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1122发布日期:2019-05-17 22:28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冰箱是用于以低温状态保存食物的家用电器,具有能够以冷藏状态保存食物的冷藏室和能够以冷冻状态保存食物的冷冻室中的一种或两种。

并且,最近在冰箱的门的前表面安装有分配器,从而在不开放冰箱门的状态下,也能够通过分配器取出饮用水。

此外,在冰箱的门或者储存空间的内部,可以设置有用于制作冰并进行储存的制冰器(制冰装置),并且能够通过所述分配器取出冰。

作为所述制冰器,开发出通过检测所储存的冰的量以执行供水和制冰以及脱冰的自动制冰器。此外,利用所述自动制冰器储存的冰可以通过分配器向外部取出。

最近,随着冰的使用量增多,开发出改善制冰器自身的结构的冰箱,以增大用于储存所制作的冰的冰库的容量,或者能够以更快的速度进行制冰。

作为代表性地,在韩国授权专利第10-0809749号中公开了一种冰箱,在盖的上表面具有以朝向冰盘的方式倾斜的格栅结构,从而能够使冷气向所述冰盘的上方更加顺畅地流入。

但是,在如上所述的结构中,在冷气朝向冰盘的上表面流动的过程中,存在向盘的外侧或者下方流失的冷气较多的问题。

并且,由于不具有使流入的冷气在所述冰盘的上表面进行循环的结构,存在与所述冰盘的水的热交换效率降低的问题。

并且,冷气可能通过所述冰盘向下方的冰库侧流入,存在因所储存的冰表面的汽化而导致所储存的冰彼此结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通过使向冰盘的冷气供应损失达到最小,能够增大制冰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通过促进朝向冰盘供应的冷气的循环,能够提高制冰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通过防止冷气直接流入用于储存冰的空间,能够防止所储存的冰的结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使经过冰盘的过程中进行了热交换的冷气能够向制冰器的外侧有效地排出。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通过准确地检测所制作的冰的满冰状态,能够确保制冰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能够向设置于门的制冰单元的内部有效地供应用于制冰的冷气。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冰箱中,在柜体可以设置有与设置有蒸发器的热交换空间相连通的柜体管道,在冷冻室门的背面设置有制冰器,包括在与所述柜体管道的出口对应的一侧连接所述制冰器的供应管道,能够通过所述供应管道将所述蒸发器的冷气向所述制冰器供应。

所述制冰器可以包括用于划分冰盘的上方的空间的盘容置部,所述供应管道插入于盘容置部的流入空间。

在被所述盘容置部划分的流入空间和流出空间中,流出空间的截面积可以更大地形成。

在所述制冰器的下方可以设置有冰库,所述冰库的上端的冷气吐出口形成于与冰盘的高度对应的高度。

所述制冰器可以包括制冰满冰检测构件,所述制冰满冰检测构件形成为板形状,并沿着所述冰盘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制冰满冰检测构件设置于所述门的背面和所述冰盘之间,并进行旋转以经过所述冰盘的下方。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冰箱包括:柜体,形成冷藏室及冷冻室;门,开闭所述冷冻室;制冰器,设置于所述门的背面,针对冰盘自动地进行用于制冰的供水及脱冰;柜体管道,设置于所述冷冻室的上侧,将用于冷却冷冻室的冷气朝向所述制冰器供应;冰盖,位于所述制冰器的上方,在所述冰盖的与所述柜体管道的出口相向的位置,形成有供冷气流入的盖流入口;以及,供应管道,将所述盖流入口和所述制冰器之间相连接,以向所述制冰器的内侧形成用于制冰的冷气供应流路。

所述供应管道可以包括:插入部,朝向所述冰盘的上表面的向所述门的背面侧偏心的一侧延伸,来插入于所述制冰器;以及延长部,从所述插入部的上端倾斜地延伸,来与所述盖流入口相连接。

所述插入部的下端的开口的面积可以比所述延长部的上端的开口以及所述盖流入口的面积更小地形成。

在所述盖流入口的外围可以包括流入口引导件,所述流入口引导件向上方延伸,以引导从所述柜体管道的出口吐出的冷气朝向所述盖流入口。

在所述盖流入口的一侧形成有管道固定部,所述管道固定部向下方延伸,并插入于所述供应管道的呈开口的上表面的内侧来固定所述供应管道。

所述供应管道可以插入于制冰器的内侧,并延伸至所述冰盘的旋转半径的外侧。

以将所述制冰器的转轴连接的中心线为基准向前方或者后方偏心的位置,配置有所述供应管道的呈开口的下表面。

所述供应管道将供水的所述冰盘的上方的空间划分为供冷气流入的流入空间和供冷气流出的流出空间。

与所述流出空间的面积相比,所述流入空间的面积可以更小地形成。

所述柜体管道可以位于外壳和内壳之间,所述外壳形成所述柜体的外侧面,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隔开并形成所述冷冻室,所述柜体管道与所述柜体内部的容置蒸发器的热交换空间相连通。

所述柜体管道可以安装于所述冷冻室的内侧的上表面,并与所述柜体内部的容置蒸发器的热交换空间相连通。

本发明可以还包括冰库,所述冰库设置于所述制冰器的下方,所述制冰器中制作的冰掉落并储存于所述冰库;所述冰盖的下端和所述冰库的上端彼此隔开,以形成供所述制冰器中进行了热交换的冷气排出的冷气排出口;所述冷气排出口形成于与所述冰盘的上表面对应的高度。

所述制冰器可以以所述冰库的中心线为基准配置于所述门的背面侧的空间。

所述冷气排出口可以形成于与所述冰盘的上表面对应的高度。

所述制冰器包括:驱动部,用于旋转所述冰盘,以及,安装支架,所述冰盘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盘容置部,所述盘容置部从所述冰盘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以形成容置所述冰盘的上表面的空间;所述供应管道的下端以插入于所述盘容置部的内侧的方式延伸。

在所述盘容置部形成有划分部,所述划分部沿着所述冰盘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将所述盘容置部的内侧的空间划分为流入空间和流出空间,所述流入空间指,供所述供应管道插入的空间,所述流出空间指,供所述冰盘中进行了热交换的冷气排出的空间。

与所述流入空间的面积相比,所述流出空间的面积更大。

所述制冰器包括满冰检测构件,所述满冰检测构件在所述冰盘的下方与所述驱动部相结合,向与所述冰盘相同的方向旋转,沿着前后方向移动来检测所述冰库的满冰高度;用于所述冰盘的旋转的驱动轴和用于所述满冰检测构件的旋转的检测构件转轴设置于所述驱动部的同一面,所述检测构件转轴位于比所述冰盘转轴更靠下方的位置。

所述满冰检测构件可以形成为具有规定的宽度的板形状,所述满冰检测构件在所述冰盘的下方弯折形成,并沿着所述冰盘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

所述冰盘由为了形成多个冰而划分的多个单元格构成,所述单元格形成为从下方越靠近上方而宽度变得越宽;所述满冰检测构件形成为具有规定的宽度的板形状,所述满冰检测构件在所述冰盘的下方弯折形成,并沿着所述冰盘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在待机状态下,所述满冰检测构件容置于所述单元格的外侧面和所述门的背面之间的空间。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冰箱可以实现如下的效果。

在从冰箱本体的柜体管道供应的冷气流入的所述冰盖的上表面形成有盖流入口,通过将所述盖流入口和所述制冰器的盘容置部相连接的供应管道能够实现冷气的供应。

由此,通过所述柜体管道向制冰单元的内部流入的冷气可以通过所述供应管道全部供应给所述冰盘,而不发生损失,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所述冰盘中的制冰速度,并且据此能够提高制冰性能即制冰量。

此外,在所述盖流入口的外围形成有流入口引导件,在所述盖流入口和所述柜体管道的管道出口彼此隔开的状态下,利用所述流入口引导件使冷气的泄漏达到最小,并能够将大部分的冷气供应给所述制冰单元的内部。

此外,所述供应管道位于在所述冰盘向一侧偏心的位置,由此,能够在所述冰盘上以具有方向性的方式供应冷气。

所述冰盘和用于安装冰盘的安装支架紧贴于门的背面,并且位于与门尽可能靠近的位置,从而使冰盘配置于横向宽度最宽的位置,能够使所述冰盘的制冰容量达到最大,并且据此提高制冰量。

并且,容置所述冰盘的所述盘容置部被划分为前方空间和后方空间,流入到一侧的空间的冷气可以经过所述冰盘的上表面并向另一侧的空间吐出。并且,通过使吐出空间的面积比流入空间的面积更宽,能够更加促进冷气的循环,据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所述冰盘的制冰性能。

并且,通过将安装于所述制冰器的满冰检测构件配置于所述冰盘的下方及前方,能够充分地确保所述冰盘后方的空间、即、与冷气排出邻近的空间的区域,从而防止基于所述满冰检测构件的冷气流动的干涉。因此,流动到所述冰盘的上方的空气向所述冰盘的后方容易地流动,从而能够更加促进冷气的循环。

并且,通过在所述冰库和所述冰盖之间的空间形成冷气排出口,并使所述冷气排出口的高度与所述冰盘的高度对应地配置,能够使流动到所述冰盘的上方的冷气容易地通过所述冷气排出口排出,从而能够进一步顺畅地实现冷气的循环。

此外,在所述供应管道中,使作为出口的下部开口的面积小于作为入口的上部开口的面积,并通过所述下部开口来设定实质上的冷气的供应容量,由此,即使发生流入的冷气的一部分损失的情形,也能够满足所需的冷气供应量,从而能够防止制冰性能降低。

此外,所述供应管道的出口成为与所述冰盘的上表面垂直的方向,由此,所述供应的冷气能够以与所述冰盘上的水面垂直的方式供应。由此,在供应冷气时,所述冰盘中储存的水的表面因振动而可以进行晃动,据此能够促进冰核的形成并提高制冰速度。

此外,所述冰盘容置于所述盘容置部,并利用所述盘容置部来紧贴所述冰盘的前后左右侧面,从而防止冷气的泄漏。同时,所述安装支架及盘容置部的前表面以与所述安置构件相接触的方式安装,以使从上方供应的冷气经过所述制冰器并向下方流入的情形达到最小,利用这样的流动结构,能够进一步促进所述制冰单元的冷气循环。

同时,如前所述,流动到所述制冰器的外侧的冷气可以不朝向所述冰库,而是通过所述冷气排出口向冷冻室排出。因此,能够使向所述冰库的内部直接供应冷气的情形达到最小,能够防止因供应的冷气而所述冰库内部的冰表面汽化而彼此结冰的情形。

此外,用于检测所述冰库中储存的冰的满冰的满冰检测构件可以向与冰盘相同的方向进行旋转,并且可以配置于冰盘的下方及前方的区域。

因此,不仅能够防止满冰检测构件妨碍冷气的后方流动,而且即使从冰盘掉落的冰具有不规则的高度,所述满冰检测构件也利用旋转而沿着前后方向移动并检测满冰,从而能够扩大检测区域,据此能够提高满冰检测的性能。

此外,所述满冰检测构件位于在门侧的壁面和所述冰盘的单元格之间形成的空间的内侧,从而避免带来所述冰库的储存容量的损失。

并且,不仅能够在与现有技术的上下移动的满冰检测装置相同的高度上检测满冰,而且能够利用其旋转来实现前后方向的检测,从而能够在相同的高度上检测更宽的区域。

并且,在所述冰库的满冰高度上,在所述冰库的后表面形成有凸出部,利用所述凸出部将位于从满冰检测构件远的距离的冰向前方推动,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检测满冰。即,在所述冰库的前后方向的距离远的情况下,能够将满冰检测区域外的冰向满冰检测区域的内侧移动,从而能够进一步扩展实质上检测的满冰检测区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冰箱的主视图。

图2是示出所述冰箱的门开放的情形的图。

图3是示出所述冰箱的柜体侧冷气流动结构的切开立体图。

图4是示出所述门和制冰单元的结合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所述制冰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从前方观察安装有作为所述制冰单元的一结构的制冰器的情形的立体图。

图7是从后方观察安装有所述制冰器的情形的立体图。

图8是从下方观察作为所述制冰单元的一结构的冰盖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在所述冰盖安装有供应管道的状态的纵向截面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在所述冰盖安装有供应管道的状态的横向截面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所述冰盖和供应管道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所述冰盖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所述冰盖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向所述冰盖内侧的冷气流动状态的剖视图。

图15是所述制冰器的立体图。

图16是所述制冰器的俯视图。

图17是所述制冰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从下方观察作为所述制冰器的一结构的安装支架的立体图。

图19是示出作为所述制冰器的一结构的驱动部和满冰检测构件的结合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20是示出所述制冰器的安装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21及图22是示出用于所述满冰检测构件的冻结解除的动作状态的图。

图23至图25是以阶段性的方式示出所述冰盘及所述满冰检测构件的动作状态的图。

图26是示出所述冰箱内部的冷气的流动状态的剖视图。

图27是从前方观察所述制冰单元的内部的冷气流动的切开立体图。

图28是从后方观察所述制冰单元的内部的冷气流动的切开立体图。

图29是示出所述制冰单元的另一实施例的冷气流动状态的图。

图30是示出所述制冰单元的又一实施例的冷气流动状态的图。

图31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冰箱的柜体侧的冷气流动结构的切开立体图。

图32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制冰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33是所述制冰单元的切开立体图。

图34是示出所述冰箱内部的冷气流动状态的剖视图。

图35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制冰单元的冷气流动状态的图。

图36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冰箱的制冰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37是示出所述制冰单元的安装有供应管道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38是示出所述供应管道的结合结构及冷气的流动状态的剖视图。

图39是从下方观察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冰盖的立体图。

图40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冰箱的制冰单元的剖视图。

图41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制冰单元的立体图。

图42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制冰单元的立体图。

图43是示出所述制冰单元的冷气流动状态的剖视图。

图44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冰箱的门开放的立体图。

图45是示出所述冰箱的制冰室的内部的一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图。

图46是示出所述制冰室的内部的制冰器和供应管道的结合结构的分解图。

图47是示出所述冰箱的制冰室的内部的另一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图。

图48是示出所述制冰室的内部的制冰器和供应管道的结合结构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提示有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实施例,而是可以利用其它结构要素的添加、变更、删除等来容易地提示出退步的其它发明或者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内的其它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冰箱的主视图。此外,图2是示出所述冰箱的门开放的情形的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冰箱1可以由形成储存空间的柜体10和开闭所述柜体10的储存空间的门20来形成外形。

为了说明和理解上的便利,以下,在所述冰箱1中,将配置有所述门20的方向定义为前方,将配置有被所述门20遮蔽的柜体10的方向定义为后方,将朝向地面的方向定义为下方,将朝向与地面相反的方向的方向定义为上方。

所述柜体10可以包括:形成外侧面的金属材料的外壳101;以及,树脂材料的内壳102,与所述外壳101相结合,用于形成所述冰箱1的内部的储存空间。此外,在所述外壳101和内壳102之间填充隔热件103,从而能够对冰箱内的空间进行隔热。

所述储存空间以隔板11为基准左右进行划分,可以由左侧的冷冻室12和右侧的冷藏室13构成。此外,在由所述内壳102形成的所述冷冻室12和冷藏室13设置有多个搁板和抽屉,从而能够独立地提供用于储存食品的空间。

所述门20可以由分别独立地开闭所述冷藏室13和冷冻室12的冷藏室门22和冷冻室门21构成。所述冷藏室门22和冷冻室门21均具有能够利用转动来开闭所述冷藏室13和冷冻室12的结构,为此,所述冷藏室门22和冷冻室门21可以均利用铰链装置来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柜体10。

在一对所述冷冻室门21可以设置有分配器23和制冰单元24。此外,所述分配器23和制冰单元24可以构成为利用冰槽25(icechute)彼此连通。所述制冰单元24可以至少包括所述制冰器60和冰盖40,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包括所述冰库50及安置构件30中的至少一种结构。

