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其前壁为器具的外壁的保鲜容器的家用制冷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2787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具有其前壁为器具的外壁的保鲜容器的家用制冷器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制冷器具,其具有适于容纳食物的内格,所述内格由内胆的壁限界。所述家用制冷器具还包括用于食物的保鲜容器,在所述保鲜容器中能够设定与内格中的环境湿度和湿度水平不同的环境湿度和湿度水平,这可相对于内格的其余部分独立地进行。保鲜容器可移位地布置在家用制冷器具的壳体中。



背景技术:

从现有技术已知该类型的实施方案。例如,WO 2011/026749 A2描述了一种具有蔬菜盒的该类型的制冷器具。用于容纳蔬菜的抽屉可嵌入内格中并从内格移除。该抽屉的顶部可被盖覆盖。所述盖在关闭状态下位于抽屉的倾斜的上边缘上。另一板布置在所述盖之上,前带实施在所述板上,控制元件以可移位的方式定位在所述前带上。控制元件可平行于前带移位,并为此耦接至呈槽的形式的倾斜布置的引导件,所述引导件实施在盖中。根据该滑动的移位,盖被提升,所述盖通过相应的机械耦接而耦接至布置于其之上的板。

从DE 4040341 C2还已知一种具有可关闭的盖的保鲜盒。该盒也可嵌入家用制冷器具的内格中。

在从现有技术已知的这两个实施方案的情况下,使放入的待冷却的例如呈蔬菜、沙拉、肉、水果和类似物形式的食物被保护以免受不期望的迅速的干燥。DE 4040341 C2中充分地说明了在该情况下发生的问题。

在家用制冷器具的情况下,保鲜容器完全布置在内格中,所述内格由单独的门覆盖,所述门实施成独立于保鲜容器并且可移动。因此,接近保鲜容器的内部空间需要由用户作出多个动作,并且需要致动相对于保鲜容器独立的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善的接近保鲜容器的方式的家用制冷器具。

该目的通过具有一种家用制冷器具来实现,所述家用制冷器具具有适于容纳食物的内格和用于食物的保鲜容器,所述内格由内胆的壁限界,在所述保鲜容器中适于设定与内格的环境湿度不同的环境湿度,保鲜容器中的环境湿度适于相对于内格的其余部分独立地被设定,其中,保鲜容器可移位地布置在家用制冷器具的壳体中,保鲜容器的前壁形成家用制冷器具的外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家用制冷器具包括用于容纳食物的内格,所述内格由内胆的壁限界。所述家用制冷器还包括用于食物的保鲜容器,在所述保鲜容器中,通过限定可设定与内格相比不同的环境湿度或不同的湿度水平以及进而的空气湿度,这可相对于内格的其余部分独立地进行。保鲜容器是冷藏格,食物可以以高于0°的温度存储在所述冷藏格中。湿度水平尤其可通过家用制冷器具中的加湿装置独立地设定,所述加湿装置产生湿气并借助于控制元件控制湿气进入保鲜容器中。保鲜容器可移位地布置在家用制冷器具的壳体中。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基本思想可从下述事实中看出:保鲜容器的前壁形成家用制冷器具的外壁。这简化了接近保鲜容器的途径。这是因为,不再需要首先打开用于封闭内格的门以便基本上能够接近保鲜容器,然后只有当门打开时才单独抽出所述容器,而不是保鲜容器本身可以说是打开至外部并且可直接打开而不用为此首先必须打开单独的门。

保鲜容器优选地实施成抽屉。因此,当保鲜容器处于抽出状态时,该特定的实施例辅助用户从上方以非常简单且全面的方式接近。这还使得能够符合人体功率学地将食物放入保鲜容器中或从保鲜容器拿出食物。由此,保鲜容器可沿家用制冷器具的深度方向被向前拉而通过家用制冷器具的前部区域,所述前部区域不属于保鲜容器。尤其与作为抽屉的实施例有关的,该类型的保鲜容器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意味着保鲜容器的嵌入、即关闭状态或位置使得:保鲜容器的该前壁形成家用制冷器具的该整个前部区域的一部分,并且作为可以说是暴露的可见的部件呈现。

