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空调控制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86103发布日期:2019-02-15 22:39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空调系统、空调控制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空调控制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的恒温恒湿空调系统普遍存在除湿耗能、制热耗能、化霜耗能、或新风耗能等问题。这将导致资源浪费以及舒适性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提出一种解决方案,能够解决空调系统的耗能问题,实现节能环保。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通过管路连接形成第一回路的压缩机、室内换热器、第一节流部件、室外换热器;蓄热器,与所述室内换热器并联,其中所述压缩机、所述蓄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通过管路连接形成第二回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节流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节流部件和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且包括在所述第一回路和所述第二回路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蓄热器和所述压缩机之间的管路上、且包括在所述第二回路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三节流部件,设置在所述蓄热器和所述第二节流部件之间的管路上、且包括在所述第二回路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热回收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并联,其中所述压缩机、所述热回收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一节流部件通过管路连接形成第三回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回收换热器通过设置有单向阀的管路连接到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第一节流部件之间的管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热回收换热器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管路上、且包括在所述第三回路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换向阀,所述换向阀包括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连接的第一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接的第二阀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蓄热器连接的第三阀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热回收换热器连接的第四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加湿器,设置在所述热回收换热器附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空调系统的进风口,用于对空气进行第一过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新风子系统,设置在所述空调系统的进风口附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子系统包括:全热交换器,用于通过热交换使得室外新风温度接近室内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子系统包括:第二过滤器,用于对空气进行第二过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包括:在化霜模式下,控制从压缩机流出的至少部分高温冷媒流向室外换热器,对所述室外换热器进行加热以实现化霜,冷凝为液态后经蓄热器流进所述压缩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压缩机流出的一部分高温冷媒流向室外换热器,对所述室外换热器进行加热以实现化霜,冷凝为液态后经所述蓄热器流进所述压缩机;从压缩机流出的另一部分高温冷媒流向热回收换热器,对所述热回收换热器进行加热以实现制热,冷凝为液态后经所述蓄热器流进所述压缩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控制方法还包括:控制设置在所述热回收换热器附近的加湿器打开,经过所述热回收换热器的另一部分高温冷媒对来自所述加湿器的水进行加热,以实现加湿。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节流部件控制流向所述热回收换热器的另一部分高温冷媒的流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控制方法还包括:在制热模式下,控制从压缩机流出的一部分高温冷媒流向室内换热器对所述室内换热器进行加热,另一部分高温冷媒流向所述蓄热器对所述蓄热器进行加热,分别冷凝为液态后经所述室外换热器流进所述压缩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控制方法还包括:控制新风子系统打开以过滤空气。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和耦接至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如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蓄热器将空调系统制热模式下产生的热能储存一部分,在需要化霜时利用储存的这些热能进行除霜,从而解决化霜耗能的问题。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其中:

图1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c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又一些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图2a所示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新风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示出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蓄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加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化霜模式的原理示意图;

图6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化霜模式的原理示意图;

图7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制热模式的原理示意图;

图7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制热模式的原理示意图;

图7c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又一些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制热模式的原理示意图;

图8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制冷模式的原理示意图;

图8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制冷模式的原理示意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空调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10是示出用于实现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的框图。

应当明白,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此外,相同或类似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公开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本公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含义相同,除非另外特别定义。还应当理解,在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a所示,空调系统10包括通过管路连接形成第一回路的压缩机100、室内换热器110、第一节流部件111、室外换热器120。第一节流部件111用于对进出室内换热器110的冷媒进行节流降压和流量调节。第一节流部件111例如为电子膨胀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回路中还包括第二节流部件121。第二节流部件121设置在第一节流部件111和室外换热器120之间的管路上。第一节流部件121用于对进出室外换热器120的冷媒进行节流降压和流量调节。第一节流部件121例如为电子膨胀阀。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回路中还包括换向阀101。换向阀101包括与压缩机100的进口连接的第一阀口、与压缩机100的出口连接的第二阀口、与室内换热器110和蓄热器130连接的第三阀口、与室外换热器120连接的第四阀口。在制热状态下,换向阀的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第二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在制热状态下,换向阀的第一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换向阀101例如为四通阀。

