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8664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适合在例如搭载于汽车上的冷冻循环即汽车空调中使用的冷凝
O
背景技术
在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上下、左右是指图1的上下、左右。作为例如汽车空调的冷凝器,公知有这样的冷凝器具有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并列状地配置的多个热交换管、和与热交换管的左右两端部连接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集液箱,由上下连续地并列的多个热交换管构成的热交换通路上下并列地设有三个,构成各热交换通路的全部热交换管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是相同的,并且相邻的两个热交换通路的热交换管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是不同的,其中,在左右任意一端部侧分体地设置有第一集液箱, 连接有构成下端的热交换通路的热交换管;第二集液箱,连接有构成除下端的热交换通路以外的热交换通路的热交换管,第二集液箱被配置在第一集液箱之上,第一集液箱的粗细度与第二集液箱的粗细度相比极大,并且,在第一集液箱内配置有干燥剂,由此第一集液箱具有利用重力使气液分离且积存液体的作为储液器的功能,与第一集液箱连接的第一热交换管及与第二集液箱连接的第二热交换管的长度相等,并且第一热交换管的第一集液箱侧的端部及第二热交换管的第二集液箱侧的端部位于同一垂直线上,所有的热交换通路成为使制冷剂冷凝的制冷剂冷凝通路(参照日本实开平3-31266号公报)。在上述公报记载的冷凝器中,由于为了有效地进行在第一集液箱内的气液分离, 需要使第一集液箱的内容积比第二集液箱大相当多,所以第一集液箱的粗细度比第二集液箱的粗细度大相当多,因此存在为配置冷凝器需要大的空间的问题。另外,通常在冷凝器的附近配置有其他设备,但根据所述公报记载的冷凝器,第一集液箱成为其他设备的障碍。例如,通常在汽车空调用的冷凝器的通风方向下游侧配置有散热器,但根据所述公报记载的冷凝器,第一集液箱会成为散热器设置的障碍,在发动机室内会产生浪费的空间,无法实现空间节省。而且,由于在第一集液箱的大致全长的范围内连接有热交换管,所以会存在气液分离性能不充分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冷凝器,该冷凝器与所述公报记载的冷凝器相比能够减小设置空间,并且能够使冷冻循环中的制冷剂封入量在较早阶段成为适当封入量。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由以下的方式构成。1) 一种冷凝器,具有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并列状地配置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热交换管和与热交换管的左右两端部连接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集液箱,由上下连续地并列的多个热交换管构成的热交换通路上下并列地设有三个以上,其中,具有由包括上端的热交换通路在内且连续并列的至少两个热交换通路构成的组群,并且,在所述组群的下方设有至少一个热交换通路,在所述组群中,制冷剂从上下某一端的热交换通路向另一端的热交换通路流动,在左右任意一端部侧设有第一集液箱,其与构成所述组群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最下游侧的热交换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以及构成与所述组群相比设在下方的热交换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连接;第二集液箱,其与构成其余的全部热交换通路的第二热交换管连接,第一集液箱与第二集液箱相比配置在左右方向外侧, 并且,第一集液箱的上端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第一集液箱具有使气液分离并积存液体的功能,所述组群的全部热交换通路是使制冷剂冷凝的制冷剂冷凝通路,与所述组群相比位于下方的热交换通路是使制冷剂过冷却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在第一集液箱内设有分流控制机构,该分流控制机构促进液相制冷剂从第一集液箱内向构成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内流动。