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89498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储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存器,尤其涉及一种将在制冷循环中循环的制冷剂等予以气液分离并贮存的储存器。
背景技术
作为上述储存器,专利文献I提出了这样一种储存器在具有制冷剂导入口及导出口的外壳内,用由尼龙树脂构成的管部和树脂制的外侧管体形成双重管结构,该双重管结构作为制冷剂的排出管和吸入管发挥作用,通过使管部的上端嵌装固定在导出口、并使外侧管体的底部固定在外壳的底部上,由此使制作性和耐振动性优异,且实现轻量化。专利文献I :日本实开昭57-2371号公报但是,在上述以往的储存器中,由于形成双重管结构的树脂制的管部和外侧管体互相分体构成,在各自分别树脂成型后,必须进行装配。另外,将管部和外侧管体装配在外壳上、固定在外壳内、或形成润滑油返回用的孔也较为不易,在储存器的制作性方面有改进的余地。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的储存器中的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通过减少零件个数,实现制造工序的简单化,由此降低储存器的制造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储存器,该储存器具有筒状的壳体,该壳体的一端开口 ;主体,该主体将该壳体的所述开口端封闭,且穿设有制冷剂流入孔及制冷剂流出孔;制冷剂排出管,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该制冷剂排出管的一端与所述制冷剂流出孔连接,且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附近;以及制冷剂吸入管,该制冷剂吸入管围绕该制冷剂排出管且与该制冷剂排出管形成为一体,所述主体侧的端部开口,且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侧的端部形成有回油孔,从所述主体的制冷剂流入孔流入的制冷剂在所述制冷剂吸入管的内周面与所述制冷剂排出管的外周面之间通过之后,流入所述制冷剂排出管,从所述制冷剂流出孔流出。而采用本发明,由于将制冷剂排出管与制冷剂吸入管形成一体,因此,可减少零件个数,不必分别进行装配,可将制造工序简单化,可降低储存器的制造成本。在上述储存器中,所述制冷剂排出管与所述制冷剂吸入管通过挤压加工形成为一体,该制冷剂排出管的外周面和该制冷剂吸入管的内周面通过在该制冷剂排出管及制冷剂吸入管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的多个肋部结合。由此,可利用异型挤压部件通过切屑加工及拉深加工来制造制冷剂排出管及制冷剂吸入管,可进一步降低储存器的制造成本。另外,上述储存器,可具有过滤器,该过滤器介于形成在所述制冷剂吸入管的回油孔与所述壳体的内部之间。另外,所述回油孔通过对所述制冷剂吸入管的端部进行拉深加工而形成。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可提供一种通过减少零件个数、使制造工序简单化来降低制造成本的储存器。


图I是表示本发明的储存器的一实施方式的图,(a)是截面图,(b)是俯视图,(C)是沿(a)中Z-Z线的截面图。图2是图I的制冷剂排出管及制冷剂吸入管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符号说明I储存器
2 壳体2a 底面3 主体3a 基部3b 上部3c 下部3d制冷剂流入孔3e制冷剂流出孔3f内螺纹部4制冷剂吸入管4a 主体4b回油孔5制冷剂排出管5a 主体5b上端部6过滤器7焊接部8 肋部9异型挤压部件10 一体化部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实施本发明用的方式。图I表不本发明的储存器的一实施方式,该储存器I包括有底筒状的壳体2 ;封闭该壳体2的开口端封止的主体3 ;配置在壳体2内部的筒状的制冷剂排出管5 ;围绕制冷剂排出管5的制冷剂吸入管4 ;以及以围绕形成于制冷剂吸入管4下端部的回油孔4b的状态而配置在壳体2的底面2a上的过滤器6等。壳体2由铝合金等的金属构成,形成为有底圆筒状且上部开口的瓶状。如上所述,壳体2的上部开口由主体3封闭,在壳体2的内部收纳有制冷剂吸入管4、制冷剂排出管5和过滤器6。
主体3由铝合金等金属构成,包括圆板状的基部3a ;从基部3a向上方突出的上部3b ;以及从基部3a向下方突出的圆筒状的下部3c,制冷剂流入孔3d及制冷剂流出孔3e沿上下方向贯通它们。在上部3b的上表面螺旋设置有内螺纹部3f,该内螺纹部3f用来将储存器I整体安装在装于压缩机的配管的支承部等上。 制冷剂排出管5如后所述,用铝合金等金属形成且与制冷剂吸入管4形成为一体,主体5a的上端部5b与制冷剂流出孔3e的下部铆接固定。制冷剂吸入管4以围绕制冷剂排出管5的状态而与制冷剂排出管5形成为一体,主体4a的上端部开口,且下端部形成有回油孔4b。过滤器6以围绕制冷剂吸入管4的回油孔4b的状态而固定在壳体2的底面上。接着,对具有上述结构的储存器I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2来说明形成为一体的制冷剂吸入管4和制冷剂排出管5的制造方法。如图2(a)所示,用铝合金等材料挤压成型而形成异型挤压部件9,该异型挤压部件9为通过三根肋部8使制冷剂吸入管4的主体4a和制冷剂排出管5的主体5a结合而成。