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24881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冰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箱,尤其涉及具备干燥室的冰箱。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传统的仅具备冷藏室和冷冻室的冰箱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具备蔬菜室和变温室的冰箱,最近又出现了具备在较低湿度下保存干物的干燥室的冰箱。

现有的具备干燥室的冰箱一般通过对干燥室吹送来自蒸发器的冷气来降低干燥室内的湿度。例如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风冷冰箱,其干燥室设有进风口,进风口配置成受控地打开或关闭,以通过进风口将干燥室外的部分冷却气体受控地供应至独立密闭空间,并且具有干燥装置,配置成在部分冷却气体进入干燥室之前除去部分冷却气体中的至少部分水分,以降低部分冷却气体的绝对湿度。其目的是对将要进入干燥室内的冷却气体进行干燥,可以每次向干燥室内通往冷气后,使干燥室内形成相对湿度较低的干燥环境的时间显著增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CN201510172681.4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以增加干燥室的低湿度时间为目的,却没有控制湿度的具体范围或数值。而用户要存放在冰箱的干燥室中的干物的种类繁多,各种干物所需的湿度不尽相同,所以不控制干燥室内的湿度或者仅将干燥室内的湿度控制在一个数值或范围的情况下不能满足所有干物的保存要求。在现有技术中,对干燥室吹送冷气的风道是与冷藏室共用的风道,在对冷藏室吹送冷气时,也同时对干燥室吹送冷气,所以即使要对干燥室内的湿度进行控制,也无法精确地控制。 在现有的冰箱的干燥室中,将湿度维持在一个尽可能低的大概的数值,而且仅有这一种湿度条件,不能实现多个低湿度水平更不能实现在多个低湿度水平之间进行切换来对应多种干物各自所需的湿度。因此,无法给干物提供最适于保存的湿度条件。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能够利用干燥室挡板为干燥室提供独立的送风路径,智能地控制干燥室挡板和用于对干燥室加热的辅助加热器来调节干燥室内的湿度和温度。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为一种冰箱,包括:冷藏室;在所述冷藏室内独立设置的、能够对湿度单独进行控制的干燥室;提供对空气进行冷却而生成的冷气的蒸发器;和将所述冷气强制进行送风的送风扇,所述冰箱的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室具有对所述送风扇强制送风的冷气的送风量进行调节的、能够开闭的干燥室挡板,所述冷藏室被所述送风扇强制送风的冷气冷却,利用所述干燥室挡板调节所述送风扇强制送风的冷气来将所述干燥室控制在规定的湿度。

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为在第一技术方案中,设置有控制所述干燥室挡板的开闭的控制器,所述干燥室内设置有测定干燥室内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和测定干燥室内的湿度的湿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和所述湿度传感器测得的湿度控制所述干燥室挡板的开闭。

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为在第二技术方案中,还设置有对所述干燥室进行加热的加热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和所述湿度传感器测得的湿度控制所述加热器对所述干燥室进行加热。

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为在第三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所述干燥室挡板的开闭时间和所述加热器的工作时间来调节所述干燥室内的湿度和/或温度。

本发明的第五技术方案为在第一技术方案中,设有用于调节干燥室内湿度的操作部,用户通过操作所述操作部,将所述干燥室内的湿度在多档目标湿度之间调节。

本发明的第六技术方案为在第五技术方案中,所述操作部设置在 将所述干燥室和所述冷藏室内的所述干燥室的上部储藏空间分隔的隔板上。

本发明的第七技术方案为在第三或四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干燥室挡板的开闭时间和所述加热器的工作时间,来将所述干燥室内的温度调节到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当所述干燥室内的温度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时调节所述干燥室内的湿度。

本发明的第八技术方案为在第七技术方案中,通过打开所述干燥室挡板并使所述加热器间歇工作来降低所述干燥室内的湿度,通过关闭所述干燥室挡板并使所述加热器间歇工作来提高所述干燥室内的湿度。

本发明的第九技术方案为在第七技术方案中,所述干燥室的湿度为规定的湿度范围。

本发明的第十技术方案为在第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规定的温度范围设有下限值,通过关闭所述干燥室挡板并使所述加热器工作来使所述干燥室内的温度高于所述规定的温度范围的下限值。

本发明的第十一技术方案为在第十技术方案中,所述规定的温度范围设有上限值,通过打开所述干燥室挡板并停止所述加热器的工作来使所述干燥室内的温度低于所述规定的温度范围的上限值。

本发明的第十二技术方案为在第十技术方案中,所述规定的温度范围设有下限,该下限为自所述下限值起的温度范围。

本发明的第十三技术方案为在第十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规定的温度范围设有上限,该上限为到所述上限值为止的温度范围。

本发明的第十四技术方案为在第一至十三技术方案中,包括与所述干燥室并排设置在所述冷藏室内的储藏室,所述蒸发器配置在所述储藏室的后侧,所述干燥室和所述冷藏室被所述蒸发器提供的冷气冷却,对所述干燥室和所述冷藏室进行冷却后的冷气从所述储藏室的底部返回至所述蒸发器。

本发明的第十五技术方案为在第一至十四技术方案中,在所述送风扇对所述冷藏室吹送所述冷气的送风道上设置有能够开闭的冷藏室挡板,所述冷藏室挡板独立于所述干燥室挡板开闭,来使所述冷气吹送至所述冷藏室或者阻止所述冷气吹送至所述冷藏室。

本发明的第十六技术方案为在第一至十五技术方案中,所述干燥室包括能够被用户拉出和推进的干燥室盒体和在干燥室盒体被推进到所述冰箱的规定位置时盖在所述干燥室盒体上的干燥室盒盖,所述干燥室盒盖以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冰箱内的隔板上,包括底面、两侧壁和背面壁,所述干燥室盒盖的两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两侧壁相比突出至所述干燥室盒体一侧的滚轮,所述干燥室盒体包括底面、两侧壁和背面壁,在所述干燥室盒体的两侧壁上的与所述干燥室盒盖的滚轮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部,当所述干燥室盒体被推进到所述冰箱的规定位置时,所述滚轮进入所述凹部,所述干燥室盒盖的侧壁与所述干燥室盒体的侧壁接触而封闭所述干燥室,当推拉所述干燥室盒体时,所述干燥室盒盖与所述干燥室盒体分离,所述滚轮与所述干燥室盒体的侧壁滚动接触。

