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80788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适合在例如搭载于汽车上的冷冻循环即汽车空调中使用的冷凝器。在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上下、左右是指图I的上下、左右。
背景技术
作为例如汽车空调的冷凝器,公知有这样的冷凝器冷凝部及过冷却部以前者位于上侧的方式设置;该冷凝器具有使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并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并列状地配置的多个热交换管、配置在相邻的热交换管彼此之间的散热片、和与热交换管的左右两端部连接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集液箱;所有的热交换管的长度相等,在冷凝部及过冷却部中各设置有一个由上下连续地排列的多个热交换管所组成的热交换通路,设置在冷凝部的热交换通路是使制冷剂冷凝的制冷剂冷凝通路,设置在过冷却部的热交换通路是使制冷剂过冷却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在左右两端部侧分别设置有与所有热交换管连接的集液箱,两集液箱内分别被设置在制冷剂冷凝通路与制冷剂过冷却通路之间的高度位置上的分隔板划分成上侧集液部和下侧集液部,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的左右两端部与两集液箱的上侧集液部连接,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的左右两端部与两集液部的下侧集液部连接,在一方的集液箱的上侧集液部上设置有制冷剂入口,且在该集液箱的下侧集液部上设置有制冷剂出口,在另一方的集液箱上接合有使气液分离且积存液体的储液器,并且上述另一方的集液箱的上下两集液部内与储液器内相互连通,制冷剂从上述另一方的集液箱的上侧集液部流入储液器内,并在储液器内使气液分离,而后使液相为主体的混相制冷剂流入上述另一方的集液箱的下侧集液部内(参见专利文献I)。但是,在专利文件I记载的冷凝器中,因为所有的热交换管的长度相等,且两集液箱内分别被设置在制冷剂冷凝通路与制冷剂过冷却通路之间的高度位置上的分隔板划分成上侧集液部和下侧集液部,且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的左右两端部与两集液箱的上侧集液部连接,所以在使冷凝部及过冷却部的左右方向的长度相等,且使包含了储液器的冷凝器的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的尺寸一定的情况下,冷凝部及过冷却部的热交换部的面积不足,由此无法进一步地提高制冷剂冷凝效率及制冷剂过冷却效率。由此,作为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制冷剂冷凝效率及制冷剂过冷却效率的汽车空调用冷凝器,本申请人之前提出过这样的冷凝器冷凝部及过冷却部以前者位于上侧的方式设置;该冷凝器具有使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且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并列状地设置的多个热交换管、和与热交换管的左右两端部连接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集液箱;由上下连续地排列的多个热交换管组成的热交换通路上下排列地设置有三个以上,设置在冷凝部的热交换通路是使制冷剂冷凝的制冷剂冷凝通路,设置在过冷却部的热交换通路是对制冷剂进行过冷却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在左右任意的一端部侧设置有与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及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连接的第一集液箱、和与除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以外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连接的第二集液箱,第一集液箱配置在与第二集液箱相比的左右方向外侧,且第一集液箱的上端比第二集液箱的下端位于上方,并且第一集液箱具有使气液分离且积存液体的功能,在第一集液箱内配置有收纳了干燥剂的干燥剂收纳部件(参见专利文献2)。