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溶液循环系统及方法

文档序号:4770671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收溶液循环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能工程领域的循环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吸收式热泵循环的吸收溶液循环系统以及循环方法。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现有的吸收式热泵循环系统,利用吸收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能析出低沸点组分的蒸气,在另一条件下又能强烈地吸收低沸点组分蒸气这一特性完成热泵循环。目前吸收式制冷机中多采用二组分溶液作为吸收溶液,习惯上称低沸点组分为工质,高沸点组分为吸收剂,二者组成工质对,一般采用水-溴化锂工质对。现有的吸收式热泵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内设换热器110的发生器101、内设换热器120的冷凝器102、内设换热器130的蒸发器103和内设换热器140的吸收器104,另外还有作为辅助设备的吸收溶液泵以及节流器(图中未示)等。发生器101和冷凝器102通过蒸气通路1G9相连,蒸发器103和吸收器104通过蒸气通路108相连。吸收溶液通过吸收溶液管道106和105在发生器101和吸收器104之间进行循环。现有的吸收式热泵循环的工作过程包括(l)利用驱动热源(如蒸汽、热水及燃烧烟气等)在发生器101中加热从吸收器104输送来的具有一定浓度的渙化锂溶液,以使溴化锂溶液中的水蒸发出来,形成的浓溴化锂溶液循环到吸收器104中。(2)水蒸气通过蒸气通路109进入冷凝器102中,又被换热器120中的冷却工质冷凝成冷凝水。(3)该冷凝水经冷凝水管道107进入蒸发器103中,吸收换热器130中工质的热量而成为低压水蒸气,换热器130中的工质的热量^^吸收后温度降^f氐,A^而成为该吸收式热泵循环系统对外输出的冷量。(4)上述的低压水蒸气通过蒸气通路108进入发生器104,被来自发生器101中的浓溴化锂溶液吸收并产生吸收热,同时溴化锂溶液的浓度降低,所述的吸收热由换热器140中的冷却工质带走,低浓度的溴化锂溶液循环至发生器101中。上述的现有的热泵循环系统也可以通过吸收器向外提供热量,从而构成供热系统。对于吸收式热泵循环,吸收器的溴化锂浓度越高,则其向外输出热量的温度即品位就越高,在另一方面,发生器的溴化锂浓度越低,则其所需外部驱动热源的温度即品位就越{氐。可是,以上所述的现有的吸收式热泵循环系统,由于其吸收器的溴化锂浓度总是低于其发生器的溴化锂浓度,所以当通过提高其吸收器的溴化锂浓度以提高温升(吸收器的吸收温度和蒸发器的蒸发温度之差)或向外输出热量的品位时,必定造成其发生器溴化锂浓度的增大。而为了实现在发生器101对高浓度的溴化锂溶液进行浓缩,就必须通过换热器110对溴化锂溶液投入高品位的外部驱动热源,这不仅限制了其性能系数和温升的提高,还限制了低温余热的有效利用。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吸收式热泵循环系统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吸收溶液循环系统及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可以在吸收式热泵循环向外输出冷量或者热量的品位和效率。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釆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吸收溶液循环系统,所述的吸收溶液由吸收剂和工质组成,该吸收溶液循环系统包括发生器和吸收器,该系统还包括吸收剂结晶器,用于对来自发生器的吸收溶液和/或来自吸收器的吸收溶液进行冷却,形成结晶后吸收溶液和吸收剂结晶,所述的结晶后吸收溶液被输送至发生器,所述的吸收剂结晶或者含吸收剂结晶的吸收溶液被输送至吸收器。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优选的,前述的吸收溶液循环系统还包括吸收溶液自换热器,用于所述的结晶后吸收溶液和/或吸收剂结晶或者含吸收剂结晶的吸收溶液,与优选的,前述的吸收溶液循环系统,其还包括吸收溶液自换热器,用于将来自吸收器的吸收溶液与来自吸收剂结晶器的结晶后吸收溶液进行换热。优选的,前述的吸收溶液循环系统,其还包括吸收溶液自换热器,用于将来自吸收器的吸收溶液与来自吸收剂结晶器的吸收剂结晶或者含吸收剂结晶的吸收溶液进行换热。