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7247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体积大为缩小与重量缩减的冷冻循环结构。
公知的冷气机冷冻循环系统的装置,主要由钛热管发生器1、氢气柜2、分离器3、液热交换器4、吸收器5、除水器6、凝结器7、蒸发器8、气热交换器9、滤管10、分析器11、U型管12、风扇13、石棉板14所构成,其是利用氨水气化潜热高的优点作为冷媒,以水于常温、常压下能吸收大量的氨气,在反向过程中被水所吸收的氨气会因加热而逸出的特性作为吸收剂,并以氢气加速氨气的蒸发率及提供系统的压力平衡,通过重力与热力实现系统的吸收冷冻循环,整个系统均为非机械式,无压缩机运转抽吸动作,更无压缩机运转声。



图1所示,发生器1由钛热管接电后产生热量加于发生器1,使氨气逸出溶液,具有热量的氨蒸气顺着滤管10上升,并挟带一部分溶液到达分离器3内,在此气体和液体各走一条分别的管路3a、3b,液体借助重力由液流管3b流入液热交换器4,再到达吸收器5,分离器3中的气体部分由中央气流管3a下降转向至分析器11中,气体因较轻,仍上行到除水器6后,如还有任何水分或凝结液体会往下流返回分析器11再回到发生器1内,除水器6排管上围有一圈圈的阻板6a,因此能阻止气体再挟带液体上升。
通过除水器6后,便已是纯的氨气,才会进入凝结器7,凝结器7分为凝结管7a及凝结管7b两部分,凝结管7a部分有鳍片冷却可凝结一部分蒸气,系统内的热量只用于上升循环,并到凝结管7a此点为止,以后的循环只靠重力了,纯净的氨流动至蒸发器8,另外,在凝结管7a部分末凝结的蒸气上升到凝结管7b部分再凝结,凝结器7与蒸发器8之间的U型管12是作为液体氨的储存器,氨液体贮量超过预定的水平即流入蒸发器8中,因液体由于重力的作用,具有水平平衡的倾向。
待U型管12中被注满液体后即会流入蒸发器8,当氨液体进入蒸发器8沿一连串水平挡板8a上形成一薄层氨液体膜层,氢气在U型管12处的充入以使液体氨得以降压至设计标准,而能在蒸发器8内作低温蒸发,蒸发时即吸取热量,实现冷凝作用,由风扇13排出,并由石棉扳14隔绝。
氢气越多氨气含量越少,其温度则越降低,当氨蒸发后与氢气混合,此混合气较重于氢气,即沿气热交换器9的内管9a下降到吸收器5中,同时冷却外管9b上行的氢气,由分离器3经液热交换器4至吸收器5顶部流入的弱氨溶液,当一接触由气热交换器9而来的混合气体,即吸收氨,而只剩下氢气,氢气不溶于水,且较轻,故沿气热交换器9外管9b上升回到蒸发器8,以便再与氨蒸气混合,吸收器5外有鳍片5a为空气冷却,此能使弱氨溶液冷却,并加强其吸收能力,同时在吸收时它也放出热量,因此用气冷鳍片5a移去这些热量,促进系统的连续循环,当溶液吸收大量氨蒸气后,变成强溶液沉流于吸收器5的底部,并继续向下经液热交换气4与分析器11回到发生器1开始另一循环。
公知技术的缺点为发生器的管路相当长,而且复杂,气液分离器部分为也占有相当大的空间,冷凝器部分设有弯曲的回路,所需体积较多,于蒸发器内氨液体、氨气、氢气交互流动影响到整体的安定性,而且需要设置很长管路,相当不经济,气热交换器、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也分别设有相当长的管路,都增加管路的流程与整体的体积,于是公知技术的体积为相当大,无法缩小,为了更符合实际需求,就需解决公知技术的管路过长以及无法使整体体积缩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其浓溶液槽内置毛细组织以增加吸收反应的表面积,以增加额外的吸收反应,吸收器为直立式,且吸收器内置螺旋装置以加长稀溶液的流程,并延长在吸收器内的时间,与扩展稀溶液在吸收器内的反应表面积,进而降低整体的重量,减少体积,同时增快冷冻速率,又使蒸发器外型结构简单,蒸发器其内置氨液管与氢气管,此蒸发器外型简单对称,加工及组装容易,节省蒸发器空间,且由于氨液管与氢气管穿入置放在蒸发器内,其热交换较佳,冷冻温度更低,也进而降低系统的重量,减少体积,于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生产出比公知技术更小,整体操作性比公知技术更好的冷冻装置,让随身式冷冻结构不再是梦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