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80874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适合在例如搭载于汽车上的制冷循环即汽车空调中使用的冷凝器。在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上下、左右是指图I的上下、左右。
背景技术
作为例如汽车空调的冷凝器,公知有这样的冷凝器冷凝部及过冷却部以前者位于上侧的方式设置;该冷凝器具有使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并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并列状地配置的多个热交換管、配置在相邻的热交換管彼此之间的散热片、和与热交换管的左右两端部连接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集液箱;所有的热交换管的长度相等,在冷凝部及过冷却部中各设置有ー个由上下连续地排列的多个热交換管所组成的热交换通路,设置在冷凝部的热交换通路是使制冷剂冷凝的制冷剂冷凝通路,设置在过冷却部的热交换通路是使制 冷剂过冷却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在左右两端部侧分别设置有与所有热交换管连接的集液箱,两集液箱内分别被设置在制冷剂冷凝通路与制冷剂过冷却通路之间的高度位置上的分隔板划分成上侧集液部和下侧集液部,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的左右两端部与两集液箱的上侧集液部连接,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的左右两端部与两集液箱的下侧集液部连接,在一方的集液箱的上侧集液部上设置有制冷剂入ロ,且在该集液箱的下侧集液部上设置有制冷剂出口,在另一方的集液箱上接合有使气液分离且积存液体的储液器,并且上述另一方的集液箱的上下两集液部内与储液器内相互连通,制冷剂从上述另一方的集液箱的上侧集液部流入储液器内,并在储液器内使气液分离,而后使液相为主体的混相制冷剂流入上述另一方的集液箱的下侧集液部内(參见专利文献I)。但是,在专利文献I记载的冷凝器中,因为所有的热交换管的长度相等,且两集液箱内分别被设置在制冷剂冷凝通路与制冷剂过冷却通路之间的高度位置上的分隔板划分成上侧集液部和下侧集液部,且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的左右两端部与两集液箱的上侧集液部连接,所以在使冷凝部及过冷却部的左右方向的长度相等,且使包含储液器在内的冷凝器的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的尺寸一定的情况下,冷凝部及过冷却部的热交换部的面积不足,从而无法进ー步地提高制冷剂冷凝效率及制冷剂过冷却效率。由此,作为能够进ー步地提高制冷剂冷凝效率及制冷剂过冷却效率的汽车空调用冷凝器,本申请人之前提出过这样的冷凝器冷凝部及过冷却部以前者位于上侧的方式设置;该冷凝器具有使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且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并列状地设置的多个热交换管、和与热交换管的左右两端部连接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集液箱;由上下连续地排列的多个热交换管组成的热交换通路上下排列地设置有三个以上,设置在冷凝部的热交换通路是使制冷剂冷凝的制冷剂冷凝通路,设置在过冷却部的热交换通路是使制冷剂过冷却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在左右任意的一端部侧设置有与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及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连接的第一集液箱、和与除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以外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连接的第二集液箱,第一集液箱配置在与第二集液箱相比的左右方向外侧,且第一集液箱的上端比第二集液箱的下端位于上方,并且第一集液箱具有使气液分离且积存液体的功能,在第一集液箱内配置有收纳了干燥剂的干燥剂收纳部件(參见专利文献2)。根据专利文献2记载的冷凝器,在使冷凝器的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的尺寸与专利文献I记载的冷凝器的包含储液器在内的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的尺寸相等的情况下,由于能够使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的长度比专利文献I记载的冷凝器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的长度长,所以能够使冷凝部的热交换部的面积增大,而且,由于能够使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的长度比专利文献I记载的冷凝器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的长度长,所以能够使过冷却部的热交换部的面积增大。