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阳电暖器及其热源支架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93721阅读:658来源:国知局
小太阳电暖器及其热源支架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太阳电暖器及其热源支架组件,热源支架组件包括热源支架(2)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热源支架(2)两端的热源壳体(1)及反射罩(3),所述热源支架(2)与所述热源壳体(1)的连接处和/或所述热源支架(2)与所述反射罩(3)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源支架组件,通过在热源支架与热源壳体的连接处和/或热源支架与反射罩的连接处设置加强片,有效提高了连接处的强度,进而避免了小太阳电暖器跌落时热源支架对热源壳体和/或反射罩的冲击,减轻了部件的局部变形及热源支架与热源壳体和/或反射罩相对脱离的情况,提高了固定稳定性及使用可靠性。
【专利说明】
小太阳电暖器及其热源支架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太阳电暖器及其热源支架组件。
【背景技术】
[0002]小太阳电暖器使用区域的限制较小,广泛应用于小范围取暖的场地。小太阳电暖器由热源、热源支架组件及电机等部件组成。
[0003]请参考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热源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04]热源支架组件由热源壳体1、热源支架2、反射罩3及卡扣压板4组成,热源支架组件通过电机支架5固定于电暖器壳体内。热源壳体I内设置有热源,热源即发热体(如卤素管)。热源支架2的两端分别连接热源壳体I和反射罩3,其中,热源支架2为筒状结构,其两端为开口结构。由于热源支架2的结构稳定,热源支架2不易变形。
[0005]热源壳体I及反射罩3通常采用较薄的金属片制成,极易变形。当小太阳电暖器跌落时(如跌落测试或使用不当时),热源支架2对热源壳体I和反射罩3产生冲击,极易导致热源壳体I或反射罩3变形,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热源支架2与热源壳体I或反射罩3相对脱离。影响了热源支架组件的固定稳定性,降低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
[0006]因此,如何提高固定稳定性及使用可靠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源支架组件,以提高固定稳定性及使用可靠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小太阳电暖器。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源支架组件,包括热源支架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热源支架两端的热源壳体及反射罩,所述热源支架与所述热源壳体的连接处和/或所述热源支架与所述反射罩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片。
[0009]优选地,上述热源支架组件中,所述加强片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为设置于所述热源支架与所述热源壳体的连接处的热源加强片及设置于所述热源支架与所述反射罩的连接处的反射罩加强片。
[0010]优选地,上述热源支架组件中,所述热源加强片设置于所述热源壳体与所述热源支架之间;
[0011]所述热源加强片上设置有固定所述热源壳体的固定结构。
[0012]优选地,上述热源支架组件中,所述热源支架朝向所述热源加强片的一端具有第一连接卡扣;
[0013]所述热源加强片上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卡扣卡扣配合的第一卡槽。
[0014]优选地,上述热源支架组件中,所述反射罩加强片位于所述反射罩背向所述热源支架的一侧。
[0015]优选地,上述热源支架组件中,所述热源支架朝向所述反射罩加强片的一端具有第二连接卡扣;
[0016]所述反射罩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二连接卡扣穿过的避让通孔;
[0017]所述反射罩加强片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卡扣卡扣配合的第二卡槽。
[0018]优选地,上述热源支架组件中,所述反射罩加强片为环形加强片;
[0019]所述第二卡槽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反射罩加强片的周向均匀分布。
[0020]优选地,上述热源支架组件中,所述反射罩加强片朝向所述反射罩的一面上具有第三连接卡扣;
[0021 ]所述反射罩上具有与所述第三连接卡扣卡扣配合的第三卡槽。
[0022]优选地,上述热源支架组件中,所述反射罩加强片为环形加强片;
[0023]所述第三连接卡扣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反射罩加强片的周向均匀分布。
[002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太阳电暖器,包括热源支架组件,所述热源支架组件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热源支架组件。
[00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源支架组件,通过在热源支架与热源壳体的连接处和/或热源支架与反射罩的连接处设置加强片,有效提高了连接处的强度,进而避免了小太阳电暖器跌落时热源支架对热源壳体和/或反射罩的冲击,减轻了部件的局部变形及热源支架与热源壳体和/或反射罩相对脱离的情况,提高了固定稳定性及使用可靠性。