空调系统10还包括蓄热器130。如图1a所示,蓄热器130与室内换热器110并联。压缩机110、蓄热器130、室外换热器120通过管路连接形成第二回路。从图1a可以看出,换向阀101、第二节流部件121也位于第二回路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回路中还包括第三节流部件131。第三节流部件131设置在第二节流部件121和蓄热器130之间的管路上。第三节流部件131用于对进出蓄热器130的冷媒进行节流降压和流量调节。第三节流部件131例如为电子膨胀阀。

如图1a所示,第二回路中还包括第一控制阀132。第一控制阀132设置在蓄热器130和压缩机100之间的管路上。即,蓄热器130通过设有第一控制阀132的管路连接到压缩机100和室内换热器110之间的管路。第一控制阀132用于控制蓄热器130中的冷媒进出,从而控制第二回路的连通或断开。第一控制阀132例如为电磁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10还包括热回收换热器140。如图1a所示,热回收换热器140与室外换热器120并联。压缩机100、热回收换热器140、室内换热器110、第一节流部件111通过管路连接形成第三回路。从图1a可以看出,换向阀101也位于第三回路中。

如图1a所示,热回收换热器140通过设置有单向阀143的管路连接到室内换热器110和第一节流部件111之间的管路。单向阀143用于在热回收换热器140关闭的情况下防止冷媒在热回收换热器140中储存。单向阀143的前端有毛细管,可以设计为前端小管径、大长度,以保证冷媒可以从热回收换热器140中泄压出来。单向阀143旁通的冷媒量很少。单向阀143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可忽略。

第三回路中还可以包括第二控制阀142。第二控制阀142设置在热回收换热器140与换向阀101之间的管路上。第二控制阀142和室外换热器120均与换向阀101的第四阀口连接。

第三回路中还可以包括第四节流部件141。第四节流部件141设置在热回收换热器140与第一节流部件111之间的管路上。也可以说,第四节流部件141设置在热回收换热器140与第二节流部件121之间的管路上或热回收换热器140与第三节流部件131之间的管路上。第四节流部件141用于对进出热回收换热器140的冷媒进行节流降压和流量调节。第四节流部件141例如为电子膨胀阀。

如图1a所示,室内换热器110、蓄热器130、热回收换热器140均属于室内机,位于线ab右侧;而压缩机100、室外换热器120均属于室外机,位于线ab左侧。如图1a所示,室内机还可以包括室内风机150、加湿器170和电加热器180。室外机还可以包括室外风机160。

图1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与图1a的不同之处在于,蓄热器130'位于室外,属于室外机。下面将仅描述图1b与图1a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1b所示,蓄热器130'相应的节流部件131'和控制阀132'也位于室外。如前所述,节流部件131'用于对进出蓄热器130'的冷媒进行节流降压和流量调节,例如为电子膨胀阀。控制阀132'用于控制蓄热器130'中的冷媒进出,例如为电磁阀。

图1c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又一些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1c与图1a的不同之处在于,包括多个并联的蓄热器130。下面将仅描述图1c与图1a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1c所示,多个蓄热器130并联在节流部件131和控制阀132之间。如前所述,节流部件131用于对进出多个蓄热器130的冷媒进行节流降压和流量调节,例如为电子膨胀阀。控制阀132用于控制多个蓄热器130中的冷媒进出,例如为电磁阀。

图2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b是图2a所示的结构的侧视图。下面将结合图2a和2b描述空调系统20的结构。

如图2a所示,空调系统20包括新风子系统210、过滤器220、蓄热器230、进风口250、出风口260。如图2b所示,空调系统20还包括换热器240、加湿器270和换热器280。