其结果,能够进ー步地提 高制冷剂冷凝效率及制冷剂过冷却效率。但是,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冷凝器中具有如下要求在将制冷剂封入时,使制冷循环中的制冷剂封入量在较早阶段成为使过冷度恒定的合适封入量,并且使过冷度恒定的稳定化区域的范围扩大从而得到相对于负荷变动和制冷剂泄漏更稳定的过冷特性。另外,在被组装到汽车空调中的情况下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冷凝器上容易被施加振动,在被施加振动的情况下干燥剂收纳部件有可能发生晃动。若干燥剂收纳部件晃动则有可能产生噪音。另外根据情况还有可能造成干燥剂收纳部件破损。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1-33121号公报专利文献2 :国际公开第2010/047320号小册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应对上述要求,提供一种能够使制冷循环中的制冷剂封入量在较早阶段为合适封入量且能够防止干燥剂收纳部件的晃动的冷凝器。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由以下方式組成。I) 一种冷凝器,冷凝部及过冷却部以所述冷凝部位于上侧的方式设置,该冷凝器具有使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且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并列状地设置的多个热交換管、和与热交换管的左右两端部连接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集液箱,由上下连续地排列的多个热交换管组成的热交换通路上下排列地设置有三个以上,在冷凝部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热交换通路,设置在冷凝部的热交换通路是使制冷剂冷凝的制冷剂冷凝通路,设置在过冷却部的热交換通路是使制冷剂过冷却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在左右任意一端部侧设置有与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及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连接的第一集液箱、和与除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以外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连接的第二集液箱,第一集液箱与第ニ集液箱相比配置在左右方向外侧,且第一集液箱的上端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并且第一集液箱具有使气液分离且积存液体的功能,在第一集液箱内配置有收纳了干燥剂的干燥剂收纳部件,其中,第一集液箱由上端封闭且下端开ロ的筒状主体、和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在筒状主体的下端部并将筒状主体的下端开ロ封闭的下封闭部件构成,在第一集液箱内的左右方向内侧的部分设置有分流控制部件,该分流控制部件促进液相制冷剂从第一集液箱内向与制冷剂冷凝通路邻接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内的流动,干燥剂收纳部件在与分流控制部件相比的左右方向外侧的部分处配置在第一集液箱内,从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流入到第一集液箱内的制冷剂在干燥剂收纳部件内通过,并经由分流控制部件流入到与制冷剂冷凝通路邻接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内,干燥剂收纳部件的下端部比分流控制部件的下端位于下方,在干燥剂收纳部件中的比分流控制部件位于下方的部分处设置有晃动防止机构,该晃动防止机构支撑在分流控制部件和第一集液箱的下封闭部件之间以防止干燥剂收纳部件的晃动。[0014]2)根据上述I)所述的冷凝器,其中,晃动防止机构被分流控制部件和第一集液箱的下封闭部件从上下方向推压而弹性变形,通过晃动防止机构的弹力来防止干燥剂收纳部件的晃动。3)根据上述2)所述的冷凝器,其中,晃动防止机构具有上晃动防止片和下晃动防止片,该上晃动防止片设置在干燥剂收纳部件上且前端部从下侧与分流控制部件的下端部接触,该下晃动防止片设置在干燥剂收纳部件上且前端部从上侧与下封闭部件接触,并且两晃动防止片弹性变形。