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真空空间的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7203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括真空空间的冰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更具体地,涉及这样一种冰箱在该冰箱中,在冰箱主体的外壳与内壳之间形成有真空空间,用于增强隔热功能。
背景技术
冰箱是一种家用电器,其形成在零度以下或零度以上的储藏室温度,用于被储藏对象的制冷储藏或冷冻储藏。通常,冰箱设有主体和门,该主体中形成有用于储藏被储藏对象的储藏空间,该门以可旋转或可滑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主体,用于打开/关闭所述储藏空间。该主体具有用于形成所述储藏空间的内壳;容纳该内壳的外壳;以及布置在内壳与外壳之间的隔热材料。该隔热材料抑制了外部温度对储藏空间温度的影响。然而,为了使用该隔热材料来产生隔热效果,需要确保该隔热材料具有一定程度的厚度,这意味着该隔热材料变得更厚,导致在内壳与外壳之间具有较厚的壁,从而使冰箱更大。同时,当前的使冰箱紧凑化的趋势要求在使外部尺寸比之前更小的同时使储藏空间的容积更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冰箱。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冰箱在该冰箱中,在外壳与内壳之间形成有真空空间,用于增强隔热功能并使其外部体积更小。在以下描述中将部分地阐明本公开的其他优点、目的和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通过查阅以下描述,这些其他优点、目的和特征将部分地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获知。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在书面描述及其权利要求和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此处体现和宽泛地描述的,一种冰箱包括主体,该主体具有用于储藏预定储藏对象的储藏空间,其中,该主体包括 内壳,该内壳具有所述储藏空间;外壳,该外壳的内侧表面与所述内壳的外侧表面隔开预定间隙,该外壳容纳所述内壳;以及真空空间,该真空空间设置在内壳与外壳之间,该真空空间被密封以维持真空状态,用于内壳与外壳之间的隔热。所述冰箱还包括支撑部,该支撑部设置成接触并支撑所述内壳的外侧表面和外壳的内侧表面,以维持内壳和外壳之间的间隔状态。所述冰箱还包括加强构件,该加强构件安装到内壳的外侧表面和外壳的内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用于增强内壳或外壳的强度。所述加强构件是加强肋,该加强肋从内壳的外侧表面或外壳的内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突出到比形成在内壳与外壳之间的真空空间的宽度小的高度。多个所述加强肋以彼此隔开的方式布置在内壳的外侧表面或外壳的内侧表面处。所述加强肋包括内侧加强肋,该内侧加强肋设置于内壳的外侧表面;以及外侧加强肋,该外侧加强肋设置于外壳的内侧表面,其中,该内侧加强肋和外侧加强肋交替布置,以免相互干扰。所述内侧加强肋和外侧加强肋中的至少一个布置成相互交叉,以加强所述内壳和外壳中的至少一个的强度。所述加强肋沿第一方向布置在内壳的外侧表面处或外壳的内侧表面处。所述加强肋包括第一加强肋,该第一加强肋沿着第一方向布置在内壳的外侧表面或外壳的内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处;以及第二加强肋,该第二加强肋沿着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布置成与第一加强肋交叉。所述加强肋具有成形部,该成形部设置在内壳和外壳中的至少一个处并从该至少一个突出,用于增强内壳或外壳的强度。所述成形部沿第一方向形成为多个。沿第一方向形成的成形部包括内侧成形部,该内侧成形部形成在内壳处;以及外侧成形部,该外侧成形部形成在外壳处。所述冰箱还包括加强框架,该加强框架设置在内壳的外侧表面和外壳的内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处,并且沿着与该成形部的布置方向交叉的方向布置,用于增强所述内壳或外壳的强度。布置在所述内壳的外侧表面处的加强框架布置成首尾相连地环绕所述内壳的外侧表面的环状。布置在所述外壳的内侧表面处的加强框架布置成沿着外壳的内侧表面相连的环状,用于支撑所述外壳的内侧表面。所述加强框架的高度小于形成在内壳与外壳之间的真空空间的宽度。所述成形部包括第一成形部,该第一成形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布置;以及第二成形部,该第二成形部沿着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布置。所述冰箱还包括多孔材料,该多孔材料布置在该真空空间中,用于防止发生由内壳与外壳之间的气体引起的热传导和热辐射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冰箱还包括吸气剂,该吸气剂布置在该真空空间中,用于从真空空间中吸收气体。