本发明的第十七技术方案为在第十六技术方案中,所述干燥室盒盖的两侧壁上还设置有凸起,当推拉所述干燥室盒体时,所述凸起在所述干燥室盒体的侧壁上滑动并且所述滚轮在所述干燥室盒体的侧壁上滚动,使得所述干燥室盒盖被所述凸起和所述滚轮顶起而将所述干燥室盒盖与所述干燥室盒体分离。

本发明的第十八技术方案为在第十六或十七技术方案中,所述干燥室盒盖的两侧壁各自形成有具有第一高度的第一侧壁、具有小于第一高度的第二高度的第二侧壁和连接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的倾斜侧壁,所述滚轮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倾斜侧壁连接的位置,所述干燥室盒体的侧壁为与所述干燥室盒盖的侧壁的高度匹配的高度。

本发明的第十九技术方案为在第十六至十八技术方案中,所述干燥室盒盖的背面壁上设置有倾斜向下的进风口,供所述冷气吹送至所述干燥室盒体内,所述干燥室盒盖的侧壁的前端设置有缺口,作为从所述干燥室盒体内吹出气体的出风口,所述冷气经由所述进风口吹送至所述干燥室内的前后方向的底部中央。

本发明的第二十技术方案为在第十六至十九技术方案中,所述隔板上形成有多个向下方延伸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包括柱状部和直径大于的所述柱状部的直径的下端部,在所述干燥室盒盖的底面上的与 所述导向柱对应的位置形成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柱状部直径且小于所述导向柱的下端部直径,所述干燥室盒盖经由所述导向柱安装在所述隔板上时,被所述导向柱的下端部悬吊在所述隔板上,且能够在所述柱状部的高度的范围内上下移动。

本发明的第二十一技术方案为在第十六至十九技术方案中,所述干燥室盒盖和所述干燥室盒体各自的背面壁和两侧壁上形成有向干燥室外侧水平延伸的法兰,当所述干燥室盒体被推进到所述冰箱的规定位置时,所述干燥室盒盖的侧壁的法兰与所述干燥室盒体的侧壁的法兰接触而封闭所述干燥室,当推拉所述干燥室盒体时,所述干燥室盒盖的所述滚轮与所述干燥室盒体的侧壁的法兰滚动接触。

本发明的第二十二技术方案为在第十六技术方案中,所述干燥室盒盖的重心位于靠近所述干燥室盒盖的背面壁一侧。

本发明中所说的湿度是指相对湿度,绝对湿度低时,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相对湿度低,而且温度越高则相对湿度越低。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冰箱和冰箱的干燥室内的温度湿度的控制方法,能够为干燥室提供独立的送风路径,使得干燥室不被外部的湿度影响。并且,通过智能地控制干燥室挡板的开闭和辅助加热器的工作,将干燥室内的湿度调节成与设定的档位对应的湿度,能够使得干燥室适于保存不同种类的干物。此外,本发明的干燥室为具有滚轮的干燥室盒盖与干燥室盒体结合的结构,能够保证干燥室所需的密闭性,进一步保证干燥室内湿度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冰箱冷藏部处于开门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冰箱整体风路的示意图。

图3是从送风扇对干燥室和冷藏室吹送冷气的风路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干燥室盒盖与干燥室盒体分开的状态下的干燥室盒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干燥室盒盖与干燥室盒体结合的状态下的干燥室盒侧视图。

图6是表示处于分离状态的干燥室盒盖和干燥室盒体的图。

图7是干燥室盒盖的立体图。

图8是干燥室盒体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干燥室进风口的形状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干燥室档位的操作面板和冰箱的操作显示面板的位置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11是控制干燥室的湿度的基本控制方案的图。

图12是说明控制干燥室的湿度的改进控制方案Ⅰ的图。

图13是说明控制干燥室的温度和湿度的改进控制方案Ⅱ的基本思想的图。

图14是说明控制干燥室的温度和湿度的改进控制方案Ⅲ的图。

图15是说明控制干燥室的温度和湿度的改进控制方案Ⅳ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冰箱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冰箱冷藏部处于开门状态时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00的上部具有左右对开式门的部分为冷藏部101,下部两层抽屉式的部分为冷冻部。

冷藏部101内被划分为多个储藏室,依据其功能(冷却温度)被称为冷藏室(有时简称为PC)102、设置冷藏室102下方的蔬菜室103、设置在蔬菜室103下方左边的干燥室(有时简称为SD)104、与干燥室104并排设置并能够改变库内的温度的小变温室(有时简称为SC)105。

冷冻部为两层抽屉式的储藏室,分别是位于干燥室104和小变温室105下方的大变温室106、位于最底层的冷冻室107。

在冷藏部101的前面开口部,设置有对开式的隔热门,其中发泡填充有例如氨基甲酸乙酯这样的发泡隔热材料。图1中对开式的隔热门处于打开状态。

另外,在大变温室106和冷冻室107的前面开口部、即抽屉的跟前侧分别设置有隔热门。

具体而言,具备冷藏部的隔热门、大变温室抽屉门、冷冻室抽屉门。通过这些隔热门将各储藏室密闭,使得冷气不会泄露。

冰箱100整体是一个隔热箱体,其是在外箱和内箱之间填充例如硬质发泡氨基甲酸乙酯等的隔热材料而形成的箱体。该隔热箱体使隔热箱体内部相对于周围隔热。

冷藏室102是被维持在用于冷藏保存而不被冰冻的程度的低温的储藏室。具体的温度通常被设定为1℃~5℃但不限于此范围。在图1中,冷藏室102是被三层隔板分隔成三部分的空间,但隔板的数量和分隔出的空间的数量不限于三个,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在冷藏部101内冷藏室102占据从顶到底面的空间。

蔬菜室103设置在冷藏室102的下方,即冷藏室102中最下部的隔板的下方。蔬菜室103通常是由抽屉式的透明盒构成的储藏室,用于存放蔬菜瓜果等。图1中的蔬菜室103被分为左右两个,但也可以是一个整体。

干燥室104是其内部的湿度低于冷藏室102等储藏室的湿度的、用于存放例如茶叶、干枸杞等干物的冷藏储藏室。干燥室104内部的湿度能够被控制。

小变温室105是被设定为与冷藏室102相同或比其低一些的温度的储藏室。能够通过安装于冰箱100的操作盘而根据用途从冷藏温度带到冷冻温度带进行切换,偏向于冷藏温度带。

