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22154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换热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换热装置,包括:储液容器,为内空式容器,设置有溶液进口及溶液出口;换热设备,包括换热本体及换热进口管、换热出口管;所述换热本体设置于所述储液容器内,所述换热进口管及所述换热出口管连接所述换热本体并伸出所述储液容器;所述换热本体包括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换热管与所述第二换热管之间的多个第三换热管;多个所述第三换热管均连通所述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所述溶液进口及所述溶液出口之间形成第一通道、所述换热进口管及所述换热出口管之间形成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相互隔离。
【专利说明】
换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一种换热装置为多程列管式换热器,工作时,硝酸溶液走管程,氮磷溶液走壳程;或氮磷溶液走管程,硝酸溶液走壳程;如此通过温度较低的氮磷溶液将温度较高的硝酸溶液冷却降温。当硝酸溶液走管程,氮磷溶液走壳程时,由于氮磷溶液中含有微量的固体颗粒、杂物及晶体,容易造成壳程运行一段时间后堵塞,因堵塞物坚硬导致清洗困难,造成换热效率降低,换热装置报废。当硝酸溶液走壳程,氮磷溶液走管程时,管程的封头内容易积料,使得列管容易堵塞,由于堵塞物坚硬导致清洗困难,会造成换热效率降低,换热装置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的换热装置。
[0004]—种换热装置,包括:
[0005]储液容器,为内空式容器,设置有溶液进口及溶液出口 ;
[0006]换热设备,包括换热本体及换热进口管、换热出口管;所述换热本体设置于所述储液容器内,所述换热进口管及所述换热出口管连接所述换热本体并伸出所述储液容器;
[0007]所述换热本体包括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换热管与所述第二换热管之间的多个第三换热管;多个所述第三换热管均连通所述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
[0008]所述溶液进口及所述溶液出口之间形成第一通道、所述换热进口管及所述换热出口管之间形成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相互隔离。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本体包括第一换热本体和第二换热本体,所述第一换热本体与所述换热进口管连接,所述第二换热本体与所述换热出口管连接,所述第一换热本体与所述第二换热本体连通。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本体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换热本体和所述第二换热本体之间的多个第三换热本体,所述第一换热本体与所述第二换热本体通过所述第三换热本体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本体与至少一所述第三换热本体并联形成第一换热组;所述第二换热本体与至少一所述第三换热本体并联形成第二换热组;其它所述第三换热本体相互并联形成第三换热组;所述第一换热组、所述第三换热组、所述第二换热组依次串联。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组、所述第二换热组及所述第三换热组均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分别与对应换热组的换热管连接,并伸出所述储液容器。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设备为多个,并对应设置有多个所述储液容器;多个所述储液容器放置于不同高度且所述储液容器按照放置高度递减的顺序排列,相邻两个所述储液容器通过上一个所述储液容器的所述溶液出口与下一个所述储液容器的所述溶液进口相互连接并形成溢流管;相邻两个所述换热设备通过一个所述换热设备的所述换热进口管与另一个所述换热设备的所述换热出口管相互连接并形成连接管。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溢流管与所述储液容器的溶液出口连接的一端高于与所述储液容器中所述换热设备所在位置。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容器的数量大于所述换热设备的数量;未设置所述换热设备的所述储液容器设置在设置有所述换热设备的所述储液容器之后。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设备的数量为2。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旋流设备;所述旋流设备包括搅拌器及与所述搅拌器电连接的驱动器;所述搅拌器设置于所述储液容器内,所述驱动器设置于所述储液容器外。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本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换热管连接的支撑件。