2)如上述1)所述的冷凝器,其中,分流控制机构具有空间形成部件,该空间形成部件形成下述空间密闭状的制冷剂流入空间,其设置在第一集液箱内的左右方向内侧部分中的与所述组群所邻接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相对应的高度位置处,而且与该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相通,并且使制冷剂流入该第一热交换管内;以及液体积存空间,其与第一集液箱内的制冷剂流入空间相比设在左右方向外侧部分,且与第一集液箱内的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向上方突出的部分相通,在空间形成部件上形成有使制冷剂流入空间的下侧部分与液体积存空间相通的连通部。3)如上述幻所述的冷凝器,其中,空间形成部件具有分隔壁,其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且将第一集液箱内划分为左右方向内侧部分和外侧部分;上下两封闭壁,其设在分隔壁的上下两端,且将与分隔壁相比位于左右方向内侧部分的空间的上下两端开口封闭, 通过分隔壁及上下两封闭壁形成制冷剂流入空间,使制冷剂流入空间的下侧部分与液体积存空间相通的连通部由贯通状地形成在分隔壁上的连通孔构成。4)如上述幻或幻所述的冷凝器,其中,连通部比配置有与制冷剂流入空间相通的第一热交换管的上下方向的范围的上下方向中央部设在下方。5)如上述幻所述的冷凝器,其中,空间形成部件具有分隔壁,其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且将第一集液箱内划分为左右方向内侧部分和外侧部分;上下两封闭壁,其设在分隔壁的上下两端,且将与分隔壁相比位于左右方向内侧部分的空间的上下两端开口封闭, 通过分隔壁及上下两封闭壁形成制冷剂流入空间,使制冷剂流入空间的下侧部分与液体积存空间相通的连通部由贯通状地形成在下封闭壁上的连通孔构成。6)如上述1)所述的冷凝器,其中,在所述组群中,制冷剂从上端的热交换通路向下端的热交换通路流动,第一集液箱的下端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更位于下方,在第一集液箱的与第二集液箱相比位于下方的部分上连接有构成所述组群的下端的热交换通路及与所述组群相比设在下方的热交换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7)如上述1)所述的冷凝器,其中,第一集液箱上连接有构成两个热交换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第二集液箱上连接有构成至少两个热交换通路的第二热交换管。根据上述1) 7)的冷凝器,由于具有由包括上端的热交换通路在内且连续并列的至少两个热交换通路构成的组群,并且,在所述组群的下方设有至少一个热交换通路,在所述组群中,制冷剂从上下任意一端的热交换通路向另一端的热交换通路流动,在左右任意一端部侧设有第一集液箱,其与构成所述组群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最下游侧的热交换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以及构成与所述组群相比设在下方的热交换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连接;第二集液箱,其与构成其余的所有热交换通路的第二热交换管连接,第一集液箱与第二集液箱相比配置在左右方向外侧,并且,第一集液箱的上端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第一集液箱具有使气液分离并积存液体的功能,因此,通过使第一集液箱的上端例如向上方延伸到第二集液箱的上端附近,与上述公报记载的冷凝器相比,能够在第一集液箱的粗细度与第二集液箱的粗细度相比不变大的情况下,使第一集液箱的内容积成为能够有效地进行气液分离的大小。因此,能够使用于配置冷凝器的空间比上述公报记载的冷凝器小。其结果是,能够实现空间节省。另外,由于在与第一集液箱中的连接有热交换管的部分相比的上方存在较大的空间,所以基于重力的气液分离效果非常好。另外,所述组群的全部热交换通路是使制冷剂冷凝的制冷剂冷凝通路,与所述组群相比位于下方的热交换通路是使制冷剂过冷却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在第一集液箱内设有分流控制机构,该分流控制机构促进液相制冷剂从第一集液箱内向构成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内流动,因此,封入制冷剂时,液相制冷剂从第一集液箱内迅速地流入构成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内。因此,能够在较早阶段用液相制冷剂将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内充满,能够在较早阶段使冷冻循环中的制冷剂封入量成为过冷度恒定的适当封入量。而且,过冷度恒定的稳定化区域的宽度、即过冷度恒定的制冷剂封入量的宽度变宽,因而能够获得针对于负载变动、制冷剂泄漏更稳定的过冷特性。