在冷藏部101的隔热门与蔬菜室103、干燥室104和小变温室105的前表面之间具有狭窄的空间,该空间与冷藏室102相连,也是冷藏室102的一部分。即,蔬菜室103、干燥室104和小变温室105实际上是设置在冷藏室102内的,因各自具有独立的空间而相对于冷藏室102独立。

冰箱100下部的冷冻部的大变温室106也是被设定为与冷藏室102相同或比其低一些的温度的储藏室,也能够通过安装于冰箱100的操作盘而根据用途从冷藏温度带到冷冻温度带进行切换。一般来说大变温室106的最低温度低于小变温室105的最低温度,更偏向于冷冻温度带。

冷冻室107为被设定在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具体而言,为了冷冻保存而通常被设定为-22℃~-18℃。但是,为了提高冷冻保存的状态,例如也有被设定为-30℃或-25℃的低温的情况。

图1示出的是本发明的冰箱的一个例子,本发明不限于图1的结构。例如蔬菜室103也可以不用来储藏蔬菜等而用作一般的冷藏室,干燥室104和小变温室105分别位于左右侧,但也可以相互调换位置。优选蔬菜室103、干燥室104和小变温室105作为用于冷藏的储藏室,便于与冷藏室102一起被控制温度。

图2是本发明的冰箱整体风路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在冰箱100中,存在温度较高的冷气进行循环的冷藏室102(图中标为PC)、干燥室104(图中标为SD)和小变温室105(图中标为SC)的循环路径、即冷藏循环路径;和温度较低的冷气进行循环的大变温室106(图中标为SC)和冷冻室107(图中标为FC)的循环路径即冷冻循环路径。其中,将蔬菜室103看作冷藏室102的一部分而未示出蔬菜室103。本发明主要涉及冷藏室102、干燥室104和小变温室105的循环路径,特别是涉及干燥室的送风路径,所以以下主要说明干燥室的送风路径。

[干燥室的送风路径]

下面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干燥室104的送风路径。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干燥室104和小变温室105并排设置在冷藏室的下方,作为独立于冷藏室的部分,在本说明书中,以在正面视图中小变温室设置在干燥室的左边为例进行说明,但小变温室也可以设置在干燥室的右边。在小变温室105的背面一侧设置有冷藏用蒸发器120(参照图3)。冷藏用蒸发器120对空气进行冷却而成生冷气,通过将在冷藏用蒸发器120产生的冷气对冷藏室102、干燥室104、小变温室105吹送,能够降低它们的内部温度。对于干燥室104来说,来自冷藏用蒸发器120的冷气除了能够降低其内部温度外,还能够替换干燥室104内原有的空气来降低干燥室104内的湿度。即,来自冷藏用蒸发器120的冷气是干燥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的调节手段之一。

本发明的特征之一,是对干燥室104设置独立的送风路径(风道)。下面说明干燥室的独立送风路径的结构。

如图3所示,在冷藏室102(包括蔬菜室103)与干燥室104和小变温室105构成的冰箱上半部分的冷藏部101,在冷藏室102与小变温室105之间设置有送风扇121,该冷藏部101内的冷气由该送风扇121 强制送风。送风扇设置在小变温室105的背面一侧,并且倾斜设置以减小占用的空间,将空间尽可能地让给小变温室105等储存室。在从送风扇121强制送出的风被送到冷藏室102时,风从冷藏室102的底部吹进冷藏室102。其中一部分风吹到冷藏室102的顶端,从设置在冷藏室102顶端的出风口向冷藏室102两侧的冷藏共用回风风道吹出,回到冷藏用蒸发器120。吹进冷藏室102的另一部分风吹到冷藏室内部的两侧,经由设置在冷藏室内部的两侧的多个出风口吹出到冷藏共用回风风道,经由冷藏共用回风风道回到冷藏用蒸发器120。由于冷藏用蒸发器120配置在小变温室105的背面一侧,所以冷藏共用回风风道的出口也配置在小变温室105的背面一侧。为了不让回风对干燥室104的温度和湿度产生影响,使回风不经过干燥室104而是从小变温室105的底部回到冷藏用蒸发器120,即,干燥室104不设置在冷藏共用回风风道上。图3中,虚线所包围的空心箭头表示冷气所形成的风的流向,小变温室105下方的弯曲箭头表示冷气对冷藏部各室进行冷却后出来的气体所形成的回风,经过小变温室105底部返回冷藏用蒸发器120。

在从送风扇121强制送出的风被送到干燥室104时,风从设置在干燥室背面的进风口吹进干燥室104。从干燥室104中吹出的风经由冷藏共用回风风道回到冷藏用蒸发器。关于风从干燥室吹进和吹出的方式在后说明。

在现有的冰箱中,因为没有设置干燥室或者干燥室的送风路径不独立,所以没有设置冷藏室挡板。在本发明中,为了实现对干燥室104的独立送风的送风路径,在干燥室104与冷藏室102之间设置干燥室挡板(SD挡板)122和冷藏室挡板(PC挡板)123,通过控制干燥室挡板122和冷藏室挡板123的开闭来实现对干燥室104的独立送风的送风路径。并且,对干燥室104设置独立的风道,在打开干燥室挡板122来向干燥室104供给来自送风扇的风时,能够不受其它风道的影响。此外,虽然未图示,但在图3中送风扇的右侧、小变温室105的右上角设置有变温室挡板,变温室挡板被独立地控制开闭,从而控制是否向小变温室105送风。干燥室挡板122和冷藏室挡板123设置在送风扇121的一侧,变温室挡板设置在送风扇121的另一侧。在图3的例子中,干燥室挡板122和冷藏室挡板123设置在送风扇121的左 侧,变温室挡板设置在送风扇121的右侧。

冷藏室挡板122设置在冷藏室进风口的跟前,用于阻挡/开放来自送风扇121的风进入冷藏室102。在冷藏室挡板123的左侧,隔开间隔设置有用于阻挡/开放来自送风扇121的风进入干燥室104的干燥室挡板122。设置在送风扇121另一侧的变温室挡板用于阻挡/开放来自送风扇的风进入小变温室105。干燥室挡板122、冷藏室挡板123和变温室挡板只要是能够开闭来封闭/开放送风路径的结构即可,不限开闭的方式。