其关键是包括一浓溶液槽,以容纳入浓氨水的浓溶液,其内设有一毛细组织,其中浓溶液槽毛细组织为部分在液面下,部分在液面上,以增加吸收反应的液面表面积;一浓溶液管,其由浓溶液槽接引出浓溶液,另一端为开口;一稀溶液管,其套于浓溶液管外方,并越过浓溶液管的另一端;一产生器,具有一加热器,加热器邻接于稀溶液管,使稀溶液管传热至浓溶液管,让浓溶液管产生气体;一气液分离装置,形成于浓熔液管的开口端与稀溶液管间;一精馏器,其具有一管路与稀溶液管相接连,使离开气液分离装置的气体中部分冷凝为液体回流;一冷凝器,其具有一管路与精馏器的管路相连接,且冷凝器管路形成向下倾斜之状,并于管路外设有一冷凝器的热交换器,使气体冷凝为液体;
一氨液管,其一端接于冷凝器的管路末端,整体的形状如U状,以形成具液封的管路,其另一端为开口,且开口端形成呈朝下的弯弧状,又于开口端设有一氨液管毛细组织,以毛细组织导引氦液的扩展,并防止氨液只沿氨液管的外表流动;一稀溶液回流管,其由稀溶液管近浓溶液槽处接引出,形成如U状,其另一端低于气液分离装置内浓溶液管出口的高度;一吸收器,为直立式的直管状管路,管路其下端与浓溶液槽相接,管路其中段与稀溶液回流管相接,管路其外设有一吸收器热交换器,其内设有一螺旋装置以导引稀溶液流动;一导气管,其与吸收器上端相接,并朝下设置,让经过吸收器的氨气与氢气进入,能让末被吸收器所吸收的氨气冷凝为氨液;一平衡压力管,其接于冷凝器管路与导气管之间;一氨液引流管,其一端接于导气管末端,其另一端接于浓溶液槽的液面下区域,氨液引流管内与浓溶液槽间还设有一氨液引流管毛细组织,以导引冷凝的氨液回流至浓溶液槽;一氢气管,其一端与导气管末端相接,并朝上设置,另一端为开口,其内设置一氢气管毛细组织,以防止液封;及一蒸发器,其具有一管路,其管路上端封闭,其管路下端与浓溶液槽相接,让氢气管后段与氨液管由近下端导插入蒸发器管路内,并顺着管路内延伸至封闭端,其中使氨液管开口端的高度低于氨液管接于冷凝器末端的液位高度,在蒸发器的封闭端同时释出氨液与氢气,使氨液蒸发吸热而进行热交换反应,释放出冷度,并将产生的氨蒸气与氢气一起回流排入浓溶液槽;所述的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其中浓溶液管位于浓溶液槽内的管口为突伸出浓溶液槽内底面或接于浓溶液槽侧面,以防止所有流入浓溶液槽中的残渣堵塞该管口。
所述的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其中在稀溶液管内与浓溶液管外之间还设置有一导热套,并且导热套设有通孔。
所述的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其中吸收器内的螺旋装置为螺旋沟或同心沟或螺旋弹簧或螺旋状纤维束。
所述的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其中吸收器螺旋装置为毛细组织。而毛细组织可为编织网、烧结粉末、纤维束或发泡金属。
所述的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其中平衡压力管内接有一平衡压力管毛细组织,以防止冷凝所造成的液封现象。
所述的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其中蒸发器管路内还设有一蒸发器螺旋装置。该蒸发器螺旋装置可为螺旋沟或同心沟或螺旋弹簧或螺旋状纤维束。
所述的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其中蒸发器螺旋装置为毛细组织,该毛细组织可为编织网,烧结粉末、纤维束或发泡金属。
所述的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其中冷凝器热交换器、吸收器热交换器为散热器或散热鳍片或冷却水套。