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内翅片的板式换热器及车用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86042发布日期:2019-02-15 22:38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内翅片的板式换热器及车用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板式换热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带内翅片的板式换热器及车用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车用铝制板式换热器大概可归为四类,1、冷媒与水的换热器(简称chiller),主要用于新能源车型电池、电机冷却;2、水热交换器,主要用于新能源车热管理子系统;3、油冷器,冷却变速箱油;4、间接式热泵空调之水冷冷凝器。

上述前三类板式换热器一般尺寸较小,也无内翅片,换热量较小,换热效率不高;而最后一种的水冷冷凝器则整体尺寸较大,虽然部分有带内翅片,但由于其叠片外形尺寸设计的局限性,仍有大部分水冷冷凝器是不带有内翅片的。

另外现有的水冷冷凝器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由于其叠片外形尺寸设计存在局限性,导致其冷媒或者冷冻液分布不均,冷媒内阻大,换热量较小,换热效率不高;2、冷媒或者冷冻液流道内通常设置有若干隔片,其制造工艺复杂,不利于防错,容易产生内漏以及外漏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带内翅片的板式换热器,通过交错层叠设置的冷媒内翅片以及冷冻液内翅片实现本发明板式换热器既可以作为水冷冷凝器使用也可以作为水冷蒸发器使用,而且冷媒内翅片整体呈s形且具有呈等高h1以及等波距p1分布的第一筋槽、冷冻液内翅片具有若干呈等高h2以及等波距p2分布的第二筋槽,第二筋槽由若干错位相连的筋槽块组成,其整体增加冷媒、冷冻液的流动均匀性,降低流动速度,增加散热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能,而且直接利用第一叠片与第二叠片之间的叠设配合,实现第一流通腔之间的并联相通、第二流通腔之间的并联相通,从而减少传统隔片的安装设置,加工制造更加方便简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车用空调系统,其具有高效的板式换热器进行换热,从而提高空调系统的整体换热效果,提高了空调系统的能效比。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内翅片的板式换热器及车用空调系统,包括顶板、与所述顶板对应分布的底板、以及n个依次层叠设置的叠片组,所述顶板以及所述底板对n个所述叠片组形成夹持固定,每一所述叠片组均由第一叠片以及叠设于所述第一叠片上的第二叠片组成,所述第一叠片的四周边缘设有倾斜外扩的第一折弯沿,所述第二叠片的四周边缘设有倾斜外扩的第二折弯沿,所述第一折弯沿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折弯沿的内周面密封贴合,所述第一折弯沿高度小于所述第二折弯沿高度,第n个所述叠片组的所述第一叠片的外流面与所述第二叠片的内流面之间形成密封的第一流通腔,第n个所述叠片组的所述第二叠片密封叠设于第n-1个所述叠片组的所述第二叠片上,第n个所述叠片组的所述第一叠片的内流面与第n-1个所述叠片组的所述第二叠片的外流面之间形成密封的第二流通腔,交错相邻的所述第一流通腔之间并联相通,交错相邻的所述第二流通腔之间并联相通;

所述第一流通腔内设有冷媒内翅片,所述第二流通腔内设有冷冻液内翅片,所述第一叠片的外流面上于第一对角线的两端分别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流通腔的第一进口孔以及第一出口孔,所述第一叠片的外流面上于第二对角线的两端分别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流通腔的第二进口孔以及第二出口孔,所述第二叠片的外流面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进口孔对应的第三进口孔、与所述第一出口孔对应的第三出口孔、与所述第二进口孔对应第四进口孔、以及与所述第二出口孔配合的第四出口孔;

所述冷媒内翅片整体呈s形且具有若干呈等高、等波距分布的第一筋槽,所述第一筋槽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冷冻液内翅片具有若干呈等高、等波距分布的第二筋槽,所述第二筋槽由若干错位相连的筋槽块组成。

可选地,n≥4,且n为整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叠片外流面上于所述第一进口孔以及所述第一出口孔周围分别形成带有第一缺口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叠片的内流面上于所述第一进口孔以及所述第一出口孔边缘分别设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二叠片的内流面上于所述第三进口孔以及所述第三出口孔周围分别形成带有第二缺口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一一对应且密封贴合,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之间相互对应且形成连通所述第一流通腔的流通口,所述第二叠片的外流面上于所述第三进口孔以及所述第三出口孔边缘上分别设有第二凸缘,第n个所述叠片组的所述第一叠片的第一凸缘外周面与第n-1个所述叠片组的所述第二叠片的第二凸缘内周面一一对应且密封贴合;