4)根据上述I) 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凝器,其中,在过冷却部设置有ー个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并且分流控制部件设置在与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对应的高度位置上,分流控制部件以与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连通并且形成使制冷剂流入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内的密闭状的制冷剂流入空间的方式设置在第一集液箱内,在分流控制部件的下端部设置有使第一集液箱内与制冷剂流入空间连通的连通孔。5)根据上述4)所述的冷凝器,其中,分流控制部件具有使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并且将第一集液箱内划分成左右方向内侧部分和左右方向外侧部分的分隔壁;和设置在分隔壁的上下两端并将与分隔壁相比的左右方向内侧部分的空间的上下两端开ロ封闭的上下两封闭壁,由分隔壁及上下两封闭壁形成制冷剂流入空间,连通孔形成在分隔壁或下封闭壁上。根据上述I) 5)所述的冷凝器,因为在第一集液箱内的左右方向内侧部分设置有促进液相制冷剂从第一集液箱内向与制冷剂冷凝通路邻接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内的流动的分流控制部件,所以在封入制冷剂时,液相制冷剂从第一集液箱内迅速地流入到构成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内。由此,能够使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内在较早阶段由液相制冷剂充满,从而能够使制冷循环中的制冷剂封入量在较早阶段成为使过冷度恒定的合适封入量。而且,由于使过冷度恒定的稳定化区域的范围、也就是使过冷度恒定的制冷剂封入量的范围变宽,所以能够得到相对于负荷变动和制冷剂泄漏更稳定的过冷特性。另外,因为第一集液箱由上端封闭且下端开ロ的筒状主体、和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在筒状主体的下端部并将筒状主体的下端开ロ封闭的下封闭部件构成,干燥剂收纳部件的下端部比分流控制部件的下端位于下方,在干燥剂收纳部件中的比分流控制部件位于下方的部分处设置有晃动防止机构,该晃动防止机构支撑在分流控制部件和第一集液箱的下封闭部件之间以防止干燥剂收纳部件的晃动,所以即使在冷凝器上施加振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干燥剂收纳部件的晃动。由此,能够防止因干燥剂收纳部件晃动而产生噪音的情况、和干燥剂收纳部件的破损。根据上述2)所述的冷凝器,因为施加在冷凝器上的振动能够被弹性变形了的晃动防止机构吸收,所以能够有效防止干燥剂收纳部件的晃动。[0021]根据上述3)所述的冷凝器,能够将晃动防止机构比较简单地设置在分流控制部件和第一集液箱的下封闭部件之间。根据上述4)及5)所述的冷凝器,能够使分流控制部件的结构比较简単。

图I是具体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对图I所示的冷凝器的第一集液箱的下侧部分进行放大表示的、省略了局部的垂直剖视图。图3是图2的A-A线剖视图。图4是图2的B-B线剖视图。图5是对图I所示的冷凝器的第一集液箱的下侧部分进行放大表示的分解立体图。附图标记的说明I 冷凝器IA 冷凝部IB 过冷却部2A 第一热交换管2B 第二热交换管3 第一集液箱4 第二集液箱5 第三集液箱8 筒状主体9 下封闭部件8a 周壁21 分流控制部件22 干燥剂收纳部件47 上晃动防止片48 下晃动防止片24 制冷剂流入空间27 分隔壁28、29上下两封闭壁33 连通孔Pl 第一热交换通路P2 第二热交换通路P3 第三热交换通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图I的纸面里侧(图3及图4的上側)为前,以其相反侧为后。[0053]另外,在以下说明中,所谓“铝”的术语,除了包含纯铝以外,还包含铝合金。图I具体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的整体结构,图2-图5表示图I的冷凝器的主要部分。在图I中,冷凝器I具有以使宽度方向朝向前后方向且使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的状态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铝制扁平状热交换管2A、2B ;与热交换管2A、2B的左右两端部通过钎焊连接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三个铝制集液箱3、4、5 ;配置在相邻的热交换管2A、2B彼此之间及上下两端的热交换管2A、2B的外侧且被钎焊在热交换管2A、2B上的铝制波纹状散热片6A、6B ;配置在上下两端的波纹状散热片6A、6B的外侧且被钎焊在波纹状散热片6A、6B上的铝制侧板7,并且冷凝部IA及过冷却部IB以前者位于上侧的方式设置。在冷凝器I中,由上下连续地并列的多个热交换管2A、2B构成的热交换通路P1、P2、P3上下并列地设有三个以上,这里设有三个。将三个热交换通路从上方起按顺序称为第一 第三热交换通路P1、P2、P3。构成各热交换通路P1、P2、P3的全部热交换管2A、2B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是相同的,并且相邻的两个热交換通路的热交换管2A、2B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是不同的。