所述分配器23设置于冷冻室门21的前表面,并且可以构成为用户在外部进行操作以取出水或冰。此外,在所述冷冻室门21的背面可以设置有所述制冰单元24。所述制冰单元24构成为能够制作冰并进行储存,所述制冰单元24可以配置于所述分配器23的上方。此外,所述制冰单元24可以利用所述冰槽25来与所述分配器23彼此连通。因此,在操作所述分配器23时,所述制冰单元24的内部的冰通过所述冰槽25向所述分配器23供应,从而能够在外部取出所述冰。

所述冰槽25具有越靠近安装有所述制冰单元24的上方越朝向冰箱内侧凸出的结构,所述冰槽25的上端可以凸出至与所述制冰单元24的后端相一致的地点。

此外,在所述冷冻室门21关闭的状态下,所述冰槽25的凸出的部分将位于所述冷冻室12的内侧区域。因此,所述冰槽25的左右两侧面以倾斜或以带有弧度的方式形成,从而在所述冷冻室门21为了进行开闭而转动时,能够防止所述冰槽25与冰箱内侧壁面相干涉。

所述制冰单元24可以利用用于冷却所述冷冻室12的蒸发器151所直接供应的冷气和基于所述冷冻室12的冷气的间接冷却,来制作冰并进行储存。

尤其是,在所述冷冻室门21关闭的状态下,所述制冰单元24的盖流入口411和所述柜体10的内侧的管道出口162彼此邻近,从而能够实现向所述制冰单元24的内部的直接的冷气供应。

图3是示出所述冰箱的柜体侧的冷气流动结构的切开立体图。

如图所示,在所述冷冻室12的后表面设置有格栅风扇14,可以利用所述格栅风扇14来划分所述冷冻室12和用于容置所述蒸发器151的热交换室15。

在所述格栅风扇14可以形成有:用于向所述冷冻室12的内部吐出冷气的多个吐出口141;以及,使在所述冷冻室12的内部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向所述热交换室15流入的吸入口(未图示)。多个所述吐出口141中的一部分可以配置于所述格栅风扇14的上部。此外,所述吸入口可以配置于所述格栅风扇14的下部,从而在所述冷冻室12的内部全体实现冷气循环。

此外,在所述热交换室15的内侧可以设置有所述蒸发器151和冷却风扇152。利用所述冷却风扇152的旋转,从所述蒸发器151生成的冷气可以通过所述吐出口141向所述冷冻室12供应,在所述冷冻室12的内部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可以通过所述吸入口向所述热交换室15流入。利用所述冷却风扇152的驱动而使冷气进行循环,所述冷冻室12可以被冷却为设定的温度。

另外,在所述冷冻室12的上方可以设置有柜体管道16。所述柜体管道16设置于形成所述冷冻室12的上表面的内壳102和所述外壳101之间,并且可以以被隔热件103埋入的状态进行配置。

此外,所述柜体管道16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在所述柜体管道16的呈开口的前端和后端可以分别形成有管道入口161和管道出口162。

所述管道出口162向所述冷冻室12的上表面露出,并且可以形成于所述冷冻室12的上表面的倾斜的前端。此外,所述管道出口162可以形成于与所述制冰单元24的盖流入口411对应的位置。因此,在所述冷冻室门21关闭的状态下,通过所述柜体管道16供应的冷气可以全部通过所述盖流入口411向所述制冰单元内侧流入。

所述管道入口161可以与所述热交换室15相连通,在所述冷却风扇152进行驱动时,从所述蒸发器151生成的冷气可以向所述管道入口161流入。所述管道入口161可以位于所述冷冻室12的上表面的后端。此外,利用将所述格栅风扇14的吐出口141和所述管道入口161相连通的管道盖163,所述管道入口161和吐出口141可以彼此连通。因此,所述热交换室15的内部的冷气可以依次经过所述吐出口141和管道盖163以及管道入口161向所述柜体管道16供应。当然,所述管道入口161也可以延伸至所述热交换室15,从而与所述热交换室15直接连通。

在如上所述的结构中,当未满足所述冷冻室12的温度时,所述冷却风扇152可以进行驱动以冷却所述冷冻室12,并且在所述制冰单元24制作冰时,所述冷却风扇152也可以进行动作,从而向所述制冰单元24直接供应冷气。

也可以向所述冷冻室12和所述制冰单元24同时供应冷气,也可以在所述吐出口141和/或所述柜体管道16设置额外的风门(damper),从而向所述冷冻室12和所述制冰单元24选择性地供应冷气。

图4是示出所述门和制冰单元的结合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所示,所述冷冻室门21可以包括:形成前表面的外板211;形成背面的门内衬212;以及填充于所述外板211和门内衬之间的隔热件213。此外,在所述冷冻室门21的上下表面可以安装有盖装饰件,从而形成所述冷冻室门2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在所述门内衬212的背面的外围,向后方凸出形成有门堤214,尤其是,在左右两侧可以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制冰单元24和冰盖40的安置构件安装部214b和盖安装部214a。

并且,在所述分配器23的上方的所述门内衬212形成有所述冰槽25。所述冰槽25形成使所述制冰单元24和所述分配器23相连通的通道,并且可以形成为在下方支撑所述制冰单元24。

所述冰槽25的上表面形成与所述门内衬212的背面垂直的面,并且可以具有与所述制冰单元24的下表面对应的形状。此外,在所述冰槽25的上表面形成有槽开口251。所述槽开口成为将所述制冰单元24和分配器23之间相连接的通道,并将从所述制冰单元24排出的冰向所述分配器23引导。

在与所述制冰单元24相向的所述冷冻室门21的背面,可以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制冰单元24的安置构件30。所述安置构件30可以具有紧贴于所述门内衬212的结构。

此外,形成于所述门堤214的所述安置构件安装部214b可以与形成于所述安置构件30的安置构件结合部321相结合。因此,安置构件30可以固定安装于所述门内衬212上,通过在所述安置构件30安装所述制冰单元24,实质上能够将所述制冰单元24安装于所述冷冻室门21的背面。

此外,在所述安置构件安装部214b的上方的所述门堤214可以形成有所述盖安装部214a。所述盖安装部214a可以形成于与在所述冰盖40的两侧形成的所述盖结合部43对应的位置。利用所述盖安装部214a和所述盖结合部43,可以将所述冰盖40固定安装于所述门内衬212上。

另外,在所述安置构件30可以安装用于制作冰的制冰器60和用于储存所述制冰器60中制作的冰的冰库50。此外,所述冰库50可以以能够装卸的方式提供于所述安置构件30。

当安装所述冰盖40时,所述制冰器60可以被遮蔽,所述冰库50可以配置于所述制冰器60以及所述冰盖40的下方。此外,在所述冰盖40和所述冰库50之间,可以形成有供所述制冰单元24的内部的空气排出的冷气排出口241,从而使所述制冰单元24的内部的空气进行循环。

图5是所述制冰单元的分解立体图。此外,图6是从前方观察安装有作为所述制冰单元的一结构的制冰器的情形的立体图。此外,图7是从后方观察安装有所述制冰器的情形的立体图。

如图所示,所述制冰单元24可以包括:制冰器60,整体上固定安装于所述安置构件30并用于制作冰;冰库50(icebin),配置于所述制冰器60的下方并储存冰;以及冰盖40,在所述冰库50的上方遮蔽所述制冰器60。当然,所述制冰单元24也可以包括所述安置构件30,也可以在未设置额外的所述安置构件30的情况下,在所述冷冻室门21的背面独立地安装所述制冰单元24。所述冷冻室门21的背面和所述安置构件30的内侧面也可以看作为实质上相同。

所述安置构件30可以包括:支撑面31,与所述冰槽25相接触;安装面32,从所述支撑面31的前端垂直地延伸,并固定于所述冷冻室门21的背面。

在所述支撑面31的中央,可以形成有与所述冰槽25的槽开口251相连通的支撑面开口311。此外,在所述支撑面31可以形成有用于紧固连接螺钉的螺钉孔312,以将所述支撑面31固定于所述冰槽25的上表面。此外,在所述支撑面31的后端,可以凸出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安置构件30上安装的冰库50的支撑面约束部313。所述支撑面约束部313以具有越靠近所述安装面32而变得越高的倾斜的方式延伸,从而容易实现基于所述冰库50的旋转的安装以及安装后的约束,延伸的端部可以以与所述支撑面31垂直的方式形成。

所述安装面32可以以与所述门内衬212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凹陷形成。即,所述安装面32的左右侧两端可以以与所述支撑面31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式形成侧面部。此外,在所述侧面部,可以向内侧凸出形成用于装卸所述冰库50的冰库安装部322。所述冰库安装部322可以形成为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凸起形状,由此,可以具有使所述冰库50上下移动而装卸的结构。此外,所述冰库50的左右侧面利用所述冰库安装部322进行固定,所述冰库50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面约束部313相结合而进行固定。

在所述安装面32的下部中央呈开口形成有轴孔324,通过所述轴孔324可以贯穿由冰库电机54进行旋转的轴。此外,所述轴可以与所述冰库50的内部的冰移送构件52相结合。

在所述安装面32的一侧面和所述支撑面31的边角一侧可以形成有用于安装冰库电机54的电机容置部323。所述电机容置部323可以具有从所述安装面32和支撑面31之间凸出的结构。

详细而言,在与所述门内衬212相接触的安装面32的前表面可以形成有齿轮箱安装部325,与所述冰库电机54相连接的齿轮箱55安装于所述齿轮箱安装部325。所述齿轮箱55可以配置于所述轴孔324的前方,并且包括贯穿所述轴孔并利用多个齿轮与所述冰库电机54相连接而旋转的轴。所述冰库电机54和所述齿轮箱55可以构成为一个模块形态,来固定安装于所述齿轮箱安装部325和所述电机容置部323。

因此,所述齿轮箱安装部325具有与所述电机容置部323相连通的结构,并且利用从所述安装面32向前方凸出的安装部筋325a来形成安装所述齿轮箱55的空间。此时,所述轴孔324位于所述齿轮箱安装部325的内侧区域。

在所述安装面32的上部可以形成有制冰器安装部326。所述制冰器安装部326使所述安装面32的上部向后方凹陷而形成空间,并可以在所述安装面32上固定安装所述制冰器60。

此外,在凹陷的所述制冰器安装部326的内部空间可以形成空间,以能够容置与所述制冰器60相连接的电线326b以及连接器326c。因此,当安装所述制冰器60时,在所述制冰器安装部326和所述门内衬212之间可以容置与制冰器60相连接的电线326b以及连接器326c。当然,为此,在与所述制冰器安装部326对应的所述门内衬212的一侧也可以形成有凹陷的结构。

此外,在所述制冰器安装部326可以形成有安装狭缝326a。所述安装狭缝326a可以沿着横向较长地形成,并且可以插入固定所述安装支架61的前表面上形成的支架约束部612。所述支架约束部612在插入于所述安装狭缝326a的状态下容置所述安装狭缝326a的下端,从而可以在所述制冰器安装部326上固定所述制冰器60。

此外,在所述制冰器安装部326的上部可以向后方凸出形成有所述制冰器安置部327。所述制冰器安置部327的前表面具有凹陷的形状,在内部可以形成有紧固连接用于固定所述制冰器60的螺钉s的螺钉凸柱327a。所述螺钉凸柱327a可以延伸至与所述安装面32的前表面对应的高度,并且可以与所述门内衬212相接触而得到支撑。

在所述制冰器安置部327的后表面可以安置所述安装支架61的上端的安装部611。当贯穿所述安装部611而紧固连接螺钉s时,所述制冰器60可以固定于所述安置构件30。此时,所述安装支架61可以以完全地紧贴于所述安置构件30的结构进行安装,并且可以紧贴为防止冷气通过所述安置构件30和制冰器60之间的空间向下方流动。

此外,所述安装部611安置于凸出的所述制冰器安置部327上,从而固定所述安装支架61。在固定所述安装支架61而安装所述制冰器60的状态下,所述安装部611的下方的所述制冰器60的前表面可以被配置为与所述安装面32相紧贴。即,所述制冰器60在所述冷冻室门21的背面的凹陷的区域尽可能位于与所述冷冻室门21的背面靠近的位置,从而确保所述冰盘63的横向长度,同时能够防止从上方供应的冷气通过所述冰盘63的前表面和所述安置构件30之间而通过下方。

此外,在所述安装面32的上端可以还形成有用于插入从所述冰盖40的后端凸出的盖凸起415的盖安装孔328。由此,所述冰盖40的后端可以固定安装于所述安置构件30上,左右两侧端固定安装于所述门堤214上。

此外,在所述盖安装孔328的一侧方的所述安装面,形成有供用于供水的配管或管嘴进出的配管孔329,所述配管孔329可以形成为与用于向所述冰盘63供水的供水杯68相连通。

另外,所述冰库50可以形成为筒形状,以使从所述制冰器60制作的冰掉落并储存。此外,在所述冰库50的前表面以及侧面的上部可以形成有透视部51。所述透视部51可以由能够透视其内部的透明材料形成,因此,能够通过所述透视部51确认所述冰库50的内部储存的冰的量或冰的状态。

此外,在所述透视部51可以形成有向所述冰库50内侧凸出的凸出部511。所述凸出部511可以形成于与所述冰库50的满冰高度对应的位置。因此,可以将所述冰库50的内部的与满冰高度邻近的位置的冰中的、远离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的一侧的冰库50的后半部的冰向所述制冰器60侧推动,并且将冰引导到能够利用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检测的区域。

在所述透视部51的下部区域可以设置有:螺旋钻53(auger),通过旋转来防止所述冰库50的内部的冰的结冰,以及,冰移送构件52,将所述冰库50的内部的冰选择为方块状态的冰和碎块状态的冰并排出。由于所述冰移送构件52能够以碎块方式排出冰,可以将其称为破碎机。在安装有所述冰库50的状态下,所述螺旋钻53和所述冰移送构件52可以与所述冰库电机54以及齿轮箱55相连接而进行动作。

此外,安装所述螺旋钻53以及冰移送构件52的所述冰库50的内侧面的一部分可以以倾斜的方式形成,可以引导从所述制冰器60掉落的冰朝向所述移送构件52移动。

在所述冰库50的两侧面的下部,可以形成有供用户能够抬起所述冰库50的把手。利用将所述冰库50抬起拉动的操作,使所述支撑面约束部313从所述冰库50的底部面的约束槽501脱离,从而能够从所述安置构件30分离所述冰库50。

所述冰库50的两侧面以及所述冰盖40的两侧面可以以倾斜的方式形成,并且可以与所述冰槽25的倾斜的两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由此,当开闭所述冷冻室门21时,能够防止所述制冰单元24以及所述冰槽25与所述冷冻室12的内部的两侧面相干涉。

另外,在所述冰库50的上方可以设置有冰盖40。所述冰盖40具有遮蔽所述制冰器60以及安装于所述制冰器60的供应管道71的结构,当分离所述冰盖40时,至少可以露出所述制冰器60和所述供应管道71。

所述冰盖40形成所述制冰单元24的上部外观,在整体上可以具有像所述冰库50以及冰槽25那样、两侧面倾斜的形状,并且使外围面与所述冰库50和所述冰槽位于同一平面上,从而具有一体感。

在所述冰盖40的前表面以及两侧面一部分可以形成有盖装饰件42。所述盖装饰件42位于所述透视部51的上方,所述盖装饰件42的两侧端可以与所述透视部51配置于同一延长线上。此外,通过使其由与所述透视部51相同的材料形成,能够具有相同的质感,在所述盖装饰件42的外侧面的大部分的区域可以连续地形成有凹凸部421的形状,从而与所述透视部51不同地、无法完全地透视所述冰盖40的内部。

所述冰盖40的上表面41可以形成为具有与所述冷冻室12的上表面的前端对应的倾斜。此外,在所述冰盖40的上表面41,可以形成有使从所述柜体管道16排出的冷气流入的盖流入口411。此外,在所述冰盖40的内侧面,可以设置有以与所述盖流入口411相连通的方式配置的所述供应管道71。