所述第一叠片外流面上于所述第二进口孔以及所述第二出口孔周围分别设有第三凸台,所述第二叠片的内流面上于所述第四进口孔以及所述第四出口孔周围分别设有第四凸台,所述第三凸台与所述第四凸台一一对应且密封贴合。

可选地,所述第二叠片的内流面设有两间距分布的凸筋,所述凸筋将所述第一流通腔隔成用于安装所述冷媒内翅片的s形安装区域。

可选地,所述顶板整体形状与所述第二叠片整体形状相适配,所述底板整体形状与所述第一叠片的整体形状相适配,所述顶板密封叠设于第n个叠片组的所述第二叠片上,所述底板密封叠设于第1个叠片组的所述第一叠片下,所述顶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出口孔对应且连通所述第一流通腔的第五出口孔、以及设有与所述第二出口孔对应且连通所述第二流通腔的第六出口孔,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三进口孔对应且连通所述第一流通腔的第七进口孔、以及与所述第四进口孔对应且连通所述第二流通腔的第八进口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折弯沿外扩的倾斜角以及所述第二折弯沿外扩的倾斜角均为2°~15°,所述第一折弯沿的高度为0.5mm~5mm,所述第二折弯沿的高度为3mm~20mm。

可选地,所述冷媒内翅片的所述第一筋槽高度为0.5mm~0.8mm,所述冷媒内翅片的所述第一筋槽之间的波距为1mm~5mm,所述冷媒内翅片第一筋槽波数为3个~10个,所述冷冻液内翅片上设有若干用于避让所述第一凸缘以及所述第二凸缘的避让孔,所述冷冻液内翅片的筋槽块高度为0.5mm~0.8mm,所述冷冻液内翅片的筋槽块的波距为1mm~5mm,所述冷冻液内翅片的筋槽波数为3个~30个。

一种车用空调系统,包括主循环系统、辅助加热系统、辅助制冷系统、以及两个板式换热器,所述主循环系统通过其中一所述板式换热器与所述辅助加热系统进行热量传输,所述主循环系统通过另一所述板式换热器与所述辅助制冷系统进行热量传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交错层叠设置的冷媒内翅片以及冷冻液内翅片实现本发明板式换热器既可以作为水冷冷凝器使用也可以作为水冷蒸发器使用,而且冷媒内翅片整体呈s形且具有呈等高h1以及等波距p1分布的第一筋槽、冷冻液内翅片具有若干呈等高h2以及等波距p2分布的第二筋槽,第二筋槽由若干错位相连的筋槽块组成,其整体增加冷媒、冷冻液的流动均匀性,降低流动速度,增加散热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能,而且直接利用第一叠片与第二叠片之间的叠设配合,实现第一流通腔之间的并联相通、第二流通腔之间的并联相通,从而减少传统隔片的安装设置,加工制造更加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带内翅片的板式换热器及车用空调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带内翅片的板式换热器及车用空调系统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带内翅片的板式换热器及车用空调系统轴测视图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3的a位置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的b位置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带内翅片的板式换热器及车用空调系统的俯视图。

图7是图6的a-a位置剖视图。

图8是图7的c位置放大示意图。

图9是图7的d位置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带内翅片的板式换热器及车用空调系统第二叠片的第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带内翅片的板式换热器及车用空调系统第二叠片的第二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带内翅片的板式换热器及车用空调系统第二叠片的侧视图。

图1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带内翅片的板式换热器及车用空调系统第一叠片的第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带内翅片的板式换热器及车用空调系统第一叠片的第二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带内翅片的板式换热器及车用空调系统第一叠片的侧视图。

图1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带内翅片的板式换热器及车用空调系统冷媒内翅片的轴测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带内翅片的板式换热器及车用空调系统冷媒内翅片的俯视图。

图18是图17的b-b位置剖视图。

图19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带内翅片的板式换热器及车用空调系统冷冻液内翅片的轴测示意图。

图20是图19的e位置放大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带内翅片的板式换热器及车用空调系统冷冻液内翅片的俯视图。

