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泄露重力热管式烟气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86718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零泄露重力热管式烟气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零泄露重力热管式烟气换热器,涉及一种烟气换热器。它包括吸热区壳体、绝热区壳体、放热区壳体和热管;吸热区壳体布置在吸收塔的入口,放热区壳体布置在吸收塔的出口,绝热区壳体位于吸热区壳体与放热区壳体之间;热管上端位于放热区壳体内并与放热区壳体顶部连接,热管中部外包裹有保温隔热层且位于绝热区壳体内,热管下端位于吸热区壳体内并与吸热区壳体底部连接;热管内装有换热介质,吸热区壳体和放热区壳体上均外包裹有保温隔热层,吸热区壳体内安装有蒸汽吹灰装置。本实用新型烟气阻力小,通过重力热管实现了原烟气与净烟气之间的自发换热,并可利用原烟气的热量对湿法脱硫后的净烟气进行加热。
【专利说明】
零泄露重力热管式烟气换热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换热器,特别涉及一种零泄露重力热管式烟气换热器,主要用于湿法脱硫。
【背景技术】
[0002]传统脱硫工艺通常会配置回转式GGH装置(回转式烟气-烟气加热器),但由于回转式GGH装置的密封性不高,压力较高的原烟气会向压力较低的净烟气侧泄露,这种泄露率通常可达1%?3%,从而降低了脱硫效率。随着脱硫超净排放的推广,脱硫系统对脱硫效率的要求往往要达到99%或更高,使用回转式GGH装置的脱硫工艺已不能满足各项目对脱硫效率的要求。因此原有回转式GGH装置基本已被拆除,新建项目也不再配置回转式GGH装置。
[0003]取消回转式GGH装置后的脱硫系统,净烟气温度相比取消前降低较多,通常为50°C左右的饱和湿烟气。因此减小了烟羽的浮力,降低了烟气离开烟囱后所能提升的高度,不利于烟气的扩散。同时,由于烟气为饱和状态,在离开烟囱进入大气环境后,温度会逐渐降低至环境温度。降温过程中,烟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为水,使得排放的烟气呈现出白色的烟羽。虽然该烟气本身不会污染环境,但对普通市民的感官会造成强烈的影响。
[0004]目前,脱硫系统通常使用管式烟气换热器,该设备的烟气阻力大、介质循环能耗高、换热效率低,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零泄露重力热管式烟气换热器,能降低吸收塔入口处的烟气温度,提高吸收塔出口处的烟气温度。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零泄露重力热管式烟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热区壳体、绝热区壳体、放热区壳体和多个间隔布置的热管;吸热区壳体布置在吸收塔的入口,且吸热区壳体的入口与吸收塔的吸热区入口原烟道连接,吸热区壳体的出口与吸收塔的吸热区出口原烟道连接;放热区壳体布置在吸收塔的出口,且位于吸热区壳体的正上方,放热区壳体的入口与吸收塔的放热区入口净烟道连接,放热区壳体的出口与吸收塔的放热区出口净烟道连接;绝热区壳体位于吸热区壳体与放热区壳体之间;所述热管上端位于放热区壳体内并通过第二热管固定托座与放热区壳体顶部连接,热管中部外包裹有保温隔热层且位于绝热区壳体内,热管下端位于吸热区壳体内并通过第一热管固定托座与吸热区壳体底部连接;所述热管内装有换热介质,吸热区壳体和放热区壳体上均外包裹有保温隔热层,吸热区壳体内安装有蒸汽吹灰装置。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热管为重力热管。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热管为压力容器。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热管内的冷凝散热介质为水、丙酮、甲醇和酒精中的一种。
[0010]在未安装本实用新型的湿法脱硫系统中,吸收塔入口处(换热器前原烟道)的烟气通常为115?140°C,经过湿法脱硫处理后的烟气通常为45?55°C。
[0011]本实用新型一方面降低了吸收塔入口处烟气温度(可将吸收塔入口处温度降低10?20°C),从而使本实用新型既降低了吸收塔出口处烟气的饱和温度,也减少了吸收塔内水分的蒸发量,进而降低脱硫系统耗水量;另一方面提升了吸收塔出口处的烟气温度(可将吸收塔出口处温度升高10?20°C ),从而使本实用新型既可以增大烟羽的浮力,提高烟气离开烟囱后所能提升的高度,利于烟气的扩散,又可以使得吸收塔出口烟气处于过热状态,降低烟羽的可见度。
[001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烟气阻力小,通过重力热管实现了原烟气与净烟气之间的自发换热,并可利用原烟气的热量对湿法脱硫后的净烟气进行加热。