如图2a和2b所示,在空调系统工作时,空气从进风口250通过过滤器220进入换热器280进行换热,经过交换的空气从出风口260排出。

如图2a所示,新风子系统210设置在空调系统的进风口250附近。当室内空气污浊时,可以开启新风子系统210进行室内空气置换,达到对室内空气净化的功能。

新风子系统210可以具有如图3所示的结构。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新风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新风子系统210包括全热交换器2101和过滤器2102。全热交换器2101用于通过热交换使得室外新风温度接近室内温度。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室内外温差而导致额外的耗能。过滤器2102用于对从室外引入的空气进行过滤。

过滤器220设置在空调系统的进风口250。或者说,过滤器220设置在新风子系统210附近,用于对空气进一步过滤。

如图2a所示,蓄热器230位于空调系统的底部。在制热模式下,蓄热器230可以将一部分热量储存起来。当室外换热器达到化霜温度点时,蓄热器230的作用可以相当于室内换热器。即,可以将室内换热器关闭,而将蓄热器230储存的热量提供给室外换热器化霜使用,从而实现节能环保。

蓄热器230可以具有如图4所示的结构。图4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蓄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蓄热器230包括蓄热部件2301、固定板2302和支撑板2303。蓄热部件2301中具有蓄热材料。蓄热部件2301固定于固定板2302和支撑板2303上。

图2b中的换热器240可以进行热回收,并且换热器240可以代替电加热器,以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当空调系统进入除湿模式时,换热器240也可以补偿温度的降低,达到恒温除湿的效果。

如图2b所示,加湿器270位于换热器240附近。当室内需要加湿时,则加湿器270将水喷洒在换热器240上使水雾蒸发,达到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的功能。

加湿器270例如具有如图5所示的结构。图5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加湿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加湿器270包括加湿部件2701和加湿喷嘴2702。加湿器270位于换热器280附近,例如固定于换热器280上。加湿部件2701包括加湿器270的水路管道、水阀及相关的固定装置。当需要加湿时,可使水经过加湿喷嘴2702后转化为水雾。

图6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化霜模式的原理示意图。

在该化霜模式下,压缩机100开启、室外风机160关闭、室内风机150开启、换向阀101处于制冷状态、第一控制阀132开启、第二控制阀142关闭、第一节流部件111关闭、第二节流部件121最大开度、第三节流部件131根据需求调节、第四节流部件141关闭、加湿器170关闭。这样,可以控制从压缩机流出的高温冷媒(即制冷剂)流向室外换热器,对室外换热器进行加热以实现化霜,冷凝为液态后经蓄热器流进压缩机。即,冷媒流过第二回路。

如图6a所示,从室内机吸收过来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汽(即低温冷媒),经过制冷状态下的换向阀101回到压缩机100的吸气侧,被压缩机100压缩成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即高温冷媒)。由于第二控制阀142关闭,制冷剂再次经过换向阀101后,直接流入室外换热器120。由于室外风机160为关闭,制冷剂将直接对室外换热器120进行加热以实现化霜,同时自身冷凝为液态。由于第二节流部件121为最大开度,制冷剂将直接流入室内机侧。由于第一节流部件111关闭,液态制冷剂将直接通过第三节流部件131节流降压后流入蓄热器130中。制冷剂在蓄热器130中完成蒸发吸热,最终经换向阀101回到压缩机100的吸气侧,完成一次制冷循环。

如此周而复始,可以在化霜周期内实现不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但是完成化霜功能。即,采用蓄热器储能来避免化霜耗能,从而实现节能环保。

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对第三节流部件131(例如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进行调节。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升温需求较大时,还可以开启电加热器180。

图6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化霜模式的原理示意图。

在该化霜模式下,压缩机100开启、室外风机160关闭、室内风机150开启、换向阀101处于制冷状态、第一控制阀132开启、第二控制阀142开启、第一节流部件111关闭、第二节流部件121最大开度、第三节流部件131根据需求调节、第四节流部件141根据需求调节、加湿器170关闭。