如果呈抽屉的形式的该保鲜容器被向外拉出该关闭位置,那么就提供了不受限制的从上方接近的途径并且不被任何其它部件阻碍。由于保鲜容器的这种实施例还形成了无限制的侧向接近途径,因此,本实用新型尤其有利于使用户易于操作保鲜容器。这是因为,即使在保鲜容器从其关闭的极限位置从上方和从侧方稍微抽出的情况下,也没有家用制冷器具的另外的部件进行妨碍,即使是存储的更重的或更大的物体或食物也可被用户简单地且安全地抓住并且被拿走或放入。

优选地使保鲜容器包括支承盒,前壁布置在所述支承盒上。这形成了保鲜容器的机械稳定的实施例。恰恰在形成完全抽出状态并且还可能大量装载食物时,保鲜容器是非常抗扭的。可不受限地进行装载、致动和进而的移位,并且防止阻塞或卡紧。

优选地使支承盒包括侧壁,用于设定保鲜容器中的环境湿度的设定元件布置在所述侧壁的上边缘上。这是该类型的设定元件的非常有利的位置,因为由于不受限制的从上方接近的途径,因此即使在保鲜容器仅稍微抽出的情况下,用户也可识别并且致动设定元件。此外,上边缘上的特定位置意味着所需的任何其它的接近保鲜容器中的食物所布置在的区域的途径不受限制。

优选地使设定元件为设定轮。这是易于致动的,并且由于侧壁的上边缘具有一定的平的结构,用户能够用一个手指非常精确地接触呈设定轮形式的设定元件并使设定元件运动。

优选地使设定元件布置在侧壁的长度的面向前壁的前三分之一中。这也加强了前述优势。特别地,不再需要完全打开保鲜容器,使得在将要另外地致动设定元件时,可避免已存在的环境湿度的不期望的损失。

优选地使设定元件延伸通过位于侧壁的凸缘中的开口,所述凸缘形成上边缘,包括所述设定元件的设定单元在侧壁的外侧上布置在凸缘之下。这是另一非常有利的实施例,因为在该情况下,设定元件不会不期望地在上边缘上大幅度地突出。这使得在从保鲜容器移除食物或将食物放入保鲜容器中时,能够避免不期望的安装空间或不期望的撞击。这还减小了损坏该设定元件的风险。此外,该实施例还通过该凸缘或该凸缘的限界出孔的壁提供特定的引导。这使得能够避免不期望的可导致设定元件过度弯曲或倾斜的力冲击。

此外,设定元件直接位于设定单元上的定位还提供紧凑的模块,利用所述紧凑的模块,设定元件的运动或致动可在附近被检测和评估。此外,还可使该设定单元具有紧凑的设计并布置在不干扰的位置中。由于该类型的侧壁本身也非常稳定,因此,可不受限制地用作用于设定单元的支承壁。在这方面,设定单元因此还可以以非常稳定的方式固定至该侧壁,并由此在具有一定程度保护的情况下布置在那里。

特别地,设定元件和致动元件布置在设定单元中,设定元件通过耦接装置耦接至致动元件。因此,设定元件的操作致动了致动元件,由于致动元件的致动使保鲜容器的盖相对于保鲜容器的接收盒移动并且这两个部件之间形成关闭或打开状态,由此完成环境湿度的设定。耦接装置可具有纯机械设计或甚至电学设计、磁性设计或气动设计。

尤其有利的是,使该侧壁具有作为子区域的C形部,其中,该设定单元布置在由C形部形成的接收空间中。C形部的上顶部区域尤其由凸缘形成,C形部的底部区域形成用于设定单元的支撑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设定单元的受保护且机械稳定的定位。此外,侧壁的不平坦的实施例还增大其抗变形能力,使得再次实现了对稳健性和机械承载能力的提高。

