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65973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其中,该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机壳、设于所述机壳的后侧的进风孔、前侧的出风口以及连通所述进风孔与出风口的导风通道;所述机壳包括底座和盖合于底座的前端的前壳,所述前壳呈仿半球状,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前壳的下端,所述出风口由所述机壳的内腔向外呈倾斜向下设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室内机排风的均匀性,以及提升出风的舒适性。
【专利说明】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设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设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大多数的室内机采用矩形体的壳体结构,壳体内设置有蜗壳组件及风轮等 部件,该壳体对应蜗壳组件的出风口设置W将风轮产生的气流导出。然而,由于室内机的壳 体呈矩形体形状,通常采用在壳体的外壁开设有呈长条形的出风口。该长条形的出风口的 宽度较窄,扫风的角度范围小,吹出气流较强;该气流直接对着人体吹时,用户的舒适性较 差D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旨在提高空调器室内机的排风 的均匀性及出风的舒适性。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机壳、设于所述机壳的后 侧的进风孔、前侧的出风口 W及连通所述进风孔与出风口的导风通道;所述机壳包括底座 和盖合于底座的前端的前壳,所述前壳呈仿半球状,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前壳的下端,所述 出风口由所述机壳的内腔向外呈倾斜向下设置。
[0005]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与墙面之间的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0°~85°。
[0006]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的形状为圆形或楠圆形。
[0007]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的宽度自所述机壳的内腔向外逐渐增加。
[000引优选地,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与前壳围设的内腔中的蜗壳,所 述蜗壳的前端壁对应所述出风口开设有导风出口,后端壁开设有两个入口;
[0009] 所述蜗壳的内腔设置有将蜗壳分成两个子蜗壳的中隔件,所述中隔件的一端与蜗 壳的内壁连接,另一端朝蜗壳的导风出口延伸;所述两个子蜗壳的内腔构成所述两个导风 通道,且两个子蜗壳的内腔分别与两个入口相通,两个所述导风通道均与所述导风出口连 通。
[0010] 优选地,所述导风出口设于所述前端壁的下端且延伸至所述蜗壳的侧壁,所述蜗 壳的侧壁下段包括用W将所述两个子蜗壳的导风通道的气流引导至所述导风出口的导流 段。
[0011] 优选地,所述蜗壳的内壁凹设有与所述导流段连接的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用 W将所述两个子蜗壳的导风通道的气流引导至所述导流段。
[0012] 优选地,所述弧形凹槽的槽口的宽度自蜗壳的进风侧至出风侧逐渐增加。
[0013] 优选地,所述仿半球状的壳形包括呈半球壳形或者半楠球壳形。
[0014]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室内机及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相通的 室外机,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机壳、设于所述机壳的后侧的进风孔、前侧的出风口 W及连 通所述进风孔与出风口的导风通道;所述机壳包括底座和盖合于底座的前端的前壳,所述 前壳呈仿半球状,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前壳的下端,所述出风口由所述机壳的内腔向外呈 倾斜向下设置。
[0015]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机壳内设置导风通道,并且导风通道的出口相 通,气流经导风通道流出时,在导风通道的出口混合,混合后的气流的均匀性较佳;与此同 时,前壳对应导风通道的出口开设有倾斜设置的出风口,由于导风出口的气流发生的混合, 使得出风口的气流具有较佳的柔和性,该倾斜设置的出风口正对用户设置时,能够提升出 风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W根据运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室内机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图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的前视图;
[0019]图3为图帥沿A-A的剖视图;
[0020] 图4为图1中蜗壳主体的后端的示意图;
[0021] 图5为图1中蜗壳主体的前端的示意图。
[0022] 附图标号说明:
