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泵智能恒温供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34057阅读:7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泵智能恒温供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热能转换、储存、利用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栗智能恒温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热栗供水系统多数采用空气源热栗热水器,(也称空气能热水器),通常是把空气中的低温热量吸收进来,将制冷剂介质气化,然后通过压缩机压缩后升温增压,再通过换热器给冷水加热,压缩后的高温热能以此来加热冷水使其升温从而达到制取热水的目的。此种系统在室外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恒温热水的大量供应,但是如果室外环境空气温度较低时,空气源热栗从室外环境空气温度中能吸收的热量便很有限,导致热栗的工作效率有所降低,最终使得制取出的热水无法达到高温的要求,且热水水量严重不足,满足不了恒温高温热水大量供应的需求。
[0003]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热栗供水系统存在无法满足恒温高温热水大量的供应,在低温工况下适应性较差等的技术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研究设计出一种热栗智能恒温供水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热栗供水系统存在无法满足恒温高温热水大量的供应,在低温工况下适应性较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热栗智能恒温供水系统。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栗智能恒温供水系统,其包括冷水进水管路,在冷水进水管路的末端分支设置有第一换热管路和第二换热管路,所述第一换热管路上设置有与之进行热交换的空气源热栗,所述第二换热管路上设置有与之进行热交换的水源热栗,且经过与空气源热栗换热后的第一换热管路与经过水源热栗换热后的第二换热管路进行汇合后连接到热水出水管路,进而再连接到用户用水端。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管路包括相互并联的多个第一换热支路,每个第一换热支路上均设置有一个与之进行热交换的空气源热栗。
[0007]优选地,所述第二换热管路包括相互并联的多个第二换热支路,每个第二换热支路上均设置有一个与之进行热交换的水源热栗。
[0008]优选地,在所述热水出水管路和用户用水端之间还设置有储水箱,所述热水出水管路中的热水被送入储水箱中储存,所述储水箱的热水出口与所述用户用水端相连。
[0009]优选地,所述储水箱的热水出口设置于所述储水箱的顶部。
[0010]优选地,所述储水箱包括多个储热水箱,多个所述的储热水箱之间相互串联。
[0011]优选地,多个所述的储热水箱中,彼此相连的两个水箱之间储水温度相对较高的储热水箱在其底部通过管路将水连通至储水温度相对较低的储热水箱的顶部。
[0012]优选地,多个所述的储热水箱的个数为4个。
[0013]优选地,多个所述储热水箱中储水温度最低的储热水箱的底部通过低温水管路连通至所述冷水进水管路的末端,储水温度最高的储热水箱的顶部通过高温水管路连通至所述用户用水端。
[0014]优选地,多个所述储热水箱的底部均设置有辅助加热管路,多个辅助加热管路汇合后再连通至所述用户用水端。
[0015]优选地,每个辅助加热管路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器。
[0016]优选地,经过所述空气源热栗换热冷却的空气通过通风管路输送至所需换气环境中。
[0017]优选地,所述水源热栗的热源水端连接到污水或废水蓄水池。
[0018]优选地,经过所述水源热栗进行热交换后的水经过冷水冷量换热器后再连接至排污系统。
[0019]优选地,所述冷水冷量换热器中设置风管与所述冷水进行换热,所述风管中的被冷却的风经由风扇被输送至所需换气环境中。
[0020]优选地,所述热栗中的制冷剂选择为C02。
[00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栗智能恒温供水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1.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栗智能恒温供水系统,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热栗供水系统存在无法满足恒温高温热水的大量供应,在低温工况下适应性较差的缺陷,使得热水能够始终保持恒温、高温且大量的供应,在环境温度较高和较低等情况下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提高了热栗的工作效率;
[0023]2.通过将储水箱热水出口设置于其顶部能够高效地利用了上层的高温水的能量,有效地利用并获得了高温热水热源,提高了供热水效率;
[0024]3.通过多个相互串联的储热水箱能够有效地实现水温分层、根据不同水温满足不同温度热水的供应需求,能够实现间歇性地进行大量高温热水的供应,或长期小量温度的高温热水供应;且还避免了制造较大的水箱从而有效地较低了成本,且操作使用灵活方便;