优选地使保鲜容器包括用于食物的实施成单独部件的接收盒。此外,保鲜容器包括相对于接收盒独立的盖,所述盖以可提升且可降低的方式定位在接收盒之上。根据需要,该实施例可以说是可形成独立于内格的其余部分的封闭的容积,在所述封闭的容积中可设定与内格的其余部分中的环境湿度不同且独立的环境湿度。

在该情况下,尤其使盖安装在家用制冷器具的内胆的内侧上。设置致动机构,所述致动机构可根据保鲜容器的移动、即根据保鲜容器的抽出或嵌入情况来设定,利用所述致动机构可设定用于接收盒的盖的位置。这尤其可根据保鲜容器和尤其进而的包括前壁和接收盒的部件相对于盖的相应的移动位置来自动地设置。致动机构可包括前述设定单元。

优选地使相对于支承盒单独地实施的接收盒可以以可非破坏性地拆卸的方式嵌入支承盒中并从支承盒移除。因此,在该实施例中,使食物放入接收盒中,所述接收盒以机械稳定的方式接收在支承盒中。在该特定的实用新型的情况下,这是非常有利的实施例,因为在从关闭位置抽出时,当保鲜容器可以说是完全自由地向前伸出时,还可出现大的向下杠杆力或重力。该实施例尤其还在保鲜容器的其前壁形成家用制冷器具的前外部的设计的情况下非常有利。当负载了重的食物时,保鲜容器的承载能力因此像该保鲜容器的平稳运行的、即无阻塞的移动一样可不受限制。

此外,在该类型的实施例的情况下,可尤其有利地将接收盒作为单独的部件移除和清洁,这还使得能够满足卫生方面的高要求。相当重要地,该类型的实施例还可使得能够在从支承盒抽出的状态下使接收盒装载食物,使得与不设置接收盒而仅设置支承盒或接收盒不能从支承盒移除的情况相比,必要时可更容易地进行非常简单且用户特别需求的更紧凑的食物装载,从而充分地利用接收盒的接收区。

优选地将用于致动盖的致动元件布置在支承盒的侧壁的上边缘上。致动元件尤其机械地耦接至布置在盖上的耦接元件。由此,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当前壁和接收盒或尤其与支承盒一起移动时,在盖上形成冲击,所述盖相对于布置在内胆的内侧上的引导条移位,盖安装在所述引导条上。这提供了非常简单但功能强大的动作机理,以便能够将盖准确地定位在保鲜容器的相应的位置中。这些部件还可用于前述致动装置、尤其是致动机构。

优选地使致动元件是可沿家用制冷器具的深度方向移位的栓。这实现了非常简单但稳健的设计,使得还以非常安全且可靠的方式对盖的移动进行致动或冲击。

优选地使致动元件布置在设定单元上,所述设定单元在侧壁的外侧上布置在凸缘之下。所述设定单元尤其是还包括用于设定保鲜容器中的环境湿度的设定元件的设定单元。这意味着,多个功能元件安装在一个模块中,从而再次实现了紧凑的设计。这还减少了待减少的独立部件的数量。

优选地使具有竖立的引导元件的盖耦接至实施在内胆上的引导条,并相对于引导条可移位。根据盖相对于接收盒的移动位置,盖处于相对于接收盒被提升的状态或处于放置在接收盒上的状态,使得具有盖和接收盒的单元完全封闭或至少部分地打开。由此可分别设定环境湿度。

在一有利实施例中,使接收盒包括处于上边缘处的前凸缘和后凸缘,接收盒以前凸缘和后凸缘从上方悬在保鲜容器的支承盒的后壁和前边缘上。这确保接收盒一方面稳定地定位在两条支撑线上,而另一方面又易于移除和嵌入。

