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和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85925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换热器、节流装置、室内换热器和辅助冷媒灌,辅助冷媒灌与室内换热器并联;室内换热器的进口端设有第一电磁截止阀,出口端设有第二电磁截止阀;辅助冷媒灌的进口端设有第三电磁截止阀,出口端设有第四电磁截止阀。通过控制增设的第一电磁截止阀、第二电磁截止阀、第三电磁截止阀和第四电磁截止阀,可以使在空调系统在关闭前向辅助冷媒灌预存一些冷媒,在下一次开启空调系统时释放预存在辅助冷媒灌内的冷媒,增加室内换热器中冷媒质量流量,可迅速降低或升高出风温度,进而迅速降低或升高室内温度,加快达到用户设定温度点,提升空调器使用感受。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公开一种空调室内机。
【专利说明】空调室内机和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空调房间的舒适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对空调的期望不仅仅是停留在传统的制冷、制热功能上,进而对空调的制冷、制热效果,制冷、制热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很多消费者抱怨空调制冷速度慢,开机很久才吹出冷风,严重影响了房间的舒适度和用户的体验感受。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出风口温度和房间温度快速下降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系统,旨在缩短开机后的制冷/制热的时间。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依次连通并形成一循环回路的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换热器、节流装置、室内换热器,以及一与所述室内换热器并联的辅助冷媒灌,该辅助冷媒灌具有一进口端和一出口端,所述辅助冷媒灌的进口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进口端连通,所述辅助冷媒灌的出口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出口端连通;所述室内换热器的进口端设有第一电磁截止阀,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出口端设有第二电磁截止阀,所述辅助冷媒灌的进口端设有第三电磁截止阀,所述辅助冷媒灌的出口端设有第四电磁截止阀。
[0005]优选地,所述辅助冷媒灌外包裹有隔热层。
[0006]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当所述空调系统关机时,所述第一、第二和第四电磁截止阀关闭,所述压缩机内的冷媒由压缩机流出,依次流经所述四通阀、室外换热器和节流装置后进入所述辅助冷媒灌,所述压缩机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所述压缩机和第三电磁截止阀同时关闭,所述空调系统关闭;
[0007]当所述空调系统开机时,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电磁截止阀开启,所述辅助冷媒灌内的冷媒由辅助冷媒灌流出,依次流经所述室内换热器和四通阀后进入所述压缩机,经第二预设时间后第三电磁截止阀关闭,所述空调系统正常运行。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预设时间的大小与所述辅助冷媒灌的容积成正比,且所述第一预设时间的取值范围是I至60秒。
[0009]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在制热模式下,当所述空调系统关机时,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电磁截止阀关闭,所述压缩机内的冷媒由压缩机流出,依次流经所述四通阀后进入所述辅助冷媒灌,所述压缩机运行第三预设时间后,所述压缩机和第四电磁截止阀同时关闭,所述空调系统关闭;
[0010]当所述空调系统开机时,所述第一、第二和第四电磁截止阀开启,所述辅助冷媒灌内的冷媒由辅助冷媒灌流出,依次流经所述室内换热器、节流装置、室外散热器和四通阀后进入所述压缩机,经第四预设时间后第四电磁截止阀关闭,所述空调系统正常运行。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三、第四预设时间的大小与所述辅助冷媒灌的容积成正比,且所述第三预设时间的取值范围是I至60秒。
[0012]优选地,所述节流装置为电子膨胀阀或毛细管。
[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和与该室内换热器并联的辅助冷媒灌,该辅助冷媒灌具有一进口端和一出口端,所述辅助冷媒灌的进口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进口端连通,所述辅助冷媒灌的出口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出口端连通;所述室内换热器的进口端设有第一电磁截止阀,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出口端设有第二电磁截止阀,所述辅助冷媒灌的进口端设有第三电磁截止阀,所述辅助冷媒灌的出口端设有第四电磁截止阀。