图8是从下方观察作为所述制冰单元的一结构的冰盖的立体图。此外,图9是示出在所述冰盖安装有供应管道的状态的纵向截面的剖视图,其示出沿着图4的9-9’线剖开的截面。此外,图10是示出在所述冰盖安装有供应管道的状态的横向截面的剖视图,其示出沿着图4的10-10’线剖开的截面。

如图所示,在所述冰盖40的两侧面可以形成有盖结合部43。所述盖结合部43具有能够从上方向下方插入到在所述门堤214上形成的盖安装部214a而进行固定的结构。此外,在所述冰盖40的上表面41的前端,向前方延伸形成有所述盖凸起415,所述盖凸起415可以插入于在所述安置构件30上形成的所述盖安装孔328。

在所述冰盖40的上表面可以形成有盖流入口411。所述盖流入口411将位于所述制冰器60的上方,更详细而言,可以位于比冰盘63的中心部更靠后方的位置。由此,从所述柜体管道16侧吐出的冷气可以经过所述盖流入口411并向所述冰盘63的上方顺畅地流动。

详细而言,为了使从所述柜体管道16吐出的冷气能够朝向所述冰盘63更加顺畅地流入,所述盖流入口411位于与所述柜体管道16的管道出口162相向的位置,此时的所述盖流入口411的位置将位于比所述冰盘63稍微更加靠后方的位置,从而使通过所述柜体管道16吐出的冷气朝向所述冰盘63移动而不发生流失。

对其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通过使所述盖流入口411的后端位于比所述冰盘63的后端更靠后方的位置,所述盖流入口411的前端位于至少比所述冰盘63的中心部更靠后方的位置,能够使流入的冷气以缓慢的角度朝向所述冰盘63移动。

另外,在所述盖流入口411的外围可以形成有向上方延伸的流入口引导件412。所述管道出口和所述盖流入口411处于彼此隔开的状态,因此,为了使从所述管道出口162吐出的冷气向所述盖流入口411有效地流入,需要设置有流入口引导件412。

所述流入口引导件412可以沿着所述盖流入口411的外围凸出形成,可以以具有特定的高度的方式凸出形成,所述特定的高度指,在开闭所述冷冻室门21时,不与所述内壳102相干涉的高度。

因此,所述流入口引导件412引导从所述管道出口162吐出的冷气朝向所述盖流入口411的内侧移动,而不向所述盖流入口411的外侧流失。

所述流入口引导件412可以包括:前方引导件412a,沿着所述盖流入口411的前端凸出;侧方引导件412b,沿着所述盖流入口411的侧端凸出。即,从所述管道出口162吐出并朝向两侧方和前方的冷气可以被所述前方引导件412a和侧方引导件412b引导到所述盖流入口411的内侧。

此时,所述侧方引导件412b可以形成于所述盖流入口411的侧端的全体,也可以仅形成于与所述前方引导件412a邻近的一部分,从而在开闭所述冷冻室门21时、或者进行用于阶差调节的冷冻室门21的高度调节时不干涉升降。

在所述盖流入口411的后端可以不形成额外的引导件。在盖流入口411的后端形成有凸出的形状的引导件的情况下,将可能切断朝向所述盖流入口411吐出的冷气,因此,为了使冷气更加顺畅地流入而可以将其省略。

另外,所述冰盖和所述供应管道可以具有与前述的结合结构不同的结合结构。

图11是示出所述冰盖和供应管道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如图11所示,在所述冰盖40的两侧面和前表面可以形成有盖装饰件42,在所述盖装饰件42上可以形成有凹凸部421。

此外,所述冰盖40包括倾斜的上表面41,在倾斜的上表面41可以以呈开口的方式形成有盖流入口411a。

所述盖流入口411a可以位于与所述管道出口162相向的位置,可以成为供从所述管道出口162吐出的冷气流入的入口。此外,所述盖流入口411a可以形成为能够插入所述供应管道71的上部的大小。

所述供应管道71可以以从下端越靠近上端而大小变得越大的方式形成。因此,所述供应管道71可以从下端的插入部712插入到所述盖流入口411a,延长部711可以固定于所述盖流入口411a。因此,所述盖流入口411a的大小可以形成为与所述供应管道71的呈开口的上表面、即上部开口713的大小对应的形状。因此,在安装有所述供应管道71的状态下,所述供应管道71的上端外围可以与所述盖流入口411a的内侧面相紧贴而进行固定。

另外,在所述延长部711的上部外侧面可以还形成有向外侧凸出的管道固定部711c、711d。所述管道固定部711c、711d可以与所述盖流入口411a的外围相接触并安置于所述盖流入口411a,以使所述供应管道71能够保持安装于所述冰盖40的状态。此外,所述管道固定部711c、711d也可以沿着所述供应管道71的外围形成。利用如上所述的结构,所述供应管道71可以从所述冰盖40的上方向所述盖流入口411a的内侧插入,所述管道固定部711c、711d可以固定安装于所述冰盖40。

此外,在所述延长部711的上端可以还形成有流入口引导件711a、711b。所述流入口引导件711a、711b可以从所述延长部711的上端形成,并通过所述盖流入口411a向上方进一步延伸形成。

因此,当安装所述供应管道71时,所述流入口引导件711a、711b可以位于所述盖流入口411a的外围侧,能够引导冷气通过所述盖流入口411a的内侧、即所述上部开口713流入。

如图所示,所述流入口引导件711a、711b可以由前表面引导件711a和侧面引导件711b构成,可以由所述延长部711的前表面的上端和两侧面的上端延伸形成。当然,所述流入口引导件711a、711b可以以包括所述延长部711的外围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构成为多样的形状。

另外,沿着所述盖流入口411的外围形成的流入口引导件412可以实现多样的变形例,以下,参照附图,进行描述。

图12是示出所述冰盖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如图12所示,所述冰盖40的上表面41以具有倾斜的方式形成,在倾斜的所述上表面41可以形成有所述盖流入口411。此外,在所述盖流入口411的前端可以形成有流入口引导件412c。

所述流入口引导件412c沿着所述盖流入口411的前端形成,并且可以从左侧端延伸形成至右侧端。所述流入口引导件412c将不形成于所述盖流入口411的外围中除了前端以外的其余两侧端和后端。由此,在开闭所述冷冻室门21或者升降所述冷冻室门21时,能够使发生的干涉达到最小。

图13是示出所述冰盖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如图13所示,所述冰盖40的上表面41可以以具有倾斜的方式形成。此外,在所述冰盖40的所述上表面41可以形成有所述盖流入口411,在所述盖流入口411的外围可以形成有流入口引导件412d。

所述流入口引导件412d可以沿着所述盖流入口411的外围全体而形成。尤其是,与所述流入口引导件412d的后端对应的位置以朝向冰箱内侧具有倾斜的方式形成,从而在不切断通过所述管道出口162供应的冷气的范围内,向所述盖流入口411引导冷气。

并且,所述流入口引导件412d沿着所述盖流入口411的外围全体向上方凸出形成,并且可以延伸形成至所述管道出口162。因此,在所述冷冻室门21关闭的状态下,从所述管道出口162到所述盖流入口411可以利用所述流入口引导件412d来形成流路,并能够引导从所述管道出口162吐出的冷气实际上全部流入到所述盖流入口411。

此外,所述流入口引导件412d也可以由橡胶、硅胶、尿烷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因此,当开闭所述冷冻室门21或者升降所述冷冻室门21时,即使所述流入口引导件412d与所述柜体10或者其它结构相接触,也避免受到损伤并防止妨碍冷冻室门21的移动。

图14是示出向所述冰盖内侧流动的冷气流动状态的剖视图。

如图14所示,在所述管道出口162的外围以及盖流入口411的外围可以形成有流入口引导件419a、419b。所述流入口引导件419a、419b引导从所述管道出口162吐出的冷气朝向所述盖流入口411移动。此外,所述流入口引导件419a、419b可以由橡胶、硅胶、尿烷等弹性等材料形成。

此外,所述流入口引导件419a、419b也可以在所述冷冻室门21被关闭时可以彼此相接触,利用压缩而彼此完全地紧贴来保持气密的状态。因此,当所述冷冻室门21被关闭时,如图14所示,所述柜体10侧的流入口引导件419b和所述冷冻室门21侧的流入口引导件419a彼此紧贴,从而能够形成将所述管道出口162和所述盖流入口411之间相连接的流路。

因此,从所述管道出口162吐出的冷气可以不向储存空间的内部泄漏,而是沿着由所述流入口引导件419a、419b形成的通道实际上全部流入到所述盖流入口411的内侧。

另外,虽未图示,所述流入口引导件也可以不形成于所述冰盖40,而是仅形成于所述管道出口162侧,并且可以以与所述盖流入口411相接触的方式延伸形成。

再次观察图8至图10,在所述冰盖40的内侧可以安装所述供应管道71。所述供应管道71可以另外成型并安装于所述冰盖40的内侧的上表面。为此,在所述冰盖40的内侧的上表面,可以向下方延伸形成有第一管道固定部413和第二管道固定部414。

所述第一管道固定部413可以从所述盖流入口411的前端向下方延伸形成。此时,所述第一管道固定部413具有在其上表面形成有凹陷的槽、其下表面向所述冰盖40下方凸出的结构。所述第一管道固定部413可以利用如上所述的凹陷结构来进行注塑成型,从而在成型所述流入口引导件412以及所述盖流入口411时形成为一体。

此外,所述第一管道固定部413的后表面可以以具有倾斜的方式形成,以引导向所述盖流入口411的内侧流入的冷气沿着所述供应管道71的内侧面流动。此外,所述第一管道固定部413的前表面可以以垂直地朝向下方的方式形成,并插入到所述供应管道71的上部开口713并与所述供应管道71的内侧面相接触。

所述第二管道固定部414从所述盖流入口411的后端向下方延伸形成。所述第二管道固定部414从所述冰盖40的倾斜的上表面向下方延伸,位于比所述第一管道固定部413更靠后方的位置,并且可以比所述第一管道固定部413更向下方延伸。

所述第一管道固定部413和第二管道固定部414可以插入于所述上部开口713的内侧。此时,所述第一管道固定部413和第二管道固定部414与所述上部开口713的内侧面相接触,从而提供能够将所述供应管道71固定于所述冰盖40的结构。

所述供应管道71将保持与所述冰盖40相结合的状态,在装卸所述冰盖40时,所述供应管道71可以与所述冰盖40一起进行装卸。在所述供应管道71安装于所述冰盖40的状态下,所述盖流入口411位于所述上部开口713的内侧,从而能够使通过所述盖流入口411的冷气全部通过所述上部开口713向所述供应管道71的内侧流入。

所述供应管道71可以从所述冰盖40的上表面朝向所述冰盘63的上方延伸形成。此外,所述供应管道71的下部开口714朝向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所述供应管道71的下端延伸至与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最靠近的位置,并且以在所述冰盘63旋转时不发生干涉的长度延伸。

所述供应管道71可以包括:插入部712,插入于形成所述制冰器60的上部的安装支架61的内侧;延长部711,从所述插入部712的上端延伸至所述盖流入口411。

所述插入部712具有与所述冰盘63的横向宽度对应的宽度,并且形成为可以插入到所述安装支架61的后半部的一区域。此外,所述插入部712的下端可以以倾斜或者带有弧度的方式形成,并且以在所述冰盘63旋转时不发生干涉的长度延伸。

在所述插入部712的下端,可以形成有朝向所述冰盘63吐出冷气的所述下部开口714。可以由所述下部开口714的大小来决定向所述冰盘63供应的冷气的流量。因此,为了将尽可能多的量的冷气均匀地供应到所述冰盘63全体,所述下部开口714的横向长度可以与所述冰盘63的横向长度、更详细而言、与容置水的空间的横向长度对应地形成。

此外,为了使冷气在所述冰盘63的上方有效地进行流动及循环,所述下部开口714在从所述冰盘63的上方偏心的位置供应冷气。因此,所述下部开口714的面积可以小于所述冰盘63,并且可以形成为所述冰盘63上表面面积的一半以下。

即,为了有效地供应冷气,所述下部开口714的前端可以位于与所述冰盘63的前端对应的位置,所述下部开口714的后端可以位于比所述冰盘63的中央更靠前方的位置。

所述插入部712可以至少延伸至所述安装支架61的上端,通过使所述下部开口714位于所述安装支架61的内部,由所述供应管道71供应的冷气全部从所述安装支架61的内侧朝向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移动。

所述延长部711可以以在所述插入部712的上端向后方倾斜的方式延伸。此时,在所述延长部711的上端可以形成有所述上部开口713,所述上部开口713的大小可以与所述盖流入口411的大小相同或更大地形成。由此,在所述上部开口713可以插入所述第一管道固定部413和第二管道固定部414。

所述上部开口713的大小可以比所述下部开口714更大地形成,以使流入的冷气能够满足由所述下部开口714设定的吐出流量。即,即使通过所述上部开口713流入的冷气的一部分在通过所述供应管道71的过程中发生一部分损失,也能够满足所需的所述下部开口714中的吐出流量。

因此,所述上部开口713的大小将更大于所述下部开口714的大小,并且该大小可以沿着横向及纵向更大地形成。此时,在所述冰盖40的上表面的宽度允许且可以安装所述供应管道71的结构内,优选地使所述上部开口713的横向宽度尽可能大地形成。此外,所述上部开口713的纵向的宽度可以形成为与所述下部开口714的宽度相同或稍大于所述下部开口714的宽度,可以考虑所述柜体管道16的管道出口162的位置以及插入部712的位置,而在不使流动的空气的方向过度地弯折的范围内,较大地形成。因此,所述上部开口713的大小比下部开口714的大小更大地形成,并且可以使所述左右方向的大小差比前后方向的大小差更大。

通过使所述上部开口713比下部开口714更大地形成,所述延长部711可以以倾斜或者带有弧度的方式形成,以使所述延长部711越靠近下方而其横向及纵向的宽度变得越窄,利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朝向所述冰盘63有效地供应冷气。

另外,所述柜体管道16的管道出口162的大小可以与所述冰盖40的盖流入口411相同或更大地形成,其结果,从所述柜体管道16供应的冷气将提供所述供应管道71中所要求的冷气的适当流量。

图15是所述制冰器的立体图。此外,图16是所述制冰器的俯视图。

图17是所述制冰器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所示,所述制冰器60整体上可以包括:安装支架61,用于安装所述制冰器60;驱动部65,提供用于驱动所述制冰器60的动力;冰盘63,连接于所述驱动部65进行旋转,容置用于制作冰的水;以及,满冰检测构件67,连接于所述驱动部65,检测所述冰库50中储存的冰的满冰与否。

所述安装支架61使所述制冰器60能够固定安装于所述安置构件30。此外,所述安装支架61提供能够安装所述驱动部65和冰盘63的结构,同时具有引导用于制冰的冷气以及防止所述冰盘63中容置的水飞溅或溢出的结构。

所述安装支架61可以包括:盘容置部62,用于容置所述冰盘63;安装部611,从所述盘容置部62的前端延伸,用于固定安装所述制冰器60;以及,驱动部安装部64,用于安装驱动部65。此外,所述安装支架61可以还包括用于向所述冰盘63进行供水的供水杯68。

对于所述安装支架61的更加详细的结构,以下将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

所述驱动部65提供用于所述冰盘63和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的旋转的动力,可以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61的左右两侧中的一侧端。此外,在所述驱动部65的一侧面可以设置有与所述冰盘63相结合的驱动轴和与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相结合的检测构件转轴。由此,利用所述驱动部65的动作,所述冰盘63和满冰检测构件67可以进行旋转。

所述驱动部65可以在驱动部壳体651的内部设置有电机和多个齿轮。因此,可以利用一个所述电机和所述多个齿轮的组合来一起实现所述冰盘63的旋转和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的旋转。此外,为了固定安装所述驱动部65,在所述驱动部壳体651可以形成有壳体凸起652和螺钉固定部653。