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结构具有浓溶液槽以容纳入浓氨水与毛细组织,浓溶液槽经浓溶液管导出穿入稀溶液管内以进行热交换,稀溶液管经过产生器,产生器外接设有加热器,经加热使浓溶液管内的氨沸腾析出,并产生稀氨水的溶液与氨气的气液混合流上升至精馏器的管路,稀氨水由气液分离装置处由稀溶液管回流至近浓溶液槽处经稀溶液回流管导至吸收器,在精馏器冷凝水蒸气形成水使其回流,氨气进入冷凝器管路冷凝成氨液,再经氨液管导穿入蒸发器的管路,吸收器管路与浓溶液槽相接,使浓氨气与氢气经吸收器,此时浓氨气与回流的稀溶液反应成浓溶液的氨水回流至浓溶液槽,稀氨气与氢气经导气管至氢气管,导气管末端以冷凝氨液导管接至浓溶液槽,氢气管也导穿入蒸发器的管路的一端,在蒸发器的管路另一端的封闭端处同时释出氨液与氢气,使氨液蒸发吸热而进行热交换反应,吸热而制冷,并将产生的氨蒸气后与氢气一起回流经导入管排入浓溶液槽。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特征及功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公知的管路设置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剖面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蒸发器的纵剖面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蒸发器的横剖面剖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A部分放大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浓溶液槽的横剖面剖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测试点位置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侧试点测试曲线图。
请参阅图2和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具有一浓溶液槽31以容纳入浓氨水71,浓溶液槽31经一浓溶液管32导出,浓溶液管32位于浓溶液槽31内的管口321为突伸出浓溶液槽31内底面或接于浓溶液槽31侧面,以防止残渣进入浓溶液管32,使残渣积于浓溶液槽31底面,而不会堵塞浓溶液管32的管口321,浓溶液管32也可由卧管式浓溶液槽31的端面接引而出。
并且使浓溶液管32穿入一稀溶液管37内,且稀溶液管37经过一产生器30,产生器30外接设有一加热器33,使加热器3加热设置位置的稀溶液管37与浓溶液管32,让产生器30的部分外表以一束筒34与一绝热体35所包覆,绝热体35于稀溶液管37之外,束筒34在绝热体之外。
如图7所示,其中浓溶液槽31之内设有一浓溶液槽毛细组织311,该浓溶液槽毛细组织311部分在液面下,以吸收住液体,使浓溶液槽液面产生抗颠簸性,是为多孔性的毛细组织,该浓溶液槽毛细组织311部分在液面上,以让液体吸附,使流过的气体的一部分氨气被吸收,即具有增加吸收反应的表面积。
如图3所示,其中加热器33处所形成的加热区,在稀溶液管37内与浓溶液管32外之间设置有一导热套372,以减少两管37、32间的热阻,并且导热套372设有通孔371让稀溶液流过。
以加热器33加热,经加热使浓溶液管32内的氨液76沸腾析出氨气72,并产生稀氨水74的稀溶液与氨气72的气液混合流,让浓溶液管32内混合流内更含有蒸发的氨气72与水蒸气73一同上升至精馏器51的管路,稀氨水74由气液分离装置36处,即是由浓溶液管32末端溢流出,依重力作用由稀溶液管37垂直向下回流,再经过产生器30,其后再顺着稀溶液管37回流至近浓溶液槽31处,经稀溶液管37的一扩大管处或该管37周边处接一稀溶液回流管38,以稀溶液回流管38接引导至一吸收器40,其中的稀溶液回流管38的末端低于气液分离装置36的高度,以便稀氨水74于重力下自然回流进入吸收器40,且能于稀溶液回流管38的未端外表设有数预冷鳍片39,提早对稀氨水74冷却。
在精馏器51处的管路形成弯管状,由于此段区间之内的氨气72仍含有水蒸气73,水蒸气73并不利于蒸发反应,利用精馏器51的管路对水蒸气73或氨气72做冷却,使水气73冷凝成水70,部分的氨气72也冷凝成氨液76,并顺着精馏器51回流至稀溶液管37。
纯度高的浓氨气75进入冷凝器50,冷凝器50具有一冷凝器第一管路52与一冷凝器第二管路55,并于冷凝器第一管路52及冷凝器第二管路55外分别设有数第一鳍片53及数第二鳍片56,两管路52、55间以冷凝器转接块54相接,以节省设置成弯管所占空间,再利用第一鳍片53、第二鳍片56设于第一管路52、第二管路55上,以更快让浓氨气75冷凝成氨液76。