当冷藏室挡板123打开、干燥室挡板122关闭时,来自送风扇121的冷气形成的风通过冷藏室进风口进入冷藏室102,被冷气形成的风吹出的冷藏室102内的空气通过上述的冷藏室顶端的出风口和两侧的出风口并经由冷藏共用回风风道回到设置在小变温室105背后的冷藏用蒸发器120。同时,由于干燥室挡板122关闭,所以来自送风扇121的风被干燥室挡板122阻挡而无法进入干燥室104。此外,变温室挡板122打开时,来自送风扇121的风进入小变温室105后从出风口吹出并经由冷藏共用回风风道回到冷藏用蒸发器,变温室挡板122关闭时没有风进入小变温室105。

当冷藏室挡板123打开、干燥室挡板122打开时,来自送风扇121的风通过冷藏室进风口进入冷藏室102并同时通过干燥室进风口进入干燥室104。被冷气形成的风置换出来的冷藏室102内的空气经由冷藏共用回风风道回到冷藏用蒸发器120。穿过干燥室104的风经由冷藏共用回风风道回到冷藏用蒸发器120。变温室挡板的开闭决定小变温室106中是否能够吹入风。

当冷藏室挡板123关闭、干燥室挡板122关闭时,来自送风扇121的风被冷藏室挡板123和干燥室挡板122阻挡而无法进入冷藏室102和干燥室104。此时,仅在变温室挡板打开时有风的流动。

当冷藏室挡板123关闭、干燥室挡板122打开时,来自送风扇121的风被冷藏室挡板123而无法进入冷藏室102,通过干燥室进风口进入干燥室104。被冷气形成的风置换出来的干燥室104内的空气经由冷藏共用回风风道回到冷藏用蒸发器120。变温室挡板的开闭决定小变温室106中是否能够吹入风。

通过如上所述设置冷藏室挡板123和干燥室挡板122并使得冷藏室挡板123和干燥室挡板122能够开闭,从而能够将低温低含湿量的冷气送入干燥室内,置换出干燥室内的高湿气体,从而降低干燥室104内的温度和湿度。

此外,在本发明的冰箱中还设置有用于对干燥室104加热的加热器124(未图示)。通过加热器124对干燥室104进行加热而能够提高干燥室104内的温度,并且由于温度的升高,在干燥室内的水份的量不变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干燥室内的相对湿度。即,加热器124的加热是调节干燥室104内的温度和湿度的另一个手段。

如上所述,通过向干燥室104内送入冷气和对干燥室104进行加热来调节干燥室104内的温度和湿度,而对干燥室104内送入冷气是受干燥室挡板122的开闭控制的。干燥室挡板122的开闭和加热器124的工作时间被后述的控制器控制来实现干燥室104内的温度和湿度的调节。

另外,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冰箱中,大变温室106和冷冻室107组成的冷冻部也具有独立冷冻蒸发器和独立的送风循环路径,因与本发明无关所以省略其说明。

[干燥室盒]

干燥室104包括抽屉状的干燥室盒体220(参照图8)与干燥室盒盖210(参照图7),用户使用干燥室104时,打开冰箱100的冷藏部101的门,从冷藏部101内拉出抽屉状的干燥室盒体220即可。

如图4所示,干燥室盒200包括干燥室盒盖210和干燥室盒体220。干燥室盒盖210被安装在干燥室104上方的搁板300上,干燥室盒体220能够被用户抽出和送入到冰箱100内。当干燥室盒体220完全收纳到冰箱100内时,干燥室盒盖210覆盖在干燥室盒体220上,将干燥室盒体220大致密封。下面说明干燥室盒盖210和干燥室盒体220的具体结构。

参照图4、图5、图6、图7和图8说明干燥室盒盖的安装和结构。

如图4和图5所示,设置在干燥室104上方的搁板300固定在冰箱100的内部,用户无法徒手拆下搁板300。在搁板300的下表面、即面向搁板300下方的干燥室104的面上,设置有四个向着干燥室104 突出的导向柱310。例如通过螺钉320穿过导向柱310正中央而接合在搁板300的下表面的螺纹孔中来将导向柱310固定在搁板300的下表面上。这些导向柱310的下端部的直径大于上部即柱状部的直径。

如图7所示,干燥室盒盖210为一个下部开放的箱体形状,具有一个相当于箱体底面的盖面221,一个背面壁212和两个侧面壁213。与背面壁212相对的一侧是面向冰箱外门的一侧,可以从盖面突出而形成一个窄面壁,也可以是没有突出的无壁开口。只要能够与干燥室盒体210的前表面(面向冷藏部隔热门的一面)抵接来进行密封即可。

在干燥室盒盖210的盖面上开有四个通孔,位置对应于设置在搁板300上的导向柱310。四个通孔的直径大于导向柱上部的直径,但是小于导向柱下端部的直径。并且,通孔的高度小于导向柱上部的长度。在要将干燥室盒盖210安装在搁板300上时,首先对齐干燥室盒盖210上的四个通孔和搁板300上的供穿过导向柱310的螺钉320螺合的四个螺纹孔,接着将在中央穿有螺钉320的导向柱310插入干燥室盒盖210上的四个通孔,并将螺钉320螺合在螺纹孔中。由于通孔的直径小于导向柱下端部的直径并且通孔的高度小于导向柱上部的长度,所以安装好的干燥室盒盖210是吊在搁板下表面的状态。在对干燥室盒盖施加垂直向上的力时,干燥室盒盖210能够被托起一定的高度。在干燥室盒盖210被水平地托起时,托起的高度为导向柱上部的长度与通孔的高度之差减去干燥室盒盖210的盖面的厚度,在忽略干燥室盒盖210的盖面的厚度时,托起的高度为导向柱上部的长度与通孔的高度之差。

在干燥室盒盖210的背面壁212一侧设置有倾斜向下的进风口214-1,其与干燥室104的独立风道连接,将来自干燥室104的独立风道的冷风导入干燥室盒200内。进风口214-1的倾斜角度设置为来自干燥室104的独立风道的风经过该进风口214-1吹进干燥室盒内时,吹到干燥室盒体的前后方向的底部中央。

进风口214-1例如可以设置成图9所示的形状。即可以是直径不变的圆柱形状,形成为平行风道。也可以是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台形状,形成为渐缩风道。但是避免采用图右侧所示的进风口突然大幅减小的突变风道。关于进风口的截面积S与干燥室容积V之间的关系,S与 V的比值x为平行风道的1/1000<x<1/1500或渐缩风道的1/1500<x<1/2000均可。