图6b与图6a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控制阀142开启,第四节流部件141根据需求调节。在图6a中,由于第二控制阀关闭,从压缩机流出的高温冷媒不流向热回收换热器,而全部流向室外换热器。在图6b中,由于第二控制阀开启,从压缩机流出的高温冷媒中有一部分流向室外换热器,还有另一部分流向热回收换热器。流向室外换热器的一部分高温冷媒对室外换热器进行加热以实现化霜,冷凝为液态后经蓄热器流进压缩机。流向热回收换热器的另一部分高温冷媒对热回收换热器进行加热以实现制热,冷凝为液态后经蓄热器流进压缩机。

如图6b所示,从室内机吸收过来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汽,经过制冷状态下的换向阀101回到压缩机100的吸气侧,被压缩机100压缩成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由于第二控制阀142开启,制冷剂将分为2路。

第1路制冷剂再次经过换向阀101后,直接流入室外换热器120。由于室外风机160为关闭,第1路制冷剂将直接对室外换热器120进行加热以实现化霜,同时自身冷凝为液态。由于第二节流部件121为最大开度,制冷剂将直接流入室内机侧。

第2路制冷剂经过第二控制阀142流入热回收换热器140中。第2路制冷剂在热回收换热器140中可实现回风的加热,以维持必要的制热量。

由于第一节流部件111关闭,液态制冷剂将直接通过第三节流部件131节流降压后流入蓄热器130中。制冷剂在蓄热器130中完成蒸发吸热,最终经换向阀101回到压缩机100的吸气侧,完成一次制冷循环。

如此周而复始,可以在化霜周期内实现化霜同时保证一定的制热量的功能。即,在化霜周期内,采用热泵热回收技术(即热回收换热器)来代替纯电热系统来避免额外的制热耗能,从而实现节能环保。并且,在化霜同时保定一定的制热量,还可以提升舒适性。

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对第四节流部件141(例如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进行调节。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升温需求较大时,也可以开启电加热器180。

在化霜周期内有加湿需求的情况下,还可以打开加湿器。如图6b所示,第2路制冷剂在热回收换热器140中实现对加湿器170喷出的雾化水进行加热,加大雾化水的蒸发效率,同时补偿雾化水的蒸发吸热对回风的降温效果。

图7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制热模式的原理示意图。

在该制热模式下,压缩机100开启、室外风机160开启、室内风机150开启、换向阀101处于制热状态、第一控制阀132开启、第二控制阀142关闭、第一节流部件111最大开度、第二节流部件121根据需求调节、第三节流部件131在蓄满后关闭、第四节流部件141关闭、加湿器170关闭。这样,可以控制从压缩机流出的一部分高温冷媒流向室内换热器对室内换热器进行加热,另一部分高温冷媒流向蓄热器对蓄热器进行加热,分别冷凝为液态后经室外换热器流进压缩机。即,冷媒流过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

如图7a所示,从室外机吸收过来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汽,经过制热状态下的换向阀101回到压缩机100的吸气侧,被压缩机100压缩成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由于第二控制阀142关闭,制冷剂再次经过换向阀101后,直接流入室内侧。由于第一控制阀132开启,第三节流部件131最大开度,制冷剂将分为2路。

第1路制冷剂流入室内换热器120,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同时自身换热冷凝为液态。第2路制冷剂经过第一控制阀132流入蓄热器130中,对蓄热器130的蓄热材料进行加热放热,同时被冷凝为液态。

第1路与第2路液态制冷剂汇合后,通过第二节流部件121节流降压后流入室外换热器120中进行蒸发吸热。最终蒸发后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汽经换向阀101回到压缩机100吸气侧,完成一次制热循环。

如此周而复始,实现室内空气的加热功能。在蓄热器130蓄满热量后,可以关闭第三节流部件131,从而避免第2路制冷剂中无法继续冷凝的制冷剂与第1路制冷剂汇合造成系统异常。在制热模式下,蓄热器储存热量,这些储存的热量可用于化霜,从而避免额外的化霜耗能。

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对第二节流部件131(例如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进行调节。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升温需求较大时,也可以开启电加热器180。