[0014]优选地,所述辅助冷媒灌外包裹有隔热层。
[00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控制增设的第一电磁截止阀、第二电磁截止阀、第三电磁截止阀和第四电磁截止阀的开启和关闭,可以使在空调系统在关闭前向辅助冷媒灌预存一些冷媒,在下一次开启空调系统时,再次通过控制第一电磁截止阀、第二电磁截止阀、第三电磁截止阀和第四电磁截止阀的开启和关闭,释放预存在辅助冷媒灌内的冷媒,增加室内换热器中冷媒质量流量,可迅速降低或升高出风温度,进而迅速降低或升高室内温度,力口快达到用户设定温度点,提升空调器使用感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9]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系统。
[0020]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空调系统包括依次连通并形成一循环回路的压缩机
10、四通阀20、室外换热器30、节流装置40和室内换热器50,以及与该室内换热器50并联的辅助冷媒灌60。该室内换热器50与辅助冷媒灌60形成空调室内机。该辅助冷媒灌60具有一进口端和一出口端,该辅助冷媒灌60的进口端与室内换热器50的进口端连通,该辅助冷媒灌60的出口端与室内换热器50的出口端连通。该辅助冷媒灌60的进口端和室内换热器50的进口端均与节流装置40连通,该辅助冷媒灌60的出口端和室内换热器50的出口端均与四通阀20连通。在室内换热器50的进口端还设有第一电磁截止阀71,在室内换热器50的出口端设有第二电磁截止阀72 ;在辅助冷媒灌60的进口端还设有第三电磁截止阀73,在辅助冷媒灌60的出口端还设有第四电磁截止阀74。
[002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控制增设的第一电磁截止阀71、第二电磁截止阀72、第三电磁截止阀73和第四电磁截止阀74的开启和关闭,可以使在空调系统在关闭前向辅助冷媒灌60预存一些冷媒,在下一次开启空调系统时,再次通过控制第一电磁截止阀71、第二电磁截止阀72、第三电磁截止阀73和第四电磁截止阀74的开启和关闭,释放预存在辅助冷媒灌60内的冷媒,使冷媒率先进入室内换热器50中进行换热,增加室内换热器50中冷媒质量流量,可迅速降低或升高出风温度,进而迅速降低或升高室内温度,加快达到用户设定温度点,提升空调器使用感受。
[0023]基于上述实施例,由于预存在辅助冷媒灌60的冷媒为低温或高温的冷媒,而为了能够尽可能的保证辅助冷媒灌60的冷媒的温度不变,可在辅助冷媒灌60外包裹一保温层(图中未示),以减少辅助冷媒灌60与外界的热交换,以使下一次开启空调系统时能够达到能好的快速制冷或制热效果。
[0024]在上述某一或全部实施例中,该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如图1中所示,箭头A所示方向为制冷模式下,冷媒的循环方向。当空调系统关机时,第一电磁截止阀71、第二电磁截止阀72和第四电磁截止阀74关闭,第三电磁截止阀73开启。被压缩机10压缩形成的高温高压的冷媒经四通阀20流入室外换热器30冷却后变为中温高压的冷媒,再流经节流装置40降温降压后变成低温低压的冷媒,最后流入辅助冷媒灌60中。在压缩机10持续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压缩机10和第三电磁截止阀73同时关闭,整个空调系统完全关闭,此时辅助冷媒灌60中充满了低温的冷媒。当空调系统开机时,第一电磁截止阀71、第二电磁截止阀72和第三电磁截止阀73同时开启,第四电磁截止阀74仍处于关闭状态,预存在辅助冷媒灌60中的低温低压的冷媒不需经过节流装置40,直接迅速的补充到室内换热器50中,进而被压缩机10吸入进入下一个制冷循环,整个空调系统质量流量增加,空调系统的制冷量也随之增大,进而极大地缩短了空调系统从开机到出冷风的时间。在压缩机10运行第二预设时间后,第三电磁截止阀73关闭,空调系统正常运行。
[0025]在前一实施例中,由上述的技术方案不难理解该第一预设时间和第二预设时间实际上就是灌满和排空辅助冷媒灌60所用的时间,那么可以理解的该第一预设时间和第二预设时间的大小与辅助冷媒灌60的容积成正比。即辅助冷媒灌60越大,那么第一预设时间和第二预设时间也就越长。同样,第一预设时间和第二预设时间与压缩机10的功率也有关系。通常情况下第一预设时间取值范围是I至60秒,以30秒为最佳。
[0026]在上述某一或全部实施例中,该空调系统在制热模式下,如图1中所示,箭头B所示方向为制热模式下,冷媒的循环方向。当空调系统关机时,第一电磁截止阀71、第二电磁截止阀72和第三电磁截止阀73关闭,第四电磁截止阀74开启,被压缩机10压缩形成的高温高压的冷媒,经四通阀20,流入辅助冷媒灌60中。在压缩机10持续运行第三预设时间后,压缩机10和第四电磁截止阀74同时关闭,整个空调系统完全关闭,此时辅助冷媒灌60中充满了高温高压的冷媒。当空调系统开机时,第一电磁截止阀71、第二电磁截止阀72和第四电磁截止阀74同时开启,第三电磁截止阀73仍处于关闭状态,预存在辅助冷媒灌60中的高温高压的冷媒不需经过节流装置40,直接迅速的补充到室内换热器50中进行换热,对室内空气进行制热,然后被压缩机10吸入进入下一个制热循环,整个空调系统质量流量增加,空调系统的制热量也随之增大,进而极大地缩短了空调系统从开机到出热风的时间。在压缩机10运行第四预设时间后,第四电磁截止阀74关闭,空调系统正常运行。
