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移动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45231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移动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灶,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移动灶。
【背景技术】
[0002]炉具的总称,指用以烹饪的供热设备,分固定和可移动两类;固定炉灶,有土灶和砖灶两种,灶身由灶门、灶膛、灶台、灶眼及烟筒等组成,多以柴草为燃料,是古代烹饪的主要炉具。可移动灶个体较小,多以陶或金属制成。在新石器时代已有陶制的炉与连釜灶等。现有的炉灶不办法移动,且生火效率低,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通过移动轮可以方便该移动灶的移动;使用者可以通过侧门打开通气道,从而方便在腔体内添加柴火,方便对灶锅进行生火加热处理;从而方便煮食的便携式移动灶。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0005]—种便携式移动灶,包括灶体,灶体的顶部设有顶架,灶体的底部设有底架,灶体的一侧设有第一侧架,灶体的另一侧设有第二侧架,顶架设置在第一侧架与第二侧架的端部之间,底架设置在第一侧架与第二侧架的中间位置之间;第一侧架的底部设有第一移动轮,第二侧架的底部设有第二移动轮;灶体设有第一侧门,第一侧门通过第一折页与灶体连接,第一侧门设有第一拉杆,第一侧门设有第一通气口,灶体设有第二侧门,第二侧门通过第二折页与灶体连接,第二侧门的对外朝向面设有第二拉杆,第二侧门设有第二通气口;灶体的内部设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设有第一通气道,第一侧门盖住第一通气道,第一腔体的底部设有第一底片,第一底片上设有若干第一下灰槽;第一腔体的上方设有第一灶锅;灶体的内部设有第二腔体,第二腔体设有第二通气道,第二侧门盖住第二通气道,第二腔体的底部设有第二底片,第二底片设有若干第二下灰槽,第二腔体的上方设有第二灶锅,第二腔体与第一腔体之间设有连接道,灶体上设有烟囱管道,烟囱管道与连接道连通。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移动轮为万向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移动轮为万向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移动轮通过第一固定板安装在第一侧架的底部。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移动轮通过第二固定板安装在第二侧架的底部。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便携式移动灶,,通过第一移动轮与第二移动轮可以方便该移动灶的移动;使用者可以通过第一侧门打开第一通气道,从而方便在第一腔体内添加柴火,方便对第一灶锅进行生火加热处理;通过第二侧门打开第二通气道,从而方便在第二腔体内添加柴火,方便对第二灶锅进行生火加热处理;从而方便煮食;且通过烟囱管道可以实现排气。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I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移动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移动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5]如图I与图2所示,一种便携式移动灶,包括灶体11,灶体11的顶部设有顶架12,灶体11的底部设有底架13,灶体11的一侧设有第一侧架14,灶体11的另一侧设有第二侧架15,顶架12设置在第一侧架14与第二侧架15的端部之间,底架13设置在第一侧架14与第二侧架15的中间位置之间;第一侧架14的底部设有第一移动轮16,第二侧架15的底部设有第二移动轮18;灶体11设有第一侧门20,第一侧门20通过第一折页21与灶体11连接,第一侧门20设有第一拉杆22,第一侧门20设有第一通气口 23,灶体11设有第二侧门24,第二侧门24通过第二折页25与灶体11连接,第二侧门24的对外朝向面设有第二拉杆26,第二侧门24设有第二通气口 27;灶体11的内部设有第一腔体28,第一腔体28设有第一通气道29,第一侧门20盖住第一通气道29,第一腔体28的底部设有第一底片30,第一底片30上设有若干第一下灰槽31;第一腔体28的上方设有第一灶锅32;灶体11的内部设有第二腔体33,第二腔体33设有第二通气道34,第二侧门24盖住第二通气道34,第二腔体33的底部设有第二底片35,第二底片35设有若干第二下灰槽36,第二腔体33的上方设有第二灶锅37,第二腔体33与第一腔体28之间设有连接道38,灶体11上设有烟囱管道39,烟囱管道39与连接道38连通;第一移动轮16为万向轮,第二移动轮18为万向轮,第一移动轮16通过第一固定板17安装在第一侧架14的底部,第二移动轮18通过第二固定板19安装在第二侧架15的底部。