根据专利文件2记载的冷凝器, 在使冷凝器的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的尺寸与专利文件I记载的冷凝器的包含了储液器的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的尺寸相等的情况下,由于能够使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的长度比专利文件I记载的冷凝器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的长度长,所以能够使冷凝部的热交换部的面积增大,而且,由于能够使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的长度比专利文件I记载的冷凝器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的长度长,所以能够使过冷却部的热交换部的面积增大。其结果,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制冷剂冷凝效率及制冷剂过冷却效率。但是,在专利文件2记载的冷凝器中具有如下要求在将制冷剂封入时,使冷冻循环中的制冷剂封入量在较早阶段成为使过冷度恒定的合适封入量,并且使过冷度恒定的稳定化区域的范围扩大从而得到相对于负荷变动和制冷剂泄漏更稳定的过冷特性。另外,还被要求能够使所有的制冷剂与干燥剂接触而将制冷剂中的水分高效除去。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1-33121号公报专利文献2 :国际公开第2010/047320号小册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应对上述要求,提供一种能够使冷冻循环中的制冷剂封入量在较早阶段为合适封入量且能够将制冷剂中的水分高效除去的冷凝器。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由以下方式组成。I) 一种冷凝器,冷凝部及过冷却部以前者位于上侧的方式设置,该冷凝器具有使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且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并列状地设置的多个热交换管、和与热交换管的左右两端部连接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集液箱,由上下连续地排列的多个热交换管组成的热交换通路上下排列地设置有三个以上,设置在冷凝部的热交换通路是使制冷剂冷凝的制冷剂冷凝通路,设置在过冷却部的热交换通路是使制冷剂过冷却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在左右任意一端部侧设置有与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及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连接的第一集液箱、和与除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以外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连接的第二集液箱,第一集液箱与第二集液箱相比配置在左右方向外侧,且第一集液箱的上端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并且第一集液箱具有使气液分离且积存液体的功能,在第一集液箱内配置有收纳了干燥剂的干燥剂收纳部件,其中,在第一集液箱内的左右方向内侧的部分设置有分流控制部件,该分流控制部件促进液相制冷剂从第一集液箱内向与制冷剂冷凝通路邻接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内的流动,干燥剂收纳部件在与分流控制部件相比的左右方向外侧的部分处配置在第一集液箱内,在第一集液箱的周壁及分流控制部件与干燥剂收纳部件的周壁之间设置有将第一集液箱内上下分隔的密封部,从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流入了第一集液箱内的制冷剂在与密封部相比的上方流入干燥剂收纳部件内,并且在与密封部相比的下方从干燥剂收纳部件内流出,并进一步经由分流控制部件而流入与制冷剂冷凝通路邻接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内,在密封部的正上方部分设置有制冷剂流入部,该制冷剂流入部使第一集液箱的周壁与干燥剂收纳部件的周壁之间的间隔比与该制冷剂流入部相比的上方部分的所述间隔大,第一集液箱的周壁与干燥剂收纳部件的周壁之间的间隙中的与制冷剂流入部相比的上方的部分的制冷剂流入到制冷剂流入部并经由制冷剂流入部而流入到干燥剂收纳部件内。2)根据上述I)所述的冷凝器,其中,分流控制部件的下端比与制冷剂冷凝通路相邻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下端的热交换管位于下方,并且分流控制部件的上端比与制冷剂冷凝通路相邻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上端的热交换管位于上方,并且干燥剂收纳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分流控制部件的上下方向的范围内,并且密封部设置在分流控制部件的上下方向的范围内。