在另一非常有利的实施例中,使保鲜容器包括具有第一接收盒和用于第一接收盒的第一盖的第一保鲜容器格。保鲜容器还包括具有第二接收盒和用于第二接收盒的第二盖的至少一个第二保鲜容器格。这两个接收盒沿家用制冷器具的水平方向在一个平面中彼此相邻地布置在或可嵌入支承盒中。还非常有利的是,可在这些保鲜容器格中设定不同的环境湿度并且在相应的保鲜容器格中相互独立地设定环境湿度。这使得能够进一步改善安装的灵活性,同时,接近保鲜容器的多个单独区域的途径却可以以非常用户友善的方式实现。

该类型的具有彼此独立的多个保鲜容器格的实施例使得能够改善食物存储的、尤其是用于可借助于独立的湿度设定而保鲜得更久的食物的存储的独立性。由此,可在内格中、即在保鲜容器中设定不相同的至少两个湿度水平,所述湿度水平可相互独立地设定,并且可设定成与内格的位于保鲜容器格之外的其余部分中的湿度水平不相同且独立。

术语“上”、“下”、“前”、“后”、“水平的”、“竖直的”、“深度方向”、“宽度方向”、“高度方向”指的是在器具的指定的使用和指定的布置的情况下以及在观察者站在器具前方向器具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的位置和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的特征从权利要求书、附图和附图说明中明显可见。上面在说明书中提到的特征和特征组合以及下面在附图说明中提到和/或仅在附图中示出的特征和特征组合不仅可以以相应地详细说明的组合使用,而且可以以其它组合或单独地使用,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未在附图中明确示出和说明但从来自说明的实施例的各特征组合得出且可由此形成的实施例也应理解为被本实用新型包含和公开。由此,未包括原始措辞的独立权利要求的所有特征的实施例和特征组合也应理解为被公开。此外,超出或脱离权利要求中的向后引用中所描述的特征组合的实施例和特征组合、尤其上述实施例中的特征组合也应理解为被公开。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示意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附图示出了: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家用制冷器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局部透视图;

图2是如安装在图1中的家用制冷器具中那样的保鲜容器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分解视图;

图3是图2中的保鲜容器的处于装配状态下的视图,附加地示出了保鲜容器格的单独的盖;

图4是保鲜容器的子区域的透视图;

图5是保鲜容器的子区域的另一透视图;以及

图6是处于不同的位置布置中的保鲜容器和用于致动盖的基本动作原理的示意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相同的元件或功能相同的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是家用制冷器具1的部分区段的剖视图。家用制冷器具1实施成能够存储食物并且例如可以是冰箱或组合式冷藏-冷冻机。

家用制冷器具1包括主体或壳体2。壳体2具有内格3,食物可放入所述内格中。内格3部分地在前侧且在按说明安装后,面向用户并且可被至少一扇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被两扇门4和5封闭。

家用制冷器具1还包括保鲜容器6。食物、例如食品和饮料也可放入保鲜容器6中。可在保鲜容器6中设定与内格3的其余部分的环境湿度不同的环境湿度。环境湿度的所述设定可相对于内格3的其余部分独立地进行。内格3尤其包括保鲜容器6,或者内格3在保鲜容器6的嵌入状态下被保鲜容器6的前壁7封闭。

特别地,使保鲜容器6还仅部分地容纳在内格3中。然而,保鲜容器6 为食物提供的接收容积在设定环境湿度方面与内格的其余部分完全可分离或分离。

使保鲜容器6尤其实施成抽屉。为此,在图1的视图中,保鲜容器6 以完全抽出的状态示出。在该情况下,保鲜容器6被布置成向前伸出且自由地悬伸的部件。

保鲜容器6包括前壁7,所述前壁7形成家用制冷器具1的位于该前部区域中的外壁。这意味着,即使在关闭状态下、即在保鲜容器被完全嵌入时,该前壁7仍代表该前部区域上的外部并因此是可见的。因此,即使在保鲜容器6的关闭状态下,为了接近保鲜容器6,也不再需要首先致动另一部件、例如相对于保鲜容器6单独地实施的且尤其相对于该前壁7单独地实施的门,以便能够接近保鲜容器6。