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前述一般性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均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旨在提供对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于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并入本申请并构成其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公开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冰箱的透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冰箱的主体的透视图,其中该冰箱主体的外壳被从其顶侧和侧面移除。图3(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冰箱的主体的内壳的透视图,而图 3(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冰箱的主体的外壳的透视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冰箱的主体中的真空空间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冰箱的主体的透视图,其中该冰箱主体的外壳被从其顶侧和侧面移除。图6(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冰箱的主体的内壳的透视图,而图 6(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冰箱的主体的外壳的透视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冰箱的主体的透视图。图8(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冰箱的主体的内壳的透视图,而图 8(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冰箱的主体的外壳的透视图。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优选实施例的冰箱的主体的透视图。图10(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优选实施例的冰箱的主体的内壳的透视图,而图 10(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优选实施例的冰箱的主体的外壳的透视图。图11(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五优选实施例的冰箱的主体的内壳以及安装到该内壳的加强框架的整体透视图,而图11(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五优选实施例的冰箱的主体的内壳以及安装到该内壳的加强框架的局部透视图。图12(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五优选实施例的冰箱的主体的外壳以及安装到该外壳的加强框架的整体透视图,而图12(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五优选实施例的冰箱的主体的外壳以及安装到该外壳的加强框架的局部透视图。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加强框架的横截面。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五优选实施例的冰箱中的真空空间的截面图。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五优选实施例的冰箱中的真空空间的截面图,显示了填充在该真空空间中的多孔材料。图16示出了一曲线图,该曲线图显示了多孔材料的空隙或孔的尺寸与隔热效果的关系。图17示出了分解透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五优选实施例的冰箱的组装顺序。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在附图中图示了这些实施例的示例。在可能的情况下,在所有附图中都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参照图1,该冰箱包括主体1,该主体1中形成有储藏室;可旋转地设置于主体1 处的第一门4 ;以及可滑动地设置于主体1处的第二门5。在此情形中,第一门4具有打开/关闭所述储藏室中的冷藏室的功能,但不限于此;而第二门5具有打开/关闭所述储藏室中的冷冻室的功能,但不限于此。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冰箱的主体的透视图,其中该冰箱主体的外壳被从其顶侧和侧面移除。该主体1具有包括内壳110和外壳120的结构,该内壳110中形成预定的储藏空间111,而该外壳120形成用于容纳内壳110并包围内壳110的空间。内壳110和外壳120 用作壁,其形成主体1的外部边界并且其内形成有储藏空间111。外壳120和内壳110彼此间隔开以形成如下空间在该空间中,未布置有另外的隔热材料,而是仅使其内部维持真空以进行隔热。也就是说,形成在外壳120与内壳110之间的真空空间130维持以下状态即,从该真空空间130中去除了在内壳110和外壳120之间传递热量的介质。因此,可以防止外壳120外侧的暖空气对内壳110的温度的影响。