优选的,前述的吸收溶液循环系统,其还包括吸收溶液自换热器,用于将来自吸收器的吸收溶液与来自吸收剂结晶器的结晶后吸收溶液和吸收剂结晶或者含吸收剂结晶的吸收溶液进行换热。优选的,前述的吸收溶液循环系统,来自发生器的吸收溶液和来自吸收器的吸收溶液混合后进入吸收溶液自换热器,与来自吸收剂结晶器的吸收溶液和吸收剂结晶或者含吸收剂结晶的吸收溶液进行换热。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4是出的一种吸收溶液循环方法,所述的吸收溶液由吸收剂和工质组成,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发生器中,对吸收溶液进行加热形成工质蒸气和第一吸收溶液;将第一吸收溶液输送到吸收器中;进入吸收器的吸收溶液吸收工质蒸气形成第二吸收溶液;对所述第二吸收溶液进行冷却,形成吸收剂结晶和结晶后吸收溶液;将所述的吸收剂结晶或者含吸收剂结晶的吸收溶液输送到吸收器中,将所述的结晶后吸收溶液输送到发生器中。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优选的,前述的吸收溶液循环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的结晶后吸收溶液输送到发生器之前,且所述第二吸收溶液进行冷却之前,所述的第二吸收溶液与所述的结晶后吸收溶液进行换热。优选的,前述的吸收溶液循环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的吸收剂结晶输送到吸收器之前,且所述第二吸收溶液进行冷却之前,所述的吸收剂结晶或者含吸收剂结晶的吸收溶液与所述的第二吸收溶液进行换热。优选的,前述的吸收溶液循环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的结晶后吸收溶液输送到发生器之前,所述的吸收剂结晶或者含吸收剂结晶的吸收溶液输送到吸收器之前,且所述第二吸收溶液进行冷却之前,所述第二吸收溶液与结晶后吸收溶液和吸收剂结晶或者含吸收剂结晶的吸收溶液进行换热。优选的,前述的吸收溶液循环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的结晶后吸收溶6液输送到发生器之前,所述的吸收剂结晶或者含吸收剂结晶的吸收溶液输送到吸收器之前,所述第二吸收溶液进行冷却之前,且所述第一吸收溶液输送到吸收器之前,所述第一吸收溶液与所述第二吸收溶液混合形成混合吸收溶液,该混合吸收溶液与结晶后吸收溶液和吸收剂结晶或者含吸收剂结晶的吸收溶液进行换热。优选的,前述的吸收溶液循环方法,其中所述工质为水、曱醇和乙醇其中之一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所述吸收剂为LiBr、LiCl、LiN03、NaBr、KBr、CaCl2、MgBr2和ZnCl2其中之一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由于采用了吸收剂结晶器对来自发生器的吸收溶液进行冷却结晶及固液分离,从而形成高浓度的吸收溶液和低浓度的吸收溶液,并分别用于吸收器和发生器,可以降低对发生器驱动热源品位的要求,同时提高吸收器向外输送热量的品位,从而提供了一种可将更低品位的余热转化为更高品位的有用热量的技术途径。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图1是现有的吸收式热泵循环系统的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的吸收溶液循环系统实施例1的流程图。图3是本发明的吸收溶液循环系统实施例2的流程图。图4是本发明的吸收溶液循环系统实施例3的流程图。图5是本发明的吸收溶液循环系统实施例4的流程图。图6是本发明的吸收溶液循环系统实施例5的流程图。图7是将本发明的吸收溶液循环系统应用于吸收式热泵循环的一例子的流程图。101:发生器102:冷凝器103:蒸发器104:吸收器107:冷凝水管道108、109:蒸气通路110、120、130、140:^奂热器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吸收式热泵系统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i兌明如后。请参阅图2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吸收溶液循环系统的流程图。所述的吸收溶液由吸收剂和工质组成,本实施例中采用水-溴化锂工质对作为吸收溶液。该吸收溶液循环系统包括发生器IO、吸收器20和吸收剂结晶器40。