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22190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通过部件的设置,在有限的尺寸和成本下,实现换热能力的极大化。其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热气腔和冷气腔,还包括吹气管和出气管;热气腔:包括第一内腔和第一外腔,第一内腔与第一外腔之间为透气层,第一外腔的外层为吸热层,底部为进气口,顶部为废气口,还设置热气抑制结构;热气抑制结构:包括在第一内腔内侧设置的第一横挡板、在第一横挡板上方设置孔洞、在孔洞顶部设置透气膜、在第一外腔内侧设置的第二横挡板;冷气腔:包括第二内腔和第二外腔,第二内腔和第二外腔之间为透气层,其上部连接吹气管,下部连接出气管,还设置间隔运动结构;间隔运动结构:包括在第二内腔和第二外腔间隔设置的第三横挡板。
【专利说明】
一种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0002]热交换器又称作换热器,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工业应用。
[0003]热交换器的效果体现在其材料的选配和工艺上,更体现在其结构上,结构可以使得同样造价的热交换器产生不同的效果。而当结构的构造适宜,就算造价低的热交换器反而能产生更高的效果,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在这方面上进行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通过部件的设置,在有限的尺寸和成本下,实现换热能力的极大化。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热气腔和冷气腔,还包括吹气管和出气管;
[0006]所述热气腔:包括第一内腔和第一外腔,所述第一内腔与所述第一外腔之间为由透气膜组成的透气层,所述第一外腔的外层为吸热层,底部为进气口,顶部为废气口,还设置热气抑制结构;
[0007]所述热气抑制结构:包括在所述第一内腔内侧设置的第一横挡板、在所述第一横挡板上方设置孔洞、在所述孔洞顶部设置透气膜、在所述第一外腔内侧设置的第二横挡板;
[0008]所述冷气腔:包括第二内腔和第二外腔,所述第二内腔和所述第二外腔之间为由透气膜组成的透气层,其上部连接所述吹气管,下部连接所述出气管,还设置间隔运动结构;
[0009]所述间隔运动结构:包括分别在所述第二内腔和所述第二外腔间隔设置的第三横挡板。
[0010]优选地,
[0011]所述第一内腔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外腔接触的位置设置挡板;
[0012]所述第一外腔的顶部为厚过滤层。
[0013]优选地,在所述热气抑制结构中,所述第二横挡板和所述透气膜在同一水平面上。
[0014]优选地,在所述热气抑制结构中,孔洞为多个,并围绕所述第一内腔设置。
[0015]优选地,在所述间隔运动结构中,相邻的一对第三横挡板,设置在第二外腔的所述第三横挡板所在的水平面高于设置在第二内腔的所述第三横挡板所在的水平面。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三横挡板设置多对。
[0017]优选地,所述吹气管设置过滤层;所述出气管设置过滤层。
[0018]优选地,所述热气抑制结构从下向上依次设置多个。
[0019]优选地,所述热气腔和所述冷气腔的底部设置防渗透层,所述防渗透层中部为所述进气口。
[0020]优选地,所述吹气管为长管,呈竖向设置。
[0021]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器,热气通过热气腔发生的热气抑制结构作用,使得热量保存,普通气体通过冷气腔缓慢加热作用,延长普通气体加热路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在不同位置设置了挡板和透气膜,在有限的位置下增强换热的效果,实现换热功率的最大化。
[0022]热气从进气口进入第一个热气抑制结构:热气进入第一内腔,被第一横挡板压制的条件下,逐渐向透气层缓慢释放到第一外腔,基于气体的运动朝上,第一外腔的热气被迫进入孔洞,进而要通过透气膜缓慢进入第二个热气抑制结构中,重复进行上述运动,由于此种设置,使得进气量大,而溢出量少,因此热气可以保存在热气腔。
[0023]普通气体从吹气管进入第二外腔,受到第二外腔的第三横挡板的阻隔,被迫通过透气层进入第二内腔,再受到第二内腔的第三横挡板阻隔,被迫通过透气层重新进入第二外腔,如此进行,普通气体在冷气腔滞留的时间变长,加热效果增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热交换器的流体流通图。
[0026]其中,图中标记如下所示:
[0027]101—第一内腔、102—第一外腔、103—透气层、104—吸热层、105—进气口、106—废气口、107—挡板、108—厚过滤层、109—防渗透层;
[0028]201—第一横挡板、202—孔洞、203—透气膜、204—第二横挡板;
[0029]301—第二内腔、302—第二外腔、303—透气层;
[0030]401一第三横挡板;
[0031]5—吹气管;
[0032]6—出气管;
[0033]图中箭头为流体流动的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通过部件的设置,在有限的尺寸和成本下,实现换热能力的极大化。
[0035]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8]请参阅图1?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热交换器的流体流通图。
[003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称的热交换器不仅仅可以作为气体的热交换器,其结构还可以作为其他类型流体的热交换器,但以其放置的角度最优选为气体的热交换器。下述内容以气体为主进行描述。
[004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热气腔(未在图中指出)和冷气腔(未在图中指出),还包括吹气管5和出气管6;
