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供水系统的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97105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供水系统的冰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冰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供水系统的冰箱。



背景技术:

冰箱是保持其内部空间处于恒定低温状态的一种制冷设备,是一种使放置于其中的食物或其他物品保持恒定低温冷态的产品,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冰箱的要求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冷藏和冷冻食物了。为了配合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需求,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带有各种附加功能的冰箱,比如,在冰箱装有能提供经过制冷的饮用水的饮水机,再比如,在冰箱装有能为用户提供冰块的制冰组件。

为了方便为安装在冰箱的饮水机和制冰组件提供水,通常还需要在冰箱设置供水系统,该供水系统与水源(例如自来水系统)连通,将水源中提供的水引入到冰箱,并为饮水机和制冰组件提供水。

目前,供水系统通常包括多个水管,且供水系统的水管通常预埋在冰箱的箱体的发泡层中,在生产具有上述供水系统的冰箱时,通常做法为:将冰箱的内胆和冰箱的外壳固定在发泡机中,内胆与外壳之间具有发泡空间,然后将供水系统的水管按照预设位置放置在发泡空间内,然后向发泡空间充入发泡剂,发泡剂在发泡空间内发生化学反应并固化形成发泡层,供水系统的水管预埋在发泡层中。然而,上述供水系统中,当水管出现破裂或损坏时,由于水管预埋在发泡层中,维护人员则难以对水管进行维修或更换,导致冰箱的维护难度较大,并可能导致冰箱的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冰箱供水系统的冰箱,用于解决冰箱的维护难度较大、冰箱容易报废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供水系统的冰箱,包括:

具有冷藏室的箱体;

封盖所述冷藏室的开口的冷藏室门;

设置在所述冷藏室内的制冰组件,和/或,设置在所述冷藏室门的饮水机;

为所述饮水机和/或所述制冰组件供水的供水系统,所述供水系统包括预埋在所述箱体的发泡层中的管套和穿设于所述管套内的供水管路,所述供水管路包括连通水源的入水端,所述供水管路还包括连通所述饮水机的入水口的出水端和/或连通所述制冰组件的制冰盒的出水端。

在本发明提供的具有供水系统的冰箱中,供水系统的管套预埋在箱体的发泡层中,供水系统的供水管路穿设于管套内,因而当供水系统的供水管路破裂或损坏时,只需将破裂或损坏的供水管路从管套中拆卸下来,将完整的供水管路穿设于管套内,即实现对具有供水系统的冰箱进行维护,对冰箱的维护难度降低;同时,由于供水系统的供水管路穿设于管套内,供水管路容易更换,因而供水管路的破裂或损坏并不会导致冰箱的报废。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供水系统的冰箱中供水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供水系统的冰箱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供水系统的冰箱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供水系统的冰箱的示意图三;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供水系统的冰箱的示意图四;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供水系统的冰箱的示意图五。

附图标记:

