉的出口,12、PLC自动控制系统,13、补水电动阀,14、手动阀门,15、冷却罐出口阀门,16、放空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如图1所示,一种有机热载体炉紧急保护系统,它包括介质回路、冷却水通路和介质冷却罐8,冷却水通路与介质冷却罐8相连通,并向介质冷却罐8中注入冷却水,介质回路包括一段盘管10,盘管10固定安装在介质冷却罐8中,以使流经盘管10的介质与介质冷却罐8中注入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介质回路的进口端管路中安装有柴油发电机驱动的油栗5,能过独立电源启动,冷却水通路的管路中安装有补水电动阀13,并与厂区消防水管网相连。
[0020]如图1所示,油栗5通过单向阀6与盘管10的进口相连通,盘管10进口端管路中设置盘管阀门7。
[0021]如图1所示,油栗5的进口端管路与过滤器4相连通。
[0022]如图1所示,介质回路的进、出口端管路上分别设有介质回路进口阀门3和介质回路出口阀门9,介质回路进口管路与有机热载体炉的出口 11相连通,介质回路出口管路与有机热载体炉的进口 2相连通,共同形成介质循环回路。
[0023]如图1所示,有机热载体炉I的出口处设置有机热载体炉出口阀门1-1,其进口处设置有机热载体炉进口阀门1-2,能够独立地向有机热载体炉I内加入或排出介质。
[0024]如图1所示,补水电动阀13与PLC自动控制系统12连接。
[0025]如图1所示,介质冷却罐8的上部设有冷却罐进口,冷却罐进口与冷却水通路的出口相连通,介质冷却罐8的下部设有用于排出冷却水的冷却罐出口,冷却罐出口处安装有冷却罐出口阀门15。
[0026]如图1所示,介质冷却罐8上设有安全出口,当介质冷却罐8中冷却水的水位到达安全高度时,冷却水可从安全出口流出。
[0027]如图1所示,补水电动阀13与手动阀门14并联。
[0028]如图1所示,介质冷却罐8的顶端安装放空管16。
[00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0]当遇到突然停电、紧急停炉等紧急情况,将有机热载体炉出口阀门1-1和有机热载体炉进口阀门1-2关闭,同时打开介质回路进口阀门3和介质回路出口阀门9,柴油发电机驱动的油栗5启动,将有机热载体炉I内高温的介质引到介质冷却罐8中;介质冷却罐8与冷却水通路相连通,冷却水通路接入厂区消防水管网,补水电动阀13自动开启,向介质冷却罐8注入冷却水,也可打开备用的手动阀门14,利用厂区消防水管网的消防水压力,快速给介质冷却罐补水;介质在介质冷却罐8内的盘管10内循环流动,并与盘管10外的冷却水发生热交换,从而使介质温度降低,冷却水温度升高;冷却后的介质通过介质回路出口阀门9回流到有机热载体炉1,再次通过介质回路进口阀门3、油栗5进入介质冷却罐8进行冷却,热介质周而复始进行循环,直到介质温度降至安全允许温度以下,油栗5自动停止运行,介质冷却罐8中的冷却水通过冷却罐出口阀门15排入污水沟中,有机热载体紧急保护结束。
[0031]本实用新型能够使有机热载体炉I内的介质快速冷却,对介质进行紧急保护;补水电动阀13配置了 PLC自动控制系统12,当紧急保护系统开启时,补水电动阀13能自动开启;有机热载体炉I正常运行时,介质冷却罐8中的冷却水通过冷却罐出口全部排空,能够防止冷却罐内的盘管因长期浸泡在冷却水中,而产生盘管10的氧腐蚀,避免盘管10泄露,造成有机热载体介质进入水中。
[0032]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有机热载体炉紧急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介质回路、冷却水通路和介质冷却罐(8),冷却水通路与介质冷却罐⑶相连通,并向介质冷却罐⑶中注入冷却水,介质回路包括一段盘管(10),盘管(10)固定安装在介质冷却罐(8)中,以使流经盘管(10)的介质与介质冷却罐(8)中注入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所述的介质回路的进口端管路中安装有油栗(5),所述的冷却水通路的管路中安装有补水电动阀(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热载体炉紧急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栗(5)通过单向阀(6)与盘管(10)的进口相连通,盘管(10)进口端管路中设置盘管阀门(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热载体炉紧急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栗(5)的进口端管路与过滤器(4)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有机热载体炉紧急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质回路的进、出口端管路上分别设有介质回路进口阀门(3)和介质回路出口阀门(9),介质回路进口管路与有机热载体炉的出口(2)相连通,介质回路出口管路与有机热载体炉的进口(11)相连通,共同形成介质循环回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热载体炉紧急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水电动阀(13)与PLC自动控制系统(12)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有机热载体炉紧急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质冷却罐(8)的上部设有冷却罐进口,冷却罐进口与冷却水通路的出口相连通,介质冷却罐(8)的下部设有用于排出冷却水的冷却罐出口,冷却罐出口处安装有冷却罐出口阀门(15)。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有机热载体炉紧急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质冷却罐(8)上设有安全出口,当介质冷却罐(8)中冷却水的水位到达安全高度时,冷却水可从安全出口流出。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热载体炉紧急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水电动阀(13)与一手动阀门(14)并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机热载体炉紧急保护系统,它包括介质回路、冷却水通路和介质冷却罐,冷却水通路与介质冷却罐相连通,并向介质冷却罐中注入冷却水,介质回路包括一段盘管,盘管固定安装在介质冷却罐中,以使流经盘管的介质与介质冷却罐中注入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所述的介质回路的进口端管路中安装有油泵,所述的冷却水通路的管路中安装有补水电动阀。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对介质进行降温,防止介质高温变质。
【IPC分类】F24H9/20
【公开号】CN204923472
【申请号】CN201520646235
【发明人】韦隽, 朱帅, 韩寿平
【申请人】常州联合锅炉容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