为了使内壳110和外壳120之间的真空空间130维持其形状,需要有支撑部140, 该支撑部140用作维持该内壳110和外壳120之间的间隙的间隔件。该支撑部140布置成与内壳110的外侧表面及外壳120的内侧表面接触。支撑部140可以设置成使得该支撑部140布置成从内壳110的外侧表面突出而与外壳120的内侧表面形成面接触,或者支撑部140布置成从外壳120的内侧表面突出而与内壳110的外侧表面形成面接触。或者,支撑部140可以既布置在外壳120的内侧表面处,又布置在内壳110的外侧表面处。在该情形中,优选的是,布置在外壳120的内侧表面处的支撑部140的位置与布置在内壳110的外侧表面处的支撑部140的位置互不重叠,而是相互交替。同时,在内壳110的外侧表面和外壳120的内侧表面处可以设置有加强肋150,以另外增强其强度。由于内壳110和外壳120的厚度不厚,所以在抽空以形成真空空间130时,内壳 110和外壳120容易因为外部冲击而扭曲或变形。因此,在内壳110的外侧表面或外壳120的内侧表面上布置有加强肋150,以增强
其强度。在此情形中,优选该加强肋150为多个,并且这些加强肋150在内壳110的外侧表面或外壳120的内侧表面上布置成相互间隔开。同时,为该真空空间130设置有吸气剂160,以收集易于在真空空间130中存在的气体,由此,预先防止由易于通过外壳120或内壳110的化学反应形成的气体而引起的热传递。优选的是,吸气剂160设置于真空空间130的顶部或底部。吸气剂160的物质具有如下的强作用即,从真空空间130中吸收残留的气体分子或者与这种气体分子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固体化合物。由于从技术上来说,仅利用真空泵难以在真空空间130中获得足够的真空并且真空泵也成本较高,所以使用吸气剂160。已存在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吸气剂160。如果吸气剂160具有强的吸收作用,则该吸气剂160被称为蒸散式吸气剂,而如果吸气剂160处于具有强化学反应的气态,则吸气剂 160被称为非蒸发式吸气剂。
目前,吸气剂160由活性碳、钡、镁、锆、红磷等形成。同时,真空空间130的前部覆盖有前盖170,该前盖170连接并密封所述内壳110 和外壳120的前边缘。参照图3,加强肋150和支撑部140布置成彼此间隔开,但彼此不重叠。图3 (a)示出了内壳110,而图3(b)示出了外壳120。尽管图中显示这些加强肋150沿着内壳110和外壳120的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布置成相互交叉,但这些加强肋150也可沿任意一个方向布置。在此情形中,如果把布置在第一方向(前后方向)上的加强肋150称为第一加强肋151,并把布置在第二方向(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上的加强肋150称为第二加强肋152, 则最优选的是,第一加强肋151和第二加强肋152布置成彼此垂直地交叉。并且,优选该支撑部140布置在加强肋150之间的表面上。在此情形中,如果把布置在外壳120的内侧表面上的加强肋150称为外侧加强肋 150b,并把布置在内壳110的外侧表面上的加强肋150称为内侧加强肋150a,则需要将外侧加强肋150b和内侧加强肋150a相互隔开,以免彼此重叠而相互干扰。因为,如果重叠或彼此干扰,则真空空间130的厚度变得更厚,所以,为了使真空空间130的厚度最小,应防止内侧加强肋150a与外侧加强肋150b之间的重叠或干扰。因此,优选的是,将内侧加强肋150a和外侧加强肋150b交替布置在真空空间130 中。也就是说,在真空空间130的特定区域,优选按照如下顺序来布置加强肋150 即, 内侧加强肋150a-外侧加强肋150b-内侧加强肋150a-外侧加强肋150b。并且,优选的是,内侧加强肋150a和外侧加强肋150b中的至少一个沿着内壳110 或外壳120的前后方向或上下方向布置成相互交叉。这是因为尽管这些加强肋150即使沿一个方向布置也能实现加强功能,但如果这些加强肋150交叉布置,则强度加强效果显著提高。同时,如上所述,多个支撑部140优选沿着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彼此隔开地布置在加强肋150之间。这是为了整体上维持该真空空间130的位于内壳110与外壳120之间的间隙。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真空空间130的一部分的透视图,显示了布置成彼此隔开而不相互重叠的内侧加强肋150a和外侧加强肋150b。同时,优选的是,每个外侧加强肋150b和内侧加强肋150a均具有比真空空间130 小的突出长度或突出高度,以防止外侧加强肋150b接触内壳110的外侧表面,或防止内侧加强肋150a接触外壳120的内侧表面。如果存在加强肋150的接触,则由于热传递易于通过该部分发生,所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优选使每个外侧加强肋150b和内侧加强肋150a的突出长度或突出高度形成得比真空空间130的宽度小。同时,需要支撑部140具有与真空空间130的宽度相匹配的尺寸,以使支撑部140 实现维持该真空空间130的宽度的功能。然而,由于热传递易于通过该支撑部140发生,所以优选的是,在尽可能通过支撑部140维持该真空空间130的宽度的前提下,使支撑部140的数量最少。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冰箱的主体的透视图,该冰箱主体的外壳被从其顶侧和侧面移除,显示了沿一个方向布置在真空空间130中的加强肋150。