[002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如上述任一种热源支架组件的小太阳电暖器。由于上述热源支架组件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上述热源支架组件的小太阳电暖器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热源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热源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热源壳体及热源加强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热源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反射罩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6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反射罩加强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热源支架组件,以提高固定稳定性及使用可靠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小太阳电暖器。
[0034]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5]请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热源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6]在这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热源支架组件包括热源支架2及分别设置于热源支架2两端的热源壳体I及反射罩3,热源支架2与热源壳体I的连接处和/或热源支架2与反射罩3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片。
[003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源支架组件,通过在热源支架2与热源壳体I的连接处和/或热源支架2与反射罩3的连接处设置加强片,有效提高了连接处的强度,进而避免了小太阳电暖器跌落时热源支架2对热源壳体I和/或反射罩3的冲击,减轻了部件的局部变形及热源支架2与热源壳体I和/或反射罩3相对脱离的情况,提高了固定稳定性及使用可靠性。
[0038]在本实施例中,热源支架2与热源壳体I的连接处和热源支架2与反射罩3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片。即,加强片的数量为两个,这两个加强片分别为热源加强片6及反射罩加强片7,热源加强片6设置于热源支架2与热源壳体I的连接处,反射罩加强片7设置于热源支架2与反射罩3的连接处。即,热源加强片6对热源壳体I起到了加强作用,反射罩加强片7对反射罩3起到了加强作用,进而有效避免了小太阳电暖器跌落时热源支架2对热源壳体I和反射罩3的冲击。
[0039]由于反射罩3的结构较大且用料较多,可以仅在热源支架2与反射罩3的连接处设置加强片,即,仅设置反射罩加强片7,在减少零部件的数量的同时减轻了反射罩3的局部变形。也可以仅在热源支架2与热源壳体I的连接处设置加强片,S卩,仅设置热源加强片6。
[0040]热源加强片6设置于热源壳体I与热源支架2之间;热源加强片6上设置有固定热源壳体I的固定结构。如图2所示,通过将热源加强片6设置于热源壳体I与热源支架2之间,使得热源支架2向热源壳体I传递的冲击力经过热源加强片6的缓冲后再传递到热源壳体I上,避免了热源壳体I受力不均及局部受到冲击力过大的问题。其中,热源固定于热源壳体I上,在安装过程中,先将热源加强片6与热源壳体I连接,再将该连接结构与热源支架2连接。
[0041]也可以将热源加强片6设置于热源壳体I远离热源支架2的一侧,通过热源加强片6与热源壳体I的组合,达到热源壳体I因热源加强片6而局部加强的作用,热源壳体I上因热源加强片6而加强的局部位置与热源支架2连接,同样可以起到减轻了热源壳体I的局部变形的作用。
[0042]如图3及图4所示,为了便于固定,热源支架2朝向热源加强片6的一端具有第一连接卡扣21;热源加强片6上具有与第一连接卡扣21卡扣配合的第一卡槽61。即,热源支架2与热源加强片6通过卡扣连接,方便了二者的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卡扣21与热源支架2—体成型或第一连接卡扣21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于热源支架2上,优选地,第一连接卡扣21与热源支架2—体成型,将第一连接卡扣21穿过第一卡槽61后,通过弯折第一连接卡扣21,避免第一连接卡扣21由第一卡槽61滑脱,达到了卡扣连接效果。
[0043]优选地,反射罩加强片7位于反射罩3背向热源支架2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反射罩3朝向热源支架2的一侧为反射面,通过将反射罩加强片7设置于反射罩3背向热源支架2的一侧,有效避免了反射罩加强片7干涉反射面反光的作用。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反射罩加强片7与反射罩3组合,反射罩3因反射罩加强片7而局部加强的作用,反射罩3上因反射罩加强片7而加强的局部位置与热源支架2连接,同样可以起到减轻了反射罩3的局部变形的作用。
[0044]如图4、图5及图6所示,热源支架2朝向反射罩加强片7的一端具有第二连接卡扣22;反射罩3上设置有供第二连接卡扣22穿过的避让通孔32;反射罩加强片7上设置有与第二连接卡扣22卡扣配合的第二卡槽72。在将热源支架2与反射罩3的连接过程中,热源支架2上的第二连接卡扣22穿过避让通孔32并与第二卡槽72卡扣配合。同理地,第二连接卡扣22与热源支架2—体成型或第二连接卡扣22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于热源支架2上,优选地,第二连接卡扣22与热源支架2—体成型,将第二连接卡扣22穿过第二卡槽72后,通过弯折第二连接卡扣22,避免第二连接卡扣22由第二卡槽72滑脱,达到了卡扣连接效果。
[0045]处于节省用料量及均匀受力的考虑,反射罩加强片7为环形加强片,并且,第二卡槽72的数量为多个且沿反射罩加强片7的周向均匀分布。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反射罩加强片7与热源支架2的卡扣连接点均匀分布,提高了二者的连接稳定性,进而在节省用料量的同时使热源支架2传递到反射罩3上的力均匀分布,