3)根据上述2)所述的冷凝器,其中,在过冷却部设置有一个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并且分流控制部件设置在与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对应的高度位置上,分流控制部件以形成密闭状的制冷剂流入空间的方式设置在第一集液箱内,该制冷剂流入空间与制冷剂过冷却通 路的交换管连通并且使制冷剂流入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内,在分流控制部件的下端部设置有使第一集液箱内的比密封部处于下方的部分与制冷剂流入空间连通的连通孔。4)根据上述3)所述的冷凝器,其中,分流控制部件具有使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并且将第一集液箱内划分成左右方向内侧部分和外侧部分的分隔壁;和设置在分隔壁的上下两端并将与分隔壁相比的左右方向内侧部分的空间的上下两端开口封闭的上下两封闭壁,由分隔壁及上下两封闭壁形成制冷剂流入空间,并且连通孔形成在分隔壁或下封闭壁上。5)根据上述3)或4)所述的冷凝器,其中,通过在干燥剂收纳部件的周壁外表面上形成凹部而设置制冷剂流入部,在干燥剂收纳部件的周壁上的与凹部相比上方的部分设置有使从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流入到第一集液箱内的制冷剂流入干燥剂收纳部件内的第一流入口,并且在干燥剂收纳部件的周壁上的面对凹部内的部分设置有使被引导至凹部内的制冷剂流入干燥剂收纳部件内的第二流入口,在干燥剂收纳部件的周壁上的与密封部相比下方的部分设置有使干燥剂收纳部件内的制冷剂流出到第一集液箱内的流出口。根据上述I) 5)所述的冷凝器,因为在第一集液箱内的左右方向内侧部分设置有促进液相制冷剂从第一集液箱内向与制冷剂冷凝通路邻接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内的流动的分流控制部件,所以在封入制冷剂时,液相制冷剂从第一集液箱内迅速地流入到构成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内。由此,能够使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内在较早阶段由液相制冷剂充满,从而能够使冷冻循环中的制冷剂封入量在较早阶段成为使过冷度恒定的合适封入量。而且,由于使过冷度恒定的稳定化区域的范围、也就是使过冷度恒定的制冷剂封入量的范围变宽,所以能够得到相对于负荷变动和制冷剂泄漏更稳定的过冷特性。另外,因为干燥剂收纳部件在与分流控制部件相比的左右方向外侧部分处配置第一集液箱3内,在第一集液箱的周壁及分流控制部件与干燥剂收纳部件的周壁之间设置有将第一集液箱内上下分隔的密封部,从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流入到第一集液箱内的制冷剂在与密封部相比的上方流入干燥剂收纳部件内,并且在与密封部相比的下方从干燥剂收纳部件内流出,并进一步经由分流控制部件流入与制冷剂冷凝通路邻接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内,所以能够使所有的制冷剂与干燥剂接触,从而能够将制冷剂中的水分高效除去。进一步地,在将第一集液箱内上下分隔的密封部的正上方部分设置有制冷剂流入部,该制冷剂流入部使第一集液箱的周壁与干燥剂收纳部件的周壁之间的间隔比与该制冷剂流入部相比的上方部分的所述间隔大,第一集液箱的周壁与干燥剂收纳部件的周壁之间的间隙中的与制冷剂流入部相比的上方部分的制冷剂流入制冷剂流入部并经由制冷剂流入部而流入干燥剂收纳部件内,因此达到如下效果。即,在干燥剂收纳部件在与分流控制部件相比左右方向外侧的部分处配置在第一集液箱内的情况下,第一集液部的周壁与干燥剂收纳部件的周壁之间的间隙变小不可避免。由此,从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流 入到第一集液箱内的制冷剂及混入制冷剂中的压缩机润滑油有可能停留在上述间隙中。其结果,无法使压缩机润滑器迅速地返回到压缩机中,从而有可能由于压缩机内的润滑不足而对压缩机的耐久性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压缩机的寿命变短。但是,当在密封部的正上方部分设置供第一集液箱的周壁与干燥剂收纳部件的周壁之间的制冷剂流入的制冷剂流入部,并使流入了制冷剂流入部的制冷剂流入干燥剂收纳部件内时,停滞在上述间隙中且混入了压缩机润滑油的制冷剂以被引导的方式流入制冷剂流入部,并且经由制冷剂流入部而流入干燥剂收纳部件内,因此与流入了干燥剂收纳部件内的其他制冷剂一同在与密封部相比的下方从干燥剂收纳部件内流出,并进一步经由分流控制部件流入与制冷剂冷凝通路邻接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中。由此,能够使压缩机润滑油迅速返回到压缩机中,从而解决了上述问题。