在保鲜容器6的关闭状态下,前壁7尤其布置成与门4和5齐平。

优选地,使把手实施在前壁7上,使得能够容易地抓住、抽出和嵌入保鲜容器6。为此,例如把手8可设在前壁7的上部区域中。然而,也可附加地或替代地将把手设在下边缘9上。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保鲜容器6包括支承盒10,前壁7布置在支承盒 10的前侧上并遮挡支承盒10。

在所示实施例中,导轨13分别布置在支承盒10的外侧上、尤其侧壁11和12上,其中,所述导轨例如还可以是拉出轨。这些导轨可用于以直线的方式嵌入和抽出实施成抽屉的保鲜容器6。相应的引导元件布置在限界出内格3的内胆14的内侧上。

在所示实施例中,保鲜容器6实施成具有两个保鲜容器格15和16。这意味着,保鲜容器格15和16分别具有单独的用于食物的接收容积,可在保鲜容器格15和16的环境湿度中设定可彼此不同并且还可与内格的其余部分的环境湿度不同的环境湿度。环境湿度的该设定可独立于相应的其它保鲜容器格和/或独立于内格3的其余部分进行。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此外还使保鲜容器格15和16包括作为同一部件的支承盒10。

此外,保鲜容器格15包括接收盒17,所述接收盒17相对于支承盒10 单独地实施,并且可以以可非破坏性地拆卸的方式嵌入支承盒10中。图1 示出了嵌入状态。

另一保鲜容器格16也包括接收盒18,所述接收盒18实施成能够容纳食物,并且相对于支承盒10单独地实施,并在图1中以嵌入支承盒10中的状态示出。

此外,可以看出,侧壁11包括位于上边缘19上的凸缘20。设定元件21布置在凸缘20上,所述设定元件21优选地实施成设定轮,借助于所述设定元件21可设定保鲜容器格16中的环境湿度。可以看出,沿深度方向、即沿家用制冷器具1的z方向观察,该设定元件21布置在侧壁11的前三分之一中,并因此实施成靠近前壁7。

设定元件21布置在附接至侧壁11的设定单元22上。

相应地,上边缘23实施在侧壁12上,所述上边缘包括凸缘24,设定元件25、尤其是设定轮相应地布置在所述凸缘24上,保鲜容器格15中的环境湿度可利用所述设定元件25来设定。设定元件25的实施例在其它方面对应于设定元件21,包括在设定单元22方面。

图2是如图1所示的保鲜容器6的分解视图。在该情况下,两个接收盒17和18以取出状态示出。可以看出,接收盒17包括位于上边缘26上的前侧凸缘27和后侧凸缘28。在这些相对的凸缘27和28上,接收盒17 从上方悬在支承盒10的后壁29和支承盒10的前边缘30上。接收盒18也相应地实施。

图2中还可看出,优选地实施成竖立的栓的致动元件31布置在凸缘20 上。该致动元件31可用于致动盖32,所述盖32属于保鲜容器格16(图3)。在该情况下,盖32可相对于相关联的接收盒18移动,并进而被提升或降低。在该情况下,盖32包括引导元件33和34,所述引导元件33和34竖立在背向接收盒18的一侧上并实施成钩状。这些引导元件33和34机械地耦接至布置在内格3的竖直内侧上的引导条。这些引导条优选地不是水平定向的,而是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这使得盖32能够依靠前壁7和支承盒10 的移动以及进而的嵌入其中的接收盒18的移动被提升或降低,并因此能够完全位于接收盒18上或位于与接收盒18间隔一短的距离处。由此,可在保鲜容器格16中并进而在由接收盒18和盖32形成的接收容积中设定相应的环境湿度。