根据上述幻的冷凝器,由于与第一集液箱内的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向上方突出的部分相通的液体积存空间的压力变得比制冷剂流入空间内的压力高,因此,积存在液体积存空间内的液相制冷剂的液面,在达到比邻接于所述组群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上端的第一热交换管位于上方以前,就能够用液相制冷剂将制冷剂流入空间内充满,并且,能够用液相制冷剂将构成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内充满。因此,能够在较早阶段用液相制冷剂将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内充满,能够在较早阶段使冷冻循环中的制冷剂封入量成为过冷度恒定的适当封入量。根据上述3)的冷凝器,能够较简单地构成分流控制机构的空间形成部件。根据上述7)的冷凝器,由于制冷剂从位于下端的构成制冷剂冷凝通路的多个热交换管流入第一集液箱内并在第一集液箱内使气液分离,因此,能够抑制压力下降的发生并能够防止液相制冷剂的再度气化。另外,根据上述7)的冷凝器,由于制冷剂从位于下端的构成制冷剂冷凝通路的多个热交换管流入第一集液箱内并在第一集液箱内使气液分离,因此,能够在第一集液箱内高效率地进行气液分离。即,在构成制冷剂冷凝通路的多个热交换管中的上侧的热交换管内,有气相成分多的气液混相制冷剂流动,同样地在下侧的热交换管内,有液相成分多的气液混相制冷剂流动,由于这些气液混相制冷剂以不混合的状态流入第一集液箱内,所以能够高效率地进行气液分离。

图1是具体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全体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示意地表示图1所示的冷凝器的主视图。图3是将图1所示的冷凝器的第一集液箱的局部放大表示的局部省略垂直剖视图。图4是图3的A-A线剖视图。图5是示意地表示将制冷剂封入具有图1所示的冷凝器的汽车空调时的冷凝器中的制冷剂流的、相当于图2的一部分的图。图6是表示使用图1所示的冷凝器进行的实验结果的图表。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3的图。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3的图。图9是将图8所示的冷凝器的第一集液箱的下侧部分放大表示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图1的纸面里侧(图4的上侧)为前,以其相反侧为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所谓“铝”的术语,除了包含纯铝以外,还包含铝合金。图1具体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全体结构,图2示意地表示图1的冷凝器。在图2中省略了各热交换管的图示,并且还省略了波纹状散热片、侧板、 制冷剂入口部件及制冷剂出口部件的图示。另外,图3及图4表示图1的冷凝器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在图1及图2中,冷凝器1具有以使宽度方向朝向前后方向且使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的状态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铝制扁平状热交换管2A、2B ;与热交换管2A、2B的左右两端部通过钎焊连接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三个铝制集液箱3、4、5 ;配置在相邻的热交换管2A、2B彼此之间及上下两端的热交换管2A、2B的外侧且被钎焊在热交换管 2A、2B上的铝制波纹状散热片6A、6B;配置在上下两端的波纹状散热片6A、6B的外侧且被钎焊在波纹状散热片6A、6B上的铝制侧板7,由上下连续地并列的多个热交换管2A、2B构成的热交换通路P1、P2、P3、P4上下并列地设有三个以上,这里设有四个。将四个热交换通路从上方起按顺序称为第一 第四热交换通路P1、P2、P3、P4。构成各热交换通路P1、P2、P3、 P4的全部热交换管2A、2B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是相同的,并且相邻的两个热交换通路的热交换管2A、2B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是不同的。S卩,冷凝器1具有由包含上端的第一热交换通路Pl在内且连续并列的至少两个、 这里为三个的第一 第三热交换通路PI、P2、P3构成的组群G,并且,在组群G的下方设有至少一个、这里为一个的第四热交换通路P4。在由第一 第三热交换通路PI、P2、P3构成的组群G中,制冷剂从上端的第一热交换通路Pl向下端的第三热交换通路P3流动。在冷凝器1的左端侧分体地设置有第一集液箱3,通过钎焊连接有构成位于组群 G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最下游侧的下端的热交换通路以及与组群G相比位于下方的热交换通路、这里是第三及第四热交换通路P3、P4的热交换管2A ;第二集液箱4,通过钎焊连接有构成其余的所有热交换通路、这里是第一及第二热交换通路P1、P2的热交换管2B。