而且,第一及第ニ热交换通路Pl、P2设置在冷凝部IA而成为制冷剂冷凝通路,第三热交换通路P3设置在过冷却部IB而成为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在冷凝器I的左端侧分体地设置有第一集液箱3,通过钎焊而与构成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即第三热交换通路P3、及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即第二热交换通路P2的热交换管2A连接,且沿上下方向延伸;和第二集液箱4,通过钎焊而与除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以外的制冷剂冷凝通路、即第一热交换通路Pl的热交换管2B连接。在此,将与第一集液箱3连接的热交换管2A称为第一热交换管,将与第二集液箱4连接的热交换管2B称为第二热交換管。另外,将在相邻的第一热交换管2A彼此之间及在下端的第一热交换管2A与下侧侧板7之间配置的波纹状散热板6A称为第一波纹状散热板,将在相邻的第二热交换管2B彼此之间、在上端的第二热交换管2B与上侧侧板7之间,及在上端的第二热交换管2B与上端的第一热交换管2A之间配置的波纹状散热板6B称为第二波纹状散热板。第一集液箱3由铝制筒状主体8和下封闭部件9构成,所述铝制筒状主体8由两端开了ロ的筒状的周壁8a、及钎焊在周壁8a的上端部而将周壁8a的上端开ロ封闭的顶壁Sb组成,且上端被封闭而下端开ロ,所述下封闭部件9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在筒状主体8的下端部并将筒状主体8的下端开ロ封闭。第一集液箱3配置在与第二集液箱4相比的左右方向外侧,在此处为配置在左侧,第一集液箱3的上端比第二集液箱4的下端位于上方且比第二集液箱4的上端位于下方,第一集液箱3的下端比下侧侧板7位于下方。第一集液箱3具有利用重力使气液分离且积存液体的作为储液部的功能。即,第一集液箱3的内容积是如下这样的内容积流入第一集液箱3内的气液混相制冷剂中的液相为主体的混相制冷剂通过重力而积存在第一集液箱3内的下部,并且气液混相制冷剂中的气相成分通过重力而积存在第一集液箱3内的上部,由此液相为主体的混相制冷剂流入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在冷凝器I的右端部侧配置有与构成第一 第三热交换通路Pl P3的所有的热交換管2A、2B连接的第三集液箱5。第三集液箱5内被设置在第二热交换通路P2与第三热交換通路P3之间的高度位置上的铝制分隔板11划分成上侧集液部12和下侧集液部13。、第一热交换通路Pl的第二热交换管2B的左端部连接在第二集液箱4上,其右端部连接在第三集液箱5的上侧集液部12上,第二热交换通路P2的第一热交换管2A的左端部连接在第一集液箱3上,其右端部连接在第三集液部5的上侧集液部12上,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第一热交换管2A的左端部连接在第一集液部3上,其右端部连接在第三集液箱5的下侧集液部13上。由第二集液 箱4、第一集液箱3中与第二热交换通路P2的第一热交换管2A连接的部分、第三集液箱5的上侧集液部12、及第一 第二热交换通路PI、P2形成使制冷剂冷凝的冷凝部1A,由第一集液箱3中与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第一热交换管2A连接的部分、第三集液箱5的下侧集液部13以及第三热交换通路P3形成使制冷剂过冷却的过冷却部1B,第一 第二热交换通路P1、P2作为使制冷剂冷凝的制冷剂冷凝通路,并且第三热交换通路P3作为使制冷剂过冷却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在构成冷凝部IA的第二集液箱4中与第一集液箱3的上端相比更向上方突出的部分上形成有制冷剂入口(图示略),在构成过冷却部IB的第三集液箱5的下侧集液部13上形成有制冷剂出口(图示略)。而且,在第二集液箱4上接合有与制冷剂入口连通的制冷剂入口部件14,在第三集液箱5上接合有与制冷剂出ロ连通的制冷剂出ロ部件15。如图2 图5所示,在第一集液箱3的与下侧侧板7相比更向下方突出的部分中,在筒状主体8的周壁8a的下端部内周面上形成有内螺纹16。另外,下封闭部件9具有插入筒状主体8内的插入部9a,在插入部9a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外螺纹17。而且,通过使插入部9a的外螺纹17与周壁8a的内螺纹16螺纹连接,从而使下封闭部件9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在筒状主体8的下端部上。另外,下封闭部件9的插入部9a的外周面上的外螺纹17的上下两侧部分与周壁8a的内周面上的内螺纹16的上下两侧部分之间,分别通过被装在插入部9a上的密封环18、19密封。