图7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制热模式的原理示意图。

在该制热模式下,压缩机100开启、室外风机160开启、室内风机150开启、换向阀101处于制热状态、第一控制阀132关闭、第二控制阀142关闭、第一节流部件111最大开度、第二节流部件121根据需求调节、第三节流部件131关闭、第四节流部件141关闭、加湿器170关闭。

图7b与图7a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控制阀132关闭,第三节流部件131关闭,即蓄热器130不工作。在图7a中,冷媒流过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而在图7b中,冷媒仅流过第一回路。

图7c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又一些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制热模式的原理示意图。

在该制热模式下,压缩机100开启、室外风机160开启、室内风机150开启、换向阀101处于制热状态、第一控制阀132关闭、第二控制阀142开启、第一节流部件111最大开度、第二节流部件121根据需求调节、第三节流部件131关闭、第四节流部件141根据需求调节、加湿器170开启。

图7c与图7a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控制阀132关闭,第三节流部件131关闭,即蓄热器130不工作;但第二控制阀142开启、第四节流部件141根据需求调节、加湿器170开启,即热回收换热器140工作,且加湿器170工作。

如图7c所示,从室外机吸收过来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汽,经过制热状态下的换向阀101回到压缩机100的吸气侧,被压缩机100压缩成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由于第二控制阀142开启,制冷剂会分成2路。

第1路制冷剂流入室内换热器120,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同时自身换热冷凝为液态。第2路制冷剂经过第二控制阀142流入热回收换热器140中,同时冷凝为液态。由于加湿器170开启,第2路制冷剂在热回收换热器140中实现对加湿器170喷出的雾化水进行加热,加大雾化水的蒸发效率,同时补偿雾化水的蒸发吸热对回风的降温效果。

由于第三节流部件131关闭,第1路与第2路液态制冷剂汇合后,通过第二节流部件121节流降压后流入室外换热器120中进行蒸发吸热。最终蒸发后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汽经换向阀101回到压缩机100吸气侧,完成一次制热循环。

如此周而复始,实现室内空气的加热、加湿功能。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对第四节流部件141(例如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进行调节。

图8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制冷模式的原理示意图。

在该制冷模式下,压缩机100开启、室外风机160开启、室内风机150开启、换向阀101处于制冷状态、第一控制阀132关闭、第二控制阀142开启、第一节流部件111根据需求调节、第二节流部件121最大开度、第三节流部件131关闭、第四节流部件141根据需求调节。即,冷媒流过第一回路和第三回路。

如图8a所示,从室内机吸收过来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汽,经过制冷状态下的换向阀101回到压缩机100的吸气侧,被压缩机100压缩成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由于第二控制阀142开启,制冷剂会分成2路。

第1路制冷剂再次经过换向阀101后,直接流入室外换热器120,换热冷凝为液态,流入室内机侧。第2路制冷剂经过第二控制阀142流入室内的热回收换热器140,换热冷凝为液态。第2路制冷剂在热回收换热器140中实现对经过热回收换热器140的空气的再热。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对第四节流部件141的开度进行调节,以控制第2路制冷剂的流量大小。

由于第二节流部件121为最大开度、第三节流部件131为关闭状态,第1路液态制冷剂将直接与第2路制冷剂汇合,通过第一节流部件111节流降压后流入室内换热器110中进行蒸发吸热。最终蒸发后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汽经换向阀101回到压缩机100的吸气侧,完成一次制冷循环。

如此周而复始,可以实现室内空气的调温的功能。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对第四节流部件141的开度进行调节,以控制第2路制冷剂的流量大小,即控制热回收换热器140的再热量。当再热量小于第1路制冷剂的制冷量时,总体实现的是降温过程;当再热量等于第1路制冷剂的制冷量时,实现的是恒温过程;当再热量大于第1路制冷剂的制冷量时,实现的是升温过程。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升温需求较大时,也可以开启电加热器180。

在调温过程中,根据湿度的不同需求,可以切换加湿器的状态。在除湿需求下,关闭加湿器170。在调温过程中,利用热回收换热器来对空气再热以实现除湿,能够避免采用纯电加热系统导致的额外耗能,从而实现节能环保。