其中,第一集液箱3的下端与第二集液箱4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在第一集液箱3上的与第二集液箱4相比位于下方的部分,通过钎焊连接有构成第三及第四热交换通路P3、P4的热交换管 2A。这里,与第一集液箱3连接的热交换管2A是第一热交换管,与第二集液箱4连接的热交换管2B是第二热交换管。此外,将配置在相邻的第一热交换管2A彼此之间及下端的第一热交换管2A与下侧侧板7之间的波纹状散热片6A称为第一波纹状散热片,将配置在相邻的第二热交换管2B彼此之间及上端的第二热交换管2B与上侧侧板7之间的波纹状散热片6B称为第二波纹状散热片。第一集液箱3和第二集液箱4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大致相等,但第一集液箱3的水平截面积比第二集液箱4的大。第一集液箱3被配置在与第二集液箱4相比的左侧(左右方向外侧),第一集液箱3的左右方向的中心比第二集液箱4的左右方向的中心更位于左右方向外侧,并且,第一及第二集液箱3、4的前后方向的中心位于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同一垂直平面上。因此,第一集液箱3和第二集液箱4从平面观察时不重叠而错开。另外,第一集液箱3的上端比第二集液箱4的下端位于上方,这里位于与第二集液箱4的上端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第一集液箱3具有利用重力使气液分离且积存液体的作为储液部的功能。艮口, 第一集液箱3的内容积是如下这样的内容积流入第一集液箱3内的气液混相制冷剂中的液相为主体的混相制冷剂通过重力而积存在第一集液箱3内的下部,并且气液混相制冷剂中的气相成分通过重力而积存在第一集液箱3内的上部,由此只有液相为主体的混相制冷剂流入第四热交换通路P4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在冷凝器1的右端部侧配置有与构成第一 第四热交换通路Pl P4的所有的热交换管2A、2B连接的第三集液箱5。第三集液箱5的横截面形状与第二集液箱4相同。第三集液箱5内被分别设置在第一热交换通路Pl和第二热交换通路P2之间的高度位置处及第三热交换通路P3和第四热交换通路P4之间的高度位置处的铝制分隔板8、9划分成上侧集液部11、中间集液部12和下侧集液部13。第一热交换通路Pl的第二热交换管2B的左端部连接在第二集液箱4上,其右端部连接在第三集液箱5的上侧集液部11上;第二热交换通路P2的第二热交换管2B的左端部连接在第二集液箱4上,其右端部连接在第三集液箱5的中间集液部12上;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第一热交换管2A的左端部连接在第一集液箱3上,其右端部连接在第三集液箱5的中间集液部12上;第四热交换通路P4的第一热交换管2A的左端部连接在第一集液箱3上;其右端部连接在第三集液箱5的下侧集液部13 上。而且,由第二集液箱4、第一集液箱3中的与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第一热交换管 2A连接的部分、第三集液箱5的上侧集液部11及中间集液部12、以及第一 第三热交换通路Pl P3形成使制冷剂冷凝的冷凝部1A,由第一集液箱3中的与第四热交换通路P4的第一热交换管2A连接的部分、第三集液箱5的下侧集液部13及第四热交换通路P4形成使制冷剂过冷却的过冷却部1B,组群G的所有热交换通路即第一 第三热交换通路Pl P3成为使制冷剂冷凝的制冷剂冷凝通路,并且与组群G相比位于下方的第四热交换通路P4成为使制冷剂过冷却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在构成冷凝部IA的第三集液箱5的上侧集液部11上形成有制冷剂入口 14,在构成过冷却部IB的第三集液箱5的下侧集液部13上形成有制冷剂出口 15。而且,在第三集液箱5上接合有与制冷剂入口 14连通的制冷剂入口部件16及与制冷剂出口 15连通的制冷剂出口部件17。在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上端的第一热交换管2A和第二热交换通路P2的下端的第二热交换管2B之间,配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铝制中间部件18,该中间部件18与这些热交换管2A、2B离开且与两热交换管2A、2B大致平行。在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上端的第一热交换管2A和中间部件18之间配置有第一波纹状散热片6A并且第一波纹状散热片6A 被钎焊在第一热交换管2A及中间部件18上,在第二热交换通路P2的下端的第二热交换管 2B和中间部件18之间配置有第二波纹状散热片6B并且第二波纹状散热片6B被钎焊在第二热交换管2B及中间部件18上。中间部件18的左右两端部位于接近第一集液箱3及第三集液箱5的位置且不插入第一集液箱3及第三集液箱5内。第一集液箱3构成为包括铝制筒状主体21,其由两端开口的圆筒状体及被钎焊在圆筒状体的下端部上的底部件构成,且上端开口并且下端封闭;封闭部件22,其以装拆自如的方式安装在筒状主体21的上端部上并将筒状主体21的上端开口封闭。