干燥室盒盖210的一个侧面壁213包括与背面壁连接的第一壁部215、与第一壁部215连接且从背面一侧向着正面一侧倾斜的倾斜壁部216和与倾斜壁部216连接的第二壁部217。第二壁部217的高度低于第一壁部215的高度。在第一壁部215、倾斜壁部216和第二壁部217上均设置有向着干燥室盒盖外部水平延伸形成的法兰218。在第一壁部215与倾斜壁部216之间设置有滚轮219,与第一壁部215和倾斜壁部216相比,滚轮219更向干燥室盒体一侧突出,由此滚轮219在第一壁部215和倾斜壁部216与干燥室盒体220接触之前与干燥室盒体220滚动接触。干燥室盒盖210的两个侧面壁的结构相同且相对于干燥室盒盖210的左右方向的中线对称。

此外,在第二壁部217的靠干燥室盒盖一侧设置有缺口作为干燥室盒的出风口214-2。在出风口的靠冰箱的外侧形成有凸起211,当推拉干燥室盒体210时,凸起211在干燥室盒体220的侧壁上滑动,使得干燥室盒盖210与干燥室盒体220成为点与面的接触而不是面与面的接触,从而能够减少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并且能够降低滑动时产生的噪音。同时,滚轮219在干燥室盒盖210的侧壁上滚动,通过滚动接触而非面接触也能够减少摩擦力并且降低噪音。

图6是表示处于分离状态的干燥室盒盖和干燥室盒体的图。如图6所示,干燥室盒盖的凸起211和滚轮219与干燥室盒体220接触,使得干燥室盒盖210被凸起211和滚轮219顶起而将干燥室盒盖210与干燥室盒体220分离。

如图8所示,干燥室盒体220为较深的长方体箱状,其上部的开放面形成为与干燥室盒盖210的形状相匹配的形状,当干燥室盒盖210盖在干燥室盒体220上时,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的箱形。具体而言,与干燥室盒盖210的第二壁部217对应的干燥室盒体220的侧壁部分形成得较高,与倾斜壁部216对应的干燥室盒体220的侧壁部分也倾斜,与第一壁部215对应的干燥室盒体220的侧壁部分形成得较低。由于干燥室盒盖210的滚轮219与第一壁部215和倾斜壁部216相比更向干燥室盒体一侧突出,因此,干燥室盒体220的与之对应的部分、即 倾斜的侧壁部分与较低侧壁部分连接的连接部略向下倾斜而形成为凹部,该凹部的深度大致等于滚轮219从第一壁部215和倾斜壁部216突出的高度。并且,对应于干燥室盒盖210的凸起211的干燥室盒体220的部位形成有凹陷,用于收纳凸起211而维持干燥室盒的密封。干燥室盒体220的各个壁上也形成有与干燥室盒盖的侧壁相同的法兰。

具有上述结构的干燥室盒盖210和干燥室盒体220如下地动作。

当干燥室盒盖210盖在干燥室盒体220上时,干燥室盒盖210的滚轮219落在干燥室盒体220的凹部中,凸起211也收纳在干燥室盒体220的对应部位的凹陷中。此时形成在干燥室盒盖210的第一壁部215、倾斜壁部216和第二壁部217上的法兰218刚好分别与干燥室盒体220的各侧壁的法兰接触,形成大致封闭的长方体形状的干燥室盒200。当用户要使用干燥室盒200而抽出干燥室盒体220时,滚轮219从凹部滚出。由于滚轮219比第一壁部215和倾斜壁部216都突出,所以滚轮219从凹部滚出时,滚轮219与干燥室盒体220的法兰218接触,为滚动接触,凸起211的顶端与干燥室盒体220的法兰218为点与面的接触,其它干燥室盒盖的侧壁均不与干燥室盒体220接触。当用户将干燥室盒体220推入冰箱100内时,滚轮219在与干燥室盒盖210的第一壁部215对应的干燥室盒体220的侧壁部分上滚动且凸起211的顶端在干燥室盒体220的侧壁部分上滑动,干燥室盒盖210与干燥室盒体220的其它部分均不接触。当滚轮219滚动到凹部内时,凸起211刚好收纳在干燥室盒体220的对应部位的凹陷中,形成在干燥室盒盖210的第一壁部215、倾斜壁部216和第二壁部217上的法兰218也刚好分别与干燥室盒体220的各侧壁的法兰接触。滚轮219由于重力向下落下了相当于凹部的高度的距离而发出声音,所以用户能够根据声音知道干燥室盒体220已与干燥室盒盖210结合完毕。并且,滚轮219进入凹部后难以再沿着干燥室盒体220的、与干燥室盒盖210的倾斜壁部216对应的倾斜壁部向高处滚去,所以限制了滚轮219进一步滚动。同时凸起211也不会因为较小的力而移动至凹陷外,也起到固定的作用。

根据上述结构,在抽出和推进干燥室盒体220时,干燥室盒体220与干燥室盒盖210都是仅通过滚轮219的滚动和凸起211的滑动来接 触,其它部分不接触。因此,能够减小干燥室盒体220与干燥室盒盖210的磨损,并且便于用户抽出和推动干燥室盒体220。而且,由于干燥室盒体220和干燥室盒盖210都形成有法兰,通过法兰接触来实现封闭,能够获得干燥室所需的密闭效果。来自干燥室104的独立风道的冷风经过设置在干燥室盒盖背面壁上进风口吹进干燥室盒内时,吹至干燥室盒体下表面的前后方向中点,均匀地向四方扩散,能够均匀地散布到干燥室盒内的所有位置。干燥室盒内原有的空气从设置在干燥室盒盖210的第二侧壁217上出风口吹出。由此,能够高效率地实现对干燥室盒内温度、湿度的调节。

[控制干燥室的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器]

如上所说明的,来自冷藏用蒸发器120的冷气和加热器124的加热是调节干燥室104的温度和湿度的手段。在本发明中,通过调节干燥室挡板122的开闭来调节冷气吹进干燥室104,并且通过调节加热器124的通断时间来调节加热器124的加热。下面说明控制干燥室挡板122的开闭和加热器124的通断的控制器。

在本发明的冰箱中,如图10所示,在干燥室104的上方、即隔开干燥室104与冷藏室102的隔板上设置有操作面板400,供用户进行操作来调节干燥室104内的湿度。

在该操作面板400上表面设置有干燥室104的湿度的档位显示部401和档位操作部402。档位显示部401显示当前设定的干燥室104内的湿度等级。档位操作部402是供用户选择设定干燥室104内的湿度等级的例如旋钮、电子按键等操作部件。