[0018]上述换热装置在进行换热时,第一温度溶液由溶液进口进入储液容器与换热设备的换热本体接触,再由溶液出口离开储液容器;与此同时,第二温度溶液从换热进口管进入换热本体,再由换热出口管离开换热本体;如此,通过换热管本体进行温度传导使温度较高的溶液降温、温度较低的溶液升温。由于换热本体包括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换热管与所述第二换热管之间的多个第三换热管;多个所述第三换热管均连通所述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从而多个所述第三换热管相互连通;多个第三换热管同时与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导通,换热本体不容易因积料而导致换热本体堵塞;同时,由于与换热本体内的溶液进行换热的溶液存储于储液容器中,容易清洗且不存在堵塞问题。因此上述换热装置换热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一种实施方式的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和”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3]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生产过程中需要将不同温度的两种溶液进行换热的场景,尤其适用于将温度较低的氮磷溶液与温度较高的硝酸溶液进行换热的场景。
[0024]如图1所示,一种实施方式的换热装置,包括:
[0025]储液容器100,为内空式容器,设置有溶液进口 130及溶液出口 150;
[0026]换热设备200,包括换热本体210及换热进口管230、换热出口管250;所述换热本体210设置于所述储液容器100内,所述换热进口管230及所述换热出口管250连接所述换热本体210并伸出所述储液容器100;
[0027]所述换热本体210包括第一换热管211、第二换热管213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换热管211与所述第二换热管213之间的多个第三换热管215;多个所述第三换热管215均连通所述第一换热管211、所述第二换热管213,从而多个所述第三换热管215相互连通。
[0028]在其中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管211与所述第二换热管213相互平行;多个所述第三换热管215相互平行。
[0029]所述溶液进口 130及所述溶液出口 150之间形成第一通道、所述换热进口管230及所述换热出口管250之间形成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相互隔离。
[0030]上述换热装置在进行换热时,第一温度溶液由溶液进口 130进入储液容器100与换热设备200的换热本体210接触,再由溶液出口 150离开储液容器100;与此同时,第二温度溶液从换热进口管230进入换热本体210,再由换热出口管250离开换热本体210;如此,通过换热管本体进行温度传导使温度较高溶液的降温、温度较低溶液的升温。由于换热本体210包括第一换热管211、第二换热管213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换热管211与所述第二换热管213之间的多个第三换热管215;多个所述第三换热管215均连通所述第一换热管211、所述第二换热管213,从而多个所述第三换热管215相互连通;多个第三换热管215同时与第一换热管211、第二换热管213导通,不容易因积料而导致换热本体210堵塞;同时,由于与换热本体210内的溶液进行换热的溶液存储于储液容器100中,容易清洗且不存在堵塞问题。因此上述换热装置换热效率高。
[003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本体210包括第一换热本体和第二换热本体;第一换热本体与所述换热进口管230连接,第二换热本体与所述换热出口管250连接,第一换热本体与第二换热本体连通。如此,使储液容器100中的溶液能够与换热本体210充分接触,提高换热装置的换热效率。
[0032]进一步地,所述换热本体210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换热体及所述第二换热体之间的多个第三换热本体;所述第一换热本体与所述第二换热本体通过所述第三换热本体连通。如此,使储液容器100中的溶液能够进一步与换热本体210充分接触,提高换热装置的换热效率。
[0033]具体地,第一换热本体的第一换热管211与所述换热进口管230连接。第二换热本体的第一换热管211与换热出口管250连接。
[003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本体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三换热本体并联形成第一换热组;所述第二换热本体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三换热本体并联形成第二换热组;其它所述第三换热本体相互并联形成第三换热组;所述第一换热组、所述第三换热组、所述第二换热组依次串联。
[0035]通过换热本体210并联后再串联的方式,可以使换热本体210不容易使换热本体210因积料而导致换热本体210堵塞,提高换热装置的换热效率。
[0036]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组、所述第二换热组及所述第三换热组均设有排气管217;所述排气管217分别与对应换热组的换热管连接,并伸出所述储液容器100。如此,排出气体。
[003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设备200为多个,并对应设置有多个所述储液容器100;多个所述储液容器100放置于不同高度且所述储液容器100按照放置高度递减的顺序排列,相邻两个所述储液容器100通过上一个所述储液容器100的所述溶液出口 150与下一个所述储液容器100的所述溶液进口 130相互连接并形成溢流管140;相邻两个所述换热设备200通过一个所述换热设备200的所述换热进口管230与另一个所述换热设备200的所述换热出口管250相互连接并形成连接管240。则第一个储液容器100的溶液进口 130即为整个换热装置的第一溶液的溶液进口 130,最后一个储液容器100的溶液出口 150即为整个换热装置的第二溶液的溶液出口。第一溶液可以为温度较低的氮磷溶液,第二溶液可以为温度较高的硝酸溶液。
[0038]由于储液容器100可以存储溶液,多个储液容器100可以存储更多的溶液,从而使换热本体210中的溶液可以进行更充分的换热,因此可以提高换热装置换热的稳定性。
[003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溢流管140与所述储液容器100的溶液出口150连接的一端高于与所述储液容器100中所述换热设备200所在位置。如此,保证储液容器100中的溶液浸没换热设备200才流向下一储液容器100,提高换热装置换热的稳定性。
