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26822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均为长条状,使用贯流风机和折弯式蒸发器进行送风。该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不仅容易出现外观视觉审美疲劳,而且折弯式蒸发器换热后的风直接在内部贯流风机的作用下从出风口吹出,所吹出的风全部是热交换风。这种空调送风的一个缺点是由于送出的风全部是热交换风,风量较少,室内风循环速度慢;另一个缺点是送出的风不够柔和,尤其是在制冷模式下,所吹出的凉风直接吹到用户身上,用户感觉不舒适。
[0003]此外,由于现有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均为长条状,不仅体积大,占用的安装空间大,而且不够美观,不能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新颖的空调室内机,其不仅能送出风量大,且能够吹出温度适宜的柔和混合风,以提高使用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时空间空气的流动性和调温性。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在左右方向(垂直于离心风机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引导气流方向。
[000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体积小、外观漂亮的空调室内机。
[0007]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
[0008]壳体,其具有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和出风口;
[0009]离心风机,设置于壳体内,其旋转轴线或该旋转轴线的延长线从第一进风口中穿过,且配置成促使气流从第一进风口向出风口流动;
[0010]换热器,其至少部分换热区段呈平板状,至少部分换热区段垂直于离心风机的旋转轴线,且位于离心风机和第一进风口之间;
[0011]引流导风装置,设置于壳体内出风口处,配置成将来自离心风机的气流与来自第二进风口的气流导入其内以进行混合,且使混合后的气流以在平行于离心风机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具有速度分量的方式从出风口吹送出;以及
[0012]多个导风片,沿垂直于离心风机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平行间隔地设置于离心风机的叶轮和引流导风装置之间,配置成在垂直于离心风机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调整进入引流导风装置的气流的流向。
[0013]可选地,每个导风片绕一平行于离心风机的旋转轴线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于叶轮和引流导风装置之间。
[0014]可选地,引流导风装置包括至少三个导风圈;至少三个导风圈在第二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依次设置,且至少三个导风圈的中央圈孔相互连通,以形成贯通风道,贯通风道连通第二进风口和出风口;
[0015]每两个相邻的导风圈之间形成连通离心风机和贯通风道的热交换风风道,以将来自离心风机的气流引导至贯通风道与来自第二进风口的气流混合。
[0016]可选地,每个导风片横跨引流导风装置的所有热交换风风道。
[0017]可选地,部分或全部导风片中每个导风片开设有至少一个让位缺口,以使位于中间的至少一个导风圈分别插入一个让位缺口。
[0018]可选地,该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联动杆,在沿其长度方向的不同部位处依次可转动地安装于多个导风片;和驱动装置,配置成驱动多个导风片进行转动。
[0019]可选地,第一进风口设置于壳体的前侧上部或后侧上部;第二进风口设置于壳体的后侧下部;出风口设置于壳体的前侧下部。
[0020]可选地,壳体包括:后壳,具有下部开设有第二进风口的后壁,以及从后壁内表面向前延伸以限定容装离心风机和引流导风装置的容纳空间的容纳腔壁;离心风机安装于容纳空间的上部,引流导风装置安装于容纳空间的下部;和前面板,安装于后壳的前向开口处,其上部开设有第一进风口,下部开设有出风口。
[0021]可选地,引流导风装置还包括风道壁,其与离心风机的蜗壳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单独地或与壳体共同限定出导流风道,以使来自离心风机的气流全部从热交换风风道进入贯通风道。
[0022]可选地,蜗壳包括前侧蜗壳,设置于容纳空间的前向开口处,其上开设有离心风机的进风口;风道壁包括前侧风道壁,设置于容纳空间的前向开口处;且每个导风片可转动地安装于前侧风道壁或前侧蜗壳。
[0023]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由于具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且采用离心风机和引流导风装置,不仅送风量大、使室内风循环速度快、换热效率高等优点,而且能够使非热交换风与经过热交换后的热交换风进行混合,增大了该空调室内机的整体进风量,加快了室内空气的流动,进一步提高了室内空气的整体均匀性。这样的混合空气较为柔和,吹到用户身上会感觉更加舒适,提高了用户舒适性体验效果。另外,也可使该空调室内机的体积更小,不仅便于安装、移动,而且能够制作成各种各样、外观漂亮的室内机。
[0024]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由于叶轮和引流导风装置之间具有多个导风片,可在垂直于所述离心风机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调整进入引流导风装置的气流的流向,从而能够增大蜗壳风道的出风角度,便于将气流分散或者根据需要控制气流方向,加快室内空气的流动。而且,也可通过多个导风片对进入引流导风装置的气流方向的调整,来使流出出风口的气流流向在左右方向上且在一定程度上可调。