10-箱体, 11-冷藏室,

12-冷藏室后背板, 13-冷藏室顶板,

14-冷藏室左侧板, 15-冷藏室右侧板,

20-冷藏室门, 30-制冰组件,

40-饮水机, 50-供水系统,

51-减压阀, 52-过滤器部件,

53-储水罐, 54-第三电磁阀,

55-第二流量计, 56-单向阀,

57a-第一管套, 57b-第二管套,

57c-第三管套, 57d-第四管套,

58a-第一水管, 58b-第二水管,

58c-第三水管, 58d-第四水管,

60-控制单元, 70-冷藏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供水系统的冰箱,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供水系统的冰箱包括:具有冷藏室11的箱体10;封盖冷藏室11的开口的冷藏室门20;设置在冷藏室11内的制冰组件30,和/或,设置在冷藏室门20的饮水机40;为饮水机40和/或制冰组件30供水的供水系统50,供水系统50包括预埋在箱体10的发泡层中的管套和穿设于管套内的供水管路,供水管路包括连通水源的入水端,供水管路还包括连通饮水机40的入水口的出水端和/或连通制冰组件30的制冰盒的出水端。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供水系统的冰箱的结构可以为多种,例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供水系统的冰箱可以为单开门冰箱、双开门冰箱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供水系统的冰箱包括冷藏室11,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供水系统的冰箱还可以包括变温室、冷冻室、冰激凌制造室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供水系统的冰箱可以只包括饮水机40,此时,供水系统50的供水管路包括一个出水端,该出水端连通饮水机40的入水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供水系统的冰箱可以只包括制冰组件30,此时,供水系统50的供水管路包括一个出水端,该出水端连通制冰组件30的制冰盒;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供水系统的冰箱还可以同时包括饮水机40和制冰组件30,此时,供水系统50的供水管路包括两个个出水端,其中一个出水端连通饮水机40的入水口,另一个出水端连通制冰组件30的制冰盒。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具有供水系统的冰箱同时包括饮水机40和制冰组件30为例进行说明。

当生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供水系统的冰箱时,将冰箱的内胆和冰箱的外壳固定在发泡机中,内胆与外壳之间具有发泡空间;然后将供水系统50的管套按照预设位置放置在发泡空间内;然后向发泡空间充入发泡剂,发泡剂在发泡空间内发生化学反应并固化形成发泡层,内胆、外壳和发泡层构成冰箱的箱体10,箱体10的发泡层内预埋有供水系统50的管套;然后将供水系统50的供水管路穿设于管套内,供水管路具有一个入水端和两个出水端,供水管路的入水端与水源连通,供水管路的其中一个出水端与饮水机40的入水口连通,供水管路的另一个出水端与制冰组件30的制冰盒连通。

当使用上述具有供水系统的冰箱时,用户可以在冰箱的面板上输入需要饮用水的信号,饮水机40则将需要饮用水的信号发送至冰箱的控制单元60,该信号被冰箱的控制单元60接收,控制单元60则控制供水系统50将水源的水引向饮水机40,为用户提供饮用水;用户可以在冰箱的面板上输入需要制冰的信号,制冰组件30将需要制冰的信号发送至冰箱的控制单元60,该信号被冰箱的控制单元60接收,控制单元60则控制供水系统50将水源的水引向制冰组件30,制冰组件30利用供水系统50提供的水进行制冰;当制冰组件30的储冰盒内没有冰块或冰块不足、且制冰盒内没有冰块时,制冰组件30也可以向冰箱的控制单元60发送需要水的信号,控制单元60则控制供水系统50将水源的水引向制冰组件30,制冰组件30则可以利用供水系统50提供的水进行制冰,以保证储冰盒内存在足够的冰块,以方便用户的取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供水系统的冰箱中供水系统50的供水管路破裂或损坏,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供水系统的冰箱进行维护时,维护人员只需将破裂或损坏的供水管路拆卸下来,然后将完整的供水管路穿设于管套内,并将完整的供水管路与供水系统50中对应的部件以及饮水机40的入水口、制冰组件30的制冰盒连通,即实现对冰箱的维护。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供水系统的冰箱中,供水系统50的管套预埋在箱体10的发泡层中,供水系统50的供水管路穿设于管套内,因而当供水系统50的供水管路破裂或损坏时,只需将破裂或损坏的供水管路从管套中拆卸下来,将完整的供水管路穿过管套中,即实现对具有供水系统的冰箱进行维护,对冰箱的维护难度降低;同时,由于供水系统50的供水管路穿设于管套内,供水管路容易更换,因而供水管路的破裂或损坏并不会导致冰箱的报废。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供水系统的冰箱中,供水系统50的管套预埋在箱体10的发泡层中,供水系统50的供水管路穿设于管套内,与现有技术中将水管直接预埋在发泡层中相比,当供水管路出现破裂或损坏时,不会导致冰箱的报废,因而可以降低冰箱的生产成本。