[0046]在本实施例中,反射罩加强片7朝向反射罩3的一面上具有第三连接卡扣71;反射罩3上具有与第三连接卡扣71卡扣配合的第三卡槽31。即,反射罩加强片7与反射罩3通过卡扣连接。
[0047]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卡扣连接结构也可以替换为焊接或螺栓连接等方式完整连接,在此不再一一累述且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0048]进一步地,反射罩加强片7为环形加强片;第三连接卡扣71的数量为多个且沿反射罩加强片7的周向均匀分布。在本实施例中,反射罩加强片7为环形加强片,第二卡槽72位于反射罩加强片7上,第三连接卡扣71位于反射罩加强片7的内圈上。也可以将第三连接卡扣71位于反射罩加强片7的外圈上。
[0049]在本实施例中,热源支架组件通过螺栓整体固定连接,反射罩3背向热源支架2的一面设置有卡扣压板4。螺栓依次穿过热源壳体1、热源加强片6、热源支架2、反射罩3、反射罩加强片7及卡扣压板4,再通过螺母将螺栓伸出卡扣压板4的端部拧紧,完成热源支架组件的固定。在将热源支架组件与电机支架5整体固定连接。
[005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小太阳电暖器,包括如上述任一种热源支架组件。由于上述热源支架组件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上述热源支架组件的小太阳电暖器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005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热源支架组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热源支架组件,包括热源支架(2)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热源支架(2)两端的热源壳体(I)及反射罩(3),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支架(2)与所述热源壳体(I)的连接处和/或所述热源支架(2)与所述反射罩(3)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源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片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为设置于所述热源支架(2)与所述热源壳体(I)的连接处的热源加强片(6)及设置于所述热源支架(2)与所述反射罩(3)的连接处的反射罩加强片(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源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加强片(6)设置于所述热源壳体(I)与所述热源支架(2)之间; 所述热源加强片(6)上设置有固定所述热源壳体(I)的固定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源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支架(2)朝向所述热源加强片(6)的一端具有第一连接卡扣(21); 所述热源加强片(6)上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卡扣(21)卡扣配合的第一卡槽(6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源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罩加强片(7)位于所述反射罩(3)背向所述热源支架(2)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源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支架(2)朝向所述反射罩加强片(7)的一端具有第二连接卡扣(22); 所述反射罩(3)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二连接卡扣(22)穿过的避让通孔(32); 所述反射罩加强片(7)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卡扣(22)卡扣配合的第二卡槽(7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源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罩加强片(7)为环形加强片; 所述第二卡槽(72)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反射罩加强片(7)的周向均匀分布。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源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罩加强片(7)朝向所述反射罩(3)的一面上具有第三连接卡扣(71); 所述反射罩(3)上具有与所述第三连接卡扣(71)卡扣配合的第三卡槽(3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源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罩加强片(7)为环形加强片; 所述第三连接卡扣(71)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反射罩加强片(7)的周向均匀分布。10.一种小太阳电暖器,包括热源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支架组件为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热源支架组件。
【文档编号】F24D13/00GK205579712SQ201620355461
【公开日】2016年9月14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5日
【发明人】韩雪东, 李吉, 廖泓斌, 张毅, 王红兵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