根据上述2)所述的冷凝器,分流控制部件的下端比与制冷剂冷凝通路相邻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下端的热交换管位于下方,并且分流控制部件的上端比与制冷剂冷凝通路相邻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上端的热交换管位于上方,干燥剂收纳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分流控制部件的上下方向的范围内,并且密封部设置在分流控制部件的上下方向的范围内,因此,从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流入了第一集液箱内的制冷剂易于在与密封部相比的上方流入干燥剂收纳部件内,并且易于在与密封部相比的下方从干燥剂收纳部件内流出,进一步地易于经由分流控制部件流入与制冷剂冷凝通路邻接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内。根据上述3)及4)所述的冷凝器,能够使分流控制部件的结构比较简单。根据上述5)所述的冷凝器,能够使如下结构比较简单用于使从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流入了第一集液箱内的制冷剂在与密封部相比的上方流入干燥剂收纳部件内,且在与密封部相比的下方从干燥剂收纳部件内流出,并进一步经由分流控制部件流入与制冷剂冷凝通路邻接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内的结构;制冷剂流入部的结构;及为用于使被引导至制冷剂流入部的制冷剂流入干燥剂收纳部件的结构。

图I是具体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对图I所示的冷凝器的第一集液箱的下侧部分进行放大表示的、省略了局部的垂直剖视图。图3是图2的A-A线剖视图。[0027]图4是图2的B-B线剖视图。图5是对图I所示的冷凝器的第一集液箱的下侧部分进行放大表示的分解立体图。附图标记的说明I冷凝器IA冷凝部IB过冷却部2A第一热交换管 2B第二热交换管3第一集液箱4第二集液箱5第三集液箱8筒状主体8a 周壁21分流控制部件22干燥剂收纳部件23密封部24制冷剂流入空间27分隔壁28、29上下两封闭壁33连通孔36 周壁39 凹部41制冷剂流入部42 第一流入口43 第二流入口44 流出口Pl第一热交换通路P2第二热交换通路P3第三热交换通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图I的纸面里侧(图3及图4的上侧)为前,以其相反侧为后。另外,在以下说明中,所谓“铝”的术语,除了包含纯铝以外,还包含铝合金。图I具体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的整体结构,图2-图5表示图I的冷凝器的主要部分。在图I中,冷凝器I具有以使宽度方向朝向前后方向且使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的状态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铝制扁平状热交换管2A、2B ;与热交换管2A、2B的左右两端通过钎焊连接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三个铝制集液箱3、4、5 ;配置在相邻的热交换管2A、2B彼此之间及上下两端的热交换管2A、2B的外侧且被钎焊在热交换管2A、2B上的铝制波纹状散热片6A、6B ;配置在上下两端的波纹状散热片6A、6B的外侧且被钎焊在波纹状散热片6A、6B上的铝制侧板7,并且冷凝部IA及过冷却部IB以前者位于上侧的方式设置。在冷凝器1中,由上下连续地并列的多个热交换管2A、2B构成的热交换通路P1、P2、P3上下并列地设有三个以上,这里设有三个。将三个热交换通路从上方起按顺序称为第一 第三热交换通路P1、P2、P3。构成各热交换通路P1、P2、P3的全部热交换管2A、2B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是相同的,并且相邻的两个热交换通路的热交换管2A、2B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是不同的。而且,第一及第二热交换通路PU P2设置在冷凝部IA而成为制冷剂冷凝通路,第三热交换通路P3设置在过冷却部IB而成为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在冷凝器I的左端侧分体地设置有第一集液箱3,通过钎焊而与构成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即第三热交换通路P3、及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即第二热交换通路P2的热交换管2A连接,且沿上下方向延伸;和第二集液箱4,通过钎焊而与构成除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以外的制冷剂冷凝通路、即第一热交换通路Pl的热交换管2B连接。在此,将与第一集液箱3连接的热交换管2A称为第一热交换管,将与第二集液箱4连接的热交换管2B称为第二热交换管。另外,将在相邻的第一热交换管2A彼此之间及在下端的第一热交换管2A与下侧侧板7之间配置的波纹状散热板6A称为第一波纹状散热板,将在相邻的第二热交换管2B彼此之间、在上端的第二热交换管2B与上侧侧板7之间,及在上端的第二热交换管2B与上端的第一热交换管2A之间配置的波纹状散热板6B称为第二波纹状散热板。