所述冰盘63容置用于制冰的水,可以由塑料材料的树脂件形成。所述冰盘63的一端可以与所述驱动部65进行轴结合并进行旋转。此外,在所述冰盘63可以划分形成有多个单元格632,如图所示,可以沿着两列连续地配置相同的大小的多个单元格632。在各个单元格632可以填充水,在划分所述各个单元格632的分隔壁633之间切开形成有通道634,由此,即使向所述冰盘63的一侧供应水,水也将移动到全体单元格632,从而能够向各个单元格632均匀地供应水。

此外,在所述冰盘63的上端可以形成有边缘部631。所述边缘部631用于形成所述冰盘63的上端外围,所述边缘部631可以向上方延伸,从而能够与所述安装支架61的盘容置部62下端相接触。

所述边缘部631可以与所述盘容置部62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下端相紧贴,在进行供水时或者进行用于开闭所述冷冻室门21的旋转时,能够防止所述冰盘63的水溢出。并且,在所述冰盘63旋转时,所述边缘部631还可以与设置于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的结冰解除构件677相接触,从而防止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的冻结。

另外,在所述边缘部631的左右两侧端的中央设置有所述盘转轴636。此外,一侧的所述盘转轴636可以与所述驱动部65的驱动轴654相结合,另一侧的所述盘转轴636与所述盘容置部62进行轴结合。

此外,在所述边缘部631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端,可以形成有向上方延伸的半圆形的遮蔽板635。所述遮蔽板635容置于所述盘容置部62,将遮蔽在所述冰盘63的上方的左右两侧呈开口的面。因此,在所述冰盘63位于所述盘容置部62的状态下,所述冰盘63的上方的前后左右侧可以被所述盘容置部62的容置部前表面622和容置部后表面621以及所述遮蔽板635全部遮蔽。利用这样的结构,向所述冰盘63供应的水不会向外部溢出流动,向所述冰盘63的上方供应的冷气可以在所述冰盘63的上方进行循环,而不会经过所述冰盘63来向下方通过。

并且,在所述冰盘63进行旋转及扭转时,利用所述遮蔽板635可以防止所述冰盘63从所述盘容置部62脱离并进行旋转。在所述遮蔽板635的外侧面的下端还可以上下延伸形成有多个加强筋674。

在所述冰盘63制作的冰可以在所述冰盘63旋转的状态下向下方掉落并进行脱冰,由塑料材料形成的所述冰盘63可以构成为,按照设定的角度旋转以使所述单元格632的呈开口的面朝向下方,然后发生扭转以使冰从所述冰盘63分离。鉴于这样的脱冰方式,所述制冰器60可以被称为扭转式(twisting)制冰器。

图18是从下方观察作为所述制冰器的一结构的安装支架的立体图。参照附图,对所述安装支架61的结构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所述安装支架61可以包括所述盘容置部62。所述盘容置部62沿着所述冰盘63的外围形成,并且可以形成为能够在内部容置所述冰盘63的框体形状。所述盘容置部62可以从所述冰盘63的上端向上方延伸,尤其是,所述容置部前表面622和容置部后表面621可以与所述冰盘63的边缘部631的前端及后端相接触并向上方延伸。由此,能够防止水沿着所述冰盘63的内部的前后方向溢出。此外,所述盘容置部62以具有规定的高度的方式形成,从而不仅能够防止水溢出,还将形成冷气的循环空间。

在所述盘容置部62的前表面的上方,可以形成有向上方延伸的安装部611。所述安装部611可以延伸至所述制冰器安置部327,并且可以以位于比所述容置部前表面622向后方稍微凸出的位置的方式,具有阶差来形成。此外,在所述容置部前表面622凸出形成有所述支架约束部612。所述支架约束部612可以插入于在所述安置构件30形成的安装狭缝326a。因此,所述制冰器60在利用所述支架约束部612的结合而进行预固定的状态下,可以通过向所述安装部611紧固连接螺钉来固定安装所述制冰器60。

另外,在所述盘容置部62的两侧面,可以以能够容置所述遮蔽板635的方式,形成有对应的带有弧度的形状的开口。此外,在所述开口的上方,可以形成有将所述容置部前表面622和容置部后表面621相连接的容置部侧面623。在所述容置部侧面623垂直地向外侧弯折形成有与所述遮蔽板635的外侧端相接触的引导面623a,从而能够引导所述冰盘63的旋转。

此外,在所述容置部侧面623之间可以形成有划分部625。所述划分部625形成为前后划分所述盘容置部62的空间,并且两端与所述容置部侧面623相接触。所述划分部625的上下高度以与所述容置部侧面623对应的大小形成,以划分所述盘上方的空间,从而能够使向所述冰盘63供应的冷气和向所述冰盘63的外侧排出的冷气以具有方向性的方式流动。此时,就所述划分部625的长度而言,可以具有在所述冰盘63旋转时防止与所述冰盘63发生干涉的程度的上下方向长度。

所述盘容置部62的空间可以所述划分部625为基准划分为前方空间627和后方空间626。此外,所述后方空间626可以以能够插入所述供应管道71的下端、即、所述插入部712的方式,形成为对应的大小。因此,所述后方空间626可以成为向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供应冷气的入口,所述前方空间627可以成为在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向所述制冰器60外侧排出的出口。因此,所述后方空间266可以称为流入空间,前方空间267称为流出空间。当然,在冷气向所述前方空间267流入的情况下,所述前方空间267可以成为流入空间,后方空间266可以成为流出空间。

在由所述盘容置部62形成的所述冰盘63的上方的空间中,使空气流入的后方空间626的面积可以比使空气排出的前方空间更小地形成,从而使所述前方空间627成为低压的区域。即,如图16所示,在从上方观察所述制冰器60时,所述划分部625可以位于从所述冰盘63的中心线c1稍微靠后方的位置。利用如上所述的结构,就利用所述供应管道71向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供应的冷气而言,在与所述冰盘63中填充的水进行热交换后,能够有效地通过所述前方空间627向所述盘容置部62的外部流动,从而具有有效的冷气的循环结构。

另外,在所述盘容置部62的容置部前表面622中,除了所述安装部611以外的其余部分形成为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平面形状,而未形成倾斜或屈曲或者阶差,从而具有使所述冰盘63尽可能紧贴于所述安置构件30的安装面32的结构。利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所述冰盘63的横向长度达到最大,并且使冷气可能向下方流出的缝隙达到最小。

另外,在所述盘容置部62的两侧中的一侧可以形成有所述驱动部安装部64。所述驱动部安装部64形成为能够容置用于形成所述驱动部65的外形的驱动部壳体651的上端,在所述驱动部安装部64的内侧面可以形成有约束于所述驱动部壳体651的前后表面的槽的约束凸起641。

此外,在所述驱动部安装部64的一侧可以形成有凸起插入口642,从所述驱动部壳体651的一面凸出的所述壳体凸起652插入于所述凸起插入口642。并且,在所述驱动部安装部64的上表面形成有固定部插入口643,从所述驱动部壳体651上表面凸出并紧固连接螺钉的螺钉固定部653插入于所述固定部插入口643,在所述固定部插入口643的一侧可以还形成有紧固连接所述螺钉的螺钉紧固部644。

因此,所述驱动部65可以以容置于所述驱动部安装部64的状态,利用所述壳体凸起652的插入及螺钉紧固来保持稳定的固定状态。

另外,在所述盘容置部62的左右侧中的另一侧可以形成有轴结合部66。所述轴结合部66可以从所述容置部侧面623向外侧进一步延伸,并且可以形成有遮蔽所述冰盘的侧方的侧面部661。此外,在所述侧面部661将提供:形成用于结合所述冰盘63的盘转轴636的转轴孔662的面。

此外,在结合所述盘转轴636的面的下端,可以形成有从与所述盘转轴636隔开的位置凸出的扭转凸起664。所述扭转凸起664可以朝向所述冰盘63的边缘部631凸出,在用于脱冰的所述冰盘63旋转时,在所述冰盘63被完全地翻倒的状态下,所述扭转凸起664约束所述边缘部631的一侧,从而能够提供所述冰盘63的扭转。

此外,在所述轴结合部66的上表面可以安置有用于向所述冰盘63供应水的供水杯68。所述供水杯68具有规定的体积,以使为了制冰而供应的水进行临时储存及经由所述供水杯68,并且所述供水杯68的上表面可以呈开口。由此,向所述供水杯68供应的水在所述供水杯68的内部进行第一次储存而以预定程度缓冲流速,并向下方的所述冰盘63供应预定的流量的水,从而使向冰盘63的供水时水飞溅的情形达到最小。

此外,所述供水杯68安置于从所述轴结合部66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的杯支撑部663,并且可以以螺钉方式紧固连接于杯固定部682而固定于所述安装支架61上。由此,所述供水杯68可以位于所述冰盘63的上方。

此外,如图16所示,所述供水杯68可以以朝向所述冰盘63的内侧的方式延伸,所述供水杯68的底部的排水孔681在与位于所述冰盘63的内侧的第二及第三个所述单元格632邻近的位置呈开口,从而使进行供水时因水飞溅而溢出的情形达到最小。

图19是示出作为所述制冰器的一结构的驱动部和满冰检测构件的结合结构的分解立体图。此外,图20是示出所述制冰器的安装状态的纵剖视图。

如图所示,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可以与所述驱动部65进行轴结合并进行旋转。此时,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的转轴的位置可以设置于比所述冰盘63的转轴的位置更靠下方的位置,并且以比所述冰盘63的转轴的位置更朝向前方(所述冷冻室门的背面侧)的方式进行配置。

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在待机状态或者动作状态下,不会向所述制冰器60的所述前后方向凸出,在动作状态下,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将经过在冰盘63的下部堆积冰的满冰高度h1,从而能够有效地检测满冰与否。

并且,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需要构成为在所述冰盘63旋转时避免发生干涉或夹塞冰,因此,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优选地形成于偏向所述冰盘63的下方中的一侧的位置。

此时,在所述冰盘63为了脱冰而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本实施例的结构中,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以及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的转轴可以以所述冰盘63的中央为基准位于稍微靠右侧的位置。即,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的转轴可以以所述冰盘63为基准位于右侧下方。由此,就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而言,在处于动作状态时,有效地检测满冰位置的冰,而在处于待机状态时,防止与所述冰盘63发生干涉,并且可以构成为位于所述冰盘63和安置构件30或者冷冻室门21的背面之间的空间内。

即,无需用于布置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的额外的空间,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具有能够容置于所述冰盘63的外侧面的曲面或倾斜的区间和所述安置构件30或冷冻室门15的背面之间的空间内部的结构。

因此,能够实现所述制冰器60自身的薄形结构,进一步能够实现制冰单元24整体的薄形结构。由此,能够最大程度地确保冰箱内的储存空间的容量,能够防止储存空间的损失。同时,还能够充分地确保所述冰库50的内部的空间,通过增加冰的储存容量或加宽冷气的流动路径,还能够使冷气的循环更加顺畅。

尤其是,如图20所示,与现有技术的上下移动的方式的满冰检测装置相比,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的安装位置位于更靠下方的位置,从而在旋转半径短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相同的满冰高度h1进行检测。

但是,现有技术的满冰检测装置在上下方向上具有检测区域d2,在如上所述的状态下,将仅能对所述冰库50的宽度方向的一区域、即、点区域部分进行高度检测。因此,在前后方向的宽度较宽的冰库50的情况下,如果冰未均匀地分布,冰将还可能会位于检测区域d2的外侧,尤其是,在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而使冰向朝向所述冷冻室门21的背面侧的位置脱冰的如本发明的制冰器60的结构中,冰的高度必然地向所述冷冻室门21侧变高,从而使冰库50的内部的冰的高度变得不均匀,与冰进行脱冰的冷冻室门21的背面靠近的位置的高度将更高。

但是,由于现有技术的满冰检测装置在d2的区域进行移动,将无法检测满冰,在所述冰库50中储存的冰被所述冰盘63卡住而妨碍所述冰盘63的旋转的情况下,还可能发生无法进行脱冰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可以具有沿着前后方向进行旋转的结构,以能够达到相同的满冰高度h1。此外,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在与作为所述冰盘63旋转而倾倒冰的方向的所述冷冻室门21的背面侧邻近的位置,向与所述冰盘63相同的方向进行旋转。

此外,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具有经过利用所述冰盘63的旋转而冰主要堆积的所述冰库50的前方(所述冷冻室门侧的方向)的检测区域d1。因此,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能够实现在前后方向上更宽的区域的满冰检测,不仅能够检测实质上冰较多地堆积的区域,还能够检测冰盘63的下方中卡住冰的可能性高的区域的满冰,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进行满冰检测。

详细而言,在作为满冰的检测前的初始状态的待机模式状态下,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可以位于所述冰库50的前端,而在为了检测所述冰库50的冰而旋转的检测模式状态下,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在所述冰库50的前方横跨所述冰库50的内侧并向后方移动,并在此过程中进行旋转以能够检测所述冰库50的内部的冰。

此外,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以待机状态为基准,按照设定角度α大小进行旋转直至检测出满冰。此时,此时设定角度为大致65°,在旋转设定角度大小的状态下,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的端部位于最下端,并且到达与所述满冰高度h1对应的高度。

此外,此时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的下端部可以进行旋转,直至到达与所述冰盘63旋转时所述边缘部631的下端所处的高度相同或更低的高度。即,由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检测出的冰的储存高度可以是,在所述冰盘63为了脱冰而旋转时,不因进行了脱冰的冰而与所述冰盘63发生干涉的高度,可以是实际上确保所述冰盘63的动作的情况下,能够储存于所述冰库50的最大高度。

就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而言,在待机模式状态下,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的至少上部配置于所述冰盘63和所述安装支架61之间的空间。即,并不是进一步确保用于布置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的额外的空间,而是配置于在安装所述制冰器60时产生的所述冷冻室门21的背面侧和由所述冰盘63的单元格632的倾斜或者带有弧度的形状而形成的空间之间。因此,即使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具有在所述冰盘63的下侧区域旋转的结构,实质上不发生所述冰库50的储存容量的损失。

对于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的结构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可以安装于所述驱动部65的驱动部壳体651的一面。在所述驱动部壳体651的一面,可以露出用于结合所述冰盘63的盘转轴636的驱动轴654,用于安装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的检测构件转轴655可以露出于同一面。由此,就所述冰盘63和满冰检测构件67而言,分别结合于驱动轴654和检测构件转轴655,从而能够在所述驱动部65进行动作时,利用所述驱动部65的内部的齿轮结构来彼此联动并进行旋转。

所述驱动轴654和检测构件转轴655提供于同一面上,并且可以具有向相同的方向延伸的结构。因此,利用所述驱动部65的内部的平齿轮组合,能够以较为简单的结构来实现彼此能够联动的结构,所述驱动部65的厚度也可以薄形且紧凑地构成。

另一方面,在现有技术的沿着上下方向移动的满冰检测装置的情况下,用于冰盘的旋转的驱动轴和用于满冰检测装置的动作的转轴只能具有彼此交叉的结构,这样必然导致所述驱动部的内部的齿轮组合及布置结构相对变得复杂,所述驱动部的厚度也将变得更厚。

此外,在所述驱动部壳体651的上表面,向侧方延伸形成所述壳体凸起652,所述螺钉固定部653可以向上方凸出形成。

另外,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可以整体上在所述驱动部65的内侧面延伸,并且可以在所述冰盘63的下方沿着所述冰盘63的延伸方向延伸。即,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可以从所述冰盘63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并且可以与所述冰盘63的长度对应或更长地形成。

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可以形成为整体上具有规定的宽度的弯折的板形状。即,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可以包括向彼此交叉的方向弯折的连接部671和检测部672。

所述连接部671形成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的一端,并且可以与所述检测构件转轴655相连接。所述连接部671可以以与所述驱动部壳体651平行的方式进行配置,并且可以以与所述检测部672垂直或者接近垂直的角度弯折形成。