如图3所示,保鲜容器格15还包括盖35,所述盖35相应地包括引导元件36和37。由于致动元件31是沿竖直方向、即y方向定向的栓31,所示栓31沿水平方向、即沿深度方向可移位,因此,在嵌入支承盒10时耦接至耦接元件(图5),并且相应的移动使得盖32随之被运载或推动。这使得盖还通过位于由引导条形成的安装装置上的引导元件33和34移动,由于引导元件的倾斜定向,因此,使得盖倾斜地布置或沿水平方向封闭在接收盒18上。

成对的相对布置的后引导元件33和前引导元件34分别设置成还相应地与盖35的情况下一样。特别地,如图5所示,还分别设置相对布置的致动元件31,所述致动元件31耦接至相对布置的耦接元件38。

因此,还有利地使优选地沿深度方向定向的引导部件的布置设置在内格3中,所述引导部件可以说是布置在盖32与盖35中间,使得还在此提供盖32和盖35的相应的安装结构。这例如可以是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从前横条45上延伸至内胆14的后壁(图1),并分别在端部处附接至所述后壁。

图4是支承盒10的局部透视图。可以看出,侧壁11在其上部区域中是不平坦的,并且是C形部39。在此,C-顶部由凸缘20形成,C-底部40 相对地设置。这形成接收区41,设定单元22布置在所述接收区41中。可以看出,孔42实施在凸缘20中,设定元件21延伸通过所述孔。相应地形成另一孔43,致动元件31延伸通过所述孔43。

在该实施例中,凸缘20包括附加的条44,所述条44向下定向在其向外的自由端上,使得在嵌入状态下,设定单元22还在接收区41中在外部保持就位。在图4中,为了清晰的目的未示出前壁7。

图6是动作机械原理的简化的侧视图。设定单元22提供设定元件21 的旋转运动或致动与致动元件31之间的耦合。这意味着,当设定元件21 发生运动、尤其是转动时,设定单元22中的耦接装置、尤其是耦接机构使致动元件31向前或向后移位。由此,与耦接元件38的耦接使得盖32被移出其引导条,引导元件33和34在所述引导条中被引导、尤其位于所述引导条中。由此,受设定元件21的影响,盖32相对于接收盒18移动。引导条的尤其具有凹形的接收部的构造使得盖能够被提升或降低,其中,引导元件33和34布置在这些凹形的接收部内,并且盖32布置成完全封闭地位于接收盒18上;或者,引导元件33和34布置在这些凹形的接收部之外,从而盖32相对于接收盒18被向上提升,并且不再为了提供完全密封而位于接收盒18上。

如图6所示,尤其使得:在其可能的线性移位运动中,当致动元件31 定位在正前方、即布置成更靠近前壁7,盖32处于其降低的位置中,并因此处于其在接收盒18上的完全密封布置中。这在图6中的下部视图中示出。

如图6的上部视图所示的,如果该致动元件31位于之后的向后移位的位置中,那么在该向后推的期间,致动元件31压靠在耦接元件38上,并因此还使整个盖32向后移位,使得引导元件33和34在引导条上被引导并被提升至凹形的接收部之外。

附图标记列表

1 家用制冷器具

2 壳体

3 内格

4 门

5 门

6 保鲜容器

7 前壁

8 把手

9 下边缘

10 支承盒

11 侧壁

12 侧壁

13 导轨

14 内胆

15 保鲜容器格

16 保鲜容器格

17 接收盒

18 接收盒

19 上边缘

20 凸缘

21 设定元件

22 设定单元

23 上边缘

24 凸缘

25 设定元件

26 上边缘

27 前凸缘

28 后凸缘

29 后壁

30 前边缘

31 致动元件

32 盖

33 引导元件

34 引导元件

35 盖

36 引导元件

37 引导元件

38 耦接元件

39 C-形部

40 C-底部

41 接收区

42 孔

43 孔

44 条

45 横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