所述的发生器10,用于对吸收溶液进行蒸发浓缩,即输入低浓度的吸收溶液,同时输出工质蒸气和高浓度的吸收溶液。该发生器10具有工质蒸气输出管道ll、吸收溶液输入管道13和吸收溶液输出管道12。吸收溶液输入管道13输入的吸收溶液浓度较低,进入发生器10之后被外部热源(图中未示)加热产生工质蒸气,该蒸气由工质蒸气输出管道ll排出,从而使发生器IO内的吸收溶液浓度提高。高浓度的吸收溶液从吸收溶液输出管道12输出。发生器10的吸收溶液输入和吸收溶液输出是连续进行的。所述的吸收器20,用于高浓度的吸收溶液吸收工质蒸气并释放吸收热。该吸收器20具有工质蒸气输入管道21、吸收溶液输入管道23和吸收溶液输出管道22。吸收溶液输入管道23输入的吸收溶液浓度高于吸收溶液输出管道22输出系吸收溶液的浓度。进入吸收器20的工质蒸气被高浓度的吸收溶液所吸收释放出吸收热,该吸收热被热量输出设备(图中未示)输出,同时吸收溶液的浓度降低,浓度降低后的吸收溶液由吸收溶液输出管道22输出。吸收器20的吸收溶液输入和吸收溶液输出是连续进行的。吸收剂结晶器40,用于至少对来自发生器10的吸收溶液和来自吸收器20的吸收溶液的其中之一进行冷却,使进入该吸收剂结晶器40的吸收溶液产生吸收剂结晶,并对吸收剂结晶进行固液分离,形成结晶后吸收溶液和吸收剂结晶。该结晶后吸收溶液和吸收剂结晶被分别输出。结晶后吸收溶液经吸收溶液输入管道13输送到发生器10中,吸收剂结晶或者含吸收剂结晶的吸收溶液经吸收溶液输入管道23输送到吸收器20中。该吸收剂结晶器40采用冷^^某(例如冷水等)对吸收溶液进行冷却。该吸收剂结晶器40还包括冷媒输入管道41和冷媒输出管道42。该吸收剂结晶器40可以采用冷却结晶装置和固液分离装置相结合的方式构成,也可以采用在一个装置中同时进行冷却结晶和固液分离,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能够实现对吸收溶液进行冷却结晶和固液分离的装置皆可用于本发明中。发生器10的吸收溶液输出管道12可以与吸收器的吸收溶液输入管道相连,从而将发生器10输出的吸收溶液与所述的吸收剂结晶混合后共同输入到吸收器中。如上述结构构成的吸收溶液循环系统,可以形成吸收溶液在发生器10和吸收器20之间的循环,同时实现将进入吸收器20的工质蒸气经由发生器10输出的效果,从而达到物质平4軒。本实施例以及下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吸收剂结晶不用于限定其仅仅为吸收剂结晶颗粒,其还包括含有吸收剂结晶颗冲立的吸收溶液。与实施例1相比,下述实施例的吸收溶液循环系统还包括吸收溶液自换热器30,用于对来自发生器的吸收溶液和/或来自吸收器的吸收溶液与来自吸收剂结晶器的结晶后吸收溶液和/或吸收剂结晶进行换热,提高进入发生器的吸收溶液和/或进入吸收器的吸收溶液的温度,同时降低进入吸收剂结晶器的吸收溶液的温度,有利于节约外部冷源的冷量和发生器的外部热源的热量,提高吸收器中对外的热量输出量。请参阅图3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2吸收溶液循环系统的流程图。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吸收溶液循环系统还包括吸收溶液自换热器30,用于使来自吸收器20的吸收溶液与从吸收剂结晶器40输出的结晶后吸收溶液进行换热。发生器10的吸收溶液输出管道12与吸收器的吸收溶液输入管道相连,从而将发生器IO输出的吸收溶液与所述的吸收剂结晶混合后共同输入到吸收器中。经过换热后的来自吸收器的吸收溶液输入到吸收剂结晶器中进行冷却结晶和固液分离;经过换热后的从吸收剂结晶器40输出的结晶后吸收溶液被输送至发生器10中。由于来自吸收器2G的吸收溶液的温度远高于从吸收剂结晶器40输出的结晶后吸收溶液的温度,所以经过换热后,进入吸收剂结晶器40的吸收溶液温度大大降低,从而可以减少用于冷却吸收溶液的外部冷源的冷量。同时,经过换热后的来自吸收剂结晶器的结晶后吸收溶液的温度大大提高,其被输送到发生器中。与实施例1相比,蒸发出同样的工质蒸气,本实施例可以减少发生器的外部热源的热量,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请参阅图4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吸收溶液循环系统的流程图。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例的吸收溶液循环系统还包括吸收溶液自换热器30,用于使来自吸收器20的吸收溶液与从吸收剂结晶器40输出的吸收剂结晶进行换热。发生器1Q的吸收溶液输出管道12与吸收器的吸收溶液输入管后共同输入到吸收器中。从吸收剂结晶器40输出的结晶后吸收溶液经吸收溶液输入管道13输送到发生器10内。