再者,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供水系统的冰箱中,供水系统50的管套预埋在箱体10的发泡层中,供水系统50的供水管路穿设于管套内,也就是说,供水系统50的供水管路并没有暴露在冷藏室11内或箱体10外,因而可以减少对冷藏室11的空间的占用,同时还可以提高冰箱的外观美观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管套预埋在箱体10的发泡层中,供水管路穿设于管套内,因此,管套具有位于箱体10上开口,例如,管套具有位于箱体10的内胆上的开口,在管套的开口处均设置有保温密封件,保温密封件上设置有供供水管路穿过的贯穿孔,保温密封件的设置,可以防止管套位于箱体10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开口处出现漏冷的现象。保温密封件可以为海绵密封圈。

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供水系统50还包括设置在供水管路上的过滤器部件52和储水罐53,过滤器部件52和储水罐53均位于冷藏室11内,水源的水经供水管路的入水端依次流经过滤器部件52和储水罐53后,进入饮水机40和/或制冰组件30的制冰盒。水源的水经供水管路的入水端通入供水管路后,先经过滤器部件52过滤,以将水源的水中的杂质等去除,经过滤器部件52过滤后的水则通入储水罐53中,然后提供给饮水机40或制冰组件30。过滤器部件52的设置,对水源的水进行过滤,可以防止水源的水中的杂质堵塞供水管路,减少对冰箱的维护次数,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健康的饮用水或冰块;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储水罐53设置在冷藏室11内,冷藏室11内的冷空气则可以对储水罐53中的水进行降温,经降温后的水通入到制冰组件30的制冰盒内,制冰组件30进行制冰时,可以加快制冰组件30进行制冰时的制冰速度,提高制冰组件30进行制冰时的制冰效率,并节省制冰组件30进行制冰时的电能消耗。

在上述实施例中,过滤器部件52和储水罐53在冷藏室11内的位置可以根据冰箱的实际结构进行设置,例如,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供水系统的冰箱包括具有冷藏室11、变温室、冷冻室的箱体10和封盖冷藏室11的开口的冷藏室门20,冷藏室11、变温室和冷冻室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箱体10包括与冷藏室11对应的冷藏室后背板12、冷藏室左侧板14、冷藏室右侧板15和冷藏室顶板13,冷藏室门20为对开门,即冷藏室门20包括左扇门和右扇门,左扇门与冷藏室左侧板14通过铰链连接,右扇门与冷藏室右侧板15通过铰链连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供水系统的冰箱可以为风冷冰箱,冰箱的冷藏风道70位于冷藏室后背板12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供水系统的冰箱还包括制冰组件30和饮水机40,饮水机40设置在冷藏室门20的左扇门上,制冰组件30设置在冷藏室11的顶部的左侧;供水系统50的过滤器部件52可以设置在冷藏室11的顶部的右侧,即过滤器部件52和制冰组件30分设在冷藏室11的顶部的两侧;供水系统50的储水罐53可以设置在箱体10与冷藏室11对应的冷藏室后背板12的底部,储水罐53可以位于冰箱的冷藏风道70的下方,并设置隔板将冷藏风道70与储水罐53隔开。

将过滤器部件52设置在冷藏室11的顶部的一侧,冷藏室11的顶部的侧边通常利用率较低,即将过滤器部件52设置在冷藏室11内利用率较低的边角处,防止过滤器部件52占用冷藏室11内利用率较高的区域,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将储水罐53设置在冷藏风道70的下方,冷藏风道70的下方的利用率通常较低,即将储水罐53设置在冷藏室11内冷藏风道70下方利用率较低的区域,可以改善对储水罐53内的水的冷却效果,同时,还可以防止储水罐53占用冷藏室11内利用率较高的区域,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现有技术中,通常将过滤器部件52和储水罐53设置在冷藏室门20上,过滤器部件52和储水罐53占用了冷藏室门20上利用率较高的门搁架,且导致冷藏室门20较复杂且笨重,冷藏室门20的生产工艺难度增加。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过滤器部件52和储水罐53设置在冷藏室11内,过滤器部件52和储水罐53不会占用冷藏室门20上利用率较高的门搁架,且冷藏室门20较简单且轻便,冷藏室门20的生产工艺难度降低。