第一集液箱3由铝制筒状主体8和下封闭部件9构成,所述铝制筒状主体8由两端开了口的筒状的周壁8a、及钎焊在周壁8a的上端部而将周壁8a的上端开口封闭的顶壁Sb组成,且上端被封闭而下端开口,所述下封闭部件9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在筒状主体8的下端部并将筒状主体8的下端开口封闭。第一集液箱3配置在与第二集液箱4相比的左右方向外侧,在此处为配置在左侧,第一集液箱3的上端比第二集液箱4的下端位于上方且比第二集液箱4的上端位于下方,第一集液箱3的下端比下侧侧板7位于下方。第一集液箱3具有利用重力使气液分离且积存液体的作为储液部的功能。即,第一集液箱3的内容积是如下这样的内容积流入第一集液箱3内的气液混相制冷剂中的液相为主体的混相制冷剂通过重力而积存在第一集液箱3内的下部,并且气液混相制冷剂中的气相成分通过重力而积存在第一集液箱3内的上部,由此液相为主体的混相制冷剂流入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在冷凝器I的右端部侧配置有与构成第一 第三热交换通路Pl P3的所有的热交换管2A、2B连接的第三集液箱5。第三集液箱5内被设置在第二热交换通路P2与第三热交换通路P3之间的高度位置上的铝制分隔板11划分成上侧集液部12和下侧集液部13。第一热交换通路Pl的第二热交换管2B的左端部连接在第二集液箱4上,其右端部连接在第三集液箱5的上侧集液部12上,第二热交换通路P2的第一热交换管2A的左端部连接在第一集液箱3上,其右端部连接在第三集液部5的上侧集液部12上,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第一热交换管2A的左端部连接在第一集液部3上,其右端部连接在第三集液箱5的下侧集液部13上。[0066]由第二集液箱4、第一集液箱3中与第二热交换通路P2的第一热交换管2A连接的部分、第三集液箱5的上侧集液部12、及第一 第二热交换通路PU P2形成使制冷剂冷凝的冷凝部1A,由第一集液箱3中与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第一热交换管2A连接的部分、第三集液箱5的下侧集液部13以及第三热交换通路P3形成使制冷剂过冷却的过冷却部1B,第一 第二热交换通路P1、P2作为使制冷剂冷凝的制冷剂冷凝通路,并且第三热交换通路P3作为使制冷剂过冷却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在构成冷凝部IA的第二集液箱4中与第一集液箱3的上端相比更向上方突出的部分上形成有制冷剂入口(图示略),在构成过冷却部IB的第三集液箱5的下侧集液部13上形成有制冷剂出口(图示略)。而且,在第二集液箱4上接合有与制冷剂入口连通的制冷剂入口部件14,在第三集液箱5上接合有与制冷剂出口连通的制冷剂出口部件15。如图2 图5所示,在第一集液箱3的与下侧侧板7相比更向下方突出的部分中,在筒状主体8的周壁8a的下端部内周面上形成有内螺纹16。另外,下封闭部件9具有插入筒状主体8内的插入部9a,在插入部9a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外螺纹17。而且,通过使插入部9a的外螺纹17与周壁8a的内螺纹16螺纹连接,从而使下封闭部件9以装卸自如的方 式安装在筒状主体8的下端部上。另外,在下封闭部件9的插入部9a的外周面上的外螺纹17的上下两侧部分、与周壁8a的内周面上的内螺纹16的上下两侧部分之间,分别通过被装在插入部9a上的密封环18、19而密封。在第一集液箱3内的左右方向内侧部分上,在此处为右侧部分上设置有对从第一集液箱3内向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的液相制冷剂的流动进行促进的分流控制部件21,在与分流控制部件21相比的左右方向外侧部分,在此处为左侧部分中,在第一集液箱3内配置有收纳了干燥剂D的干燥剂收纳部件22,在第一集液箱3的筒状主体8的周壁8a内表面及分流控制部件21与干燥剂收纳部件22的周壁外表面之间,设置有将第一集液箱3内上下分隔的密封部23,从下端的作为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第二热交换通路P2的第一热交换管2A流入了第一集液箱3内的制冷剂,在与密封部23相比的上方流入干燥剂收纳部件22内,并且在与密封部23相比的下方从干燥剂收纳部件22内流出,而且经由分流控制部件21流入与制冷剂冷凝通路邻接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内。分流控制部件21,以使其下端与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下端的第一热交换管2A相比位于下方,并且上端位于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上端的第一热交换管2A与第二热交换通路P2的下端的第一热交换管2A之间的方式,设置在与作为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第三热交换通路P3对应的高度位置上,并形成与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第一热交换管连通且使制冷剂流入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的、密闭状的制冷剂流入空间24。