经过换热后的来自吸收器20的吸收溶液输入到吸收剂结晶器40中进行冷却结晶和固液分离;经过换热后的从吸收剂结晶器40输出的吸收剂结晶经吸收溶液输入管道23被输送至吸收器20中。由于来自吸收器20的吸收溶液的温度远高于从吸收剂结晶器40输出的吸收剂结晶的温度,所以经过换热后,进入吸收剂结晶器40的吸收溶液温度大大降低,从而可以减少用于冷却吸收溶液的外部冷源的冷量。同时,经过换热后的来自吸收剂结晶器的吸收剂结晶的温度大大提高,其被输送到吸收器中,与实施例1相比,吸收同样量的工质蒸气,可以在更高的工作温度下释放吸收热,从而可以提高吸收器向外供热的温度,提高供热品位,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请参阅图5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吸收溶液循环系统的流程图。与实施例3相比,本实施例将从吸收剂结晶器40输出的结晶后溶液也经由吸收溶液自换热器30,使来自吸收器20的吸收溶液与从吸收剂结晶器40输出的吸收剂结晶和结晶后吸收溶液同时进行换热。经过换热后的结晶后吸收溶液通过吸收溶液输入管道13输送至发生器10中。发生器10的吸收溶液输出管道12与吸收器的吸收溶液输入管道相连,^v而将发生器10输出的吸收溶液与经过换热后的吸收剂结晶混合后共同输入到吸收器中。从吸收剂结晶器40输出的结晶后吸收溶液经吸收溶液输入管道13输送到发生器10内。经过换热后的来自吸收器20的吸收溶液输入到吸收剂结晶器40中进行冷却结晶和固液分离;经过换热后的从吸收剂结晶器40输出的吸收剂结晶经吸收溶液输入管道23被输送至吸收器20中。由于来自吸收器20的吸收溶液的温度远高于从吸收剂结晶器40输出的吸收剂结晶和结晶后10吸收溶液的温度,所以经过换热后,进入吸收剂结晶器40的吸收溶液温度大大降低,从而可以减少用于冷却吸收溶液的外部冷源的冷量。同时,经过换热后的来自吸收剂结晶器的吸收剂结晶的温度大大提高,其被输送到吸收器中,与实施例1相比,吸收同样量的工质蒸气,可以在更高的工作温度下释放吸收热,从而可以提高吸收器向外供热的温度,提高供热品位。经过换热后的来自吸收剂结晶器的结晶后溶液的温度大大提高,其被输送到发生器中,蒸发出同样的工质蒸气,本实施例可以减少发生器的外部热源的热量,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请参阅图6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吸收溶液循环系统的流程图。与实施例4相比,本实施例的发生器10的吸收溶液输出管道12与吸收器20的吸收溶液吸收管道22相连,相连的节点位于进入吸收溶液自换热器之前。来自发生器10的吸收溶液与来自吸收器20的吸收溶液混合后进入吸收溶液自换热器30,与从吸收剂结晶器40输出的吸收剂结晶和结晶后吸收溶液同时进行换热。经过换热后的结晶后吸收溶液通过吸收溶液输入管道13输送至发生器10中;经过换热后的吸收剂结晶通过吸收溶液输入管道23输送至吸收器20中。将来自发生器10的吸收溶液与来自吸收器20的吸收溶液混合后进行冷却结晶,与前述实施例相比,增加了被冷却结晶的吸收溶液的量,从而可以得到更多的结晶后吸收溶液,从而可以提高吸收剂结晶器的使用效率。在上述实施例中,组成吸收溶液的工质可以为水、曱醇和乙醇其中之一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所述吸收剂为LiBr、LiCl、LiN03、NaBr、KBr、CaCh、MgBr2和ZnCh其中之一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本发明的实施例6还提出一种吸收溶液循环方法,采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吸收溶液循环系统进行,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发生器中的吸收溶液进行加热形成工质蒸气和第一吸收溶液,所述工质蒸气通过管道输出发生器,所述第一吸收溶液也通过管道输出发生器,并被输送至吸收器中;向吸收器提供工质蒸气,在吸收器内该工质蒸气被吸收溶液所吸收形成第二吸收溶液同时释放吸收热,该吸收热通过热量输出设备输出;将部分上述的第二吸收溶液输出吸收器,并对输出的第二吸收溶液进行冷却产生吸收剂结晶,经固液分离后形成吸收剂结晶和结晶后吸收溶液;将所述的吸收剂结晶输送到吸收器中,将所述的结晶后吸收溶液输送到发生器中。上述的各个步骤可以是同时进行的,从发生器输出的工质蒸气的量与向吸收器提供的工质蒸气的量相等,从而使上述吸收溶液循环过程保持物质平衡。与上述实施例1-5相对应,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吸收溶液是来自发生器的吸收溶液,第二吸收溶液是来自吸收器的吸收溶液。