尽管该实施例表明这些加强肋150仅沿前后方向布置,但加强肋150也可沿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布置。尽管图6(a)和图6(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冰箱的主体的内壳和外壳的透视图,显示了分别布置在内壳Iio和外壳120处的加强肋150,但这些加强肋 150也可仅布置在内壳110处或仅布置在外壳120处。在加强肋150中,内侧加强肋150a沿前后方向布置在内壳110的外侧壁的侧表面、顶表面和下表面处。此外,在加强肋150中,外侧加强肋150b沿前后方向布置在外壳120的内侧壁的侧表面、顶表面和底表面处。支撑部140布置在加强肋150之间。同样在此情形中,如同第一实施例那样,重要的是不让形成在内壳110和外壳120 中的任一个处的加强肋150与内壳110、外壳120中的另一个接触。因此,优选的是,加强肋150的突出长度或突出高度比支撑部140的突出高度或突出长度小。并且,如果设置有内侧加强肋150a和外侧加强肋150b这两者,则优选该内侧加强肋150a和外侧加强肋150b彼此隔开或交替布置,以免相互干扰。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冰箱的主体的透视图,而图8(a)和图 8(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冰箱的主体的内壳和外壳的透视图,显示了用于加强内壳210和外壳220的强度的成形部250,以代替加强肋150。成形部250是内壳210和外壳220的、在一个方向上沿着内壳210和外壳220的表面形成的连续曲面。内壳210中的成形部250被称为内侧成形部250a,而外壳220中的成形部250被称为外侧成形部250b。内侧成形部250a从内壳210的侧表面、顶侧、底侧和后侧向内突出。然而,内侧成形部250a也可向外突出。并且,外侧成形部250b也从外壳220的侧表面、顶侧、底侧和后侧向内突出。如同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加强肋150的突出高度或突出长度形成得比内壳110和外壳120之间的真空空间130的宽度小那样,优选的是,这些成形部250的突出程度小于内壳210与外壳220之间的真空空间230的宽度。如上所述,这是为了防止在内壳210与外壳220之间通过该成形部250而发生热传递。同时,支撑部240设置于内壳210的外侧表面或外壳220的内侧表面,以维持该内壳210与外壳220之间的真空空间230的间隙或宽度。优选的是,支撑部240形成在邻近成形部250设置的平坦表面上。如同使内侧加强肋150a和外侧加强肋150b不彼此接触那样,优选该内侧成形部 250a和外侧成形部250b也布置成不彼此接触或干扰。由于内侧成形部250a和外侧成形部250b的布置结构而形成的、真空空间230的最小化的宽度可有助于使该冰箱更紧凑。参照图7、图8 (a)和图8 (b),成形部250包括第一成形部251,该第一成形部251 沿第一方向或前后方向布置;以及第二成形部252,该第二成形部252沿着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或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布置。第一成形部251和第二成形部252布置成相互交叉,用于有效加强内壳210和外壳220的强度。优选的是,多个第一成形部251彼此隔开并且多个第二成形部252也彼此隔开。并且,如果第一成形部251和第二成形部252设置成相互交叉以加强内壳210和外壳220的强度,则将不需要另外的加强构件。未说明的附图标记260表示吸气剂,而附图标记270表示前盖,该前盖用于遮盖真空空间230的前部以密封该真空空间230。同时,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优选实施例的冰箱的主体的透视图,而图10(a) 和图10(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优选实施例的冰箱的主体的内壳和外壳的透视图, 其中所述主体也具有内壳310和容纳该内壳310的外壳320。同时,在内壳310的外侧表面或外壳320的内侧表面处设置有支撑部340,用于维持内壳310与外壳320之间的间隙。然而,第四实施例中的成形部350与参照图7、图8(a)和图8(b)描述的第三实施例中的成形部250的不同之处在于第四实施例中的成形部350沿特定方向连续布置,具体沿前后方向连续布置。然而,成形部350也可沿左右方向或上下方向连续布置。同样在此情形中,在成形部350中,形成在外壳320上的成形部350将被称为外侧成形部350b,而形成在内壳310上的成形部350将被称为内侧成形部350a。在该实施例中,重要的是成形部350仅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一个方向布置。仅沿一个方向布置的成形部350因而具有如下优点与图7、图8(a)和图8(b)中的情形相比,用于形成内壳和外壳的模具的结构可变得更简单。然而,虽然仅沿一个方向布置的成形部350在时间和成本方面优于图7、图8 (a)和图8(b)中的情形,但在强度加强方面,这种成形部350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希望安装另外的用于增强强度的构件。图11(a)和图11(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五优选实施例的冰箱的主体的内壳以及安装到该内壳处的加强框架380的整体透视图和局部透视图,而图12(a)和图12(b) 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五优选实施例的冰箱的主体的外壳以及安装到该外壳处的加强框架380的整体透视图和局部透视图。