如图3及图4所示,在第一集液箱3内设有第一分流控制机构20,其促进液相制冷剂从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第一热交换管2A向第一集液箱3内流动;第二分流控制机构 23,其促进液相制冷剂从第一集液箱3内向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即第四热交换通路P4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流动。第一分流控制机构20及第二分流控制机构23具有空间形成部件25,该空间形成部件25形成下述空间密闭状的制冷剂流出空间27,其设置在第一集液箱3内的左右方向内侧部分中的与第三热交换通路P3对应的高度位置处,而且与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第一热交换管2A相通,并且供制冷剂从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第一热交换管2A流出;连通空间观,与第一集液箱3内的制冷剂流出空间27相比设在左右方向外侧部分上,且使第一集液箱3内的与第二集液箱4的下端相比向上方突出的部分和后述的液体积存空间沈相通;密闭状的制冷剂流入空间24,设置在第一集液箱3内的左右方向内侧部分中的与第四热交换通路P4(与组群G的下侧邻接的制冷剂冷却通路)相对应的高度位置处,且与第四热交换通路P4的第一热交换管2A相通,并使制冷剂流入该第一热交换管2A内;以及液体积存空间沈,与第一集液箱3内的制冷剂流入空间M相比设在左右方向外侧部分上,且经由连通空间观与第一集液箱3内的与第二集液箱4的下端相比向上方突出的部分相通。优选制冷剂流入空间M的内容积为第四热交换通路P4的所有第一热交换管2A的所有制冷剂通路的内容积的总合以上的大小。空间形成部件25上形成有具有节流功能且使制冷剂流出空间27的下侧部分与连通空间28相通的节流部31 ;以及使制冷剂流入空间M的下侧部分与液体积存空间26相通的连通部四。节流部31比与制冷剂流出空间27相通的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第一热交换管2A所配置的上下方向的范围的上下方向中央部设在下方。连通部四比与制冷剂流入空间M相通的第四热交换通路P4的第一热交换管2A所配置的上下方向的范围的上下方向中央部设在下方。空间形成部件25包括分隔壁32,其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且通风方向的两侧缘与第一集液箱3的筒状主体21的周壁21a内周面上的第一热交换管2A的通风方向的两侧部分接触,且将第一集液箱3内划分为左右方向内侧部分和其外侧部分;顶壁33及底壁 34,其设在分隔壁32的上下两端上,且将分隔壁32与第一集液箱3的筒状主体21的周壁 21a上的左右方向内侧部分之间的空间35的上下两端开口封闭;划分壁36,其设在分隔壁 32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且将空间35上下划分开。分隔壁32的上端与第三热交换通路P3 的上端的第一热交换管2A相比位于上方,并且下端与第四热交换通路P4的下端的第一热交换管2A相比位于下方。此外,在这里,分隔壁32的下端载置在筒状主体21的底壁21b上,筒状主体21的底壁21b的一部分成为底壁34。而且,由分隔壁32的上部、顶壁33及划分壁36形成制冷剂流出空间27,顶壁33成为空间形成部件25上的制冷剂流出空间27的上封闭壁,划分壁36成为制冷剂流出空间27的下封闭壁,在分隔壁32上的与划分壁36相比稍微上方的部分,形成有由贯通状的节流孔构成的节流部31。另外,由分隔壁32的下部、 底壁;34及划分壁36形成制冷剂流入空间24,划分壁36成为空间形成部件25上的制冷剂流入空间M的上封闭壁,底壁31成为空间形成部件25上的制冷剂流入空间M的下封闭壁,在分隔壁32的下端部形成有由贯通状的连通孔构成的连通部四。此外,虽省略图示,在第一集液箱3内的与第二分流控制机构23相比位于上方的部分,还可以配置有干燥剂。冷凝器1与压缩机、膨胀阀(减压器)及蒸发器一起构成冷冻循环,作为汽车空调搭载在车辆上。在上述构成的冷凝器1中,被压缩机压缩而成的高温高压的气相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入口部件16及制冷剂入口 14流入第三集液箱5的上侧集液部11内,并于在第一热交换通路P 1的第二热交换管2B内向左侧流动期间被冷凝并流入第二集液箱4内。流入了第二集液箱4内的制冷剂于在第二热交换通路P2的第二热交换管2B内向右侧流动期间被冷凝并流入第三集液箱5的中间集液部12内。流入了第三集液箱5的中间集液部12内的制冷剂于在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向左侧流动期间被冷凝并流入第一集液箱3内的制冷剂流出空间27。流入了第一集液箱3内的制冷剂流出空间27的制冷剂通过节流部31进入连通空间观内。进入了连通空间观内的制冷剂是气液混相制冷剂,该气液混相制冷剂中的液相为主体的混相制冷剂通过重力而积存在第一集液箱3内的液体积存空间沈内。