由于冷凝器管路52、55为倾斜的设置状,且为反折形状,会使氨液76顺着流至冷凝器第二管路55的末端,此时冷凝器第二管路55的末端接有一第一氨液管57,第一氨液管57的前段仍加设有数第三鳍片58,以加强冷却,第一氨液管57再经一第二氨液管59导穿进入蒸发器60的管路62。
其中以第一氨液管57与第二氨液管59所组成的氨液管,是在氨液管的两端间形成一液封回路,该液封回路在图2中以氨液管整体形成U状,直接形成液封回路。如图4所示,由于第二氨液管59的另一端为开口端,使该开口端为向下的弯弧状,形成导流的流出口,以导引氨液的流出,并防止氨液吸附在氨液管的外管壁上,而使流出的氨液扩展开,使氨液管不会因内置于蒸气管内而影响冷冻能力。
其是让第一氨液管57经过一承接块61处后,以第二氨液管59含于管路62内,其实第一氨液管57与第二氨液管59为同一管路。而且稀溶液管37与精馏器51的管路与冷凝器50的第一管路52、第二管路55也是同一管路,都是方便制作上的设计。
吸收器40的吸收器管路41一端与浓溶液槽31相接,吸收器40内有回流的稀溶液74,在吸收器管路41外设有数吸收器鳍片42,吸收器管路41内壁设有一吸收器螺旋装置43,以使稀溶液74顺着吸收器管路41内周壁环绕而下,而浓溶液槽31内液面上有自蒸发器60流入的氢气77与氨蒸气79所形成的氢氨混合气,该混合气于经过溶液(浓氨水71)的液面上处脱出的浓氨气75,其自身第一次吸收浓氨气75,再将此混合气导入吸收器40内,以进行第二次的吸收反应,浓氨气75进入吸收器40管路41内并与稀溶液74反应而成为浓溶液71后,即顺着吸收器螺旋装置43回流至浓溶液槽31。
另外,吸收器40管路41的近另一端形成压制区44,压制区44位于吸收器管路41与稀溶液管38的上方处,是运用重力以压制浓氨气75,然后吸收器管路41另一端接有一吸收器转接块45,吸收器转接块45接有一导气管46,导气管46外设有数冷却鳍片47,进一步使末吸收完全的浓氨气冷却成氨液76。
由于导气管46为朝下弯折设置的方式,使浓氨气75与氢气77经吸收器40后,部分浓氨气75与回流稀溶液的稀氨水74在吸收器40反应成浓溶液的浓氨水71回流,使混合气中的氨气量再次减少,便产生稀氨气78与氢气77的混合气经导气管46流动,由于导气管46末端内,大部分是纯的氢气77,导气管46接一氢气管49,使氢气管49为往上设置,将氢气77导引向上流动,由于氢气77的特性,即会使越轻的气体越往上流。
导气管46末端另以一氨液引流管48一端接至浓溶液槽31,其中能于氨液引流管48中设有一引流管毛细组织481,以防止管径过小产生液封或因凝结所产生的液封现象,并防止冷凝氨液积存于氨液引流管48内,是将氨液引流管48的另一端接至浓溶液槽31液面下的位置,以氨液引流管48导引冷凝的氨液回流至浓溶液槽31;氢气管49也经一承接块61处,导穿进入蒸发器60的管路62内,如图4和图5所示,在蒸发器60的管路62同时并排有氢气管49与第二氨液管59,其中氢气管49内设有一氢气管毛细组织491,以防止液封,该蒸发器60的管路62能形成为弯折的侧U状,该对氢气管49与第二氨液管59至管路62内近另一端处形成出口,同时释出氨液76与氢气77,让氨液76与氢气77进行热交换的蒸发反应,便能吸热而制冷,并于蒸发后产生氨蒸气79与氢气77的混合气一起回流,顺着管路62内部空间由另一端回流至近管路62的一端,管路62接有一导入管64,使氨蒸气79的浓氨气75与氢气77经导入管64排入浓溶液槽31。
其中在蒸发器60的另一端不高于第二管路55的末端处,为形成如U状的连通管,会使氨液76自然地以重力进行流动,到达管路62的另一端而流出,由于此处的热交换速度快,为方便氨液的导流出,在第二氨液管59的末端设有一蒸发器毛细组织63,如图4所示,便形成极佳的导引作用,以导引氨液流出,同时利用蒸发器毛细组织63扩展氨液蒸发面积,以利于氨液的蒸发成氨蒸气,而提升冷冻效能。于是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器60在顺向导流之下,可以达到很快的热交换功用。其中能更于冷凝器50第二管路55末端的顶面与导气管46的弯折段顶面间接设有一平衡压力管65,用以达到系统间压力的平衡,更能于平衡压力管65内设有一平衡压力管毛细组织651,以防止冷凝所产生的液封现象。