在第一集液箱3内的左右方向内侧部分上,在此处为右侧部分上设置有对从第一集液箱3内向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的液相制冷剂的流动进行促进的分流控制部件21,在与分流控制部件21相比的左右方向外侧部分,在此处为左侧部分中,在第一集液箱3内配置有收纳了干燥剂D的干燥剂收纳部件22,在第一集液箱3的筒状主体8的周壁8a内表面及分流控制部件21与干燥剂收纳部件22的周壁外表面之间,设置有将第一集液箱3内上下分隔的密封部23,从下端的作为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第二热交换通路P2的第一热交换管2A流入了第一集液箱3内的制冷剂,在与密封部23相比的上方流入干燥剂收纳部件22内,并且在与密封部23相比的下方从干燥剂收纳部件22内流出,进ー步经由分流控制部件21流入与制冷剂冷凝通路邻接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内。分流控制部件21,以使其下端与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下端的第一热交换管2A相比位于下方,并且上端位于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上端的第一热交换管2A与第二热交换通路P2的下端的第一热交换管2A之间的方式,设置在与作为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第三热交换通路P3对应的高度位置上,并形成与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第一热交换管2A连通且使制冷剂流入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的、密闭状的制冷剂流入空间24。另外,将在第一集液箱3内的与密封部23相比在上方且除去制冷剂流入空间24的部分称为第一空间25,同样地将与密封部23相比在下方且除去制冷剂流入空间24的部分称为第二空间26。[0066]分流控制部件21具有使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并使宽度方向朝向前后方向,且将第一集液箱3内划分成左右方向内侧部分和外侧部分的带板状的分隔壁27 ;和设置在分隔壁27的上下两端,且将与分隔壁27相比在左右方向内侧部分的空间的上下两端开ロ封闭的俯视观察呈半圆形的上下两封闭壁28、29。分隔壁27的前后两侧缘部在与形成于周壁8a上的管插入孔31相比的前后方向外侧部分处被钎焊在第一集液箱3的筒状主体8的周壁8a上,该管插入孔31供第一热交换管2A的左端部插入且在前后方向上长。在上下两封闭壁28、29的前端部形成有用以嵌入在形成于第一集液箱3的筒状主体8的周壁8a上的贯通孔32中的凸片28a、29a,并以凸片28a、29a嵌入在贯通孔32中的状态将上下两封闭壁28,29的圆弧状周缘部及凸片28a、29a钎焊在周壁8a上。由分流控制部件21的分隔壁27及上下两封闭壁28、29形成制冷剂流入空间24,在分流控制部件21的下封闭壁29上形成有使第一集液箱3的第二空间26与制冷剂流入空间24连通的连通孔33。干燥剂收纳部件22为塑料制,由上端开ロ并且下端被封闭的有底筒状主体34、和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在有底筒状主体34的上端部上并将有底筒状主体34的上端开ロ封闭的上封闭部件35组成。干燥剂收纳部件22的上端位于第一集液箱3的上端附近,下端比分流控制部件21的下端略微位于下方,下侧的规定长度部分位于分流控制部件21的上下方向的范围内。干燥剂收纳部件22的有底筒状主体34的周壁36具有半圆形横截面,并由与前后方向平行的平的帯状部37、和以使前后两侧缘与帯状部37的前后两侧缘连接的方式设置的半圆筒状部38组成。在干燥剂收纳部件22的有底筒状主体34的帯状部37中的与分流控制部件21的高度方向的中间部相比下方的部分,比与此相比上方的部分宽度窄。将该窄幅部用37a表不,将与此相比上方的宽幅部用37b表不。另外,窄幅部37a中的与密封部23相比下方的部分的右侧面略微凹入。在干燥剂收纳部件22的有底筒状主体34的半圆筒状部38中的与分流控制部件21的高度方向的中间部相比下方的部分,比与此相比上方的部分直径小。将该小直径部用38a表示,将与此相比上方的大直径部用38b表示。 密封部23 —体地设置在干燥剂收纳部件22的有底筒状主体34的半圆筒状部38中的小直径部38a的高度方向的中间部,井向外侧方突出且前端与在第一集液箱3的筒状主体8的周壁8a内周面上的与分流控制部件21相比左侧的部分相接触。而且,通过小直径部38a的外表面上的与密封部23相比上方的部分,在干燥剂收纳部件22的有底筒状主体34的周壁上的左侧部分形成凹部39,通过该凹部39,在密封部23的正上方部分设置有制冷剂流入部41,该制冷剂流入部41使第一集液箱3的筒状主体8的周壁8a与干燥剂收纳部件22的有底筒状主体34的周壁36之间的间隔,比与此相比上方部分的上述间隔大。而且,第一集液部3的筒状主体8的周壁8a、与干燥剂收纳部件22的有底筒状主体34的周壁36上的半圆筒状部38的大直径部38b之间的间隙中的制冷剂流入制冷剂流入部41。在干燥剂收纳部件22的有底筒状主体34的周壁36中的带状部37的宽幅部37b以及半圆筒状部38的大直径部38b上,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流入口 42,所述多个第一流入ロ 42供从第二热交换通路P2的第一热交换管2A流入了第一集液箱3的第一空间25内的制冷剂流入干燥剂收纳部件22内,并且,在干燥剂收纳部件22的有底筒状主体34的周壁36中的半圆筒状38的小直径部38a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流入ロ 43,所述多个第二流入ロ 43供被引导至制冷剂流入部41内的制冷剂流入干燥剂收纳部件22内。