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及地表水源热泵组合式换热器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14415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污水及地表水源热泵组合式换热器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换热装置及其系统,特别是设及一种污水及地表水源热累组 合式换热器及其系统,属于节能与环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的污水及地表水源热累空调系统主要采用污水或地表水源通过中间换热器 换热给中介水的间接式形式。但由于污水或地表水源含杂质较多,采用一般的换热器极易 发生堵塞、腐蚀和结垢,不但影响运行而且降低换热效率。由于存在运一技术上的问题,污 水及地表水源热累空调系统通常的作法是在换热器前加防阻塞过滤装置,但防阻塞过滤装 置存在混水和堵塞问题,而且部分毛发和絮状物无法过滤掉,运样系统不但效率低而且还 存在阻塞热累换热器的问题。
[0003] 发明专利化2007101445229污水及地表水源热累流道式换热系统,采用矩形宽流 道式换热结构成功解决了换热器的阻塞问题,但此系统装置存在体积庞大,加工、运输和布 置困难问题。
[0004] 实用新型专利201020553141. 3污水及地表水源热累杨通型换热装置及其系统和 实用新型专利201020553346. 1污水及地表水源热累大口径换热装置及其系统,采用管道 式换热结构也解决了换热器的阻塞问题,但也存在体积庞大,运输和布置困难问题;还存在 相邻隔板侧中介水相互传热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 理,能采用污水及地表水源热累组合式换热器及其系统。
[0006] 本实用新型解决W上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及地表水源热累组 合式换热器及其系统,包括外壳体、左封板、右封板、内横隔板、内纵隔板、污水入口、污水出 口、中介水入口、中介水出口、多个圆管换热管排和管排连板,所述多个圆管换热管排和管 排连板自上而下侧面固定在外壳体内,两端和内纵隔板封闭成内外壳区,外壳体外壳区外 端加左右封板密封,外壳体外壳区加内横隔板依次分隔,左侧外壳区分隔成单排圆管换热 管排、双排圆管换热管排和单排圆管换热管排,右侧外壳区分隔成两层双排圆管换热管排, 污水入口和外壳体外壳区上端左侧连接,中介水出口和外壳体内壳区左侧上端连接,污水 出口和外壳体外壳区下端左侧连接,中介水入口和外壳体内壳区右侧下端连接。
[0007] 所述污水及地表水源热累组合式换热器污水换热管排采用0日3~108MM无缝钢 管,壁厚3~10MM。
[0008] 所述污水及地表水源热累组合式换热器根据机房高度可W上下多台组合,第二台 换热器和第一台换热器结构相同,第二台换热器倒过来放置,使原换热器上部的污水入口 和中介水出口变为换热器下部的污水出口和中介水入口,原换热器下部的污水出口和中介 水入口变为换热器上部的污水入口和中介水出口,第一台和第二台换热器组合是将第一台 换热器污水左下侧出口和中介水右下侧入口和第二台换热器左上侧污水入口和右上侧中 介水出口相连,第二台和第n台组合是将第二台换热器左下侧污水出口和中介水入口和第 n台换热器左上侧污水入口和中介水出口相连,依次类推。
[0009] 所述污水及地表水源热累组合式换热器还可根据换热负荷大小并联安装。
[0010] 所述污水及地表水源热累组合式换热器及其系统,它由污水或地表水干渠、污水 累坑、潜污累、中介水箱、中介水累、第一组污水换热器、第n组污水换热器和水源热累组 成,污水累坑通过供水管道连接到污水或地表水干渠上游;潜污累放在污水累坑内,潜污累 出口和第一组污水换热器及第n组污水换热器的污水入口管道相连,出口管道连到污水或 地表水干渠下游;第一组污水换热器及第n组污水换热器的中介水出口管道和中介水累入 口相连,出口管道和水源热累中介水入口相连;水源热累中介水出口管道和第一组污水换 热器及第n组污水换热器的中介水入口管道相连;中介水箱管道和中介水累入口管道相 连。
[0011] 工作原理是:污水或地表水干渠中的含有杂质的污水或地表水由管道引到累坑 内,通过累坑内的潜污累提取后,由第一组污水换热器上部污水入口进入到第一组污水换 热器外壳体外壳区,然后由上至下顺次进入到污水管排,最后由第一组污水换热器下部污 水出口流出,顺次进入到第二组到第n组污水换热器,最后由最下面污水换热器下部污水 出口流出,排到室外污水或地表水干渠下游;中介水由最下面污水换热器下部中介水入口 进入到污水换热器内壳体污水管排之间中介水通道,自下而上依次顺流,由此组污水换热 器上部中介水出口依次流入上面污水换热器,最后由最上面污水换热器上部中介水出口流 出,然后经中介水累提升进入水源热累换热,冬季水源热累通过中介水和污水换热,吸收污 水中的热量,夏季水源热累通过中介水和污水换热,吸收污水中的冷量。
[0012] 本实用新型技术特点是,采用污水换热器可W根据热累换热负荷自由组合,解决 污水换热器体型巨大,搬运困难的难题。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A-A侧视图;
[001引 图3为B-B侧视图;
[001引 图4为C-C剖视图;
[0017] 图5为G-G剖视图;
[001引 图6为D-D剖视图;
[001引图7为E-E剖视图;
[0020] 图8为F-F剖视图;
[0021]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0022]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外壳体,2、换热管排,3、左封板,4、右封板,5、管排连板,6、内左横隔板,7、 内右横隔板,8、连通口,9、污水入口,10、中介水出口,11、污水出口,12、中介水入口,13、内 左纵隔板,14、内右纵隔板,15、污水或地表水干渠,16、污水累坑,17、潜污累,18、中介水箱, 19、中介水累,20、第一台污水换热器,21、第n台污水换热器,22、第一组污水换热器,23、第 n组污水换热器,24、水源热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5] 实施例1
[0026] 如附图1~8所示,该实用新型污水及地表水源热累组合式换热器及其系统由外 壳体1、换热管排2、左封板3、右封板4、管排连板5、内左横隔板6、内右横隔板7、连通口 8、 污水入口 9、中介水出口 10、污水出口 11、中介水入口 12、内左纵隔板13、内右纵隔板14、污 水或地表水干渠15、污水累坑16、潜污累17、中介水箱18、中介水累19、第一台污水换热器 20、第n台污水换热器21、第一组污水换热器22、第n组污水换热器23、水源热累24组成; 多个换热管排2和管排连板5自上而下侧面固定在外壳体1内,两端和内左横隔板6及内 右横隔板7封闭成内外壳区,外壳体外壳区外端加左封板3和右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