然后,如图2(b)所示,对异型挤压部件9的左端部进行切屑加工,使从左端至尺寸A的制冷剂排出管5露出,继续至尺寸B露出制冷剂排出管5及肋部8。尺寸A及尺寸B分别与图I (a)中的制冷剂排出管5的上端部5b (A部)及肋部8 (B部)相当。然后,如图2 (C)所示,对异型挤压部件9的右端部的内部进行切屑加工,去除从右端至尺寸C的制冷剂排出管5及肋部8。最后,如图2(d)所不,对异型挤压部件9的右端部进彳丁拉深加工(C部,在图1(a)中也相同),在右端形成回油孔4b,制成制冷剂吸入管4与制冷剂排出管5的一体化部件10。为了装配储存器1,将过滤器6固定在图2(d)所示的一体化部件10的回油孔4b侧的端部上,且如图1(a)所示地将一体化部件10的相反侧的端部插入主体3的制冷剂流出孔3e后,使露出的制冷剂排出管5扩径而与制冷剂流出孔3e的内表面铆接固定。使如上所述被一体化的一体化部件10 (制冷剂吸入管4及制冷剂排出管5)、过滤器6及主体3从过滤器6侧插入壳体2的内部,最后,用主体3的基部3a封闭壳体2的开口部,通过焊接使壳体2和主体3 —体化(焊接部7),完成储存器I的装配。接着,参照图I来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储存器I的动作。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以这样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将储存器I配置在制冷循环的蒸发器与压缩机之间,将来自蒸发器的制冷剂分离成液态制冷剂和气体制冷剂,使液态制冷剂储存在储存器I内,使气体制冷剂返回压缩机。当来自蒸发器的制冷剂从图I的主体3的制冷剂流入孔3d流入壳体2的内部后,液态制冷剂及制冷剂中所含的压缩机油(以下称为“油”)直线下降而储存在壳体2的内部。然后,液态制冷剂L与油的进行分离,润滑油积存在液态制冷剂L的下方。另一方面,气体制冷剂在与壳体2内部的液态制冷剂L合流前向上方移动,在主体3下部3c的内部通过,在制冷剂吸入管4的内周面与制冷剂排出管5的外周面之间通过,然后,一旦到达制冷剂吸入管4的下端部,从回油孔4b吸引积存在液态制冷剂L下方的油并使其向上方折返而在制冷剂排出管5的内部上升,含有油的气体制冷剂从主体3的制冷剂流出孔3e排出,返回压缩机。另外,流入储存器I的制冷剂所包含的异物以与上述液态制冷剂相同的路径到达壳体2的底部,由过滤器6捉住。因此,异物不会导入到制冷剂吸入管4的内部,能够防止
异物进入压缩机。
权利要求
1.一种储存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筒状的壳体,该壳体的一端开口 ; 主体,该主体将该壳体的所述开口端封闭,且穿设有制冷剂流入孔及制冷剂流出孔;制冷剂排出管,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该制冷剂排出管的一端与所述制冷剂流出孔连接,且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附近;以及 制冷剂吸入管,该制冷剂吸入管围绕该制冷剂排出管且与该制冷剂排出管形成为一体,所述主体侧的端部开口,且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侧的端部形成有回油孔, 从所述主体的制冷剂流入孔流入的制冷剂在所述制冷剂吸入管的内周面与所述制冷剂排出管的外周面之间通过之后,流入所述制冷剂排出管,从所述制冷剂流出孔流出。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储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排出管与所述制冷剂吸入管通过挤压加工形成为一体,该制冷剂排出管的外周面和该制冷剂吸入管的内周面通过在该 制冷剂排出管及制冷剂吸入管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的多个肋部结合。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储存器,其特征在于,具有过滤器,该过滤器介于形成在所述制冷剂吸入管的回油孔与所述壳体的内部之间。
4.如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储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孔通过对所述制冷剂吸入管的端部进行拉深加工而形成。
全文摘要
一种储存器,具有筒状壳体,其一端开口;主体,其封闭壳体的开口端且穿设有制冷剂流入孔及制冷剂流出孔;制冷剂排出管,其在壳体的内部,一端与制冷剂流出孔连接,另一端位于壳体底部附近;以及制冷剂吸入管,其围绕制冷剂排出管并与该冷剂排出管形成为一体,主体侧的端部开口,且在壳体的底部侧的端部形成有回油孔,从主体的制冷剂流入孔流入的制冷剂在制冷剂吸入管的内周面与制冷剂排出管的外周面之间通过后,流入制冷剂排出管,从制冷剂流出孔流出。利用挤压加工使制冷剂排出管和制冷剂吸入管形成为一体,借助在制冷剂排出管及制冷剂吸入管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的多个肋部使制冷剂排出管的外周面和制冷剂吸入管的内周面结合。
文档编号F25B43/00GK102734992SQ20121009084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5日
发明者细川侯史 申请人: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