在所述连接部671的一端形成有用于与所述检测构件转轴655相结合的轴结合部671a,可以利用贯穿所述轴结合部671a的结合构件671b来将所述连接部671固定结合于所述检测构件转轴655。由此,在所述检测构件转轴655旋转时,所述连接部671可以一起进行旋转。

所述连接部671可以沿着与冰盘63垂直的方向、即、与所述驱动部壳体651的邻近的一侧面平行地延伸。此外,所述连接部671形成为,使所述检测部672不与所述冰盘63的旋转相干涉,并且不向制冰器60的外部凸出,同时可以以能够到达或经过设定的满冰高度h1的长度延伸形成。

此外,在所述连接部671的内侧面可以形成有加强部673。所述加强部673可以从所述连接部671一侧延伸至与所述检测部672的端部相接触的地点,并且比所述轴结合部671a所处的上部更厚地形成。即,所述加强部673可以由所述连接部671的内侧面的阶差来形成,并且可以越靠近所述检测部672而变得越厚地形成。

并且,所述加强部673可以从在满冰检测时与冰相接触的后端越靠近前端而高度逐渐地变低。在整体上观察时,所述连接部671的区域中的朝向冰库50的部分的高度高且厚度薄,另一方面,越靠近相反侧其高度变低且厚度变厚。因此,在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旋转时,当因与冰相接触而向所述检测部672施加冲击或者荷重时,能够防止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被弯曲或损坏。此外,所述连接部671具有从形成有所述轴结合部671a的上端越靠近下方而宽度变得越宽的结构。

此外,所述连接部671的下端与所述检测部672的一端相接触。即,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在所述连接部671的延伸的端部垂直地弯折,从而形成检测部672。

所述检测部672可以形成为具有与所述连接部671的下端相同的宽度的板形状,可以从所述连接部67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冰盘63的延伸的另一端。即,所述检测部672的长度可以至少与所述冰盘63的长度对应地形成,由此,可以构成为能够对配置有所述冰盘63的区域中的满冰与否都进行检测。此外,所述检测部672可以以在待机状态下不与所述冰盘63的旋转相干涉的方式,具有规定的宽度来形成。

所述检测部672的内侧面及外侧面的形状可以形成为带有弧度的形状。利用所述检测部672的带有弧度的形状,在从所述冰盘63掉落的冰与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相接触的情况下,所述冰不被所述检测部672卡住,而是可以沿着所述检测部672移动。并且,在进行满冰检测时与所述冰库50中储存的冰相接触时,也防止旋转时被卡住的情形,从而能够有效地检测满冰以及返回到待机状态。

此时,所述检测部672的带有弧度的形状的曲率优选地形成为规定的形状,以使沿着所述检测部672移动的冰能够掉落到所述冰库50的内部的前方侧。

此外,在所述检测部672的一端(图19中的下端)可以形成有加强筋674。所述加强筋674可以从所述检测部672的一端以垂直或者接近垂直的角度弯折,并且可以从所述检测部672的内侧面朝向外侧面弯折。此外,所述加强筋674可以形成于所述检测部672为了检测满冰而旋转的方向的前端部。

所述加强筋674不仅能够补强所述检测部672的整体上的强度,还能够在为了检测满冰而旋转的满冰检测构件67与冰相接触时,防止所述检测部672的损坏及变形。尤其是,通过加宽与冰的接触面积,能够在与冰相接触时缓和冲击,并且在所述检测部67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部671侧的结构中,补强追加的强度以能够保持所述检测部672的形态。

不仅如此,通过基于所述加强筋674的弯折的结构而增加的面积,将增加实质上与冰相接触的半径及面积,能够与此成比例地提高检测所述冰库50内部的满冰的性能。

此外,在与形成有所述加强筋674的位置相反的所述检测部672的另一端(图19中的上端)可以形成有辅助筋675。所述辅助筋675可以从所述检测部672的后端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可以由检测部672的后端倾斜或者带有弧度而形成。此时,所述辅助筋675可以构成为,高度比所述加强筋674的高度更低地形成来补强强度,在返回待机状态而进行旋转的期间防止卡住冰。

另外,在所述检测部672的内侧面的一侧可以设置有结冰解除构件677。所述结冰解除构件在满冰检测构件67的轴因结冰而不进行动作时,利用所述冰盘63的旋转来使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能够从结冰状态脱离。

所述结冰解除构件677可以配置于从所述检测部672的内侧面延伸的一对安装部676之间。此外,在所述结冰解除构件677的两侧面,可以凸出形成有贯穿在所述安装部676形成的孔676a的解除构件转轴677c。由此,所述结冰解除构件677将具有能够在所述安装部676之间进行旋转的结构。

所述结冰解除构件677可以形成为从上部677a越靠近下部677b而宽度变得越宽的板形状,宽度较窄的上部677a可以在所述解除构件转轴677c的上方与所述冰盘63相接触,宽度较宽的下部677b可以位于所述解除构件转轴677c的下方。因此,所述结冰解除构件677的重量中心可以位于解除构件转轴677c的下方,同时可以位于所述解除构件转轴677c的后方。由此,在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处于待机状态时,所述结冰解除构件677的上部677a可以达到以旋转的状态准备与所述冰盘63相接触的状态。

所述结冰解除构件677可以按照规定长度大小延伸,以使上部677a在所述冰盘63旋转时能够与所述冰盘63的边缘部631相接触。此外,在所述结冰解除构件677的上部677a可以形成有倾斜或者带有弧度的接触部677d。所述接触部677d可以与所述冰盘63的边缘部631相接触,所述接触部677d可以形成为,在所述冰盘63旋转时,不使所述冰盘63的边缘部631被所述接触部677d卡住而受到约束,而是使所述冰盘63按压所述接触部677d并能够进行旋转。

对于所述结冰解除构件677的动作,以下将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图21及图22是示出用于所述满冰检测构件的冻结解除的动作状态的图。

在所述冰盘63不为了脱冰而进行旋转,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不为了检测满冰而进行动作的状态下,所述冰盘63和满冰检测构件67将保持如图21所示的状态。

此时,所述结冰解除构件677可以从所述检测部672朝向所述冰盘63的外侧面延伸。所述结冰解除构件677的布置位置可以构成为,朝向所述冰盘63的下表面的单元格632和单元格632之间的凹陷的空间凸出。因此,在如所述图20所示的状态下,所述结冰解除构件677的端部仅处于插入于所述冰盘63的单元格632和单元格632之间的空间的状态,而不与所述冰盘63的外侧面相接触。

此外,所述结冰解除构件677的重量中心可以以所述解除构件转轴677c为基准位于右侧下方,由此,所述结冰解除构件677可以保持以所述解除构件转轴677c为基准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状态。

在如上所述的状态下,当所述冰盘63进行旋转时,所述结冰解除构件677的接触部677d将位于所述单元格632和单元格632之间,虽然不与所述单元格632的外侧面相接触,但是在所述冰盘63旋转设定角度大小后,可以与所述冰盘63的边缘部631相接触。

当然,在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未结冰的状态下,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与所述冰盘63的旋转联动地进行旋转,因此,在正常的用于满冰检测的旋转状态下,将可能不发生所述冰盘63和所述结冰解除构件677的接触。另外,此时的接触并不是实质上的接触,而是可以表示:通过对所述结冰解除构件677进行施压,来施加能够解除结冰状态的力的程度的接触。

另外,因所述制冰单元24的内部的湿气被冻结或者所述冰盘63供水中的水飞溅等多种状况而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的检测构件转轴655或者与所述检测构件转轴655邻近的部位会结冰,从而可能使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无法正常进行旋转,此时的状态可以称为冻结状态。

在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结冰而不进行动作的状态下,利用所述驱动部65的动作可以仅使所述冰盘63进行旋转。在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保持待机状态的状态下,当所述冰盘63进行旋转并到达设定的角度时,如图22所示,所述冰盘63的边缘部631与所述接触部677d相接触。

在所述边缘部631与所述接触部677d相接触的状态下,当所述冰盘63进一步旋转时,边缘部631将按压所述接触部677d以拉动所述结冰解除构件677。在这样向所述结冰解除构件677施加力时,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向旋转的方向被施加力,从而能够解除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的检测构件转轴655的结冰。

在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的因结冰所致的约束被解除的状态下,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可以与所述冰盘63的旋转联动地进行旋转。此外,在与所述冰盘63一起旋转的状态下,所述冰盘63和所述结冰解除构件677之间可以达到彼此隔开的状态,从而可能不再向所述边缘部631施加力。

另外,就所述冰盘63和所述结冰解除构件677相接触的区间而言,在与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以未结冰的状态正常进行动作时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开始旋转的区间相应的区域内进行接触。因此,在利用所述结冰解除构件677来解除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的结冰的瞬间,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可以立即进行旋转,并在检测满冰后,能够再次返回到如图21所示的待机状态。

图23至图25是以阶段性的方式示出所述冰盘及所述满冰检测构件的动作状态的图。

如图所示,在所述驱动部65的内部可以包括用于产生驱动力的电机和用于传递所述电机的动力的多个齿轮。此外,在所述驱动部壳体651的内部可以配置用于驱动所述冰盘63和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的结构。

为了进行制冰,可以通过所述供水杯68向所述冰盘63供应水。此外,向所述制冰单元24的内部供应的冷气可以通过所述冰盖40和所述供应管道71向所述冰盘63供应。

此时,所述冰盘63如图21所示那样保持水平状态,此时,所述冰盘63的边缘部631可以成为与所述盘容置部62的容置部前表面622和容置部后表面621相接触的状态。

并且,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处于待机状态,由于所述检测部672从所述冰盘63的旋转路径隔开,在所述冰盘63开始旋转时能够防止发生干涉。

此外,在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处于待机中的状态下,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的检测部672将位于形成有所述单元格632的冰盘63的倾斜的部分和所述安置构件30之间的空间的内侧。因此,在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待机时,无需设置额外的用于布置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的空间,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将在所述冰盘63的下方保持待机状态。

另外,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在待机状态下将位于所述冰盘63的下方区域以及与所述安置构件30靠近的前方区域。因此,将不遮蔽冷气排出口241以及与冷气排出口241邻近的冰盘63的后方的区域,从而在流入到所述冰盘63的内侧的冷气通过所述冷气排出口241排出时不受到任何妨碍,冷气能够朝向所述冷气排出口有效地排出。

另外,在利用提供于所述制冰器60的温度传感器637来判断出所述冰盘63完成制冰的情况下,所述冰盘63可以为了脱冰而进行旋转。

在所述冰盘63为了脱冰而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可以一起进行旋转。在所述冰盘63如图24所示那样旋转设定的角度大小的情况下,满冰检测构件67也将与所述冰盘63相联动而进行旋转。

当然,也可以在所述冰盘63旋转之前,使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先进行旋转并检测满冰,然后使所述冰盘63进行旋转。

可以通过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的旋转来确认所述冰库50中储存的冰的满冰与否,在所述冰库50中储存的冰不是满冰的情况下,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完全地向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而到达满冰检测位置后,再次向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而返回到原来的位置。此时,在由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检测出满冰的情况下,所述冰盘63中断用于脱冰的旋转,并进行逆旋转而返回到原来的制冰位置。

另外,所述冰盘63和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将向相同的方向进行旋转,因此,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可以旋转并经过:当冰从所述冰盘63掉落并堆积于所述冰库50时冰实质上堆积的区域,从而能够防止误检测的情形。

尤其是,在所述冰库50的大小较大的情况下,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旋转并经过:从所述制冰器60掉落的冰主要堆积的所述冰库50的前半部而进行检测。因此,能够提高满冰检测的可靠度,在与沿着上下方向移动并检测满冰的结构比较时,通过沿着前后方向移动并检测满冰与否,能够有效地检测在所述冰库50的内部不均匀地分布的冰的高度。

并且,由于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构成为板形状,因此在所述冰库50的内部的冰处于满冰高度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确切的检测,并且即使反复地与冰相接触,也能够防止损坏或损伤并稳定地检测满冰。

在所述冰库50的冰不处于满冰状态的情况下,在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进行旋转的期间,所述冰盘63也将持续地进行旋转,当所述冰盘63旋转设定角度以上时,所述冰盘63的冰可以向所述冰库50脱冰。

所述冰盘63可以为了所制作的冰的脱冰而旋转设定的角度大小,在所述冰盘63旋转预定角度以上的状态下,所述冰盘63将扭转并使冰从所述冰盘63向下方掉落。

在冰向下方掉落的过程中,一部分的所述冰可能会与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相碰撞,沿着所述检测部672的内侧面的曲面被引导并堆积于所述冰库50的一侧。

即,如图24所示,在所述冰盘63旋转到完全地翻倒之前,冰可能已开始从所述冰盘63分离,此时,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可以处于为了返回到待机状态而正在进行旋转中的状态。

在这样的状态下掉落的冰即使与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相碰撞,也不会被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卡住而沿着所述检测部672的内侧面移动。尤其是,由于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能够一边进行旋转一边均匀地引导掉落的冰,从而能够将冰均匀地分散布置于所述冰库50内。

尤其是,即使在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完全地移动到待机状态的状态下,所述检测部672的内侧面也将朝向所述冰库50的内侧,在从所述冰盘63掉落的冰朝向所述检测部672侧的情况下,能够将冰向所述冰库50的内侧引导。

如上所述,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以横跨所述冰库50的内部的方式进行旋转,不仅能够检测在所述冰库50的内部堆积冰的主要区域中的满冰,还能够使从所述冰盘63中进行脱冰的冰均匀地分布到所述冰库50。

当所述冰盘63完全地翻倒时,所述冰盘63的冰将全部向所述冰库50的内侧掉落并进行储存,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将返回到初始位置而达到待机模式状态。

在如上所述的状态下,所述冰盘63可以保持停止的状态,直到所述脱冰完全地结束,当经过设定的时间以完全地结束脱冰时,所述冰盘63向逆时针方向进一步旋转,从而为了进行制冰而返回到如图21所示的能够供水的状态。

另外,在脱冰过程中向下方掉落的冰可以被形成于所述冰库50的前表面的壁的前面倾斜部503向后方引导。由此,能够使所制作的冰位于所述冰库50的内部的更加均匀的区域。所述前面倾斜部503可以是安装所述螺旋钻53的部分的一部分,由此,使掉落的冰朝向螺旋钻53侧,当所述螺旋钻53进行动作时,能够使冰更加均匀地分布。

当然,如图27所示,在所述冰库50的底部面或者与底部面相接触的后表面的一部分也可以形成有底部倾斜面502。所述底部倾斜面502可以使冰库50的后方的冰朝向所述冰移送构件52,利用所述冰移送构件52的旋转能够选择性地排出块冰或者碎冰。

此外,所述制冰器60实质上位于冰移送构件52的垂直上方,从而能够使从所述制冰器60向下方掉落的冰汇聚于所述冰移送构件52或者与所述冰移送构件52邻近的位置。

以下,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冰箱中用于制冰的冷气的流动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图26是示出所述冰箱内部的冷气的流动状态的剖视图。此外,图27是从前方观察所述制冰单元的内部的冷气流动的切开立体图。此外,图28是从后方观察所述制冰单元的内部的冷气流动的切开立体图。

如图所示,利用所述冷却风扇152的驱动,从所述蒸发器151生成的冷气向所述冷冻室12的内部流入,从而能够冷却所述冷冻室12。

此外,利用所述冷却风扇152的驱动,所述热交换室15的内部的冷气可以通过所述柜体管道16向所述制冰单元24供应。在所述冷冻室门21关闭的状态下,所述柜体管道16的管道出口162将与所述盖流入口411邻近,利用所述流入口引导件412的引导,冷气可以全部向所述盖流入口411的内侧流入。

流入到所述盖流入口411的冷气可以通过所述供应管道71向所述冰盘63的上方,更详细而言,向所述盘容置部62的内侧供应。此时,所述供应管道71的下部开口714在所述冰盘63旋转时不发生干涉的范围内,在与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尽可能靠近的位置吐出冷气。