积存在液体积存空间26内的液相为主体的混相制冷剂经过连通部四进入制冷剂流入空间M内,并进入第四热交换通路P4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进入了第四热交换通路P4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的液相为主体的混相制冷剂于在第一热交换管2A内向右侧流动期间被过冷却后,进入第三集液箱5的下侧集液部13内,并通过制冷剂出口 15及制冷剂出口部件17流出,经由膨胀阀被输送给蒸发器。另一方面,流入了连通空间观内的气液混相制冷剂中的气相成分积存在第一集液箱3内的上部。将制冷剂封入上述的汽车空调中时,首先,通过第一分流控制机构20的具有节流功能的节流部31的动作,制冷剂流出空间27内的压力变得比与第一集液箱3内的与第二集液箱4的下端相比向上方突出的部分相通的连通空间观内以及液体积存空间沈内的压力高,因此,如图5所示,制冷剂流出空间27内的液相制冷剂L被向下方推下。因此,液相制冷剂L从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第一热交换管2A迅速地流入第一集液箱3内的连通空间 28内,积存在构成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的液相制冷剂L的量变少。另外,由于与第一集液箱3内的与第二集液箱4的下端相比向上方突出的部分相通的液体积存空间26内的压力变得比制冷剂流入空间M内的压力高,因此,积存在液体积存空间沈内的液相制冷剂L的液面,在达到比第四热交换通路P4的上端的第一热交换管 2A更上方以前,就能够用液相制冷剂L将制冷剂流入空间M内充满,并且,能够用液相制冷剂L将第四热交换通路P4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充满。因此,能够在较早阶段就用液相制冷剂L将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充满,从而能够在较早阶段使冷冻循环中的制冷剂封入量成为过冷度恒定的适当封入量。而且,由于能够在较早阶段使冷冻循环中的制冷剂封入量成为过冷度恒定的适当封入量,因此,过冷度恒定的稳定化区域的宽度、即过冷度恒定的制冷剂封入量的宽度变宽,能够获得针对于负载变动、制冷剂泄漏更稳定的过冷特性。下面,对利用上述结构的冷凝器1进行的实验例进行说明。S卩,利用冷凝器1、压缩机、膨胀阀及蒸发器组装冷冻循环,将最初的规定量的制冷剂置入这些冷冻循环内并开始冷冻循环的运转,一边增加制冷剂一边调查各种制冷剂封入量下的过冷度并绘制充液量图表(charge graph)。将其结果表示在图6中。在图6所示的充液量图表中,A点是从冷凝器1流出来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开始的点,B点是冷凝器1的第四热交换通路P4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被液相制冷剂L充满的点,C点是冷凝器1的第一集液箱3内被液相制冷剂L充满的点。然后,观察图6可知,能够在较早阶段使冷冻循环中的制冷剂封入量成为过冷度恒定的适当封入量。而且,由于过冷度恒定的稳定化区域的宽度、即过冷度恒定的制冷剂封入量的宽度变宽,因此能够获得针对于负载变动、制冷剂泄漏更稳定的过冷特性。图7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的第二实施方式。在图7所示的冷凝器的情况下,在第一集液箱3内,仅设有分流控制机构40,其促进液相制冷剂从第一集液箱3内向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即第四热交换通路P4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流动。分流控制机构40具有空间形成部件41,该空间形成部件41形成下述空间密闭状的制冷剂流入空间24,其设置在第一集液箱3内的左右方向内侧部分中的与第四热交换通路P4对应的高度位置处,而且与第四热交换通路P4的第一热交换管2A相通,并且使制冷剂流入该第一热交换管2A内;以及液体积存空间沈,其与第一集液箱3内的制冷剂流入空间M相比设在左右方向外侧部分,且与第一集液箱3内的与第二集液箱4的下端相比向上方突出的部分相通。使制冷剂流入空间M的下侧部分与液体积存空间26相通的连通部 29设置在与第四热交换通路P4的第一热交换管2A所配置的上下方向的范围的上下方向中央部相比下方的高度位置处,上述第四热交换通路P4的第一热交换管2A与空间形成部件 24的制冷剂流入空间M相通。空间形成部件41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凝器1的空间形成部件25中的分隔壁32 的与划分壁36相比上方的部分以及顶壁33除去而得到的。图8及图9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的第三实施方式。在图8及图9所示的冷凝器的情况下,第一集液箱3包括铝制筒状主体45,由两端开口的圆筒状体及被钎焊在圆筒状体的上端部的盖部件构成,且下端开口并且上端封闭;下封闭部件46,其以装拆自如的方式安装在筒状主体45的下端部并将筒状主体45的下端开口封闭,第一集液箱3的下端附近的部分比下侧的侧板7更向下方突出。