较佳的,本发明的实施例7还提出一种吸收溶液循环方法,与实施例6相比,还包括在所述的结晶后吸收溶液输送到发生器之前,且所述第二吸收溶液进行冷却之前,所述的第二吸收溶液与所述的结晶后吸收溶液进行换热的步骤。较佳的,本发明的实施例8还提出一种吸收溶液循环方法,与实施例6相比,还包括在所述的吸收剂结晶输送到吸收器之前,且所述第二吸收溶液进行冷却之前,所述的吸收剂结晶与所述的第二吸收溶液进^f亍换热。较佳的,本发明的实施例9还提出一种吸收溶液循环方法,与实施例6相比,还包括在所述的结晶后吸收溶液输送到发生器之前,所述的吸收剂结晶输送到吸收器之前,且所述第二吸收溶液进行冷却之前,所述第二吸收溶液与所述的吸收剂结晶和结晶后吸收溶液进行换热。较佳的,本发明的实施例IO还提出一种吸收溶液循环方法,与实施例6相比,还包括在所述的结晶后吸收溶液输送到发生器之前,所述的吸收剂结晶在输送到吸收器之前,所述第二吸收溶液进行冷却之前,且所述第一吸收溶液输送到吸收器之前,所述第一吸收溶液与所述第二吸收溶液混合形成混合吸收溶液,该混合吸收溶液与所述的吸收剂结晶和结晶后吸收溶液进行换热。在本发明提出的吸收溶液循环方法,其中所述工质为水、曱醇和乙醇其中之一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所述p及收剂为LiBr、LiCl、LiN03、NaBr、KBr、CaCl2、MgBr2和ZnCh其中之一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请参阅图7所示,是将本发明的吸收溶液循环系统以及方法应用于吸收式热泵循环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用于提高低温余热的能量品位,并采12用溴化锂和水组成吸收溶液。所述低温余热作为发生器10和蒸发器103的外部热源,吸收器20输出能量品位提高后的热量。实例1本实例将IOO'C的低温余热提升为温度185"的饱和蒸汽。本实例使用32°C的冷却水来冷却冷凝器和吸收剂结晶器。实例2本实例将75。C的低温余热提升为温度15(TC的饱和蒸汽。本实例使用17°C的冷却水来冷却冷凝器和吸收剂结晶器。实例3本实例将90。C的低温余热提升为温度17(TC的饱和蒸汽。本实例使用32。C的冷却水来冷却冷凝器,而采用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产生的冷量来冷却吸收剂结晶器。本比较例采用图1所示的现有吸收式热泵循环系统,将IO(TC的低温余热提升为温度15(TC的饱和蒸汽。本比较例使用的冷却水与上述实例1相同。下表l为上述实例与比较例的工作参数和性能。表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column></row><table>出口渙化锂浓度(wt%)72.072.072.062.5压力(kPa)82.329.955.982.3吸收剂结曰突曰日為溴化锂晶析温度(°C)37194—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1权利要求1、一种吸收溶液循环系统,所述的吸收溶液由吸收剂和工质组成,该吸收溶液循环系统包括发生器和吸收器,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吸收剂结晶器,用于对来自发生器的吸收溶液和/或来自吸收器的吸收溶液进行冷却,形成结晶后吸收溶液和吸收剂结晶,所述的结晶后吸收溶液被输送至发生器,所述的吸收剂结晶或者含吸收剂结晶的吸收溶液被输送至吸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溶液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吸收溶液自换热器,用于所述的结晶后吸收溶液和/或吸收剂结晶或者含吸收剂结晶的吸收溶液,与来自发生器的吸收溶液和/或来自吸收器的吸收溶液进4于换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溶液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吸收溶液自换热器,用于将来自吸收器的吸收溶液与来自吸收剂结晶器的结晶后吸收溶液进行换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溶液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吸收溶液自换热器,用于将来自吸收器的吸收溶液与来自吸收剂结晶器的吸收剂结晶或者含吸收剂结晶的吸收溶液进行换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溶液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吸收溶液自换热器,用于将来自吸收器的吸收溶液与来自吸收剂结晶器的结晶后吸收溶液和吸收剂结晶或者含吸收剂结晶的吸收溶液进行换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溶液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来自发生器的吸收溶液和来自吸收器的吸收溶液混合后进入吸收溶液自换热器,与来自吸收剂结晶器的吸收溶液和吸收剂结晶或者含吸收剂结晶的吸收溶液进行换热。