另外,蒸发器60管路62内管壁内设有一蒸发器螺旋装置66,该螺旋装置66为于内管壁制成螺旋状的沟纹或同心圆沟或置入螺旋状的弹簧或螺旋状纤维束或具有毛细组织的物体,毛细组织为编织网或烧结粉未、纤维束或发泡金属,蒸发器螺旋装置66均能利于氨液液面的扩展,更进而提升冷冻效能。前述的吸收器螺旋装置43可以与蒸发器螺旋装置66类似或相同。
在上述实施中,于冷凝器与吸收器外表都以鳍片代表作为散热作用,其主要是产生热交换,所以能于冷凝器与吸收器外各设有冷凝器热交换器、吸收器热交换器,包含上述的片状式散热鳝片、一体式的散热器或冷却水套。本实用新型已经制成实品,如图8所示为测试点,图9为部分测试点的测试结果图,并以下表表示各点的测试温度。其测试的状态为使用重量百分比25%的氨水,充入有15Kgf/cm2的氢气,在乎均室温24.9℃下,使用110V、45W的加热器,且于产生器与蒸发器均包覆陶瓷棉。
测试点 温度℃ 设定位置均在外表面1 65.4浓溶液管始点2 122.8浓溶液管中点3 191.8发生器始点4 188.4发生器中点5 167.2发生器末点6 157.9液气分离器7 104.8冷凝器始点8 41.8冷凝器终点9 41.6稀溶液回流管末点10 47.3吸收器始点11 51.4吸收器中点12 55.2吸收气终点13 44.8浓溶液槽的液面上方14 44.4浓溶液槽的液面下方15 -29.9蒸发器内反应始点16 -29.1蒸发器第二点17 -28.4蒸发器第三点18 -26.5蒸发器第四点19 -24.0蒸发器第五点20 -19.2蒸发器第六点21 -0.2 蒸发器第七点22 10.0 蒸发器内反应终点由上述的测试,配合图9的线型图,于三小时的测试下,约15分钟即已驱近于平衡的操作,由此显示本实用新型确实可以很快速地达到运作的效果,并且缩小了约一半的体积。
综上所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运用产生器处双套管的结构达到发生气体,并进一步气液分离的导引,空间的利用性提高,而且使加热回流稀溶液的温度再次对浓溶液管内浓溶液加热,便能减轻加热器的负担。
其次,设置为顺流而下的冷凝器也不同于公知的盘管方式,而以较粗的管路连设至稀溶液管,产生更容易的制作与方便液体与气体于管路中流动。
冷凝后的氨液以特别方式导入蒸发器的管路内,运用共管式的蒸发器,使冷凝后的氨液与氢气形成一起导入蒸发器中的状态,并于氨液管的开口端设有毛细组织与形成弯弧状,方便导流的动作,即以毛细组织导引氨液的扩展,并防止氨液只沿氨液管的外表流动的扩展不够,且进而影响蒸发的冷度状况,即因设置毛细组织而大幅改善;还于蒸发器管路中设置有阻流与扩展氨液蒸发表面积的螺旋装置,因此,本实用新型得以用最经济的蒸发器管路形成最佳的流程。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无独立氢气柜的结构,而将其以适用的量充填入系统回路中循环流动,浓溶液槽中也方便氨气与氢气流动,并成为氨水的储放空间,且于浓溶液槽中设有毛细组织以含住氨水,也提供更大的氨水吸收反应面积。
并以直立式的吸收器,使吸收器以特殊的结构形成浓氨液的形成过程,且过程相当短小,完全不同于公知的长绕管形式,因此,本实用新型得以用最经济的管路形成最佳的流程,大幅度缩小结构,并能产生更好的热交换作用,使冷冻装置的机体大为减缩,降低重量,但产生比公知技术更好的冷冻效果,即能提供整体很好使用性,为一种完全与公知技术不同的结构设置。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确定的保护范围为准,凡与本实用新型类似变化的实施例以及近似结构,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确定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浓溶液槽,以容纳入浓氨水的浓溶液,其内设有一毛细组织,其中浓溶液槽毛细组织为部分在液面下,部分在液面上,以增加吸收反应的液面表面积;一浓溶液管,其由浓溶液槽接引出浓溶液,另一端为开口;一稀溶液管,其套于浓溶液管外方,并越过浓溶液管的另一端;一产生器,具有一加热器,加热器邻接于稀溶液管,使稀溶液管传热至浓溶液管,让浓溶液管产生气体;一气液分离装置,形成于浓熔液管的开口端与稀溶液管间;一精馏器,其具有一管路与稀溶液管相接连,使离开气