另外,将在第一集液箱3内的与密封部23相比在上方且除去制冷剂流入空间24的部分称为第一空间25,相同地将与密封部23相比在下方且除去制冷剂流入空间24的部分称为第二空间26。分流控制部件21具有使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并使宽度方向朝向前后方向,且将第一集液箱3内划分成左右方向内侧部分和外侧部分的带板状的分隔壁27 ;和设置在分隔壁27的上下两端,且将与分隔壁27相比在左右方向内侧部分的空间的上下两端开口封闭的俯视观察呈半圆形的上下两封闭壁28、29。分隔壁27的前后两侧缘部在与形成于周壁8a上的管插入孔31相比的前后方向外侧部分处被钎焊在第一集液箱3的筒状主体8的周壁8a上,该管插入孔31供第一热交换管2A的左端部插入且在前后方向上长。在上下两封闭壁28、29的前端部形成有用以嵌入在形成于第一集液箱3的筒状主体8的周壁8a上的贯通孔32中的凸片28a、29a,并以凸片28a、29a嵌入在贯通孔32中的状态将上下两封闭壁28,29的圆弧状周缘部及凸片28a、29a钎焊在周壁8a上。由分流控制部件21的分隔壁27及上下两封闭壁28、29形成制冷剂流入空间24,在分流控制部件21的下封闭壁29上形成有使第一集液箱3的第二空间26与制冷剂流入空间24连通的连通孔33。干燥剂收纳部件22为塑料制,由上端开口并且下端被封闭的有底筒状主体34、和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在有底筒状主体34的上端部上并将有底筒状主体34的上端开口封闭的上封闭部件35组成。干燥剂收纳部件22的上端位于第一集液箱3的上端附近,下端比分流控制部件21的下端略微位于下方,下侧的规定长度部分位于分流控制部件21的上下方向的范围内。干燥剂收纳部件22的有底筒状主体34的周壁36具有半圆形横截面,并由与前后方向平行的平的带状部37、和以使前后两侧缘与带状部37的前后两侧缘连接的方式设置的半圆筒状部38组成。在干燥剂收纳部件22的有底筒状主体34的带状部37中的与分流控制部件21的高度方向的中间部相比下方的部分,比与此相比上方的部分宽度窄。将该窄幅部用37a表不,将与此相比上方的宽幅部用37b表不。另外,窄幅部37a中的与密封部23相比下方的部分的右侧面略微凹入。在干燥剂收纳部件22的有底筒状主体34的半圆筒状部38中的与分流控制部件21的高度方向的中间部相比下方的部分,比与此相比上方的部分直径小。将该小直径部用38a表示,将与此相比上方的大直径部用38b表示。密封部23 —体地设置在干燥剂收纳部件22的有底筒状主体34的半圆筒状部38中的小直径部38a的高度方向的中间部,并向外侧方突出且前端与在第一集液箱3的筒状主体8的周壁8a内周面上的与分流控制部件21相比左侧的部分相接触。而且,通过小直径部38a的外表面上的与密封部23相比上方的部分,在干燥剂收纳部件22的有底筒状主体34的周壁上的左侧部分形成凹部39,通过该凹部39,在密封部23的正上方部分设置有制冷剂流入部41,该制冷剂流入部41使第一集液箱3的筒状主体8的周壁8a与干燥剂收纳部件22的有底筒状主体34的周壁之间的间隔,比与此相比上方部分的上述间隔大。而且,第一集液部3的筒状主体8的周壁8a、与干燥剂收纳部件22的有底筒状主体34的周壁上的半圆筒状部38的大直径部38b之间的间隙中的制冷剂流入制冷剂流入部41。在干燥剂收纳部件22的有底筒状主体34的周壁36中的带状部37的宽幅部37b以及半圆筒状部38的大直径部38b上,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流入口 42,所述多个第一流入口 42供从第二热交换通路P2的第一热交换管2A流入了第一集液箱3的第一空间25内的制冷剂流入干燥剂收纳部件22内,并且,在干燥剂收纳部件22的有底筒状主体34的周壁36中的半圆筒状38的小直径部38a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流入口 43,所述多个第二流入口 43供被引导至制冷剂流入部41内的制冷剂流入干燥剂收纳部件22内。另外,在干燥剂收纳部件22的有底筒状主体34的周壁36中的带状部37的窄幅部37a及半圆筒状部38的小直径部38a上,分别设置有流出口 44,所述流出口 44供干燥剂收纳部件22内的制冷剂流出到第一集液箱3的第二空间26内。两流入口 42、43以及流出口 44通过网眼状的过滤部件46封堵。在干燥剂收纳部件22的有底筒状主体34中的周壁的带状部37的下端部一体地设置有向右方突出且使前端部与分流控制部件21的下封闭壁29的下表面接触的上侧振动、防止片47、和向右斜下方突出且使前端部与下封闭部件9的插入部9a的上表面接触的下侧振动防止片48。而且,上下两振动防止片47、48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弹性变形,通过该弹力,上下两振动防止片47、48伸抵在分流控制部件21的下封闭壁29与下封闭部件9的插入部9a之间,由此能够吸收施加在冷凝器I上的振动,并能够防止干燥剂收纳部件22的振动。