[曰曰24」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必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脫附阁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 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 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7]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设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 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 "第二"的特征可W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 案可W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W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 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运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 的保护范围之内。
[00%]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可竖直安装于墙面或立柱上。参照图1至图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室内机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的前视图;图3为图2中沿A-A的剖视图;图4为图1中蜗壳主体的后端的示意图;图5为图1中 蜗壳主体的前端的示意图。
[0029] 该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机壳、设于所述机壳的后侧的进风孔71、前侧的出风口 11,W 及连通所述进风孔71与出风口 11的导风通道32;所述机壳包括底座70和盖合于底座的前端 的前壳10,所述前壳10呈仿半球状,所述出风口 11设于所述前壳10的下端,所述出风口 11由 所述机壳的内腔向外呈倾斜向下设置。
[0030] 具体的,该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70与前壳10所围内腔中的蜗壳30、 安装于所述蜗壳30内的离屯、风轮40、驱动离屯、风轮40转动的电机20W及位于底座70与蜗壳 30之间的换热器60。进一步的,空调器室内机中还安装有供固定电机20的电机支架21,该电 机支架21可通过螺丝安装于蜗壳30上。底座70上开设有进风孔71。
[0031] 上述的实施例中,两个导风通道32形成于蜗壳30的内腔中,具体结构为,蜗壳30的 前端壁对应所述出风口 11开设有导风出口 35,后端壁开设有两个入口;所述蜗壳30的内腔 设置有将蜗壳30分成两个子蜗壳36的中隔件31,所述中隔件31的一端与蜗壳30的内壁连 接,另一端与朝蜗壳30的导风出口 35延伸;所述两个子蜗壳36的内腔构成所述两个导风通 道32,且两个子蜗壳36的内腔对应与两个入口相通,两个所述导风通道32均与所述导风出 口 35连通。
[0032] 两个导风通道32的出口相通共同形成导风出口 35,W将蜗壳30内的气流导出。由 于两个导风通道32的出口连通,气流汇集于导风出口 35后,会发生混合处理,进而使导风出 口 35的排风更均匀。与此同时,前壳10上还设置有倾斜向下设置的出风口 11,该出风口 11对 应导风出口 35设置,能够提高吹出气流的柔和性,使用户感觉更舒适性。
[0033] 上述的实施例中,仿半球状的壳形可为半球壳形、半楠球壳形或者类似半球体壳 形。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的长条形的空调器,在其壳体上开设条形孔存在出风范围小的问题, 而本方案中,在前壳10上开设的是圆形或楠圆形的出风孔,满足出风范围较大的需求。
[0034]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机壳内设置导风通道32,并且导风通道32的出口 相通,气流经导风通道32流出时,在导风通道32的出口混合,混合后的气流的均匀性较佳; 与此同时,前壳10对应导风通道32的出口开设有倾斜设置的出风口 11,由于导风出口 35的 气流发生的混合,使得出风口 11的气流具有较佳的柔和性,该倾斜设置的出风口 11正对用 户设置时,能够提升排风的舒适性。
[0035] 基于上述的实施例的导风通道32的导风出口 35,可W在前壳10上设置倾斜的出风 口 11。请参照图2和图3,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 11与墙面之间的夹角的角度范围 为10°~85°。优选地,当出风口 11与墙面的夹角接近两个端点值时,此时排出的气流大部分 与前壳10的内壁碰撞,而使排出气流的速率不高。优选地方案中,夹角为25°~75%能够较 气流与前壳10内壁的碰撞作用,排风更流杨。
[0036] 请参照图2,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 11的形状为圆形或楠圆形。出风口 11的形状可W根据实际的要求来设计,如圆形、楠圆形均为可选形状,W方便对出风口 11结 构的设计。可W理解的是,出风口 11的形状还可W是两个相交的圆形或者其他组合图形,W 满足不同的出风范围及外观效果。
[0037] 请参照图2,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 11的口径自所述机壳的的内腔向外 逐渐增加。为了减少前壳10的出风口 11的内壁对气流的阻挡作用,出风口 11可W设置呈广 口状,如此,从蜗壳30排出的气流经广口状的出风口 11后,平行排出,进一步增加了出风的 均匀性及舒适性。当然,本方案是针对前壳10的厚度较厚的情况进行的结构设计,对于前壳 10厚度较薄的空调器,亦可W直接在前壳10上开设出风口 11。