在加强框架380中,布置在内壳310处的加强框架380被定义为内侧加强框架 380a,而布置在外壳320处的加强框架380被定义为外侧加强框架380b。参照图11 (a)和图11 (b),优选的是,多个内侧加强框架380a彼此隔开地设置成环绕内壳310的外侧表面的带或环的形状。通过将内侧加强框架380a布置成与内侧成形部350a的布置方向交叉,以形成抵抗力来克服沿着内侧成形部350a未覆盖的方向施加的外力,可以防止内壳310的变形。如图所示,如果内侧成形部350a沿前后方向布置,则优选的是,内侧加强框架380a沿左右方向布置在内壳310的顶侧面和底侧面处并且沿上下方向布置在内壳310的侧表面处。如果在内壳310的表面中形成有内侧成形部350a的凸部P和凹部R,则内侧加强框架380a布置成与凸部P及凹部R的形状一致。也就是说,内侧加强框架380a的与凸部P接触的部分布置成与所述凸部同等程度地向外突出,而内侧加强框架380a的与内侧成形部350a之间的凹部R接触的部分布置成以凹陷的形状。参照图12(a)和图12(b),外侧加强框架380b布置在外壳320的内侧表面处,用于加强外壳320的强度。优选的是,多个外侧加强框架380b彼此隔开地设置成沿外壳320的内侧表面布置的带或环(闭环式)的形状。通过将外侧加强框架380b布置成与外侧成形部350b的布置方向交叉,以形成抵抗力来克服沿外侧成形部350b未覆盖的方向施加的外力,可以防止外壳320的变形。如图所示,如果外侧成形部350b沿前后方向布置,则优选的是,外侧加强框架 380b沿左右方向布置在外壳320内侧的顶部侧面和底部侧面处,并且沿上下方向布置在外壳320的侧面。并且,如果在外壳320的表面处形成有外侧成形部350b的凸部P和凹部R,则外侧加强框架380b布置成与凸部P及凹部R的形状一致。也就是说,外侧加强框架380b的与外侧成形部350b的凸部接触的部分与所述凸部同等程度地突出,而外侧加强框架380b的与外侧成形部350b之间的凹部R接触的部分向内凹进超过该突出的部分。图13示出了内侧加强框架380a的横截面,该内侧加强框架380a是沿着内壳310 的外侧表面布置的加强框架380中的一个。内侧加强框架380a具有“ I,,形截面或沿水平方向躺倒的“ I,,形截面。也就是说,该“I”形截面的顶侧385宽度和底侧386宽度大于中间部分387。与顶侧385和底侧386的宽度不大于中间部分387的“I”形截面相比,具有上述这种横截面的内侧加强框架380a节省了材料,同时提供了对外力的更高的高抵抗力。此外,优选的是,将内侧加强框架380a的横截面形状应用于外侧加强框架380b。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五优选实施例的冰箱中的真空空间的截面,显示了联接在一起的内壳310和外壳320。在此情形中,优选的是,每个内侧加强框架380a和外侧加强框架380b的高度均比内壳310和外壳320之间的真空空间330的高度或宽度低。这是为了使内壳310与外壳320之间的热传递最小。因此,需要使布置在内壳310的外侧表面处的内侧加强框架380a的顶侧与外壳 320的内侧表面隔开一段距离。另一方面,需要使布置在外壳320的内侧表面处的外侧加强框架380b的底侧与内壳310的外侧表面隔开一段距离。同时,在外壳320与内壳310之间设有支撑部340,用于防止真空空间330变形。也就是说,支撑部340与外壳320的内侧表面、内壳310的外侧表面二者均接触,用于维持外壳320与内壳310之间的间隙。据此,防止了外壳320与内壳310之间的真空空间330的变形。尽管支撑部340可形成为具有一定宽度或高度的凸台或柱体的形状,但图14示出包括基部341和支撑构件342的支撑部340,该基部341环绕内壳310,而该支撑构件342 从基部341向一侧突出。在此情形中,优选的是,支撑构件342沿基部341彼此隔开地布置。然而,也可行的是,支撑部340附接到外壳320的内侧表面,而支撑构件342突出到内壳310的外侧表面使得支撑构件342与内壳310的外侧表面接触。参照图14,除了内侧加强框架380a、外侧加强框架380b和支撑部340之外的空间是用于形成真空空间;340的空闲空间。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五优选实施例的冰箱中的真空空间330的截面图,显示了填充在真空空间330中的多孔材料400。尽管意图通过从真空空间330中除去空气和其他剩余气体而使真空空间330达到理想真空状态,以实现传热率为零,但难以排除真空空间330仍含有一定程度的气体的情形。由于这样的气体可以引起轻微的热传递,为了有效切断这种热传递,在真空空间 330中布置有隔热构件400,该隔热构件400中具有预定尺寸的空隙或孔401。尽管空隙或孔401可以是气体颗粒的活动空间,但具有带很小直径的空隙或孔 401的隔热构件400限制了可变为热传递介质的气体颗粒的运动,从而抑制了热传递。总之,隔热构件400与现有技术的隔热材料或真空隔热材料的不同之处在于真空空间330发挥了主隔热功能,而具有孔401的构件发挥了辅助隔热功能。多孔材料400中的空隙或孔401的直径D越小,隔热效果越好。参照图16,可知,即使在相同压力下(A线),所述空隙或孔的直径越小,传热率就越低。图17示出了分解透视图,显示了内壳310、外壳320、内侧加强框架380a、外侧加强框架380b和支撑部340的组装顺序。首先,将具有内侧成形部350a的内壳310放在具有外侧成形部350b的外壳320中。在此情形中,尽管内壳310的后部被封闭,而内壳310的前部是敞口的,但外壳320 的前部和后部都是敞口的。外壳320的后部是敞口的,用于通过该敞口的后部将内侧加强框架380a、外侧加强框架380b和支撑部340放在外壳320与内壳310之间。一旦内壳310被放在外壳320中,在内壳310与外壳320之间就形成了一个空间。然后,该空间变为真空空间330。然而,为了维持该空间并加强内壳310和外壳320的强度,将支撑部340中的一个放在该空间中(步骤1)。所放入的支撑部340因而维持内壳310与外壳320之间的间隙。在这样放入支撑部340之后,将内侧加强框架380a中的一个放在该空间中,以便与支撑部;340隔开地布置在内壳310的外侧表面处(步骤2)。