请参阅图1至图6,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供水系统的冰箱中,供水系统50的管套和供水管路可以采用如下设置方式:管套可以包括第一管套57a、第二管套57b、第三管套57c和第四管套57d,其中,请参阅图5,第一管套57a位于冷藏室后背板12的发泡层内,第一管套57a的一端开口位于冷藏室后背板12背向冷藏室11的表面上,第一管套57a的另一端开口位于冷藏室后背板12朝向冷藏室11的表面上、且与过滤器部件52对应,第一管套57a的两端开口均设置有保温密封件;请参阅图3和图4,第二管套57b位于冷藏室后背板12的发泡层内,第二管套57b的一端开口位于冷藏室后背板12朝向冷藏室11的表面上、且与过滤器部件52对应,第二管套57b的另一端开口位于冷藏室后背板12朝向冷藏室11的表面上、且与储水罐53对应,第二管套57b的两端开口均设置有保温密封件;请参阅图6,第三管套57c位于冷藏室后背板12中的发泡层,第三管套57c的一端开口位于冷藏室后背板12朝向冷藏室11的表面上、且与储水罐53对应,第三管套57c的另一端开口位于冷藏室后背板12朝向冷藏室11的表面上、且与制冰组件30对应,第三管套57c的两端开口均设置有保温密封件;请参阅图6,第四管套57d包括位于冷藏室后背板12的发泡层中的第一支管套和位于冷藏室顶板13的发泡层中的第二支管套,第一支管套的一端开口位于冷藏室后背板12朝向冷藏室11的表面上、且与储水罐53对应,第一支管套的另一端开口与第二部的一端开口连通,第二支管套的另一端开口位于冷藏室顶板13朝向冷藏室门20的表面上,第二支管套的另一端开口可以靠近用于连接箱体10和冷藏室门20的铰链设置,第一支管套与储水罐53对应的开口设置有保温密封件,第二支管套位于冷藏室顶板13朝向冷藏室门20的表面上的开口设置有保温密封件。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供水系统的冰箱中,供水管路可以包括第一水管58a、第二水管58b、第三水管58c和第四水管58d,第一水管58a连通水源和过滤器部件52,第二水管58b连通过滤器部件52和储水罐53,第三水管58c连通储水罐53和制冰组件30的制冰盒,第四水管58d连通储水罐53和饮水机40的入水口。具体地,请参阅图2至图5,第一水管58a穿过第一管套57a和位于第一管套57a的两端开口处的两个保温密封件上的贯穿孔,第一水管58a的一端位于冷藏室后背板12外,并与水源连通,第一水管58a的另一端与过滤器部件52的入水口连通;请参阅图3和图4,第二水管58b穿过第二管套57b和位于第二管套57b的两端开口处的两个保温密封件上的贯穿孔,第二水管58b的一端与过滤器部件52的出水口连通,第二水管58b的另一端与储水罐53的入水口连通;请参阅图2、图3、图5和图6,第三水管58c穿过第三管套57c和位于第三管套57c的两端开口处的两个保温密封件上的贯穿孔,第三水管58c的一端与储水罐53的出水口连通,第三水管58c的另一端与制冰组件30的制冰盒连通;请参阅图2、图3、图5和图6,第四水管58d穿过第四管套57d,并穿过第一支管套与储水罐53对应的开口处的保温密封件上的贯穿孔、及第二支管套位于冷藏室顶板13朝向冷藏室门20的表面上的开口处的保温密封件上的贯穿孔,第四水管58d的一端与储水罐53的出水口连通,第四水管58d的另一端与饮水机40的入水口连通。

在上述实施例中,储水罐53通过第三水管58c与制冰组件30的制冰盒连通,储水罐53通过第四水管58d与饮水机40连通,当供水系统50为制冰组件30和/或饮水机40供水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可以分别在第三水管58c和第四水管58d上设置电磁阀,电磁阀与冰箱的控制单元60连接,控制单元60控制电磁阀的工作状态(关闭或开启),来控制供水系统50为制冰组件30和/或饮水机40供水,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供水系统的冰箱中,供水管路包括分别连通储水罐53的出水口和制冰盒30的第三水管58c、及连通储水罐53的出水口和饮水机40的第四水管58d,第三水管58c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第四水管58d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均位于冷藏室11内、冷藏室后背板12的底部,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与冰箱的控制单元60连接。