另外,在干燥剂收纳部件22的有底筒状主体34的周壁36中的帯状部37的窄幅部37a及半圆筒状部38的小直径部38a上,分别设置有流出ロ 44,所述流出ロ 44供干燥剂收纳部件22内的制冷剂流出到第一集液箱3的第二空间26内。两流入口 42、43以及流出ロ 44通过网眼状的过滤部件46封堵。在干燥剂收纳部件22的有底筒状主体34中的周壁的带状部37的下端部一体地设置有向右方突出且使前端部与分流控制部件21的下封闭壁29的下表面接触的上侧晃动防止片47、和向右斜下方突出且使前端部与下封闭部件9的插入部9a的上表面接触的下侧晃动防止片48。而且,上下两晃动防止片47、48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弹性变形,通过该弹力,上下两晃动防止片47、48支撑在分流控制部件21的下封闭壁29与下封闭部件9的插入部9a之间,由此能够吸收施加在冷凝器I上的振动,并能够防止干燥剂收纳部件22的晃动。另外,在干燥剂收纳部件22的有底筒状主体34的底壁下表面,设置有在将干燥剂收纳部件22相对于第一集液箱3内装取时使用的捏手49。冷凝器I与压缩机、膨胀阀(减压器)及蒸发器一起构成制冷循环,作为汽车空调搭载在车辆上。 在上述构成的冷凝器I中,被压缩机压缩而成的高温高压的气相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入口部件14及制冷剂入口流入第二集液箱4内,并于在第一热交换通路Pl的第二热交换管2B内向右方流动期间被冷凝并流入第三集液箱5的上侧集液部12内。流入了第三集液箱5的上侧集液部12内的制冷剂在于第二热交换通路P2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向左方流动期间被冷凝并流入第一集液箱3的第一空间25内。流入了第一集液箱3的第一空间25内的制冷剂是气液混相制冷剂,该气液混相制冷剂中的液相为主体的混相制冷剂通过重力而向下方流动,流入了第一空间25内的气液混相制冷剂中的气相成分积存在第一集液箱3的第一空间25内的上部。在此,流入了第一空间25内的气液混相制冷剂通过干燥剂收纳部件22的第一流入口 42进入干燥剂收纳部件22内后被气液分离,或在进入干燥剂收纳部件22内之前被气液分离,而后通过第一流入ロ 42进入干燥剂收纳部件22内,并通过与干燥剂D接触将制冷剂中的水分除去。另外,存在于第一集液箱3的筒状主体8的周壁8a与干燥剂收纳部件22的有底筒状主体34中的周壁36的半圆筒状部38之间的液相为主体的混相制冷剂,以被引导的方式流入制冷剂流入部41,并通过第二流入ロ 43进入干燥剂收纳部件22内,从而通过与干燥剂D接触将制冷剂中的水分除去。进入了干燥剂收纳部件22内的液相为主体的制冷剂在干燥剂收纳部件22内向下方流动,由流出ロ 44流出到第二空间26内,并通过分流控制部件21的连通孔33进入制冷剂流入空间24内。进入了制冷剂流入空间24内的液相为主体的混相制冷剂进入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并在于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向右方流动期间被过冷却,而后进入第三集液箱5的下侧集液部13内,并通过制冷剂出ロ 15及制冷剂出ロ部件17流出,并经由膨胀阀被输送给蒸发器。在将制冷剂封入上述汽车空调时,第一集液箱3的第一及第ニ空间25、26内的压力比制冷剂流入空间24内的压カ高,并且在分流控制部件21的下端部设置有连通孔33,由此能够在积存于第一及第ニ空间25、26内的液相为主体的混相制冷剂的液面到达与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上端的第一热交换管2A相比的上方之前,使制冷剂流入空间24内由液相制冷剂充满,并且能够使第三热交换通路P3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由液相制冷剂充满。由此,能够使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第一热交换管2A内由液相制冷剂迅速地充满,从而能够使制冷循环中的制冷剂封入量在较早阶段就成为使过冷度恒定的合适封入量。而且,因为能够使制冷循环中的制冷剂封入量在较早阶段就成为使过冷度恒定的合适封入量,所以过冷度恒定的稳定化区域的范围、即过冷度恒定的制冷剂封入量的范围变宽,能够得到相对于 负荷变动和制冷剂泄漏更稳定的过冷特性。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适合用于搭载于汽车上的汽车空调中。