在加湿需求下,打开加湿器170。如图8a所示,第2路制冷剂在热回收换热器140中可实现对加湿器170喷出的雾化水进行加热,加大雾化水的蒸发效率,实现加湿。

图8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制冷模式的原理示意图。

在该制冷模式下,压缩机100开启、室外风机160开启、室内风机150开启、换向阀101处于制冷状态、第一控制阀132关闭、第二控制阀142关闭、第一节流部件111根据需求调节、第二节流部件121最大开度、第三节流部件131关闭、第四节流部件141关闭、加湿器170关闭。

图8b与图8a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控制阀142关闭,第四节流部件141关闭,即热回收换热器130不工作。在87a中,冷媒流过第一回路和第三回路;而在图8b中,冷媒仅流过第一回路。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除了能够实现前述化霜、调温、加湿、除湿等功能之外,还能够利用新风子系统达到净化空气的功能。空调系统可以集蓄热器、热泵子系统(即热回收换热器)、加湿器、新风子系统、过滤器于一体,实现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在控温控湿过程中的节能效果。

空调系统的不同功能都可以通过空调控制装置来执行相应的方法来实现。

例如,在化霜模式下,控制从压缩机流出的至少部分高温冷媒流向室外换热器,对所述室外换热器进行加热以实现化霜,冷凝为液态后经蓄热器流进所述压缩机。在化霜同时需要制热的情形下,控制从压缩机流出的一部分高温冷媒流向室外换热器、另一部分高温冷媒流向热回收换热器,分别用于对所述室外换热器进行加热以实现化霜和对所述热回收换热器进行加热以实现制热,冷凝为液态后经所述蓄热器流进所述压缩机。在化霜同时需要加湿的情形下,控制设置在所述热回收换热器附近的加湿器打开,经过所述热回收换热器的另一部分高温冷媒对来自所述加湿器的水进行加热,以实现加湿。

又例如,在制热模式下,控制从压缩机流出的一部分高温冷媒流向室内换热器对所述室内换热器进行加热,另一部分高温冷媒流向所述蓄热器对所述蓄热器进行加热,分别冷凝为液态后经所述室外换热器流进所述压缩机。还可以控制新风子系统打开以过滤空气。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空调控制装置的框图。

如图9所示,空调控制装置90包括:存储器910以及耦接至该存储器910的处理器920。存储器910用于存储执行空调控制方法对应实施例的指令。处理器920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存储器910中的指令,执行本公开中任意一些实施例中的空调控制方法。

应当理解,前述空调控制方法中的各个步骤都可以通过处理器来实现,并且可以软件、硬件、固件或其结合的任一种方式实现。

除了空调控制方法、装置之外,本公开实施例还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包含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因此,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任意实施例中的空调控制方法。

图10是示出用于实现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的框图。

如图10所示,计算机系统可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计算机系统包括存储器1010、处理器1020和连接不同系统组件的总线1000。

存储器1010例如可以包括系统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等。系统存储器例如存储有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引导装载程序(bootloader)以及其他程序等。系统存储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例如存储有执行显示方法的对应实施例的指令。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光学存储器、闪存等。

处理器1020可以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设备、分立门或晶体管等分立硬件组件方式来实现。相应地,诸如判断模块和确定模块的每个模块,可以通过中央处理器(cpu)运行存储器中执行相应步骤的指令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执行相应步骤的专用电路来实现。

总线1000可以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例如,总线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ca)总线、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计算机系统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接口1030、网络接口1040、存储接口1050等。这些接口1030、1040、1050以及存储器1010和处理器1020之间可以通过总线1000连接。输入输出接口1030可以为显示器、鼠标、键盘等输入输出设备提供连接接口。网络接口1040为各种联网设备提供连接接口。存储接口1040为软盘、u盘、sd卡等外部存储设备提供连接接口。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为了避免遮蔽本公开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公开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