当饮水机40需要为用户提供饮用水时,即当需要供水系统50为饮水机40供水时,用户在冰箱的面板上输入需要饮用水的信号,控制单元60接收饮水机40需要饮用水的信号后,控制单元60使第二电磁阀开启,第二电磁阀开启后,在水源提供的水的压力的作用下,储水罐53中经降温后的水被压入第四水管58d中,并沿着第四水管58d流入饮水机40中,为用户提供饮用水;当制冰组件30需要水进行制冰(用户在冰箱的面板上输入制冰的信号,或者,制冰组件30的储冰盒内没有冰块或冰块不足、且制冰盒内没有冰块)时,控制单元60接收到制冰组件30需要水的信号后,控制单元60使第一电磁阀开启,第一电磁阀开启后,在水源提供的水的压力的作用下,储水罐53中经降温后的水被压入第三水管58c中,并沿着第三水管58c流入制冰组件30的制冰盒内,为制冰组件30提供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磁阀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计,第一流量计与控制单元60连接。当控制单元60使第一电磁阀开启,为制冰组件30供水时,第一流量计则检测流经第一电磁阀的水的水量,以检测为制冰组件30供水的水量,第一流量计将该水量发送给控制单元60,以方便控制单元60对供水系统50为制冰组件30供水的水量进行控制,方便控制单元60对注入制冰组件30的制冰盒内的水的水量,防止注入制冰盒内的水的水量过多而造成水溢出制冰盒,同时还可以减少向制冰盒内注水的次数,提高制冰组件30制冰时的效率。

上述实施例中,储水罐53通过第三水管58c与制冰组件30连通,储水罐53通过第四水管58d与饮水机40连通,当供水系统50为制冰组件30和/或饮水机40供水时,供水系统50包括两个电磁阀,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设置一个电磁阀来实现控制供水系统50为制冰组件30和饮水机40供水,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储水罐53的出水口设置有第三电磁阀54,第三电磁阀54为一进二出电磁阀,第三电磁阀54的进水口与储水罐53的出水口连通,第三电磁阀54的其中一个出水口与制冰盒通过第三水管58c连通,第三电磁阀54的另一个出水口与饮水机40通过第四水管58d连通;第三电磁阀位于冷藏室后背板12的底部,第三电磁阀54与冰箱的控制单元60连接。

当饮水机40需要为用户提供饮用水时,即当需要供水系统50为饮水机40供水时,用户在冰箱的面板上输入需要饮用水的信号,控制单元60接收饮水机40需要饮用水的信号后,控制单元60使第三电磁阀54开启,第三电磁阀54开启后,第三电磁阀54的进水口与第三电磁阀54连通第四水管58d的出水口导通,在水源提供的水的压力的作用下,储水罐53中经降温后的水被压入第四水管58d中,并沿着第四水管58d流入饮水机40中,为用户提供饮用水;当制冰组件30需要水进行制冰(用户在冰箱的面板上输入制冰的信号,或者,制冰组件30的储冰盒内没有冰块或冰块不足、且制冰盒内没有冰块)时,控制单元60接收到制冰组件30需要水的信号后,控制单元60使第三电磁阀54开启,第三电磁阀54开启后,第三电磁阀54的进水口与第三电磁阀54连通第三水管58c的出水口导通,在水源提供的水的压力的作用下,储水罐53中经降温后的水被压入第三水管58c中,并沿着第三水管58c流入制冰组件30的制冰盒内,为制冰组件30提供水。

上述实施例中,第三电磁阀54设置在储水罐53的出水口,第三电磁阀54的进水口与储水罐53的出水口连通,可以在储水罐53的出水口与第三电磁阀54的进水口之间设置快速接头,快速接头的一端与储水罐53的出水口连通,快速接头的另一端与第三电磁阀54的进水口连通,第三电磁阀54的进水口通过快速接头与储水罐53的出水口连通。