需要将内侧加强框架380a与外壳320的内侧表面隔开。然后,将外侧加强框架380b中的一个放在该空间中,以便与如此布置的内侧加强框架380a隔开地布置在外壳320的内侧表面处(步骤3)。需要将外侧加强框架380b与内壳310的外侧表面隔开。然后,重复步骤1-2-3。然而,当重复步骤1-2-3时,可以改变所述支撑部340、内侧加强框架380a和外侧加强框架380b的布置顺序。当重复步骤1-2-3时,可将参照图15描述的多孔材料400放在该空间中。在完成支撑部340、内侧加强框架380a和外侧加强框架380b的交替布置之后,用后盖321将外壳320的敞口后部封闭。并且,用前盖370覆盖内壳310和外壳320的前边缘,以密封该空间。然后,将该空间抽空,以使该空间成为真空空间330。由此,当在内壳310与外壳320之间形成真空空间330时,可以实现比任何隔热材料都显著有效的隔热功能。并且,尽管在使用隔热材料的情形中、需要较厚的隔热材料来更有效地隔热,但由于真空隔热可进行隔热而与真空层的厚度无关,所以真空隔热允许制造出具有较薄隔热层的冰箱。有利效果如上文已描述的,本发明的冰箱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的冰箱不含有通用的隔热材料,而是在内壳与外壳之间形成真空空间,用于抑制内壳与外壳之间的热传递。由于真空的隔热效果显著优于通用的隔热材料的隔热效果,所以本发明的冰箱比现有技术的冰箱具有更好的隔热效果。同时,在使用真空空间的情形中,无论厚度(内壳和外壳之间的间隙)如何,只要维持真空状态就可以实现隔热;而在通用隔热材料的情形中,需要使隔热材料的厚度较厚以提高隔热效果,该厚度的增加增大了冰箱的尺寸。因此,与现有技术的冰箱相比,由于本发明的冰箱允许在维持其储藏空间不变的同时减小其外部尺寸,所以能够提供紧凑的冰箱。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能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因而,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发明的各种修改和变型,只要它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冰箱,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具有用于储藏预定储藏对象的储藏空间,其中,所述主体包括内壳,所述内壳具有所述储藏空间;外壳,所述外壳的内侧表面与所述内壳的外侧表面隔开预定间隙,所述外壳容纳所述内壳;以及真空空间,所述真空空间设置在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所述真空空间被密封以维持真空状态,用于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的隔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成接触并支撑所述内壳的外侧表面和所述外壳的内侧表面,以维持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之间的间隔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还包括加强构件,所述加强构件安装到所述内壳的外侧表面和所述外壳的内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用于增强所述内壳或所述外壳的强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加强构件是加强肋,所述加强肋从所述内壳的外侧表面和所述外壳的内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突出到比形成在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的所述真空空间的宽度小的高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中,多个所述加强肋以彼此隔开的方式布置在所述内壳的外侧表面或所述外壳的内侧表面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加强肋包括内侧加强肋,所述内侧加强肋设置于所述内壳的外侧表面;以及外侧加强肋,所述外侧加强肋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侧表面,其中,所述内侧加强肋和所述外侧加强肋交替布置,以免相互干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内侧加强肋和所述外侧加强肋中的至少一个布置成相互交叉,以增强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中的至少一个的强度。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加强肋沿第一方向布置在所述内壳的外侧表面或所述外壳的内侧表面处。