[0041]所述热气腔:包括第一内腔101和第一外腔102,所述第一内腔101与所述第一外腔102之间为由透气膜组成的透气层103,所述第一外腔102的外层为吸热层104,底部为进气口 105,顶部为废气口 106,还设置热气抑制结构(未在图中指出);
[0042]所述热气抑制结构:包括在所述第一内腔101内侧设置的第一横挡板201、在所述第一横挡板201上方设置孔洞202、在所述孔洞202顶部设置透气膜203、在所述第一外腔102内侧设置的第二横挡板204;
[0043]所述冷气腔:包括第二内腔301和第二外腔302,所述第二内腔301和所述第二外腔302之间为由透气膜组成的透气层303,其上部连接所述吹气管5,下部连接所述出气管6,还设置间隔运动结构(未在图中指出);
[0044]所述间隔运动结构:包括分别在所述第二内腔301和所述第二外腔302间隔设置的第三横挡板401。
[0045]如图可以看出,气体通过进气口105进入,其路径通过多次的转向,使得气体无法按照最短路径离开本热交换器,因此发生作用、放热达到高效率。
[0046]优选地,
[0047]所述第一内腔101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外腔102接触的位置设置挡板107;
[0048]所述第一外腔102的顶部为厚过滤层108。
[0049]挡板的作用,也是进一步使得气体不能通过最短路径离开本热交换器。
[0050]顶部的厚过滤层可以将废弃中的污染物过滤,从而使得本热转换器达到过滤的效果O
[0051]优选地,在所述热气抑制结构中,所述第二横挡板和所述透气膜在同一水平面上。
[0052]优选地,在所述热气抑制结构中,孔洞为多个,并围绕所述第一内腔101设置。孔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如气体的热量充足,则孔洞数量可以少设置,如气体量大,则可以多设置孔洞数量。
[0053]优选地,在所述间隔运动结构中,相邻的一对第三横挡板401,设置在第二外腔302的所述第三横挡板401所在的水平面高于设置在第二内腔301的所述第三横挡板401所在的水平面。
[0054]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普通气体经过的路径长。
[0055]优选地,所述第三横挡板设置多对。
[0056]优选地,所述吹气管5设置过滤层;所述出气管6设置过滤层。
[0057]优选地,所述热气抑制结构从下向上依次设置多个。
[0058]优选地,所述热气腔和所述冷气腔的底部设置防渗透层109,所述防渗透层109中部为所述进气口 105。
[0059 ]优选地,所述吹气管为长管,呈竖向设置。
[0060]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器,热气通过热气腔发生的热气抑制结构作用,使得热量保存,普通气体通过冷气腔缓慢加热作用,延长普通气体加热路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在不同位置设置了挡板和透气膜,在有限的位置下增强换热的效果,实现换热功率的最大化。
[0061 ]热气从进气口进入第一个热气抑制结构:热气进入第一内腔,被第一横挡板压制的条件下,逐渐向透气层缓慢释放到第一外腔,基于气体的运动朝上,第一外腔的热气被迫进入孔洞,进而要通过透气膜缓慢进入第二个热气抑制结构中,重复进行上述运动,由于此种设置,使得进气量大,而溢出量少,因此热气可以保存在热气腔。
[0062]普通气体从吹气管进入第二外腔,受到第二外腔的第三横挡板的阻隔,被迫通过透气层进入第二内腔,再受到第二内腔的第三横挡板阻隔,被迫通过透气层重新进入第二外腔,如此进行,普通气体在冷气腔滞留的时间变长,加热效果增大。
[0063]以上所述,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热气腔和冷气腔,还包括吹气管和出气管; 所述热气腔:包括第一内腔和第一外腔,所述第一内腔与所述第一外腔之间为由透气膜组成的透气层,所述第一外腔的外层为吸热层,底部为进气口,顶部为废气口,还设置热气抑制结构; 所述热气抑制结构:包括在所述第一内腔内侧设置的第一横挡板、在所述第一横挡板上方设置孔洞、在所述孔洞顶部设置透气膜、在所述第一外腔内侧设置的第二横挡板; 所述冷气腔:包括第二内腔和第二外腔,所述第二内腔和所述第二外腔之间为由透气膜组成的透气层,其上部连接所述吹气管,下部连接所述出气管,还设置间隔运动结构; 所述间隔运动结构:包括分别在所述第二内腔和所述第二外腔间隔设置的第三横挡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内腔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外腔接触的位置设置挡板; 所述第一外腔的顶部为厚过滤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气抑制结构中,所述第二横挡板和所述透气膜在同一水平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气抑制结构中,孔洞为多个,并围绕所述第一内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间隔运动结构中,相邻的一对第三横挡板,设置在第二外腔的所述第三横挡板所在的水平面高于设置在第二内腔的所述第三横挡板所在的水平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横挡板设置多对。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管设置过滤层;所述出气管设置过滤层。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气抑制结构从下向上依次设置多个。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气腔和所述冷气腔的底部设置防渗透层,所述防渗透层中部为所述进气口。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管为长管,呈竖向设置。
【文档编号】F28F13/00GK205505836SQ201620308554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3日
【发明人】徐其明
【申请人】佛山市南海研明热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