另外,在干燥剂收纳部件22的有底筒状主体34的底壁下表面,设置有在将干燥剂收纳部件22相对于第一集液箱3内装取时使用的抓手49。冷凝器I与压缩机、膨胀阀(减压器)及蒸发器一起构成冷冻循环,作为汽车空调搭载在车辆上。在上述构成的冷凝器I中,被压缩机压缩而成的高温高压的气相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入口部件14及制冷剂入口流入第二集液箱4内,并于在第一热交换通路Pl的第二热交换管2B内向右方流动期间被冷凝并流入第三集液箱5的上侧集液部12内。流入了第三集液箱5的上侧集液部12内的制冷剂,在于第二热交换通路P2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向左方流动期间被冷凝并流入第一集液箱3的第一空间25内。 流入了第一集液箱3的第一空间25内的制冷剂是气液混相制冷剂,该气液混相制冷剂中的液相为主体的混相制冷剂通过重力而向下方流动,流入了第一空间25内的气液混相制冷剂中的气相成分积存在第一集液箱3的第一空间25内的上部。在此,流入了第一空间25内的气液混相制冷剂,通过干燥剂收纳部件22的第一流入口 42进入干燥剂收纳部件22内后被气液分离,或在进入干燥剂收纳部件22内之前被气液分离,而后通过第一流入口 42进入干燥剂收纳部件22内,并通过与干燥剂D接触将制冷剂中的水分除去。另外,存在于第一集液箱3的筒状主体8的周壁8a与干燥剂收纳部件22的有底筒状主体34中的周壁36的半圆筒状部38之间的液相为主体的混相制冷剂,以被引导的方式流入制冷剂流入部41,并通过第二流入口 43进入干燥剂收纳部件22内,从而通过与干燥剂D接触将制冷剂中的水分除去。进入了干燥剂收纳部件22内的液相为主体的制冷剂在干燥剂收纳部件内向下方流动,由流出口 44流出到第二空间26内,并通过分流控制部件21的连通孔33进入制冷剂流入空间24内。进入了制冷剂流入空间24内的液相为主体的混相制冷剂进入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并在于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向右方流动期间被冷却,而后进入第三集液箱5的下侧集液部13内,并通过制冷剂出口 15及制冷剂出口部件17流出,并经由膨胀阀被输送给蒸发器。在将制冷剂封入上述汽车空调时,第一集液箱3的第一及第二空间25、26内的压力比制冷剂流入空间24内的压力高,并且在分流控制部件21的下端部设置有连通孔33,由此能够在积存于第一及第二空间25、26内的液相为主体的混相制冷剂的液面到达与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上端的第一热交换管2A相比的上方之前,使制冷剂流入空间24内由液相制冷剂充满,并且能够使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由液相制冷剂充满。由此,能够使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由液相制冷剂迅速地充满,从而能够使冷冻循环中的制冷剂封入量在较早阶段就成为使过冷度恒定的合适封入量。而且,因为能够使冷冻循环中的制冷剂封入量在较早阶段就成为使过冷度恒定的合适封入量,所以过冷度恒定的稳定化区域的范围、即过冷度恒定的制冷剂封入量的范围变宽,能够得到相对于负荷变动和制冷剂泄漏更稳定的过冷特性。[0082] 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适合用于搭载于汽车上的汽车空调中。
权利要求1.一种冷凝器,冷凝部及过冷却部以前者位于上侧的方式设置,该冷凝器具有使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且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并列状地设置的多个热交换管、和与热交换管的左右两端部连接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集液箱,由上下连续地排列的多个热交换管组成的热交换通路上下排列地设置有三个以上,设置在冷凝部的热交换通路是使制冷剂冷凝的制冷剂冷凝通路,设置在过冷却部的热交换通路是使制冷剂过冷却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在左右任意一端部侧设置有与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及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连接的第一集液箱、和与除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以外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连接的第二集液箱,第一集液箱与第二集液箱相比配置在左右方向外侧,且第一集液箱的上端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并且第一集液箱具有使气液分离且积存液体的功能,在第一集液箱内配置有收纳了干燥剂的干燥剂收纳部件,其特征在干 