[004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容器100的数量大于所述换热设备200的数量;未设置所述换热设备200的所述储液容器100设置在设置有所述换热设备200的所述储液容器100之后。如此,可以进一步提尚换热装置换热的稳定性。
[0041]在其中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储液容器100的数量为所述换热设备200的数量加一;未设置所述换热设备200的所述储液容器100通过所述溢流管140连接于所述换热出口管250未与相邻的所述换热进口管230连接的所述换热设备200所设置于的所述储液容器100。也即设置有换热设备200的最后一个储液容器100的溶液出口 150与未设置换热设备200的储液容器100的溶液进口 130连接。未设置换热设备200的储液容器100的溶液出口 150作为整个换热装置的溶液出口。
[0042I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设备200的数量为2。如此,在保证换热装置换热稳定性的同时,节约资源。
[004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旋流设备300;所述旋流设备300包括搅拌器310及与所述搅拌器310电连接的驱动器330;所述搅拌器310设置于所述储液容器100内,所述驱动器330设置于所述储液容器100外。如此,可以对储液容器100内的溶液进行搅拌,使储液容器100内的溶液温度均匀,使换热装置的换热效率更高。
[004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本体210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换热管211连接的支撑件219,以支撑换热本体210。
[0045]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个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液容器,为内空式容器,设置有溶液进口及溶液出口 ; 换热设备,包括换热本体及换热进口管、换热出口管;所述换热本体设置于所述储液容器内,所述换热进口管及所述换热出口管连接所述换热本体并伸出所述储液容器; 所述换热本体包括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换热管与所述第二换热管之间的多个第三换热管;多个所述第三换热管均连通所述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 所述溶液进口及所述溶液出口之间形成第一通道、所述换热进口管及所述换热出口管之间形成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相互隔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本体包括第一换热本体和第二换热本体,所述第一换热本体与所述换热进口管连接,所述第二换热本体与所述换热出口管连接,所述第一换热本体与所述第二换热本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本体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换热本体和所述第二换热本体之间的多个第三换热本体,所述第一换热本体与所述第二换热本体通过所述第三换热本体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本体与至少一所述第三换热本体并联形成第一换热组;所述第二换热本体与至少一所述第三换热本体并联形成第二换热组;其它所述第三换热本体相互并联形成第三换热组;所述第一换热组、所述第三换热组、所述第二换热组依次串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组、所述第二换热组及所述第三换热组均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分别与对应换热组的换热管连接,并伸出所述储液容器。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设备为多个,并对应设置有多个所述储液容器;多个所述储液容器放置于不同高度且所述储液容器按照放置高度递减的顺序排列,相邻两个所述储液容器通过上一个所述储液容器的所述溶液出口与下一个所述储液容器的所述溶液进口相互连接并形成溢流管;相邻两个所述换热设备通过一个所述换热设备的所述换热进口管与另一个所述换热设备的所述换热出口管相互连接并形成连接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与所述储液容器的溶液出口连接的一端高于与所述储液容器中所述换热设备所在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容器的数量大于所述换热设备的数量;未设置所述换热设备的所述储液容器设置在设置有所述换热设备的所述储液容器之后。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设备的数量为2。9.根据权利要求1-4及6-8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流设备;所述旋流设备包括搅拌器及与所述搅拌器电连接的驱动器;所述搅拌器设置于所述储液容器内,所述驱动器设置于所述储液容器外。10.根据权利要求1-4及6-8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本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换热管连接的支撑件。
【文档编号】F28F1/00GK205505799SQ201620250709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9日
【发明人】赵国军, 张凌云, 肖观发, 冯军强
【申请人】贵州芭田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