[0025]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26]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0027]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结构图;
[0028]图2是图1所不空调室内机的不意性#1』视图;
[0029]图3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爆炸图;
[0030]图4是图1所不空调室内机的不意性局部结构图;
[0031]图5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的局部结构的示意性分解图;
[0032]图6是图1所不空调室内机另一视角的不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可包括壳体20、离心风机30、换热器40和引流导风装置50。壳体20可具有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和出风口。离心风机30可具有叶轮31和蜗壳32,设置于壳体20内,其旋转轴线或该旋转轴线的延长线从第一进风口中穿过,以使其进风口朝向第一进风口,且配置成促使气流从第一进风口向出风口流动。
[0034]换热器40的至少部分换热区段呈平板状,至少部分换热区段垂直于离心风机30的旋转轴线,且位于离心风机30和第一进风口之间。具体地,换热器40为一个板式换热器;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换热器40包括多个板式换热器,多个板式换热器沿垂直于离心风机30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依次设置,且多个板式换热器相互并联。
[0035]引流导风装置50可设置于壳体20内所述出风口处,配置成将来自离心风机30的气流(即来自第一进风口并经由换热器40换热后的气流)与来自第二进风口的气流导入其内以进行混合,且使混合后的气流以在平行于离心风机30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具有速度分量的方式从出风口吹送出。
[0036]离心风机30和平板状的换热器40不仅显著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送风量,加快了室内风循环速度,且提高了换热器40与空气的换热效率;也可使该空调室内机的体积更小,便于空调室内机的安装、移动;而且也可方便地加工制作成各种各样、外观漂亮的空调室内机,例如,壳体20在一垂直于离心风机30的旋转轴线的平面内的投影为圆形或椭圆形,使得整个空调室内机外形独特美观,完全不同于现有长条状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审美需求。在这里需要的注意的是,一些壳体20在一垂直于其轴线的平面内的投影为近似圆形,也应当属于圆形的特殊形式,即属于本实用新型构思的一种。引流导风装置50可使该空调室内机吹出的风更加柔和。
[0037]特别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还可包括多个导风片60,以调整进入引流导风装置50的气流的流向,即调整引流导风装置50的进风方向,也即调整流出离心风机30的气流的流向。具体地,多个导风片60沿垂直于离心风机30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平行间隔地设置于叶轮31和引流导风装置50之间,配置成在垂直于离心风机30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调整进入引流导风装置50的气流的流向。这里设置于叶轮31和引流导风装置50之间也可包括设置于引流导风装置50的进口处或设置于引流导风装置50的进口内,也用于调整进入引流导风装置50内的气流的流向的情况。
[0038]例如,第一进风口设置于壳体20的前侧上部或后侧上部。第二进风口设置于壳体20的后侧下部。出风口设置于壳体20的前侧下部。如图3和图4所示,每个导风片60绕一平行于离心风机30的旋转轴线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于叶轮31和引流导风装置50之间,也就是说,每个导风片60绕一水平纵向轴线可转动地安装于叶轮31和引流导风装置50之间,以在左右方向上(横向方向上)调整进入弓I流导风装置50的气流的流向。该空调室内机可增大蜗壳风道的出风角度,便于将气流分散或者根据需要控制气流方向,加快室内空气的流动。而且,也可通过多个导风片60对进入引流导风装置50的气流方向的调整,来使流出出风口的气流流向在左右方向上且在一定程度上可调。
[003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进一步地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该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联动杆71和驱动装置72。联动杆71在沿其长度方向的不同部位处依次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多个导风片60。驱动装置72配置成驱动所述多个导风片60进行转动。例如,驱动装置72可为步进电机,直接驱动一个导风片60转动,使该导风片60带动其他的导风片60转动。再例如,驱动装置72可包括步进电机和连杆,连杆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和联动杆71的一端。
[004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