与该操作面板400一体地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未图示)。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测定干燥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被发送给设置在操作面板内的控制器,控制器基于发送来的温度、湿度数据和设定的温、湿度信息来对干燥室降温除湿或者加热。具体而言就是干燥室挡板122的开闭和加热器124的通断,更具体地说是干燥室挡板122的开闭时间和加热器124的工作时间。

以控制器设置在操作面板内为例进行说明,但控制器也可以不设置在操作面板内而设置在其它部位或者内置在冰箱100整体的控制部 中,只要能够收发、存储、处理所需的数据即可。

设定的温、湿度信息是由用户根据干燥室内储存的物品(干物)种类来设定的。档位即湿度的等级,不同的档位对应不同的湿度范围。例如在设置有3档的情况下,可以是超低湿度档、低湿度档和通常湿度档。超低湿度档的湿度例如为20%,在实际调节时认为15%至25%之间即符合超低湿度档的要求。低湿度档的湿度例如为30%,在实际调节时认为55%至35%之间即符合低湿度档的要求。通常湿度档的湿度例如为40%,在实际调节时认为35%至45%之间即符合通常湿度档的要求。档位显示部显示当前干燥室的湿度设定在什么档位,即干燥室104的目标湿度百分比是哪一个范围。档位操作部402用于用户根据干燥室内储存的物品种类来将干燥室104的湿度设定在任一档位。档位操作部402的旁边例如可以注明常见的储存物品所对应的推荐档位或各档位所对应的推荐的储存物品,供用户参考。

在冰箱100的外门(冷藏部的隔热门)上设置有冰箱100整体的操作显示面板500,用于用户对冰箱整体进行设定和控制。其中,在操作显示面板500上设置有显示干燥室104的湿度的湿度显示区501,方便用户观察干燥室内的实时湿度。

为了美观和方便,优选档位显示部401和档位操作部402设置在干燥室104上方的隔板上,冰箱100的操作显示面板500设置在冰箱100的外门的外表面,但不限于此,例如档位显示部401和档位操作部402也可以设置在冰箱100的外门的外表面。

[对干燥室的湿度的控制]

下面具体说明设置在操作基板400内的控制器对干燥室104的湿度的控制。控制器通过控制干燥室挡板122的开闭(开闭时间)和加热器124的加热时间来控制干燥室104的温度和湿度。只要是控制干燥室挡板122的开闭和加热器124的加热即可,可以有不同的控制模式。另外,在本发明中,仅说明控制干燥室挡板122的开闭,即干燥室挡板122仅被控制成打开或关闭,但实际上干燥室挡板122也能够被控制成打开不同的角度来调节送入到干燥室104内的冷气的送风量。对于冷藏室挡板和变温室挡板也同样能被控制打开的角度,在此省略说明。

以下说明对干燥室104内的湿度控制。

1.用于控制湿度的参数

如上所述,控制器基于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发送来的温度、湿度数据和设定的湿度档位信息来对干燥室104湿度控制。在此,设温度传感器测得的干燥室内的温度为SD_TEMP,设湿度传感器测得的干燥室内的湿度为SD_HUM。

另外,根据湿度档位信息设置的湿度判定值,设为湿度值S1。进一步地,也可以根据湿度档位信息将湿度判定值设为一个范围,例如设为干燥室湿度的上限值S11和干燥室湿度的下限值S12,满足S11>S12的关系。

不同档位的设定湿度对应不同的S1、S11和S12的值,各个档位所对应的S1、S11、S12的值对应存储在控制器中,根据不同的档位设定来调取相应的S1或S11、S12进行控制。在上述低湿度档的例子中,S1为30%,S11为25%,S12为35%。

以上的S1、S11、S12是本发明中控制干燥室104内的湿度的控制参数。

另外,加热器124能够以间歇运转的方式来工作。将加热器124两次工作之间的停止的时间设定为TM,即加热器124能够每隔TM的时间来间歇工作。

2.基本控制方案

参照图11说明控制干燥室的湿度的基本方案。如图11所示,当在步骤S101中开始控制之后,在步骤S102中判断检测到的干燥室湿度SD_HUM是否大于干燥室湿度判定值S1。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即干燥室内湿度没有过大时,进入步骤S103,控制器使干燥室挡板122(图中示为SD挡板,下同)关闭并使加热器124(图中示为SD加热器,下同)每隔TM的时间来间歇工作,这样能够较长时间地保证干燥室104内的湿度不升高。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即干燥室内湿度过大时,需要降低干燥室内的湿度,此时进入步骤S104,控制器使干燥室挡板122打开并使加热器124每隔TM的时间来间歇工作,由此来降低干燥室内的湿度并保持干燥室内的温度相对稳定。

在上述基本控制方案中,根据湿度判定值来调节干燥室内的湿度, 能够在大致维持干燥室内的温度的前提下将干燥室内的湿度控制在湿度判定值附近。但是,将当湿度接近湿度判定值S1时,容易发生干燥室内的湿度满足无需调节的条件后很快又需要调节的情况,造成干燥室挡板和加热器频繁地动作。因此,本发明还包括下述的改进控制方案。

3.改进控制方案Ⅰ

参照图12说明控制干燥室的湿度的改进控制方案Ⅰ。该改进控制方案Ⅰ是将基本控制方案中的湿度判定值替换为湿度上限值和湿度下限值来进行湿度控制的方案。

如图12所示,当在步骤S201中开始控制之后,在步骤S202中判断检测到的干燥室湿度SD_HUM是否大于干燥室湿度上限值S11。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即干燥室内湿度没有过大时,进入步骤S203,进一步判断检测到的干燥室湿度SD_HUM是否小于湿度下限值S12。同时检测湿度与湿度上限值S11和下限值S12的关系是为了将湿度控制在S11至S12之间的范围内,将S11至S12的湿度范围作为控制湿度的基准,避免干燥室挡板和加热器频繁地动作。如果步骤S203中判断的结果为“是”,即检测到的湿度小于湿度下限值S12,则需要增加湿度,从而进入步骤S204,使干燥室挡板122关闭并使加热器124每隔TM的时间来间歇工作。然后返回步骤S201再次开始控制。如果当步骤S203中判断的结果为“否”,意味着湿度是处于湿度上限值S11与下限值S12之间的目标湿度范围内,不进行任何操作,亦即维持条件变更前的控制动作,然后返回步骤S201再次开始控制。