液分离装置的气体中部分冷凝为液体回流;一冷凝器,其具有一管路与精馏器的管路相连接,且冷凝器管路形成向下倾斜之状,并于管路外设有一冷凝器的热交换器,使气体冷凝为液体;一氨液管,其一端接于冷凝器的管路末端,整体的形状如U状,以形成具液封的管路,其另一端为开口,且开口端形成呈朝下的弯弧状,又于开口端设有一氨液管毛细组织,以毛细组织导引氦液的扩展,并防止氨液只沿氨液管的外表流动;一稀溶液回流管,其由稀溶液管近浓溶液槽处接引出,形成如U状,其另一端低于气液分离装置内浓溶液管出口的高度;一吸收器,为直立式的直管状管路,管路其下端与浓溶液槽相接,管路其中段与稀溶液回流管相接,管路其外设有一吸收器热交换器,其内设有一螺旋装置以导引稀溶液流动;一导气管,其与吸收器上端相接,并朝下设置,让经过吸收器的氨气与氢气进入,能让末被吸收器所吸收的氨气冷凝为氨液;一平衡压力管,其接于冷凝器管路与导气管之间;一氨液引流管,其一端接于导气管末端,其另一端接于浓溶液槽的液面下区域,氨液引流管内与浓溶液槽间还设有一氨液引流管毛细组织,以导引冷凝的氨液回流至浓溶液槽;一氢气管,其一端与导气管末端相接,并朝上设置,另一端为开口,其内设置一氢气管毛细组织,以防止液封;及一蒸发器,其具有一管路,其管路上端封闭,其管路下端与浓溶液槽相接,让氢气管后段与氨液管由近下端导插入蒸发器管路内,并顺着管路内延伸至封闭端,其中使氨液管开口端的高度低于氨液管接于冷凝器末端的液位高度,在蒸发器的封闭端同时释出氨液与氢气,使氨液蒸发吸热而进行热交换反应,释放出冷度,并将产生的氨蒸气与氢气一起回流排入浓溶液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浓溶液管位于浓溶液槽内的管口为突伸出浓溶液槽内底面或接于浓溶液槽侧面,以防止所有流入浓溶液槽中的残渣堵塞该管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稀溶液管内与浓溶液管外之间还设置有一导热套,并且导热套设有通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收器内的螺旋装置为螺旋沟或同心沟或螺旋弹簧或螺旋状纤维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收器螺旋装置为毛细组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毛细组织为编织网、烧结粉末、纤维束或发泡金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平衡压力管内接有一平衡压力管毛细组织,以防止冷凝所造成的液封现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蒸发器管路内还设有一蒸发器螺旋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蒸发器螺旋装置为螺旋沟或同心沟或螺旋弹簧或螺旋状纤维束。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蒸发器螺旋装置为毛细组织,该毛细组织为编织网,烧结粉末、纤维束或发泡金属。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凝器热交换器、吸收器热交换器为散热器或散热鳍片或冷却水套。
专利摘要一种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由产生器、精馏器、冷凝器、蒸发器、浓溶液槽、吸收器组成,在浓溶液槽内置毛细组织,吸收器为直立式,且内置螺旋装置以加长稀溶液的流程,延长其在吸收器内的时间,扩展其在吸收器内的反应表面积,进而降低整体的重量,减少体积,同时增快冷冻速率,蒸发器内置氨液管与氢气管,此蒸发器外型简单,加工组装容易,节省空间,且由于氨液管与氢气管内置在蒸发器内,其热交换较佳,冷冻温度更低。
文档编号F25B15/02GK2485601SQ01225120
公开日2002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1日
发明者白豪, 詹儒和, 郭晋宏 申请人:热能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