图22是图21的c-c位置剖视图。

图中:101、顶板;1011、第五出口孔;1012、第六出口孔;102、底板;1021、第八进口孔;201、第一叠片;202、第二叠片;301、冷媒内翅片;401、冷冻液内翅片;300、第一流通腔;400、第二流通腔;g3、第三出口孔;g4、第四出口孔;s3、第三进口孔;s4、第四进口孔;2020、凸筋;2021、第二折弯沿;2022、第二凸缘;2023、第二凸台;2024、第二缺口;2025、第四凸台;2011、第一折弯沿;2012、第一凸缘;2013、第三凸台;2014、第一缺口;g1、第一出口孔;g2、第二出口孔;s1、第一进口孔;s2、第二进口孔;3011、第一筋槽;3012、避让槽;4011、避让孔;4012、第二筋槽;4013、筋槽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带内翅片的板式换热器,包括顶板101、与顶板101对应分布的底板102、以及n个依次层叠设置的叠片组,顶板101以及底板102对n个叠片组形成夹持固定,每一叠片组均由第一叠片201以及叠设于第一叠片201上的第二叠片202组成,第一叠片201的四周边缘设有倾斜外扩的第一折弯沿2011,第二叠片202的四周边缘设有倾斜外扩的第二折弯沿2021,第一折弯沿2011的外周面与第二折弯沿2021的内周面密封贴合,第一折弯沿2011高度小于第二折弯沿2021高度;具体来说,如图10和图13所示,第一叠片201具有折弯边形成第一折弯沿2011,第二叠片202具有折弯边形成第二折弯沿2021,第一叠片201完全叠设于第二叠片202与第二折弯沿2021围成的内腔内并实现密封配合,而对应的第二折弯沿2021为倾斜外扩的,其使得第n个叠片组的第二叠片202能够叠设在第n-1个叠片组的第二叠片202上,而第一折弯沿2011的高度小于第二折弯沿2021的高度,保证第n个叠片组的第二叠片202的第二折弯沿2021内周面与第一叠片201的第一折弯沿2011配合后仍具有足够内周面与第n-1个叠片组的第二叠片的第二折弯沿2021外周面密封配合。

如图3至图9所示,第n个叠片组的第一叠片201的外流面与第二叠片202的内流面之间形成密封的第一流通腔300,第n个叠片组的第二叠片202密封叠设于第n-1个叠片组的第二叠片202上,第n个叠片组的第一叠片201的内流面与第n-1个叠片组的第二叠片202的外流面之间形成密封的第二流通腔400,交错相邻的第一流通腔300之间并联相通,交错相邻的第二流通腔400之间并联相通;具体来说,如图4和图8的箭头所示,交错相邻的第一流通腔300是相互并联相通并且与第二流通腔400室隔开的,如图5和图9的箭头所示,交错相邻的第二流通腔400室相互并联相通的且与第一流通腔300室是隔开的,从而实现第一流通腔300与第二流通腔400之间交错换热,而整体通过第一叠片201与第二叠片202实现第一流通腔300与第二流通腔400之间的隔离,减少了传统隔片的使用,更加方便生产制造;本实施例中,第一叠片位于第一折弯沿内的一面为内流面,与内流面对应的一面为外流面,同理第二叠片位于第二折弯沿内的一面为内流面,与内流面对应的一面为外流面。

如图2、图5、图10以及图13所示,第一流通腔300内设有冷媒内翅片301,第二流通腔400内设有冷冻液内翅片401,第一叠片201的外流面上于第一对角线的两端分别设有连通第一流通腔300的第一进口孔s1以及第一出口孔g1,第一叠片201的外流面上于第二对角线的两端分别设有连通第二流通腔400的第二进口孔s2以及第二出口孔g2,第二叠片202的外流面上分别设有与第一进口孔s1对应的第三进口孔s3、与第一出口孔g1对应的第三出口孔g3、与第二进口孔s2对应第四进口孔s4、以及与第二出口孔g2配合的第四出口孔g4;具体来说,冷媒内翅片301、冷冻液内翅片401的固定方式可以通过钎焊进行固定;而设置将进出口孔对应设置在对角线的两端和使得冷媒以及冷冻液能够分别在第一流通腔300以及第二流通腔400内充分流动,增加热交换面积,从而提高热交换效率,n个叠片组叠设安装之后,第一进口孔s1与第三进孔之间相互叠设形成柱形第一进口腔道,而第一出口孔g1以及第四出口孔g4之间相互叠设形成柱形的第一出口腔道,该进口腔道以及该出口腔道分别连通相邻交错层的第一流通腔300,同理第二进口孔s2与第四进口孔s4之间相互叠设形成柱形的第二进口腔道,而第二出口孔g2以及第四出口孔g4之间相互叠设形成柱形的第二出口腔道,该第二进口腔道以及该第二出口腔道分别连通相邻交错层的第二流通腔400,当第一进口腔道通入的是冷媒,那第二进口腔道则通入待换热物质,而当第一进口腔道通入的是待换热物质,那第二进口腔道则通入可以是冷冻液,从而实现换热。

