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用双压循环原理的开式经济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5789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运用双压循环原理的开式经济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济器,尤其涉及一种运用双压循环原理的开式经济器。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来自贮液器的制冷剂液体分两路进入经济器,一部分进入管程,一部分进入壳程。其中进入壳程的这部分制冷剂在热力膨胀阀及电磁阀的控制下进行蒸发吸热, 用来过冷管程中的制冷剂液体,从而降低蒸发器入口制冷剂的温度以提高制冷效果;但节流阀相对于膨胀机在膨胀节流方面而言,其有用功损失较大,而膨胀机中工质的膨胀接近于等熵过程,所以用膨胀机代替节流阀,应用于开式经济器中,有利于回收膨胀功,减小有用功损失,提高循环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用双压循环原理的开式经济器。本发明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运用双压循环原理的开式经济器,包括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冷凝器、换热器、节流阀、气液分离器、蒸发器和膨胀机,所述膨胀机将经第一换热器换热后的气态制冷剂膨胀后送入第二换热器,所述膨胀机代替了传统开式经济器中的节流阀。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液分离器分出的部分气态制冷剂与冷凝器出口的制冷剂经第一换热器进行一次换热。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膨胀机膨胀后的气态制冷剂进入第二换热器与经气液分离器分离后的部分液态制冷剂换热。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压缩机可以为任何种类的压缩机,避免了螺杆压缩机中段开口的局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将双压循环的工作原理应用到经济器循环中,用膨胀机代替原始经济器循环中的节流阀,并使制冷剂在进入蒸发器前进行两次换热预冷,以提高制冷效率。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如图1所示,一种运用双压循环原理的开式经济器包括螺杆式制冷压缩机1,冷凝器2,两个换热器3a、3b,两个节流阀6a、6b,气液分离器4,蒸发器5和膨胀机7,螺杆压缩机1出口的高压高温制冷剂进入冷凝器2冷凝后进入第一换热器3a换热,后经一次节流阀6a节流后进入气液分离器4,被分离的部分气态制冷剂A进入第一换热器北与冷凝器2出口的制冷剂换热后进入膨胀机7,经膨胀后的气态制冷剂A进入第二换热器北与经气液分离器4分离后的部分液态制冷剂B换热,液态制冷剂B换热后经二次节流阀6b节流后进入蒸发器5,蒸发器5出口液态制冷剂B与经过第二换热器换热后的气态制冷剂A混合后进入螺杆式制冷压缩机1,进入下一轮循环。用气液分离器4分离部分低温气态制冷剂A对制冷用制冷剂进行一次降温,用膨胀机7膨胀部分气态制冷剂A,降低其温度后与其余制冷剂换热,以达到给进入蒸发器5的制冷剂再次降温的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运用双压循环原理的开式经济器,包括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冷凝器、换热器、节流阀、气液分离器和蒸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膨胀机,所述膨胀机将经第一换热器换热后的气态制冷剂膨胀后送入第二换热器,所述膨胀机代替了传统开式经济器中的节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式经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分出的部分气态制冷剂与冷凝器出口的制冷剂经第一换热器进行一次换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式经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机膨胀后的气态制冷剂进入第二换热器与经气液分离器分离后的部分液态制冷剂换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式经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压缩机可以为任何种类的压缩机,避免了螺杆压缩机中段开口的局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用双压循环原理的开式经济器,包括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冷凝器、换热器、节流阀、气液分离器、蒸发器和膨胀机,所述膨胀机将经第一换热器换热后的气态制冷剂膨胀后送入第二换热器,所述膨胀机代替了传统开式经济器中的节流阀。本发明将双压循环的工作原理应用到经济器循环中,用膨胀机代替原始经济器循环中的节流阀,并使制冷剂在进入蒸发器前进行两次换热预冷,以提高制冷效率。
文档编号F25B41/06GK102200364SQ201110101879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2日
发明者孙文哲, 宋倩, 王安光, 马艳 申请人:上海海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