权利要求1.一种冷凝器,冷凝部及过冷却部以所述冷凝部位于上侧的方式设置,该冷凝器具有使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且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并列状地设置的多个热交换管、和与热交換管的左右两端部连接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集液箱,由上下连续地排列的多个热交換管组成的热交换通路上下排列地设置有三个以上,在冷凝部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热交换通路,设置在冷凝部的热交换通路是使制冷剂冷凝的制冷剂冷凝通路,设置在过冷却部的热交换通路是使制冷剂过冷却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在左右任意一端部侧设置有与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及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连接的第一集液箱、和与除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以外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连接的第二集液箱,第一集液箱与第二集液箱相比配置在左右方向外侧,且第一集液箱的上端与第二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并且第一集液箱具有使气液分离且积存液体的功能,在第一集液箱内配置有收纳了干燥剂的干燥剂收纳部件,其特征在干, 第一集液箱由上端封闭且下端开ロ的筒状主体、和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在筒状主体的下端部并将筒状主体的下端开ロ封闭的下封闭部件构成,在第一集液箱内的左右方向内侧的部分设置有分流控制部件,该分流控制部件促进液相制冷剂从第一集液箱内向与制冷剂冷凝通路邻接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内的流动,干燥剂收纳部件在与分流控制 部件相比的左右方向外侧的部分处配置在第一集液箱内,从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流入到第一集液箱内的制冷剂在干燥剂收纳部件内通过,并经由分流控制部件流入到与制冷剂冷凝通路邻接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内,干燥剂收纳部件的下端部比分流控制部件的下端位于下方,在干燥剂收纳部件中的比分流控制部件位于下方的部分处设置有晃动防止机构,该晃动防止机构支撑在分流控制部件和第一集液箱的下封闭部件之间以防止干燥剂收纳部件的晃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干, 晃动防止机构被分流控制部件和第一集液箱的下封闭部件从上下方向推压而弹性变形,通过晃动防止机构的弹力来防止干燥剂收纳部件的晃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干, 晃动防止机构具有上晃动防止片和下晃动防止片,该上晃动防止片设置在干燥剂收纳部件上且前端部从下侧与分流控制部件的下端部接触,该下晃动防止片设置在干燥剂收纳部件上且前端部从上侧与下封闭部件接触,并且两晃动防止片弹性变形。
4.根据权利要求I 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干, 在过冷却部设置有ー个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并且分流控制部件设置在与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对应的高度位置上,分流控制部件以与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连通并且形成使制冷剂流入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内的密闭状的制冷剂流入空间的方式设置在第一集液箱内,在分流控制部件的下端部设置有使第一集液箱内与制冷剂流入空间连通的连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干, 分流控制部件具有使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并且将第一集液箱内划分成左右方向内侧部分和左右方向外侧部分的分隔壁;和设置在分隔壁的上下两端并将与分隔壁相比的左右方向内侧部分的空间的上下两端开ロ封闭的上下两封闭壁,由分隔壁及上下两封闭壁形成制冷剂流入空间,连通孔形成在分隔壁或下封闭壁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凝器,能够使制冷循环中的制冷剂封入量在较早阶段为合适封入量且能够防止干燥剂收纳部件的晃动。冷凝器的第一集液箱(3)由上端封闭且下端开口的筒状主体(8)、和装卸自如地安装在筒状主体的下端部并将筒状主体的下端开口封闭的下封闭部件(9)构成。在第一集液箱内的内侧部分设置分流控制部件(21),在外侧部分配置干燥剂收纳部件(22)。干燥剂收纳部件的下端部比分流控制部件的下端位于下方。在干燥剂收纳部件的比分流控制部件位于下方的部分处设置有使前端部从下侧与分流控制部件(21)的下端部接触的上侧晃动防止片(47)、和使前端部从上侧与下封闭部件(9)接触的下侧晃动防止片(48)。
文档编号F25B39/04GK202403463SQ201120478039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日
发明者M·克尔贝克, 藤井隆行 申请人: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