在第一集液箱内的左右方向内侧的部分设置有分流控制部件,该分流控制部件促进液相制冷剂从第一集液箱内向与制冷剂冷凝通路邻接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内的流动,干燥剂收纳部件在与分流控制部件相比的左右方向外侧的部分处配置在第一集液箱内,在第一集液箱的周壁及分流控制部件与干燥剂收纳部件的周壁之间设置有将第一集液箱内上下分隔的密封部,从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流入了第一集液箱内的制冷剂在与密封部相比的上方流入干燥剂收纳部件内,并且在与密封部相比的下方从干燥剂收纳部件内流出,并进ー步经由分流控制部件而流入与制冷剂冷凝通路邻接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内,在密封部的正上方部分设置有制冷剂流入部,该制冷剂流入部使第一集液箱的周壁与干燥剂收纳部件的周壁之间的间隔比与该制冷剂流入部相比的上方部分的所述间隔大,第一集液箱的周壁与干燥剂收纳部件的周壁之间的间隙中的与制冷剂流入部相比的上方的部分的制冷剂流入到制冷剂流入部并经由制冷剂流入部而流入到干燥剂收纳部件内。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干, 分流控制部件的下端比与制冷剂冷凝通路相邻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下端的热交换管位于下方,并且分流控制部件的上端比与制冷剂冷凝通路相邻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上端的热交换管位于上方,并且干燥剂收纳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分流控制部件的上下方向的范围内,并且密封部设置在分流控制部件的上下方向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干, 在过冷却部设置有ー个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并且分流控制部件设置在与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对应的高度位置上,分流控制部件以形成密闭状的制冷剂流入空间的方式设置在第一集液箱内,该制冷剂流入空间与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交换管连通并且使制冷剂流入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内,在分流控制部件的下端部设置有使第一集液箱内的比密封部处于下方的部分与制冷剂流入空间连通的连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干, 分流控制部件具有使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并且将第一集液箱内划分成左右方向内侧部分和外侧部分的分隔壁;和设置在分隔壁的上下两端并将与分隔壁相比的左右方向内侧部分的空间的上下两端开ロ封闭的上下两封闭壁,由分隔壁及上下两封闭壁形成制冷剂流入空间,并且连通孔形成在分隔壁或下封闭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干,通过在干燥剂收纳部件的周壁外表面上形成凹部而设置制冷剂流入部,在干燥剂收纳 部件的周壁上的与凹部相比上方的部分设置有使从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流入到第一集液箱内的制冷剂流入干燥剂收纳部件内的第一流入ロ,并且在干燥剂收纳部件的周壁上的面对凹部内的部分设置有使被引导至凹部内的制冷剂流入干燥剂收纳部件内的第二流入ロ,在干燥剂收纳部件的周壁上的与密封部相比下方的部分设置有使干燥剂收纳部件内的制冷剂流出到第一集液箱内的流出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使冷冻循环中制冷剂封入量在较早阶段为合适封入量且高效除去制冷剂中水分的冷凝器。在冷凝器第一集液箱(3)内的内侧部分设置分流控制部件(21),在外侧部分配置干燥剂收纳部件(22)。在第一集液箱的周壁(8a)及分流控制部件与干燥剂收纳部件的周壁(36)之间设置将第一集液箱内上下分隔的密封部(23)。从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2A)流入第一集液箱内的制冷剂在密封部上方流入干燥剂收纳部件内,在密封部下方从干燥剂收纳部件内流出并经由分流控制部件流入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在密封部正上方部分设置使第一集液箱周壁与干燥剂收纳部件周壁之间的间隔比此处上方部分的间隔大的制冷剂流入部(41)。
文档编号F25B39/04GK202403462SQ20112045663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8日
发明者M·克尔贝克, 藤井隆行 申请人: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