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冷却装置、空调冷却系统以及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2662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集成冷却装置、空调冷却系统以及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冷却装置、空调冷却系统以及空调。



背景技术:

在制冷系统中,低温设备往往需要对冷冻油进行冷却,再喷入压缩机中,以便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

现有的常规油冷却器有三种形式:(1)工质冷却(又称虹吸式冷却),利用虹吸式原理,使用系统内的冷媒冷却冷冻油;(2)水冷,单独配置冷却水以及水泵,对冷冻油进行降温;(3)风冷,单独配置翅片式换热器以及冷却风扇,对冷冻油进行空气冷却。

对于风冷,需要额外配置翅片换热器以及冷却风扇。如图1所示,冷凝器a1需要设置相应的冷凝器翅片管换热器a2和冷凝器风扇a3;如图2所示,油冷却器a4需要设置相应的油冷翅片管换热器a5和油冷却风扇a3。这样的方式占用空间大且设计冗余,结构利用率低,不符合现有的简约轻量设计需求。

为了提高利用率,现有技术中采用冷凝器与油冷器共用风机,但这样存在冷媒与冷冻油温度差互相影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成冷却装置和空调冷却系统,能够避免制冷剂冷却部分和油冷却部分温度差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冷却装置,其包括制冷剂冷却部分、油冷却部分和风机,油冷却部分在高度方向上与制冷剂冷却部分隔开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换热翅片,制冷剂冷却部分包括冷凝换热管,油冷却部分包括油冷却管,冷凝换热管的两端口分别为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油冷却管的两端口分别为热油进口和冷油出口,油冷却管和冷凝换热管通过同一组换热翅片安装在一起。

进一步地,制冷剂冷却部分具有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油冷却部分具有热油进口和冷油出口,冷媒出口和冷油出口相邻,或者,冷媒进口和热油进口相邻。

进一步地,风机包括冷却风扇,用于对油冷却管和冷凝换热管进行吸风散热。

进一步地,风机包括冷却风扇,用于对油冷却管和冷凝换热管进行吹风散热。

进一步地,制冷剂冷却部分设置在油冷却部分的下方,制冷剂冷却部分的上端口和下端口分别为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油冷却部分的上端口和下端口分别为冷油出口和热油进口。

进一步地,风机包括设置在油冷却部分上方的冷却风扇,用于对油冷却部分和制冷剂冷却部分进行吸风散热。

进一步地,风机包括设置在制冷剂冷却部分下方的冷却风扇,用于对油冷却部分和制冷剂冷却部分进行吹风散热。

进一步地,制冷剂冷却部分设置在油冷却部分的上方,制冷剂冷却部分的上端口和下端口分别为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油冷却部分的上端口和下端口分别为冷油出口和热油进口。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冷却系统,其包括上述的集成冷却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其包括上述的空调冷却系统。

由此,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集成冷却装置通过将油冷却部分在高度方向上与制冷剂冷却部分隔开设置,避免了制冷剂冷却部分和油冷却部分温度差的影响,使得冷却装置可靠稳定地运行,具有较高的可实施性。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冷却系统和空调也相应地具有上述有益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油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集成冷却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集成冷却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各附图标记分别代表:

1、冷凝换热管;11、冷媒进口;12、冷媒出口;2、油冷却管;21、热油进口;22、冷油出口;3、换热翅片;4、冷却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是为了便于对本发明的构思、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和带来的技术效果有更进一步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集成冷却装置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集成冷却装置包括制冷剂冷却部分、油冷却部分和风机,油冷却部分在高度方向上与所述制冷剂冷却部分隔开设置。

在该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本发明集成冷却装置通过将油冷却部分在高度方向上与制冷剂冷却部分隔开设置,避免了制冷剂冷却部分和油冷却部分温度差的影响,使得冷却装置可靠稳定地运行,具有较高的可实施性。