在第一集液箱3内仅设有分流控制机构50,该分流控制机构50促进液相制冷剂从第一集液箱3内向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即第四热交换通路P4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流动。分流控制机构50具有空间形成部件51,该空间形成部件51形成下述空间制冷剂流入空间对,其设置在与第一集液箱3的左右方向内侧部分中的第四热交换通路P4相对应的高度位置处,且与第四热交换通路P4的第一热交换管2A相通,并且使制冷剂流入该第一热交换管2A内;以及液体积存空间沈,其与第一集液箱3内的制冷剂流入空间M相比设在左右方向外侧的部分,且与第一集液箱3内的与第二集液箱4的下端相比向上方突出的部分相通。空间形成部件51包括带板状的分隔壁52,其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且宽度方向朝向前后方向,且将第一集液箱3内划分为左右方向内侧部分和其外侧部分;上下两封闭壁53、54,设在分隔壁52的上下两端,且从将与分隔壁52相比左右方向内侧部分的空间的上下两端开口封闭的平面观察为半圆形。分隔壁52的前后两侧缘部被钎焊在筒状主体45 的周壁45a的第一热交换管2A的通风方向外侧部分上。在上下两封闭壁53、54的前端部形成有凸片53a、Ma,其嵌入到形成于第一集液箱3的筒状主体45的周壁4 上的贯通孔阳中,在凸片53a、5 嵌入到贯通孔55中的状态下,上下两封闭壁53、54的圆弧状周缘部及凸片53a、5^被钎焊在周壁4 上。在空间形成部件51的下封闭壁M上形成有由使制冷剂流入空间M的下侧部分与液体积存空间沈相通的贯通状的连通孔形成的连通部56。在第一集液箱3的比下侧侧板7更向下方突出的部分,在筒状主体45的周壁45a 的下端部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57。另外,下封闭部件46具有用于插入到筒状主体45内的插入部46a,在插入部46a的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58。而且,通过插入部46a的外螺纹58 与周壁45a的内螺纹57螺合,下封闭部件46以装拆自如的方式安装在筒状主体45的下端部。另外,分别通过安装在插入部46a上的密封环59、61,将下封闭部件46的插入部46a的外周面上的外螺纹58的上下两侧部分与周壁45a的内周面上的内螺纹57的上下两侧部分之间密封。在上述的第二及第三实施方式的冷凝器中,直到流入到第三集液箱5的中间集液部12内的制冷剂在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向左方流动为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凝器1相同。于在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向左侧流动期间被冷凝的制冷剂直接流入第一集液箱3内的与液体积存空间沈相比位于上方的上方空间3a内。流入了第一集液箱3的上方空间3a内的制冷剂是气液混相制冷剂,该气液混相制冷剂中的液相为主体的混相制冷剂通过重力而向下方流动并积存在液体积存空间26,流入上方空间3a内的气液混相制冷剂中的气相成分积存在第一集液箱3的上方空间3a内的上部。积存在液体积存空间沈内的液相为主体的混相制冷剂经过连通部四、56进入制冷剂流入空间M内,并进入第四热交换通路P4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进入了第四热交换通路P4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的液相为主体的混相制冷剂于在第一热交换管2A内向右侧流动期间被过冷却后,进入第三集液箱5的下侧集液部13内,并通过制冷剂出口 15及制冷剂出口部件17流出,经由膨胀阀被输送给蒸发器。
权利要求1.一种冷凝器,具有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并列状地配置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热交换管和与热交换管的左右两端部连接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集液箱,由上下连续地并列的多个热交换管构成的热交换通路上下并列地设有三个以上,其特征在于,具有由包括上端的热交换通路在内且连续并列的至少两个热交换通路构成的组群,并且,在所述组群的下方设有至少一个热交换通路,在所述组群中,制冷剂从上下某一端的热交换通路向另一端的热交换通路流动,在左右任意一端部侧设有第一集液箱,其与构成所述组群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最下游侧的热交换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以及构成与所述组群相比设在下方的热交换