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吸收塔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吸热区壳体,2-放热区壳体,3-热管,41-吸热区出口原烟道,42-放热区入口净烟道,5-吸收塔,51-吸热区入口原烟道,52-放热区出口净烟道,6-保温隔热层,71-第一热管固定托座,72-第二热管固定托座,8-绝热区壳体,9-蒸汽吹灰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0017]参阅附图可知:零泄露重力热管式烟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热区壳体1、绝热区壳体8、放热区壳体2和多个间隔布置的热管3;吸热区壳体I布置在吸收塔5的入口,且吸热区壳体I的入口与吸收塔5的吸热区入口原烟道51连接,吸热区壳体I的出口与吸收塔5的吸热区出口原烟道41连接;放热区壳体2布置在吸收塔5的出口,且位于吸热区壳体I的正上方,放热区壳体2的入口与吸收塔5的放热区入口净烟道42连接,放热区壳体2的出口与吸收塔5的放热区出口净烟道52连接;绝热区壳体8位于吸热区壳体I与放热区壳体2之间;所述热管3上端位于放热区壳体2内并通过第二热管固定托座72与放热区壳体2顶部连接,热管3中部外包裹有保温隔热层6且位于绝热区壳体8内,热管3下端位于吸热区壳体2内并通过第一热管固定托座71与吸热区壳体I底部连接;所述热管3内装有换热介质,吸热区壳体I和放热区壳体2上均外包裹有保温隔热层6,吸热区壳体I内安装有蒸汽吹灰装置9。
[0018]所述热管3为重力热管。所述热管3为压力容器。所述热管3内的冷凝散热介质为水、丙酮、甲醇和酒精中的一种。
[0019]实际工作时,吸热区壳体1、热管3下端(吸热段)、第一热管固定托座71和蒸汽吹灰装置9组合而成的结构也被称为吸热区;绝热区壳体8和热管3中部(绝热段)组合而成的结构也被称为绝热区;放热区壳体2、热管3上端(放热段)组合而成的结构也被称为放热区。
[0020]其中,吸热区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在换热器工作的整个流程中,吸收塔入口处的原烟气进入到吸热区壳体I内部,烟气中的热量被热管3下端(吸热段)内的介质吸收,烟气温度从115?140°C左右下降10?20°C。烟气在该温度下处于酸露点区,会产生部分的粘性积灰。因此在吸热区设置有蒸汽吹灰装置9,蒸汽吹灰装置9在本实用新型换热能力下降时对吸热区内的热管3下端(吸热段)进行蒸汽吹灰。
[0021]绝热区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绝热区为换热器提供安装及检修的操作空间,该区域内布置有热管3(绝热段),3热管(绝热段)需用保温隔热层6进行隔热保温。
[0022]放热区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热管3下端(吸热段)内的介质吸热后气化,通过热管3中部(绝热段)上升到热管3(放热段)内,将5放热区壳体内的净烟气温度提升10?20。。。
[0023]本实用新型的吹灰方案为:目前较为常用的吹灰方式是蒸汽吹灰和声波吹灰,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吸收塔入口处的烟气温度在80?95°C之间,处于酸露点区,如果产生黏性积灰,则声波吹灰器无法进行有效清灰,因而采用吹灰力度更大、效果更好的蒸汽吹灰器。
[0024]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主权项】
1.零泄露重力热管式烟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热区壳体(I)、绝热区壳体(8)、放热区壳体(2)和多个间隔布置的热管(3); 吸热区壳体(I)布置在吸收塔(5)的入口,且吸热区壳体(I)的入口与吸收塔(5)的吸热区入口原烟道(51)连接,吸热区壳体(I)的出口与吸收塔(5)的吸热区出口原烟道(41)连接; 放热区壳体(2)布置在吸收塔(5)的出口,且位于吸热区壳体(I)的正上方,放热区壳体(2)的入口与吸收塔(5)的放热区入口净烟道(42)连接,放热区壳体(2)的出口与吸收塔(5)的放热区出口净烟道(52)连接; 绝热区壳体(8)位于吸热区壳体(I)与放热区壳体(2)之间; 所述热管(3)上端位于放热区壳体(2)内并通过第二热管固定托座(72)与放热区壳体(2)顶部连接,热管(3)中部外包裹有保温隔热层(6)且位于绝热区壳体(8)内,热管(3)下端位于吸热区壳体(2)内并通过第一热管固定托座(71)与吸热区壳体(I)底部连接; 所述热管(3)内装有换热介质,吸热区壳体(I)和放热区壳体(2)上均外包裹有保温隔热层(6),吸热区壳体(I)内安装有蒸汽吹灰装置(9)。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零泄露重力热管式烟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3)为重力热管。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零泄露重力热管式烟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3)为压力容器。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零泄露重力热管式烟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3)内的冷凝散热介质为水、丙酮、甲醇和酒精中的一种。
【文档编号】F27D17/00GK205679102SQ201620582470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5日 公开号201620582470.8, CN 201620582470, CN 205679102 U, CN 205679102U, CN-U-205679102, CN201620582470, CN201620582470.8, CN205679102 U, CN205679102U
【发明人】吴雪萍, 王育波, 龚北平, 聂鎏婴
【申请人】吴雪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