在本发明集成冷却装置一个具体的或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集成冷却装置还包括换热翅片3,制冷剂冷却部分包括冷凝换热管1,油冷却部分包括油冷却管2,冷凝换热管1的两端口分别为冷媒进口11和冷媒出口12,制冷系统的排气高温冷媒从冷媒进口11进入后被冷凝为液态冷媒从冷媒出口12排出,油冷却管2的两端口分别为热油进口21和冷油出口22,高温冷冻油从热油进口21进入后被冷却到接近环境温度继而从冷油出口22排出,油冷却管2和冷凝换热管1通过同一组换热翅片3安装在一起。

在该优选的实施例中,集成冷却装置采用同一组换热翅片3将油冷却管2和冷凝换热管1安装在一起,实现了风冷式低温制冷设备中的冷凝器与油冷却器集成为一个冷却器,既具有冷媒冷却冷凝的作用,又具有油冷却的作用,既节省了占用的独立空间,使机组尺寸更小,又可以共用同一个风冷散热结构,提高了结构利用率,节省了成本。具体地优选地,如3和图4所示,风机包括作为风冷散热结构的冷却风扇4,用于对油冷却管2和冷凝换热管1进行吸风散热或吹风散热。也就是说油冷却管2和冷凝换热管1共用同一个冷却风扇4实现散热,相较于独立的冷凝器和油冷却器,减少了冷却风扇的设置数量,简化了结构,提高了冷却风扇的利用率。

当然,集成冷却装置采用不同组换热翅片将油冷却管2和冷凝换热管1安装在一起也能避免制冷剂冷却部分和油冷却部分温度差的影响。

其中,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油冷却管2与冷凝换热管1在高度方向上呈隔开设置,这样可以避免油冷却管2与冷凝换热管1相互影响,提高冷却可靠性。

为了尽可能地保证制冷剂冷却部分对冷媒的冷却可靠性,避免油冷却部分对排出的液态冷媒的影响,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制冷剂冷却部分具有冷媒进口11和冷媒出口12,油冷却部分具有热油进口21和冷油出口22,在本发明集成冷却装置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冷媒出口12和冷油出口22相邻,或者,在本发明集成冷却装置的第二优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冷媒进口11和热油进口21相邻。

由于冷凝换热管1中的冷媒一定是上进下出的,从而将制冷系统的排气高温冷媒冷凝为液态冷媒,在本发明集成冷却装置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冷凝换热管1的上端口和下端口分别为冷媒进口11和冷媒出口12,油冷却管2的上端口和下端口分别为冷油出口22和热油进口21,由系统压差提供动力,从而使得冷冻油下进上出。冷凝换热管1设置在油冷却管2的上方,这样冷媒出口12和冷油出口22相邻,从冷油出口22排出的常温油对从冷媒出口12排出的液态冷媒影响不大,有效防止油冷却管2与冷凝换热管1相互影响。

但是,在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由于从冷油出口22排出的常温油与从冷媒出口12排出的液态冷媒之间还是会存在温差,为了尽可能地避免常温油对液态冷媒的影响,在本发明集成冷却装置的第二优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与第一优选实施例不同的是,冷凝换热管1设置在油冷却管2的下方,这样使得冷媒出口12位于最下方,避免了冷媒出口12与冷油出口22相邻,尽可能地避免常温油对液态冷媒的影响,而冷媒进口11和热油进口21相邻不会影响油冷却管2与冷凝换热管1的冷却效果。优选地,如图4所示,冷却风扇4设置在油冷却管2的上方,用于对油冷却管2和冷凝换热管1进行吸风散热。冷却风扇4进行吸风,在换热翅片3内腔形成一定负压,使外界空气透过换热翅片3进入内腔循环,而将冷却风扇4设置在油冷却管2的上方,冷凝换热管1的下方设置底座,外界空气首先与冷凝换热管1底部接触,确保冷凝换热管1的冷却效果,具有较高的可实施性。当然,作为可替代的实施例,冷却风扇可以优选地设置在冷凝换热管1的下方,此时冷却风扇要进行吹风散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冷却系统,其包括上述的集成冷却装置。由于本发明集成冷却装置能够节省占用空间和成本,提高结构利用率,相应地,本发明空调冷却系统也具有上述的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其包括上述的集成冷却装置。由于本发明集成冷却装置能够节省占用空间和成本,提高结构利用率,相应地,本发明空调也具有上述的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也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的实施例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出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等效替换和变型仍落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