如图16至图22所示,冷媒内翅片301整体呈s形且具有若干呈等高h1、等波距p1分布的第一筋槽3011,第一筋槽3011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冷冻液内翅片401具有若干呈等高h2、等波距p2分布的第二筋槽4012,第二筋槽4012由若干错位相连的筋槽块4013组成;具体来说,如图16以及图17所示,冷媒内翅片301上具有若干呈s形的第一筋槽3011,其使得冷媒内翅片301的整体呈s形,能够提高冷媒的流动均匀性、降低冷媒的流动速度从而提高散热接触面积,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筋槽3011上开设若干微型孔,可以进一步降低冷媒的流速,提高散热接触时间,更好的提高换热效果;如图19以及图20所示,冷冻液内翅片401上具有若干等距排布的第二筋槽4012,每一第二筋槽4012均由若干筋槽块4013错位相连形成,能够形成更加蜿蜒曲折的冷冻液流道,从而保证冷冻液的流动均匀性、增加散热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性能。

可选地,n≥4,且n为整数;具体来说,本发明中的叠片组数量越多其能够进行热交换的第一流通腔300以及第二流通腔400的数量就越多,而当叠片组的数量越少则表示产生的能够进行热交换的第一流通腔300以及第二流通腔400的数量越少,为了保证换热器能够以最低标准进行正常应用,本发明优选n≥4,具体的数值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改进,如果热交换量大的应用场所其n的取值相应可以增大。

可选地,如图8、图9、图10至图15所示,第一叠片201外流面上于第一进口孔s1以及第一出口孔g1周围分别形成带有第一缺口2014的第一凸台,第一叠片201的内流面上于第一进口孔s1以及第一出口孔g1边缘分别设有第一凸缘2012,第二叠片202的内流面上于第三进口孔s3以及第三出口孔g3周围分别形成带有第二缺口2024的第二凸台2023,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2023一一对应且密封贴合,第一缺口2014与第二缺口2024之间相互对应且形成连通第一流通腔300的流通口,第二叠片202的外流面上于第三进口孔s3以及第三出口孔g3边缘上分别设有第二凸缘2022,第n个叠片组的第一叠片201的第一凸缘2012外周面与第n-1个叠片组的第二叠片202的第二凸缘2022内周面密封贴合;第一叠片201外流面上于第二进口孔s2以及第二出口孔g2周围分别设有第三凸台2013,第二叠片202的内流面上于第四进口孔s4以及第四出口孔g4周围分别设有第四凸台2025,第三凸台2013与第四凸台2025一一对应且密封贴合;具体来说,第一叠片201与第二叠片202均可以是主要材料成分为a4343、a3003、7072的复合铝材模压成型,第一叠片201与第二叠片202之间通过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2023的密封贴合、第一凸缘2012与第二凸缘2022的密封配合、第三凸台2013与第四凸台2025之间的密封配合来形成密封的第一流通腔300,而通过第一缺口2014与第二缺口2024的配合形成连通第一流通强腔的流通孔,如图8、图11、图13所示,第二叠片202的内流面上于第三进口孔s3以及第三出口孔g3周围分别形成带有第二缺口2024的第二凸台2023,第一叠片201外流面上于第一进口孔s1以及第一出口孔g1周围分别形成带有第一缺口2014的第一凸台,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2023通过钎焊方式密封后,对应的第一缺口2014与第二缺口2024则形成连通第一流通腔300的流通口;对应的通过第一凸缘2012与第二凸缘2022的密封配合实现第一流通腔300与第二流通腔400之间的隔离,具体参考图8所示;整体直接利用第一叠片201与第二叠片202的结构设计来实现第一流通腔300与第二流通腔400的分隔,减少了传统内置隔片的设计,从而优化了生产工艺,而且通过凸台设计能够保证第一叠片201与第二叠片202配合后能够产生足够的内部密封空间形成第一流通腔300;当第一流通腔300已经形成密封的独立流通腔时,同理第二流通腔400的流通也是与第一流通腔300互不干扰,参考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叠片201与第二叠片202之间的密封固定均可以通过钎焊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中第一进口孔与第一出口孔为相同的孔设计,第二出口孔与第第二进口孔为相同孔设计,通过第三进口孔与第三出口孔之间、第四进口孔与第四出口孔之间也为相同的孔设计,为此相同的进出口孔之间的凸台或者凸缘设计也可以是相同的,提高加工的便利性。

可选地,如图11和图16所示,第二叠片202的内流面设有两间距分布的凸筋2020,凸筋2020将第一流通腔300隔成用于安装冷媒内翅片301的s形安装区域;具体来说,通过设置凸筋2020方便对冷媒内翅片301进行定位安装,提高安装的便利性,如图16所示,呈s形的冷媒内翅片301上也具与凸筋2020配合的避让槽3012。

