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分布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56221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流体分布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流体分布器,尤指一种透过多个导流通道分散待散热或吸热流体以提高热交换效率的流体分布器。
【背景技术】
[0002]—般空调设备、汽机车、锅炉系统或冷冻装置等设备皆会设置有一热交换系统,以透过所述热交换系统令两种或是多种不同温度的流体(如气体或液体)彼此交换热能,而得到高温流体或低温流体。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487797号的一种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可做为一冷凝器使用,所述冷凝器具有一第一集流箱、一第二集流箱、多个热交换管、多个波形闸片、一入口管以及一出口管。所述冷凝器于实际应用时,将一第一流体(例如液体)经所述入口管进入所述第一集流箱,并从所述多个热交换管流至所述第二集流箱,进而由所述出口管流出。另一方面,于实施过程中,一第二流体(例如气体)朝所述多个波形闸片流入,并透过所述多个波形闸片与所述第一流体交换热能,藉此使所述出口管流出高温或低温的第一流体。
[0003]再者,如中国专利第CN 103575158A号揭露了一种均化设备,其包含一主体与一流动控制设备。所述主体具有一流体流动通道,所述流体流动通道二侧形成有一导流入口以及一导流出口。所述流动控制设备被装设于所述导流入口,所述流动控制设备包含一朝所述导流入口渐缩的集管以及多个设置于所述集管内侧面的流动控制叶片,而所述多个流动控制叶片是朝向所述导流入口螺旋延伸。所述均化设备于实际使用时是透过所述多个流动控制叶片将所述第二流体集中于所述流体流动通道内,使所述第二流体由所述导流出口输出至所述多个热交换器时,与所述第一流体进行热交换动作。
[0004]然而,前述专利案中所述多个热交换器组合所形成的面积大于所述导流出口区域,实际上仅会令所述第二流体受所述多个流动控制叶片的导引集中,而仅朝所述多个波形闸片相对所述导流出口的区域流动,如此一来,位于周围的部分所述热交换器并不会与所述第二流体接触,并造成周围部分的所述热交换器无法与所述第二流体产生热交换动作,令所述热交换器整体的使用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实施方式中流体无法分散投向热交换装置而导致使用效率低的问题。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体分布器,装配于一热交换系统,所述热交换系统依序包含有一导入段、一热交换段以及一导出段,且所述热交换系统于所述导入段的径向截面积小于所述热交换段的径向截面积,并于所述热交换段装配有一内部供一第一流体流动的热交换装置,所述流体分布器的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分布器装配于所述导入段与所述热交换段之间,并由多个第一导流板及多个第二导流板组构而成,每一所述第一导流板以一第一方向依序间隔排列,每一所述第二导流板则以一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依序间隔排列而与所述多个第一导流板相交,所述多个第一导流板与所述多个第二导流板交错形成多个呈格状的导流通道,且每一所述导流通道的径向截面积由所述导入段朝所述热交换段方向逐渐变大,以藉每一所述导流通道分散自所述导入段进入的一第二流体,令所述第二流体分散后输出至所述热交换装置。
[0007]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系统以所述导入段、所述热交换段以及所述导出段的中心连接界定出一中心线,所述导入段的径向横切面与所述热交换段的径向横切面相互平行,而每一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每一所述第二导流板交错形成一以所述中心线为对称轴的对称结构。
[0008]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于所述第二方向。
[0009]于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导流板分别具有一面向所述导入段的第一导入边以及一面向所述热交换段的第一导出边,而每一所述第二导流板具有一面向所述导入段的第二导入边以及一面向所述热交换段的第二导出边,每一所述第一导入边的二端点与每一所述第二导入边的二端点分别是邻接所述导入段周边,而每一所述第一导出边的二端点以及每一所述第二导出边的二端点邻接于所述热交换段周边。
[0010]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出边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一导入边的长度,而所述第二导出边的长度亦长于所述第二导入边的长度。
[0011]于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导出边以及每一所述第二导出边分别接触所述热交换装置面向所述导入段的一表面。
[0012]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系统包含一设于所述导入段与所述热交换段之间的导流罩,每一所述第一导流板分别具有二由所述第一导入边二端点延伸至所述第一导出边二端点并与所述导流罩内侧面接触的第一斜向侧边,而每一所述第二导流板分别具有二由所述第二导入边二端点延伸至所述第二导出边二端点并与所述导流罩内侧面接触的第二斜向侧边。