7、一种吸收溶液循环方法,所述的吸收溶液由吸收剂和工质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发生器中,对吸收溶液进行加热形成工质蒸气和第一吸收溶液;将第一吸收溶液输送到吸收器中;进入吸收器的吸收溶液吸收工质蒸气形成第二吸收溶液;对所述第二吸收溶液进行冷却,形成吸收剂结晶和结晶后吸收溶液;将所述的吸收剂结晶或者含吸收剂结晶的吸收溶液输送到吸收器中,将所述的结晶后吸收溶液输送到发生器中。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溶液循环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的结晶后吸收溶液输送到发生器之前,且所述第二吸收溶液进行冷却之前,所述的第二吸收溶液与所述的结晶后吸收溶液进行换热。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溶液循环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的吸收剂结晶或者含吸收剂结晶的吸收溶液输送到吸收器之前,且所述第二吸收溶液进行冷却之前,所述的吸收剂结晶或者含吸收剂结晶的吸收溶液与所述的第二吸收溶液进行换热。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溶液循环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的结晶后吸收溶液输送到发生器之前,所述的吸收剂结晶或者含吸收剂结晶的吸收溶液输送到吸收器之前,且所述第二吸收溶液进行冷却之前,所述第二吸收溶液与所述的结晶后吸收溶液和吸收剂结晶或者含吸收剂结晶的吸收溶液进行换热。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溶液循环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的结晶后吸收溶液输送到发生器之前,所述的吸收剂结晶或者含吸收剂结晶的吸收溶液输送到吸收器之前,所述第二吸收溶液进行冷却之前,且所述第一吸收溶液输送到吸收器之前,所述第一吸收溶液与所述第二吸收溶液混合形成混合吸收溶液,该混合吸收溶液与所述的结晶后吸收溶液和吸收剂结晶或者含吸收剂结晶的吸收溶液进行换热。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溶液循环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工质为水、曱醇和乙醇其中之一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所述吸收剂为LiBr、LiCl、LiN03、NaBr、KBr、CaCl2、MgBr2和ZnCl2其中之一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全文摘要本发明关于一种吸收溶液循环系统及方法。所述的吸收溶液由吸收剂和工质组成,该吸收溶液循环系统包括发生器,吸收器,吸收剂结晶器和吸收溶液自换热器。吸收剂结晶器用于对来自发生器的吸收溶液和/或来自吸收器的吸收溶液进行冷却,形成结晶后吸收溶液和吸收剂结晶,所述的结晶后吸收溶液被输送至发生器,所述的吸收剂结晶被输送至吸收器;吸收溶液自换热器用于所述的结晶后吸收溶液和/或吸收剂结晶,与来自发生器的吸收溶液和/或来自吸收器的吸收溶液进行换热。该系统可以在吸收式热泵循环中实现吸收溶液在发生器和吸收器之间的循环,从而提高吸收式热泵循环向外输出冷量或者热量的品位和效率。文档编号F25B15/06GK101482340SQ20091000238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申请日期2009年1月8日优先权日2008年1月8日发明者苏庆泉申请人:苏庆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