可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顶板101整体形状与第二叠片202整体形状相适配,底板102整体形状与第一叠片201的整体形状相适配,顶板101密封叠设于第n个叠片组的第二叠片202上,底板102密封叠设于第1个叠片组的第一叠片201下,顶板101上设有与第一出口孔g1对应且连通第一流通腔300的第五出口孔1011、以及设有与第二出口孔g2对应且连通第二流通腔400的第六出口孔1012,底板102上设有与第三进口孔s3对应且连通第一流通腔300的第七进口孔(图中未示)、以及与第四进口孔s4对应且连通第二流通腔400的第八进口孔1021;具体来说,如图2所示,通过顶板101以及底板102来夹持固定n个叠片组,其中顶板101与第二叠片202的整体形状相适配,其与第n个第二叠片202之间密封配合,且留有连通第一流通腔300的且与第一出口孔g1对应的第五出口孔1011、连通第二流通腔400且与第二出口孔g2对应的第六出口孔1012,而底板102是与第一个的第一叠片201整体形状相适配,其设有与第三进口孔s3对应且连通第一流通腔300的第七进口孔、以及与第四进口孔s4对应且连通第二流通腔400的第八进口孔1021;如图3所示,顶板上还分部设有用于密封第n个叠片组的第二叠片上的第二进口孔与第二出口孔的第一密封结构,底板上同样分别设有用于密封第1个第一叠片的第四进口孔与第四出口孔的第二密封结构,第一密封结构以及第二密封结构均可以是密封凸缘,通过密封凸缘与第二进口孔与第二出口孔的密封配合实现密封,同理第四进口孔与第四出口孔也是如此,这样设计可以只形成两条独立的通道,一条通入冷媒介质、而另一条通入待换热物质,方便使用;另外本实施例中的顶板与第n组的第二叠片外流面相对的内流面上的结构可以设置与第一叠片的内流面上结构相似,从而保证顶板内流面与第n组的第二叠片外流面之间能够形成与第二流通腔相同的流通腔,其在该流通腔内设置对应的冷冻液内翅片,从而保证n组叠片组叠设后产生的第一流通腔的个数与第二流通腔的个数一致,可以进一步提高换热的效率。

可选地,如图12以及图15所示,第一折弯沿2011外扩的倾斜角以及第二折弯沿2021外扩的倾斜角均为2°~15°,第一折弯沿2011的高度为0.5mm~5mm,第二折弯沿2021的高度为3mm~20mm;具体来说,第一折弯沿2011往外的倾斜角以及第二折弯沿2021往外的倾斜角k优选为2°~15°,第一折弯沿2011的高度为h3优选为0.5mm~5mm,第二折弯沿2021的高度h4优选为3mm~20mm,其保证整体结构紧凑,整体体积小。

可选地,如图18和图22所示,冷媒内翅片301的第一筋槽3011高度h1为0.5mm~0.8mm,冷媒内翅片301的第一筋槽3011之间的波距p1为1mm~5mm,冷媒内翅片301第一筋槽3011波数为3个~10个,冷冻液内翅片401上设有若干用于避让第一凸缘2012以及第二凸缘2022的避让孔4011,冷冻液内翅片401的筋槽块4013高度h2为0.5mm~0.8mm,冷冻液内翅片401的筋槽块4013的波距p2为1mm~5mm,冷冻液内翅片401的筋槽波数为3个~30个;具体来说,冷媒内翅片301的第一筋槽3011高度h1优选为0.5mm~0.8mm,冷媒内翅片301的第一筋槽3011之间的波距p1优选为1mm~5mm,冷冻液内翅片401的筋槽块4013高度h2优选为0.5mm~0.8mm,冷冻液内翅片401的筋槽块4013的波距p2优选为1mm~5mm,其指的是相邻第二筋槽4012相互对应的筋槽块4013之间的波距p2,其保证冷媒内翅片301以及冷冻液内翅片401的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而且通过控制波数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流道,从而提高冷媒介质的流动均匀性以及流动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

一种车用空调系统,包括主循环系统、辅助加热系统、辅助制冷系统、以及两个板式换热器,主循环系统通过其中一板式换热器与辅助加热系统进行热量传输,主循环系统通过另一板式换热器与辅助制冷系统进行热量传输;具体来说,其中一板式换热器通水形成水冷冷凝器,而另一板式换热器通入气体形成水冷蒸发器,结合主循环系统、辅助加热系统、辅助制冷系统形成完整的空调系统,具有高效的换热效率而且能效比高。

本发明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