另一方面,步骤S202中判断的结果为“是”,即干燥室内湿度过大时,需要降低干燥室内的湿度,此时进入步骤S205,控制器使干燥室挡板122打开并使加热器124每隔TM的时间来间歇工作。然后返回步骤S201再次开始控制。

在上述改进控制方案Ⅰ中,根据湿度范围来调节干燥室内的湿度,使得调节湿度时有一段湿度范围作为缓冲,避免干燥室挡板和加热器因湿度在一个点值附近频繁变化而频繁地动作的问题。

以下说明使干燥室104内保持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的湿度控制。总体来说,由于干燥室104实际上是湿度可调成低于通常湿度的冷藏 室,所以首先要保证其用于冷藏的特性。

4.用于控制温度的参数

如上所述,控制器基于温度传感器发送来的温度、数据和设定的温度信息来对干燥室104降温除湿或者加热。在此,设温度传感器测得的干燥室内的温度为SD_TEMP。

由于干燥室实际上是湿度可调成低于通常湿度的冷藏室,所以其温度有上限值和下限值,在此,设干燥室104的温度上限值为T11、下限值为T22,满足T11>T12的关系。T11与T22之间的温度范围即在控制温度和湿度的基本思想中说明的规定的范围(0℃至8℃)。此外,为了更精确地控制干燥室内的温度,还可以将上限值T11设定成上限温度段,即将上限值T11替换为上限温度段T11至T12,满足T11>T12的关系,例如T11可以为8℃,T12可以为6℃。同样地,还可以将下限值T22设定成下限温度段,即将下限值T22替换为下限温度段T21至T22,满足T21>T22的关系,例如T21可以为2℃,T22可以为0℃。

以上的T11、T12、T21、T22、是本发明中控制干燥室104内的温度的控制参数,结合前述说明的S1、S11、S12的湿度控制参数来对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的湿度控制进行说明。

另外,加热器124能够以间歇运转的方式来工作。将加热器124两次工作之间的停止的时间设定为TM,即加热器124能够每隔TM的时间来间歇工作。

5.改进控制方案Ⅱ的基本思想

图13表示控制干燥室104内的温度和湿度的基本思想。

如图13所示,当开始进行控制时,首先判断干燥室104内的温度是否在规定的范围(适于冷藏的温度范围)内。如果温度过高而不在规定的范围内,则优先将温度调低直到温度到达规定的范围内。调低温度的主要方法为打开干燥室挡板122而向干燥室104内送入冷气。如果温度过低而不在规定的范围内,则优先调高温度直到温度到达规定的范围内。调高温度的主要方法为使加热器124工作。

如果温度在规定的范围内,则将湿度调节成用户设定的湿度。

由于干燥室104的冷藏室特性,所以干燥室104内的温度在0℃以上且在规定的温度、例如8℃以下。即,在本说明书中将0℃至8℃作 为干燥室104温度的规定范围。由于干燥室104内的温度到达0℃以下时成为冷冻状态,所以需要防止干燥室104内的温度低于冷藏温度的下限0℃,而温度略微超过冷藏温度的上限8℃对储藏在干燥室104内的干物影响不大,一般也不会超过作为冷藏温度的上限的例如8℃。

另外,对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是一直进行的,即,只要设定了湿度档位,则基于该设定的档位所对应的湿度的控制一直循环进行。

基于上述控制温度和湿度的基本思想,本发明有多种控制温度和湿度的方案。

6.改进控制方案Ⅲ

实际中经常需要调节干燥室内的温度,所以作为改进控制方案Ⅲ,在将温度调节成合适的温度后进行湿度的调节。

参照图14说明控制干燥室的温度和湿度的改进控制方案Ⅲ。

如图14所示,当在步骤S301中开始控制之后,首先在步骤S302中判断检测到的干燥室温度SD_TEMP。在此判断干燥室温度SD_TEMP是否大于下限温度段的下限值T21。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干燥室内的温度过低,在干燥室内的温度过低时采取后述的措施升高干燥室内的温度。如果步骤S302中的判断结果为“是”,即干燥室温度高于下限温度段的下限值T21而不是太低的温度,则进行湿度的控制。

在步骤S302中,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即干燥室温度不高于下限温度段的上限值T21,则由于温度有可能过低而接着进行干燥室温度SD_TEMP与下限温度段的下限值T22的比较(步骤S306),以确认干燥室内的温度是否低于下限温度段的下限值。如果温度不低于下限值T22(步骤S306中的“否”),表示干燥室内的温度不是处于过低的状态,从而直接返回步骤S301进行新一轮的温、湿度控制。如果温度低于温度下限值T22(步骤S306中的“是”),表示干燥室内的温度过低,所以需要增加干燥室内的温度。在此采取的措施是步骤S307中的关闭干燥室挡板122(不导入冷气)并使加热器124持续工作(加热)。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加热后再次返回步骤S301进行新一轮的温、湿度控制。

如图14所示,在步骤S302中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进行“湿度控制”。此处的“湿度控制”可以是如上述基本控制方案那样通过湿度的上、下限值进行的湿度控制,也可以是如上述改进控制方案 Ⅰ那样通过湿度上限值和湿度下限值所限定的湿度范围来进行湿度控制。也就是说,图14中示出的“湿度控制”可以替换为图11所示的湿度控制或者图12所示的湿度控制。

上面说明了根据下限温度段(T21至T22)将温度调节到合适的温度之后,对湿度进行控制。对温度的控制也能够基于上限温度段(T11至T12)进行。另外,由于干燥室为冷藏室而不是冷冻室,所以对温度下限值(下限温度范围)敏感,但是即使干燥室内的温度略微超过温度上限值(上限温度范围)也不会对储藏在干燥室内干物有大的影响,所以优选以温度下限值(下限温度范围)控制干燥室内的温度。

根据上述改进控制方案Ⅲ,能够将干燥室内的温度调节成合适的温度,基此基础上进行湿度的调节,将湿度调节到合适的湿度范围内。与上述基本控制方案相比,以湿度范围为基准控制湿度,使得调节湿度时有一段湿度范围作为缓冲,避免干燥室挡板和加热器因湿度在一个点值附近频繁变化而频繁地动作的问题。与上述改进控制方案Ⅰ相比,在干燥室内的温度太低的情况下优先调节温度,保证干燥室的冷藏特性,具有防止干燥室内的温度过低的效果,并且能够将湿度控制在目标湿度范围内。