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连接;第二集液箱,其与构成其余的全部热交换通路的第二热交换管连接,第一集液箱与第二集液箱相比配置在左右方向外侧,并且,第一集液箱的上端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第一集液箱具有使气液分离并积存液体的功能,所述组群的全部热交换通路是使制冷剂冷凝的制冷剂冷凝通路,与所述组群相比位于下方的热交换通路是使制冷剂过冷却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在第一集液箱内设有分流控制机构,该分流控制机构促进液相制冷剂从第一集液箱内向构成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内流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分流控制机构具有空间形成部件,该空间形成部件形成下述空间密闭状的制冷剂流入空间,其设置在第一集液箱内的左右方向内侧部分中的与所述组群所邻接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相对应的高度位置处,而且与该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相通,并且使制冷剂流入该第一热交换管内;以及液体积存空间,其与第一集液箱内的制冷剂流入空间相比设在左右方向外侧部分,且与第一集液箱内的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向上方突出的部分相通,在空间形成部件上形成有使制冷剂流入空间的下侧部分与液体积存空间相通的连通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空间形成部件具有分隔壁,其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且将第一集液箱内划分为左右方向内侧部分和外侧部分;上下两封闭壁,其设在分隔壁的上下两端,且将与分隔壁相比位于左右方向内侧部分的空间的上下两端开口封闭,通过分隔壁及上下两封闭壁形成制冷剂流入空间,使制冷剂流入空间的下侧部分与液体积存空间相通的连通部由贯通状地形成在分隔壁上的连通孔构成。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连通部比配置有与制冷剂流入空间相通的第一热交换管的上下方向的范围的上下方向中央部设在下方。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空间形成部件具有分隔壁,其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且将第一集液箱内划分为左右方向内侧部分和外侧部分;上下两封闭壁,其设在分隔壁的上下两端,且将与分隔壁相比位于左右方向内侧部分的空间的上下两端开口封闭,通过分隔壁及上下两封闭壁形成制冷剂流入空间,使制冷剂流入空间的下侧部分与液体积存空间相通的连通部由贯通状地形成在下封闭壁上的连通孔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组群中,制冷剂从上端的热交换通路向下端的热交换通路流动,第一集液箱的下端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更位于下方,在第一集液箱的与第二集液箱相比位于下方的部分上连接有构成所述组群的下端的热交换通路及与所述组群相比设在下方的热交换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第一集液箱上连接有构成两个热交换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第二集液箱上连接有构成至少两个热交换通路的第二热交换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冷凝器,适用于搭载在汽车上的汽车空调。在冷凝器(1)的一端部侧设有第一集液箱(3),与第三及第四热交换通路(P3、P4)的第一热交换管(2A)连接;第二集液箱(4),与第一及第二热交换通路(P1、P2)的第二热交换管(2B)连接,使前者的上端比后者的下端位于上方。第一集液箱内设有促进液相制冷剂从第一集液箱内向第四热交换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内流动的分流控制机构(23)。分流控制机构具有空间形成部件(25),该部件形成使第四热交换通路与第一热交换管相通的密闭状制冷剂流入空间(24)和制冷剂流入空间外侧的液体积存空间(26)。空间形成部件设有使制冷剂流入空间的下侧部分与液体积存空间相通的连通部(29)。
文档编号F25B39/04GK202041029SQ201120120058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0日
发明者濑野善彦, 藤井隆行, 铃木新吾, 鸨崎和美 申请人: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