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加强肋包括第一加强肋,所述第一加强肋沿所述第一方向布置在所述内壳的外侧表面和所述外壳的内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处;以及第二加强肋,所述第二加强肋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布置成与所述第一加强肋交叉。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加强构件具有成形部,所述成形部设置在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中的至少一个处并从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突出,用于增强所述内壳或所述外壳的强度。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成形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形成为多个。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冰箱,其中,沿所述第一方向形成的所述成形部包括内侧成形部,所述内侧成形部形成在所述内壳处;以及外侧成形部,所述外侧成形部形成在所述外壳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冰箱,还包括加强框架,所述加强框架设置在所述内壳的外侧表面和所述外壳的内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处,并且沿着与所述成形部的布置方向交叉的方向布置,用于增强所述内壳或所述外壳的强度。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冰箱,其中,布置在所述内壳的外侧表面处的所述加强框架布置成首尾相连地环绕所述内壳的外侧表面的环状。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冰箱,其中,布置在所述外壳的内侧表面处的所述加强框架布置成沿着所述外壳的内侧表面相连的环状,用于支撑所述外壳的内侧表面。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加强框架的高度小于形成在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的所述真空空间的宽度。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成形部包括 第一成形部,所述第一成形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布置;以及第二成形部,所述第二成形部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所述第二方向布置。
1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还包括多孔材料,所述多孔材料布置在所述真空空间中,用于防止发生由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的气体引起的热传导和热辐射中的至少一种。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还包括吸气剂,所述吸气剂布置在所述真空空间中,用于从所述真空空间中吸收气体。
20.—种冰箱,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具有用于储藏预定储藏对象的储藏空间;其中,所述主体包括内壳,所述内壳具有所述储藏空间;外壳,所述外壳的内侧表面与所述内壳的外侧表面隔开预定间隙,所述外壳容纳所述内壳;真空空间,所述真空空间设置在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所述真空空间被密封以维持真空状态,用于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的隔热;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成支撑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同时维持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之间的间隔状态;以及加强构件,所述加强构件安装到所述内壳的外侧表面和所述外壳的内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用于增强所述内壳或所述外壳的强度,其中,所述加强构件是在所述内壳或所述外壳处形成的加强肋或成形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冰箱,更具体地,涉及包括真空空间的冰箱在该冰箱中,在冰箱主体的外壳与内壳之间形成有真空空间,用于增强隔热功能。该冰箱包括主体,该主体具有用于储藏预定储藏对象的储藏空间,其中,该主体包括内壳,该内壳具有所述储藏空间;外壳,该外壳的内侧表面与内壳的外侧表面隔开预定间隙,该外壳容纳所述内壳;以及真空空间,该真空空间设置在内壳与外壳之间,该真空空间被密封以维持真空状态,用于内壳与外壳之间的隔热。
文档编号F25D23/06GK102455103SQ20111033220
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8日
发明者丁元荣, 李明烈, 池成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