上述实施例中,第三水管上还设置有第二流量计55,第二流量计55检测流经第三水管58c的水的水量,第二流量计55与控制单元60连接。在实际应用中,第二流量计55可以设置在第三电磁阀54,当控制单元60使第三电磁阀54开启,第三电磁阀54与第三水管58c连通的出水口导通,为制冰组件30供水时,第二流量计55则检测流经第三电磁阀54与第三水管58c连通的出水口的水的水量,以检测为制冰组件30供水的水量,第二流量计55将该水量发送给控制单元60,以方便控制单元60对供水系统50为制冰组件30供水的水量进行控制,方便控制单元60对注入制冰组件30的制冰盒内的水的水量,防止注入制冰盒内的水的水量过多而造成水溢出制冰盒,同时还可以减少向制冰盒内注水的次数,提高制冰组件30制冰时的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供水系统50为制冰组件30或饮水机40供水时,利用水源提供的水的水压将储水罐53中的水压入第三水管58c或第四水管58d中,与现有技术中在供水系统50中设置泵实现为制冰组件30或饮水机40供水相比,供水系统50中减少了泵的设置,减少了供水系统50中零部件的数量,因而简化了供水系统50的结构,降低冰箱的生产成本;另外,由于供水系统50中减少了泵的设置,供水系统50为制冰组件30或饮水机40供水时,不会存在泵工作时的噪音,降低了冰箱工作时产生的噪音,还减少了冰箱工作时的耗能零部件,降低了冰箱的能耗;再者,由于供水系统50中减少了泵的设置,供水系统50不会因为泵的损坏而无法为制冰组件30或饮水机40供水。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套设于第四水管58d的管套为第四管套57d,第四管套57d包括位于冷藏室后背板12的第一支管套以及位于冷藏室顶板13内的第二支管套,第一支管套由冷藏室后背板12的下侧向上延伸直至冷藏室顶板13处,第二支管套由第一支管套位于冷藏室顶板13处的端部延伸直至于冷藏室门20相对,第一支管套于第二支管套相互连通;第四水管58d穿设于第四管套57d内,第四水管58d的入水口于第三电磁阀55的出水口连通第四水管58d的出水口于饮水机40的入水口连通,且第四水管58d的出水口设置由单向阀56,单向阀56设置在第二支管套朝向冷藏室门20的开口处,以减小单向阀56与饮水机40的出水口之间的距离,并避免第四水管58d与饮水机40的入水口的连接处对冷藏室门20的开合造成影响。当用户取用饮用水完毕后,用户在冰箱的面板上输入停止提供饮用水的信号,控制单元60接收饮水机40停止提供饮用水的信号后,控制单元60则使第三电磁阀54关闭,第三电磁阀54关闭后,第三电磁阀54的进水口与第三电磁阀54连通第四水管58d的出水口截断,储水罐53中的水不在流入第四水管58d中,但第四水管58d中残留有水,此时,由于第四水管58d与饮水机40的入水口连通的一端设置有单向阀56,因而残留在第四水管58d中的水不会继续经饮水机40的入水口的流入饮水机40中,从而可以防止用户取用饮用水完毕后饮水机40的出水口滴水的现象,减少用户对饮水机40的接水盘清理的次数。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供水系统的冰箱中,供水系统50还包括减压阀51,减压阀51设置在水源与过滤器部件52之间的供水管路上。具体地,供水系统50中,供水管路包括连通水源和过滤器部件52的第一水管58a,第一水管58a的一端与水源连通,第一水管58a与水源连通的一端可以视作供水管路的入水端,减压阀51可以设置在第一水管58a与水源的连通的一端,即减压阀51可以设置在供水管路的入水端,当水源提供的水的水压高于减压阀51的最大压力值时,此时减压阀51可以降低流入供水系统50的水的水压,使得流入供水系统50的水的水压不超过减压阀51的最大压力值,以对供水系统50进行保护,防止水源提供的水的水压过大而导致供水系统50中的供水管路出现爆裂或者供水系统50中供水管路出现泄漏等现象,延长供水系统50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