[0016]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移动灶,通过第一移动轮16与第二移动轮18可以方便该移动灶的移动;使用者可以通过第一侧门20打开第一通气道29,从而方便在第一腔体28内添加柴火,方便对第一灶锅32进行生火加热处理;通过第二侧门24打开第二通气道34,从而方便在第二腔体33内添加柴火,方便对第二灶锅37进行生火加热处理;从而方便煮食;且通过烟囱管道39可以实现排气。
[0017]其中,第一移动轮16为万向轮,第二移动轮18为万向轮,所以移动更加灵活。
[0018]其中,第一移动轮16通过第一固定板17安装在第一侧架14的底部,第二移动轮18通过第二固定板19安装在第二侧架15的底部,所以方便对第一移动轮16与第二移动轮18进行固定安装。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便携式移动灶,包括灶体(11),其特征在于:灶体(11)的顶部设有顶架(12),灶体(11)的底部设有底架(13),灶体(11)的一侧设有第一侧架(14),灶体(11)的另一侧设有第二侧架(15),顶架(12)设置在第一侧架(14)与第二侧架(15)的端部之间,底架(13)设置在第一侧架(14)与第二侧架(15)的中间位置之间;第一侧架(14)的底部设有第一移动轮(16),第二侧架(I5)的底部设有第二移动轮(18);灶体(II)设有第一侧门(20),第一侧门(20)通过第一折页(21)与灶体(11)连接,第一侧门(20)设有第一拉杆(22),第一侧门(20)设有第一通气口(23),灶体(11)设有第二侧门(24),第二侧门(24)通过第二折页(25)与灶体(11)连接,第二侧门(24)的对外朝向面设有第二拉杆(26),第二侧门(24)设有第二通气口(27);灶体(11)的内部设有第一腔体(28),第一腔体(28)设有第一通气道(29),第一侧门(20)盖住第一通气道(29),第一腔体(28)的底部设有第一底片(30),第一底片(30)上设有若干第一下灰槽(31);第一腔体(28)的上方设有第一灶锅(32);灶体(II)的内部设有第二腔体(33),第二腔体(33)设有第二通气道(34),第二侧门(24)盖住第二通气道(34),第二腔体(33)的底部设有第二底片(35),第二底片(35)设有若干第二下灰槽(36),第二腔体(33)的上方设有第二灶锅(37),第二腔体(33)与第一腔体(28)之间设有连接道(38),灶体(11)上设有烟囱管道(39),烟囱管道(39)与连接道(38)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携式移动灶,其特征在于:第一移动轮(16)为万向轮。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携式移动灶,其特征在于:第二移动轮(18)为万向轮。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携式移动灶,其特征在于:第一移动轮(16)通过第一固定板(17)安装在第一侧架(14)的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携式移动灶,其特征在于:第二移动轮(18)通过第二固定板(19)安装在第二侧架(15)的底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移动灶,包括灶体,灶体设有侧架,侧架的底部设有移动轮,灶体设有侧门,侧门通过折页与灶体连接,侧门设有拉杆,侧门设有通气口,灶体的内部设有腔体,腔体设有通气道,侧门盖住通气道,腔体的底部设有底片,底片上设有若干下灰槽;腔体之间设有连接道,灶体上设有烟囱管道,烟囱管道与连接道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轮可以方便该移动灶的移动;使用者可以通过侧门打开通气道,从而方便在腔体内添加柴火,方便对灶锅进行生火加热处理;从而方便煮食。
【IPC分类】F24B1/20
【公开号】CN205156044
【申请号】CN201521011119
【发明人】李昌洪
【申请人】李昌洪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