[0027]在前一实施例中,由上述的技术方案不难理解该第三预设时间和第四预设时间实际上就是灌满和排空辅助冷媒灌60所用的时间,那么可以理解的该第三预设时间和第四预设时间的大小与辅助冷媒灌60的容积成正比。即辅助冷媒灌60越大,那么第三预设时间和第四预设时间也就越长。同样,第三预设时间和第四预设时间与压缩机10的功率也有关系。通常情况下第三预设时间取值范围是I至60秒,以30秒为最佳。
[0028]在上述某一或全部实施例中,该节流装置40为电子膨胀阀或毛细管。
[002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为上述空调系统的某一或全部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的室内换热器和与该室内换热器并联的辅助冷媒灌的具体结构、连接关系,以及工作原理均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室内机的特殊结构使得其与传统的空调室外机配合工作能够带来现有技术所不能达到的有益效果,而这些有益效果也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依次连通并形成一循环回路的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换热器、节流装置和室内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与所述室内换热器并联的辅助冷媒灌,该辅助冷媒灌具有一进口端和一出口端,所述辅助冷媒灌的进口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进口端连通,所述辅助冷媒灌的出口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出口端连通;所述室内换热器的进口端设有第一电磁截止阀,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出口端设有第二电磁截止阀,所述辅助冷媒灌的进口端设有第三电磁截止阀,所述辅助冷媒灌的出口端设有第四电磁截止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冷媒灌外包裹有隔热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当所述空调系统关机时,所述第一、第二和第四电磁截止阀关闭,所述压缩机内的冷媒由压缩机流出,依次流经所述四通阀、室外换热器和节流装置后进入所述辅助冷媒灌,所述压缩机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所述压缩机和第三电磁截止阀同时关闭,所述空调系统关闭; 当所述空调系统开机时,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电磁截止阀开启,所述辅助冷媒灌内的冷媒由辅助冷媒灌流出,依次流经所述室内换热器和四通阀后进入所述压缩机,经第二预设时间后第三电磁截止阀关闭,所述空调系统正常运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预设时间的大小与所述辅助冷媒灌的容积成正比,且所述第一预设时间的取值范围是I至60秒。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在制热模式下,当所述空调系统关机时,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电磁截止阀关闭,所述压缩机内的冷媒由压缩机流出,依次流经所述四通阀后进入所述辅助冷媒灌,所述压缩机运行第三预设时间后,所述压缩机和第四电磁截止阀同时关闭,所述空调系统关闭; 当所述空调系统开机时,所述第一、第二和第四电磁截止阀开启,所述辅助冷媒灌内的冷媒由辅助冷媒灌流出,依次流经所述室内换热器、节流装置、室外散热器和四通阀后进入所述压缩机,经第四预设时间后第四电磁截止阀关闭,所述空调系统正常运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第四预设时间的大小与所述辅助冷媒灌的容积成正比,且所述第三预设时间的取值范围是I至60秒。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装置为电子膨胀阀或毛细管。
8.—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换热器和与该室内换热器并联的辅助冷媒灌,该辅助冷媒灌具有一进口端和一出口端,所述辅助冷媒灌的进口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进口端连通,所述辅助冷媒灌的出口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出口端连通;所述室内换热器的进口端设有第一电磁截止阀,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出口端设有第二电磁截止阀,所述辅助冷媒灌的进口端设有第三电磁截止阀,所述辅助冷媒灌的出口端设有第四电磁截止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冷媒灌外包裹有隔热层。
【文档编号】F25B41/04GK203810805SQ201420126445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9日
【发明者】李文博, 张桃, 屈金祥 申请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