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04814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炉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子。
【背景技术】
[0002]“火撑子”,在蒙古语中称“图拉嘎”,是蒙古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在毡帐使用的炉灶,是一种腰缠三箍,上有四个支撑点的火架子。火撑子架在火盆上,火盆里边放干柴。
[0003]随着时代的变迀,生活水平的提高,长久以来一直使用的“火撑子”已经不适应人们的生活需求,主要是因为“火撑子”架在火盆上,火盆里边放干柴,干柴燃烧的火焰的热能利用率不高,再就是不卫生、不安全。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热能利用率高,既卫生又安全,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炉子。
[0005]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我们将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施:
[0006]—种炉子,包括炉体、炉腿、炉箅子、内支架和锅架,炉体安装于炉腿上,炉箅子安装于炉体底部的内支架之上;锅架安装于炉体的上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由若干块炉体板围成,炉体板的左右边缘的外侧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个耳子,耳子上设有螺孔,每两块相邻的炉体板之间用螺栓通过耳子上的螺孔固定连接;炉腿置于炉盘内。
[0007]进一步,所述的炉体顶部可通过连接件安装提手。
[0008]进一步,所述的炉体侧面可安装把手。
[0009]更进一步,所述的把手置于炉盘上安装的护杆上。
[0010]进一步,所述的炉体板至少有三块。
[0011]进一步,所述的耳子至少有两个,且位于同一平面内。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热能利用率高,既卫生又安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1;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1I;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1II。
【具体实施方式】
[0017]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
[0018]如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下所述:一种炉子,包括炉体1、炉腿3、炉箅子12、内支架13和锅架9,炉体I安装于炉腿3上,炉箅子12安装于炉体I底部的内支架13之上;锅架9安装于炉体I的上端部;所述的炉体I由若干块炉体板2围成,炉体板2至少有三块,炉体板2的左右边缘的外侧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个耳子5,耳子5上设有螺孔,每两块相邻的炉体板2之间用螺栓6通过耳子5上的螺孔固定连接,耳子5至少有两个,且位于同一平面内;炉腿3置于炉盘4内;炉体I顶部可通过连接件11安装提手10;炉体I侧面可安装把手7,把手7置于炉盘4上安装的护杆8上。
【主权项】
1.一种炉子,包括炉体、炉腿、炉箅子、内支架和锅架,炉体安装于炉腿上,炉箅子安装于炉体底部的内支架之上;锅架安装于炉体的上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由若干块炉体板围成,炉体板的左右边缘的外侧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个耳子,耳子上设有螺孔,每两块相邻的炉体板之间用螺栓通过耳子上的螺孔固定连接;炉腿置于炉盘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顶部可安装提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侧面可通过连接件安装把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置于炉盘上安装的护杆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板至少有三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耳子至少有两个,且位于同一平面内。
【专利摘要】一种炉子,属于生活日用品,所述的炉子包括炉体、炉腿、炉箅子、内支架和锅架,炉体安装于炉腿上,炉箅子安装于炉体底部的内支架之上;锅架安装于炉体的上端部;所述的炉体由若干块炉体板围成,炉体板的左右边缘的外侧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个耳子,耳子上设有螺孔,每两块相邻的炉体板之间用螺栓通过耳子上的螺孔固定连接;炉腿置于炉盘内;所述的炉体顶部可通过连接件安装提手;所述的炉体侧面可安装把手,所述的把手置于炉盘上安装的护杆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热能利用率高,既卫生又安全。
【IPC分类】F24B1/191, F24B1/181
【公开号】CN205316393
【申请号】CN201620035082
【发明人】其其格玛
【申请人】其其格玛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6年1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