所述下部开口714的面积将决定向所述冰盘63供应的冷气流量,其可以考虑冷气的顺畅的循环而决定。此外,所述下部开口714的横向宽度可以与所述冰盘的横向长度对应地形成,从而在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的横向全体区域内实现冷气的供应及循环。

朝向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向下方供应的冷气的方向可以与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垂直,可以在沿着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流动后,再次向与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垂直的上方流动。因此,利用沿着垂直方向流动的冷气,冷气将持续地循环而不停滞,从而能够将所述制冰器60的整个面以均匀的温度进行冷却。

并且,在沿着垂直的方向流动的冷气的作用下,所述单元格632的内部容置的水可以微细地晃动,由此,能够引导生成用于引导结冰以制作冰的冰核,当生成所述冰核时,能够加快结冰速度。

此外,与所述下部开口714的面积相比,所述上部开口713、盖流入口411以及管道出口162的面积更大地形成,由此,即使在流动过程中因流路阻力等而发生一部分冷气流量的损失,也能够确保所述所需的所述下部开口714中的供应流量。

此外,所述供应管道71的下端的下部开口714向以所述冰盘63的中心为基准向后方偏心的位置吐出冷气。由此,所吐出的冷气可以在所述冰盘63的后端沿着所述冰盘63中容置的水的上表面流动并进行热交换,并且以所述冰盘63的中心为基准向后方排出。

此时,与所述冷气流入的所述盘容置部62的后方空间626相比,所述前方空间627具有更大的面积,因此,所述冰盘63的内部的空气可以通过呈开口的所述前方空间627的呈开口的上表面向所述制冰器60的外侧流动。

另外,所述制冰器60可以以其前表面完全地紧贴于所述安置构件30的壁面的形态安装,因此,流动到所述制冰器60的外侧的冷气无法向所述制冰器60的前方流动或者向下方流动,而是能够向提供有相对宽的空间的所述制冰器60的后方侧流动。

由于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位于所述冰盘63的下方以及安置构件30的后方之间的空间,因此不妨碍向所述制冰器60的后方侧流动的冷气的流动,同时能够确保所述制冰器60的后方的空间。因此,在冷气从所述制冰器60的前方向所述制冰器60的后方流动的过程中,在所述冰盘63的后方不存在能够妨碍冷气的流动的任何结构,从而能够更加促进冷气的循环。

向所述制冰器60的后方侧流动的冷气可以通过所述冷气排出口241向所述制冰单元24的外侧排出。所述冷气排出口241可以由所述冰库50的上端和所述冰盖40的下端之间的隔开的空间来定义,而且比所述盘容置部62的前方空间627的面积更大地形成,从而能够向所述冷冻室12的内侧使更多量的冷气向所述冷冻室12侧有效地排出。

并且,所述冷气排出口241的高度h2可以以与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的高度对应的高度形成,优选地位于所述盘容置部62的上端和所述冰盘63的下端之间的区域。由此,通过所述制冰器60并向后方流动的空气不朝向向所述冰库50的下方掉落并储存的冰,而是能够通过所述冷气排出口241排出。

即,在冷气利用所述供应管道71进行供应及循环并向所述冷气排出口241排出的过程中,供应冷气可以不经过所述冰库50的内部储存的冰,而是向所述制冰单元24的外部排出。

由此,能够防止:所述冰库50的内部储存的冰因供应的冷气而其表面被汽化,使得彼此相接触的冰之间发生结冰,并使冰彼此缠结的情形。当然,所述冰库50的内部储存的冰仅利用基于所述冷冻室12的内部的冷气的间接冷却也能够充分地保持结冰状态。

另外,在冷气供应的观点上,所述制冰器60在所述制冰单元24的内侧越是配置于前方,越是能够顺畅地供应冷气。即,所述制冰器60可以所述冰库50的中央的基准线c2为中心位于前方(图26中的右侧)。此外,所述供应管道的下部开口也可以以所述冰库50的中央的基准线c2为中心位于前方。

因此,所述供应管道可以与所述柜体管道16的管道出口162以及所述盖流入口411在前后方向上具有足够的隔开距离,由此,所述供应管道71的延长部可以具有缓慢的倾斜。此外,流入到所述供应管道71的冷气将沿着缓慢的倾斜进行流动,从而能够顺畅地实现冷气的流动,并能够在所述制冰器60的内侧实现顺畅的循环。

并且,在一次制冰量的观点上,所述制冰器60在所述制冰单元24的内侧越是配置于前方,越是能够制作出更多量的冰。即,在转动的所述冷冻室门21的特性上,所述制冰单元24的左右两侧面,即所述冰库50和所述冰盖40的两侧面以倾斜的方式形成,从而避免与所述冷冻室12的内部壁面相干涉。

即,所述制冰单元24的内部空间在前端其横向宽度最宽,并在从前方隔开预定距离以上之后,越靠近后方而横向宽度变得越窄。由此,为了最大地确保所述冰盘63的横向长度,增大用于制作冰的所述单元格632的大小,或者为了使所述单元格632的数目最大,所述冰盘63需要尽可能配置于前方。为此,所述制冰器60可以以所述冰库50的中央的基准线c2为中心位于前方(图26中的右侧)。

此外,所述制冰器60可以以设置于所述冰库50的下方的所述螺旋钻53以及冰移送构件52为基准位于垂直上方,可以位于比所述螺旋钻53或者所述冰移送构件52的后端更靠前方的位置。

此外,安装所述冰盘63的安装支架61也具有完全地紧贴于所述安置构件30的结构,尤其是,在所述安装支架61的前表面和所述冰盘63之间不提供空间,从而使所述冰盘63尽可能配置于前方侧。

利用这样的所述制冰器60的结构及布置结构,能够向所述制冰器60更加有效地供应冷气,并且能够充分地确保制冰空间。

图29是示出所述制冰单元的另一实施例的冷气流动状态的图。

另外,所述制冰单元24的内部的供应管道72的结构可以不同地构成,从而使内部的冷气流动结构变得不同。除了所述供应管道72的结构以外的其它结构与前述的制冰单元24的内部结构相同,对于相同的结构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去对其详细的说明。

如图所示,在所述制冰单元24的上部,可以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冰盖40的盖流入口411和所述制冰器60的盘容置部62相连接的供应管道72。

所述供应管道72可以包括:插入部722,插入于所述盘容置部62;以及延长部721,固定于所述冰盖40的内侧的上表面。

所述插入部722可以沿着上下方向垂直地延伸,并且可以插入于由所述盘容置部62的划分部625划分的前方空间。因此,所述插入部722的下端、即、所述下部开口724可以与所述前方空间相连通。

此外,所述延长部721的上端、即、上部开口723可以与所述盖流入口411相连通,所述延长部721的下端可以与所述插入部722的上端相连接。因此,所述延长部721可以以倾斜或者带有弧度的方式形成,并且可以以具有相较于前述的供应管道71更缓慢的倾斜的方式配置。

对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所述制冰单元24的冷气流动路径进行描述,通过所述柜体管道16的管道出口162吐出的冷气朝向所述盖流入口411向所述供应管道72的延长部721流入。

沿着所述延长部721流动的冷气可以通过所述插入部722向所述盘容置部62流入。此时,流入的冷气通过所述前方空间627流入,从而朝向与所述冷冻室门21邻近的所述冰盘63的前半部。

朝向所述冰盘63的前半部吐出的冷气沿着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向后方流动,并在此过程中与所述冰盘63的内部容置的水进行热交换而制作冰。此外,沿着所述冰盘63上表面流动的冷气可以通过所述后方空间626向所述制冰器60的外侧流动,并通过邻近的所述冷气排出口241向所述制冰单元24的外侧排出。

此时,与所述后方空间626的面积相比,所述制冰器60的后方的空间面积以及所述冷气排出口241的面积将更大,由此,从制冰器60流出的冷气可以不流动至所述制冰器60的下方,而是通过所述冷气排出口241顺畅地排出。

此外,所述供应管道72与前述的供应管道71相比具有更加缓慢地倾斜的所述延长部721,具有使冷气流入到冰盘的前半部后向后方流动并向后方的冷气排出口241排出的结构,因此,所述供应管道72的流动路径短且简洁,从而具有能够使冷气更加有效地流动的优点。

图30是示出所述制冰单元的又一实施例的冷气流动状态的图。

另外,所述制冰单元24也可以以使结构更加薄形的方式构成。除了冰库50a和冰盖40a以及供应管道73的结构以外的结构与前述的制冰单元24的内部结构相同,对于相同的结构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去对其详细的说明。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冰箱1包括形成有冷冻室12的柜体10以及用于开闭所述柜体10的冷冻室门21,在所述冷冻室门21的背面可以安装制冰单元24。

此时,在所述柜体10的上表面设置有柜体管道16,在所述冷冻室12的上表面的前端形成有管道出口162,从而能够将从所述蒸发器151生成的冷气向所述制冰单元24供应。

在所述门内衬121上固定安装有安置构件30,可以在所述安置构件30安装所述制冰单元24。所述制冰单元24可以包括所述制冰器60以及冰库50a。

此时,所述制冰器60的结构与前述的一实施例相同,所述冰库50a以及冰盖40a的结构仅在前后方向的宽度上存在区别,而基本的结构可以相同。

即,所述冰库50a包括透视部51,在所述冰库50的内部可以设置有所述冰移送构件52。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在所述冰库50的内部设置前述的螺旋钻53。

为了实现薄形的结构,所述冰库50a在与所述冰移送构件52相接触的位置形成有后表面,所述冰库50a可以延伸至:能够与所述冰盖40a的下端隔开,来形成所述冷气排出口241的高度。

所述制冰器60位于所述冰库50a的上方。此外,配置于所述制冰器60的下部的满冰检测杆67可以构成为,在所述冰盘63的下方及前方的位置进行旋转并检测所述冰库50a的满冰。

所述冰盘63成为容置于所述安装支架61,更详细而言所述盘容置部62的状态,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可以位于由所述容置部前表面622和容置部后表面621形成的空间的内部。此外,在所述盘容置部62的划分部625的作用下,所述冰盘63的上方、即、所述盘容置部62的内部可以被划分为前方空间627和后方空间626。

所述供应管道73可以构成为将所述冰盖40a和所述盘容置部62的前方空间627相连通。即,所述供应管道73的上部开口733可以与所述盘盖40a的盖流入口411相连通,所述下部开口734与所述盘容置部62的前方空间相连通。

在使所述制冰单元24的结构实现薄型化的情况下,与所述管道出口162对应的盖流入口411相较于前述的一实施例只能向前方移动,由此,为了防止所述供应管道73急剧地倾斜,所述供应管道73的下端可以插入于所述前方空间627。

经过所述管道出口162并通过所述盖流入口411流入的空气将沿着所述供应管道73移动,并通过所述下部开口734在所述冰盘63的前方空间627朝向所述冰盘63供应冷气。

流入到所述冰盘63的前方空间627的冷气沿着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移动后,通过所述冰盘63的后方空间626向所述制冰器60的外侧流动,此时,冷气可以通过与所述前方空间627邻近地配置的所述冷气排出口241向所述冷冻室12的内部流入。

在此过程中,与前述的实施例不同地,所述盘容置部62的容置部后表面621的高度可以稍低地形成,以使冷气能够向邻近地配置的所述冰盖40a和冰库50a之间的所述冷气排出口241容易地排出。当然,所述容置部后表面621也可以以朝向所述冷气排出口241倾斜的方式形成,此时的高度或倾斜可以被设定为至少避免所述冰盘63中容置的水溢出的程度。

另外,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配置于所述冰盘63的下方以及前方侧,因此,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并不位于向所述冰盘63供应并流动的冷气的流动路径上,尤其是,由于所述满冰检测构件67具有薄形的结构,在彼此邻近的所述冰盘63和所述冷气排出口241之间不存在干涉流动的结构,因此,在所述冰盘63进行热交换的空气通过所述冷气排出口241向所述冷冻室12排出。

另外,本发明除了前述的实施例以外,还可以有多样的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柜体管道配置于冷冻室的内侧面,在所述冰盖的上表面的全体区域形成有用于冷气流入的盖流入口,从而将通过所述冰盖的整个面流入的冷气利用供应管道向所述冰盘的上表面引导。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仅在所述柜体管道的结构和所述冰盖以及供应管道的结构上存在有区别,而其它结构则相同,对于相同的结构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去对其详细的说明。

图31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冰箱的柜体侧的冷气流动结构的切开立体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所述柜体10可以由所述外壳101和内壳102以及填充于所述外壳101和内壳102之间的隔热件103来形成。

此外,在由所述内壳102形成的冷冻室12的后表面形成有格栅风扇14,可以利用所述格栅风扇14进行划分,从而在所述格栅风扇14的前方形成有冷冻室12,在所述格栅风扇14的后方形成有热交换室15。

在所述热交换室15的内部可以设置有蒸发器151和冷却风扇152,利用所述冷却风扇152的动作,所述热交换室15的内部的冷气可以通过在所述格栅风扇14上形成的吐出口141向所述冷冻室12的内部吐出。

另外,在所述冷冻室12的上部可以设置有柜体管道17。所述柜体管道17以与所述冷冻室12的上表面和后表面相接触的方式形成,在所述柜体管道17的内部可以形成有能够使冷气流动的空间。

所述柜体管道17的后表面呈开口而形成管道入口171,所述管道入口171可以与形成于所述格栅风扇14的所述吐出口141相连通。此外,在所述柜体管道17的一侧,可以还形成有朝向所述冷冻室12的内侧吐出冷气的管道吐出口172。此外,在所述柜体管道17的前端可以形成有倾斜面173。所述倾斜面173可以形成为,具有与制冰单元24的上表面即所述冰盖40的倾斜的上表面41对应的倾斜。此外,在所述柜体管道17的所述倾斜面上可以形成有管道出口174。

吐出到所述管道出口174的冷气将朝向所述冰盖40的上表面移动,并可以通过所述冰盖40的上表面向所述制冰单元24的内侧流入。

图32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制冰单元的分解立体图。此外,图33是所述制冰单元的切开立体图。

如图所示,所述制冰单元24可以包括:安置构件30;冰库50,安置于所述安置构件30;制冰器60,安装于所述冰库50的上方;冰盖40,遮蔽所述制冰器60;以及供应管道75,将流入到所述冰盖40的冷气向所述制冰器60引导。此时,所述安置构件30和冰库50以及制冰器60的结构具有与前述的实施例相同的结构。

所述冰盖40也除了倾斜的上表面41以外的其余部分与前述的实施例相同,因此,以所述冰盖40的上表面41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所述冷冻室门21关闭的状态下,所述冰盖40的上表面41位于与所述柜体管道17的倾斜面173相向的位置,并且形成为具有与所述倾斜面173对应的倾斜或者比所述倾斜面173稍大的斜率,从而能够使从隔开的所述管道出口174排出的冷气向所述冰盖40的上表面41的盖流入口416有效地流入。

在所述冰盖40的除了上表面41的外围以外的其余大部分的区域可以形成有多个盖格栅415,并且在所述多个盖格栅415之间形成有多个盖流入口416。

此时,多个所述盖格栅415可以以相对于所述盖上表面41倾斜的方式配置,并且朝向所述供应管道75的内侧倾斜地形成,从而能够使流入的冷气全部向所述供应管道75的内侧流入。

所述盖格栅415可以具有使其全部朝向所述供应管道75的下部开口754的倾斜,因此,所述盖格栅415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斜率。例如,如图33所示,所述多个所述盖格栅415可以具有从前方越靠近后方而斜率变得越小的结构。并且,多个所述盖格栅415可以形成为从前方越靠近后方而长度变得越短,从而使冷气向所述供应管道75的内部顺畅地流入。

此外,在沿着横向延伸的多个盖格栅415的中央,可以形成有沿着纵向延伸的格栅支持件417。由此,多个所述盖格栅415的中央部可以支撑于所述格栅支持件417。

此外,在所述冰盖40的下方可以设置有供应管道75。所述供应管道75将所述冰盖40的上表面和所述制冰器60相连接,以将通过所述盖流入口416流入的冷气向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供应。