7.改进控制方案Ⅳ

改进控制方案Ⅲ是根据下限温度段对温度进行控制,根据湿度范围段对湿度进行控制的控制方案。但是本发明也能够同时根据上限温度段和下限温度段对温度进行控制,根据湿度范围对湿度进行控制,来执行更精确的控制。这样的改进控制方案Ⅳ中所使用的控制参数有上限温度段的上限值T11、上限温度段的下限值T12、下限温度段的上限值T21、下限温度段的下限值T22、湿度判定值S1或湿度上限值S11与湿度下限值S12。

下面参照图15说明控制干燥室的温度和湿度的改进控制方案Ⅳ。

如图15所示,当在步骤S401中开始控制之后,首先在步骤S402中判断检测到的干燥室温度SD_TEMP。在此判断干燥室温度SD_TEMP是否大于下限温度段的上限值T21。通过判断温度是否大于一个中间值,能够较快地判断出温度是否过高或过低。如果步骤S402中的判断结果为“是”,即干燥室温度高于下限温度段的上限值T21, 则再判断干燥室温度是否低于上限温度段的下限值T12(步骤S405)。这样做能够在温度处于最优范围内(T21与T12之间)时进行湿度调节,而在温度不处于最优范围内时优先进行温度的调节。在步骤S405中的判断结果为“是”,即干燥室温度低于T12时,说明此时干燥室内的温度处于最优范围内,可以进一步控制湿度。

在步骤S402中,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即干燥室温度不高于T21,则由于温度有可能过低而接着进行干燥室温度SD_TEMP与下限温度段的下限值T22的比较(步骤S403),以确认干燥室内的温度是否低于下限温度段的下限值。如果温度不低于T22(步骤S403中的“否”),表示干燥室内的温度不是处于过低的状态,从而直接返回步骤S401进行新一轮的温、湿度控制。如果温度低于温度上限值T1(步骤S403中的“是”),表示干燥室内的温度过低,所以需要增加干燥室内的温度。在此采取的措施是步骤S404中的关闭干燥室挡板122(不导入冷气)并使加热器124工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加热后再次返回步骤S401进行新一轮的温、湿度控制。

在步骤S405中,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即干燥室温度不低于T12,则由于温度有可能过高而接着进行干燥室温度SD_TEMP与上限温度段的上限值T11的比较(步骤S406),以确认干燥室内的温度是否高于上限温度段的上限值。如果温度不高于T11(步骤S406中的“否”),表示干燥室内的温度不是处于过高的状态,从而返回步骤S405重新进行温度与T12的大小比较。如果温度高于T11(步骤S406中的“是”),表示干燥室内的温度过高,所以需要降低干燥室内的温度。在此采取的措施是步骤S407中的打开干燥室挡板122(导入冷气)并使加热器124停止。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导入冷气后返回步骤S405重新进行温度与T12的大小比较。

如图15所示,在步骤S405中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进行“湿度控制”。此处的“湿度控制”可以是如上述基本控制方案那样通过湿度的上、下限值进行的湿度控制,也可以是如上述改进控制方案Ⅰ那样通过湿度上限值和湿度下限值所限定的湿度范围来进行湿度控制。也就是说,图15中示出的“湿度控制”可以替换为图11所示的湿度控制或者图12所示的湿度控制。

上面说明的改进控制方案Ⅳ根据上、下限温度段(T11至T12和T21至T22)将温度调节到合适的温度之后,根据湿度上、下限值(S11和S12)对湿度进行控制。由此,能够精确地将干燥室内的温度调节成合适的温度,在此基础上进行精确的湿度的调节。与上述的其它控制方案相比,以上、下限的温度段为基准控制温度并以湿度上、下限为基准控制湿度,使得调节温、湿度时有一段温、湿度范围作为缓冲,避免干燥室挡板和加热器因温、湿度在一个点值附近频繁变化而频繁地动作的问题。并且,在干燥室内的温度太低或太高的情况下优先调节温度,保证干燥室的冷藏特性,具有防止干燥室内的温度过低或过高的效果。在此基础上,精确地将湿度控制在目标湿度范围内。

上面说明了使用控制参数T11、T12、T21、T22、S1、S11、S12来控制干燥室104内的温度和湿度的各种方案,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说明的方案,例如也可以根据上限温度段和湿度范围参数来控制温度和湿度,只要是组合各种参数来控制温度和湿度的方案均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温度和湿度控制的宗旨是,根据上限温度段或下限温度段或两者进行温度的控制,将温度控制在规定的适中的范围内时根据湿度判定值或湿度上、下限值进行湿度的控制。另外,本发明的参数也不限于上面提及的参数,还可以在干燥室的温度范围内定义新的温度段,在湿度范围内定义新的湿度段。

根据本发明的冰箱,能够为干燥室提供独立的送风路径,使得干燥室不被外部的湿度影响。并且,通过智能地控制干燥室挡板的开闭和辅助加热器的工作,将干燥室内的湿度调节成与设定的档位对应的湿度,能够使得干燥室适于保存不同种类的干物。此外,本发明的干燥室为具有滚轮的干燥室盒盖与干燥室盒体结合的结构,能够保证干燥室所需的密闭性,进一步保证干燥室内湿度的精确度。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冰箱的具体结构和进行干燥室内的湿度、温度控制的步骤、方法,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说明。在本发明的宗旨内可进行各种变更,变更后得到的发明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

100…冰箱、101…冷藏部、102…冷藏室、103…蔬菜室、104…干燥室、105…小变温室、106…大变温室、107…冷冻室、120…冷藏用 蒸发器、121…送风扇、122…干燥室挡板、123…冷藏室挡板、124…加热器、200…干燥室盒、210…干燥室盒盖、211…凸起、212…背面壁、213…侧面壁、214-1…进风口、214-2…出风口、215…第一壁部、216…倾斜壁部、217…第二壁部、218…法兰、219…滚轮、220…干燥室盒体、221…盖面、300…搁板、310…导向柱、320…螺钉、400…操作面板、401…档位显示部、402…档位操作部、500…操作显示面板、501…湿度显示区、TM…加热器间歇加热时的间隔时间、T11…上限温度段的上限值、T12…上限温度段的下限值、T21…下限温度段的上限值、T22…下限温度段的下限值、S1…湿度上限值、S11…上限湿度段的上限值、S12…上限湿度段的下限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