[0025]4.利用空气源热栗被换热冷却后的冷风和水源热栗被冷却后的热水再进行换热形成的冷风连通至所需换气环境,能够有效地利用了冷量,除了对所需换气环境中的温度进行降温换热以外,还能加速所需换气环境内部空气的流通,改善空气的质量;
[0026]5.通过将水源热栗的热源水端连接到污水或废水蓄水池能够有效地对污水中的余热进行回收,避免了热能的浪费;
[0027]6.通过对整个系统进行智能控制作用,能够使得整个系统的能效比达到最大。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热栗智能恒温供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03°] 1-冷水进水管路,2-第一换热管路,21-第一换热支路一,22-第一换热支路二,3-第二换热管路,31-第二换热支路一,32-第二换热支路二,4-空气源热栗,5-水源热栗,6-热水出水管路,7-用户用水端,8-储水箱,81-第一储热水箱,82-第二储热水箱,83-第三储热水箱,84-第四储热水箱,9-低温水管路,10-高温水管路,11-通风管路,12-所需换气环境,13-冷水冷量换热器,14-风管,15-风扇,16-污水或废水蓄水池,17-排污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栗智能恒温供水系统,其包括冷水进水管路I,在冷水进水管路I的末端分支设置有第一换热管路2和第二换热管路3,所述第一换热管路2上设置有与之进行热交换的空气源热栗4,所述第二换热管路3上设置有与之进行热交换的水源热栗5,且经过与空气源热栗4换热后的第一换热管路2与经过水源热栗5换热后的第二换热管路3进行汇合后连接到热水出水管路6,进而再连接到用户用水端7。
[0032]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栗智能恒温供水系统,既能够在环境空气温度较高时开启空气源热栗工作,对整个系统进行制取热水,还能在环境空气温度较低时开启水源热栗工作,对整个系统进行制取热水,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热栗供水系统存在无法满足恒温高温热水大量的供应,在低温工况下(尤其是在冬季低温时)适应性较差的缺陷,使得热水能够始终保持恒温高温大量的供应,在环境温度较高和较低等情况下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提高了热栗的工作效率。
[0033]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管路2包括相互并联的多个第一换热支路,每个第一换热支路上均设置有一个与之进行热交换的空气源热栗。通过设置多个第一换热支路且在每个换热支路上设置空气源热栗,即设置多个空气源热栗分别对每个换热支路中的水进行换热,提高了制取热水的效率,可根据实际热水温度高低和/或流量大小来进行选择开启其中的一个多个,以满足不同条件情况的需求。进一步优选第一换热支路的个数为2个,分别为第一换热支路一 21和第一换热支路二 22。
[0034]优选地,所述第二换热管路3包括相互并联的多个第二换热支路,每个第二换热支路上均设置有一个与之进行热交换的水源热栗。通过设置多个第二换热支路且在每个换热支路上设置水源热栗,即设置多个水源热栗分别对每个换热支路中的水进行换热,提高了制取热水的效率,可根据实际热水温度高低和/或流量大小来进行选择开启其中的一个多个,以满足不同条件情况的需求。进一步优选第二换热支路的个数为2个,分别为第二换热支路一 31和第二换热支路二 32。
[0035]优选地,在所述热水出水管路6和用户用水端7之间还设置有储水箱8,所述热水出水管路6中的热水被送入储水箱8中储存,所述储水箱8的热水出口与所述用户用水端7相连。通过在热水出水管路和用户用水端之间设置储水箱,能够有效地对被制取的高温热水进行储存作用,以实现根据实际热水需求量大小的不同而调节储水箱输送热水水量大小的目的,有效地提高了供水系统的可调节性和适应性,能实现间歇性地进行大量高温热水的供应,或长期小量温度的高温热水供应。进一步优选地在储水箱热水出口设置有可调节水量大小的控制阀。
[0036]优选地,所述储水箱8的热水出口设置于所述储水箱8的顶部。由于根据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的温度分布情况,温度较高的流体密度较小,通常处于上层的位置,而温度较低的流体密度较大,通常处于下层的位置,通过将储水箱热水出口设置于其顶部能够高效地利用了上层的高温水的能量,有效地利用并获得了高温热水热源,提高了供热水效率;避免了热水出口设置在其他位置而导致出水的温度不高或较低的情况发生。
[0037]优选地,所述储水箱8包括多个储热水箱,多个所述的储热水箱之间相互串联。通过设置多个相互串联的储热水箱能够有效地实现水温分层、根据不同水温满足不同温度热水的供应需求,且避免了制造较大的水箱从而有效地较低了成本,且操作使用灵活方便。
[0038]优选地,多个所述的储热水箱中,彼此相连的两个水箱之间储水温度相对较高的储热水箱在其底部通过管路将水连通至储水温度相对较低的储热水箱的顶部。通过将温度较高的储热水箱底部的水连通至温度较高的储热水箱的顶部能够有效且进一步地实现了水温的精细化分层,进一步地能够根据不同的水温满足不同温度热水的供应需求。
[0039]优选地,多个所述的储热水箱的个数为4个。按照储水温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第一储热水箱81、第二储热水箱8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