详细而言,所述供应管道75可以由上部的延长部751和下部的插入部752构成。所述延长部751与所述冰盖40的上表面相接触,在所述延长部751的上端可以形成有上部开口753。所述上部开口753可以形成为能够将所述多个盖流入口416全部容置的大小。此外,所述上部开口753可以沿着所述多个盖格栅415的外侧外围进行配置。由此,通过所述盖流入口416流入的冷气的大部分可以通过所述供应管道75的所述上部开口753流入。

此外,在与所述供水杯68对应的所述延长部751的一侧可以形成有杯逃离部715。所述杯逃离部715以与所述供水杯68对应的形状凹陷,以防止与所述供水杯68发生干涉,因此,所述延长部751中除了配置所述供水杯68的部分以外,实际上将所述冰盖40的下表面全体区域作为冷气的流动空间来使用。

此外,所述插入部752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61的一侧,可以安装于以所述制冰器60的中心为基准偏心的位置。即,所述插入部752可以插入于被所述划分部625划分的所述盘容置部62的前方空间627。

在所述插入部752下端形成有下部开口754,所述下部开口754可以具有与所述前方空间627的大小对应的大小。此外,所述插入部752可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并插入于所述前方空间627的内部,从而将通过所述供应管道75流入的空气向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的前半部供应。

所述插入部752的上端的所述延长部751可以朝向所述上部开口753延伸。所述上部开口753相较于所述下部开口754具有显著大的面积,由此,所述延长部751的各面以倾斜的方式形成,从而能够引导通过所述上部开口753流入的空气全部朝向所述下部开口754移动。

当所述供应管道75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61时,利用所述供应管道75使所述冰盖40和所述盘容置部62彼此连通。此外,流入到所述盖流入口416的空气可以在所述供应管道75的引导作用下全部朝向所述冰盘63供应,而不发生空气的损失。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冰箱的用于制冰的冷气的流动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34是示出所述冰箱内部的冷气流动状态的剖视图。

如图所示,利用所述冷却风扇152的驱动,从所述热交换室15的所述蒸发器151生成的冷气中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所述柜体管道17向所述制冰单元24供应。在所述冷冻室门21关闭的状态下,所述柜体管道17的管道出口174处于与所述盖流入口416彼此隔开但彼此相向的状态,从所述管道出口174排出的冷气将朝向所述盖流入口416移动。

就流入到所述盖流入口416的冷气而言,通过所述盖格栅415向所述供应管道75的内侧引导,尤其是,可以朝向所述供应管道72的下部开口754引导。当然,冷气的一部分可以沿着所述延长部751的内侧壁面而朝向所述下部开口754引导。

所述供应管道75的下部开口754以容置于所述盘容置部62的前方空间627的内侧的状态,位于在所述冰盘63旋转时不与其发生干涉的位置,并朝向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的前半部吐出冷气。

就朝向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向下方供应的冷气而言,在沿着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向后方流动后,再次向与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垂直的上方流动,从而可以通过所述盘容置部62的后方空间向所述制冰器60的外侧流动。

如上所述,就流入到所述冰盘63的内侧的冷气而言,在配置有冰盘63的空间内部供应到偏心的位置,从而能够促进冷气在所述冰盘63的上方的循环,由此,利用连续地供应的冷气使在所述冰盘63的内部容置的水有效地进行热交换,从而以更快的速度制作冰。

向所述冰盘63的外侧流动的空气能够向所述制冰器60的后方的较宽的空间自然地流动并向下方掉落,从而通过在与所述冰盘63对应的高度上配置的所述冷气排出口241向所述冷冻室12排出,而不与所述冰库50中储存的冰相接触。

图35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制冰单元的冷气流动状态的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制冰单元24可以通过使内部的供应管道76的结构不同地构成,从而使内部的冷气流动结构变得不同。除了所述供应管道76的结构以外的其它结构与前述的制冰单元24的内部结构相同,对于相同的结构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去对其详细的说明。

如图所示,在所述制冰单元24的上部,可以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冰盖40的盖流入口416和所述制冰器60的盘容置部62相连接的供应管道76。

在所述冰盖40形成有多个盖格栅415,利用所述多个盖格栅415使通过所述柜体管道17管道出口174吐出的冷气能够向所述制冰单元24的内侧流入。

所述供应管道76可以包括:插入部761,插入于所述盘容置部62;以及延长部762,朝向所述冰盖40的内侧上表面延伸,与所述多个盖流入口416都相连通。

所述插入部761可以沿着上下方向垂直地延伸,其可以插入于被所述盘容置部62的划分部625划分的前方空间627和后方空间626中的后方空间626。由此,所述插入部761的下端,即所述下部开口764可以与所述后方空间626相连通。

此外,所述延长部762的上端、即、上部开口763可以与所述盖流入口416相连通,所述延长部721的下端可以与所述插入部722的上端相连接。因此,所述延长部721可以以倾斜或者带有弧度的方式形成,从而将向所述制冰单元24的内部供应的冷气集中供应给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的后半部。

对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所述制冰单元24的冷气流动路径进行描述,通过所述柜体管道16的管道出口162吐出的冷气朝向所述盖流入口416流入到所述供应管道76的延长部762。

沿着所述延长部762的倾斜面流动的冷气可以通过所述插入部761向所述盘容置部62流入。此时,流入的冷气通过所述后方空间626流入,由此,冷气将朝向与所述冷冻室12邻近的所述冰盘63的后半部。

朝向所述冰盘63的后半部吐出的冷气沿着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向前方流动,并在此过程中与在所述冰盘63的内部容置的水进行热交换而制作冰。此外,沿着所述冰盘63上表面流动的冷气通过所述前方空间627向所述制冰器60的外侧流动,并可以通过向所述冷冻室12侧呈开口的所述冷气排出口241向所述制冰单元24的外侧排出。

因此,就从所述后方流入并在经过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的过程中进行热交换的冷气而言,在从前方流入到所述制冰器60的外侧后,可以按照适当速度向所述制冰单元24的外部排出,因此,能够使制冰所需的冷气按照适当速度进行流动,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执行制冰作业。

此外,所述冷气排出口位于与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的高度对应的高度上,从而位于使经过所述制冰器60的冷气无需沿着上下方流动而能够容易地排出的高度上,因此,从制冰器60流出的冷气不流动至所述制冰器60下方,而是能够通过所述冷气排出口241顺畅地排出。

图36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冰箱的制冰单元的分解立体图。此外,

图37是示出所述制冰单元的安装有供应管道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此外,

图38是示出所述供应管道的结合结构及冷气的流动状态的剖视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制冰单元24可以包括安装于所述门内衬212上的安置构件30以及安装于所述安置构件30的制冰器60和冰库50,并且可以还包括遮蔽所述制冰器60的冰盖40。

此时,所述安置构件30和冰库50以及所述冰盖40的结构与前述的一实施例相同,仅在所述制冰器60的一部分以及所述供应管道71的一部分结构上存在区别,而基本的结构则相同,因此,对于所述制冰器60的结构以及所述供应管道71的结构的一部分进行说明。

所述制冰器60位于所述冰库50的上方,并可以包括:所述安装支架61;冰盘63,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61;驱动部65,用于所述冰盘63的旋转;以及满冰检测杆67,利用所述驱动部65进行旋转并检测满冰。

所述安装支架61包括容置所述冰盘63的盘容置部62,用于形成所述盘容置部62的前表面及后表面的容置部前表面622和容置部后表面621在所述冰盘63上表面的前端和后端向上方延伸。

因此,所述盘容置部62在所述冰盘63的上方形成封闭空间并防止水溢出,同时,可以提供在冷气流入时进行热交换的空间。

另外,如图36所示,在所述盘容置部62未形成前述的实施例中披露的划分部625,在安装所述供应管道71之前,所述盘容置部62将由未被划分的一个空间构成。

所述供应管道71用于将所述盖流入口411和所述盘容置部62的内侧相连接,可以具有与前述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相同的结构。

即,所述供应管道71可以包括插入于所述盘容置部62内侧的插入部712和朝向所述冰盖40的上表面延伸并与所述盖流入口411相连通的延长部711,在各个所述插入部712的呈开口的下表面可以形成有下部开口714,在延长部711的呈开口的上表面可以形成有上部开口713。

此外,在所述插入部712的后表面可以形成有管道安装部715。所述管道安装部715沿着横向较长地延伸并从所述插入部712凸出,从而容置所述盘容置部62的盘后表面的上端。

因此,当将所述供应管道71插入安装于所述盘容置部62时,所述管道安装部715将具有安置于所述容置部后表面621的结构。利用如上所述的结合结构,所述供应管道71可以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61上。

此外,所述插入部712的横向长度可以对应于所述盘容置部62的横向长度,并向所述冰盘63的横向的全体供应冷气。并且,随着所述插入部712插入于所述盘容置部62,所述盘容置部62的上部空间可以被划分为所述插入部的内侧空间、即、所述下部开口714和所述插入部的外侧空间628。此时,所述插入部712的内侧空间可以对应于前述的实施例中的后方空间626,所述插入部712的外侧空间对应于前述的实施例中的前方空间627。

因此,经过所述柜体管道16的管道出口162并流入到所述盖流入口411的冷气将沿着所述供应管道71流动,并可以通过所述下部开口714向所述冰盘63的偏心的后半部供应。此外,供应到所述冰盘63后半部的冷气经过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并使冷气通过因安装所述插入部712而被划分的前方的所述划分空间628向所述制冰器60的外侧流动。

此外,流动到所述制冰器60的外侧的冷气可以通过在与所述冰盘63的高度对应的高度上提供的所述冷气排出口241来向所述制冰单元24的外部排出。

利用提供于所述制冰器60的独立的流路和进出口,能够实现向所述制冰器60的内部始终流入新的冷气后排出的循环结构,从而能够实现更加有效率的制冰。

另外,本发明除了前述的实施例以外,还可以有多样的其它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供应管道可以以与所述冰盖呈一体的方式构成。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除了所述供应管道和冰盖的结合结构以外的其它结构与一实施例相同,对于相同的结构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去对其详细的说明。

图39是从下方观察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冰盖的立体图。

如图所示,与前述的一实施例相同地,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冰盖40的上表面41以倾斜的方式形成,在倾斜的上表面41可以形成有盖流入口411和流入口引导件412。此外,在所述冰盖40的前表面和侧面的外围一侧可以形成有盖装饰件42。

在所述冰盖40的左右两侧面后端形成有盖结合部43,从而能够以可装卸的方式安装于所述门内衬121上,在所述冰盖40的后端还形成有盖凸起415,从而还能够结合于所述安置构件30。

在所述冰盖40的内侧面可以还设置有用于将流入到所述盖流入口411的冷气向所述制冰器60的上表面引导的供应管道77。所述供应管道77的结构可以如前述的一实施例由延长部771和插入部772构成,所述延长部771可以以与所述冰盖40呈一体的方式形成。

即,所述盖流入口411的外围面向下方延伸而形成所述延长部771,所述盖流入口411可以成为所述供应管道77的实质上的上部开口。因此,通过所述盖流入口411流入的冷气实质上与通过所述供应管道77的上部面流入的情形相同。

所述插入部772在所述延长部771的下端垂直地向下方延伸,并可以插入于所述制冰器60的上部,更详细而言在所述安装支架61的盘容置部62上形成的前方空间627。

因此,本实施例具有如下结构,就通过所述插入部772的下端、即、所述下部开口774朝向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流入的冷气而言,向所述冰盘63的偏心的前半部流入,并经过所述冰盘63上表面之后通过所述冰盘63后半部的后方空间626排出。

所述供应管道77可以在进行所述冰盖40的成型时以呈一体的方式形成,由此,根据所述冰盖40的装卸而可以实现与所述制冰器60的选择性的结合。即,在安装所述冰盖40时,所述供应管道77的插入部772插入于所述前方空间627,从而形成用于供应冷气的流路。

另外,本发明除了前述的实施例以外,还可以有多样的其它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供应管道可以以与安装支架呈一体的方式构成。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除了所述供应管道和安装支架的结构以外的其它结构与另一实施例相同,对于相同的结构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去对其详细的说明。

图40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冰箱的制冰单元的剖视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冰箱的制冰单元24可以包括:安置构件30,安装于所述冷冻室门21;制冰器60和冰库50,固定于所述安置构件30;以及冰盖40,用于遮蔽所述制冰器60和用于向所述制冰器60供应冷气的供应管道78。

其中,所述安置构件30和冰库50以及冰盖40可以具有与前述的实施例相同的结构。此外,所述制冰器60可以包括安装支架61和冰盘63、驱动部65、满冰检测构件67,其中,除了仅在所述安装支架61的结构的一部分上存在区别以外,其余结构可以具有与前述的实施例相同的结构。

所述安装支架61可以包括容置所述冰盘63的盘容置部62。此外,在所述盘容置部62的上端可以以呈一体的方式形成有所述供应管道78。即,本实施例中称为供应管道78的部分实际上可以是所述安装支架61的一部分。

所述安装支架61可以包括容置所述冰盘63的盘容置部62。所述盘容置部62可以包括从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的容置部前表面622和容置部后表面621。所述容置部前表面622可以与所述冰盘63的前端相接触并向上方延伸形成。此外,容置部后表面621可以与所述冰盘63后端相接触并向上方延伸形成。

此外,在所述安装支架61可以形成有供应管道78。所述供应管道78用于将从所述冰盖40的所述盖流入口411流入的冷气朝向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供应,所述供应管道78可以以与所述安装支架61呈一体的方式成型。

所述供应管道78可以由插入部782和延长部781构成。所述插入部782可以配置于所述盘容置部62的内侧,以将所述盘容置部62沿着前后方向进行划分。因此,由所述插入部782和所述容置部后表面621形成的空间可以被定义为后方空间,即供应管道78的下部开口784。

此外,延长部781可以从所述插入部782的上端延伸,并可以从所述容置部后表面621的上端以倾斜的方式延伸。所述延长部781的两端可以延伸至所述冰盖40的下表面,并可以形成容置所述冰盖40的盖流入口416全体的上部开口783。

因此,就经过所述盖流入口411并通过所述上部开口783流入的冷气而言,沿着所述延长部781向所述插入部782流动,并可以通过所述插入部782下端的下部开口784向所述冰盘63的后方空间排出。

通过所述冰盘63的后方的所述下部开口供应的冷气沿着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向前方移动,并通过所述下部开口的前方向所述制冰器60的外部流动,最终可以通过所述制冰单元24的冷气排出口241向所述冷冻室12排出。

由于所述冰盘63的上方的空间实质上被所述插入部782划分,可以不形成有前述的实施例中披露的划分部625,所述插入部782可以是所述划分部625的至少一部分。

即,所述供应管道78可以以与所述安装支架61呈一体的方式成型,所述插入部782将所述盘容置部62的空间前后进行划分,从而能够形成用于冷气的偏心供应及循环的通道。此外,所述延长部781可以使通过所述盖流入口416流入的冷气完全地向所述插入部782侧流动并朝向所述冰盘63。

由于所述供应管道78以与所述安装支架61呈一体的方式构成,在分离所述冰盖40的情况下,所述供应管道78可以以与所述制冰器60呈一体的状态露出。

另外,本发明除了前述的实施例以外,还可以有多样的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的特征在于,冷气流入口和供应管道配置于所述冰盖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中偏向一侧的位置。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除了所述冰盖以及供应管道的结构以外的其它结构与一实施例相同,对于相同的结构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去对其详细的说明。

图41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制冰单元的立体图。

如图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冰盖40的前表面和侧面的外围一侧可以形成有盖装饰件42。此外,在所述冰盖40的左右两侧面的后端可以形成有盖结合部43,从而能够以可装卸的方式安装于所述门内衬212上。