[0038] 请参照图5,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导风出口35设于所述前端壁的下端且延伸 至所述蜗壳30的侧壁,所述蜗壳30的侧壁下端延伸有将所述导风通道32的出口的气流引导 至所述蜗壳30的导风出口35的导流段34。为了增加导风通道32的出口的导风角度,利用导 流段34进一步对导风通道32内的气流进行引流作用,经过导流段34的引流能够增加气流的 排出的角度,能够使空调器出风的角度范围更广。可W理解的是,上述的导流段34还可W用 其他的部件来代替,如固定于蜗壳30下方的导流板等。
[0039] 继续参照图5,在基于上述蜗壳30的内壁面设置导流段34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可W 通过进一步对导流段34进行设计,W满足排风的要求。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段34 为光滑的圆弧面或者楠圆弧面。由于导流段34为圆弧面或楠圆弧面,且导流段34为光滑面, 如此,导流段34对气流的阻挡作用小,因而通过导流段34的具体结构能够使空调器的排风 更顺杨。
[0040] 请参照图1,所述蜗壳30包括后端开口的蜗壳主体30a、W及该盖设于所述蜗壳主 体30a的开口端的蜗壳盖板30b,所述两个入口设于所述蜗壳盖板30b上。本实施例中,蜗壳 30的形状可为圆盘状,还可W是楠圆盘状等类似圆盘的其他形状。作为本实施例的变形方 案,还可W在蜗壳主体30a的前端设开口,并与蜗壳主体30a的前端的开口处盖设蜗壳盖板 30b,并且两个入口 33设于所述蜗壳主体30a的后端。
[0041] 请参照图4,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蜗壳30的内壁凹设有与所述导流段34连接 的弧形凹槽33,所述弧形凹槽用W将所述两个子蜗壳36的出口处的气体引导至所述导流段 34。为了进一步增加导风通道32出风的顺杨性,蜗壳30的内壁开设有弧形凹槽33,该弧形凹 槽33可W减小气流与凹槽槽壁的相互作用。具体的结构中,蜗壳30位于两个导风通道32的 出口的内壁均设有弧形凹槽33,两个弧形凹槽33构成一圆弧槽结构。当然,为了完全隔离两 个导风通道32,在蜗壳30上还可W设置隔板,避免导风通道32的气流相互作用。
[0042] 在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照图4,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凹槽 33的槽口的宽度自蜗壳30的进风侧至出风侧逐渐增加。为了减少凹槽内壁对气流的阻挡作 用,出风口 11亦可W设置呈广口状,如此,气流通过呈广口状的凹槽能够平行排出,因而,该 凹槽的结构设计,也能够增加出风的均匀性及舒适性。
[0043]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室内机及与所述空调器室内 机相通的室外机,该空调器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 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 果,在此不再一一寶述。
[0044] W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 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设于所述机壳的后侧的进风孔、前侧的 出风口以及连通所述进风孔与出风口的导风通道; 所述机壳包括底座和盖合于底座的前端的前壳,所述前壳呈仿半球状,所述出风口设 于所述前壳的下端,所述出风口由所述机壳的内腔向外呈倾斜向下设置。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倾斜的角度范围为10° ~85。。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 形。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的口径自所述机壳的内 腔向外逐渐增加。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设于所述 底座与前壳围设的内腔中的蜗壳,所述蜗壳的前端壁对应所述出风口开设有导风出口,后 端壁开设有两个入口; 所述蜗壳的内腔设置有将蜗壳分成两个子蜗壳的中隔件,所述中隔件的一端与蜗壳的 内壁连接,另一端朝蜗壳的导风出口延伸;所述两个子蜗壳的内腔构成两个所述导风通道, 且两个子蜗壳的内腔对应与两个入口相通,两个所述导风通道均与所述导风出口连通。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出口设于所述前端壁的下 端且延伸至所述蜗壳的侧壁,所述蜗壳的侧壁下段包括用以将所述两个子蜗壳的导风通道 的气流引导至所述导风出口的导流段。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的内壁凹设有与所述导流 段连接的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用以将所述两个子蜗壳的导风通道的气流引导至所述导 流段。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凹槽的槽口的宽度自蜗壳 的进风侧至出风侧逐渐增加。9. 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半球状的壳形包 括半球壳形或者半椭球壳形。10. -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室内机及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相通的室外机,其特征在 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
【文档编号】F24F1/00GK205448026SQ201620249998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8日
【发明人】杨发国
【申请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