[0013]于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导流板的所述第一导入边对应所述中心线位置开设有一第一缺口,而每一所述第二导流板的所述第二导入边对应所述中心线位置亦开设有一第二缺口。
[0014]于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缺口的深度分别不超过所述第一导流板高度的一半,每一所述第二缺口的深度分别不超过所述第二导流板高度的一半。
[0015]于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导入边更于所述第一缺口二侧分别延伸设置有一第一切口,而每一所述第二导入边亦于所述第二缺口二侧分别延伸设置有一第二切口。
[0016]透过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式,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0017]本实用新型令所述多个第一导流板以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列,而所述多个第二导流板则以所述第二方向间隔排列,使得所述多个第一导流板与所述多个第二导流板交错形成所述多个导流通道。据此,以令所述热交换系统于使用过程中,一第一流体是于所述热交换装置内部流动,而一温度较所述第一流体高或低的第二流体则是经所述导入段导引而朝向所述热交换装置流动,如此,所述第二流体会受所述多个导流通道的导引分散流动至所述热交换装置,令所述热交换装置的表面均可接受到所述第二流体,避免所述第二流体仅投向所述热交换装置单一位置,而导致热交换器使用效率低的问题。
[001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0019]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0020]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0021]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0022]图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0023]图5,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0024]图6,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6]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体分布器1,应用于一热交换系统,所述热交换系统包含一导入段21、一热交换段22以及一导出段23。所述导入段21可以被设计成一圆管、一方管或一三角管等规则管体或非规则管体,并可供与其形状对应的一管材(本图未示)对接。所述热交换段22装配有一热交换装置24,且所述热交换装置24可由单一或多个板式热交换器所组成。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装置24具有至少一流入口、多个热交换管以及至少一流出口组构而成,所述热交换装置24得令一第一流体经所述流入口,经过所述多个热交换管,最后从所述流出口流出。又,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系统以所述导入段21、所述热交换段22以及所述导出段23的中心连接界定出一中心线26 (如图4所示),所述导入段21的径向横切面与所述热交换段22的径向横切面相互平行,且所述热交换系统于所述导入段21的径向截面积小于所述热交换段22的径向截面积,再者,所述热交换系统更包含一设于所述导入段21与所述热交换段22之间的导流罩25,且所述导流罩25可依本实用新型所述热交换系统型态作相应形状的设计。
[0027]进一步地,所述流体分布器1被装配于所述导入段21以及所述热交换段22之间,所述流体分布器1包含多个第一导流板11以及多个第二导流板12。每一所述第一导流板11以一第一方向依序间隔排列,而每一所述第二导流板12以一第二方向依序间隔排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更得正交于所述第二方向。藉此,本实用新型令每一所述导流板11与每一所述第二导流板12交错形成有多个呈格状的导流通道13,且每一所述导流通道13的径向截面积由所述导入段21朝所述热交换段22方向逐渐变大。
[0028]具体来说,请参阅图3及图4,每一所述第一导流板11分别具有一面向所述导入段21的第一导入边111以及一面向所述热交换段22的第一导出边112,而每一所述第二导流板12分别具有一面向所述导入段21的第二导入边121以及一面向所述热交换段22的第二导出边122。于一实施例中,如图3及图5所示,每一所述第一导入边111的二端点与每一所述第二导入边121的二端点分别是邻接所述导入段21周边,而每一所述第一导出边112的二端点以及每一所述第二导出边122的二端点邻接于所述热交换段22周边。进一步地,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出边112的长度可长于所述第一导入边111的长度,而所述第二导出边122的长度可长于所述第二导入边121的长度。
[0029]承上,复请参阅图1至图4,每一所述第一导出边112以及每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