此外,与前述的一实施例相同地,所述冰盖40的上表面41以倾斜的方式形成,在倾斜的上表面41可以形成有盖流入口418。所述盖流入口418可以位于所述冰盖40的上表面中偏向左侧的位置。当然,所述盖流入口418也可以位于左右两侧中偏向另一侧的位置。

所述盖流入口418可以位于左侧端(从图4观察时),并可以与设置于所述冰盖40的内侧的供应管道79相连通。为了使流入到所述盖流入口418的冷气更加顺畅地流入,在所述盖流入口418的前端及左右两侧端的一部分可以形成有所述流入口引导件411。由此,流入到所述盖流入口418的空气不向外部流失,而是被流入口引导件411引导并向所述盖流入口418的内侧流入。

所述供应管道79的呈开口的上表面与所述盖流入口相连通,所述供应管道79的呈开口的下表面可以朝向所述冰盘63的左右侧中的左侧上表面延伸形成。由此,通过所述管道出口162流入的冷气可以在偏向所述冰盘63一侧的位置供应。

从所述管道出口162吐出的空气可以通过所述盖流入口418向所述制冰单元24的内侧流入。此时,利用所述盖流入口418的位置以及所述供应管道79的呈开口的下表面的位置,流入到所述制冰单元24的内部的冷气可以向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中的左侧端供应。

供应到所述冰盘63的左侧端的冷气沿着所述制冰器60流动,并移动至所述制冰器60的右侧端。在沿着所述制冰器60的上表面以具有方向性的方式流动的过程中,冷气进行热交换而促进制冰。

此外,流入到所述冰盘63的左侧端的冷气可以经过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并通过所述冰盘63的右侧端排出。即,冷气以冰盘63为基准从左到右进行流动,并在此过程中能够顺畅地实现冷气的持续供应和排出,并且实现冷气的循环。

虽未详细图示,所述冰盘63上方的空间也可以进行左右两侧划分,或者使冷气的流入口和流出口位于左右两侧,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冷气的循环。

就通过所述冰盘63的右侧向所述制冰器60的外侧流动的冷气而言,可以通过位于与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对应的高度上的所述冷气排出口241向所述冷冻室12排出。

所述冷气排出口241具有形成于所述冰盖40和所述冰库50之间的结构。此外,所述制冰单元24的内部的冷气在全体所述冷气排出口241中实质上偏向右侧的位置进行排出,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冷气的循环及排出。

并且,通过所述制冰器60的冷气将不向所述冰库50的下方流动,而是通过所述冷气排出口241向冷冻室12流入。因此,能够防止因所述冰库50的内部的冰表面被汽化而导致冰之间彼此发生结冰的情形。

另外,本发明除了前述的实施例以外,还可以有多样的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冰盖的上表面不仅形成有盖流入口,而且还形成有盖吐出口。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除了所述冰盖的结构以外的其它结构与一实施例相同,对于相同的结构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去对其详细的说明。

图42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制冰单元的立体图。此外,图43是示出所述制冰单元的冷气流动状态的剖视图。

如图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冰盖40的前表面和侧面的外围一侧可以形成有盖装饰件42。此外,在所述冰盖40的左右两侧面的后端可以形成有盖结合部43,从而能够以可装卸的方式安装于所述门内衬121上。

此外,与前述的一实施例相同地,所述冰盖40的上表面以倾斜的方式形成,在倾斜的上表面可以形成有盖流入口441和盖吐出口451。所述盖流入口441可以位于比所述盖吐出口451更靠前方的位置,并且可以与设置于所述冰盖40的内侧的供应管道81相连通。

通过将所述盖流入口441配置于前方,从所述管道出口612吐出的冷气可以以具有缓慢的倾斜的方式向所述盖流入口441流入,从而使空气在所述供应管道81的内部也顺畅地进行流动。

并且,为了向所述盖流入口441流入的冷气更加顺畅地流入,在所述盖流入口441的前端及左右两侧端的一部分可以形成有所述流入口引导件442。因此,从所述管道出口612吐出的空气不向外部流失,而是可以被流入口引导件442引导并向所述盖流入口441流入。

在所述盖流入口441的下方可以设置有供应管道81。所述供应管道81可以包括:供应插入部812,插入于所述盘容置部62的前方空间627;供应延长部811,从所述供应插入部812延伸至所述盖流入口441。因此,通过所述盖流入口441流入的冷气可以利用所述供应管道81向所述冰盘63的偏心的前半部供应。

所述盖吐出口451可以在比所述盖流入口441更靠后方的位置呈开口,并且位于比所述盖流入口更靠近所述冷藏室的内侧的区域,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冷气的排出。

此外,为了防止吐出的空气再流入到所述盖流入口441,在所述盖吐出口451的前端及左右两侧端的一部分可以向上方延伸形成有吐出口引导件452。

所述盖吐出口451与吐出管道82相连通,从而能够引导所述冰盘63中进行了热交换的冷气吐出。

所述吐出管道82可以包括:吐出插入部822,插入于所述盘容置部62的后方空间627;吐出延长部821,从所述吐出插入部822的上端延伸以与所述盖吐出口451相连通。此时,所述吐出插入部822的呈开口的下端可以位于向所述冰盘63的后半部偏心的位置。

如上所述,所述冰盘63上方的盘容置部62空间具有被所述供应管道81以及吐出管道82的呈开口的下端的区域遮蔽的结构,从而可以具有实现冷气的循环的结构。

详细而言,通过所述管道出口162吐出的冷气可以通过所述盖流入口441向所述制冰单元24的内侧流入。此外,冷气通过所述供应管道81向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的前半部供应,并在经过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的过程中进行用于制冰的热交换。

此外,流动到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的后半部的冷气通过所述吐出管道82向所述盖吐出口451引导,并可以使冷气通过所述盖吐出口451向所述制冰单元24的外部、即、所述冷冻室12的内侧吐出。

如上所述,向所述制冰器60供应的冷气全部依次经过所述供应管道81和冰盘63以及所述吐出管道82并具有方向性,因此,能够经过有效的循环路径并实施制冰作业。

此外,利用通过所述供应管道81和吐出管道82流动的冷气,使向所述冰库50的内部流入的冷气达到最小,由此,能够防止因所述冰库50内部的冰的表面被汽化而融化并导致彼此冻结的情形。

另外,本发明可以在不是冷冻室区域的冷藏室区域设置有制冰器及供应管道。以下,参照附图,对在冷藏室区域提供制冰器和供应管道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44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冰箱的门开放的立体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冰箱2包括柜体10,在所述柜体10的上部形成有冷藏室130,在所述柜体10的下部形成有冷冻室120。此外,在所述冷冻室120可以设置有蒸发器,利用从蒸发器生成的冷气能够冷却冰箱内储存空间。

在所述柜体10的前表面分别设置有冷藏室门26和冷冻室门27,可以构成为独立地开闭所述冷藏室130和冷冻室120。此外,冷藏室门26在左右两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提供一对,并且可以利用所述冷藏室门26的旋转来独立地开闭所述冷藏室130的一部分。

另外,在一对所述冷藏室130门中的一侧(图44中的左侧)的冷藏室门26的背面可以设置有制冰室28。所述制冰室28可以以与所述冷藏室130独立的隔热空间的形态提供。

此外,在所述冷藏室130可以包括制冰管道181、182,所述制冰管道181、182使所述制冰室28的内部和所述冷冻室120和/或设置有蒸发器的热交换空间相连通,从而供应用于冷却所述制冰室28的冷气。

所述制冰管道181、182可以埋入于所述冷藏室130的内侧的壁面,在与所述制冰室28的一侧壁面对应的位置可以分别露出有各个管道出口183和管道入口184。

所述制冰管道181、182可以包括:第一管道181,用于将冷气向所述制冰室28供应;第二管道182,用于将所述制冰室28中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向所述冷冻室120或者所述热交换空间回收。在所述第一管道181可以形成有管道出口183,在所述第二管道182形成有管道入口184。

当关闭所述冷藏室门26时,所述制冰室28的一侧壁面将与所述冷藏室130的内部一侧(图44中的左侧)的壁面相接触。此外,在所述制冰室28的一侧壁面可以上下配置有制冰室流入口282及制冰室流出口283。所述制冰室流入口282可以与管道出口183相连通,所述制冰室流出口283与所述管道入口184相连通。

因此,所述冷冻室120或者热交换空间的冷气通过所述第一管道181向所述制冰室28的内侧供应,从而提供用于制冰的冷气。此外,在所述制冰室28的内部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可以通过所述第二管道182回收。利用如上所述的冷气的循环,能够实现所述制冰室28的内部的制冰作业。

图45是示出所述冰箱的制冰室内部的一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图。此外,图46是示出所述制冰室内部的制冰器和供应管道的结合结构的分解图。

如图所示,所述制冰室28可以凹陷形成有用于形成所述冷藏室门26的背面的门内衬261,并且可以利用制冰室门281进行开闭。此外,在所述制冰室28的内部设置有制冰器60和冰库50,用于制作冰并进行储存。此外,所述制冰室28可以与所述冷藏室门26的前表面的分配器相连通,可以利用所述分配器的操作来将储存的冰取出。

在所述制冰室28的内部,用于制冰的所述制冰器60设置于上方,在所述制冰器60的下方可以设置有用于储存从所述制冰器60掉落的冰的冰库50。

在与所述制冰器60对应的所述制冰室28侧壁可以形成有所述制冰室流入口282,在所述制冰器60的下方可以形成有制冰室流出口283。所述制冰室流出口283可以位于所述制冰器60和所述冰库50之间,由此,通过所述制冰器60的空气不全部流入到所述冰库50,而是大部分可以通过制冰室流出口283排出。即,大量的空气不向所述冰库50的内部直接流入,而是间接地对其进行冷却,从而防止因所述冰库50的内部的冰表面被汽化而冰之间发生结冰的情形。

所述制冰器60的细节结构可以与前述的实施例相同地构成,可以包括驱动部65和冰盘63以及安装冰盘63的盘容置部62。

另外,在所述盘容置部62形成有划分部625,从而将所述冰盘63上方的空间前后进行划分。因此,可以利用所述划分部625将所述盘容置部62的内侧划分为前方空间627和后方空间626。

在所述制冰器60的上方可以设置有供应管道91。所述供应管道91用于将所述制冰室流入口282和所述盘容置部62的上方的空间相连接,使从所述制冰室流入口282流入的冷气全部向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供应。

所述供应管道91可以包括:插入部912,插入于所述盘容置部62;以及延长部911,从所述插入部912的一侧向所述制冰室流入口282延伸。

所述插入部912可以以与所述盘容置部62的前方空间的大小对应的大小形成,能够通过下部开口913向所述冰盘的上表面的前半部的全体供应冷气。

所述插入部912的下端可以以插入于所述前方空间627的内部的方式延伸,所述插入部912下端的下部开口913可以以倾斜或者带有弧度的方式形成,使在所述冰盘63为了脱冰而旋转时避免发生干涉。

在所述插入部912的侧面可以形成有所述延长部911。所述延长部911可以形成为将所述插入部912和所述制冰室流入口282之间相连接,并且两端可以呈开口以分别与所述插入部912及制冰室流入口282相连通。由此,通过所述制冰室流入口282流入的冷气可以全部通过所述插入部912向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吐出。

用于插入所述插入部912的前方空间627位于以所述冰盘63的中央为基准向前方偏心的位置。此外,所述前方空间627的大小可以比后方空间626的大小更小地形成,从而使流入到前方空间627的空气能够经过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并向后方空间626顺畅地流动。

经过所述后方空间626的冷气越过所述盘容置部62的后表面并向所述制冰器60的外侧流动。流动到所述制冰器60的外侧的冷气向下方掉落,并通过位于所述制冰器60的下方的制冰室流出口283向制冰室28的外侧流动。

如上所述,利用所述供应管道91供应的冷气在所述冰盘63上表面从前方向后方流动,从而在所述制冰器60活跃地实现冷气的循环。此外,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更加促进所述冰盘63中的制冰。

当然,根据实际需要,所述供应管道91也可以安装于后方空间626,而不是安装于前方空间627。

另外,所述制冰器60和供应管道91可以具有其它结构,以下,对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制冰器和供应管道的结构进行描述。除了制冰器和供应管道以外的其它结构与前述的实施例相同,对于相同的结构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去对其详细的说明。

图47是示出所述冰箱的制冰室内部的另一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图。此外,图48是示出所述制冰室内部的制冰器和供应管道的结合结构的分解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制冰器60可以包括驱动部65和冰盘63以及安装冰盘63的盘容置部62。

另外,在所述盘容置部62形成有划分部625a,从而将所述冰盘63上方的空间沿着左右侧方向进行划分。因此,利用所述划分部625a可以在所述盘容置部62的内侧彼此并排地形成第一空间627a和第二空间626a。

在所述制冰器60的上方可以设置有供应管道92。所述供应管道92用于将所述制冰室流入口282和所述盘容置部62的上方的空间相连接,使从所述制冰室流入口282流入的空气全部向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供应。

所述供应管道92可以包括:插入部922,插入于所述盘容置部62;以及延长部921,从所述插入部922的一侧向所述制冰室流入口282延伸。

所述插入部922可以与所述盘容置部62的第一空间627a的大小对应的大小形成,所述插入部922的下表面呈开口,从而能够向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的一侧(图47中的右侧)空间全体供应冷气。

所述插入部922的下端可以以插入于所述第一空间627a的内部的方式延伸,所述插入部922下端的下部开口923可以以倾斜或者带有弧度的方式形成,从而在所述冰盘63为了脱冰而旋转时避免发生干涉。

在所述插入部922的侧面可以形成有所述延长部921。所述延长部921用于将所述插入部922和所述制冰室流入口282之间相连接,所述延长部921的两端可以呈开口以分别与所述插入部922及制冰室流入口282相连通。由此,通过所述制冰室流入口282流入的冷气可以全部通过所述插入部922向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吐出。

用于插入所述插入部922的第一空间627a以所述冰盘63的中央为基准位于向一侧(图47中的右侧)偏心的位置。此外,所述第一空间627a的大小比第二空间626a的大小更小地形成,从而使流入到前方空间的空气经过所述冰盘63上表面的一侧(图47中的右侧)并向另一侧(图47中的左侧)的第二空间626a顺畅地流动。

经过所述第二空间626a的冷气越过所述盘容置部62的后表面并向所述制冰器60的外侧流动。流动到所述制冰器60的外侧的冷气向下方掉落,并通过位于所述制冰器60的下方的制冰室流出口283向制冰室28的外侧流动。

如上所述,利用所述供应管道92供应的冷气在所述冰盘63的上表面从右侧向左侧流动,从而在所述制冰器60活跃地实现冷气的循环。此外,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更加促进所述冰盘63中的制冰。

当然,根据实际需要,所述供应管道92也可以安装于第二空间626a,而不是安装于第一空间627a。

另外,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形成有储存空间,门,开闭所述储存空间,制冰器,设置于所述门背面,包括用于制作冰的冰盘,柜体管道,设置于所述柜体,朝向所述制冰器延伸,供应用于制冰的冷气,冰盖,设置于所述门背面,在与所述柜体管道的出口对应的位置形成有供冷气流入的盖流入口,以及,供应管道,将所述盖流入口和所述制冰器相连接,以向所述冰盘供应冷气;所述供应管道的出口位于所述冰盘的上方的被划分的空间,在所述冰盘的上表面的偏心的位置吐出冷气。

此外,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形成有冷藏室及冷冻室,冷藏室门,开闭所述冷藏室,制冰室,在所述冷藏室门的背面形成隔热空间,制冰器,设置于所述制冰室内部,包括用于制作冰的冰盘,制冰管道,设置于所述柜体,在所述冷藏室门关闭的状态下,向所述制冰室供应冷气,制冰室流入口,在所述制冰室的一侧壁面呈开口,与所述制冰管道相连通,以及,供应管道,将所述制冰室流入口和所述制冰器相连接,将用于制冰的冷气向所述冰盘供应;所述制冰器将所述冰盘的上方划分为流入空间和流出空间,所述供应管道的出口配置于所述冰盘的上方的流入空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